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气管道掺氢探讨 被引量:23
1
作者 陈石义 龙海洋 +2 位作者 李天雷 廖勇 刘武 《天然气与石油》 2020年第6期22-26,共5页
氢能以清洁、高效的特点被公认为未来最有潜力的能源载体,而天然气作为最清洁的化石能源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全球已建和拟建的输送管网数量庞大,因此将H 2掺入现有天然气管网实现储运和利用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和测试的热点。通过对全... 氢能以清洁、高效的特点被公认为未来最有潜力的能源载体,而天然气作为最清洁的化石能源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全球已建和拟建的输送管网数量庞大,因此将H 2掺入现有天然气管网实现储运和利用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和测试的热点。通过对全球天然气掺氢研究现状、典型项目案例、技术问题与应用优势等方面的探讨,认为虽然天然气管网掺氢存在一些问题,但仍是现阶段最好的一种高效储运方式和扩大氢能使用范围的路径。应积极推进天然气管道掺氢相关技术研究与攻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天然气 天然气管道掺氢
下载PDF
模块化技术在我国陆上油气田地面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汤晓勇 陈朝明 +3 位作者 董君 朱梓骁 李安山 石凯 《天然气与石油》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和发展装配式建筑,自2007年在陆上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领域推进标准化设计以来,模块化建设模式得到了大量应用与推广。因此,模块化设计与建造是装配式建筑在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领域中的成功实践,是对传统工程建设方... 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和发展装配式建筑,自2007年在陆上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领域推进标准化设计以来,模块化建设模式得到了大量应用与推广。因此,模块化设计与建造是装配式建筑在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领域中的成功实践,是对传统工程建设方式的重大变革。在分析模块化建设优势基础上,提出了模块化设计的十大关键技术,说明了模块化设计发挥的核心和灵魂作用,并总结了当前陆上油气田地面工程及页岩气开发中模块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果,提出了模块化建设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 装配式建筑 油气田地面工程 建设模式 关键技术 工艺装置 大型化
下载PDF
油气企业智能化转型的规划与建设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汤晓勇 王鸿捷 胡耀义 《天然气与石油》 2018年第1期96-100,共5页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油气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基础条件。对比了油气企业数字化或智能化建设的诸多案例,对油气企业智能化转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油气企业智能化转型应以构建信息化"生态环境"...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油气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基础条件。对比了油气企业数字化或智能化建设的诸多案例,对油气企业智能化转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油气企业智能化转型应以构建信息化"生态环境"和业务系统为核心的规划与建设理论。其中,信息化"生态环境"需以主数据平台为核心来规划与建设,业务系统需以企业价值模型为核心进行规划与建设。最后,阐述了基于上述理论进行油气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技术路线、基本原则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企业 智能化转型 规划与建设方法 生态环境 主数据平台 价值模型
下载PDF
混氢天然气管道安全设计要点探讨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俊文 尚谨 +5 位作者 刘玉杰 刘力升 汤晓勇 朱红钧 郭艳林 彭方宇 《天然气与石油》 2020年第6期8-13,共6页
