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岛油田底水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的选区新方法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阳 刘慧卿 +2 位作者 庞占喜 张兆祥 陈庆元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61,115,共4页
在注入相同蒸汽量的基础上分析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效果时,许多学者忽略了注入总热量对蒸汽吞吐的影响。在注入总热量相同的条件下,通过分析孤岛油田底水稠油油藏特征,选取研究区3种典型地层参数,即油层厚度分别为2-5,5-8和8 m以上,渗透... 在注入相同蒸汽量的基础上分析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效果时,许多学者忽略了注入总热量对蒸汽吞吐的影响。在注入总热量相同的条件下,通过分析孤岛油田底水稠油油藏特征,选取研究区3种典型地层参数,即油层厚度分别为2-5,5-8和8 m以上,渗透率分别为500×10^-3,1 000×10^-3,2 000×10^-3μm^2,对应的孔隙度分别为30%,35%和40%,利用数值模拟技术从增油量、加热半径和底水锥进程度3个方面,对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建立了强底水和弱底水条件下普通稠油以及特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地层参数的筛选图版,利用该图版可有效分析底水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孤岛油田东区Ng3和中二北Ng5油层适合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孤北1区Ng3油层不适合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底水油藏 蒸汽吞吐 注氮气 数值模拟 孤岛油田
下载PDF
旋转掀斜斜坡区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板桥斜坡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振升 陈长伟 +5 位作者 韩国猛 马建英 周素彦 胡瑨男 王昌丽 王冠群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50-1656,共7页
为明确旋转掀斜斜坡区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及其对岩性油气藏的控制作用,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板桥斜坡区为例,运用地震、测井及岩心薄片等资料,分析了板桥斜坡构造演化特征、不同构造阶段沉积特征及其与岩性油气藏成藏的关系。认为板桥... 为明确旋转掀斜斜坡区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及其对岩性油气藏的控制作用,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板桥斜坡区为例,运用地震、测井及岩心薄片等资料,分析了板桥斜坡构造演化特征、不同构造阶段沉积特征及其与岩性油气藏成藏的关系。认为板桥斜坡古近纪经历了"整体沉降—旋转掀斜"2个阶段,古地貌具有"早缓—晚陡"的特征,古构造经历早期单斜—晚期箕状的演化过程。E_(3s3)-E_(3 s_1~x)以构造整体沉降为主,古地貌平缓,沧县隆起物源向整个斜坡区大面积输送,发育大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前缘砂体在现今缓坡区叠置连片;E_(3s_1~z)-E_3 d发生旋转掀斜,斜坡区主体发生构造反转,形成现今箕状格局。板桥斜坡大面积缓坡为岩性圈闭形成提供构造背景,早期古地貌平缓有利于缓坡区优质砂体叠置连片,晚期旋转掀斜有利于上倾尖灭岩性圈闭形成。板桥斜坡中、低缓斜坡区E3sx1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有利砂体叠置连片,储集物性好,与油源断层匹配,是岩性油气藏勘探有利地区。据此,在缓坡区新落实多个岩性圈闭发育带,部署完钻的12口井相继获得高产油气流,圈闭钻探成功率高达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板桥斜坡 旋转掀斜 沉积演化 岩性油气藏
原文传递
二元复合驱提高波及效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阳 刘慧卿 +5 位作者 庞占喜 陈庆元 林士尧 张兆祥 陈一鹤 刘继伟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1-253,共3页
