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零价铁活化过硫酸钠体系降解污染土壤中的多环芳烃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羽 高春阳 +3 位作者 陈昌照 宋权威 陈宏坤 陈家玮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55-962,共8页
采用Fe0活化Na_2S_2O_8体系降解污染土壤中的PAHs,其代表化学物为NAP、PHE、FLA和BAP。分别研究了Na_2S_2O_8的添加量、Na_2S_2O_8与Fe0的物质的量比、水土比和温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同时探讨了PAHs的降解动力学;并利用电子顺磁共振法(E... 采用Fe0活化Na_2S_2O_8体系降解污染土壤中的PAHs,其代表化学物为NAP、PHE、FLA和BAP。分别研究了Na_2S_2O_8的添加量、Na_2S_2O_8与Fe0的物质的量比、水土比和温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同时探讨了PAHs的降解动力学;并利用电子顺磁共振法(EPR)验证了Fe0活化Na_2S_2O_8的自由基产生情况。结果表明,当1 mol·L-1的Na_2S_2O_8添加量为10 mL、Na_2S_2O_8与Fe0物质量之比为200∶1、水土比为2∶1、温度为60℃时反应36 h后,NAP、PHE、FLA、BAP的降解率分别为98.15%、78.41%、93.47%和97.64%。PAHs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且BAP的反应速率常数最大为0.030 5 h-1。EPR谱图表明,Fe0活化Na_2S_2O_8降解PAHs污染的土壤是SO4-·和·OH共存的反应体系。该研究可为Fe0活化Na_2S_2O_8体系降解PAHs污染土壤的机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修复 零价铁活化 过硫酸钠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 自由基共存体系
原文传递
含氮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嘉璇 鱼涛 +5 位作者 于恒 杨红梅 刘天乐 屈撑囤 张晓飞 郭志强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8-584,共7页
从处理技术的原理、应用与研究进展三个方面梳理了生物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全面分析了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Anammox)的优缺点,使该领域的研究人员以更加科学的方法了解生物法处理含氮废水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氮作为一种营... 从处理技术的原理、应用与研究进展三个方面梳理了生物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全面分析了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Anammox)的优缺点,使该领域的研究人员以更加科学的方法了解生物法处理含氮废水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氮作为一种营养物质,可以直接进行回收利用。阐述脱氨氮技术未来可以着重放在工艺联用及氨氮回收方面,而大规模性的应用还需要我们的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含氮废水 生物技术 硝化 厌氧 厌氧氨氧化 氮回收
下载PDF
电解法制备高铁酸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红梅 鱼涛 +3 位作者 刘嘉璇 屈撑囤 张晓飞 陈磊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03-807,共5页
综述了电解法制备高铁酸盐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其制备的原理,重点探讨了高铁酸盐制备过程中影响电流效率和高铁酸盐浓度的各种因素,分析总结了提高电解过程电流效率和提高高铁酸盐浓度的方法,为高铁酸盐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未来... 综述了电解法制备高铁酸盐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其制备的原理,重点探讨了高铁酸盐制备过程中影响电流效率和高铁酸盐浓度的各种因素,分析总结了提高电解过程电流效率和提高高铁酸盐浓度的方法,为高铁酸盐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包括电极改进、稳定剂、超声波混合使用以及高铁酸盐制备工艺的优化,在低能耗下获得高浓度的高铁酸盐工业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酸盐 电解法 电流效率 高铁酸盐浓度
下载PDF