H2作为新能源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具有热值高、产物不污染环境、来源广泛、可再生的显著优势,被称为未来的清洁能源,将成为人类未来解决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一条新途径。H2运输是氢能利用的重要环节,采用可靠... H2作为新能源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具有热值高、产物不污染环境、来源广泛、可再生的显著优势,被称为未来的清洁能源,将成为人类未来解决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一条新途径。H2运输是氢能利用的重要环节,采用可靠的管道输送方式连接H 2气源与目标用户,是优化能源消耗、推动氢能利用的关键。相比于高纯氢管道,混氢天然气管道具有资源调配灵活、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可供上游H2产品掺混进入天然气管道,实现同管远程输送,这将是未来较为热门的H2资源运输和利用途径。H2作为量子气体,难压缩、难混合、难保存,同时H2易泄漏,且爆炸极限宽(4%~75%),掺入天然气后,介质特性更复杂,必须重点关注其安全设计问题。基于H2物理特性,结合混氢天然气存在的问题分析,对比常规天然气管道安全设计问题,深入剖析混氢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设计要点,以期进一步揭示相关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设备与管道停运后混氢天然气将出现较明显的组分分层现象;混氢天然气管道放空设计需避免介质自燃问题;混氢天然气管道安全设计尚需开展大量工作。研究成果可为混氢天然气管道安全设计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氢天然气 管道 安全设计 探讨
下载PDF
可燃冰开发及试采技术发展现状综述 被引量:17
5
作者 汤晓勇 陈俊文 +2 位作者 郭艳林 梁法春 王驰 《天然气与石油》 2020年第1期7-15,共9页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是由水分子和气体分子(烃类为主)在特定的压力与温度条件下相互接触而形成的笼状类冰结晶化合物。可燃冰的开采一直被视作解决世界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综述了可燃冰开采方法及研究现状,从基本原理、室内试验、数...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是由水分子和气体分子(烃类为主)在特定的压力与温度条件下相互接触而形成的笼状类冰结晶化合物。可燃冰的开采一直被视作解决世界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综述了可燃冰开采方法及研究现状,从基本原理、室内试验、数值模拟三个方面对每种开采方法进行系统概括,其中,降压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性价比较高的方法。另外,固态流化开采技术由于对我国南海海域深海可燃冰开采具有借鉴价值,因而也成为当前我国可燃冰开采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介绍了可燃冰矿藏现场试采现状。最后,对可燃冰的开采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指出未来可燃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冰 开采试采 技术发展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DenseNet深度网络火灾图像识别算法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其睿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8-263,共6页
现有油田火灾预警系统较多地采用烟感、红外等被动传感器进行烟火检测,其检测范围小,抗干扰能力弱,无法实时准确地进行火灾预警。如何从油田安防设备获取的海量图像数据中检测到烟火信息,提高抢险救灾的预测响应时间,在国内外都是一个... 现有油田火灾预警系统较多地采用烟感、红外等被动传感器进行烟火检测,其检测范围小,抗干扰能力弱,无法实时准确地进行火灾预警。如何从油田安防设备获取的海量图像数据中检测到烟火信息,提高抢险救灾的预测响应时间,在国内外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提出一种改进的DenseNet深度神经网络架构,解决复杂图像中火灾区域的检测。为了增强特征传播的精度,降低存储数据量,采取结构化稀疏操作。将网络卷积核分为多个组,在训练过程中逐渐减小每个组内不重要的参数连接。针对油田安防领域构建的数据集存在不平衡性,增强火灾检测系统最终分类预测的准确性,引入Focal损失函数对分类层进行火灾识别。大量的定性定量实验表明,该改进网络在检测率与误检率方面均优于现有的其他深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检测 深度学习 DenseNet 结构化 网络裁剪 损失函数
下载PDF
钛合金在高温高压酸性油气井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鲜宁 荣明 +2 位作者 李天雷 于帅 胡绍磊 《天然气与石油》 2020年第5期96-102,107,共8页
随着油气田的不断开发,开采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油气田开采面临高温、高压和高含硫的难题。高温高压酸性油气井井下生产管柱将遭受高温、高压、H 2S、CO 2、高浓度Cl-、元素S、低pH值的酸化液以及溴化物为主的封隔液等复杂腐蚀工况的挑... 随着油气田的不断开发,开采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油气田开采面临高温、高压和高含硫的难题。高温高压酸性油气井井下生产管柱将遭受高温、高压、H 2S、CO 2、高浓度Cl-、元素S、低pH值的酸化液以及溴化物为主的封隔液等复杂腐蚀工况的挑战。常规的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难以满足日趋恶劣的开采环境,而钛合金材料具有高比强度、低弹性模量、各向同性和优异的耐蚀性能,成为高温高压酸性油气井重要的候选材料之一。钛合金材料牌号近100种,最早用于航空航天领域,20世纪80年代,国外开始探索钛合金在石油行业的应用,但国内起步较晚,钛合金在高温高压酸性油气工况下的腐蚀数据较为匮乏。通过对近30年国际上对钛合金在高温高压酸性油气井的试验数据进行总结研究,并根据研究成果提出了高温高压酸性油气井采用钛合金材料时的相关建议,以期为国内高温高压酸性油气田钛合金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高温高压 Cl- H 2S 元素S 腐蚀 SCC 酸性油气井
