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9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驱新型污水处理剂的研制和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马宝东 陈晓彦 +1 位作者 张本艳 杨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72,共3页
针对化学驱油技术应用过程中各类油田助剂的广泛使用,油田采出污水处理难度逐渐加大,污水水质逐年变差的特点,研制了适用于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液处理的新型污水处理剂SCI-1。室内研究显示,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金属离子、矿化度以及悬浮... 针对化学驱油技术应用过程中各类油田助剂的广泛使用,油田采出污水处理难度逐渐加大,污水水质逐年变差的特点,研制了适用于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液处理的新型污水处理剂SCI-1。室内研究显示,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金属离子、矿化度以及悬浮物和原油等因素对聚合物溶液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降粘作用。通过分子改性技术,SCL-1药剂克服了聚合物驱采出污水处理中污水粘度高、乳化程度深、油水分离阻力大等技术难点。注聚合物区现场试验结果显示,污水处理剂SCL-1具有显著的综合处理能力,在油田注聚合物区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油水分离 破乳 聚合物驱 采出液
下载PDF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新进展 被引量:103
2
作者 马永生 何治亮 +4 位作者 赵培荣 朱宏权 韩俊 尤东华 张军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15-1425,共11页
深层一超深层碳酸盐岩领域是否存在规模有效储层长期存在争议。随着一批规模大、产量高的深层一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发现,结束了是否存在有效储层的争议,但深层一超深层优质规模性储层的形成、保持机理又成为新的关注焦点。通过对普... 深层一超深层碳酸盐岩领域是否存在规模有效储层长期存在争议。随着一批规模大、产量高的深层一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发现,结束了是否存在有效储层的争议,但深层一超深层优质规模性储层的形成、保持机理又成为新的关注焦点。通过对普光气田上二叠统长兴组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深层优质碳酸盐岩储层进行研究,提出了沉积一成岩环境控制早期孔隙发育、构造一压力耦合控制裂缝与溶蚀、流体一岩石相互作用控制深部溶蚀与孔隙保存的“三元控储"成因模式。随着勘探的推进和研究的深入,相继在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又发现了一些新类型储层。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微生物岩储层与早期沉积组构密切相关,与鲫滩、生物礁等高能环境控制的储层有一定差异;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存在多期活动的走滑断裂,在其影响下形成了断控洞穴、裂缝及沿缝溶蚀的断控储集体,与裂缝-孔隙型储层差别明显;塔里木盆地顺南4井发现了一套以缝洞和石英晶间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热液硅化碳酸盐岩储层,其成因与大气淡水、有机酸、TSR等已发现的成岩流体溶蚀作用无明显关系。这些新类型储层的成因机理与“三元控储”成因模式的核心思想契合,但其现象与经典实例存在一定差异。这些新发现拓展了''三元控储”成因模式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一超深层 碳酸盐岩 三元控储 储层 形成机理
原文传递
龙门山冲断带多层次滑脱带与滑脱构造变形 被引量:60
3
作者 汤良杰 杨克明 +2 位作者 金文正 吕志洲 余一欣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30-40,共11页
龙门山冲断带发育多层次的滑脱层,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地震剖面解释和平衡剖面分析,可以将其划分为:(ⅰ)深层次滑脱带,包括壳幔滑脱带、壳内滑脱带和前震旦系基底滑脱带,所发育的构造变形样式主要有壳幔拆离滑脱变形、基底韧性剪切变形... 龙门山冲断带发育多层次的滑脱层,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地震剖面解释和平衡剖面分析,可以将其划分为:(ⅰ)深层次滑脱带,包括壳幔滑脱带、壳内滑脱带和前震旦系基底滑脱带,所发育的构造变形样式主要有壳幔拆离滑脱变形、基底韧性剪切变形等;(ⅱ)中层次滑脱带,包括寒武-奥陶系滑脱带、志留系滑脱带等,发育的构造变形样式主要有等厚褶皱、尖棱褶皱、构造虚脱及其构造组合等;(ⅲ)浅层次滑脱带,包括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滑脱带、侏罗系滑脱带等,发育的构造变形样式主要包括逆冲推覆构造和重力滑动构造样式、背冲断块、三角带构造和双重构造等.多套滑脱层不仅使褶皱-冲断带自深层往浅层发育了不同的构造变形样式,同时还使得局部构造发生了明显的构造作用的叠加,研究表明,多套滑脱层在龙门山冲断带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层 构造变形样式 多层次滑脱 龙门山冲断带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超压特征和测井响应以及成因 被引量:53
