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裂水平井产能研究 被引量:184
1
作者 郎兆新 张丽华 程林松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2期43-46,共4页
应用位势理论和叠加原理,研究了水平井压裂后造成多条裂缝情况下的产量确定方法。得出了产量和生产压降与裂缝长度和裂缝条数的关系。由于该方法建立在严格的解析方法的基础上,所得的解析公式与目前的通用方法相比更具普遍应用价值。
关键词 水平井 水压驱动 低渗透油层
下载PDF
水力喷砂射孔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119
2
作者 李根生 牛继磊 +1 位作者 刘泽凯 张毅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1-34,共4页
根据材料冲蚀磨损理论和磨料射流切割原理 ,对利用水力喷砂射孔技术切割套管和近井地层岩石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水力喷砂射孔地面模拟实验 ,并在胜利油田现场进行了施工工艺设计和试验。实验结果表明 ,... 根据材料冲蚀磨损理论和磨料射流切割原理 ,对利用水力喷砂射孔技术切割套管和近井地层岩石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水力喷砂射孔地面模拟实验 ,并在胜利油田现场进行了施工工艺设计和试验。实验结果表明 ,在压力为 2 3~ 2 4MPa的条件下 ,水力喷砂射孔能有效地穿透套管并在天然砂岩上射出直径 30mm以上、深达 780mm的孔眼 ,现场试验证实水力喷砂射孔油井增产效果明显。水力喷砂射孔增产的机理主要是解除近井地带污染 ,松弛密实圈 ,避免炮弹射孔的压实污染 ,增加地层渗透率并扩展油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料射流 增产机理 油气井 水力喷砂 射孔机理 实验 研究
下载PDF
国内外防气窜固井技术 被引量:100
3
作者 丁士东 张卫东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2年第5期35-38,共4页
分析了固井后环空气窜的原因、途径及其危害 ,阐述了国内外固井环空气窜预测、水泥浆防气窜性能评价和室内模拟实验方法 ,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防气窜水泥浆体系和工艺技术 ,提出了今后防气窜固井技术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 防气窜固井技术 环形空间 水泥浆 胶凝强度 机理 固井质量
下载PDF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9
4
作者 雷光伦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6-61,共6页
简要阐述了微生物采油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及微生物采油优势。介绍了用于微生物采油的自然菌和工程菌以及我国微生物采油菌的分离、筛选、产物分析、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的方法、采用手段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对微生物采油机理... 简要阐述了微生物采油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及微生物采油优势。介绍了用于微生物采油的自然菌和工程菌以及我国微生物采油菌的分离、筛选、产物分析、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的方法、采用手段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对微生物采油机理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微生物采油数学模型。分析我国微生物采油矿场试验的成败后,指出微生物采油更适合于我国下列油藏;小于40℃的低温油藏;普通稠油油藏;含蜡油藏;含水小于80%的断块小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菌种 机理 矿场试验
下载PDF
变围压条件下低渗砂岩储层渗透率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85
5
作者 秦积舜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4期28-31,35,共5页
试验研究了低渗透砂岩储层岩石的围压 -渗透率关系和围压 -松弛循环 -渗透率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 :随围压增加岩石的孔隙结构和骨架结构发生变化 ,引起岩石渗透率的下降 .通过对变围压条件下低渗透岩石渗透率变化规律分析 ,找到了一种新... 试验研究了低渗透砂岩储层岩石的围压 -渗透率关系和围压 -松弛循环 -渗透率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 :随围压增加岩石的孔隙结构和骨架结构发生变化 ,引起岩石渗透率的下降 .通过对变围压条件下低渗透岩石渗透率变化规律分析 ,找到了一种新的表征围压 -渗透率关系的公式——指数函数线性组合 ,对 5个低渗透区块的 3 1组岩石样品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和验证 ,该指数函数线性组合的拟合误差在±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低渗透 砂岩 围压 松弛 指数函数 线性组合 岩石骨架 变化机理 储层 渗透率
下载PDF
底水驱油藏水平井锥进的油藏工程研究 被引量:90
6
作者 程林松 郎兆新 张丽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4期43-47,共5页