下载PDF
数字化协同设计对智能油气田建设的支持 被引量:12
8
作者 闫婉 任玲 +2 位作者 宋光红 陈亮 成岩 《天然气与石油》 2018年第3期110-115,共6页
油气田生产信息化建设在进入智能化阶段后,对工程信息的采集、整合与分析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工程建设的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建设与应用角度从前端数据管理系统、工艺系统设计、厂(站)三维设计、线路数字化设计系统、材料管理平台... 油气田生产信息化建设在进入智能化阶段后,对工程信息的采集、整合与分析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工程建设的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建设与应用角度从前端数据管理系统、工艺系统设计、厂(站)三维设计、线路数字化设计系统、材料管理平台、数字化移交六个方面,总结了数字化协同设计模式下的工程建设对智能油气田建设的支持,提出了工程建设面向工程全生命周期、实现工程建设与运维一体化的目标。从而促进数字化协同设计在油气田建设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设计 平台 信息化 智能PID 三维 模型 工程公司 智能油气田
下载PDF
超临界CO_(2)管道破裂泄漏影响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陈俊文 汤晓勇 +8 位作者 刘勇 陈杰 胡其会 李玉星 谌贵宇 郭艳林 张茂林 杨帆 李巧 《天然气与石油》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近年来,随着碳捕集与封存的需求不断提高,CO_(2)输送管道成为关键支撑,大规模发展趋势明显。相比气态输送,长距离CO_(2)输送管道采用超临界输送模式经济性更好,但具有泄漏后压力台阶较高、管道止裂韧性要求较高、泄漏后果与油气介质不... 近年来,随着碳捕集与封存的需求不断提高,CO_(2)输送管道成为关键支撑,大规模发展趋势明显。相比气态输送,长距离CO_(2)输送管道采用超临界输送模式经济性更好,但具有泄漏后压力台阶较高、管道止裂韧性要求较高、泄漏后果与油气介质不同等显著特点。尤其对于超临界CO_(2)管道泄漏问题,受CO_(2)密度大于空气、具有窒息性等特性影响,泄漏后果分析日益受到关注,值得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外已经发布了相关CO_(2)管道输送技术规范,但未见对泄漏后果定量分析方法与临界阙值指标的明确要求,对工程设计的详细指导尚显不足,且鲜有与实验测试结果分析比对的探讨。基于CO_(2)相态特点,结合超临界CO_(2)输送特点,探讨了超临界CO_(2)泄漏后果的安全阙值选取问题,开展了国外超临界CO_(2)管道破裂实验的深度调研,比对性地开展了超临界泄漏后果模拟分析。研究表明,推荐选择摩尔浓度4%作为CO_(2)线路管道破裂影响范围评价浓度值;国外大规模CO_(2)全尺寸破裂实验的泄漏影响范围大于同等规模天然气管道潜在影响半径;CO_(2)管道破裂泄漏扩散范围受管道长度、管道外径影响较大,对管道压力影响敏感性较低。研究成果可为超临界CO_(2)管道设计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管道 破裂 泄漏
下载PDF
低负荷下双塔分子筛脱水工艺对产品天然气中H2S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枭 吴明鸥 +4 位作者 罗元 马悦 肖乐 柳卓君 唐晓东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2,共6页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天然气净化厂脱水装置采用分子筛吸附脱水双塔工艺,一塔吸附,一塔再生,二者切换使用。在低负荷运行状态下,分子筛塔进行再生时,其产品气中H2S含量出现周期性波动情况,存在超标的潜在风险。经过研究与...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天然气净化厂脱水装置采用分子筛吸附脱水双塔工艺,一塔吸附,一塔再生,二者切换使用。在低负荷运行状态下,分子筛塔进行再生时,其产品气中H2S含量出现周期性波动情况,存在超标的潜在风险。经过研究与分析制定了优化调整方案,通过延长吸附再生切换周期、减少再生时间、降低再生温度等操作后,分子筛脱水装置再生时产品气中H2S质量浓度降至10 mg/m^3以下,并趋于平稳,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生产异常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脱水 湿气再生 双塔 低负荷 波动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管道冲蚀速率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雨墨 李彦博 +5 位作者 李晓平 艾迪辉 昝林峰 王维嘉 王孟欣 宫敬 《石油科学通报》 2020年第1期114-121,共8页