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在稠油油藏中应用广泛,而波及效率是影响采收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之前在研究提高采收率时能定量描述波及效率的却很少。文中基于普通稠油油藏,根据贝克莱 ̄列维尔特驱油理论(B ̄L理论)以及含水率与含水饱和度关... 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在稠油油藏中应用广泛,而波及效率是影响采收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之前在研究提高采收率时能定量描述波及效率的却很少。文中基于普通稠油油藏,根据贝克莱 ̄列维尔特驱油理论(B ̄L理论)以及含水率与含水饱和度关系,推导出一维条件下提高波及效率的理论公式,利用一维物理模拟实验,探究波及效率的3个影响因素,即流度比、非均质性、界面张力。结果表明:聚合物黏度越大,流度比越小,提高波及效率越好;非均质性显著影响二元复合驱波及效率;界面张力对二元复合驱的波及效率几乎无影响,但是由于界面张力对驱油效率影响很大,其数量级应在10-6N/m。在物模实验结果基础上,提出一种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提高波及体积的数学模型。数值模拟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拟合程度较高,与实际现场预测对比,该模型虽存在误差,但能起到一定的预测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聚-表二元复合驱 波及效率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油气勘探开发新型地质工程一体化平台构建思考 被引量:6
4
作者 陈中普 王芳 +5 位作者 苏沛强 任立春 赵聪会 董峰 刘坤 胡丰波 《录井工程》 2020年第4期1-9,共9页
为了深化信息化新时代背景下油气勘探开发新型地质工程一体化平台构建的认识,在对传统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简述了地质与工程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信息化新时代背景下的特征,以及新型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内涵与外延,阐述了新... 为了深化信息化新时代背景下油气勘探开发新型地质工程一体化平台构建的认识,在对传统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简述了地质与工程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信息化新时代背景下的特征,以及新型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内涵与外延,阐述了新型地质工程一体化平台构建的设计思路,对其综合研究、远程智能支持中心(RISC)、项目工程作业、精益管理、信息服务五个子平台进行了功能解析,并以大港油田勘探开发地质工程一体化实践为例,进一步阐明新型地质工程一体化平台的实践应用和效果,进而对新型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发展远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一体化 油气勘探 地质工程 工程地质 信息化 钻完井
下载PDF
埕海高斜坡区沙河街组岩性圈闭发育有利部位及其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袁淑琴 于长华 +3 位作者 董晓伟 刘爱平 谭振华 杨帆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1-626,共6页
埕海高斜坡区古近系沙河街组发育多个大型岩性圈闭,油气运聚条件有利,是岩性油气藏发育的有利地区。但长期以来,由于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复杂以及认识上的局限,限制了该区岩性圈闭的勘探进程。近年来通过创新思维,转变思路,按照隐蔽油气... 埕海高斜坡区古近系沙河街组发育多个大型岩性圈闭,油气运聚条件有利,是岩性油气藏发育的有利地区。但长期以来,由于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复杂以及认识上的局限,限制了该区岩性圈闭的勘探进程。近年来通过创新思维,转变思路,按照隐蔽油气藏勘探思路深入研究沙河街组岩性圈闭的控制因素及识别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认为埕海高斜坡区沙河街组岩性圈闭与埕宁隆起发育的古沟谷关系密切,并且古沟谷的类型和分布控制着岩性圈闭的发育形态和边界范围,同时沉积体系的不同相带是岩性圈闭有利发育部位的关键因素之一。总结出地震属性和井约束反演技术是宏观预测砂体展布、明确砂体边界和厚度变化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河街组 岩性圈闭 埕海高斜坡区
原文传递