长链脂肪酸-甲醇-柴油微乳液体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汤颖 方文博 +4 位作者 杨娜 沈博 陈元开 张洁 陈世军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8年第3期50-53,共4页
在室温下,以月桂酸为乳化剂,十二醇为助溶剂,制备不同质量比的甲醇-柴油微乳液,考察乳化剂及助溶剂对微乳液密度和运动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月桂酸对该体系的增溶效果最好。助溶剂十二醇能提高甲醇-柴油微乳液的稳定性。当m(月... 在室温下,以月桂酸为乳化剂,十二醇为助溶剂,制备不同质量比的甲醇-柴油微乳液,考察乳化剂及助溶剂对微乳液密度和运动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月桂酸对该体系的增溶效果最好。助溶剂十二醇能提高甲醇-柴油微乳液的稳定性。当m(月桂酸)∶m(十二醇)=9∶1时,复合乳化剂的乳化效果最好,甲醇含量不超过35%时,甲醇-柴油微乳液在25℃下稳定保存;随着甲醇含量增大,微乳液的运动黏度和密度降低,但在考察范围内均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柴油 微乳液 长链脂肪酸 密度 运动黏度
下载PDF
应用胶体界面化学设计油泥清洁化处理综合实验
5
作者 陈刚 程超 +2 位作者 张洁 陈世军 都伟超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32-35,57,共5页
设计了采用热化学清洗法洗涤油泥的应用化学综合实验,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清洗条件对油泥残油率的影响,重点练习热化学清洗的操作方法和油泥含油量的测定,利用数据处理的方法优选出最佳的油泥清洗方案。该实验设计能够紧密结合油田... 设计了采用热化学清洗法洗涤油泥的应用化学综合实验,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清洗条件对油泥残油率的影响,重点练习热化学清洗的操作方法和油泥含油量的测定,利用数据处理的方法优选出最佳的油泥清洗方案。该实验设计能够紧密结合油田应用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应用到现场实践,有助于学生掌握清洗剂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实践能力。同时,该油泥的清洗处理方法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有助于学生树立环保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泥清洗 表面活性剂 残油率测定 综合实验
下载PDF
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9
6
作者 陈刚 王鹏 +3 位作者 赵毅 仝坤 张洁 孙培哲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废弃钻井液污染大、种类多、处理难,给水质和土壤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随着近些年环保法规的日益完善,对废弃钻井液的处理技术也提出了新要求。概述了9种不同处理方法及其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固化法、热解吸法、化学强化固液分离法... 废弃钻井液污染大、种类多、处理难,给水质和土壤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随着近些年环保法规的日益完善,对废弃钻井液的处理技术也提出了新要求。概述了9种不同处理方法及其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固化法、热解吸法、化学强化固液分离法、不落地技术和多种技术联用等处理技术,并对几种现行的主流处理技术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各类方法的发展前景,得出多种技术联用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分析认为今后的研究方向与热点在于如何低能耗、高效率地实现对废弃钻井液的资源化处理,具体工作既要包含污染物的源头、过程和结果控制,也要加强管理和相关制度的建立,综合开发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钻井液 处理技术 资源化利用 技术展望
下载PDF
油气管道H_(2)S/CO_(2)腐蚀与防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彦鹏 朱世东 +1 位作者 李金灵 袁军涛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12,共7页
