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油分类与评价 被引量:287
1
作者 张金川 林腊梅 +6 位作者 李玉喜 唐玄 朱亮亮 邢雅文 姜生玲 荆铁亚 杨升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2-331,共10页
页岩油是以游离(含凝析态)、吸附及溶解(可溶解于天然气、干酪根和残余水等)态等多种方式赋存于有效生烃泥页岩地层层系中且具有勘探开发意义的非气态烃类。根据泥页岩地层中所含烃类相态、成因机理及勘探开发等特点,将页岩类油气划分... 页岩油是以游离(含凝析态)、吸附及溶解(可溶解于天然气、干酪根和残余水等)态等多种方式赋存于有效生烃泥页岩地层层系中且具有勘探开发意义的非气态烃类。根据泥页岩地层中所含烃类相态、成因机理及勘探开发等特点,将页岩类油气划分为页岩气和页岩油等两类八种。结合页岩油特点,指出了我国页岩油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即规模分布的有效生烃泥页岩、形成于深水-半深水相的富有机质泥页岩、较高的有机质丰度和适当的热演化程度以及较好的基质物性条件等是页岩油形成的主要条件。建立了中国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发育模式,指出概率体积法可以作为页岩油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提出了页岩油远景区、有利区及目标区优选的参数体系和标准。作为非常规油气能源的主要类型之一,页岩油将会对我国能源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形成条件 分布特点 资源评价 选区标准
下载PDF
深水区——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 被引量:266
2
作者 张功成 米立军 +3 位作者 吴时国 陶维祥 何仕斌 吕建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21,共7页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经历了前裂谷期、裂谷期、热沉降期和新构造期4大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了多个新生代盆地。在深水区(水深大于300m)裂谷期(古近纪)伸展断裂活动强烈,形成凸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凹陷中沉积了厚度为3 000-6 000m的古近系;热沉降...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经历了前裂谷期、裂谷期、热沉降期和新构造期4大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了多个新生代盆地。在深水区(水深大于300m)裂谷期(古近纪)伸展断裂活动强烈,形成凸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凹陷中沉积了厚度为3 000-6 000m的古近系;热沉降期(早—中中新世)发生了区域性拗陷作用,形成了隆坳相间格局,沉积厚度小于2 000m;新构造期(晚中新世—第四纪)沉降幅度加大,并沉积了巨厚的地层,断裂活动东强西弱。上述3期构造演化均形成了沉积厚度很大的叠加伸展盆地。深水区生烃凹陷是裂谷期的断陷,已经证实的主力烃源岩是渐新统下部中深湖相泥岩、海陆过渡相泥岩、海相泥岩与煤系地层,可能的烃源岩是始新统中深湖相泥岩,潜在的烃源岩是渐新统上部和中新统海相泥岩,生、排烃产物主要是天然气。深水区至少有3套储层,即渐新统海陆过渡相砂岩、新近系海相砂岩及生物礁、始新统陆相砂岩。盖层发育广泛,区域性盖层是新近系海相泥岩和渐新统泥岩。圈闭数量较多,其类型主要有披覆背斜、断层圈闭和深水扇体等。油气运移方式随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变化很大,受新构造期断裂活动控制,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以侧向运移为主;白云凹陷早期以侧向运移为主,晚期以垂向运移或断坡-断坪运移为主。深水区成藏单元有凸起、凹中次凸、断裂带和深水扇等。深水区油气勘探的策略是优先勘探凹陷内部及其周边正向构造上的构造圈闭,然后逐渐向凹陷内的非构造圈闭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深水区 构造演化 生烃凹陷 烃源岩 储层 油气运移 勘探领域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地区分析 被引量:230
3
作者 蒲泊伶 蒋有录 +2 位作者 王毅 包书景 刘鑫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5-230,共6页
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发育富含有机质页岩。作为页岩气的源岩,该套页岩在盆地内分布广泛,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有机质类型好,热演化程度高,生气潜力大;作为储层,页岩中孔隙和裂缝发育,为页岩气提供了充足的储集空间,并且等温吸附实... 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发育富含有机质页岩。作为页岩气的源岩,该套页岩在盆地内分布广泛,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有机质类型好,热演化程度高,生气潜力大;作为储层,页岩中孔隙和裂缝发育,为页岩气提供了充足的储集空间,并且等温吸附实验也表明,页岩具有较强的气体吸附能力;由于页岩的致密性及抗构造破坏性,本地区构造条件满足页岩气成藏要求。多口井下志留统页岩的气测显示也为页岩气的存在提供了有利证据。根据页岩厚度、有机碳含量、热演化程度和生烃强度等信息,预测宜宾—自贡—泸州一带及达州—万县一带为页岩气的有利勘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龙马溪组 页岩气 热演化程度 气体吸附能力 成藏条件 有利勘探区带
下载PDF
地震沉积学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201