利用镜像反映和势的叠加原理,对底水驱油藏水平并稳定渗流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水平井流场分布、渗流速度、产能以及油井见水时间的计算公式.对水平井产能及见水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和方法对水平井油藏工程设计和理论... 利用镜像反映和势的叠加原理,对底水驱油藏水平并稳定渗流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水平井流场分布、渗流速度、产能以及油井见水时间的计算公式.对水平井产能及见水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和方法对水平井油藏工程设计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渗流 水压驱动 油藏工程
下载PDF
孔喉尺度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及全程调剖驱油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94
7
作者 雷光伦 郑家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90,共4页
利用微材料合成方法,设计合成了孔喉尺度聚合物凝胶微球,并进行了微球在多孔介质中流动的室内实验和现场初步试验。显微图像表明,合成微球具有很高的圆球度和庞大的数量特征,可方便地在线注入油层。实验研究表明,微球具有良好的耐... 利用微材料合成方法,设计合成了孔喉尺度聚合物凝胶微球,并进行了微球在多孔介质中流动的室内实验和现场初步试验。显微图像表明,合成微球具有很高的圆球度和庞大的数量特征,可方便地在线注入油层。实验研究表明,微球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耐矿化度特性和弹性变形能力,能在水中膨胀1~5倍;合成微球能在岩石孔隙中运移,使注入压力和阻力系数不断增加,后续注水后仍有很高的残余阻力系数;微球与聚合物溶液复合体系的阻力系数是纯聚合物驱时的8倍和水驱时的25倍左右,有加效效应和更高的提高波及体积能力。现场试验表明,孔喉尺度聚合物凝胶微球对油层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显著降低高含水油井的含水率,增加原油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孔喉尺度 弹性微球 阻力系数 波及体积 调剖 驱油
下载PDF
泡沫封堵及选择性分流实验研究 被引量:95
8
作者 李兆敏 孙茂盛 +2 位作者 林日亿 李勇 徐永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5-118,共4页
采用岩心分流驱替实验装置,研究了泡沫对单一含油岩心、含水岩心的封堵能力以及对不同渗透率级差含油、含水并联岩心的分流能力。结果表明,在单一泡沫驱替岩心实验条件下,泡沫具有封堵叠加的作用;而在并联岩心驱替实验条件下,泡沫不仅... 采用岩心分流驱替实验装置,研究了泡沫对单一含油岩心、含水岩心的封堵能力以及对不同渗透率级差含油、含水并联岩心的分流能力。结果表明,在单一泡沫驱替岩心实验条件下,泡沫具有封堵叠加的作用;而在并联岩心驱替实验条件下,泡沫不仅对含油、含水岩心具有选择性,而且对高、低渗透率岩心也具有选择性。泡沫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暂堵分流效果,适用于非均质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 选择性分流 封堵工艺 非均质地层 岩心分流驱替实验
下载PDF
井漏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发展 被引量:94
9
作者 林英松 蒋金宝 秦涛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2期4-7,共4页
在分析各种类型井漏的漏失特征、漏失层地质特征、井漏发生的条件等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各种类型井漏的常规处理技术,介绍了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的堵漏理论、堵漏材料、堵漏仪器等,并就井漏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做了分析预测。
关键词 井漏 处理方法 漏失层 地质特征 堵漏材料 地层
下载PDF
世界钻井技术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95
10
作者 沈忠厚 黄洪春 高德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70,共7页
从钻机、随钻测量、复杂结构井、特殊工艺、深井超深井、自动化钻井、井下管材和完井等8个方面阐述世界钻井技术最新进展,分析钻井关键技术发展趋势,指出未来钻井技术发展方向及所需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结合中国钻井技术发展现状建议:... 从钻机、随钻测量、复杂结构井、特殊工艺、深井超深井、自动化钻井、井下管材和完井等8个方面阐述世界钻井技术最新进展,分析钻井关键技术发展趋势,指出未来钻井技术发展方向及所需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结合中国钻井技术发展现状建议:加强瓶颈技术的攻关试验和现场应用;适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大基础理论和前沿储备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钻井技术 新进展 发展趋势 趋势分析
下载PDF
数字岩心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91
11
作者 姚军 赵秀才 +1 位作者 衣艳静 陶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54,共3页
介绍了数字岩心技术的发展状况,指出了建立数字岩心的既有方法存在的不足,包括过程法无法对复杂的沉积体系进行模拟和随机法建立的数字岩心不具有大范围内的传导性。探讨了数字岩心技术在油田开发领域的应用前景,可用来研究微观渗流机理... 介绍了数字岩心技术的发展状况,指出了建立数字岩心的既有方法存在的不足,包括过程法无法对复杂的沉积体系进行模拟和随机法建立的数字岩心不具有大范围内的传导性。探讨了数字岩心技术在油田开发领域的应用前景,可用来研究微观渗流机理,模拟岩心驱替实验,预测岩心宏观传导性,评价驱油剂效果,模拟油藏生产动态和确定油气田开发技术政策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岩心 油气田开发 应用前景
