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4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九龙山构造须二段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特征、形成时期与主控因素 被引量:39
1
作者 白斌 邹才能 +4 位作者 朱如凯 张健 张本健 毕丽娜 苏玲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6-535,共10页
四川盆地西北部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储集性能受到不同期次构造裂缝控制,研究构造裂缝特征、期次以及控制因素将为有效评价与预测有利储层提供依据。根据露头、钻井岩心及薄片构造裂缝观察,划分构造裂缝切割关系,认为构造裂缝走向主要... 四川盆地西北部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储集性能受到不同期次构造裂缝控制,研究构造裂缝特征、期次以及控制因素将为有效评价与预测有利储层提供依据。根据露头、钻井岩心及薄片构造裂缝观察,划分构造裂缝切割关系,认为构造裂缝走向主要为北东向、北北西向、近东西向和南东东向,其中优势方位为北西-南东方向。利用不同切割关系裂缝充填物包裹体均一温度、ESR测年数据,结合岩石古应力值将研究区构造裂缝至少划分为4期:第一期构造裂缝形成于晚印支期,方解石呈紧挨裂缝壁充填,包裹体均一温度为84~120℃;第二期为晚燕山期,裂缝主要充填石英,均一温度为72~137℃;喜马拉雅早-中期是第三次破裂期,其裂缝充填石英,明显切割前两期裂缝,均一温度为153~179℃;喜马拉雅晚期是第四次破裂期,其形成的裂缝充填物为较粗大的方解石,少量白云石,均一温度高达165~190℃。其中印支晚期与喜马拉雅晚期构造活动最为强烈,裂缝发育。同时,研究区构造裂缝的发育和分布受构造应力和岩石自身物理参数共同控制,高孔隙度、细粒级、薄层的岩屑砂岩是形成构造裂缝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期次 致密砂岩 须家河组 九龙山构造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西南部须二段致密砂岩储层构造裂缝特征及其形成期次 被引量:29
2
作者 白斌 邹才能 +6 位作者 朱如凯 张健 谭嘉言 张本健 杨华 崔景伟 苏玲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41-1846,共6页
四川盆地西南部晚三叠世须二段致密砂岩储集物性受构造裂缝明显影响。根据研究区露头地层、钻井岩芯及岩石薄片实物资料,同时利用古地磁岩芯定向和ESR测年分析,对研究区构造裂缝优势方位、宽度、间距、充填物以及裂缝发育程度和形成期... 四川盆地西南部晚三叠世须二段致密砂岩储集物性受构造裂缝明显影响。根据研究区露头地层、钻井岩芯及岩石薄片实物资料,同时利用古地磁岩芯定向和ESR测年分析,对研究区构造裂缝优势方位、宽度、间距、充填物以及裂缝发育程度和形成期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有4组构造裂缝,分别为北东向、北西向、近东西向和东东南向,其中优势方位为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和近东西方向。构造裂缝发育期次主要为印支晚期、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与喜马拉雅晚期,其中印支晚期与喜马拉雅期构造活动最为强烈,裂缝较为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南部 致密砂岩 构造裂缝 裂缝期次 晚三叠世 须二段
下载PDF
利用露头、自然伽玛、岩石地球化学和测井地震一体化综合厘定层序界面——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 被引量:15
3
作者 白斌 邹才能 +6 位作者 朱如凯 翟文亮 刘柳红 戴朝成 张健 杜红权 毛治国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6,共9页
基于层序地层单元形成过程中古气候环境及其控制下的湖平面突变面,以及层序单元中岩石粘土矿物、微量元素、镜质体反射率等微观参数突变面具有良好响应的原理,通过开展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实测野外地质剖面、地震剖面、电测曲线等... 基于层序地层单元形成过程中古气候环境及其控制下的湖平面突变面,以及层序单元中岩石粘土矿物、微量元素、镜质体反射率等微观参数突变面具有良好响应的原理,通过开展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实测野外地质剖面、地震剖面、电测曲线等常规识别方法,结合野外自然伽玛数据测量、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微观综合识别层序界面方法,最终在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中识别出7个层序界面,据此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为减少层序地层研究中依靠人为经验识别层序界面的随意性,探索建立综合识别层序界面,对建立划分层序格架的精确方法提供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界面 露头 自然伽玛 岩石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川中侏罗系致密储层石油勘探前景 被引量:58
