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5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钻杆中子孔隙度测井的蒙特卡罗模拟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前 张锋 +3 位作者 张泉滢 刘军涛 郭洪波 鲁明宇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67-1972,共6页
过钻杆存储测井是评价水平井、大斜度井地层参数的一种重要的测井方式.本文针对过钻杆中子孔隙度测井中源和探测器相对钻杆的位置开展研究,并与电缆、随钻中子孔隙度测井响应进行了对比.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了过钻杆、电缆及随钻中子... 过钻杆存储测井是评价水平井、大斜度井地层参数的一种重要的测井方式.本文针对过钻杆中子孔隙度测井中源和探测器相对钻杆的位置开展研究,并与电缆、随钻中子孔隙度测井响应进行了对比.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了过钻杆、电缆及随钻中子孔隙度三种仪器模型,模拟研究了热中子分布及近、远探测器计数比值与孔隙度的响应关系,分析了孔隙度测量精度和相对灵敏度以及井眼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源在钻杆内探测器在钻杆外的测量方式近探测器计数率和孔隙度测量精度高;且低孔隙度时相对灵敏度高,同时防止测量过程中放射源的脱落.随着孔隙度增大,随钻仪器近探测器计数率增加,而电缆与过钻杆仪器计数率降低;随着井眼尺寸增加,近、远热中子计数率比值率增大,过钻杆和电缆近探测器计数率降低,随钻近探测器计数率增加.源在钻杆内探测器在钻杆外的测量方式在保证孔隙度测量精度及灵敏度的同时,提高了放射性源测井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中子孔隙度 过钻杆测量 灵敏度 蒙特卡罗模拟
原文传递
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类型研究及对勘探的指导意义——以塔里木盆地岩溶储层为例 被引量:93
2
作者 赵文智 沈安江 +3 位作者 潘文庆 张宝民 乔占峰 郑剑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213-3222,共10页
岩溶储层是中国海相含油气盆地重要的储层类型之一。本文基于塔里木盆地岩溶储层的实例研究,指出岩溶储层的储集空间以缝洞为主,缝洞可以发育于潜山区,也可以发育于内幕区,具不同的地质背景和成因。据此,将岩溶储层细分为四个亚类,其中... 岩溶储层是中国海相含油气盆地重要的储层类型之一。本文基于塔里木盆地岩溶储层的实例研究,指出岩溶储层的储集空间以缝洞为主,缝洞可以发育于潜山区,也可以发育于内幕区,具不同的地质背景和成因。据此,将岩溶储层细分为四个亚类,其中,潜山(风化壳)岩溶储层又可根据围岩岩性的不同细分为灰岩潜山岩溶储层和白云岩风化壳储层两个次亚类。潜山(风化壳)岩溶储层发育于潜山区,与中长期的角度不整合面有关,准层状分布,峰丘地貌特征明显;层间岩溶储层和顺层岩溶储层发育于内幕区,前者与碳酸盐岩层系内部中短期的平行(微角度)不整合面有关,准层状分布,后者与潜山周缘的斜坡背景有关,环潜山周缘呈环带状分布,与不整合面无关;受断裂控制岩溶储层主要发育于内幕区,分布于断裂发育区,尤其是背斜的核部,与不整合面无关,受断裂控制导致缝洞发育跨度大,沿断裂呈栅状分布。岩溶储层的细分方案突破了岩溶储层只分布于潜山区的传统认识,使岩溶储层勘探由潜山区向内幕区拓展,对中国海相含油气盆地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具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岩溶储层 潜山区 内幕区
下载PDF
地震叠前逆时偏移中的去噪与存储 被引量:94
3
作者 刘红伟 刘洪 +1 位作者 邹振 崔永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71-2180,共10页
地震叠前逆时偏移是当前公认的地震成像的有效途径,然而它面临着计算量甚巨,低频成像噪音以及存储量大等问题,因此,业内科研工作者对其研究乐此不疲.借助GPU/CPU协同计算可以有效解决计算量的难点,笔者已在另文中阐述,本文着重探讨成像... 地震叠前逆时偏移是当前公认的地震成像的有效途径,然而它面临着计算量甚巨,低频成像噪音以及存储量大等问题,因此,业内科研工作者对其研究乐此不疲.借助GPU/CPU协同计算可以有效解决计算量的难点,笔者已在另文中阐述,本文着重探讨成像噪音抑制以及存储问题.文中分析了叠前逆时偏移产生成像噪音的机制,据此提出在叠前地震资料中先对数据进行相位与振幅校正,进而在成像后运用拉普拉斯算子滤波法消除成像噪音,从而有效去除成像所产生的低频噪音;针对存储量,采用随机边界,用计算换存储,并借助GPU实现,节省了GPU与CPU之间的数据通讯,数值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随机边界方法的逆时偏移结果与直接存储波场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差别甚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成像噪音 拉普拉斯滤波器 随机边界 数据通讯 GPU实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系—下奥陶统白云岩形成机理 被引量:81