4
作者 林承焰 张宪国 董春梅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9-72,共4页
地震沉积学是应用三维地震信息研究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的学科,是继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之后的又一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地震沉积学研究强调地震同相轴并不一定是等时的,它以90°相位转换技术、地层切片技术和分频解释技术为主要研... 地震沉积学是应用三维地震信息研究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的学科,是继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之后的又一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地震沉积学研究强调地震同相轴并不一定是等时的,它以90°相位转换技术、地层切片技术和分频解释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其他地球物理技术进行等时地层格架下的沉积微相研究,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展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大港油田滩海关家堡地区油藏评价中,利用地震沉积学原理及方法,基于地震属性分析和井资料进行了沉积微相分析,为油田开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另外,地震沉积学方法还可用于构造的精细解释。利用90°相位转换和分频解释技术对秘鲁S油田进行了构造解释,建立了精细的构造模型,发现了新的低幅度构造圈闭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沉积微相 构造解释 90°相位转换技术 地层切片 分频技术
下载PDF
储层非均质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 被引量:115
5
作者 杨少春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1期53-56,共4页
对定量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的常规方法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均质综合指数方法。该方法利用把表征非均质特征的 9个参数作为因素建立起模糊数学模型 ,主要包括因素集合、结语集合、单因素矩阵等模型。该方法可以克服多种非均质参数... 对定量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的常规方法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均质综合指数方法。该方法利用把表征非均质特征的 9个参数作为因素建立起模糊数学模型 ,主要包括因素集合、结语集合、单因素矩阵等模型。该方法可以克服多种非均质参数表征不一致的缺陷 ,能实现储层非均质性定量刻划。该方法在胜坨油田二区进行了实际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非均质性 模糊数字 定量研究
下载PDF
地震沉积学的概念、方法和技术 被引量:159
6
作者 董春梅 张宪国 林承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8-704,共7页
简单地讲,地震沉积学是应用地震信息研究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的学科,它是继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之后的又一门新的边缘交叉学科。其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与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等其他学科都有所不同,地震沉积学最大的理论... 简单地讲,地震沉积学是应用地震信息研究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的学科,它是继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之后的又一门新的边缘交叉学科。其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与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等其他学科都有所不同,地震沉积学最大的理论突破在于对地震同相轴穿时性的重新认识。但它是沉积学的发展而不是替代,地震沉积学研究要以地质研究为基础,在沉积学规律的指导下进行。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和分频解释是地震沉积学中的三项关键技术。相位转换使地震相位具有了地层意义,可以用于高频层序地层的地震解释;地层切片是沿两个等时界面间等比例内插出的一系列层面进行切片来研究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平面展布的技术;基于不同频率地震资料反映地质信息的不同,采用分频解释的方法,使得地震解释结果的地质意义更加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穿时性90° 相位转换 地层切片 分频解释
下载PDF
华北东部地区中生代盆地格局及演化过程探讨 被引量:154
7
作者 吴智平 侯旭波 李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5-399,共15页
