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 of K-doped three-dimensionally ordered macroporous Mn_(0.5)Ce_(0.5)O_δ catalysts and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soot oxidation 被引量:7
1
作者 于学华 赵震 +4 位作者 韦岳长 刘坚 李建梅 段爱军 姜桂元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57-1967,共11页
A series of K-doped Mn0.5Ce0.5Oδ (K-MCO) catalysts with three-dimensionally ordered macroporous (3DOM) structure and different K loading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using simple methods. These catalysts exhibi... A series of K-doped Mn0.5Ce0.5Oδ (K-MCO) catalysts with three-dimensionally ordered macroporous (3DOM) structure and different K loading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using simple methods. These catalysts exhibited well-defined 3DOM nanostructure, which consisted of extensive interconnecting networks of spherical voids. The effects of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and calcination time on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rystalline forms of the catalysts 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The catalysts showed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combustion of soot. 3DOM 20% K-MCO-4h catalyst, in particular, showed the highest catalytic activity of all of the catalysts studied (e.g., Ts0 = 331 ~C and Smco2 = 95.3%). The occurrence of structural and synergistic effects among the K, Mn, and Ce atoms in the catalysts was favorable for enhancing their 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s the combustion of diesel soot. Furthermore, the temperatures required for the complete combustion of the soot (〈400 ℃) were well within the exhaust temperature range (175-400 ℃), which means that the accumulated soot can be remov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diesel exhaust gas. These catalysts could therefore be used in numerou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because they are easy to synthesize, exhibit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and can be made from low cost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dimensionally ordered macroporous structureMn0.5Ce0.5Oδ catalystPotassuim dopingSoot combustion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
作者 吴永涛 王刚 +2 位作者 杨光福 蓝兴英 高金森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9-506,共8页
我国成品汽油中90%以上的含硫化合物来自催化裂化汽油,降低成品油中硫含量的关键是降低FCC汽油的硫含量。FCC汽油降硫技术主要有FCC原料加氢预处理脱硫技术、FCC过程直接脱硫技术以及FCC汽油精制脱硫技术。在催化裂化工艺过程中直接脱... 我国成品汽油中90%以上的含硫化合物来自催化裂化汽油,降低成品油中硫含量的关键是降低FCC汽油的硫含量。FCC汽油降硫技术主要有FCC原料加氢预处理脱硫技术、FCC过程直接脱硫技术以及FCC汽油精制脱硫技术。在催化裂化工艺过程中直接脱硫是一个比较经济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发展方向是研制新型的具有降硫性能的中孔(介孔)和高活性的活性组分的催化裂化催化剂或助剂,以达到深度降低重油催化裂化汽油馏分中硫含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汽油 脱硫技术