4
作者 何莹 鲍志东 +2 位作者 沈安江 申银民 李明和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6-818,共13页
根据铸体薄片鉴定、阴极发光显微镜观察、碳、氧稳定同位素测定、微量元素分析及包裹体测温等手段,对塔里木盆地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下奥陶统深埋热液白云岩类型及成因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研究区深埋藏白云岩主要由细晶或中... 根据铸体薄片鉴定、阴极发光显微镜观察、碳、氧稳定同位素测定、微量元素分析及包裹体测温等手段,对塔里木盆地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下奥陶统深埋热液白云岩类型及成因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研究区深埋藏白云岩主要由细晶或中晶白云石组成,白云石呈自形或半自形晶。δ13CPDB值为-1.63‰~2.31‰,平均为0.25‰,δ18OPDB值为-11.49‰^-6.02‰,平均为-8.72‰;锶含量较低,在77×10-6~107×10-6之间,二价铁、锰含量较高,具有高的有序度和低的CaCO3摩尔含量的特点。各种资料表明,该类白云岩是在深埋藏环境中较高温度条件下形成的,白云岩的形成与海西期岩浆喷发活动有关,变质岩体的分布控制了白云岩的分布。白云化流体来自岩浆热液、变质热液、有机酸及区域地下热卤水的混合,白云化所需的Mg2+来自岩浆岩中铁镁矿物的分解、埋藏压实过程中粘土矿物的脱水作用等。因此其白云化机制可称之为“深埋热液白云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寒武系-下奥陶统深埋热液白云岩 白云化作用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机理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走滑断裂系统特征及其控油作用 被引量:84
5
作者 邬光辉 成丽芳 +3 位作者 刘玉魁 汪海 曲泰来 高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9-243,共5页
用新三维地震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中发育的走滑断裂系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研究系统中主要发育着花状构造、雁列构造、拉分地堑、辫状构造、剪切断裂带等多种构造样式。晚加里东-早海西运动期受阿尔金地区... 用新三维地震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中发育的走滑断裂系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研究系统中主要发育着花状构造、雁列构造、拉分地堑、辫状构造、剪切断裂带等多种构造样式。晚加里东-早海西运动期受阿尔金地区强烈的斜向碰撞挤压作用,在塔中地区形成一系列北东向的左旋走滑断裂;晚海西运动期受控南天山洋的斜向闭合拼贴作用,在塔北隆起轴部发育北东东向的压扭断裂,在塔北隆起南缘发育近南北向右旋走滑断裂;印支-燕山运动期受阿尔金走滑作用,在塔东发育左旋压扭断裂;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受西昆仑-帕米尔斜向挤压,在巴楚地区发育压扭-走滑断裂。走滑断裂形成演化具有多期性、断裂发育具有继承性与区段性。走滑断裂对碳酸盐岩储集层具有强烈的改造作用,走滑断裂破坏早期古油藏,是晚期油气运聚的主要通道,走滑断裂带造成油气分布的区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走滑断裂 构造演化 碳酸盐岩 油气
下载PDF
面向宽方位地震处理的炮检距向量片技术 被引量:78
6
作者 段文胜 李飞 +2 位作者 王彦春 王春和 党青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6-213,332+157,共8页
哈7三维是塔里木油田采集的第一块全方位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碳酸盐岩缝洞体成像和裂缝预测精度。然而,应用现行的窄方位处理技术对全方位地震资料的优势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作为面向宽方位地震资料的处理方法,炮... 哈7三维是塔里木油田采集的第一块全方位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碳酸盐岩缝洞体成像和裂缝预测精度。然而,应用现行的窄方位处理技术对全方位地震资料的优势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作为面向宽方位地震资料的处理方法,炮检距向量片(OVT)技术可提供一个现今最精确、最有效的数据域来做常规处理。本文分四个步骤阐述OVT技术的实施过程:数据准备、OVT域处理、OVT域叠前时间偏移、OVG(炮检距向量道集)处理。应用结果表明,OVT技术具有稀疏不连续性(减弱采集脚印)、全局去噪和分方位插值、保留方位角和裂缝检测、更适合宽方位处理等特点和优势,可望在复杂地震成像和储层描述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检距向量片 全方位 十字排列 方位各向异性