4
作者 廖群山 胡华 +2 位作者 林建平 刘中良 穆献中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5-822,838,共9页
从连续型石油聚集和与美国Williston盆地Bakken组对比的角度,对四川盆地川中侏罗系致密储层的石油勘探前景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1)四川盆地侏罗系储层孔隙度平均为1.O%-3.7%,渗透率平均为0.35×10^-3-0.53x10^-3μm。,... 从连续型石油聚集和与美国Williston盆地Bakken组对比的角度,对四川盆地川中侏罗系致密储层的石油勘探前景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1)四川盆地侏罗系储层孔隙度平均为1.O%-3.7%,渗透率平均为0.35×10^-3-0.53x10^-3μm。,中值孔喉半径平均为0.05-0.24μm,属于典型的致密储层。2)川中侏罗系产油层纵、横向上与生油层密切共生,源内或近源聚集;主力油层连续分布在斜坡区和凹陷区,没有明显的圈闭界限,不受局部构造控制;多层系叠合连片,大面积整体含油;多数含油区块为异常高压系统,油藏无水,没有统一的油一水边界,为较典型的连续型石油聚集,与Bakken组基本相同。3)Bakken组致密储层石油在近几年相对高油价背景下,主要以水平井及分段压裂技术实现了规模效益勘探开发;川中侏罗系受认识、投入和技术的制约,近十几年来未有实质性进展。4)从研究认识着手,建立先导性试验区,加强水平井及分段压裂等关键工艺技术攻关,有效提高单井产量,这是打开川中侏罗系致密储层石油勘探开发新局面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压裂 水平井 连续型石油聚集 勘探前景 致密储层 侏罗系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东南地区洗象池组碳氧同位素特征、古海洋环境及其与储集层的关系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文正 张建勇 +7 位作者 郝毅 倪超 田瀚 曾乙洋 姚倩颖 山述娇 曹脊翔 邹倩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7-500,共14页
本文在野外剖面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薄片观察,对川东南地区三汇剖面寒武系洗象池组237块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δ^(18)O值主要分布在-8‰~-6‰,平均为-7.63‰;δ^(13)C值介于-5.53‰~3.44‰之间。利用... 本文在野外剖面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薄片观察,对川东南地区三汇剖面寒武系洗象池组237块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δ^(18)O值主要分布在-8‰~-6‰,平均为-7.63‰;δ^(13)C值介于-5.53‰~3.44‰之间。利用碳氧同位素数值计算古盐度及古温度结果表明,绝大多数Z值高于120‰,且δ^(13)C值大于-2‰,古海水温度主要集中在19~25℃,说明整体为海水-咸化海水沉积环境与温暖或炎热的亚热带气候。认为洗象池组沉积期海平面变化有五个阶段:早期缓慢上升与下降,中期快速海侵,中后期缓慢海退,后期动荡,末期海退。三汇剖面洗象池组储集层岩性主要为颗粒云岩及晶粒云岩,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粒间孔与晶间孔为主。多期的海平面的下降,对应碳同位素多旋回负漂,从而发育向上变浅的多旋回韵律性地层,形成纵向上的多套储集层,洗象池组储集层的形成与演化受海平面变化控制,主要发育在古地貌较高处与滩体向上变浅旋回的上部。另外,依据δ^(13)C值显著的正漂移,明确了芙蓉统地层的底界,为四川盆地寒武系地层的划分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象池组 寒武系 碳氧同位素 古环境 储集层
下载PDF
页岩储层含气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长宁—威远国家级试验区为例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武广 钟兵 +1 位作者 杨洪志 冯曦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53-1660,共8页
页岩储层含气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是对页岩气井进行科学管理、提高页岩气田开发效果的一项重要研究工作。依据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试验区实际资料,建立了一套直接利用特征属性参数数据定量的进行页岩储层含气性评价及页岩含气量的... 页岩储层含气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是对页岩气井进行科学管理、提高页岩气田开发效果的一项重要研究工作。