下载PDF
气固流化床中双组分混合颗粒的流态化特性 被引量:9
3
作者 刘伟伟 卢春喜 +2 位作者 范怡平 施晓萌 徐春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971-1978,共8页
在一套ф500mm×12500mm大型有机玻璃冷模实验装置中,采用FXC-П/32型压力巡检仪测量了双组分混合颗粒体系沿流化床轴向的颗粒浓度分布,采用容积法测量了不同操作条件下自由空域内双组分混合颗粒的饱和夹带量,并根据稀相空间的轴向... 在一套ф500mm×12500mm大型有机玻璃冷模实验装置中,采用FXC-П/32型压力巡检仪测量了双组分混合颗粒体系沿流化床轴向的颗粒浓度分布,采用容积法测量了不同操作条件下自由空域内双组分混合颗粒的饱和夹带量,并根据稀相空间的轴向颗粒浓度获得了双组分混合颗粒的输送分离高度(TDH)。实验结果表明:混合颗粒在密相床的平均空隙率在小颗粒质量分数为0.4时存在一最小值;双组分混合颗粒的TDH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大,随小颗粒质量分数的增加也增大。在自由空域内双组分混合颗粒的饱和夹带量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当表观气速小于0.6m·s-1时,随表观气速增加明显;当表观气速大于0.6m·s-1时,增加趋势减缓。而当表观气速小于0.5m·s-1时,双组分混合颗粒的饱和夹带量随小颗粒质量分数增加,变化趋势不明显;当表观气速大于0.5m·s-1时,则随小颗粒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明显。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双组分混合颗粒TDH的数学模型,模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空隙率 输送分离高度 双组分混合颗粒 数学模型 夹带量
下载PDF
二维鼓泡床内气液流动特性实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4
4
作者 宋庆唐 吴桂英 +2 位作者 金家琪 卢建军 张锴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9-32,62,共5页
采用高速摄像法测量了0.20 m×0.02 m×2.00 m拟二维床内气泡尺寸分布和流型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鼓泡床内依次呈现均匀鼓泡区、过渡区和湍动区3种形式,以气泡个数概率表示的气泡尺寸分布呈对数正态分布。... 采用高速摄像法测量了0.20 m×0.02 m×2.00 m拟二维床内气泡尺寸分布和流型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鼓泡床内依次呈现均匀鼓泡区、过渡区和湍动区3种形式,以气泡个数概率表示的气泡尺寸分布呈对数正态分布。以计算流体力学软件ANSYS CFX 10.0为平台,采用k-ε湍流模型和GRACE曳力模型对气液鼓泡床内流体动力学行为展开了数值模拟,其结果与实验值比较吻合。研究表明,从多相流理论出发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可以用来预报鼓泡床内流型过渡等流体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泡床 流型 气泡尺寸分布 含气体积分数 CFD模拟
下载PDF
相平衡方法研究柴油中石蜡结晶行为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文清 宋玉萍 卢春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5-30,共6页
应用冷滤点测定仪分离在冷滤点温度下的模拟柴油、加剂模拟柴油、基础柴油及加剂柴油的液相和固相,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液、固两相中正构烷烃的组成,并通过分配因子 Z 计算得到在冷滤点温度下石蜡结晶量、石蜡的正构烷烃含量。结果表明,用... 应用冷滤点测定仪分离在冷滤点温度下的模拟柴油、加剂模拟柴油、基础柴油及加剂柴油的液相和固相,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液、固两相中正构烷烃的组成,并通过分配因子 Z 计算得到在冷滤点温度下石蜡结晶量、石蜡的正构烷烃含量。结果表明,用该分离方法以及计算方法来研究柴油在冷滤点温度下液-固平衡态的结晶行为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平衡 结晶 柴油
下载PDF
液相吸附法脱除碳六原料中的硫醇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广林 周红军 +1 位作者 扈文青 吴全贵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67-670,共4页
研究了应用吸附剂直接从碳六原料中吸附脱除微量硫醇的碳六原料精制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改性NaY具有最好的吸附效果,其吸附容量可达1.56%。同时研究了操作条件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升高温度不利于提高吸附容量,减少进料空速可以提高吸附容量... 研究了应用吸附剂直接从碳六原料中吸附脱除微量硫醇的碳六原料精制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改性NaY具有最好的吸附效果,其吸附容量可达1.56%。同时研究了操作条件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升高温度不利于提高吸附容量,减少进料空速可以提高吸附容量,但碳六原料中水含量会显著降低吸附剂吸附硫醇的性能,该吸附剂可以通过焙烧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六 正丁硫醇 吸附 NAY分子筛
