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4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东南地区洗象池组碳氧同位素特征、古海洋环境及其与储集层的关系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文正 张建勇 +7 位作者 郝毅 倪超 田瀚 曾乙洋 姚倩颖 山述娇 曹脊翔 邹倩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7-500,共14页
本文在野外剖面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薄片观察,对川东南地区三汇剖面寒武系洗象池组237块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δ^(18)O值主要分布在-8‰~-6‰,平均为-7.63‰;δ^(13)C值介于-5.53‰~3.44‰之间。利用... 本文在野外剖面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薄片观察,对川东南地区三汇剖面寒武系洗象池组237块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δ^(18)O值主要分布在-8‰~-6‰,平均为-7.63‰;δ^(13)C值介于-5.53‰~3.44‰之间。利用碳氧同位素数值计算古盐度及古温度结果表明,绝大多数Z值高于120‰,且δ^(13)C值大于-2‰,古海水温度主要集中在19~25℃,说明整体为海水-咸化海水沉积环境与温暖或炎热的亚热带气候。认为洗象池组沉积期海平面变化有五个阶段:早期缓慢上升与下降,中期快速海侵,中后期缓慢海退,后期动荡,末期海退。三汇剖面洗象池组储集层岩性主要为颗粒云岩及晶粒云岩,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粒间孔与晶间孔为主。多期的海平面的下降,对应碳同位素多旋回负漂,从而发育向上变浅的多旋回韵律性地层,形成纵向上的多套储集层,洗象池组储集层的形成与演化受海平面变化控制,主要发育在古地貌较高处与滩体向上变浅旋回的上部。另外,依据δ^(13)C值显著的正漂移,明确了芙蓉统地层的底界,为四川盆地寒武系地层的划分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象池组 寒武系 碳氧同位素 古环境 储集层
下载PDF
页岩储层含气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长宁—威远国家级试验区为例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武广 钟兵 +1 位作者 杨洪志 冯曦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53-1660,共8页
页岩储层含气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是对页岩气井进行科学管理、提高页岩气田开发效果的一项重要研究工作。依据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试验区实际资料,建立了一套直接利用特征属性参数数据定量的进行页岩储层含气性评价及页岩含气量的... 页岩储层含气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是对页岩气井进行科学管理、提高页岩气田开发效果的一项重要研究工作。依据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试验区实际资料,建立了一套直接利用特征属性参数数据定量的进行页岩储层含气性评价及页岩含气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的技术方法,实现了多口井多个层位的气层自动划分和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采用聚合聚类法和多组判别法,把页岩气层划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对这3个类别的气层建立了判别函数,并利用多元统计复相关原理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分析认为:Ⅰ类气层属于基质性页岩气层,Ⅱ类气层属于裂缝比较发育性气层,Ⅲ类气层属于裂缝一般发育性气层,判别函数可对新未知类型页岩气层自动进行识别。影响页岩含气量的最主要因素包括游离气含量、孔隙度、有机碳含量、渗透率和吸附气含量,而脆性矿物含量、埋深和厚度对页岩含气量有比较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含气性评价 裂缝性气层 有机碳含量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再论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震旦系天然气成因 被引量:20
3
作者 吴伟 罗冰 +1 位作者 罗文军 王文之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47-1453,共7页