依据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试验区实际资料,建立了一套直接利用特征属性参数数据定量的进行页岩储层含气性评价及页岩含气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的技术方法,实现了多口井多个层位的气层自动划分和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采用聚合聚类法和多组判别法,把页岩气层划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对这3个类别的气层建立了判别函数,并利用多元统计复相关原理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分析认为:Ⅰ类气层属于基质性页岩气层,Ⅱ类气层属于裂缝比较发育性气层,Ⅲ类气层属于裂缝一般发育性气层,判别函数可对新未知类型页岩气层自动进行识别。影响页岩含气量的最主要因素包括游离气含量、孔隙度、有机碳含量、渗透率和吸附气含量,而脆性矿物含量、埋深和厚度对页岩含气量有比较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含气性评价 裂缝性气层 有机碳含量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再论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震旦系天然气成因 被引量:20
7
作者 吴伟 罗冰 +1 位作者 罗文军 王文之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47-1453,共7页
川中古隆起震旦系气源的问题存在争议。重新梳理了震旦系天然气气源对比的主要地球化学证据,发现:川中寒武系和震旦系的天然气乙烷碳同位素与乙烷含量符合同一个瑞利分馏模型,乙烷碳同位素的差异并非是母质类型造成的;震旦系内部甲烷氢... 川中古隆起震旦系气源的问题存在争议。重新梳理了震旦系天然气气源对比的主要地球化学证据,发现:川中寒武系和震旦系的天然气乙烷碳同位素与乙烷含量符合同一个瑞利分馏模型,乙烷碳同位素的差异并非是母质类型造成的;震旦系内部甲烷氢同位素值随碳同位素值增加而异常降低,是因过成熟阶段地层水参与了氢交换反应而非水介质盐度的差异;灯影组储层沥青4-甲基二苯并噻吩/1-甲基二苯并噻吩值西南高,东北低,反映油气主要从裂陷槽筇竹寺组侧向运移而来;C7轻烃富甲基环己烷而贫甲苯,天然气主要来自油裂解而非碳酸盐岩。目前没有充足的地球化学证据证明震旦系烃源岩对灯影组天然气有明显贡献,贡献最大的烃源岩是安岳—德阳裂陷槽内筇竹寺组泥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成因 碳同位素 氢同位素 震旦系 寒武系 川中古隆起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寒武系洗象池组储层特征及天然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15
8
作者 石书缘 王铜山 +6 位作者 刘伟 姜华 李秋芬 刘鑫 曾乙洋 邹翔 胡丽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73-785,共13页
统计四川盆地寒武系钻井中膏盐岩含量,结合测井和地震资料刻画了全盆地膏盐岩分布。为此,将四川盆地寒武系分成以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及斜坡区为主的膏盐岩不发育区和以川东-蜀南地区为主的膏盐岩发育区。在此基础上,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 统计四川盆地寒武系钻井中膏盐岩含量,结合测井和地震资料刻画了全盆地膏盐岩分布。为此,将四川盆地寒武系分成以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及斜坡区为主的膏盐岩不发育区和以川东-蜀南地区为主的膏盐岩发育区。在此基础上,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描述揭示洗象池组储层岩石类型以颗粒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包括孔隙型、溶洞型和裂缝型3大类9小类,且溶洞型是主体。物性测试结果显示膏盐岩不发育区岩心孔隙度多数在2%以下,储层段在3%以上;膏盐岩发育区岩心孔隙度平均为3.5%,最高可达5%。沉积微相是洗象池组储层发育基础,颗粒滩是主要微相类型。大气淡水岩溶作用的叠加改造是膏盐岩不发育区规模优质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构造活动相对强烈的膏盐岩发育区,埋藏溶蚀作用的叠加改造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展望了洗象池组油气勘探潜力,寒武系膏盐岩不发育的古隆起及斜坡区应以寻找叠加了大气淡水岩溶作用为主的优质滩相储层,优选老井试油,勘探突破值得期待;寒武系膏盐岩发育的川东-蜀南地区以寻找叠加了埋藏溶蚀作用的改造型储层为主,优选成藏条件好的目标进行钻探,是未来勘探突破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寒武系 洗象池组 颗粒滩 岩溶 膏盐岩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中、上侏罗统沉积演化及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驰 于兴河 +4 位作者 姚宗全 李顺利 单新 向曼 李亚龙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4-296,共13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上侏罗统沉积体系演化控制因素不清、沉积模式不明等问题,通过对多条露头剖面精细解剖、详尽写实沉积特征描述等手段,分析了其垂向序列、砂体叠置方式、水动力条件、沉积体系演化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准南中、上...