下载PDF
由沈北-大庆减压渣油制备微晶蜡及其表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荣江 许志明 +2 位作者 高飞 杜晓敏 赵锁奇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96-700,共5页
为探讨从沈北-大庆减压渣油生产高熔点微晶蜡的可能性,对其进行了丙烷、异丁烷溶剂脱沥青,以脱沥青油为原料,通过溶剂精制、溶剂脱蜡脱油制得微晶蜡。采用气相色谱、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分析手段,对微晶蜡的碳数分... 为探讨从沈北-大庆减压渣油生产高熔点微晶蜡的可能性,对其进行了丙烷、异丁烷溶剂脱沥青,以脱沥青油为原料,通过溶剂精制、溶剂脱蜡脱油制得微晶蜡。采用气相色谱、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分析手段,对微晶蜡的碳数分布、分子量分布及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所得微晶蜡的滴熔点满足80号-85号微晶蜡要求,微晶蜡潜质量分数约为10%;轻脱沥青油所得微晶蜡的碳数分布在23-68;微晶蜡的数均分子量为1200-1600,氢碳原子比在1.95-1.98变化;微晶蜡的主要组成是含长碳链的饱和烷烃,异构烷烃约占70%,含少量环烷环结构,不含芳香环。微晶蜡的平均分子结构可看作是带不同长度与个数的长侧链的含1个或2个环的环烷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蜡 高熔点 沈北-大庆减压渣油 脱沥青油 溶剂精制
下载PDF
FF-24超低硫加氢精制催化剂在乌石化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曹晓阳 孔文文 +3 位作者 王东 张慧敏 严超宇 魏耀东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5年第11期50-54,共5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于2013年建成一套1.50Mt/a蜡油加氢装置,并于2014年7月一次试车成功。因出厂柴油逐年劣质化,质量升级难度加大,为保证2014年炼油厂原油加工任务完成,1.50Mt/a蜡油加氢装置以焦化汽柴油、...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于2013年建成一套1.50Mt/a蜡油加氢装置,并于2014年7月一次试车成功。因出厂柴油逐年劣质化,质量升级难度加大,为保证2014年炼油厂原油加工任务完成,1.50Mt/a蜡油加氢装置以焦化汽柴油、催化柴油、常减压柴油为原料,选用FF-24超低硫柴油加氢催化剂,经过催化剂装填、干燥、预硫化、初活运转、优化运行,按柴油加氢方案进行生产。装置通过优化调整后,生产的0号柴油硫质量分数降至6.2μg/g,十六烷指数达到73.4,-35号低凝柴油的硫质量分数降至0.5μg/g,达到国Ⅴ柴油超低硫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精制 柴油加氢 超低硫 催化剂
下载PDF
载体对烯烃歧化制丙烯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华德润 陈胜利 +4 位作者 周政 陈爱诚 刘红波 黄庆 卢新宁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65-869,共5页
以Si02(SBA-15、MCM-48和SiO2)和TiO2-SiO2(MTS-9)介孔分子筛为载体负载8%WO3合成钨基催化剂,研究载体对丁烯歧化制丙烯性能的影响以及载体对丁烯转化率和丙烯选择性的影响。以SBA-15、MCM-48和SiO2为载体时,催化剂的丁烯转化率... 以Si02(SBA-15、MCM-48和SiO2)和TiO2-SiO2(MTS-9)介孔分子筛为载体负载8%WO3合成钨基催化剂,研究载体对丁烯歧化制丙烯性能的影响以及载体对丁烯转化率和丙烯选择性的影响。以SBA-15、MCM-48和SiO2为载体时,催化剂的丁烯转化率在30%-37%;以MTS-9为催化剂载体时,丁烯的转化率高达到37%-42%。对所有使用的催化剂进行多种技术表征。结果表明,活性组分在各种载体上的分散度不同,载体MTS-9具有更好的分散能力,表面活性物种数量最多,催化剂WO3/MTS-9的歧化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歧化 载体 三氧化钨
下载PDF
脱除人参提取物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亚临界丙烷萃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民 赵锁奇 赵光磊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92-98,共7页
以人参为原料,研究了利用高效的亚临界丙烷萃取技术脱除人参提取物中残留的有机氯农药的可行性。就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溶剂流量等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并用高压液相色谱仪测定了脱除农药前后人参皂甙的含量。结果表... 以人参为原料,研究了利用高效的亚临界丙烷萃取技术脱除人参提取物中残留的有机氯农药的可行性。就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溶剂流量等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并用高压液相色谱仪测定了脱除农药前后人参皂甙的含量。结果表明,在萃取压力为8M Pa、65℃下萃取120min,溶剂流量为2.94kg/h的条件下,可几乎完全脱除γ-HCH,op-DDT,对TCNB、pp-DDT、DDE脱除率大于60%,人参皂甙损失小于6.53%。此方法为脱除人参中残留的有机氯农药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亚临界流体萃取 人参 人参皂甙 高压液相色谱