歧口凹陷刘官庄低饱和度稠油油藏储层评价关键参数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朱伟峰 许恩爱 +1 位作者 李海燕 邵徽发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3年第2期78-82,87,共6页
刘官庄油田馆Ⅲ油组发育大面积稠油低饱和度油藏,油水层测井曲线特征对比度低、流体识别困难,传统的区域性岩电参数定量计算含油饱和度误差大。在油藏背景条件下,从稠油低饱和度油藏储层的特点入手,通过分析储层独特的测井响应特征,提... 刘官庄油田馆Ⅲ油组发育大面积稠油低饱和度油藏,油水层测井曲线特征对比度低、流体识别困难,传统的区域性岩电参数定量计算含油饱和度误差大。在油藏背景条件下,从稠油低饱和度油藏储层的特点入手,通过分析储层独特的测井响应特征,提出利用实测电阻率与构建水层电阻率的比值进行流体性质识别,有效消除岩性、物性、含水饱和度对电阻率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反映储层含油性质,实现对稠油油层有效评价;同时,依托该套稠油储层上部标准水层,利用pickett图版,确定不同类型稠油低饱和度油层岩电参数,提高了含油饱和度计算的精度。现场应用证实,测井评价结果与试油结果相吻合,有力支撑了该地区的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低饱和度 稠油油藏 储层分类
下载PDF
唐东探评井成膜封堵储层保护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卓绿燕 赵诚 +3 位作者 张毅 王英博 窦书铭 王超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3年第3期26-32,共7页
大港油田唐东区块地层复杂,主要目的层为东三段和沙河街组,目的层埋藏较深、储层段长,且各储层之间损害机理差异性大,应用细目碳酸钙和钻井液用封堵剂作为储层保护技术,由于储层针对性不足且技术实施管理不到位,导致该地区探评井储层保... 大港油田唐东区块地层复杂,主要目的层为东三段和沙河街组,目的层埋藏较深、储层段长,且各储层之间损害机理差异性大,应用细目碳酸钙和钻井液用封堵剂作为储层保护技术,由于储层针对性不足且技术实施管理不到位,导致该地区探评井储层保护效果欠佳,储层钻井液岩心渗透率恢复值仅为67.5%。根据唐东9X6井岩心敏感性评价和铸体薄片分析,针对潜在损害因素构建了唐东探评井钻井过程储层保护技术体系。该保护体系采用成膜封堵保护技术,配合应用单井多层/多点设计方法,通过精细技术实施管理、精益实时评价,确保了技术高效实施。该地区成膜封堵保护技术实施5口井,钻井液动态滤失量降低25.7%、渗透率恢复值提高13.1%,5口井均达到地质预期效果,其中2口井实现高产,初期日产分别达到61.3 t和101.1 t,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膜封堵 钻井液 储层保护 渗透率
下载PDF
录井技术组合在大港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贺 谢文敏 +2 位作者 苏沛强 张会民 黄万国 《录井工程》 2020年第S01期37-41,共5页
当前,大港油田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效果明显,但是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在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中所没有遇到的问题,如烃源岩含油性识别、泥页岩脆性分析等。通过应用地化、元素、三维定量荧光、随钻地质导向等前沿录井技术,形成技术组合... 当前,大港油田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效果明显,但是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在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中所没有遇到的问题,如烃源岩含油性识别、泥页岩脆性分析等。通过应用地化、元素、三维定量荧光、随钻地质导向等前沿录井技术,形成技术组合,用于指导现场施工,进行解释评价,在陆相页岩油的勘探开发中有效地解决了水平井地质导向、陆相页岩油甜点划分、钻井提速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发挥了录井技术的独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组合 含油性 脆性 解释评价
下载PDF
井斜角对测量电阻率的影响及其校正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贵清 袁雪花 +3 位作者 苏沛强 窦如胜 徐明 文得进 《测井技术》 CAS 2021年第5期470-474,共5页