4
作者 何生 何治亮 +3 位作者 杨智 武恒志 王芙蓉 石万忠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7-470,共14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深层钻井揭示侏罗系发育异常高压系统.根据26口井的67个钻杆测试(DST)和电缆测试(MDT)数据,实测砂岩异常高压揭示深度约在4470~6160m,剩余压力约为11~57MPa,压力系数为1.24~2.07,砂岩段超压实测值主要分布在侏罗系...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深层钻井揭示侏罗系发育异常高压系统.根据26口井的67个钻杆测试(DST)和电缆测试(MDT)数据,实测砂岩异常高压揭示深度约在4470~6160m,剩余压力约为11~57MPa,压力系数为1.24~2.07,砂岩段超压实测值主要分布在侏罗系,少数出现在白垩系底部与侏罗系邻近地层,1个超压实测值位于下三叠统,实测超压砂岩样品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范围分别为3.20%~16.00%和0.02×10-3~14.40×10-3μm2;根据钻井、测井和测试资料的综合解释,埋深在4430~6650m的深部侏罗系流体超压带,钻井泥浆密度明显增加,泥页岩和砂岩共同具有相对于正常趋势的异常高声波时差和低视电阻率测井响应特征;超压系统顶界埋深可能不浅于4400m(地温约104℃),有些钻井超压顶界可深达约6000m(地温约140℃),且超压带顶界深度随侏罗系埋深的增加而增大;钻井揭示的侏罗系超压带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Ro,%)约为0.7%~1.3%,超压带分布深度受控于侏罗系成熟烃源岩层的埋深且两者深度分布的变化具有相关性;研究认为腹部地区已被充分压实的侏罗系异常高压成因主要与其含煤岩系干酪根热演化及油气共生有关,即生烃增压;物理模拟实验表明,由于高孔隙流体压力可导致岩石骨架颗粒间有效应力的减小,从而直接引起通过岩石的声波速度降低,即出现高声波时差响应;在超压地层温度条件下,高压液态水的电离常数可能明显增加,从而减小地层电阻率,进一步开展此种现象的相关探索性研究可望对超压带低电阻率异常的原因给出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异常高压) 超压测井响应 超压成因 生烃增压 侏罗系 准噶尔盆地腹部
原文传递
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层序地层及其对储层的控制 被引量:54
5
作者 王同 杨克明 +4 位作者 熊亮 史洪亮 张全林 魏力民 何显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15-925,共11页
随着四川盆地勘探程度的深入,页岩气藏已经成为勘探重点,有必要系统地开展页岩层序地层研究。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露头-钻井-地震、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地球化学、古生物等资料,在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 随着四川盆地勘探程度的深入,页岩气藏已经成为勘探重点,有必要系统地开展页岩层序地层研究。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露头-钻井-地震、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地球化学、古生物等资料,在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地层中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界面,划分了3个三级层序:SQ1相当于五峰组,沉积速率低(1.18~2.19 m/Ma);SQ2相当于龙马溪组下段及上段底部,沉积速率较低(约为15 m/Ma);SQ3相当于龙马溪组上段中上部,沉积速率较高(216.25~340 m/Ma)。建立了该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层序对储层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黑色页岩层序SQ1—SQ2中相对海平面升降与页岩脆性指数呈负相关、与TOC及孔隙度呈正相关,渗透率高值多位于脆性段,渗透率低值多位于塑性段。灰色页岩层序SQ3以塑性段为主,孔、渗均低于SQ1、SQ2凝缩段,其相对海平面与有机质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对海平面变化影响了优质页岩储层发育,SQ1、SQ2海侵期—海退早期为优质页岩储层发育期。综合本次研究成果,明确了层序地层对优质页岩储层的控制作用,对于在层序格架内预测优质页岩储层段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五峰组 上奥陶统 龙马溪组 下志留统 层序地层
下载PDF
川西坳陷叠覆型致密砂岩气区储层特征及定量预测评价 被引量:33
6
作者 叶素娟 李嵘 +2 位作者 杨克明 朱宏权 张庄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84-1494,共11页