下载PDF
C_4烃类在催化裂化催化剂上催化转化反应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平祥 孟祥海 +1 位作者 徐春明 高金森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6-731,共6页
利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对C4烃类在催化裂化催化剂上催化转化反应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及空速对C4烃类催化转化反应的产物分布和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裂化催化剂对C4烃类具有一定芳构化和裂化性能,在适... 利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对C4烃类在催化裂化催化剂上催化转化反应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及空速对C4烃类催化转化反应的产物分布和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裂化催化剂对C4烃类具有一定芳构化和裂化性能,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可增产芳烃和丙烯;在C4烃类催化转化过程中,丁烯是主要的反应物,而丁烷几乎不反应;低反应温度有利于增产芳烃,高反应温度有利于增产丙烯。较低的空速对增产芳烃和丙烯都有利。根据双分子反应机理和反应结果,建立了C4烃类在催化裂化催化剂上催化转化过程的反应网络。对C4烃类催化转化历程分析表明,中间产物碳五和碳六烯烃较弱的二次裂化性能是C4烃类在催化裂化催化剂上催化转化过程中乙烯和丙烯产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4烃类 催化转化 芳构化 裂化 反应机理
下载PDF
煤固体热载体流化干馏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耿层层 李术元 +5 位作者 马跃 柳少华 侯吉礼 岳长涛 程幸 尚文智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14年第8期73-77,共5页
在实验室小型煤—固体热载体流化干馏装置上,以半焦为热载体,氮气为流化载气,对神木煤做了热解特性评价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热载体/煤质量比对热解产物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神木煤流化干馏最佳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550℃,反... 在实验室小型煤—固体热载体流化干馏装置上,以半焦为热载体,氮气为流化载气,对神木煤做了热解特性评价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热载体/煤质量比对热解产物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神木煤流化干馏最佳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550℃,反应时间6 min,热载体/煤质量比为2∶1;在最佳操作条件下,油收率为12.51%,比铝甑含油率高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固体热载体流化干馏 煤焦油 试验
下载PDF
Effect of solids phase wall boundary condition on simulation of gas-solids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riser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新宇 高金森 +1 位作者 徐春明 蓝兴英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63-1069,共7页
下载PDF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龙马溪组页岩气散失过程、能力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11
14
作者 唐令 宋岩 +5 位作者 姜振学 唐相路 李卓 李倩文 常佳琦 孙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7-47,共11页