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上侏罗统沉积体系演化控制因素不清、沉积模式不明等问题,通过对多条露头剖面精细解剖、详尽写实沉积特征描述等手段,分析了其垂向序列、砂体叠置方式、水动力条件、沉积体系演化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准南中、上侏罗统自下而上分别发育辫状河沉积、曲流河沉积和扇三角洲沉积,古气候与构造造成的水动力条件的变化是控制这种沉积演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头屯河组底部发育辫状河沉积,古气候温暖湿润,形成堆叠型砂体叠置方式;中部发育辫-曲转换沉积,古气候开始初步干旱,形成紧密叠置型砂体;上部发育曲流河沉积,降雨量较少古气候干旱,形成孤立河道型砂体。齐古组发育季节性曲流河沉积,古气候较为干旱,在湿润期降雨量较充足时发育侧向迁移型砂体,干旱期则发育侧向连片型砂体。喀拉扎组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古气候整体炎热干旱,构造活动剧烈,碎屑水道在扇三角洲平原构成垂向切割型砂体,而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则构成侧向切割型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质 准噶尔盆地 中上侏罗统 沉积演化 古气候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PIPELINE STUDIO软件在管网模拟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桓 张理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年第3期91-93,16,共3页
模拟现有管网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状况,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及时制定相应的调整方案。在管网预测分析工作中,利用模型计算,能够及时发现管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生产决策部门及时提供管线运行管理建议。Pipeline Studio是天然气工... 模拟现有管网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状况,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及时制定相应的调整方案。在管网预测分析工作中,利用模型计算,能够及时发现管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生产决策部门及时提供管线运行管理建议。Pipeline Studio是天然气工业常用的管网模拟器之一,主要应用于天然气管网的输气调度方案准备,比选和优化,以及关键工艺设备的运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管网 模拟 预测 建议
下载PDF
川东北巫溪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条件与勘探前景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伟 谢军 +4 位作者 石学文 赵圣贤 季春海 胡颖 郭艳波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4-743,共10页
川东北巫溪地区是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正在初步探索的新区。通过跟踪、评价巫溪地区最新探井的页岩气相关地质参数,以及页岩储层和含气性特征,页岩气地球化学特征和古生物特征,认为巫溪地区虽然具有良好的页岩气物质基础... 川东北巫溪地区是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正在初步探索的新区。通过跟踪、评价巫溪地区最新探井的页岩气相关地质参数,以及页岩储层和含气性特征,页岩气地球化学特征和古生物特征,认为巫溪地区虽然具有良好的页岩气物质基础,但是遭受了非常严重的多期构造破坏。主要表现为乙烷碳同位素明显高于其他成熟度相似区块,以干酪根晚期裂解气为主,反映非常高的排油气效率;巫溪地区页岩孔隙度极低,与构造作用强和滞留油保存少有关;近断裂的页岩甚至出现微弱的变质作用,岩心劈理现象严重,笔石化石表皮遭受热解破坏。综合研究认为巫溪地区页岩气有远景资源,但是现阶段商业开发的可能性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碳同位素 资源评价 龙马溪组 笔石 保存条件
原文传递
基于PSO-SVM的测井岩性识别方法研究——以南图尔盖盆地K油田古生界(Pz)储层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曦 范翔宇 +3 位作者 王兆峰 李永新 陈科贵 马小林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17-626,共10页