川西复合前陆盆地自晚三叠世以来经历了多次构造转换与沉积迁移,多期次、多边界活动的构造背景造成了沉积物源的多源性以及沉积体系的多样性和叠合性。上三叠统至侏罗系碎屑岩储层平均孔隙度<10%,平均渗透率<0.1 mD,纳米级孔喉占... 川西复合前陆盆地自晚三叠世以来经历了多次构造转换与沉积迁移,多期次、多边界活动的构造背景造成了沉积物源的多源性以及沉积体系的多样性和叠合性。上三叠统至侏罗系碎屑岩储层平均孔隙度<10%,平均渗透率<0.1 mD,纳米级孔喉占主体,是典型的低孔低渗致密—超致密砂岩储层。储层分布范围从中浅层至深层,纵向上多层系不同类型储层复合叠置,平面上多套储层大面积叠合连片分布,呈现明显的叠合性和广覆性。储层在岩石组分、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特征、成藏物性下限等方面具有极强的纵、横向非均质性。储层形成演化具有多阶段性,各个层系或层段均可形成规模有效储层。储层总体表现出"物源、沉积-成岩、构造-断层"控储的特征,同时不同层段有利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有所差别。根据岩石类型、沉积相、定量成岩相以及构造、断层特征等研究成果,可以对有利储层的分布进行综合定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物源 沉积相 成岩相 孔隙演化 叠覆型致密砂岩气区 川西坳陷
下载PDF
浅水湖盆三角洲岸线控砂机理与油气勘探意义——以川西坳陷中段蓬莱镇组为例 被引量:30
7
作者 刘君龙 纪友亮 +4 位作者 杨克明 周勇 陈贤良 高崇龙 贾浪波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60-1073 1155,1155,共15页
川西坳陷在蓬莱镇组沉积期,地形平缓,构造活动稳定,水体较浅,发育了一套以浅水三角洲为主的沉积体系,受短期气候旋回的控制,具有"湖岸线控砂"的特点。此次研究,通过大量岩心观察,对蓬莱镇组浅水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综合利用... 川西坳陷在蓬莱镇组沉积期,地形平缓,构造活动稳定,水体较浅,发育了一套以浅水三角洲为主的沉积体系,受短期气候旋回的控制,具有"湖岸线控砂"的特点。此次研究,通过大量岩心观察,对蓬莱镇组浅水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和测、录井资料,阐明了在湖平面频繁变化的浅水条件下湖岸线控砂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当湖平面处于高水位稳定期,受波浪改造作用,形成第一期平行岸线的河口坝-滩坝叠覆体;当湖平面处于低水位稳定期,形成第二期河口坝-滩坝叠覆体,这2期坝体在湖退体系域末期得以保存;2"河流侵蚀控厚砂,岸线迁移控薄砂"是研究区内浅水三角洲沉积砂体发育的主要特点;34条水位线控制着5个沉积相带发育区,稳定湖盆背景下发育2种岸线控砂模式;4除了分流河道砂体,受岸线控制的河口坝-滩坝叠覆体也可作为优势储层,是下一步勘探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岸线控砂 浅水三角洲 岩性气藏 蓬莱镇组 川西坳陷
下载PDF
P波初动震源机制解在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8
作者 杨心超 朱海波 +3 位作者 崔树果 王瑜 庞锐 李华昌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3-50,共8页
微地震监测技术是水力压裂过程监测及压裂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P波初动震源机制解是研究震源参数的有效工具。基于格点搜索算法求解水力压裂裂缝的P波初动震源机制解,进而得到其方位参数——方位角、倾角和滑动角,为压裂裂缝的解释和压... 微地震监测技术是水力压裂过程监测及压裂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P波初动震源机制解是研究震源参数的有效工具。基于格点搜索算法求解水力压裂裂缝的P波初动震源机制解,进而得到其方位参数——方位角、倾角和滑动角,为压裂裂缝的解释和压裂效果评价提供有效依据。简单介绍了利用P波初动极性信息反演水力压裂裂缝参数的方法原理,并通过水力压裂裂缝模型对该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测试,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四川某页岩气压裂井的实际地面微地震监测资料,得到了合理的单裂缝解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微地震监测 震源机制 P波初动极性
下载PDF
再议四川盆地西部坳陷深盆气 被引量:26
9
作者 叶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9-114,120,共7页
