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7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用燃料油吸附法深度脱硫技术进展 被引量:45
1
作者 王云芳 尹风利 +2 位作者 史德清 杨金荣 孔瑛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4-99,共6页
综述了车用燃料油吸附法深度脱硫的技术及吸附机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脱硫、化学吸附脱硫、络合吸附脱硫和选择性吸附脱硫等。物理吸附是极性吸附,吸附剂对硫化物的选择性差,难以对燃料油进行深度脱硫;化学吸附能对燃料油进行深度脱硫,... 综述了车用燃料油吸附法深度脱硫的技术及吸附机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脱硫、化学吸附脱硫、络合吸附脱硫和选择性吸附脱硫等。物理吸附是极性吸附,吸附剂对硫化物的选择性差,难以对燃料油进行深度脱硫;化学吸附能对燃料油进行深度脱硫,但吸附温度和吸附剂再生温度较高;络合吸附和选择性吸附脱硫技术操作条件温和、投资和操作费用低,能深度脱硫,可生产硫含量小于50μg/g的低硫车用燃料油,但目前吸附剂对含硫芳烃的选择性和容硫量还较低,不能满足工业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用燃料油 脱硫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络合吸附 选择性吸附
下载PDF
路用生物沥青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2
作者 汪海年 高俊锋 +1 位作者 尤占平 田原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5-60,共6页
生物沥青是将由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备提炼的生物质重油与石油沥青在一定条件下相溶合或者将生物质重油在一定条件下掺加其他外掺剂,制备而成的结合物。介绍比较了现有生物质重油炼制方法及生物沥青的制备工艺,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生物沥... 生物沥青是将由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备提炼的生物质重油与石油沥青在一定条件下相溶合或者将生物质重油在一定条件下掺加其他外掺剂,制备而成的结合物。介绍比较了现有生物质重油炼制方法及生物沥青的制备工艺,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生物沥青结合料的性能表征及性状特点,指出了生物沥青化学改性机制的研究手段,阐述了生物沥青结合料与混合料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对其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现有研究表明,生物沥青的高温性能较弱,其改性机制的定量评价仍不够全面系统。可以通过掺入聚合物、多聚磷酸、纳米粘土等外掺剂改善生物沥青的高温性能,基于数字图像方法的材料微观形态特征分析可为生物沥青化学改性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生物沥青 结合料 混合料 综述
原文传递
纳米TiO_2光催化剂可见光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3
作者 石建稳 郑经堂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41-844,共4页
从纳米TiO2的掺杂和复合两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实现其可见光化的研究进展。评述了金属离子的掺杂、稀土元素的掺杂、非金属元素的掺杂以及与另一种窄禁带半导体的复合,可使复合物的禁带宽度小于TiO2的禁带宽度,从而使TiO2的吸收带边发生红... 从纳米TiO2的掺杂和复合两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实现其可见光化的研究进展。评述了金属离子的掺杂、稀土元素的掺杂、非金属元素的掺杂以及与另一种窄禁带半导体的复合,可使复合物的禁带宽度小于TiO2的禁带宽度,从而使TiO2的吸收带边发生红移,实现可见光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光催化 可见光 掺杂 复合
下载PDF
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改性及其对有机硫化物的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姚丽群 高利平 +2 位作者 托罗别克 查庆芳 董兆德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9-752,共4页
The surface of activated carbon(AC) was improved with 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HNO3 oxidation and loading with metallic ions.The adsorption property for organic sulfur complexes in gasoline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 The surface of activated carbon(AC) was improved with 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HNO3 oxidation and loading with metallic ions.The adsorption property for organic sulfur complexes in gasoline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acidity groups of activated carbon increase considerably by HNO3 treatment.The carboxyl groups increase 1117 times by 4mol/L8mol/L nitric acid than by 0.5mol/L one.The BET surface area(SBET) of AC