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发现,同一目的层井斜角不同时测量的电阻率不尽相同,使得在大斜度井、水平井中测量的视电阻率不能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因此,很难对储层流体性质进行准确评价。以实验数据为依托,分析了不同井斜角时电阻率变化的原因,对... 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发现,同一目的层井斜角不同时测量的电阻率不尽相同,使得在大斜度井、水平井中测量的视电阻率不能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因此,很难对储层流体性质进行准确评价。以实验数据为依托,分析了不同井斜角时电阻率变化的原因,对每块岩心测量同一深度点不同井斜角的电阻率,构建电阻率随井斜角变化的校正函数。用该校正函数对大斜度井、水平井目的层测量电阻率进行校正。校正后,电阻率与导眼井或参考井目的层电阻率数值基本一致。因此,利用解释图版对大斜度井、水平井进行解释时,必须采用该函数校正后的电阻率,才能保证解释的正确性。该校正函数提高了大斜度井、水平井的解释精度及试油符合率,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大斜度井 水平井 各向异性 井斜角 校正函数
下载PDF
沧东凹陷孔一段沉积体系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振升 官全胜 +1 位作者 谭振华 杨桦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6期55-58,共4页
以沧东凹陷古近系孔店组一段为目的层段,利用岩心识别了沉积构造、岩性组合特征和沉积微相,借助轻矿物资料开展了物源体系分析,利用钻井砂岩厚度分析砂体空间分布规律。综合分析表明,沧东凹陷孔一段主要发育块状构造、交错层理等辫状河... 以沧东凹陷古近系孔店组一段为目的层段,利用岩心识别了沉积构造、岩性组合特征和沉积微相,借助轻矿物资料开展了物源体系分析,利用钻井砂岩厚度分析砂体空间分布规律。综合分析表明,沧东凹陷孔一段主要发育块状构造、交错层理等辫状河道砂坝沉积,受四大物源体系的控制即东部徐杨桥物源和孟村物源、西部舍女寺物源、北部孔店物源,在沧东凹陷的西部,主要发育冲积扇沉积体系,而在凹陷的其他区域,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东凹陷 孔店组一段 沉积体系 物源分析
全文增补中
歧北斜坡沙三段储层地震反演预测技术
11
作者 韩国猛 郭燕珩 +4 位作者 胡瑨男 李鹏飞 唐鹿鹿 杜家鹏 苏沛强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1-185,共5页
在地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地震资料的分析与处理、测井曲线的标准化与特征曲线的重构、子波的提取与层位标定等一系列前期的处理,并优选反演参数,对歧北中斜坡沙三段开展GR拟声波测井约束反演,明确了有利砂体的展布及厚度,为该区的... 在地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地震资料的分析与处理、测井曲线的标准化与特征曲线的重构、子波的提取与层位标定等一系列前期的处理,并优选反演参数,对歧北中斜坡沙三段开展GR拟声波测井约束反演,明确了有利砂体的展布及厚度,为该区的井位部署及储层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北斜坡 标准化 拟声波曲线 波阻抗模型
下载PDF
盐水钻井液对录井的影响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万国 王长在 +3 位作者 李雅雯 张会民 陈贺 余仟子 《录井工程》 2020年第S01期29-36,共8页
针对深井、水平井广泛使用的盐水钻井液,分析了盐水钻井液侵入对电性特征的影响,并通过盐水钻井液侵入前后实验对比研究了盐水钻井液对录井分析结果的影响。实验发现由于岩屑(心)在井筒内浸泡时间短,受盐水钻井液影响小,录井数据能准确... 针对深井、水平井广泛使用的盐水钻井液,分析了盐水钻井液侵入对电性特征的影响,并通过盐水钻井液侵入前后实验对比研究了盐水钻井液对录井分析结果的影响。实验发现由于岩屑(心)在井筒内浸泡时间短,受盐水钻井液影响小,录井数据能准确地还原地层岩性、含油气性的真实特征。实践证明,在采用盐水钻井液钻探时,可充分利用录井技术的优势,在岩性识别、储集层解释评价以及随钻地质导向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油气田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井技术 盐水钻井液 岩性识别 解释评价 地质导向
下载PDF
MDT测压模块影响因素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淑琴 李俊国 +1 位作者 薛宝印 刘辉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3-397,共5页
