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球物理技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和前景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伟 贺振华 +4 位作者 李可恩 张固澜 容娇君 马钊 高君褀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73,共6页
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对页岩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页岩气的成藏模式、地质特征等方面。针对地球物理技术在页岩气勘探和开发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及页岩气勘探和开发对地球物理方法提出的新要求,简述了我国页岩气资源分布及... 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对页岩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页岩气的成藏模式、地质特征等方面。针对地球物理技术在页岩气勘探和开发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及页岩气勘探和开发对地球物理方法提出的新要求,简述了我国页岩气资源分布及美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情况;从页岩气资源评价参数出发,系统地阐述了地球物理方法在页岩气勘探和开发中能解决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对页岩气的地球物理方法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地球物理 非常规油气资源 微地震监测 岩石物理
下载PDF
川西晚侏罗世前陆盆地浅水三角洲砂体分布特征与叠置模式 被引量:23
2
作者 刘君龙 孙冬胜 +3 位作者 纪友亮 朱宏权 于海跃 王天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4-1178,共15页
基于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利用地震、测录井、岩心和分析化验等地质资料,阐明了发育在湖平面频繁变化背景下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特征,总结了砂体垂向叠置关系和平面分布规律,最后建立了浅水三角洲砂体叠置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分支... 基于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利用地震、测录井、岩心和分析化验等地质资料,阐明了发育在湖平面频繁变化背景下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特征,总结了砂体垂向叠置关系和平面分布规律,最后建立了浅水三角洲砂体叠置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分支河道和河口坝-滩坝叠覆体是蓬莱镇组浅水三角洲的主要成因砂体类型,平面上,分支河道呈树枝状,顺着物源方向展布,河口坝—滩坝叠覆体呈条带状,平行于岸线分布,纵向上,不同成因类型砂体相互叠置形成多种"复合砂体"类型。(2)从上游到下游,由于地形逐渐平缓,河流能量逐渐减弱,浅水三角洲分支河道的宽度和深度逐渐减小;低频的湖平面升降控制着浅水三角洲的进积和退积,高频的湖平面升降控制着浅水三角洲不同成因类型砂体的分布规律与叠置样式。(3)建立了川西晚侏罗世前陆盆地浅水三角洲沉积演化和4种砂体叠置模式,分别为低可容空间河道叠置、坝上河、高可容空间河道叠置和河口坝叠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沉积模式 砂体分布规律 侏罗纪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中值滤波方法 被引量:22
3
作者 袁勇 张固澜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5-129,共5页
探讨一种改进的中值滤波法进行VSP资料波场分离。从常规中值滤波的数学原理入手,详细探讨了一种改进的中值滤波法,使其在边界(L-1)/2个采样点的滤波效果与常规的中值滤波结果相同,而在对中间的各样点进行滤波时,将常规的中值滤波结果也... 探讨一种改进的中值滤波法进行VSP资料波场分离。从常规中值滤波的数学原理入手,详细探讨了一种改进的中值滤波法,使其在边界(L-1)/2个采样点的滤波效果与常规的中值滤波结果相同,而在对中间的各样点进行滤波时,将常规的中值滤波结果也参与到滤波过程中。通过对理论数据和2个零偏VSP资料进行波场分离,及对比分析分离后的波场,结果表明,改进的中值滤波相对于传统的中值滤波具有很高的稳健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子波差异 变级间距 中值滤波 零偏VSP
下载PDF
川西地区龙门山前带侏罗系物源与沉积体系演化 被引量:14
4
作者 邓莉 刘君龙 +3 位作者 钱玉贵 张世华 王天云 于海跃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0-391,共12页