川中古隆起震旦系气源的问题存在争议。重新梳理了震旦系天然气气源对比的主要地球化学证据,发现:川中寒武系和震旦系的天然气乙烷碳同位素与乙烷含量符合同一个瑞利分馏模型,乙烷碳同位素的差异并非是母质类型造成的;震旦系内部甲烷氢... 川中古隆起震旦系气源的问题存在争议。重新梳理了震旦系天然气气源对比的主要地球化学证据,发现:川中寒武系和震旦系的天然气乙烷碳同位素与乙烷含量符合同一个瑞利分馏模型,乙烷碳同位素的差异并非是母质类型造成的;震旦系内部甲烷氢同位素值随碳同位素值增加而异常降低,是因过成熟阶段地层水参与了氢交换反应而非水介质盐度的差异;灯影组储层沥青4-甲基二苯并噻吩/1-甲基二苯并噻吩值西南高,东北低,反映油气主要从裂陷槽筇竹寺组侧向运移而来;C7轻烃富甲基环己烷而贫甲苯,天然气主要来自油裂解而非碳酸盐岩。目前没有充足的地球化学证据证明震旦系烃源岩对灯影组天然气有明显贡献,贡献最大的烃源岩是安岳—德阳裂陷槽内筇竹寺组泥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成因 碳同位素 氢同位素 震旦系 寒武系 川中古隆起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寒武系洗象池组储层特征及天然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15
4
作者 石书缘 王铜山 +6 位作者 刘伟 姜华 李秋芬 刘鑫 曾乙洋 邹翔 胡丽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73-785,共13页
统计四川盆地寒武系钻井中膏盐岩含量,结合测井和地震资料刻画了全盆地膏盐岩分布。为此,将四川盆地寒武系分成以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及斜坡区为主的膏盐岩不发育区和以川东-蜀南地区为主的膏盐岩发育区。在此基础上,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 统计四川盆地寒武系钻井中膏盐岩含量,结合测井和地震资料刻画了全盆地膏盐岩分布。为此,将四川盆地寒武系分成以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及斜坡区为主的膏盐岩不发育区和以川东-蜀南地区为主的膏盐岩发育区。在此基础上,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描述揭示洗象池组储层岩石类型以颗粒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包括孔隙型、溶洞型和裂缝型3大类9小类,且溶洞型是主体。物性测试结果显示膏盐岩不发育区岩心孔隙度多数在2%以下,储层段在3%以上;膏盐岩发育区岩心孔隙度平均为3.5%,最高可达5%。沉积微相是洗象池组储层发育基础,颗粒滩是主要微相类型。大气淡水岩溶作用的叠加改造是膏盐岩不发育区规模优质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构造活动相对强烈的膏盐岩发育区,埋藏溶蚀作用的叠加改造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展望了洗象池组油气勘探潜力,寒武系膏盐岩不发育的古隆起及斜坡区应以寻找叠加了大气淡水岩溶作用为主的优质滩相储层,优选老井试油,勘探突破值得期待;寒武系膏盐岩发育的川东-蜀南地区以寻找叠加了埋藏溶蚀作用的改造型储层为主,优选成藏条件好的目标进行钻探,是未来勘探突破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寒武系 洗象池组 颗粒滩 岩溶 膏盐岩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中、上侏罗统沉积演化及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驰 于兴河 +4 位作者 姚宗全 李顺利 单新 向曼 李亚龙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4-296,共13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上侏罗统沉积体系演化控制因素不清、沉积模式不明等问题,通过对多条露头剖面精细解剖、详尽写实沉积特征描述等手段,分析了其垂向序列、砂体叠置方式、水动力条件、沉积体系演化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准南中、上...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上侏罗统沉积体系演化控制因素不清、沉积模式不明等问题,通过对多条露头剖面精细解剖、详尽写实沉积特征描述等手段,分析了其垂向序列、砂体叠置方式、水动力条件、沉积体系演化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准南中、上侏罗统自下而上分别发育辫状河沉积、曲流河沉积和扇三角洲沉积,古气候与构造造成的水动力条件的变化是控制这种沉积演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头屯河组底部发育辫状河沉积,古气候温暖湿润,形成堆叠型砂体叠置方式;中部发育辫-曲转换沉积,古气候开始初步干旱,形成紧密叠置型砂体;上部发育曲流河沉积,降雨量较少古气候干旱,形成孤立河道型砂体。齐古组发育季节性曲流河沉积,古气候较为干旱,在湿润期降雨量较充足时发育侧向迁移型砂体,干旱期则发育侧向连片型砂体。