华北东部中生代盆地演化受控于欧亚构造域的板块挤压拼接和滨太平洋构造域"洋-陆"俯冲碰撞两大动力学背景,与兴蒙造山带、秦岭-大别造山带、太行山隆起及郯庐断裂带等陆内及周边造山带的形成、深大断裂发育演化以及深部动力... 华北东部中生代盆地演化受控于欧亚构造域的板块挤压拼接和滨太平洋构造域"洋-陆"俯冲碰撞两大动力学背景,与兴蒙造山带、秦岭-大别造山带、太行山隆起及郯庐断裂带等陆内及周边造山带的形成、深大断裂发育演化以及深部动力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早-中三叠世华北地区基本继承了晚海西期以来的构造格局和沉积特点,地势北西高、东南低,为一南陡北缓、呈NWW向展布的大型内陆沉积盆地;晚三叠世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剪刀式碰撞拼接,华北地区全面抬升,且西部抬升小,东部抬升幅度大,盆地范围向西部退缩,沉积范围缩小,东部地区地势较高,地貌复杂,以隆升剥蚀为主;早-中侏罗世华北东部处于由古亚洲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演化的过渡阶段,该时期太行山的形成将华北地区分割成东、西两个大盆,西部鄂尔多斯盆地依然为一个大型沉积盆地,东部渤海湾盆地区在早-中侏罗世的早期为一些小的山间沉积盆地群,主要表现为对印支期造成的大量NWW或近EW向逆冲断层及阔缓褶皱所产生的低洼地区的充填,晚期则表现为披覆式沉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太平洋板块活动取代了扬子板块、西伯利亚板块活动对华北地区构造演化的控制地位,中国东部进入大规模的裂陷或断陷盆地发育阶段,且出现了明显的分区性:在盐山-歧口-新港-兰考-聊城断裂系以东,由于受郯庐断裂带左旋走滑构造应力场的控制,主要发育NW或NWW向断陷盆地,而在该断裂系以西至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受左旋走滑影响较弱,主要发育NE和NNE向断陷盆地,在张家口-蓬莱走滑断裂带以北的下辽河坳陷区,盆地的长轴方向为NNE,属郯庐断裂带内部的走滑拉张盆地;晚白垩世郯庐断裂带以西的华北广大地区整体处于隆升剥蚀状态,仅在河南信阳盆地及冀中、临清、黄骅坳陷的少数低洼地区接受沉积,多以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格局及演化 中生代 华北东部
下载PDF
储层地质建模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33
8
作者 吴胜和 李宇鹏 《海相油气地质》 2007年第3期53-60,共8页
储层地质建模对于科学的油藏评价、油藏开发管理以及三维油藏数值模拟具有很大的意义。目前已有的建模算法和商业软件可满足地质特征三维分布的图形要求,并可进行初步的井间预测,但预测精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简要介绍了各种建模方法研... 储层地质建模对于科学的油藏评价、油藏开发管理以及三维油藏数值模拟具有很大的意义。目前已有的建模算法和商业软件可满足地质特征三维分布的图形要求,并可进行初步的井间预测,但预测精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简要介绍了各种建模方法研究现状,分析了已有算法中亟需改进的问题,并从建模算法的改进、原型模型的丰富、地震信息的整合以及加强地质约束等方面论述了储层地质建模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地质建模 随机模拟 地质统计学
下载PDF
用测井信息获取烃源岩的地球化学参数研究 被引量:150
9
作者 朱光有 金强 张林晔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4-109,146,共7页
由于烃源岩中含有有机质 ,所以它比其它含较少甚至不含有机质的沉积岩在声波时差测井、密度测井和电阻率测井中有一定的差别 ,而且有机质含量的多少与这种差别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对济阳坳陷烃源岩地质地球化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利用... 由于烃源岩中含有有机质 ,所以它比其它含较少甚至不含有机质的沉积岩在声波时差测井、密度测井和电阻率测井中有一定的差别 ,而且有机质含量的多少与这种差别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对济阳坳陷烃源岩地质地球化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利用这种关系建立了用声波测井、电阻率测井和密度测井的数学模型来定量计算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一种改进方法 ;并利用胜利油区大量的分析化验资料 ,建立了Tmax、Ro 等与深度的关系 ;同时还建立了S2 与TOC之间的数学关系 ,并计算出氢指数 ,运用Tmax与氢指数划分干酪根类型图版 ,从而可以获得烃源岩干酪根类型。用该方法计算出烃源岩的TOC、S2 、成熟度、干酷根类型等参数与实验室分析化验出的数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关系数均在 85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信息 烃源岩 地球化学参数 研究 济阳坳陷 胜利油区
下载PDF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32
10
作者 于翠玲 林承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18,22,共5页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自产生以来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①研究内容不断扩展,由早期的分类及储集空间刻画,向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成藏及剩余油的影响扩展;②研究领域逐渐拓宽,由常见的河流、三角洲和滩坝等,向古潜山、礁灰岩、砂砾岩...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自产生以来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①研究内容不断扩展,由早期的分类及储集空间刻画,向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成藏及剩余油的影响扩展;②研究领域逐渐拓宽,由常见的河流、三角洲和滩坝等,向古潜山、礁灰岩、砂砾岩体等更加复杂与隐蔽的储集体延伸;③研究方法与技术日益成熟,由定性分析向半定量及定量研究过渡,由单一的描述手段向多种技术配套、多个学科结合的趋势发展。随着油气田勘探形势的日益严峻,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将向更深层次发展,储层在油气藏形成时期的原始面貌及其受成岩、构造等因素影响所产生的变化将是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非均质性 剩余油 油气成藏 储层地质建模 实验模拟