前陆盆地山前带近源体系是近几年沉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侏罗系沉积期,川西地区龙门山前带发育了一套近源粗粒沉积体系。笔者充分利用全区覆盖的三维连片地震数据、测录井、岩心及野外露头资料,分析了不同时期物源特征和沉积体系... 前陆盆地山前带近源体系是近几年沉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侏罗系沉积期,川西地区龙门山前带发育了一套近源粗粒沉积体系。笔者充分利用全区覆盖的三维连片地震数据、测录井、岩心及野外露头资料,分析了不同时期物源特征和沉积体系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侏罗系沉积期,龙门山前带共发育来自短轴和近长轴2个方向的5套物源体系;(2)下侏罗统主要发育冲积扇-曲流河三角洲-滨浅湖-半深湖沉积体系,中、上侏罗统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3)龙门山前带可以划分3种沉积模式,分别为早侏罗世、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沉积模式。通过研究,不仅能够为龙门山前带侏罗系致密砂岩气藏的勘探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而且可以完善对近源冲积体系粗粒储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沉积 物源分析 沉积演化 山前带 川西地区
下载PDF
频谱分解技术在古河道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红岩 徐春明 +2 位作者 刘伟 冯右伦 张明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5年第5期610-614,共5页
河流相储集层一般具有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快、储层预测难的特点。传统地震预测方法是根据全频段信息进行研究,模糊了不同频率信号所携带的不同地质信息,降低了其预测精度。基于短时窗傅里叶变换的频谱分解技术,可将地震数据由时间域... 河流相储集层一般具有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快、储层预测难的特点。传统地震预测方法是根据全频段信息进行研究,模糊了不同频率信号所携带的不同地质信息,降低了其预测精度。基于短时窗傅里叶变换的频谱分解技术,可将地震数据由时间域变换到频率域,生成的振幅频率体和相位体可用来检测薄层及地质异常体横向不连续性,提高了储层预测的精度。基于此,首先根据已钻井的测井、录井等资料,建立了河道砂体正演模型,得到正演记录,并对正演记录进行时频分解,分析河道处响应特征,用于河道砂体的追踪识别。然后,对目的层段进行时频转换,提取振幅体频率切片,刻画出古河道的形态特征,并提取相位体切片,识别出断裂分布特征,指导了有利储层的预测。该技术在古河道砂体预测中的成功运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分解技术 河道识别 正演模拟 短时窗傅里叶变换
下载PDF
塔中地区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叠前流体识别 被引量:13
6
作者 鲜强 冯许魁 +5 位作者 刘永雷 吕东 安海亭 蔡志东 王祖君 苑恒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6-204,共9页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是由裂缝和次生溶蚀孔洞组成的,其地震响应为"串珠状"反射。由于受到地表沙丘覆盖和埋藏深度较大的影响,导致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储层成像精度差。同时该储层油水关系复杂,利用叠后地震方...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是由裂缝和次生溶蚀孔洞组成的,其地震响应为"串珠状"反射。由于受到地表沙丘覆盖和埋藏深度较大的影响,导致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储层成像精度差。同时该储层油水关系复杂,利用叠后地震方法进行油气检测时,无法有效识别储层中的油水特征。以上难题严重制约了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勘探开发的进程。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塔中地区高密度地震资料开展了研究,由于高密度数据信噪比、储层成像精度相对较高,因此有利于进行缝洞体储层叠前烃类检测方法研究。首先,利用岩石物理建模得到了准确度较高的纵、横波速度;其次,对油气、水井进行AVO正演,正演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井的AVO响应特征是有差异的,可以用AVO属性分析技术对碳酸岩储层流体识别;最后,利用叠前同时反演技术对研究区储层进行定量的流体预测,预测结果与该区试油成果对比分析,流体预测精度达到83. 3%,该方法为研究区内提升钻井成功率,降低油气勘探风险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建模 AVO正演 叠前反演 缝洞型储层 碳酸盐岩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川西地区晚侏罗世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君龙 孙冬胜 +3 位作者 纪友亮 尹伟 于海跃 王天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2-399,共8页
以川西地区晚侏罗世前陆盆地发育的浅水三角洲为例,充分利用地震数据和测井、录井等资料,阐明了前陆盆地发育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川西地区晚侏罗世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具有长轴、短轴方向物源共存的特点,并且在不... 以川西地区晚侏罗世前陆盆地发育的浅水三角洲为例,充分利用地震数据和测井、录井等资料,阐明了前陆盆地发育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川西地区晚侏罗世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具有长轴、短轴方向物源共存的特点,并且在不同沉积阶段,长轴、短轴方向物源体系供给能力具有差异;浅水三角洲主要受自旋回作用和异旋回作用等因素控制,其中幕式构造抬升对浅水三角洲的控制作用是前陆盆地区别于拗陷盆地和断陷盆地的主要特征。此研究完善了浅水三角洲理论在陆相湖盆中的应用,对其他前陆盆地发育的浅水三角洲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地区 晚侏罗世 浅水三角洲 沉积古地理特征 控制因素