喀拉扎组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古气候整体炎热干旱,构造活动剧烈,碎屑水道在扇三角洲平原构成垂向切割型砂体,而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则构成侧向切割型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质 准噶尔盆地 中上侏罗统 沉积演化 古气候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PIPELINE STUDIO软件在管网模拟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桓 张理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年第3期91-93,16,共3页
模拟现有管网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状况,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及时制定相应的调整方案。在管网预测分析工作中,利用模型计算,能够及时发现管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生产决策部门及时提供管线运行管理建议。Pipeline Studio是天然气工... 模拟现有管网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状况,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及时制定相应的调整方案。在管网预测分析工作中,利用模型计算,能够及时发现管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生产决策部门及时提供管线运行管理建议。Pipeline Studio是天然气工业常用的管网模拟器之一,主要应用于天然气管网的输气调度方案准备,比选和优化,以及关键工艺设备的运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管网 模拟 预测 建议
下载PDF
川东北巫溪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条件与勘探前景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伟 谢军 +4 位作者 石学文 赵圣贤 季春海 胡颖 郭艳波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4-743,共10页
川东北巫溪地区是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正在初步探索的新区。通过跟踪、评价巫溪地区最新探井的页岩气相关地质参数,以及页岩储层和含气性特征,页岩气地球化学特征和古生物特征,认为巫溪地区虽然具有良好的页岩气物质基础... 川东北巫溪地区是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正在初步探索的新区。通过跟踪、评价巫溪地区最新探井的页岩气相关地质参数,以及页岩储层和含气性特征,页岩气地球化学特征和古生物特征,认为巫溪地区虽然具有良好的页岩气物质基础,但是遭受了非常严重的多期构造破坏。主要表现为乙烷碳同位素明显高于其他成熟度相似区块,以干酪根晚期裂解气为主,反映非常高的排油气效率;巫溪地区页岩孔隙度极低,与构造作用强和滞留油保存少有关;近断裂的页岩甚至出现微弱的变质作用,岩心劈理现象严重,笔石化石表皮遭受热解破坏。综合研究认为巫溪地区页岩气有远景资源,但是现阶段商业开发的可能性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碳同位素 资源评价 龙马溪组 笔石 保存条件
原文传递
川南长宁地区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页岩岩相与含气性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单玄龙 邢健 +7 位作者 苏思远 李昂 赵振铎 杨钦 李雪松 井翠 张家浩 孙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23-1337,共15页
页岩岩相的研究是页岩气地质评价与选层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以四川盆地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为研究对象,利用露头、钻井和测井资料,结合岩矿、薄片和地球化学数据分析,对页岩的矿物组成、岩相特征及其对含气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 页岩岩相的研究是页岩气地质评价与选层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以四川盆地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为研究对象,利用露头、钻井和测井资料,结合岩矿、薄片和地球化学数据分析,对页岩的矿物组成、岩相特征及其对含气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有利岩相,刻画长宁地区页岩岩相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该区共发育黏土质硅质混合页岩、混合质页岩、硅质页岩、钙质硅质混合页岩和钙质页岩等5种岩相;纵向上,由下至上碳酸盐岩矿物体积分数逐渐降低,黏土矿物体积分数逐渐增加,岩相呈钙质硅质混合页岩—硅质页岩—黏土质硅质混合页岩过渡。