下载PDF
地震属性优化方法综述 被引量:129
11
作者 印兴耀 周静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2-489,共8页
随着提取地震属性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属性种类也在不断地增加。鉴于地震属性与所预测对象之间的关系复杂,不同工区和不同储层对所预测对象敏感的(或最有效的、最具代表性的)地震属性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必须对地震属性进行优化处理。... 随着提取地震属性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属性种类也在不断地增加。鉴于地震属性与所预测对象之间的关系复杂,不同工区和不同储层对所预测对象敏感的(或最有效的、最具代表性的)地震属性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必须对地震属性进行优化处理。通常优化处理是指利用人的经验或数学方法,优选出对所求解问题最敏感(或最有效、最有代表性)的属性个数最少的地震属性组合。笔者认为地震属性优化主要包括属性预处理和属性选择两部分。文中分别对这两部分包含的内容进行了评述,以供从事地震属性优化的研究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属性优化 属性预处理 储层预测 地震属性技术 优化方法 综述 优化处理 数学方法 求解问题
下载PDF
含油气盆地成藏期分析理论和新方法 被引量:125
12
作者 王飞宇 金之钧 +3 位作者 吕修祥 肖贤明 彭平安 孙永革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2年第5期754-762,共9页
传统的成藏期分析主要从生、储、盖、运、聚、保各项参数有效配置 ,根据构造演化史、圈闭形成史与烃源岩生排烃史作出推断 ,常用的 3个方法是根据油源岩的主生油期、圈闭形成期、油藏饱和压力分析油气藏形成期。近 10年来成藏期分析是... 传统的成藏期分析主要从生、储、盖、运、聚、保各项参数有效配置 ,根据构造演化史、圈闭形成史与烃源岩生排烃史作出推断 ,常用的 3个方法是根据油源岩的主生油期、圈闭形成期、油藏饱和压力分析油气藏形成期。近 10年来成藏期分析是在构造发展史、埋藏史、热演化史、沉积成岩史 4个方面地质历史分析基础上 ,更多地依靠成藏化石记录的地球化学和岩石学分析结果 ,获得成藏期定量数据。评述了成藏期定量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包括储层成岩作用与烃类流体充注序次、自生矿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储层磁性矿物古地磁学、生烃期精确分析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成藏期 成藏化石记录 流体历史分析 地质年代学 储层有机岩石学
下载PDF
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被引量:109
13
作者 刘建民 徐守余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62,共5页
研究了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部的孤岛、孤东油田的馆陶组河流相储集层的沉积模式 ,探讨了河流相储集层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对剩余油形成、分布的控制。河流相储层发育了沉积和油藏规模两种非均质性 ,两种非均质结合是控制该区剩余油宏观... 研究了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部的孤岛、孤东油田的馆陶组河流相储集层的沉积模式 ,探讨了河流相储集层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对剩余油形成、分布的控制。河流相储层发育了沉积和油藏规模两种非均质性 ,两种非均质结合是控制该区剩余油宏观、微观分布的主因。宏观上 ,剩余油分布在主力油层、储层正韵律中、上部及低孔渗流沉积单元内和注采不完善地区。微观上 ,在水淹较低部位仍有网络状、斑状剩余油 ,在储层物性好的局部死区有孤立的剩余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储层 非均质性 沉积模式 剩余油 沾化凹陷
下载PDF
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与技术:概率体积法 被引量:138
14
作者 张金川 林腊梅 +5 位作者 李玉喜 姜生玲 刘锦霞 姜文利 唐玄 韩双彪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4-191,共8页