针对油气管道日益严重的H_(2)S与CO_(2)腐蚀问题,详细综述了H_(2)S单独存在、CO_(2)单独存在以及H_(2)S与CO_(2)共存条件下油气管道的腐蚀过程,阐述了H_(2)S与CO_(2)共存条件下,耐蚀性管材、缓蚀剂、电化学防护技术和管道内涂层技术等... 针对油气管道日益严重的H_(2)S与CO_(2)腐蚀问题,详细综述了H_(2)S单独存在、CO_(2)单独存在以及H_(2)S与CO_(2)共存条件下油气管道的腐蚀过程,阐述了H_(2)S与CO_(2)共存条件下,耐蚀性管材、缓蚀剂、电化学防护技术和管道内涂层技术等防护措施的特点及实际工程使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H_(2)S CO_(2) 腐蚀 防护技术
下载PDF
石油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进展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兴春 《环境保护》 CSSCI 2016年第13期38-42,共5页
石化行业是我国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的重点行业。本文梳理了国家对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的政策要求和标准规范,对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的总体进展、挥发性有机物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石... 石化行业是我国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的重点行业。本文梳理了国家对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的政策要求和标准规范,对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的总体进展、挥发性有机物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石化行业企业实际,提出了推进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石油化工 排放源 非甲烷总烃
下载PDF
金属管道在CO_(2)/H_(2)S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帆 李娟 +4 位作者 李金灵 鱼涛 屈撑囤 朱世东 李彦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金属管道因油气输送介质中含有CO_(2)与H_(2)S而遭受严重腐蚀,尤其是点蚀,导致其过早失效、油气水泄漏,增加了安全隐患与环境污染风险。对金属管道在含CO_(2)、H_(2)S环境中的腐蚀行为进行概述,论述了CO_(2)与H_(2)S共存体系中竞争协同... 金属管道因油气输送介质中含有CO_(2)与H_(2)S而遭受严重腐蚀,尤其是点蚀,导致其过早失效、油气水泄漏,增加了安全隐患与环境污染风险。对金属管道在含CO_(2)、H_(2)S环境中的腐蚀行为进行概述,论述了CO_(2)与H_(2)S共存体系中竞争协同效应与二者分压比的划分,探讨了CO_(2)、H_(2)S以及CO_(2)/H_(2)S腐蚀机理、腐蚀产物类型以及环境对管道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CO_(2)分压、H_(2)S分压以及Cl-浓度均对金属管道的腐蚀产生较大的影响,而CO_(2)/H_(2)S分压比对CO_(2)/H_(2)S腐蚀起决定性作用。最后,对金属管道的CO_(2)/H_(2)S腐蚀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油气输送管道的防护措施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管道 CO_(2) H_(2)S 腐蚀机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油气生产过程中套损腐蚀失效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朱世东 李金灵 +3 位作者 付安庆 陈永楠 杜明 宋少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8-35,共8页
随着油气需求的不断增加,井况严酷的油气田相继投入开发,加之强化采油措施的不断应用以及油气井开采年限的不断延长,套管服役工况越来越苛刻,套管损坏(简称"套损")日趋严重,套损井次逐年加速上升,严重影响了油气正常生产,甚... 随着油气需求的不断增加,井况严酷的油气田相继投入开发,加之强化采油措施的不断应用以及油气井开采年限的不断延长,套管服役工况越来越苛刻,套管损坏(简称"套损")日趋严重,套损井次逐年加速上升,严重影响了油气正常生产,甚至导致油气井报废停产,引起安全和环保风险。腐蚀,尤其是点蚀,是造成套损问题的主要诱因(套损腐蚀井次有的高达19/36),也是影响套管工作可靠性及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基于此,简述了油气田套损的定义,概述了国内外油气田套损现状,阐述了套损腐蚀失效的形式、特点及其危害,重点从材质和环境(温度、CO_2、H_2S、Cl^-、矿化度等)两方面综述了套损腐蚀机理、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影响权重和因素类别,并针对不同的阶段归结了耐蚀材料、表面技术等相应预防与治理措施,同时对套损的研究关注点及其采用的研究手段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有效遏制套管因腐蚀而损坏的增长势头以及保持油气安全、绿色可持续开发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损坏 腐蚀 影响因素 腐蚀特点 表面技术