研究区的沉降中心位于长宁地区东北部,在横向上硅质页岩岩相的厚度表现为由西南至东北呈增大的趋势。硅质页岩具有高生物成因φ(硅质)、高w(TOC)、高脆性及高孔隙结构参数等特征,因此含气性最好;而黏土质硅质混合页岩中黏土矿物虽能通过成岩转化生成次生孔隙,但其塑性较高,孔隙受压实作用难以保存。此外,较高的塑性导致页岩裂缝不发育,进一步降低了储层物性,黏土质硅质混合页岩含气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地区 五峰组—龙马溪组 页岩 岩相 含气性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丹凤场气田致密砂岩气水渗流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9
作者 杨玉斌 肖文联 +5 位作者 韩建 苟玲 李闽 周克明 欧阳沐鲲 陈黎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2年第2期356-364,共9页
为了认识驱替压差对不同类型储层气相渗流能力的影响,明确不同类型储层的合理开采压力,以丹风场气田须家河组主力储层Ⅱ类和Ⅲ类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借助核磁共振技术开展两类储层致密岩样在不同驱替压差下的气驱水实验,分析了驱替压差... 为了认识驱替压差对不同类型储层气相渗流能力的影响,明确不同类型储层的合理开采压力,以丹风场气田须家河组主力储层Ⅱ类和Ⅲ类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借助核磁共振技术开展两类储层致密岩样在不同驱替压差下的气驱水实验,分析了驱替压差对两类储层气相流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驱替压差对Ⅱ类和Ⅲ类储层岩样中气相流动特征的影响程度不同。Ⅱ类储层岩样中气相流动特征主要受驱替压差的影响,驱替压差越大,气相流动能力越强,且主要影响小孔喉中的流动能力;Ⅲ类储层岩样中气相流动特征不仅受驱替压差影响,而且还受储层的孔隙结构约束,当驱替压差与储层毛管压力相接近时气相流动能力最强。因此,对于丹凤场气田不同类型致密砂岩储层,在开采时应采用最佳生产压力使气相流动处于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水两相流动 核磁共振 微观孔隙结构 致密气 须家河组
下载PDF
基于能量比的Curvelet阈值迭代面波压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继伟 刘晓兵 +2 位作者 周俊骅 简世凯 曾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7-1004,I0008,共9页
利用Curvelet变换压制面波的效果受面波与有效波在Curvelet域重叠程度影响。实际应用中,Curvelet变换并不能完全分离面波与有效波。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比的Curvelet阈值迭代面波压制方法,利用面波与有效波在频率、速度、方向上的... 利用Curvelet变换压制面波的效果受面波与有效波在Curvelet域重叠程度影响。实际应用中,Curvelet变换并不能完全分离面波与有效波。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比的Curvelet阈值迭代面波压制方法,利用面波与有效波在频率、速度、方向上的特征差异,将有效波与面波在Curvelet域进行不同频带的多次分解;在不同尺度和方向上,根据面波与有效波的分布特征,采用不同的阈值进行多次迭代。实际应用效果表明,相对于传统面波压制方法,本文方法可更彻底地分离面波与有效波,获得高品质去噪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VELET变换 面波 去噪 多尺度 多方向
下载PDF
孔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中洞对电阻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何家欢 李闽 +5 位作者 周克明 杨雨 谢冰 李农 党录瑞 唐雁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0-498,共9页