四川盆地西部坳陷(简称川西坳陷),在盆地类型、烃源岩性质、源—储组合关系、储层致密等方面具备深盆气成藏条件。但川西坳陷是一个多期构造作用形成的叠合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大量排烃作用发生在储层致密化之前,天然气主要在水动力... 四川盆地西部坳陷(简称川西坳陷),在盆地类型、烃源岩性质、源—储组合关系、储层致密等方面具备深盆气成藏条件。但川西坳陷是一个多期构造作用形成的叠合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大量排烃作用发生在储层致密化之前,天然气主要在水动力和浮力作用下运聚成藏,在成藏机理上与深盆气有本质差异。上三叠统同一套储层在区域上不具气水倒置关系,天然气聚集带特征明显,主要受燕山期和印支期古隆起控制,气水分布规律与深盆气大面积饱含气不同,其最高单井日水产量可达1 000 m3以上。川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现今气藏类型主要以复合圈闭为主,含气丰度和地层水分布受圈闭内的裂缝及成岩储渗体控制,没有统一的气水界面。须4气藏可能是动态散失破坏的残余气藏,储量损失部分被地层水占据,含水丰度普遍较高。川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常规机理成藏,经过了多期构造运动作用的叠加—调整—改造后,成为具有非常规气水分布特征的天然气勘探领域,不属于深盆气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气水分布 深盆气 川西坳陷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管网“管容交易+调度运行”一体化模式探讨——中国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研究之一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亮 焦中良 +1 位作者 高鹏 赵永亮 《国际石油经济》 2019年第8期17-26,共10页
当前中国天然气管网主要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公司拥有和运营,其他公司和省网公司运营小部分管网,各家公司天然气管网分开运营,运营管理模式也有较大差异。现有管网格局条块分割,结构复杂,不利于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运行... 当前中国天然气管网主要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公司拥有和运营,其他公司和省网公司运营小部分管网,各家公司天然气管网分开运营,运营管理模式也有较大差异。现有管网格局条块分割,结构复杂,不利于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运行,不利于油气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不利于保障油气安全稳定供应。借鉴欧美国家天然气管网运营的先进经验,中国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应采用"管容交易+调度运行"一体化模式,形成"全国一张网"统一运营机制,将天然气管网打造成高效、共享、公平、开放的基础设施平台,进一步扩展能源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构建现代化的用能权市场交易体系,培育能源基础设施服务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体制改革 天然气管道 管网公司 运营机制 管容交易 调度运行 一体化
下载PDF
各向异性全速度建模技术在山地地震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源 刘伟 +2 位作者 刘微 王敏 秦龙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7-164,共8页
针对我国南方山地探区复杂地表和复杂地下构造导致常规各向同性叠前深度偏移难以准确成像问题,研究了基于TTI各向异性的全速度建模技术,建立了一套起伏地表条件下各向异性全速度建模的技术思路和实现流程。首先采用井约束初至层析反演... 针对我国南方山地探区复杂地表和复杂地下构造导致常规各向同性叠前深度偏移难以准确成像问题,研究了基于TTI各向异性的全速度建模技术,建立了一套起伏地表条件下各向异性全速度建模的技术思路和实现流程。首先采用井约束初至层析反演方法建立准确的起伏地表速度模型,将其与常规处理获得的中深层速度模型进行匹配拼接,建立起初始的各向同性起伏地表全速度模型;然后通过井震联合的方法获取各向异性参数,将其加入到各向同性起伏地表全速度模型中,结合倾角和方位角数据,实现TTI各向异性起伏地表全速度建模。四川盆地DXC工区地震资料的成像处理验证了各向异性全速度建模技术的有效性;基于TTI各向异性全速度模型的起伏地表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结果有效地消除了起伏地表的影响,同时降低了复杂构造与速度各向异性对地震成像的影响,使得地下构造成像更合理也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伏地表 复杂构造 TTI介质 全速度建模 叠前深度偏移
下载PDF
多旋回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渗透率测井评价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宏 吴兴波 +4 位作者 谭秀成 周彦 姚宴波 唐青松 周成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8-684,共7页
以四川盆地中部磨溪气田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第二亚段多旋回碳酸盐岩为例,通过岩心观察,利用物性分析、压汞、铸体、扫描电镜等实验室分析资料,从储层微观孔喉结构及储层成因机理出发,提出地质约束条件下的渗透率测井评价方法。根据不... 以四川盆地中部磨溪气田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第二亚段多旋回碳酸盐岩为例,通过岩心观察,利用物性分析、压汞、铸体、扫描电镜等实验室分析资料,从储层微观孔喉结构及储层成因机理出发,提出地质约束条件下的渗透率测井评价方法。根据不同岩性及不同孔喉结构建立储层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利用该方法所得到的渗透率与岩心分析数据相关性较好,其结果能准确表征非均质性极强的多旋回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渗透率,为储层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渗关系 渗透率模型 孔喉结构 嘉陵江组 碳酸盐岩储层 四川盆地中部