下载PDF
裂陷盆地伸展方位与构造作用及对构造样式的控制——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南部断阶带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吴林 陈清华 +4 位作者 刘寅 王玺 张晓丹 孙珂 陈传浩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8,共10页
南部断阶带为苏北盆地高邮凹陷边界构造带,由吴堡断阶带和真武断阶带两个部分组成,具有复杂的构造作用过程和构造样式。在南部断阶带几何学特征研究基础上,以应力-应变分析理论为指导,利用平衡剖面法反演所得的伸展率进行横向对比,明确... 南部断阶带为苏北盆地高邮凹陷边界构造带,由吴堡断阶带和真武断阶带两个部分组成,具有复杂的构造作用过程和构造样式。在南部断阶带几何学特征研究基础上,以应力-应变分析理论为指导,利用平衡剖面法反演所得的伸展率进行横向对比,明确高邮凹陷各时期的优势伸展方位,从而分析南部断阶带的构造作用及其对构造样式的控制。结果表明,高邮凹陷优势伸展方位经历了NW向(K_2t^2—E_2d),NS向(E_2s)和NW向(Ny—Qd)的变化过程,首次从定量角度深入认识了高邮凹陷晚白垩世以来的构造应力场方向。由于不同时期优势伸展方位与断阶带呈不同角度斜交,吴堡断阶带经历了纯伸展、右行走滑-伸展与纯伸展3期构造作用,形成了平面斜交式和剖面马尾状的简单断层组合样式;真武断阶带经历了左行走滑-伸展、右行走滑-伸展和左行走滑-伸展3期构造作用,形成了平面网格式与剖面复式马尾状的复杂断层组合样式。伸展速率与走滑速率研究表明,断阶带伸展与走滑作用主要发生在阜宁组、戴南组和三垛组,多期次的走滑-伸展作用是南部断阶带构造样式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 走滑 伸展方位 构造样式 断阶带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中部沁水盆地热演化史与山西高原中新生代岩石圈构造演化 被引量:8
9
作者 孟元库 汪新文 +1 位作者 李波 蔡志东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以沁参1井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沉积构造演化及邻区对比等,以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为主要手段,配合锆石裂变径迹、矿物流体包裹体、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区域岩浆活动及盆地演化分析,较系统地研究了沁水盆地晚古生代以来的区域构造运动与... 以沁参1井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沉积构造演化及邻区对比等,以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为主要手段,配合锆石裂变径迹、矿物流体包裹体、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区域岩浆活动及盆地演化分析,较系统地研究了沁水盆地晚古生代以来的区域构造运动与构造演化。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山西高原中—新生代岩石圈构造热演化与高原的隆升过程,提高了对沁水盆地的地质评价,为下一步研究华北克拉通东部沁水盆地及邻区的古地热演化历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参1井 裂变径迹 流体包裹体 盆地构造分析 岩石圈 沁水盆地
下载PDF
一种消除测井数据多重共线性特征的密度测井数据重构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宜君 高刚 +2 位作者 桂志先 张伟 魏雅斋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1期196-202,共7页
在实际测量中,由于井下岩层的松散程度不一致,钻井技术限制,泥浆浸入,井眼条件差或者裂缝带的存在,造成井眼垮塌,从而无法获得高质量的测井曲线,特别是探测深度较浅的密度曲线。目前常用的密度重构方法为通过其他测井数据拟合密度,但该... 在实际测量中,由于井下岩层的松散程度不一致,钻井技术限制,泥浆浸入,井眼条件差或者裂缝带的存在,造成井眼垮塌,从而无法获得高质量的测井曲线,特别是探测深度较浅的密度曲线。目前常用的密度重构方法为通过其他测井数据拟合密度,但该类方法一般存在2个方面问题:(1)拟合算法多为线性,实际资料中多为非线性关系;(2)测井曲线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影响密度拟合精度。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利用井径和密度的交会图将地层分为标准层和校正层。然后分析了因变量(密度)与自变量(自然伽马、自然电位等常规测井数据)以及自变量相互之间的关系。其次利用核主成分分析去除自变量数据之间相关性,形成了相互正交的核主成分分量。最后选用随机森林非线性方法建立密度与核主成分分量关系模型,实际的密度重构效果在叠前地震勘探资料反演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校正 非线性关系 KPCA 随机森林 地震勘探资料反演
下载PDF
AVO分析技术在塔中碳酸盐岩油气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鲜强 蔡志东 +5 位作者 王祖君 王熊飞 梁国平 吕海清 张磊 靳懿鑫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60-265,共6页