decreases from 667.6m2·g-1 to 372m2·g-1.After loading with metallic ions the SBET of AC decreases in different extent.The adsorbing ability of a sulfur compound will be better by choose of loading a specific metallic ions based on the characters of organic sulfur complexes.The AC loading with Fe3+ exhibits a good adsorption performance,with removal ratio of 85.1%,to sulfur complexes of thiophene that is difficult to be removed from gaso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表面化学改性 有机硫化物 吸附性能
下载PDF
腐植酸在土壤改良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1
5
作者 黄占斌 张博伦 +1 位作者 田原宇 史妍君 《腐植酸》 2017年第5期1-4,25,共5页
腐植酸是一种天然的有机高分子混合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改良土壤、提高化肥利用率、刺激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逆能力和改善农产品品质等五大作用。此外,腐植酸对降低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也有明显效应。藉此,本文结合近年来腐植酸的实... 腐植酸是一种天然的有机高分子混合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改良土壤、提高化肥利用率、刺激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逆能力和改善农产品品质等五大作用。此外,腐植酸对降低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也有明显效应。藉此,本文结合近年来腐植酸的实际应用,总结分析了腐植酸在土壤改良方面的研发与应用进展,包括土壤保水和作物抗旱、重金属污染治理和盐碱化改良等。此外,针对腐植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环境材料 土壤保水 作物抗旱 重金属污染 盐碱地改良
原文传递
Cu/ZrO_2催化剂的结构及其CO_2加氢合成甲醇催化反应性能 被引量:29
6
作者 庄会栋 白绍芬 +1 位作者 刘欣梅 阎子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2-467,共6页
采用低温氮气吸脱附、XRD、TPR、In-situ IR和XPS等表征手段,对分步沉淀法、浸渍沉淀法和固态反应法制备的CuO/ZrO2催化剂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了其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对CuO/ZrO2的物理结构和还原性能影响很大,其... 采用低温氮气吸脱附、XRD、TPR、In-situ IR和XPS等表征手段,对分步沉淀法、浸渍沉淀法和固态反应法制备的CuO/ZrO2催化剂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了其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对CuO/ZrO2的物理结构和还原性能影响很大,其中浸渍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Cu与ZrO2相互作用最强,并显示了较高的CO2转化率和甲醇收率。Cu与ZrO相互作用的强弱直接影响CO加氢合成甲醇反应性能的优劣,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不是影响反应性能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 二氧化锆 甲醇合成 二氧化碳加氢 浸渍沉淀法 X射线光电子能谱
下载PDF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生产丙烯工艺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晓红 陈小博 +3 位作者 李春义 张建芳 杨朝合 山红红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49-753,共5页
采用小型提升管实验装置模拟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TSRFCC)工艺,在反应条件、操作方式和氢分配方面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停留时间对丙烯收率的影响最明显,提高剂油比是增产丙烯经济效益最好的措施。以大庆掺渣蜡油为原料,采用LCC-20... 采用小型提升管实验装置模拟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TSRFCC)工艺,在反应条件、操作方式和氢分配方面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停留时间对丙烯收率的影响最明显,提高剂油比是增产丙烯经济效益最好的措施。以大庆掺渣蜡油为原料,采用LCC-200型催化剂,二段提升管回炼一段“汽油+油浆”时,液化气和丙烯总收率分别为36.52%和16.30%,汽油和柴油总收率分别为26.11%和19.10%,表明TSRFCC工艺配合多产丙烯催化剂,可在生产丙烯的同时兼顾轻油收率和品质。第二段提升管回炼一段柴油不能显著提高丙烯收率,还会降低柴油总收率和品质。第一段提升管提供约70%的丙烯和第二段提升管的原料,因此TSRFCC工艺一段提升管需保持合适的转化深度。TSRFCC工艺的氢利用率可达89.82%,氢分配比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 两段提升管 催化裂化 丙烯 氧分配
下载PDF
纳米TiO_2光催化剂共掺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8
作者 石建稳 郑经堂 +1 位作者 胡燕 赵玉翠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4-607,共4页