下载PDF
岩石动静力学参数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3
12
作者 林英松 葛洪魁 王顺昌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16-222,共7页
在三轴应力下对砂、泥岩等岩芯(干岩样)进行了岩石力学参数的动、静态同步测试,并对动静态弹性参数进行了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岩石的动静态杨氏模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而动静态泊松比之间的关系不明显,该项研究为岩石的声学性... 在三轴应力下对砂、泥岩等岩芯(干岩样)进行了岩石力学参数的动、静态同步测试,并对动静态弹性参数进行了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岩石的动静态杨氏模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而动静态泊松比之间的关系不明显,该项研究为岩石的声学性质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参数 杨氏模量 泊松比 实验研究 岩石力学
下载PDF
“多元协同”稳定井壁新理论 被引量:88
13
作者 邱正松 徐加放 +3 位作者 吕开河 于连香 黄维安 王在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全面总结了井壁稳定技术研究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井壁失稳机理及防塌技术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物化封固井壁阻缓压力传递—加强抑制水化—化学位活度平衡—合理密度有效应力支撑”的“多元协同”钻井液稳定井壁新理论。通过对胜利... 全面总结了井壁稳定技术研究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井壁失稳机理及防塌技术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物化封固井壁阻缓压力传递—加强抑制水化—化学位活度平衡—合理密度有效应力支撑”的“多元协同”钻井液稳定井壁新理论。通过对胜利、塔河、吐哈等油田复杂泥页岩地层井壁失稳机理的系统研究,依据“多元协同”井壁稳定新理论,研制出了相应的防塌钻井液配方。现场验证结果表明,该理论方法大大减少了井下复杂事故,缩短了钻井周期,节约了钻井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壁稳定技术 多元协同理论 防塌技术 井壁失稳机理 钻井液
下载PDF
区块整体调剖的压力指数决策技术 被引量:72
14
作者 李宜坤 赵福麟 刘一江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2期39-42,共4页
根据注水井试井公式,演化、推导出注水井压力指数PI(Pressureindex)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室内岩心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证实,PI值与流量成正比;与渗透率具有双曲线关系;与注入截面面积反相关.这些规律与推导出的注... 根据注水井试井公式,演化、推导出注水井压力指数PI(Pressureindex)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室内岩心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证实,PI值与流量成正比;与渗透率具有双曲线关系;与注入截面面积反相关.这些规律与推导出的注水井PI值公式所表示的变量间关系一致.此外,室内试验还证实了平行管岩心复合PI值同其中高渗透率岩心的PI值接近;平行管中两个岩心的PI值、渗透率,随着调剖次数的增加各自向同一的PI值、渗透率值靠拢;调剖后随注水量的增加,岩心PI值先升高,后降低.该项技术已用于广利油田莱38等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井 剖面调整 堵水 压力系数 决策分析
下载PDF
页岩气藏开发中的关键力学问题 被引量:89
15
作者 姚军 孙海 +4 位作者 黄朝琴 张磊 曾青冬 隋宏光 樊冬艳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27-1547,共21页
简要概述了页岩气资源和开发现状,基于页岩储层的微纳尺度孔隙结构特征、力学特点以及开采方式,系统论述了页岩气开发中的多尺度、多物理场流动动力学的过程与机制,归纳凝练出页岩气微纳尺度流动、页岩人工压裂的裂缝扩展以及分段压裂... 简要概述了页岩气资源和开发现状,基于页岩储层的微纳尺度孔隙结构特征、力学特点以及开采方式,系统论述了页岩气开发中的多尺度、多物理场流动动力学的过程与机制,归纳凝练出页岩气微纳尺度流动、页岩人工压裂的裂缝扩展以及分段压裂水平井缝网宏观流动等方面是亟需解决的关键前沿力学问题,并针对各前沿关键力学问题综述了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为促进我国能源发展尤其是页岩气的科学、有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力学 多尺度 运移机制 裂缝扩展 缝网流动
原文传递
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机理与试验 被引量:83
16
作者 李根生 史怀忠 +3 位作者 沈忠厚 黄中伟 廖华林 牛继磊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9-243,共5页