下载PDF
腐蚀产物膜对石油管材腐蚀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世东 杜明 +1 位作者 张骁勇 李金灵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28-435,共8页
在实际服役过程中,石油专用管内壁往往被腐蚀产物覆盖,腐蚀产物膜的形成与腐蚀过程密切相关,而腐蚀产物膜的结构与性能又严重影响着管材的进一步腐蚀行为。综述了石油专用管腐蚀产物膜形成机制,重点阐述了影响腐蚀产物膜形成的主要因素... 在实际服役过程中,石油专用管内壁往往被腐蚀产物覆盖,腐蚀产物膜的形成与腐蚀过程密切相关,而腐蚀产物膜的结构与性能又严重影响着管材的进一步腐蚀行为。综述了石油专用管腐蚀产物膜形成机制,重点阐述了影响腐蚀产物膜形成的主要因素、腐蚀产物膜的结构和性能,并简述了石油专用管内防护措施,最后对腐蚀产物膜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专用管 腐蚀产物膜 影响因素 腐蚀行为
下载PDF
含Cr低合金钢的CO2腐蚀产物膜形成及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杜明 朱世东 +2 位作者 张骁勇 李金灵 宋少华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5-342,共8页
针对含Cr低合金钢石油专用管的CO2腐蚀产物膜,介绍了CO2腐蚀产物膜的形成机理,总结了含Cr低合金钢的CO2腐蚀产物膜的影响因素,其中包括Cr含量、温度、CO2分压、pH值、腐蚀时间、Cl-浓度、流速等对其腐蚀产物膜的影响,并对腐蚀产物膜的... 针对含Cr低合金钢石油专用管的CO2腐蚀产物膜,介绍了CO2腐蚀产物膜的形成机理,总结了含Cr低合金钢的CO2腐蚀产物膜的影响因素,其中包括Cr含量、温度、CO2分压、pH值、腐蚀时间、Cl-浓度、流速等对其腐蚀产物膜的影响,并对腐蚀产物膜的结构与成分进行总结,归类了缓蚀剂对含Cr低合金钢石油专用管的保护办法,以期为今后含Cr低合金钢的CO2腐蚀产物膜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专用管 含Cr低合金钢 腐蚀产物膜 影响因素 腐蚀行为
原文传递
环氧纳米粉末涂层现场应用评价与缓蚀剂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金灵 蔡锐 +3 位作者 付安庆 尹成先 朱世东 宋少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12-319,共8页
目的研究一种环氧纳米粉末涂层在新疆某油田的适用性与缓蚀剂技术。方法利用高温高压釜模拟涂层在新疆某油田三种典型工况条件,结合腐蚀失重法以及结合力测试、阴极剥离、扫描电子显微电镜、交流阻抗等手段,分析环氧纳米粉末涂层腐蚀后... 目的研究一种环氧纳米粉末涂层在新疆某油田的适用性与缓蚀剂技术。方法利用高温高压釜模拟涂层在新疆某油田三种典型工况条件,结合腐蚀失重法以及结合力测试、阴极剥离、扫描电子显微电镜、交流阻抗等手段,分析环氧纳米粉末涂层腐蚀后的形态及其与基体的结合度,对其服役寿命进行预测,并研究缓蚀剂添加对未涂覆、破损和完整三种涂层状态下试样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环氧纳米粉末涂层在三种典型环境中未出现鼓泡和开裂现象,且与基体结合较好。环氧纳米粉末涂层的阴极剥离半径小于5 mm,由阴极剥离半径和阻抗值所预测的寿命分别为883d和740d。破损涂层的均匀腐蚀和点蚀速率分别为0.6172 mm/a和1.5720 mm/a,而完整涂层的腐蚀速率仅为0.0029 mm/a,破损涂层阻抗值与完整涂层的阻抗值相差103倍。微量的缓蚀剂添加可降低无涂层和破损涂层试样的腐蚀速率1个数量级,其缓蚀效率分别高达91.05%和92.75%。结论环氧纳米粉末涂层在三种典型腐蚀环境中具有好的耐蚀性能,抗剥离能力也较好,阴极剥离半径与阻抗值两种方法所预测的寿命基本一致。然而涂层一旦破损,腐蚀较为严重,尤其是点蚀,微量缓蚀剂的添加可实现不同防护技术间的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 环氧纳米粉末 寿命预测 缓蚀剂 EIS
下载PDF
基于技术进步的石油公司低碳与清洁发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兴春 《环境保护》 CSSCI 2018年第2期20-23,共4页
石油公司是产能大户,也是耗能大户;是清洁能源的生产者,也是大量污染物的排放者。为了应对发展挑战,世界大石油公司均已将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本研究分析了我国石油公司总体能耗大、占自产一次能源比例高... 石油公司是产能大户,也是耗能大户;是清洁能源的生产者,也是大量污染物的排放者。为了应对发展挑战,世界大石油公司均已将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本研究分析了我国石油公司总体能耗大、占自产一次能源比例高,废物回用率低、资源化程度不高,缺乏完善的低碳发展战略机制和配套的管理规范、标准等问题,梳理了我国典型石油公司围绕节能与提效、废物减量与资源化、低碳与清洁发展管理开展的情况;提出节能提效和源头、过程控制是石油公司低碳与清洁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公司 低碳与清洁发展 节能与提效 低碳技术 油田 废物资源化