通过提取孔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利用逾渗网络模拟技术计算孔洞型储集层基质电阻率,建立分段式跨尺度电阻率计算方法。利用有限元法模拟计算孔洞型储集层电阻率。在此基础上,建立孔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洞孔隙度和洞含水... 通过提取孔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利用逾渗网络模拟技术计算孔洞型储集层基质电阻率,建立分段式跨尺度电阻率计算方法。利用有限元法模拟计算孔洞型储集层电阻率。在此基础上,建立孔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洞孔隙度和洞含水饱和度与岩石电阻率的数学模型,得到洞孔隙度和洞含水饱和度与储集层电阻率的关系。结合实验分析验证模拟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为孔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电阻率测井解释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质孔隙度和洞孔隙度占比以及基质孔隙中的含水饱和度才是决定储集层岩石电阻率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碳酸盐岩 孔洞型储集层 电阻率 含水饱和度
下载PDF
孔隙类型对页岩气赋存状态的影响——以川南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钦 苏思远 +7 位作者 李昂 赵振铎 邢健 李雪松 井翠 张家浩 梁超 孙越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4-717,共14页
本文选取四川盆地南部长宁地区两口页岩气井,利用不同流体充注下的核磁共振、场发射扫描电镜、有机地化、X-衍射、现场解析等实验测试,研究富有机质页岩中有机孔和无机孔的微观特征及其发育程度,重点探讨不同孔隙类型对吸附气、游离气... 本文选取四川盆地南部长宁地区两口页岩气井,利用不同流体充注下的核磁共振、场发射扫描电镜、有机地化、X-衍射、现场解析等实验测试,研究富有机质页岩中有机孔和无机孔的微观特征及其发育程度,重点探讨不同孔隙类型对吸附气、游离气赋存的影响,认为研究区内过成熟时期页岩中有机孔孔隙度增加不利于吸附气的赋存,游离气在有机孔中的储集受多种因素制约;而吸附气在无机孔中的赋存主要受黏土矿物影响,游离气含量随无机孔孔隙度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中有机孔孔隙度为0.55%~3.32%,平均为1.66%,无机孔孔隙度为1.12%~3.27%,平均为2.39%;游离气含量(平均为1.57 m~3/t)高于吸附气含量(平均为0.94 m~3/t);过成熟时期页岩有机孔孔隙度增加以孔径增大为主导,随着有机孔孔隙度从0.55%增加至3.32%,有机孔中吸附气含量则从1.25 m~3/t降至0.58 m~3/t;同时,在有机孔储集条件更优异的井中,游离气含量与有机孔孔隙度相关性较差(R~2=0.032),游离气在有机孔中的储集受到多个因素共同控制;黏土矿物多样化的结构丰富了页岩的比表面、影响无机孔孔隙度、控制页岩气在无机孔中的赋存,使得吸附气含量随着无机孔孔隙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类型丰富、分布全面的无机孔也是游离气的主要储集空间,游离气含量与无机孔孔隙度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地区 五峰—龙马溪组 孔隙类型 吸附气 游离气 赋存状态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灯影组多类型流体多期次改造作用下孔隙度演化的定量研究
13
作者 杨磊磊 魏国 +4 位作者 于志超 鲁雪松 周慧 王珊 李昌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6,共12页
选取四川盆地灯影组四段(灯四段)地层,在传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多组分、多相态、温度—流体—化学多场耦合的反应溶质运移模拟技术,基于物质平衡和能量守恒原理,深入探究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成岩过程中多类型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的机制... 选取四川盆地灯影组四段(灯四段)地层,在传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多组分、多相态、温度—流体—化学多场耦合的反应溶质运移模拟技术,基于物质平衡和能量守恒原理,深入探究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成岩过程中多类型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的机制,分析计算多期次流体对储层孔隙的叠加改造,定量恢复地质时间尺度的孔隙度演化史。结果表明:灯四段地层受到大气淡水、海水、有机酸和热液4种流体多达6期改造影响,控制孔隙度的主要成岩作用为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与胶结作用,矿物间以方解石—镁方解石—白云石之间的转化为主;不同类型的流体对储层的改造差异较大,充足的大气淡水为建设性流体,而海水、有机酸和热液均为建设性—破坏性共存的流体;多期次流体对储层的改造有叠加效应,储层最终的物性条件取决于多期次流体的综合改造,同时流体改造的顺序对储层孔隙度的演变影响也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碳酸盐岩储层 多类型流体 叠加改造 孔隙度演化 成岩作用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古气候和海平面变化对浅水碳酸盐岩高频层序及有利储层的控制——以川中地区龙王庙组为例