在分析水力脉冲与空化射流调制机理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新型水力脉冲与空化射流耦合的水力脉冲空化射流发生器,通过流体脉冲扰动和自振空化效应耦合,使进入钻头的常规连续流动调制成振动脉冲流动。钻头喷嘴出口形成脉冲空化射流,产... 在分析水力脉冲与空化射流调制机理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新型水力脉冲与空化射流耦合的水力脉冲空化射流发生器,通过流体脉冲扰动和自振空化效应耦合,使进入钻头的常规连续流动调制成振动脉冲流动。钻头喷嘴出口形成脉冲空化射流,产生水力脉冲、空化冲蚀和局部负压效应,从而提高井底净化和辅助破岩效果。塔里木盆地6口井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具对钻头类型、地层特性、钻井液密度、排量、动力钻具等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机械钻速提高10.1%~53.4%。水力脉冲空化射流发生器具有性能稳定、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完全可以满足现场的需要。水力脉冲空化射流技术将为提高深井钻速提供一种切实有效的途径,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脉冲 空化射流 机械钻速 深井钻井 机理 试验
下载PDF
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的结合技术及其进展 被引量:73
17
作者 赵福麟 张贵才 +1 位作者 周洪涛 李宜坤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42,共5页
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的结合技术 (简称“2 +3”提高采收率技术 )是指在充分调剖 ,充分发挥二次采油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有限度三次采油的技术。该技术由两项技术组成 ,即充分调剖技术和有限度三次采油技术。前者有两个技术关键 :一个是调剖... 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的结合技术 (简称“2 +3”提高采收率技术 )是指在充分调剖 ,充分发挥二次采油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有限度三次采油的技术。该技术由两项技术组成 ,即充分调剖技术和有限度三次采油技术。前者有两个技术关键 :一个是调剖充分程度的判别 ,另一个是堵剂系列的建立。后者也有两个技术关键 :一个是高效驱油剂配方的筛选 ,另一个是驱油剂用量的优化。文中重点介绍了上述技术关键的研究结果 ,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提出了用注水井井口压降曲线充满度判别调剖充分程度的标准和在有限度三次采油中注入 0 .0 2 Vp 的量化指标。此技术已在老河口油田的试验井组和蒙古林油田的试验区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 堵水 二次采油 三次采油 提高采收率 技术进展
下载PDF
注CO_2提高采收率技术现状 被引量:79
18
作者 马涛 汤达祯 +1 位作者 蒋平 齐宁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9-383,共5页
介绍了注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室内研究进展以及国内外开展现场试验的情况。在现场应用中二氧化碳吞吐、混相驱和非混相驱都可有效提高采收率,合适的注CO2工艺需根据油藏条件选择。指出了注CO2技术目前面临的腐蚀、气源。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最小混相压力 驱油机理 现场试验 二氧化碳吞吐 二氧化碳气驱 注人工艺 综述
下载PDF
中原油田空气泡沫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84
19
作者 任韶然 于洪敏 +2 位作者 左景栾 高海涛 林伟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3-416,共4页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中原油田胡12块原油的氧化性能与氧化规律,确定了低温氧化动力学参数,评价了中、高渗透非均质油藏空气泡沫的封堵特性与调驱效果,优选了空气泡沫调驱的注采方案。矿场先导性试验结果表明,胡12块...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中原油田胡12块原油的氧化性能与氧化规律,确定了低温氧化动力学参数,评价了中、高渗透非均质油藏空气泡沫的封堵特性与调驱效果,优选了空气泡沫调驱的注采方案。矿场先导性试验结果表明,胡12块原油具有良好的氧化性能,在中、高渗透非均质油藏中,空气泡沫-空气-水交替注入效果较好。说明空气泡沫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油田 非均质油藏 空气泡沫调驱技术 物理实验 数值模拟 现场试验
下载PDF
砂岩储集层中碳酸盐胶结物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延长组为例 被引量:83
20
作者 孙致学 孙治雷 +1 位作者 鲁洪江 尹希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3-551,共9页
自生碳酸盐矿物是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延长组砂岩储集层中最重要的胶结物,其主要类型有方解石、铁方解石、白云石和铁白云石,在不同层位上分布类型有较大差别,总体含量随地层深度增加而递减。偏光显微镜及SEM研究表明,该区碳酸盐胶结物... 自生碳酸盐矿物是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延长组砂岩储集层中最重要的胶结物,其主要类型有方解石、铁方解石、白云石和铁白云石,在不同层位上分布类型有较大差别,总体含量随地层深度增加而递减。偏光显微镜及SEM研究表明,该区碳酸盐胶结物主要呈充填粒间孔隙、交代矿物以及泥微晶环边赋存。碳、氧同位素分析揭示各种类型自生碳酸盐胶结物具有多期次、长时间的沉淀过程,其沉淀温度范围也存在较大差异。该区碳酸盐胶结物的物质来源主要有海洋碳酸盐岩岩屑的后期溶解、蒙脱石的伊利石化、相邻泥岩的压释流体以及长石和暗色亚稳定矿物的溶解等。由于碳酸盐胶结物较大规模地堵塞了孔隙,在个别部位形成了分割储集层的致密钙质层,且缺乏后期溶解作用,使其成为延长组储集层致密超低渗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砂岩储集层 碳酸盐胶结物 碳同位素 氧同位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