下载PDF
乍得废弃钻井液清洁化处理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洁 李永飞 +4 位作者 景云天 陈刚 司军 张建甲 李红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针对乍得废弃钻井液现场所用的3种絮凝剂对COD的影响作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投加量,对经稀释-絮凝处理后的滤液进行COD去除研究,考察了双氧水、Fe^(2+)、体系pH、反应时间和光照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现... 针对乍得废弃钻井液现场所用的3种絮凝剂对COD的影响作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投加量,对经稀释-絮凝处理后的滤液进行COD去除研究,考察了双氧水、Fe^(2+)、体系pH、反应时间和光照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现场3种絮凝剂复配使用,投加量分别为50,8 000,800 mg/L时,其絮凝和COD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达72.57%;对絮凝后的滤液进一步确定了COD去除的条件,当H2O2加量为7.0%、硫酸亚铁加量0.07%、体系pH为3.5、反应时间1.0 h、光照时间为3.0 h时,其COD去除率高达87.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钻井液 COD 絮凝 氧化 乍得
下载PDF
复合植物酚改善淀粉类钻井液处理剂的抗温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洁 景云天 +4 位作者 朱宝忠 姚皇有 张凡 唐德尧 陈刚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8-293,300,共7页
以富含植物“三素”的橘皮粉和土豆淀粉为原料,制备了橘皮粉-淀粉复合物。通过考察添加橘皮粉-淀粉复合物的水基钻井液表观黏度、动切力、降滤失性能和黏附系数,探讨改善淀粉类钻井液处理剂的抗温性能,同时利用粒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 以富含植物“三素”的橘皮粉和土豆淀粉为原料,制备了橘皮粉-淀粉复合物。通过考察添加橘皮粉-淀粉复合物的水基钻井液表观黏度、动切力、降滤失性能和黏附系数,探讨改善淀粉类钻井液处理剂的抗温性能,同时利用粒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热重分析等手段分析了该复合物在钻井液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水基钻井液中添加0.3%橘皮粉(80~120目)和1.0%土豆淀粉,其在150℃下的耐温流变性能、降滤失性能和润滑性能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作用机理是橘皮粉中的植物酚能与土豆淀粉中的a多糖形成酚-多糖复合物,有效地抑制了淀粉中多糖分子链主键的高温降解,从而有效改善了淀粉类钻井液处理剂的耐温性能;同时淀粉多糖分子上的环醇羟基、橘皮酚分子上的酚羟基吸附在钻井液中膨润土颗粒的表面,形成水化膜,抑制了膨润土的水化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类钻井液 橘皮酚 表观黏度 土豆淀粉 抗温性能
下载PDF
采出水结垢机理及趋势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闫艳 鱼涛 +3 位作者 李金灵 陈磊 屈撑囤 杨博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1年第9期101-106,共6页
为了探究采出水结垢机理,预测结垢趋势,以便进一步采取防垢措施。从水中离子组成、热力学条件变化、结晶吸附等方面,分析了采出水结垢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结垢预测方法、结垢量预测方程及结垢预测的模拟实验,并对结垢... 为了探究采出水结垢机理,预测结垢趋势,以便进一步采取防垢措施。从水中离子组成、热力学条件变化、结晶吸附等方面,分析了采出水结垢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结垢预测方法、结垢量预测方程及结垢预测的模拟实验,并对结垢预测方法和模拟实验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结垢预测方法的发展及模拟实验的优化提出了展望,结垢预测应结合油田具体实际,考虑多方面因素;结垢趋势预测方法应更准确,应用更广泛,适用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出水 结垢机理 结垢预测方法 结垢量预测 模拟实验