为解决2007年大港油田探井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仪(MDT)测压成功率偏低影响油气层评价问题,开展了MDT测压模块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了MDT测压模块对测量环境的适应性,通过多口井不同井眼环境、钻井液体系、储层物性、钻井工艺条件下测压资料... 为解决2007年大港油田探井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仪(MDT)测压成功率偏低影响油气层评价问题,开展了MDT测压模块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了MDT测压模块对测量环境的适应性,通过多口井不同井眼环境、钻井液体系、储层物性、钻井工艺条件下测压资料的统计对比,总结了各个因素影响MDT测压效果的规律、测前设计内容,指导了MDT测前精细设计,使测压成功率显著提高。通过实例展示了MDT压力测量在勘探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仪器 井眼环境 钻井液体系 储层物性 测前设计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古近系油气运聚特征分析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4
作者 柳飒 《录井工程》 2017年第2期112-117,共6页
应用油藏地球化学方法对歧口凹陷古近系和新近系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进行了精细刻画,建立歧口凹陷输导系统的空间组构模型,并采用盆地模拟技术恢复凹陷古流体场演化特征,综合研究流体动力特征、流体输导系统结构、油气分布特点。含氮化... 应用油藏地球化学方法对歧口凹陷古近系和新近系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进行了精细刻画,建立歧口凹陷输导系统的空间组构模型,并采用盆地模拟技术恢复凹陷古流体场演化特征,综合研究流体动力特征、流体输导系统结构、油气分布特点。含氮化合物和原油性质分析表明该区油气总体上具有由凹陷中心向四周构造高部位运移聚集的趋势,其中凹陷中心为自生自储,中环带经历了短距离侧向运移和纵向运移,外环带油气均经历了较长距离的侧向和纵向运移。油气的运移通道是由断层、连通砂体以及不整合组合而成的复杂立体网络体系,进一步可识别出源内砂岩斜坡带近源侧向运聚、近源垂向运聚、远源阶梯状3种油气运聚成藏模式,其中近源垂向运聚成藏模式是歧口凹陷最有利的油气运聚成藏模式。盆地模拟结果表明,主要生烃层系的水势、气势、油势以及流线主要表现为继承性发育的特点,流体势流线的继承性汇聚区控制了现今油气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聚集 断裂活动性 数值模拟 歧口凹陷
下载PDF
一种新型简易试油井架的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凯 潘冠磊 彭雪梅 《油气井测试》 2020年第1期43-47,共5页
海上平台丛式井、定向井居多,井距小,井口密集。当生产试井或钢丝作业时,平台上经常受到钻机、修井机的覆盖、遮挡,致使吊车无法配合吊装井口防喷系统,延误工期。为提高作业时效,在原有简易试油井架的基础上,研发了防喷系统的提升卡瓦... 海上平台丛式井、定向井居多,井距小,井口密集。当生产试井或钢丝作业时,平台上经常受到钻机、修井机的覆盖、遮挡,致使吊车无法配合吊装井口防喷系统,延误工期。为提高作业时效,在原有简易试油井架的基础上,研发了防喷系统的提升卡瓦、专用井盖及专用井盖护板等配套设备,弥补了传统简易井架在平稳性、安全性方面的缺陷,探索了新型简易试油井架吊装作业工艺技术。该工艺首次在JZ25-1S-A06井实验成功,并陆续在辽东作业区推广应用,成功率100%。新型简易试油井架的应用,实现了平台生产井试井、钻井、修井同期或交叉作业,提高平台施工时效,保证了施工现场人员及设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油井架 生产试井 平台作业 钢丝作业 防喷系统 吊装设备 工具改进
下载PDF
水基钻井液密度变化对随钻气测组分配比关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刚 王长在 +5 位作者 苏沛强 万康 张玉峰 赵天东 付甜 夏永利 《录井工程》 2020年第S01期54-59,共6页
随钻气测录井与其他录井资料相比,因其具有连续监测、受人为影响因素小、组分配比关系相对比较稳定并可反映地层流体性质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发现、识别和评价油气藏,但目前尚未看到有关钻井液密度变化对随钻气测组分配比关系影响程... 随钻气测录井与其他录井资料相比,因其具有连续监测、受人为影响因素小、组分配比关系相对比较稳定并可反映地层流体性质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发现、识别和评价油气藏,但目前尚未看到有关钻井液密度变化对随钻气测组分配比关系影响程度的研究成果。为厘清在密度变化时对各派生参数产生的影响程度,以钻井液密度为自变量,以随钻气测组分配比关系(气测派生参数)为因变量,研究了水基钻井液密度变化对于随钻气测组分配比关系(气测派生参数)的影响规律,发现就影响程度而言,同分异构比<烃斜率<湿度比<三角大小<特征比<平衡比<峰基比<轻重比。根据研究成果对气测解释评价有关注意事项进行了提示,并根据各派生参数受影响程度的大小确定了优先使用的气测解释派生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密度 随钻气测 组分配比 派生参数 气测解释