南图尔盖盆地K油田古生界(Pz)岩性多样、孔隙结构复杂,针对常规岩性解释方法对该储层岩性识别准确度未达到预期效果,严重制约了测井储层解释等问题,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的岩性识别方法.通过岩心资料分析不同岩性... 南图尔盖盆地K油田古生界(Pz)岩性多样、孔隙结构复杂,针对常规岩性解释方法对该储层岩性识别准确度未达到预期效果,严重制约了测井储层解释等问题,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的岩性识别方法.通过岩心资料分析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测井相识别图版.选择对研究区岩性敏感的自然伽马、阵列感应电阻率、声波、中子、密度与光电吸收截面指数等七条测井曲线参数作为输入特征值,以粒子群算法优选合适的支持向量机参数(惩罚因子和核函数参数)对研究区4口取心井进行样本学习,建立基于PSOSVM的岩性识别模型,其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7%.相对于传统SVM算法,PSO-SVM岩性识别模型预测结果的速度更快,精度更高.通过将该模型应用于取心井与试油井,在正确识别岩性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测井储层解释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K油田复杂岩性识别中应用PSO-SVM方法,可为提高测井储层解释的准确性提供较可靠的岩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图尔盖盆地 岩性识别 测井曲线 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算法
原文传递
丹凤场气田致密砂岩气水渗流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玉斌 肖文联 +5 位作者 韩建 苟玲 李闽 周克明 欧阳沐鲲 陈黎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2年第2期356-364,共9页
为了认识驱替压差对不同类型储层气相渗流能力的影响,明确不同类型储层的合理开采压力,以丹风场气田须家河组主力储层Ⅱ类和Ⅲ类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借助核磁共振技术开展两类储层致密岩样在不同驱替压差下的气驱水实验,分析了驱替压差... 为了认识驱替压差对不同类型储层气相渗流能力的影响,明确不同类型储层的合理开采压力,以丹风场气田须家河组主力储层Ⅱ类和Ⅲ类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借助核磁共振技术开展两类储层致密岩样在不同驱替压差下的气驱水实验,分析了驱替压差对两类储层气相流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驱替压差对Ⅱ类和Ⅲ类储层岩样中气相流动特征的影响程度不同。Ⅱ类储层岩样中气相流动特征主要受驱替压差的影响,驱替压差越大,气相流动能力越强,且主要影响小孔喉中的流动能力;Ⅲ类储层岩样中气相流动特征不仅受驱替压差影响,而且还受储层的孔隙结构约束,当驱替压差与储层毛管压力相接近时气相流动能力最强。因此,对于丹凤场气田不同类型致密砂岩储层,在开采时应采用最佳生产压力使气相流动处于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水两相流动 核磁共振 微观孔隙结构 致密气 须家河组
下载PDF
川南长宁地区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页岩岩相与含气性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单玄龙 邢健 +7 位作者 苏思远 李昂 赵振铎 杨钦 李雪松 井翠 张家浩 孙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23-1337,共15页
页岩岩相的研究是页岩气地质评价与选层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以四川盆地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为研究对象,利用露头、钻井和测井资料,结合岩矿、薄片和地球化学数据分析,对页岩的矿物组成、岩相特征及其对含气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 页岩岩相的研究是页岩气地质评价与选层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以四川盆地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为研究对象,利用露头、钻井和测井资料,结合岩矿、薄片和地球化学数据分析,对页岩的矿物组成、岩相特征及其对含气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有利岩相,刻画长宁地区页岩岩相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该区共发育黏土质硅质混合页岩、混合质页岩、硅质页岩、钙质硅质混合页岩和钙质页岩等5种岩相;纵向上,由下至上碳酸盐岩矿物体积分数逐渐降低,黏土矿物体积分数逐渐增加,岩相呈钙质硅质混合页岩—硅质页岩—黏土质硅质混合页岩过渡。研究区的沉降中心位于长宁地区东北部,在横向上硅质页岩岩相的厚度表现为由西南至东北呈增大的趋势。硅质页岩具有高生物成因φ(硅质)、高w(TOC)、高脆性及高孔隙结构参数等特征,因此含气性最好;而黏土质硅质混合页岩中黏土矿物虽能通过成岩转化生成次生孔隙,但其塑性较高,孔隙受压实作用难以保存。此外,较高的塑性导致页岩裂缝不发育,进一步降低了储层物性,黏土质硅质混合页岩含气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地区 五峰组—龙马溪组 页岩 岩相 含气性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孔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中洞对电阻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何家欢 李闽 +5 位作者 周克明 杨雨 谢冰 李农 党录瑞 唐雁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0-498,共9页