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采用人工智能方法对固体壁面受固体颗粒冲击摩擦导致质量损失现象的研究成果,回顾了现有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结论,分析了人工智能方法的优势及与传统研究方法的互补性。从数据来源的角度分类,讨论了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及... 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采用人工智能方法对固体壁面受固体颗粒冲击摩擦导致质量损失现象的研究成果,回顾了现有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结论,分析了人工智能方法的优势及与传统研究方法的互补性。从数据来源的角度分类,讨论了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及以CFD模拟为基础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结果。同时,简要介绍了最新的应用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方法进行冲蚀研究的案例。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方法在管道冲蚀现象的研究中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将在未来管道完整性管理水平的提升及管道智能化建设的加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冲蚀 人工智能 人工神经网络 管道完整性
下载PDF
油气田地面工程模块化建设成本优势及推广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晶 刘阳 +1 位作者 韩群群 周丹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9年第4期51-54,共4页
随着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的发展,采用模块化建设模式的工程逐渐增多,但模块化建设模式在国内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领域尚处于发展阶段,研究模块化建设模式是否比传统建设模式更具成本优势对于模块化建设模式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依据... 随着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的发展,采用模块化建设模式的工程逐渐增多,但模块化建设模式在国内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领域尚处于发展阶段,研究模块化建设模式是否比传统建设模式更具成本优势对于模块化建设模式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依据大量工程实例以及成本数据,通过比较模块化建设模式和传统建设模式在设计、采购、施工等不同方面工作的差异,分析得出油气田地面工程模块化建设的成本优势,指出模块化建设模式在当前发展阶段的不足并提出促进推广应用的解决思路。研究结果表明:①油气田地面工程模块化建设能够从设计、采购、施工以及管理方面,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建设成本;②油气田地面工程模块化建设能够解决海外工程项目安全问题的掣肘,实现油气工程企业"二次跨越";③目前油气田地面工程模块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现有运输技术高水平橇厂无法实现特大型模块化装置运输、高水平橇厂分布不均造成模块化建设难以大范围推广,为此,需要积极开展行业技术交流促进模块化建设技术创新,进一步实现其整体模块化建设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地面工程 模块化建设 成本
下载PDF
俄罗斯石油管道体系及出口现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梁萌 柯翔 +4 位作者 陈欢 袁海云 徐鑫 杨英 KHLEBNIKOV V N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13-1121,共9页
截至2016年,俄罗斯原油与成品油管道总里程分别达到5.4×10~4 km和1.7×10~4 km。管输系统承担着俄罗斯近90%的原油输送任务,但其在成品油输送方面与传统的铁路运输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分析了俄罗斯石油管道系统近10年的运营与... 截至2016年,俄罗斯原油与成品油管道总里程分别达到5.4×10~4 km和1.7×10~4 km。管输系统承担着俄罗斯近90%的原油输送任务,但其在成品油输送方面与传统的铁路运输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分析了俄罗斯石油管道系统近10年的运营与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目前俄罗斯境内规划或在建的主要管道的基本情况。作为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2016年俄罗斯出口原油2.54×10~8 t,同比增长5.1%。着重分析了俄罗斯原油的出口现状、主要出口方式及出口对象。结合未来世界不同地区原油需求量的变化,对俄罗斯原油出口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欧洲作为俄罗斯原油的传统出口对象,近10年的出口比例持续下降,而对亚太市场的出口比例持续上升,因此俄罗斯将加大亚太市场的开拓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石油 出口 欧洲 亚太地区
原文传递
天然气掺氢对管输工艺安全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俊文 汤晓勇 +3 位作者 陈情来 陶科宇 谌贵宇 李天雷 《天然气与石油》 2022年第4期16-22,共7页