下载PDF
多子波分解与重构中子波的优选 被引量:16
13
作者 黄跃 许多 文雪康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2,4,共6页
在地震信号的多子波分解与重构中,子波类型与子波分辨率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针对这一问题,首先计算了复数Paul子波和复数Morlet子波的时频谱,并讨论了频率域内子波宽度控制参数对频率域分辨率的影响;然后应用匹配追踪算法对实际地震数... 在地震信号的多子波分解与重构中,子波类型与子波分辨率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针对这一问题,首先计算了复数Paul子波和复数Morlet子波的时频谱,并讨论了频率域内子波宽度控制参数对频率域分辨率的影响;然后应用匹配追踪算法对实际地震数据进行多子波分解与重构,从理论上确定了控制复数Paul子波和复数Morlet子波频率域分辨率的最佳子波宽度,对两种子波分解重构地震剖面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理论和实际计算结果表明:复数Paul子波与复数Morlet子波的分辨率和频谱能量分布有所不同,在实际应用中需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子波。基于复数Paul子波的重构剖面保留了更多的低频能量,适用于反射同相轴连续的地下构造研究;基于复数Morlet子波的重构剖面高、低频频谱差异大,更适用于地震波吸收衰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子波分解与重构 匹配追踪算法 复数Paul子波 复数Morlet子波 频率域分辨率
下载PDF
地震三维三分量技术在致密砂岩裂缝预测中的应用——以川西新场气田为例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克明 张虹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3-689,共7页
川西坳陷陆相沉积领域深层须家河组气藏具有"四超二复杂",即超深、超致密和低孔渗、超晚期构造、超高压及复杂的气水关系、复杂的储层非均质性的特点,常规地震勘探技术预测和识别如此复杂的储层和裂缝系统面临重大挑战,特别... 川西坳陷陆相沉积领域深层须家河组气藏具有"四超二复杂",即超深、超致密和低孔渗、超晚期构造、超高压及复杂的气水关系、复杂的储层非均质性的特点,常规地震勘探技术预测和识别如此复杂的储层和裂缝系统面临重大挑战,特别是裂缝预测成为川西须家河组地震勘探面临的最大难题。转换波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在获得能够反映岩石骨架及流体特性的常规 P 波资料的基础上,同时获得了反映骨架和各向异性特性的 C 波资料,在纵、横波联合区分岩性、流体性质以及利用转换波各向异性和横波分裂预测裂缝方面均比单纯的纵波勘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川西新场气田须家河组气藏,通过转换波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充分利用三维三分量的纵波信息和转换波信息,开展 P 波地震属性裂缝预测、方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横波分裂裂缝检测等多方面研究工作。在单纯利用 P 波地震属性预测大尺度断裂和裂缝发育带的基础上,利用速度方位各向异性和横波分裂预测了小尺度裂缝网络系统,提高了裂缝预测的精度,较好解决了新场气田须家河组超致密储层裂缝预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横波分裂 裂缝检测 裂缝型储层 三维三分量 地震勘探
下载PDF
新型排水采气用抗凝析油泡排剂 被引量:16
15
作者 瞿超超 刘正中 +3 位作者 殷鸿尧 鲁光亮 李祖友 冯玉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65-874,共10页
泡沫排水采气是提高低压低产井天然气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于含凝析油气井,由于普通泡沫具有遇油消泡的特点,导致常规泡排剂难以产生足量泡沫,从而使排液效果变差。利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CHSB、氟碳表面活性剂... 泡沫排水采气是提高低压低产井天然气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于含凝析油气井,由于普通泡沫具有遇油消泡的特点,导致常规泡排剂难以产生足量泡沫,从而使排液效果变差。利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CHSB、氟碳表面活性剂PFBS三者的协同作用研制了耐油泡排剂COT。采用罗氏泡沫仪、高温高压可视化泡沫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了凝析油含量、温度、压力和矿化度对泡沫性能的影响,揭示了耐油机理,并与常规泡排剂XA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常压、80℃下,随着凝析油含量的升高,COT泡沫的最大起泡高度(Hmax)和半衰期(t1/2)逐渐升高,而XA的泡沫性能却逐渐减弱;在高压下,随着温度升高,COT泡沫的Hmax不受影响,但t1/2却逐步下降。当固定温度时,随着压力升高,COT泡沫的Hmax和t1/2均显著提升,且在相同的压力和温度下,COT的泡沫综合性能优于XA;随着矿化度升高,COT泡沫的Hmax略微下降,t1/2却显著上升。通过研究油滴与泡沫液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当油滴接触到COT泡沫液膜时,会形成稳定的假乳液膜,阻止油滴继续渗入,从而形成稳定的耐油泡沫。新型泡排剂已在12口气井得到了现场应用,累积增产天然气26.35×104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采气 耐油泡沫 表面活性剂复配 假乳液膜 动态泡沫