研究页岩气的散失过程、散失能力及其控制因素对于揭示页岩气的成藏机理、指导页岩气的勘探选区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以四川盆地东南部及其盆缘转换带(以下简称渝东南盆缘转换带)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例,通过现场解吸实验模... 研究页岩气的散失过程、散失能力及其控制因素对于揭示页岩气的成藏机理、指导页岩气的勘探选区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以四川盆地东南部及其盆缘转换带(以下简称渝东南盆缘转换带)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例,通过现场解吸实验模拟页岩气散失过程,并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有机碳含量测试、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等温吸附实验、扫描电镜观察等室内研究手段,定性分析页岩气的散失过程,定量评价页岩气的散失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页岩气散失能力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该转换带龙马溪组上、下段页岩的页岩气散失过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后者的散失能力明显低于前者;(2)页岩气散失能力主要由温度、压力及岩石属性等决定,其中温度、压力是最主要的外在因素;(3)有机质含量是决定页岩气散失能力的最主要内在控制因素,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页岩比表面积增大、吸附能力增强,页岩气散失能力降低;(4)页岩气散失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岩石矿物成分和孔隙结构的影响,石英含量、黄铁矿含量与散失能力呈负相关关系,长石含量与散失能力呈正相关关系,碳酸盐矿物含量和黏土矿物含量与散失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南部 盆缘转换带 早志留世 页岩气 散失过程 散失能力 主控因素 有机碳含量
下载PDF
两性表面活性剂改性膨润土的制备及其对环丙沙星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1
15
作者 路来福 高芒来 +2 位作者 杨森锋 谷峥 刘月宁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6-582,共7页
使用两性表面活性剂3-磺丙基十六烷基二甲基甜菜碱(HDAPS)制备了有机膨润土,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比表面分析(BET)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性表面活性剂进入膨润土层间,增大了层间距,使膨润... 使用两性表面活性剂3-磺丙基十六烷基二甲基甜菜碱(HDAPS)制备了有机膨润土,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比表面分析(BET)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性表面活性剂进入膨润土层间,增大了层间距,使膨润土的微观形貌得到改善,比表面积下降,孔径增大。加入不同改性剂添加量(n CEC)的有机膨润土对环丙沙星的吸附测试结果表明,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改性剂用量为0.2 CEC时吸附效果最好。环丙沙星在膨润土原土上的吸附受pH和离子强度的影响较大,在碱性条件下吸附量急剧下降,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越高吸附量越小,且二价阳离子影响较大。改性后的膨润土容易分散,易于分离,吸附能力比原土提高近30%,且受pH和离子强度的影响明显小于膨润土原土。另外,改性后的膨润土对环丙沙星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呈线性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膨润土 改性 两性表面活性剂 环丙沙星 吸附
原文传递
磷铝复合改性ZSM-5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晓慧 郑庆庆 +1 位作者 米硕 申宝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357-3362,共6页
ZSM-5分子筛是一种重要的高硅铝比择形催化剂,具有较强的酸性和较好的热、水热稳定性,通过对该分子筛进行磷与铝的复合改性,对其酸性质和孔结构进行了调变。研究结果表明,当磷铝负载量(质量分数)大于10%时,磷铝物种以片状形式沉积在ZSM-... ZSM-5分子筛是一种重要的高硅铝比择形催化剂,具有较强的酸性和较好的热、水热稳定性,通过对该分子筛进行磷与铝的复合改性,对其酸性质和孔结构进行了调变。研究结果表明,当磷铝负载量(质量分数)大于10%时,磷铝物种以片状形式沉积在ZSM-5分子筛表面,不仅提高了分子筛的酸量,还形成了孔径在10 nm左右的介孔。这种高酸性的多级孔结构使其正辛烷裂化转化率明显提高,丙烯收率增加20%以上;在重油催化裂化评价反应中降低了渣油和焦炭收率,丙烯的收率提高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水热 磷铝复合改性 复合材料 催化 酸性质
下载PDF
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改性膨润土对苯酚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8
17
作者 薛广海 高芒来 罗忠新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25-933,共9页