天然气管道中掺入氢气输送是推进氢能大规模利用的有效途径,而氢气掺入天然气后的运行安全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的前期理论研究、输送工艺影响分析、末端适应性与低压先导试验,但尚未完全结合长输... 天然气管道中掺入氢气输送是推进氢能大规模利用的有效途径,而氢气掺入天然气后的运行安全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的前期理论研究、输送工艺影响分析、末端适应性与低压先导试验,但尚未完全结合长输管道系统特点对掺入氢气后管道系统的技术安全相关适应性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氢气、天然气的物理特性,开展了天然气掺氢管道工程设计关键参数确定方法的讨论,结合工程设计关注场景进行了天然气掺氢对管道输送关键工艺安全影响的探讨,提出了工程设计的相关建议。研究表明,天然气掺氢后,混合介质的最小点火能、爆炸下限、焦耳—汤姆逊效应等降低,泄漏趋势升高;掺氢天然气泄漏后热辐射范围、潜在影响半径等随氢气掺混比例升高而减小或降低,绝热泄放后温度、泄漏体积流量、冲蚀指数、泄漏扩散范围、可燃气体检测指标等随氢气掺混比例升高而增大或提高,工程实施时应予以甄别与重视。研究成果可为后续天然气掺氢管道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掺氢 管道输送 工艺安全 探讨
下载PDF
起伏天然气掺氢管道气体静置分层过程数值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红钧 陈俊文 +2 位作者 粟华忠 唐堂 何山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140,共9页
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被认为是当下清洁、经济转运氢能的方式之一。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均匀掺入不同体积分数氢气的起伏天然气管道停输后气体静止分层的过程,重点分析了起伏高差对静置分层发展历程及稳定后氢气最高体积分数的影... 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被认为是当下清洁、经济转运氢能的方式之一。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均匀掺入不同体积分数氢气的起伏天然气管道停输后气体静止分层的过程,重点分析了起伏高差对静置分层发展历程及稳定后氢气最高体积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倾斜管内气体剪切作用尤为明显,气体流动可分为4个阶段:剪切启动与增强阶段、剪切起旋与衰减阶段、旋涡消亡与流动平整阶段、流动减速与垂向分层阶段。气体流动的强弱直接决定了管内体积分数的变化历程。起伏高差和管道长度同时增加的条件下,气流剪切作用加剧,静置分层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更长。因而,需依据氢气风险浓度确定停输检修的安全窗口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伏管 掺氢输送 数值模拟 气体分层 稳定时间
下载PDF
考虑腐蚀缺陷的管道内检测周期优化方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杰 薛一菡 +4 位作者 丁奕 昝林峰 杨静 宫敬 李晓平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7-113,共7页
内检测是进行风险识别,保障油气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为了平衡风险与成本,确定最优的腐蚀管道内检测周期,提出了基于成本的以失效概率阈值为决策变量的内检测周期优化方法。利用蒙特卡罗仿真技术计算了管道的可靠性和总成本率,以最... 内检测是进行风险识别,保障油气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为了平衡风险与成本,确定最优的腐蚀管道内检测周期,提出了基于成本的以失效概率阈值为决策变量的内检测周期优化方法。利用蒙特卡罗仿真技术计算了管道的可靠性和总成本率,以最低总成本率确定管道最优失效概率阈值,从而得出最优内检测周期。采用某天然气管道的实际数据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论证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最优内检测周期随着缺陷初始深度和缺陷深度生长速率的增大而减小,缺陷初始深度变异系数和失效成本对最优内检测周期无显著影响。所提出方法可以在风险和成本之间寻求平衡,有效地确定腐蚀管道的最优内检测周期,能定量评价腐蚀缺陷相关参数对管道内检测周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管道 腐蚀缺陷 内检测周期 失效概率 敏感性分析 成本率
下载PDF
模块化设计、建造在某LNG项目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俊 李大勇 李朝阳 《天然气与石油》 2019年第5期33-37,共5页
传统的LNG工程建设主要依靠现场施工,工期长,成本高,质量可控性低,安全风险大,重复利用率低。LNG工程模块化建设的推广和应用,能降低其受天气、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某LNG工程将设计理念从常规设计向模块化建造进行了延伸,从效... 传统的LNG工程建设主要依靠现场施工,工期长,成本高,质量可控性低,安全风险大,重复利用率低。LNG工程模块化建设的推广和应用,能降低其受天气、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某LNG工程将设计理念从常规设计向模块化建造进行了延伸,从效率、安全、质量、采购、运输、仓储等方面提供“橇装化建站、模块化建厂”的新建设模式。该模式一方面充分发挥了模块化建设在安全、质量、工期和费用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使得设计的大部分问题在建造厂得到解决。模块化建设是常规设计的延伸和升华,如果没有设计人员的流程再造、手段更新、标准元件库和知识库的建立和应用,就难以实现规模化的工厂预制;如果没有管理人员的管理创新、管理精细化,就难以实现模块化建设模式的跨越式发展。模块化设计、建造在LNG项目中的成功应用,为LNG工程建设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 设计 建造 LNG