通过提取孔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利用逾渗网络模拟技术计算孔洞型储集层基质电阻率,建立分段式跨尺度电阻率计算方法。利用有限元法模拟计算孔洞型储集层电阻率。在此基础上,建立孔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洞孔隙度和洞含水... 通过提取孔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利用逾渗网络模拟技术计算孔洞型储集层基质电阻率,建立分段式跨尺度电阻率计算方法。利用有限元法模拟计算孔洞型储集层电阻率。在此基础上,建立孔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洞孔隙度和洞含水饱和度与岩石电阻率的数学模型,得到洞孔隙度和洞含水饱和度与储集层电阻率的关系。结合实验分析验证模拟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为孔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电阻率测井解释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质孔隙度和洞孔隙度占比以及基质孔隙中的含水饱和度才是决定储集层岩石电阻率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碳酸盐岩 孔洞型储集层 电阻率 含水饱和度
下载PDF
基于能量比的Curvelet阈值迭代面波压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继伟 刘晓兵 +2 位作者 周俊骅 简世凯 曾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7-1004,I0008,共9页
利用Curvelet变换压制面波的效果受面波与有效波在Curvelet域重叠程度影响。实际应用中,Curvelet变换并不能完全分离面波与有效波。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比的Curvelet阈值迭代面波压制方法,利用面波与有效波在频率、速度、方向上的... 利用Curvelet变换压制面波的效果受面波与有效波在Curvelet域重叠程度影响。实际应用中,Curvelet变换并不能完全分离面波与有效波。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比的Curvelet阈值迭代面波压制方法,利用面波与有效波在频率、速度、方向上的特征差异,将有效波与面波在Curvelet域进行不同频带的多次分解;在不同尺度和方向上,根据面波与有效波的分布特征,采用不同的阈值进行多次迭代。实际应用效果表明,相对于传统面波压制方法,本文方法可更彻底地分离面波与有效波,获得高品质去噪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VELET变换 面波 去噪 多尺度 多方向
下载PDF
孔隙类型对页岩气赋存状态的影响——以川南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钦 苏思远 +7 位作者 李昂 赵振铎 邢健 李雪松 井翠 张家浩 梁超 孙越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4-717,共14页
本文选取四川盆地南部长宁地区两口页岩气井,利用不同流体充注下的核磁共振、场发射扫描电镜、有机地化、X-衍射、现场解析等实验测试,研究富有机质页岩中有机孔和无机孔的微观特征及其发育程度,重点探讨不同孔隙类型对吸附气、游离气... 本文选取四川盆地南部长宁地区两口页岩气井,利用不同流体充注下的核磁共振、场发射扫描电镜、有机地化、X-衍射、现场解析等实验测试,研究富有机质页岩中有机孔和无机孔的微观特征及其发育程度,重点探讨不同孔隙类型对吸附气、游离气赋存的影响,认为研究区内过成熟时期页岩中有机孔孔隙度增加不利于吸附气的赋存,游离气在有机孔中的储集受多种因素制约;而吸附气在无机孔中的赋存主要受黏土矿物影响,游离气含量随无机孔孔隙度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中有机孔孔隙度为0.55%~3.32%,平均为1.66%,无机孔孔隙度为1.12%~3.27%,平均为2.39%;游离气含量(平均为1.57 m~3/t)高于吸附气含量(平均为0.94 m~3/t);过成熟时期页岩有机孔孔隙度增加以孔径增大为主导,随着有机孔孔隙度从0.55%增加至3.32%,有机孔中吸附气含量则从1.25 m~3/t降至0.58 m~3/t;同时,在有机孔储集条件更优异的井中,游离气含量与有机孔孔隙度相关性较差(R~2=0.032),游离气在有机孔中的储集受到多个因素共同控制;黏土矿物多样化的结构丰富了页岩的比表面、影响无机孔孔隙度、控制页岩气在无机孔中的赋存,使得吸附气含量随着无机孔孔隙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类型丰富、分布全面的无机孔也是游离气的主要储集空间,游离气含量与无机孔孔隙度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地区 五峰—龙马溪组 孔隙类型 吸附气 游离气 赋存状态