下载PDF
塔里木地区寒武纪岩相古地理及沉积演化 被引量:64
7
作者 刘伟 张光亚 +2 位作者 潘文庆 邓胜徽 李洪辉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9-538,共10页
以露头和钻井资料为基础,以地震资料为依托,以"统"为编图单元,分5个步骤完成塔里木地区寒武纪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①等时地层格架建立、②沉积地质学分析、③地震资料沉积地质特征解释、④地层厚度图分析和⑤综合分析。新的... 以露头和钻井资料为基础,以地震资料为依托,以"统"为编图单元,分5个步骤完成塔里木地区寒武纪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①等时地层格架建立、②沉积地质学分析、③地震资料沉积地质特征解释、④地层厚度图分析和⑤综合分析。新的图件揭示了寒武纪塔里木地区的古地理格局:塔西台地位于中西部,是一个大型台地;罗西台地位于东部罗西1井区,规模要小得多;两个台地之间是塔东欠补偿盆地。这种古地理格局在寒武纪伸展构造背景下继承性发展。不同相带的碳酸盐沉积速率、相对海平面变化和古气候条件控制了碳酸盐岩台地内部沉积环境的分异,这也是中寒武纪形成大面积分布的膏盐岩沉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地区 寒武纪 岩相古地理 控制因素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古构造演化与变形特征 被引量:60
8
作者 李本亮 管树巍 +5 位作者 李传新 邬光辉 杨海军 韩剑发 罗春树 苗继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1-530,共10页
通过区域地质和构造地震精细研究,提出了塔里木南缘早古生代板块构造控制塔南—塔中从伸展到挤压盆地演化:寒武纪—早奥陶世板缘拉张控制了塔中北斜坡断陷构造;中奥陶世北昆仑洋盆关闭后塔中前缘隆起;晚奥陶世—晚泥盆世塔中前陆冲断与... 通过区域地质和构造地震精细研究,提出了塔里木南缘早古生代板块构造控制塔南—塔中从伸展到挤压盆地演化:寒武纪—早奥陶世板缘拉张控制了塔中北斜坡断陷构造;中奥陶世北昆仑洋盆关闭后塔中前缘隆起;晚奥陶世—晚泥盆世塔中前陆冲断与走滑构造变形。晚奥陶世塔南前陆冲断构造由东南向西北方向传播,形成塘北—塔中南—塔中5号断裂带等弧形断裂体系和塔中低凸起中西段与Ⅰ号断裂带小角度斜交的走滑断裂体系。冲断构造位移的传播受控于两个滑脱层:其一是沿寒武系内部膏盐岩的滑脱,形成弧形冲断构造,终止于塔中南缘断裂带;另一个是沿中地壳韧性变形带的滑脱,形成塔中1号断裂带东端的弧形构造带。塔中1号断裂带东段的构造变形方式主要为向北传播水平位移的断层传播褶皱和向南反向冲断的楔形构造。塔中低凸起的中西段右行走滑构造导致了向东收敛的扫帚状走滑断裂体系的形成,剖面发育花状构造。塔中低凸起的古构造演化与变形特征、构造变形样式、构造变形成因和断裂体系,是克拉通盆地内部叠合盆地深层的主要构造地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低凸起 构造演化 构造变形特征 构造成因 构造断裂体系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东河砂岩沉积相 被引量:55
9
作者 王招明 田军 +2 位作者 申银民 周黎霞 王振宇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89-296,共8页
东河砂岩是塔里木盆地主要的勘探目的层和产油层之一。经过多年艰苦勘探和多学科综合研究 ,现已认识到东河砂岩为晚泥盆世晚期至早石炭世早期海平面上升背景下沉积的一套海侵底砂 (砾 )岩 ,在盆地范围内是一个明显的穿时沉积体。东河砂... 东河砂岩是塔里木盆地主要的勘探目的层和产油层之一。经过多年艰苦勘探和多学科综合研究 ,现已认识到东河砂岩为晚泥盆世晚期至早石炭世早期海平面上升背景下沉积的一套海侵底砂 (砾 )岩 ,在盆地范围内是一个明显的穿时沉积体。东河砂岩以滨浅海相陆源碎屑沉积占优势 ,局部发育海陆过渡相陆源碎屑沉积。根据盆地内 10 0多口井资料的岩石学特征、沉积特征以及其它指相标志的综合分析 ,在东河砂岩中识别出滨岸、河口湾、辫状河三角洲以及冲积扇等不同的沉积相类型 ,其中高能碎屑滨岸相最重要 ,分布最广。东河砂岩沉积早期和中期 ,盆地主要为高能碎屑滨岸相和碎屑陆棚相沉积 ,末期海侵达到最大 ,盆地内为碳酸盐台地沉积 ,而轮南及盆地北部一带受物源区的影响 ,出现混积滨岸和碎屑滨岸沉积。东河砂岩明显具有填平补齐的沉积特征 ,其砂体厚度在缓坡处减薄、陡坡处增厚、遇孤岛减薄或尖灭 ,这些沉积特征为形成东河砂岩非构造圈闭奠定了良好的地质基础。满加尔、轮南、塔中、玛扎塔格以及草湖地区都有可能找到该类油气藏 (田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东河砂岩 晚泥盆世 早石炭世 穿时沉积体 沉积相 非构造圈闭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油气输导体系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58