14
作者 赵玉茹 高达 +3 位作者 胡明毅 郑超 李佳 谢武仁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7-591,共15页
【研究目的】阐明古气候和海平面变化对浅水碳酸盐岩高频层序及有利储层的控制机制,对明确储层成因和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以川中地区龙王庙组为例,在沉积相及层序地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全井段取心的碳氧同位素、主量和... 【研究目的】阐明古气候和海平面变化对浅水碳酸盐岩高频层序及有利储层的控制机制,对明确储层成因和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以川中地区龙王庙组为例,在沉积相及层序地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全井段取心的碳氧同位素、主量和微量元素测试,恢复了海平面和古气候变化并开展了综合讨论。【研究结果】龙王庙组主要发育云质潟湖、滩间海、颗粒滩和云坪4种沉积微相,可清晰识别可区域对比的两个四级层序。龙王庙组的δ^(13)C具有两个变化周期,指示两次海平面升降,这与Al_(2)O_(3)、TiO_(2)、B和V元素变化所反映的古水深变化一致。碳和氧同位素估算的古海水Z值和温度,以及Mg、Ca良好的相关性,共同反映干旱炎热气候和亚热带海洋环境;MgO/CaO、MnO_(2)、Fe_(2)O_(3)/MnO_(2)和Al_(2)O_(3)/MgO的规律性变化,指示两个层序早期的气候短暂过渡为温暖潮湿;Sr/Ba值反映沉积晚期海水盐度明显增高。【结论】气候温暖潮湿和海平面快速上升期形成海侵体系域;气候炎热干旱时,颗粒滩和云坪快速沉积构成高位体系域。高位域上部的滩—坪体系是优质储层的物质基础,在海平面下降和干热气候控制下发生的早期溶蚀和白云化作用是储层改善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层序 元素地球化学 碳、氧同位素 海平面变化 古气候 龙王庙组 油气勘查工程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中磨溪—龙女寺构造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婷 袁海锋 +7 位作者 陈聪 张玺华 山述娇 匡明志 谌辰 叶子旭 李天军 阳聪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9,共17页
四川盆地二叠系茅口组的油气勘探早期主要聚焦蜀南地区岩溶缝洞型储层。近年来,川中地区茅口组多口钻井白云岩储层获高产工业气流,展现出茅口组较大的勘探潜力。以川中磨溪—龙女寺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钻录井、测井资料分析,利用岩心观... 四川盆地二叠系茅口组的油气勘探早期主要聚焦蜀南地区岩溶缝洞型储层。近年来,川中地区茅口组多口钻井白云岩储层获高产工业气流,展现出茅口组较大的勘探潜力。以川中磨溪—龙女寺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钻录井、测井资料分析,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原位微区元素分析、碳氧同位素及年代学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研究区白云岩储层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茅二段主要存在2类白云石:第一类为基质白云石,以灰质细—中晶白云石和细—中晶白云石为主,阴极射线下发暗红光,具有较低的Fe含量,与泥晶灰岩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δ13C、δ18O同位素值和87Sr/86Sr值均分布在二叠纪海水范围值之内,基质白云石的U-Pb年龄为263±15 Ma,表明白云石的云化时间为同生—准同生—浅埋藏早期,云化流体主要为茅二段沉积期较为局限环境下的同期海水,该期白云石化奠定了茅二段储层发育的基础;第二类为充填白云石,主要为中晶白云石和鞍形白云石,形成时间晚于基质白云石,阴极射线下发红光,含量较少,具有较高的Mn含量,较低的Sr元素含量,相对较高的87Sr/86Sr值,稀土配分模式中Eu正异常的特征,表明该期云化流体主要为热液流体,云化时间为埋藏期。茅二段白云岩的发育主要受沉积相带的控制,云化时间早,规模性孔隙的发育早于油气充注,取得的成果认识对于寻找茅口组规模性优质储层及勘探部署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地区 茅口组 白云岩储层 地球化学特征
原文传递
川西南部地区下二叠统栖霞阶层序地层特征及岩相古地理
16
作者 汤艳玲 李凌 +3 位作者 谭秀成 李明隆 芦飞凡 张本健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5-592,共18页