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不同于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基于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结合《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工作要求,针对页岩气聚集机理和特点,提出了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的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即概率体积法。在统计... 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不同于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基于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结合《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工作要求,针对页岩气聚集机理和特点,提出了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的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即概率体积法。在统计分析我国泥页岩和页岩气相关参数基础上,建立了页岩气远景区、有利区和目标区优选参数体系,提出了不同类型页岩气选区标准和页岩气资源评价主体工作流程。结合国内外数据统计,确定了页岩气资源评价时的起算条件。根据离散型和连续型参数分布特点,研究了参数获取和概率赋值方法。研究成果为我国系统地页岩气资源评价提供了基础和依据。采用该方法对全国页岩气资源进行了评价,获得了地质资源量、可采资源量及有利选区结果,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资源评价方法 概率体积法 资源量 有利区
下载PDF
断层开启与封闭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09
15
作者 童亨茂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15-220,共6页
断层的开启与封闭性与断面正压力和流体压力的耦合关系有关,据此可建立断层开启与封闭的定量数学模型,并可计算断层的封闭系数。根据模型,影响断层开启和封闭的因素主要有构造应力,断层的走向、倾角、深度,两盘岩性,流体压力等。... 断层的开启与封闭性与断面正压力和流体压力的耦合关系有关,据此可建立断层开启与封闭的定量数学模型,并可计算断层的封闭系数。根据模型,影响断层开启和封闭的因素主要有构造应力,断层的走向、倾角、深度,两盘岩性,流体压力等。研究表明,随着异常流体压力系数的增大、构造挤压力的减小、岩石泊松比的减小,断层的封闭性都会降低。另外,断层倾角和深度对断层封闭性的影响受构造应力性质控制,在张性盆地中,断层的封闭性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倾角增大而减小;在压性盆地中则相反。断层走向对断层封闭性的影响随差异应力增大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封闭 流体压力系数 油气藏形成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 被引量:119
16
作者 漆家福 张一伟 +1 位作者 陆克政 杨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S1期1-6,共6页
渤海湾新生代盆地经历了早第三纪裂陷沉降和晚期第三纪-第四纪后裂陷热沉降两个阶段。基本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裂陷作用旋回。早第三纪裂陷作用包括三个裂陷伸展期,它们分别相当于孔店级-沙四段、沙三段、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等三套... 渤海湾新生代盆地经历了早第三纪裂陷沉降和晚期第三纪-第四纪后裂陷热沉降两个阶段。基本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裂陷作用旋回。早第三纪裂陷作用包括三个裂陷伸展期,它们分别相当于孔店级-沙四段、沙三段、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等三套地层的发育时期,各裂陷伸展期的构造运动学特征有一定的差异,反映在伸展构造样式的变化上,大致可归纳为由多米诺式正断层系统向铲式正断层系统、坡坪式正断层系统的演化序列及由非旋转平面式正断层系统向铲式正断层系统、坡坪式正断层系统的演化序列两个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构造模式 渤海湾
下载PDF
基于SVG的WebGIS研究 被引量:76
17
作者 周文生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93-698,共6页
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 (WebGIS)是Internet和万维网 (WWW)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 (GIS)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出现 ,使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地理信息资源的网上发布与共享成为可能 ,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该文... 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 (WebGIS)是Internet和万维网 (WWW)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 (GIS)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出现 ,使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地理信息资源的网上发布与共享成为可能 ,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该文分析了目前WebGIS中所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由W3C组织推荐的Internet上描述二维图形的标准文件格式SVG(ScalableVectorGraphics)的有关情况 ,并根据SVG所具有的特性 ,提出了基于SVG构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思路 ,还着重介绍了将空间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编码成SVG文档的方法 ,同时也给出了基于SVG建立WebGIS的体系结构方案 ,并对客户端利用SVG插件来实现GIS功能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试验系统的开发表明 ,该基于SVG构建WebGIS的思路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信在不仅的将来 ,随着SVG在WebGIS中研究的不断深入 ,SVG在地理空间数据的发布和共享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 XML SVG WEBGIS 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 网络矢量图形格式
下载PDF
中国含硫化氢天然气的研究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120
18
作者 朱光有 戴金星 +3 位作者 张水昌 李剑 金强 陈践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4,共4页
我国目前已在四川盆地、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发现了含硫化氢气藏 ,含硫化氢天然气和高含硫化氢天然气已成为我国天然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硫化氢极强的毒性和腐蚀性 ,威胁着钻采生产过程中的每一... 我国目前已在四川盆地、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发现了含硫化氢气藏 ,含硫化氢天然气和高含硫化氢天然气已成为我国天然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硫化氢极强的毒性和腐蚀性 ,威胁着钻采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极易发生事故。而目前国内外对硫化氢的成因机理、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等方面的认识尚不能做到有效预测 ,安全钻采等工艺技术尚不配套成熟 ,在硫化氢出现时的防御措施也不到位 ,因此尽快开展硫化氢研究已是当务之急。研究了硫化氢天然气勘探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地质认识不足 ,形成机理掌握不够 ,地化特性考虑不充分等。指出了中国含硫化氢天然气资源潜力在陆上已开发气区和海陆碳酸盐岩储层中都十分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含硫 勘探前景 天然气资源 气藏 渤海湾盆地 碳酸盐岩储层 中国 分等 到位
下载PDF
成像测井资料在裂缝和地应力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0
19
作者 黄继新 彭仕宓 +1 位作者 王小军 肖昆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69,共5页
对岩心分析与成像测井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裂缝识别和参数定量计算,建立起应用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地应力分析的方法。并通过该方法确定了准噶尔盆地二叠系地层的水平地应力方向。对后期水平应力对高角度缝的改造作用的研究表明,后期... 对岩心分析与成像测井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裂缝识别和参数定量计算,建立起应用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地应力分析的方法。并通过该方法确定了准噶尔盆地二叠系地层的水平地应力方向。对后期水平应力对高角度缝的改造作用的研究表明,后期最大水平地应力的方向为近东—西向,与裂缝的走向一致。后期水平应力对高角度裂缝有改造作用。当高角度缝的走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一致时,后期水平应力对原生裂缝有保持作用;反之,具有破坏和闭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测井 裂缝识别 裂缝参数计算 水平应力 地应力
下载PDF
利用自生伊利石K-Ar定年分析烃类进入储集层的时间 被引量:96
20
作者 王飞宇 何萍 +2 位作者 张水昌 赵孟军 雷加锦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40-546,共7页
烃类流体注入储层聚集成藏导致储层中自生矿物形成的抑制或中止,成岩矿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分析提供了成岩矿物形成的准确时间,成岩事件年代学研究可用于定量分析油气藏形成时间。砂岩储层中自生伊利石仅在流动的富钾孔隙水介质环境下才... 烃类流体注入储层聚集成藏导致储层中自生矿物形成的抑制或中止,成岩矿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分析提供了成岩矿物形成的准确时间,成岩事件年代学研究可用于定量分析油气藏形成时间。砂岩储层中自生伊利石仅在流动的富钾孔隙水介质环境下才能形成,烃类流体注入储层后伊利石形成便会中止,因此,烃类流体进入储层时间不可能早于自生伊利石的形成时间。利用K-Ar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方法分析塔里木盆地塔中4石炭系C_Ⅱ油藏、塔北东河塘石炭系油藏和吉拉克三叠系凝析气藏3个砂岩储层的自生伊利石形成时间,分别为246—278Ma、24.3—31.8Ma和44.3—49.2Ma,反映前者第一期成藏时间为晚二叠世,后两者的成藏时间在老第三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石 油气藏 形成期 砂岩储层 钾-氩定年 烃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