10
作者 武芳芳 朱光有 +3 位作者 张水昌 金强 韩剑发 张斌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2-341,共10页
塔里木盆地纵向上含油气层系多,除二叠系外,自寒武系到新近系均获得了工业油气流;平面上,自盆地北部的库车地区至盆地南部,自塔东地区至塔西南地区,均有油气发现。油气平面分布的广泛性和垂向上的多层系与油气输导体系的类型及空间配置... 塔里木盆地纵向上含油气层系多,除二叠系外,自寒武系到新近系均获得了工业油气流;平面上,自盆地北部的库车地区至盆地南部,自塔东地区至塔西南地区,均有油气发现。油气平面分布的广泛性和垂向上的多层系与油气输导体系的类型及空间配置组合关系具有密切联系。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发育了多种类型的油气输导体系,有不整合、断层、裂缝、渗透性输导层及火山刺穿等输导体。其中:断层输导体是油气垂向运移的高效通道,控制着塔里木盆地油气的纵向分布范围和规模;不整合输导体是油气长距离侧向运移的通道,控制了油气的平面分布范围;渗透性输导层既是油气长距离侧向运移的通道,也是重要的油气储集空间;而裂缝的最大作用则是增大渗透率,降低油气运移的阻力,并可显著改善储层的储集物性。总结了输导体系的类型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并探讨了输导体系有效性的主控因素,为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输导体系 不整合 断层 裂缝 渗透性输导体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南-古城地区奥陶系鹰山组天然气气源与深层天然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58
11
作者 王铁冠 宋到福 +6 位作者 李美俊 杨程宇 倪智勇 李慧莉 曹自成 张宝收 冯子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3-762,共10页
顺南-古城地区处于在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阿满低隆)、卡塔克隆起(塔中隆起)和古城墟隆起(古城低隆)3个构造单元的汇聚部位。近3年来,在顺南-古城地区的中-下奥陶统鹰山组或中奥陶统一间房组-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以鹰山组... 顺南-古城地区处于在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阿满低隆)、卡塔克隆起(塔中隆起)和古城墟隆起(古城低隆)3个构造单元的汇聚部位。近3年来,在顺南-古城地区的中-下奥陶统鹰山组或中奥陶统一间房组-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以鹰山组为主)及其毗邻的塔中隆起塔中1号构造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的碳酸盐岩中,已经有11口探井获得天然气流,天然气产量最高可达165.8×10^4m^3/d(顺南5井无阻流量)和107.8×10^4m^3/d(古城9井),显示顺南-古城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潜力。对顺南-古城地区以及塔中1号构造的11口探井的天然气烃类组分与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气-气对比表明:天然气干燥系数C1/C1-5值达0.99~1.00,属于过成熟干气范畴;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δ13C1—δ13C4值均大于-42.5‰,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不同源的典型天然气对比,确认天然气源自寒武系气源层。以顺南4井为例,采用流体包裹体测温-单井地层埋藏史数值模拟-实测地层Ro(镜质体反射率)剖面校正热史的集成技术,厘定中奥陶统一间房组-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以鹰山组为主)气藏属于一期成藏,天然气充注时间为22~10 Ma(中新世),属于晚期成藏,有利于天然气资源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时间 气源层 鹰山组 深层天然气 顺南-古城地区
下载PDF
断裂系统对碳酸盐岩有效储层的控制及其成藏规律 被引量:57
12
作者 苏劲 张水昌 +3 位作者 杨海军 朱光有 陈建平 张斌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6-203,共8页