【目的】西接康滇古陆的四川盆地西南部下二叠统栖霞阶近年来展示出良好的勘探潜力,然而针对该地区地层充填规律及古地理格局的观点还并不统一,严重制约了下一步盆内精细的油气勘探和井位部署。【方法】以四川盆地西南部下二叠统栖霞阶... 【目的】西接康滇古陆的四川盆地西南部下二叠统栖霞阶近年来展示出良好的勘探潜力,然而针对该地区地层充填规律及古地理格局的观点还并不统一,严重制约了下一步盆内精细的油气勘探和井位部署。【方法】以四川盆地西南部下二叠统栖霞阶梁山组和栖霞组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野外剖面、钻井岩心和测录井等资料,在岩石类型与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海相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原理与方法,对栖霞阶层序界面进行识别。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以三级层序为编图单位,结合优势相原则,分别绘制研究区栖霞阶SQ0+SQ1和SQ2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结果】在栖霞阶中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界面,从下到上分别为梁山组底界面(I型)、栖一段内部界面(II型)、栖一段\栖二段界面(II型)和栖霞组\茅口组界面(I型),并将其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均由海侵域和高位域组成。通过层序地层格架的对比分析,认为栖霞阶下部的SQ0层序大致对应于传统划分的梁山组+栖一段下部地层,仅发育于研究区内的栖霞阶地层沉积前古地貌低地,并且具有向古地貌高地超覆的层序充填特征,中部的SQ1层序和上部的SQ2层序则遍布全区。川西南栖霞阶层序岩相古地理格局总体上表现为西接康滇古陆的海相碳酸盐岩台地,古地貌和沉积相带分异比较明显,自西向东依次为:康滇古陆及其东缘的潮坪、台内洼地、台内丘滩体,以及开阔—半局限海台地,而且沿台内坡折带发育的台内丘滩体往往具有环洼规模分布的趋势。【结论】通过剖析台内坡折带对碳酸盐岩成储的影响,指出SQ2层序(栖二段)是研究区栖霞阶最有利于台内丘滩体这一潜力储集相带发育的层位,环台洼坡折带发育的丘滩体相带附近是有利的勘探区。从层序地层学角度重新认识栖霞阶充填模式及岩相古地理特征,为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地层充填模式 古地理格局 地质意义 栖霞阶 四川盆地西南部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卧龙河地区茅口组白云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昌兴悦 陈康 +3 位作者 李承泽 王浩 龙隆 李珂芮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3年第4期107-115,共9页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储层与气藏的成功勘探依赖于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与模式的识别,由于前期勘探主要集中在石灰岩裂缝岩溶型储层,对川东卧龙河地区孔隙型白云岩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研究较少,未能做到最优勘探部署和高...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储层与气藏的成功勘探依赖于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与模式的识别,由于前期勘探主要集中在石灰岩裂缝岩溶型储层,对川东卧龙河地区孔隙型白云岩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研究较少,未能做到最优勘探部署和高效开发。为此,综合地震及钻井资料,总结白云岩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及井震响应特征,通过地震正演模拟厘清了茅口组白云岩纵向发育模式和实际地震响应特征,最后利用地震属性进行了白云岩储层分布的地震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川东卧龙河地区茅口组孔隙型白云岩储层在测井上表现为“三低”的特征,即相对低纵波速度、低自然伽马和低电阻率的特征;②在地震上,储层底界具有中弱波峰反射,由于平面分布的非均质性,储层底界横向上可表现为断续波峰反射的响应模式;③优选最大波峰振幅属性可以对储层和有利相带进行有效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卧龙河 中二叠世 白云岩 地震响应 储层识别
下载PDF
煤化作用过程中有机显微组构演化特征及生烃意义综述 被引量:6
18
作者 尹帅 丁文龙 +5 位作者 陈文玲 刘建军 蓝宝锋 何丹 赵军辉 李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5-151,158,共8页