使用新型Gemini表面活性剂C12-3-C12·2Br(BDP)和C12-3(OH)-C12·2Cl(BDHP)制备了两种有机膨润土BDP-Bt和BDHP-Bt,并通过FT-IR、XRD表征了其微观结构,探究了两种有机膨润土对苯酚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随着p H值的增大,两种有... 使用新型Gemini表面活性剂C12-3-C12·2Br(BDP)和C12-3(OH)-C12·2Cl(BDHP)制备了两种有机膨润土BDP-Bt和BDHP-Bt,并通过FT-IR、XRD表征了其微观结构,探究了两种有机膨润土对苯酚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随着p H值的增大,两种有机膨润土对苯酚的吸附效果提高;两者对苯酚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曲线符合Langumir吸附;有机膨润土BDHP-Bt对苯酚的吸附效果优于BDP-Bt,从分子设计角度提出了一种制备有机膨润土新思路;BDP-Bt和BDHP-Bt对苯酚的吸附热和吉布斯自由能都为负值,表明这两种有机膨润土对苯酚的吸附为自发的放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膨润土 改性 双子表面活性剂 苯酚 吸附
原文传递
甲酸盐溶液对饱和盐水磺化钻井液的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叶艳 安文华 +4 位作者 尹达 赵姗姗 梁红军 卢虎 李磊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14-618,共5页
超深井多选用高密度饱和盐水磺化钻井液体系,本研究引入高浓度甲酸钾溶液作为钻井液基液,有效减少高密度钻井液固相含量,提高钻井液及关键处理剂的热稳定性,同时加快超深井深部巨厚盐岩层钻井速度、减缓钻具腐蚀,充分发挥甲酸盐钻井液... 超深井多选用高密度饱和盐水磺化钻井液体系,本研究引入高浓度甲酸钾溶液作为钻井液基液,有效减少高密度钻井液固相含量,提高钻井液及关键处理剂的热稳定性,同时加快超深井深部巨厚盐岩层钻井速度、减缓钻具腐蚀,充分发挥甲酸盐钻井液良好的抑制性和泥饼质量,低环空压耗等优势。讨论了重晶石在甲酸钾溶液中的溶解性以及甲酸钾溶液的抗盐抗钙污染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重晶石在甲酸钾溶液中几乎不溶,所以在饱和盐水磺化钻井液中可用30%-70%(w)甲酸盐溶液提高基液密度,然后采用重晶石进行加重是可行的。此外,氯化钠和石膏在甲酸盐溶液中的溶解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可用于进一步提高磺化钻井液的抗盐抗钙污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盐水磺化钻井液 甲酸盐基液 重晶石 抗盐钙污染
下载PDF
渤海油田井筒沥青质沉积评价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伟森 尹洪超 +4 位作者 付云 史权 段林林 向凤仙 来建宾 《天然气与石油》 2023年第2期106-111,共6页
随着渤海油田开发程度提高,部分轻、中质油田井筒沥青质沉积问题愈发凸显。为形成沥青沉积预判、机理分析、治理防治的一体化技术,通过CII指数法、黏度法、分光光度法等技术手段,分别开展沥青质稳定性预测实验、沥青质絮凝初始点评价实... 随着渤海油田开发程度提高,部分轻、中质油田井筒沥青质沉积问题愈发凸显。为形成沥青沉积预判、机理分析、治理防治的一体化技术,通过CII指数法、黏度法、分光光度法等技术手段,分别开展沥青质稳定性预测实验、沥青质絮凝初始点评价实验以及沥青质分散剂优化实验。CII指数法可以实现渤海油田部分区块沥青质稳定性的精准预测;CII指数与油品密度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当油品密度低于0.87 g/cm^(3)时,蒸馏切割前后的CII指数相对偏差可超10%,且油品密度越低,CII指数的变化程度越大。就沥青质絮凝初始点判断,绥中样品更易发生絮凝,垦利样品体系相对稳定。优选2C-12型分散剂为最佳沥青质分散剂,当加剂浓度为300 mg/L时,分散沥青质作用良好。研究结果对渤海油田井筒沥青质沉积问题的有效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 沥青质 CII指数 絮凝初始点 分散剂
下载PDF
具有压力约束的多杂质氢气分配网络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潘怀民 邓春 +1 位作者 李伟 冯霄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73-1277,共5页
高硫劣质原油的加工比例逐渐增加,环保标准对油品中硫含量和芳烃含量的要求愈发严格,炼油厂氢气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优化氢气分配网络,节约氢气公用工程用量势在必行。本文建立具有压缩机配置的氢气分配网络优化超结构模型,以最小氢公用... 高硫劣质原油的加工比例逐渐增加,环保标准对油品中硫含量和芳烃含量的要求愈发严格,炼油厂氢气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优化氢气分配网络,节约氢气公用工程用量势在必行。本文建立具有压缩机配置的氢气分配网络优化超结构模型,以最小氢公用工程用量为目标函数,构建考虑多杂质和压力约束以及压缩机配置的数学规划模型,使用商业优化软件GAMS平台建模,并利用全局优化求解器BARON求解。最后,通过氢气分配网络优化的案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模型的实用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压缩机及管网等费用的前提下,氢公用工程的用量由17.079×10~3Nm^3·h^(-1)减少到13.293×10~3Nm^3·h^-1,节氢率达到2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网络 数学规划法 超结构 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