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是我国油气勘探的重要层系之一,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和保存与次生孔-缝-洞的演化有密切的关系。地层不整合和断裂系统是影响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重要因素。根据断裂系统的不同性质及其影响碳酸盐岩储层裂缝演化和诱发... 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是我国油气勘探的重要层系之一,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和保存与次生孔-缝-洞的演化有密切的关系。地层不整合和断裂系统是影响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重要因素。根据断裂系统的不同性质及其影响碳酸盐岩储层裂缝演化和诱发溶蚀的不同机理,研究了4种断裂系统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影响:①断层性质反转对碳酸盐岩储层形成和油气成藏的影响;②断层相关褶皱形成不同的碳酸盐岩储层和油藏类型;③多期、多类型断层叠加作用影响碳酸盐岩储层演化及其石油地质特征;④断裂导致热液蚀变或优化储层性能与油气成藏。研究揭示了反转断层表现出晚期成藏的理想条件为早期拉张晚期深埋生烃,以及断层相关褶皱有利于碳酸盐岩地层形成内幕型背斜油气藏;针对不同类型和多期次叠加断裂系统控制碳酸盐储层形成、保存及其成藏特征,分析得出断层富集带、多期断裂的垂向叠置、岩溶缓坡地貌以及构造热液的上升盘有利于形成碳酸盐岩有效储层和相关的油气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系统 断层反转 断层相关褶皱 碳酸盐岩 有效储层 油气成藏
下载PDF
成藏年代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41
13
作者 赵靖舟 李秀荣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57-261,共5页
成藏年代学是当代石油地质学的一个前沿领域,现已形成油藏地球化学、包裹体测温法、同位素测年法、有机岩石学方法、饱和压力-露点压力法、油气水界面追溯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或技术。以塔里木盆地为例,分析了这些方法在油气成藏年代学研... 成藏年代学是当代石油地质学的一个前沿领域,现已形成油藏地球化学、包裹体测温法、同位素测年法、有机岩石学方法、饱和压力-露点压力法、油气水界面追溯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或技术。以塔里木盆地为例,分析了这些方法在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问题,认为现有的成藏年代学研究方法特别是流体包裹体和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等新方法和新技术尽管在成藏年代学研究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对于油气藏形成较复杂的叠合盆地的成藏年代和成藏史研究而言,尚需采用多种方法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年代学 成藏史 流体包裹体 伊利石K-Ar测年 油藏地球化学 油气水界面追溯法
下载PDF
库车前陆盆地油气成藏特征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49
14
作者 赵孟军 鲁雪松 +4 位作者 卓勤功 李勇 宋岩 雷刚林 王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5-404,共10页
库车前陆盆地是中国目前油气勘探程度和研究程度最高的前陆盆地。在深入认识库车前陆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聚集过程的基础上,总结了库车前陆盆地的油气分布规律:1平面上,油气相态在克拉苏构造带中部以干气为主,以此为中心向南、北两... 库车前陆盆地是中国目前油气勘探程度和研究程度最高的前陆盆地。在深入认识库车前陆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聚集过程的基础上,总结了库车前陆盆地的油气分布规律:1平面上,油气相态在克拉苏构造带中部以干气为主,以此为中心向南、北两侧及东、西两端渐变为凝析气、油藏;2垂向上,以第三系含盐地层和侏罗系煤系泥岩2套区域盖层划分为盐上、盐下和深层3套成藏组合,盐下白垩系成藏组合是天然气勘探主体;3从南向北,不同构造带的油气藏类型、油气相态、油气成藏期次表现为时空上的有序聚集;4从东向西,不同构造段构造特征、油气藏类型、成藏特征和资源潜力具有差异性,具有中段油气富集的特征。通过对油气成藏规律和油气分布特征的认识,整体建立了库车前陆盆地从非常规致密油气到常规油气的有序聚集模式,深入认识了油气分布规律和有利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成藏过程 分布规律 成藏组合 有序聚集 库车前陆盆地
下载PDF
海相干酪根与原油裂解气甲烷生成及碳同位素分馏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46