从金属、稀土、非金属之间的共掺杂,介绍了近几年TiO2光催化剂与双金属、双稀土、双非金属、金属与稀土、金属与非金属、稀土与非金属共掺杂的研究进展。对TiO2进行双元素的共掺杂,当掺入的两种元素选择适当,且掺入的浓度和配比合适时,... 从金属、稀土、非金属之间的共掺杂,介绍了近几年TiO2光催化剂与双金属、双稀土、双非金属、金属与稀土、金属与非金属、稀土与非金属共掺杂的研究进展。对TiO2进行双元素的共掺杂,当掺入的两种元素选择适当,且掺入的浓度和配比合适时,两种元素分别起不同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TiO2的光催化性能。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光催化 掺杂 共掺杂
下载PDF
耐温耐盐深部调剖体系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杨文军 赵光 +3 位作者 刘奎 赵辉 王苹 戴彩丽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7-260,共4页
采用非离子聚合物与酚醛树脂制备了一种耐温耐盐的深部调剖剂,并考察了深部调剖剂的成冻性能。根据成冻强度级别的划分,定性地测定了成冻时间,用突破真空度法定量地测定了成冻强度,并绘制出成冻时间和成冻强度等值图。评价了聚合物... 采用非离子聚合物与酚醛树脂制备了一种耐温耐盐的深部调剖剂,并考察了深部调剖剂的成冻性能。根据成冻强度级别的划分,定性地测定了成冻时间,用突破真空度法定量地测定了成冻强度,并绘制出成冻时间和成冻强度等值图。评价了聚合物与交联剂的质量分数、温度、pH值、矿化度及剪切速率对成冻性能的影响,也评价了油井的封堵性能,并分析了注入时机对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体系成冻时间在1~18d可调,成冻后强度高,具有很好的耐温耐盐性;pH值适用范围广,抗剪切性强,封堵性能好。在注入相同量的调剖剂时,注入时机越早,提高采收率增值也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温耐盐 深部调剖 冻胶 非离子聚合物 注入时机
下载PDF
基于 DSR 和 RV 的生物沥青结合料流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汪海年 高俊锋 +2 位作者 赵欣 尤占平 田原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6-33,共8页
探究了生物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相位角、车辙因子和粘度随着不同温度、不同生物质重油掺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分析了根据粘温曲线确定生物沥青的拌合与压实温度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生物沥青的高温性能随着温度的增加及生物质重油掺... 探究了生物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相位角、车辙因子和粘度随着不同温度、不同生物质重油掺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分析了根据粘温曲线确定生物沥青的拌合与压实温度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生物沥青的高温性能随着温度的增加及生物质重油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在温度不大于135℃的范围内,随着生物质重油掺量的增加,生物沥青的粘度逐渐降低;生物沥青存在一定的老化现象;根据粘温曲线确定生物沥青拌合与压实温度的方法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生物沥青 结合料 流变特性
下载PDF
重油催化裂解多产乙烯丙烯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成霞 高永地 +2 位作者 李春义 山红红 杨朝合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50,共4页
采用半合成法制备了不同金属改性的ZSM-5分子筛催化剂,以大庆VGO为原料,在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上对不同金属改性催化剂进行裂解生产低碳烯烃效果的评价,筛选出生产乙烯、丙烯性能较好的银+镧双金属改性催化剂,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成型,并... 采用半合成法制备了不同金属改性的ZSM-5分子筛催化剂,以大庆VGO为原料,在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上对不同金属改性催化剂进行裂解生产低碳烯烃效果的评价,筛选出生产乙烯、丙烯性能较好的银+镧双金属改性催化剂,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成型,并在800℃、100%水蒸气下老化处理4 h。该催化剂在两段提升管实验装置上,以大庆AR为原料的评价结果表明,乙烯和丙烯收率可分别达到9.5%和24.9%;若考虑C4组分回炼,乙烯和丙烯收率可分别达到13.0%和2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 ZSM-5 金属改性 乙烯 丙烯 两段提升管
下载PDF
海上油田酚醛树脂冻胶调剖性能评价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波 戴彩丽 +4 位作者 赵娟 姜汉桥 王建国 吕心瑞 赵福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45,共4页
适用于海上油田的酚醛树脂冻胶是由聚合物HPAM和酚醛树脂交联剂YG103交联形成的。通过室内实验,评价了聚合物、交联剂质量分数和剪切程度对酚醛树脂冻胶成冻时间和冻胶强度的影响,并绘制了成冻时间及强度等值图。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 适用于海上油田的酚醛树脂冻胶是由聚合物HPAM和酚醛树脂交联剂YG103交联形成的。通过室内实验,评价了聚合物、交联剂质量分数和剪切程度对酚醛树脂冻胶成冻时间和冻胶强度的影响,并绘制了成冻时间及强度等值图。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交联剂质量分数的增加,酚醛树脂冻胶成冻时间缩短,冻胶强度增大,成冻时间在5~14d内可调;随着剪切强度的增加,其成冻时间延长,冻胶强度变弱。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此类冻胶的稳定性较好,强度保留率均大于90%,并且剪切对稳定性影响不大。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交联剂质量分数的增加,该冻胶的封堵能力增强,且封堵率均在90%以上。单管实验结果表明,酚醛树脂冻胶的注入性能较好,能实现在线注入;且该冻胶有很好的耐冲刷性能,成冻后水驱为10倍孔隙体积时,封堵率仍保持在9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冻胶 稳定性 封堵性能 注入性能 耐冲刷性能