下载PDF
歧口凹陷埕海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与盆地原型恢复
17
作者 楼达 裴眼路 +3 位作者 李晓祥 周淑慧 朱桂娟 米兴夺 《录井工程》 2020年第S01期72-78,共7页
大港埕海地区位于歧口凹陷南缘,是盆缘构造变形较为剧烈的地区,由于新生代阶状断陷的叠加作用,导致该地区中生界构造样式异常复杂。长期以来,对埕海地区中生代构造轮廓、演化过程的认知不明确,限制了对该区域中生界储集层分布的认识。... 大港埕海地区位于歧口凹陷南缘,是盆缘构造变形较为剧烈的地区,由于新生代阶状断陷的叠加作用,导致该地区中生界构造样式异常复杂。长期以来,对埕海地区中生代构造轮廓、演化过程的认知不明确,限制了对该区域中生界储集层分布的认识。利用新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数据,运用平衡剖面和盆地原型恢复技术,开展了埕海地区中生代变形研究,明确了中生界残留地层展布特点,并通过剖析古构造演化过程,探讨了盆地原型形成与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中生代期间华北克拉通古东部高原的形成与垮塌过程对埕海地区中生界地层分布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根据构造变形分析成果,初步明确了埕海地区侏罗系碎屑岩潜山油气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海地区 高精度三维地震 构造演化 盆地原型 中生代 油气勘探
下载PDF
锅炉孔口危险区域的有限元应力分析与改进
18
作者 任毅 杨晓鹏 +3 位作者 李伟峰 朱凯 尹倩 陈庆元 《化工机械》 CAS 2016年第6期776-779,共4页
运用三维静态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锅筒和接管连接处的孔口强度和孔口应力集中情况。分析了不同路径下的锅炉孔口位移场和应力场,并利用第三强度理论对应力进行了校核。模拟分析了带加强板的锅炉孔口部位的位移和应力状况,结果表明:有加强... 运用三维静态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锅筒和接管连接处的孔口强度和孔口应力集中情况。分析了不同路径下的锅炉孔口位移场和应力场,并利用第三强度理论对应力进行了校核。模拟分析了带加强板的锅炉孔口部位的位移和应力状况,结果表明:有加强板时最大位移为0.711mm,比无加强板时减小了35.30%,加强板可以有效减弱锅筒和接管连接处的应力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孔口 应力分析 加强板 第三强度理论 ANSYS
下载PDF
柳江盆地二叠系山西组露头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表征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袁红旗 邓馨雨 +2 位作者 杜会尧 于英华 许凤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8-479,共12页
为了深入研究致密砂岩露头储层的非均质性,解决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因素多、综合定量表征储层非均质性难度大的问题,对柳江盆地二叠系山西组露头储层进行了系统化密集采样。利用地质统计分析、样品实验分析和显微镜薄片观察等方法... 为了深入研究致密砂岩露头储层的非均质性,解决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因素多、综合定量表征储层非均质性难度大的问题,对柳江盆地二叠系山西组露头储层进行了系统化密集采样。利用地质统计分析、样品实验分析和显微镜薄片观察等方法,确定了致密砂岩储层各项性质及相关定量数据。同时基于洛伦兹曲线理论分析处理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渗透率、孔隙度、面孔率、填隙物含量和粒度等影响因素的权重,提出了综合定量表征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的方法。研究表明,靶区山西组露头致密砂岩为强非均质性储层,区域垂直层面和平行层面的孔、渗特征近乎一致。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的差相关性表明,基于突进系数、变异系数和级差等参数的传统非均质性评价方法不适用于致密砂岩储层。用新方法得到的结果比传统仅基于渗透率指标所构建的参数能更好地反映致密岩储层和非均质性。该方法也适用于其他类型非常规储层的非均质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定量表征 洛伦兹系数 野外露头 致密砂岩 山西组 柳江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