原文传递
输导层(体)非常规天然气勘探理论与实践——四川盆地新类型页岩气与致密砂岩气突破的启示 被引量:13
16
作者 郭彤楼 熊亮 +3 位作者 叶素娟 董晓霞 魏力民 杨映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37,共14页
针对四川盆地海相页岩层系寒武系筇竹寺组历经多年页岩气勘探未获重大突破、三叠系须家河组致密气一直未能实现规模商业建产的问题,在对老井反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致密气、页岩气的聚集机理以及钻井过程中油气显示、开发过程中产量压力... 针对四川盆地海相页岩层系寒武系筇竹寺组历经多年页岩气勘探未获重大突破、三叠系须家河组致密气一直未能实现规模商业建产的问题,在对老井反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致密气、页岩气的聚集机理以及钻井过程中油气显示、开发过程中产量压力变化等特征,提出转变勘探开发思路,从源、储勘探转向输导层(体)勘探,把有效烃源岩、有效输导层(体)和有效砂岩(页岩)层的有机组合作为成藏体,建立了输导层(体)非常规天然气形成富集模式。实践应用上取得2项成效:(1)指导筇竹寺组低有机质丰度粉砂质页岩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改变了只在富有机质黑色页岩中寻找页岩气的传统思维,也实现了四川盆地新区、新层系、新类型页岩气的突破与勘探开发向多层系的转变;(2)实现了须家河组致密砂岩难动用储量的勘探突破和高效开发,破解了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层产量不高、裂缝带产量不稳的难题,推动了致密砂岩气从有储量无产量向有效动用的转变,提升了致密砂岩气的勘探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输导层(体) 致密气 页岩气 粉砂质页岩 寒武系筇竹寺组 三叠系须家河组
下载PDF
深层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体积压裂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蒋廷学 卞晓冰 +4 位作者 孙川翔 张峰 林立世 魏娟明 仲冠宇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共13页
针对深层页岩气埋深大、两向水平应力差大、垂向应力差小、岩石塑性特征强等地质特征,以地质工程一体化为设计理念,建立了包括测井曲线、页岩总有机碳含量、孔隙度、全烃、关键录井元素、矿物组分、过量硅、矿物脆性、岩石力学参数等评... 针对深层页岩气埋深大、两向水平应力差大、垂向应力差小、岩石塑性特征强等地质特征,以地质工程一体化为设计理念,建立了包括测井曲线、页岩总有机碳含量、孔隙度、全烃、关键录井元素、矿物组分、过量硅、矿物脆性、岩石力学参数等评价方法,开展沿水平井段的地质工程双甜点研究,实现地质与工程一体化优选甜点段和最优甜点段准确识别,为深层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改造提供依据.然后,基于高导流的立体缝网为体积压裂的目标函数,开展深层页岩气窄压力窗口下的体积压裂注入模式及工艺参数优化研究,包括迂回双暂堵工艺优化,支撑剂在复杂缝网下的动态运移规律与导流能力研究,以及一体化变黏度高降阻滑溜水研发等.研究成果在现场的应用结果表明,上述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的体积压裂技术,压后测试产量较邻井能提高30%~50%以上,可大幅度提高深层页岩气的经济开发效果,对今后垂深超过4500 m的超深层页岩气的经济有效勘探与开发,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地质工程一体化 体积压裂 立体缝网 一体化变黏度滑溜水 石油工程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中江气田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被引量:15
18
作者 郭彤楼 王勇飞 +1 位作者 叶素娟 刘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1-155,共15页