下载PDF
苯酚-硫酸法测定岩心中压裂液残余瓜胶含量
18
作者 张望远 张洁 +1 位作者 唐德尧 陈刚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2年第1期21-25,共5页
建立了一种苯酚-硫酸法来测定岩心中压裂液残余瓜胶含量的方法,探讨了波长、显色时间等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波长485 nm,显色时间30 min,苯酚-硫酸法建立的瓜胶标准曲线为A=0.0095... 建立了一种苯酚-硫酸法来测定岩心中压裂液残余瓜胶含量的方法,探讨了波长、显色时间等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波长485 nm,显色时间30 min,苯酚-硫酸法建立的瓜胶标准曲线为A=0.00958ρ+0.03167,相关系数R^(2)=0.99621,线性范围为20~200 mg/L,方法检出限L=67.86μg/g。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精确度高、重现性好等特点。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分析油气田压裂后岩心中残余压裂液的瓜胶含量,从而有助于储层伤害机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瓜胶 苯酚-硫酸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垢晶体在黏土颗粒表面沉积过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鱼涛 屈撑囤 +1 位作者 范代娣 张欢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9-704,716,共7页
以与微生物颗粒大小及表面性质接近的黏土颗粒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和Zeta电位测定仪对其表面沉积垢的形貌变化、粒径变化和Zeta电位变化进行研究,探索垢晶体在颗粒表面的沉积规律,分析垢晶体在黏土表面的沉积过程及... 以与微生物颗粒大小及表面性质接近的黏土颗粒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和Zeta电位测定仪对其表面沉积垢的形貌变化、粒径变化和Zeta电位变化进行研究,探索垢晶体在颗粒表面的沉积规律,分析垢晶体在黏土表面的沉积过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垢晶体在黏土颗粒表面沉积过程由垢晶体形成诱导期、垢晶核形成期和垢晶体长大期3个阶段组成。随着垢晶体沉积量的增大、温度的升高、搅拌速度的加速,垢沉积诱导期均呈下降趋势,垢晶核形成速率常数随之增大。另外,Ca^(2+),SO_4^(2-)浓度增加有利于垢晶体在黏土颗粒表面沉积,而Mg^(2+),CO_3^(2-),HCO_3^-加入不利于垢晶体在黏土颗粒表面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垢晶体 黏土颗粒 表面沉积 影响因素 电导率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的功能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0
作者 吴慧君 宋权威 +4 位作者 郑瑾 于文赫 张坤峰 林双君 梁如冰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355-3368,共14页
微生物对石油烃的降解在自然衰减去除土壤和地下水石油烃污染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微生物通过其产生的一系列酶来利用和降解这类有机污染物,其中,编码关键降解酶的基因称为功能基因。功能基因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分析环境中石油烃... 微生物对石油烃的降解在自然衰减去除土壤和地下水石油烃污染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微生物通过其产生的一系列酶来利用和降解这类有机污染物,其中,编码关键降解酶的基因称为功能基因。功能基因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分析环境中石油烃降解基因的多样性。因此,研究石油降解功能基因是分析土著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评价自然衰减潜力与构建基因工程菌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烷烃和芳香烃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途径,重点总结了烷烃和芳香烃降解的主要功能基因及其作用,包括参与羟化作用的单加氧酶和双加氧酶基因、延胡索酸加成反应的琥珀酸合酶基因以及中心中间产物的降解酶基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自然衰减 微生物降解 降解机制 功能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