原文传递
基于相场法的裂缝性地层压裂裂缝延伸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易良平 张丹 +3 位作者 杨若愚 肖佳林 李小刚 杨兆中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2年第4期604-616,共13页
基于相场法理论建立了多孔弹性地层中压裂裂缝延伸模型,在该模型中,流体流动遵循达西定律,岩石的渗透率各向异性,且是岩石最大主应变的函数。通过3个不同时间步长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收敛性,并基于建立的模型,研究了原地应力差、相交角、... 基于相场法理论建立了多孔弹性地层中压裂裂缝延伸模型,在该模型中,流体流动遵循达西定律,岩石的渗透率各向异性,且是岩石最大主应变的函数。通过3个不同时间步长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收敛性,并基于建立的模型,研究了原地应力差、相交角、注入速率和压裂液黏度对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交后延伸轨迹的影响。研究表明:①水力裂缝只能开启天然裂缝的一翼;②相交角和原地应力差越小,水力裂缝越容易开启天然裂缝;③提高注入速率有利于完全开启天然裂缝,因此,压裂施工过程中,在井口装备和地下管柱强度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提高施工排量;④注入压力随注入速率和流体黏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后通过将研究模型模拟结果和前人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场法 水力压裂 裂缝延伸 天然裂缝 多孔介质
下载PDF
套管固井滑套工具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兆中 钟鹏 +3 位作者 易良平 雷腾蛟 刘成 李小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484-8492,共9页
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因其渗透率低、渗透阻力大导致水平井单井产量低,难以满足经济开发要求。为提高储层改造效率实现有效增产,中外形成了水平井分段压裂的主体技术。作为水平井分段压裂的新兴技术,套管固井滑套分段压... 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因其渗透率低、渗透阻力大导致水平井单井产量低,难以满足经济开发要求。为提高储层改造效率实现有效增产,中外形成了水平井分段压裂的主体技术。作为水平井分段压裂的新兴技术,套管固井滑套分段压裂具有井眼适应性强、过流面积大、适合大排量压裂的优点。概述了各类套管固井滑套分段压裂工具现状,指出了工艺技术背后的缺陷与难点。通过对各类工具优缺点对比分析,提出了套管固井滑套未来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分段压裂 增产改造 固井滑套
下载PDF
四川盆地灯影组多类型流体多期次改造作用下孔隙度演化的定量研究
20
作者 杨磊磊 魏国 +4 位作者 于志超 鲁雪松 周慧 王珊 李昌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6,共12页
选取四川盆地灯影组四段(灯四段)地层,在传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多组分、多相态、温度—流体—化学多场耦合的反应溶质运移模拟技术,基于物质平衡和能量守恒原理,深入探究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成岩过程中多类型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的机制... 选取四川盆地灯影组四段(灯四段)地层,在传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多组分、多相态、温度—流体—化学多场耦合的反应溶质运移模拟技术,基于物质平衡和能量守恒原理,深入探究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成岩过程中多类型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的机制,分析计算多期次流体对储层孔隙的叠加改造,定量恢复地质时间尺度的孔隙度演化史。结果表明:灯四段地层受到大气淡水、海水、有机酸和热液4种流体多达6期改造影响,控制孔隙度的主要成岩作用为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与胶结作用,矿物间以方解石—镁方解石—白云石之间的转化为主;不同类型的流体对储层的改造差异较大,充足的大气淡水为建设性流体,而海水、有机酸和热液均为建设性—破坏性共存的流体;多期次流体对储层的改造有叠加效应,储层最终的物性条件取决于多期次流体的综合改造,同时流体改造的顺序对储层孔隙度的演变影响也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碳酸盐岩储层 多类型流体 叠加改造 孔隙度演化 成岩作用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