下载PDF
道路沥青温度敏感性指标的分析与讨论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立志 魏建明 张玉贞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21期5793-5798,共6页
选用6种传统沥青和6种改性沥青,利用Strategic Highway Research Program(SHRP)试验方法研究了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评价指标。中高温区间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评价沥青温度敏感性,使用弯曲梁流变仪评价沥青在低温区间的温度敏感性,高温区间... 选用6种传统沥青和6种改性沥青,利用Strategic Highway Research Program(SHRP)试验方法研究了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评价指标。中高温区间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评价沥青温度敏感性,使用弯曲梁流变仪评价沥青在低温区间的温度敏感性,高温区间沥青的温度敏感性采用旋转粘度仪评价。结果表明SHRP试验得到的试验数据物理意义明确,用来评价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具有明显优势。同时SHRP试验方法可以分不同温度区间对道路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进行评价;中高温度区间推荐使用模量指数作为评价沥青温度敏感性的指标;高温区间下推荐使用粘温曲线斜率作为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评价指标;负温区间推荐使用劲度指数来评价沥青的温度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沥青 温度敏感性 SHRP 评价方法
下载PDF
活性炭纤维负载TiO_2光催化剂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谭树成 郑经堂 《炭素》 2006年第3期15-18,共4页
纳米TiO_2在活性炭纤维(ACF)上的负载,实现了吸附性能和光催化性能的有机结合,本文总结了ACF/TiO_2复合型光催化剂的各种制备方法,ACF除作为固化载体外,还起到了富集污染物、捕获中间产物、提高光催化活性等多方面作用。ACF负载TiO_2的... 纳米TiO_2在活性炭纤维(ACF)上的负载,实现了吸附性能和光催化性能的有机结合,本文总结了ACF/TiO_2复合型光催化剂的各种制备方法,ACF除作为固化载体外,还起到了富集污染物、捕获中间产物、提高光催化活性等多方面作用。ACF负载TiO_2的进一步研究对各自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活性炭纤维 光催化 负载 协同作用
下载PDF
La掺杂纳米TiO_2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石建稳 郑经堂 +1 位作者 胡燕 赵玉翠 《工业催化》 CAS 2007年第1期50-54,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TiO2和不同La掺杂量的TiO2纳米粒子,对样品进行了TG-DTA、XRD和UV-Vis吸收光谱分析,并以染料废水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发现,La的掺杂抑制了TiO2粒径的长大,细化了晶粒;La掺入到TiO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TiO2和不同La掺杂量的TiO2纳米粒子,对样品进行了TG-DTA、XRD和UV-Vis吸收光谱分析,并以染料废水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发现,La的掺杂抑制了TiO2粒径的长大,细化了晶粒;La掺入到TiO2的晶格中,引起了晶格的畸变和膨胀;La的掺杂使TiO2的吸收带边发生了红移;适量La的掺杂可提高TiO2的光催化性能。试验条件下,最佳掺杂摩尔分数为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光催化 LA掺杂 甲基橙 纳米粒子
下载PDF
活性炭再生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6
作者 岳宗豪 郑经堂 +1 位作者 曲降伟 逯秀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11期1667-1670,共4页
系统介绍了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活性炭再生方法:热再生、化学药品再生、生物再生,以及新兴的超临界流体再生法、电化学再生法、光催化再生法和微波辐射加热法等,并预测了活性炭再生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活性炭 再生技术 再生机理
下载PDF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技术的工业试验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春义 徐占武 +4 位作者 姜国骅 丁海中 王国辉 王艳菊 杨朝合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8年第5期436-441,共6页