15
作者 田辉 肖贤明 +3 位作者 李贤庆 肖中尧 申家贵 刘德汉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7,共7页
利用封闭金管高压釜体系对海相原油和成熟干酪根进行了热解生气实验,获取了两类裂解气的组分和甲烷碳同位素数据,对比研究了两类母质在生气机理上的差异,并借助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参数讨论了甲烷碳同位素分馏的异同点。结果表明,原油裂... 利用封闭金管高压釜体系对海相原油和成熟干酪根进行了热解生气实验,获取了两类裂解气的组分和甲烷碳同位素数据,对比研究了两类母质在生气机理上的差异,并借助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参数讨论了甲烷碳同位素分馏的异同点。结果表明,原油裂解气富含C_(2-5)重烃,其后期裂解是甲烷的重要来源;而干酪根裂解气中C_(2-5)的含量较低,其后期裂解对干酪根甲烷气的贡献较小。这是两类甲烷气体生成的最大差异之一。两类裂解气甲烷碳同位素都有随着热解温度增高,碳同位素值先变轻再变重的特点,但原油裂解气甲烷碳同位素的最小值对应的温度较高;在相同热解温度下,干酪根裂解气甲烷碳同位素值要重于原油裂解气甲烷碳同位素值,这与后者前系物经过多次碳同位素分馏有关。因此,生气机理的差异是造成同位素分馏差异的根本原因,两类甲烷气体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参数的差异也是有成因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根裂解气 原油裂解气 甲烷碳同位素 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海相干酪根天然气生成成熟度上限与生气潜力极限探讨——以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 被引量:44
16
作者 陈建平 赵文智 +4 位作者 王招明 张水昌 邓春萍 孙永革 肖中尧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95-100,共6页
塔里木盆地海相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的热解、干酪根元素、高温热解气相色谱及黄金管封闭热模拟实验揭示,海相Ⅰ,Ⅱ型干酪根的天然气生成成熟度上限或“生气死亡线”为镜质体反射率3.0%;以煤为代表的Ⅲ型有机质的“生气死亡线”最... 塔里木盆地海相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的热解、干酪根元素、高温热解气相色谱及黄金管封闭热模拟实验揭示,海相Ⅰ,Ⅱ型干酪根的天然气生成成熟度上限或“生气死亡线”为镜质体反射率3.0%;以煤为代表的Ⅲ型有机质的“生气死亡线”最高可达镜质体反射率10%.不同类型有机质生成天然气的极限量存在明显差别.干酪根元素物质平衡法计算,海相Ⅱ型干酪根在R0〉1.5%以后演化阶段的生气量极限小于185m^3/t(TOC),不足其总生烃量的30%;在R0〉2.0%演化阶段的生气量极限小于110m^3/t(TOC),不足其总生烃量的20%.岩石热解法获得的相同演化阶段天然气生成量仅为干酪根元素质量平衡法计算值的1/10左右.黄金管封闭高温高压热模拟和高温热解方法获得的生气量介干两者之间,镜质体反射率1.3%以后的生气量极限为60~90m^3/t(TOC).岩石热解法获得的生气量是最小生气潜力,而干酪根元素质量平衡法获得的生气量是其极限生气潜力,实际生气量应低干元素质量平衡法计算出来的生气量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烃源岩 干酪根 成熟度 天然气 生气死亡线 生气潜力极限
原文传递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依奇克里克构造带侏罗系储层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42
17
作者 杨帆 邸宏利 +2 位作者 王少依 孙玉善 申银民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6-55,共10页
利用岩石薄片、物性等分析资料 ,对库车坳陷东部依奇克里克构造带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依奇克里克构造带中下侏罗统储层岩石类型均为岩屑砂岩、含长石岩屑砂岩。岩石学总体特征为成分成熟度低 ,结构成熟度较高 ,岩石成分... 利用岩石薄片、物性等分析资料 ,对库车坳陷东部依奇克里克构造带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依奇克里克构造带中下侏罗统储层岩石类型均为岩屑砂岩、含长石岩屑砂岩。岩石学总体特征为成分成熟度低 ,结构成熟度较高 ,岩石成分成熟度由北向南逐渐变好。储集空间类型在东西向也有所差异 ,东部吐格尔明地区主要为次生—原生孔隙型 ,西部依南地区主要为裂缝—次生孔隙型。储集性能平面上非均质性较强 ,以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为主 ,东部吐格尔明地区明显优于西部依南地区。影响本区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压实作用、沉积环境、岩石学特征、溶蚀作用及构造作用 ,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埋藏压实作用 ,构造挤压作用的叠加加强了本区西部储层压实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 侏罗系 储层特征 成因 孔隙结构 依奇克里克构造带