煤化作用过程中有机显微组分及结构演化研究对煤层气(CBM)勘探开发具一定参考价值。对各类煤有机显微组分组成特征、形态特征及大分子结构特征进行了描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针对该研究的8种主要物理化学研究方法:分子模拟法、红外光谱(F... 煤化作用过程中有机显微组分及结构演化研究对煤层气(CBM)勘探开发具一定参考价值。对各类煤有机显微组分组成特征、形态特征及大分子结构特征进行了描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针对该研究的8种主要物理化学研究方法:分子模拟法、红外光谱(FTIR)、色谱法、质谱法(MS)、核磁共振(NMR)、拉曼光谱(R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衍射(XRD)及组合研究的原理及一些应用。探讨了该研究在煤生烃方面的意义,表明地质演化是生烃的基础,大分子结构演化是控制生烃能力的关键,而动力反应机制是使生烃能力呈现多样性的重要因素。最后指出未来还需加强孔隙网络基础研究、学科方法交流研究、与泥页岩对比研究及软件研发,同时应适度关注低碳能源可能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作用 有机 显微组分 组构演化 生烃意义 展望
下载PDF
层间逆冲叠瓦构造-前陆冲断带大气区控藏模式
19
作者 易士威 郭绪杰 +5 位作者 朱明 李明鹏 杨帆 杨海军 文龙 孙瑞娜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共11页
为了揭示中国中西部盆地前陆冲断带大气藏(大气区)的控藏模式,综合运用地质、地震、钻井及测井等资料,精细断裂解释,研究构造样式,分析成藏条件,特别是通过解剖塔里木盆地库车、准噶尔盆地准南和四川盆地西缘前陆冲断带已发现的大气藏,... 为了揭示中国中西部盆地前陆冲断带大气藏(大气区)的控藏模式,综合运用地质、地震、钻井及测井等资料,精细断裂解释,研究构造样式,分析成藏条件,特别是通过解剖塔里木盆地库车、准噶尔盆地准南和四川盆地西缘前陆冲断带已发现的大气藏,构建了前陆冲断带大气区控藏模式,并取得以下认识:(1)根据逆冲断裂发育的几何性质、与盖层和烃源岩的关系,特别是对圈闭以及成藏的控制,将前陆冲断带逆冲构造分为层间逆冲、上下穿透型逆冲、上穿透型逆冲、下穿透型逆冲4种构造样式。(2)层间逆冲构造是控制形成大气藏的主要构造样式。层间逆冲断层向下断至烃源岩,在烃源岩内逆掩形成天然缝网系统,构成优势运移通道,向上断至盖层而未断穿,即沟通油气源又未破坏圈闭的有效性,最有利于形成大气藏。(3)前陆冲断带往往发育成排成带层间逆冲断层相关背斜,具有相同的构造样式和成藏条件,从而形成连片分布的大气区。(4)大气藏(大气区)主要分布在前渊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冲断带 构造样式 层间逆冲构造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四川盆地
下载PDF
邻域信息增强的MLSTM在储层参数预测中的应用研究——以非均质性碳酸盐岩为例
20
作者 王欣 蒋涛 +4 位作者 周幂 高国海 蒋薇 梅青燕 赵翔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0-633,共14页
储层参数——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水饱和度的准确预测是储层精细评价和油气勘探的重要基础.传统的储层参数预测技术主要依托由测井资料建立的经验公式或简化的地质模型,未充分考虑测井曲线间的非线性关系,在复杂储层上的泛化能力弱.考虑... 储层参数——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水饱和度的准确预测是储层精细评价和油气勘探的重要基础.传统的储层参数预测技术主要依托由测井资料建立的经验公式或简化的地质模型,未充分考虑测井曲线间的非线性关系,在复杂储层上的泛化能力弱.考虑到碳酸盐岩储层的强非均质性以及测井数据的地层深度序列特点,本文提出一种融合邻域信息的多层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FN-MLSTM),解决碳酸盐岩储层参数预测问题.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测井数据提取独立特征;利用K-Means算法及其优化技术进行无监督聚类,实现井群的优化划分;融合划分产生的邻域信息,搭建多层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MLSTM),实现对储层参数的准确预测.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预测模型在某地区22口井测试集上的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决定系数(R2)均优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深度神经网络(DNN)、极限梯度提升树(XGBoost)和随机森林(RF),展现了在储层参数预测任务上的优异性能.此外,消融实验结果表明邻域信息的融入有效地提升了模型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参数预测 测井曲线 多层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主成分分析 聚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