下载PDF
基于氢源与交通网络的加氢站规划布局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高丹慧 李汶颖 +1 位作者 廖勇 王绍荣 《天然气与石油》 2020年第4期36-42,共7页
合理有效的加氢站网络规划布局,对于大规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等氢能产业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加氢站网络的上下游环节,基于氢源以及交通网络对加氢站进行经济性分析,搭建了加氢站网络用氢成本模型以及流量捕获模型。结合快速非支配遗... 合理有效的加氢站网络规划布局,对于大规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等氢能产业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加氢站网络的上下游环节,基于氢源以及交通网络对加氢站进行经济性分析,搭建了加氢站网络用氢成本模型以及流量捕获模型。结合快速非支配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与理想解评价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以最小化加氢站网络用氢成本、最大化捕获交通流量为目标,得到加氢站网络的最优规划布局方案(站点个数、规模、位置及氢源选择)。最后,以一个27节点氢源、25节点交通网络为例,分别针对不同氢源原料价格以及运输距离的情况进行优化计算,在优化布局方案下,加氢站网络用氢成本远远低于当前国内加氢站用氢成本(约70元/kg),而捕获的交通流量也达到了总交通流量的70%,算例优化结果进一步说明了规划布局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对中国加氢站网络的规划布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站网络 流量捕获模型 用氢成本模型 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理想解评价法
下载PDF
超临界CO_(2)管道输送流动保障分析要点探讨
19
作者 陈俊文 关沛丰 +6 位作者 汤晓勇 史博会 昝林峰 张则鹏 宫敬 郭艳林 彭伟 《天然气与石油》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近年来,随着碳捕集与封存的需求不断提高,CO_(2)管道成为关键支撑,大规模发展趋势明显。CO_(2)管道可采用气相、超临界相或密相输送的方式。相比气相输送,长距离CO_(2)管道采用超临界输送模式具有更好的经济性。与常规油品输送相比,超临... 近年来,随着碳捕集与封存的需求不断提高,CO_(2)管道成为关键支撑,大规模发展趋势明显。CO_(2)管道可采用气相、超临界相或密相输送的方式。相比气相输送,长距离CO_(2)管道采用超临界输送模式具有更好的经济性。与常规油品输送相比,超临界CO_(2)在输送过程中存在水击超压、热膨胀超压、降压相变、相变低温等问题,受超临界CO_(2)物性特点、输送工艺等影响,超临界CO_(2)流动保障值得系统性探讨。基于超临界CO_(2)输送工艺与运行特点,识别了超临界CO_(2)管道输送流动保障分析要点,探讨了超临界CO_(2)与常规油品的水击超压、热膨胀超压问题,具体开展了超临界CO_(2)计划性放空管体相态与温度分布研究。研究表明:超临界CO_(2)管道水击超压影响相对较小,但存在水击点下游降压相变风险;超临界CO_(2)管道停输后存在热膨胀超压风险;受地形影响,超临界CO_(2)管道计划性放空时存在不均匀相变与不均匀温度分布等问题;超临界CO_(2)管道计划性放空宜同步开展数值模拟分析,泄放过程温度监测方案还需进一步研究。研究成果可为超临界CO_(2)管道设计与运行提供相关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管道 流动保障 计划性放空
下载PDF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油气管道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玮 《天然气与石油》 2018年第5期106-110,共5页
为验证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油气管道工程建设中应用的可行性,结合工程项目1∶2 000地形图测图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丘陵地区,通过试验方式,从无人机技术参数、踏勘和航线设计、航空摄影和质量检查、像片控制测量、畸变校正、空中三角... 为验证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油气管道工程建设中应用的可行性,结合工程项目1∶2 000地形图测图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丘陵地区,通过试验方式,从无人机技术参数、踏勘和航线设计、航空摄影和质量检查、像片控制测量、畸变校正、空中三角测量、DEM和DOM成果制作等方面开展工作,得到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成果,并对试验成果的精度进行了检验和分析。通过试验,总结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关键技术和程序,得出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用于油气输送管道工程建设可行的结论,对今后相关研究试验或工程项目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航空摄影测量 油气管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