川西坳陷东部斜坡的侏罗系油气藏总体表现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五段和下侏罗统优质烃源岩"双源"供烃、多期多套叠置河道规模砂岩储集体发育、烃源断层持续活动供烃以及古今断裂-砂体配置条件有利的特征,具备形成致密砂岩大气田... 川西坳陷东部斜坡的侏罗系油气藏总体表现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五段和下侏罗统优质烃源岩"双源"供烃、多期多套叠置河道规模砂岩储集体发育、烃源断层持续活动供烃以及古今断裂-砂体配置条件有利的特征,具备形成致密砂岩大气田的成藏地质条件与源-储时空组合。通过总结分析中江气田的成藏地质条件,提出了中江气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油气藏为"河道控砂、断裂-砂体输导、叠合-复合控藏"的成藏新认识,建立了"断层持续活动、烃类多期充注、岩性气藏发育、油气远离断层富集"的富集模式。基于中江气田的勘探开发实践,形成了致密砂岩气"甜点"精细刻画技术、复杂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高效开发技术以及水平井密切割强支撑体积压裂技术等关键配套技术。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运行,中江气田作为沙溪庙组窄河道致密砂岩气田,累计提交天然气探明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建成产气量超过20×10^(8)m^(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侏罗统沙溪庙组 成藏地质条件 勘探开发配套技术 川西坳陷东部斜坡带 中江气田 四川盆地
原文传递
川东南DS地区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发育特征及期次解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何顺 秦启荣 +2 位作者 周吉羚 范存辉 钟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109,共9页
裂缝发育特征和期次对页岩气储集空间的研究非常重要。以川东南DS地区龙马溪组为例,通过对地表及岩心裂缝观测分析和样品采集,开展了裂缝分期配套、构造反演、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和包裹体测温,确定了裂缝的发育特征和期次。研究表明,川... 裂缝发育特征和期次对页岩气储集空间的研究非常重要。以川东南DS地区龙马溪组为例,通过对地表及岩心裂缝观测分析和样品采集,开展了裂缝分期配套、构造反演、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和包裹体测温,确定了裂缝的发育特征和期次。研究表明,川东南DS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内发育了2套平面剪切缝和1套剖面剪切缝,这些裂缝形成于3期构造运动。第1期为NNW、NWW向和NE向裂缝,以方解石和黄铁矿全充填为主,形成于燕山运动中-晚期,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为67.8~58.6 Ma,包裹体测温为295~325℃;第2期为NNE向、NEE向平面剪切缝和NW向剖面剪切缝,以方解石半充填为主,形成于燕山末-喜山中期,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为58.6~18.2 Ma,包裹体测温为297~309℃;第3期为NNE向、NEE向平面剪切缝和NW向剖面剪切缝,并对前期裂缝进行改造,裂缝以未充填为主,形成于喜山运动末期以来,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为18.2~7.8 Ma,包裹体测温为189~2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南 龙马溪组 页岩裂缝 构造分期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地质甜点层特征——以威远—荣昌区块为例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振恒 韩志艳 +6 位作者 腾格尔 熊亮 申宝剑 张庆珍 史洪亮 魏力民 李艳芳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37-1044,共8页
以四川盆地南部威远-荣昌页岩气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典型取心井为例,基于岩心观察描述,利用薄片鉴定、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物性测试、X-射线衍射及地球化学分析、现场含气量解析等多种测试手段,从岩石学矿物组成、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以四川盆地南部威远-荣昌页岩气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典型取心井为例,基于岩心观察描述,利用薄片鉴定、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物性测试、X-射线衍射及地球化学分析、现场含气量解析等多种测试手段,从岩石学矿物组成、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成烃生物类型及组合、储集物性、孔隙类型和结构及含气性等方面,系统评价了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地质甜点层段特征。研究表明,威远-荣昌地区地质甜点层岩性主要以黑色炭质页岩为主,纹层发育,碳酸盐矿物含量明显高于焦石坝地区,硅质含量相对较低;有机碳含量高,演化处于高过成熟阶段,生气充足,富含笔石、藻类、海绵骨针、细菌等成烃生物化石;甜点层无机孔和有机孔发育较好,无机孔隙主要以黏土矿物孔、长石蚀变孔、黄铁矿晶间孔为主,为页岩气提供赋存空间。目的层具有较有利的顶底板条件,不存在较大破坏性断裂和破坏性的流体活动,保存条件好,使得页岩气富集并得以保存。最终体现在含气性方面,具有高原地含气量和高初始逸散速度的特征,为高产稳产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 甜点层 川南 成烃生物 原地含气量 初始散逸速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