丙烯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低烯烃含量的高辛烷值汽油也是市场急需的产品。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TMP)技术是以重油为原料,在多产丙烯的同时,兼顾低烯烃含量的高辛烷值汽油的生产。TMP技术的工业试验表明,采用LCC-200催化剂,... 丙烯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低烯烃含量的高辛烷值汽油也是市场急需的产品。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TMP)技术是以重油为原料,在多产丙烯的同时,兼顾低烯烃含量的高辛烷值汽油的生产。TMP技术的工业试验表明,采用LCC-200催化剂,以大庆常压渣油(AR)为原料,在一段提升管回炼混合C4,二段提升管回炼轻汽油的情况下,丙烯的收率和总液收分别达到19.64%,81.57%;干气收率仅为4.68%,其所含乙烯质量分数为45.93%,是制乙苯的理想原料;稳定汽油产品的研究法辛烷值为96.5,轻柴油收率仅为13.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TMP) 重油 两段提升管 催化裂解 丙烯 高辛烷值汽油
下载PDF
Ho掺杂对纳米TiO_2晶体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石建稳 郑经堂 +1 位作者 胡燕 赵玉翠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2-186,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的和Ho掺杂的TiO2纳米粒子,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并以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研究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发现:Ho的掺杂不但抑制了TiO2粒径的长大,细化了晶粒,而且引起了晶格的畸变和膨胀。Ho的掺杂有抑制T...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的和Ho掺杂的TiO2纳米粒子,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并以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研究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发现:Ho的掺杂不但抑制了TiO2粒径的长大,细化了晶粒,而且引起了晶格的畸变和膨胀。Ho的掺杂有抑制TiO2晶型转变的作用。适量Ho的掺杂可提高TiO2的光催化性能,在所进行试验的条件下,最佳掺杂摩尔分数为0.3%。煅烧温度为600℃时,掺杂和未掺杂的TiO2光催化性能均最佳,且Ho掺杂的TiO2光催化性能高于未掺杂的T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光催化 掺杂 甲基橙
下载PDF
中/低温煤焦油酚类化合物的组成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任洪凯 邓文安 +1 位作者 李传 崔文龙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7-70,共4页
借助GC-MS手段分析陕北中/低温煤焦油酚类化合物组成和分布情况.通过常减压蒸馏,将陕北中低温煤焦油切割成170℃~230℃,230℃~270℃,270℃~300℃,300℃~340℃和340℃~360℃五个窄馏分并计算收率,并用酸碱抽提法提取各窄馏分中的酚... 借助GC-MS手段分析陕北中/低温煤焦油酚类化合物组成和分布情况.通过常减压蒸馏,将陕北中低温煤焦油切割成170℃~230℃,230℃~270℃,270℃~300℃,300℃~340℃和340℃~360℃五个窄馏分并计算收率,并用酸碱抽提法提取各窄馏分中的酚油;通过GC-MS分析了酚油中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五个窄馏分分别检测出23,23,15,18和10种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占其所在馏分酚油的比率分别为96.89%,60.01%,50.90%,36.51%和36.37%.焦油中所含的酚类化合物占焦油总量的12.91%,酚类化合物主要为低级酚、C3~C4烷基苯酚和萘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煤焦油 GC—MS 酚类化合物 馏分切割
下载PDF
中国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0
作者 戴彩丽 方吉超 +2 位作者 焦保雷 何龙 何晓庆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78,共12页
围绕中国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难题,阐述缝洞型油藏储集体描述、物理模拟方法、剩余油分布及提高采收率方法 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并展望未来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关键与发展方向。缝洞储集体精细描述是提高采收率技术... 围绕中国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难题,阐述缝洞型油藏储集体描述、物理模拟方法、剩余油分布及提高采收率方法 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并展望未来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关键与发展方向。缝洞储集体精细描述是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基础,也是实现相似性物理模拟的依据;缝洞型油藏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和连通屏蔽区,目前提高采收率的方法主要为注气顶替高部位原油,措施较为单一;未来中国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研究的发展在于储集体勘探与三维模拟相结合的精细地质描述和实现缝洞型油藏均衡驱替两个方面,等密度流体和流道调整技术是两个潜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提高采收率方法 储集体描述 物理模拟 剩余油分布 流道调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