下载PDF
不同地震属性的方位各向异性分析及裂缝预测 被引量:41
18
作者 王洪求 杨午阳 +4 位作者 谢春辉 郑多明 王海龙 张喜梅 蒋春玲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5-931,820-821,共7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热瓦普区块宽方位地震资料分析认为,在方位角划分时应尽可能多地利用远炮检距信息,有利于提高裂缝预测精度。通过计算和分析不同地震属性的各向异性表明:旅行时差相对于旅行时,其各向异性受上覆地层的影响更小,较真实...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热瓦普区块宽方位地震资料分析认为,在方位角划分时应尽可能多地利用远炮检距信息,有利于提高裂缝预测精度。通过计算和分析不同地震属性的各向异性表明:旅行时差相对于旅行时,其各向异性受上覆地层的影响更小,较真实地反映目的层裂缝发育情况;振幅的各向异性预测裂缝的规律性较好,且与区域断裂分布特征吻合程度高;AVO梯度的各向异性预测裂缝精度高于常规属性,且在串珠位置(即缝洞发育处)裂缝发育,与实际地质情况吻合。对旅行时差、振幅、AVO梯度等有利属性的各向异性结果进行融合,可提高裂缝预测精度,有利于指导高产井的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角 裂缝预测 旅行时 AVO梯度 各向异性
下载PDF
塔里木深层气藏渗透率应力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36
19
作者 廖新维 王小强 高旺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3-94,共2页
随着油气田勘探工作的日益深入 ,近年来在我国发现大量深层气藏和凝析气藏 ,尤其在塔里木地区。为了搞清塔里木油田深层气藏岩石渗透率应力敏感特性 ,通过塔里木油田岩心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实验 ,研究了深层岩石的有效覆压与渗透率的关系 ... 随着油气田勘探工作的日益深入 ,近年来在我国发现大量深层气藏和凝析气藏 ,尤其在塔里木地区。为了搞清塔里木油田深层气藏岩石渗透率应力敏感特性 ,通过塔里木油田岩心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实验 ,研究了深层岩石的有效覆压与渗透率的关系 ,分析了渗透率应力敏感特征与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有效覆压增加岩石孔隙结构和骨架结构发生变化 ,会引起岩石渗透率的下降 ;岩石渗透率越低或有裂缝存在 ,应力敏感特性表现更强烈 ;随着异常高压气田开发过程的进行 ,地层压力逐渐下降 ,进而诱发岩石渗透率损失是不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渗透率 低渗透油气藏 孔隙结构 压力 凝析气藏 气田开发
下载PDF
水溶天然气运移地球化学示踪——以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为例 被引量:35
20
作者 秦胜飞 赵靖舟 +1 位作者 李梅 刘银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4-532,共9页
文中选择田河气田作为研究实例,对气田东、西部天然气进行系统的天然气地球化学对比研究,结合气田成藏的地质背景,认为和田河气田具有较好的水溶气运移成藏地质条件和明显的水溶气运移地球化学证据,提出了天然气是水溶气成因的新观点。... 文中选择田河气田作为研究实例,对气田东、西部天然气进行系统的天然气地球化学对比研究,结合气田成藏的地质背景,认为和田河气田具有较好的水溶气运移成藏地质条件和明显的水溶气运移地球化学证据,提出了天然气是水溶气成因的新观点。寒武系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大量溶解于水,在压力的驱使下,水溶气自寒武系运移至气田东部圈闭,然后再由气田东部的高压区沿不整合面往西部的低压区运移。根据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横向变化特征,提出了ln(C1/C2)、ln(C2/C3)、CO2/CH4、CH4/N2、N2/C2H6等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水溶气运移的地球化学示踪新指标,对研究天然气成藏机理和成藏过程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水溶气 运移 有机地球化学 示踪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