塔中西部奥陶系为不整合面相关的岩溶风化壳型油气藏,储层被不同的流体及泥质充填后,储层的地震响应都为"串珠状"反射,储层的AVO响应是不同的。在对地震、测井及地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利用AVO分析技术对其流体属性进行预测。... 塔中西部奥陶系为不整合面相关的岩溶风化壳型油气藏,储层被不同的流体及泥质充填后,储层的地震响应都为"串珠状"反射,储层的AVO响应是不同的。在对地震、测井及地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利用AVO分析技术对其流体属性进行预测。AVO分析技术主要包括正演及反演两个方面,通过正演可以认识到储层充填不同流体的AVO响应,从而确定AVO异常的类型,然后AVO属性反演(P,G等属性)预测不同的流体,最终达到降低勘探风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 碳酸盐岩 油气检测 AVO调谐效应
下载PDF
两种VSP正演模拟方法应用对比研究
12
作者 王雪峰 范增辉 +5 位作者 刘聪伟 郭鸿喜 李飞 李娜 黄建华 张彦斌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19年第1期1-11,共11页
VSP作为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油田勘探开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通过井中垂直排列上的波场响应,求地球物理参数、速度场信息、层位识别、井旁构造形态和地层岩性特征等,解决这些反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为了更好的解... VSP作为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油田勘探开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通过井中垂直排列上的波场响应,求地球物理参数、速度场信息、层位识别、井旁构造形态和地层岩性特征等,解决这些反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为了更好的解决反问题首先也要处理好正问题—VSP正演模拟。下文以XX井为例,综合应用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分别进行了基于射线理论和基于波动方程的两种VSP正演模拟的实现过程,并结合野外实际采集资料对比了二者方法的差异和优劣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P正演模拟 射线理论 波动方程 射线追踪 正演道集记录
下载PDF
DAS-VSP采集技术在四川盆地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飞 秦俐 +2 位作者 陈沅忠 李自龙 刘丽婷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1年第3期36-43,共8页
近年来随着四川盆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向深层与非常规领域推进,对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预测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采用常规检波器进行VSP资料采集往往受到诸如高温、裸眼井段、井斜等条件的限制,检波器阵列不能下至目的层深度,导致目的... 近年来随着四川盆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向深层与非常规领域推进,对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预测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采用常规检波器进行VSP资料采集往往受到诸如高温、裸眼井段、井斜等条件的限制,检波器阵列不能下至目的层深度,导致目的层覆盖次数及成像范围受到较大影响,且采集一口VSP资料需要多次提升井中检波器阵列分段接收,难以保证VSP资料激发和接收的一致性。针对此类问题,在四川盆地开展了可控震源激发和井中分布式耐高温光纤声波传感(DAS)接收的VSP采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通过同一位置多次震动激发和高温深井中DAS-VSP一次性接收,可从源头上有效避免因多炮激发及采用常规检波器分段多次接收产生的资料一致性问题,采集资料初至清晰明显,提升了零井源距VSP速度解释的精度;②通过对DAS-VSP采集的高密度、高覆盖数据进行处理解释,成果分辨率提高,较清晰地刻画出了井旁构造特征,揭示的地层倾角、断层信息与钻井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VSP 采集 DAS-VSP 技术 一致性 高分辨率成像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广义S变换的低频吸收衰减梯度检测 被引量:24
14
作者 张固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407-2411,共5页
本文利用一种改进的广义S变换对地震波进行时频分解,求取地震波低频段时频谱的吸收衰减梯度,并与利用传统的广义S变换得到的高频段及低频段的吸收衰减梯度进行对比,以期更好地指示油气.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基于改进... 本文利用一种改进的广义S变换对地震波进行时频分解,求取地震波低频段时频谱的吸收衰减梯度,并与利用传统的广义S变换得到的高频段及低频段的吸收衰减梯度进行对比,以期更好地指示油气.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广义S变换的低频吸收衰减梯度可与传统的广义S变换得到的高频吸收衰减梯度相互佐证,更好指示油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广义S变换 高频 低频 吸收衰减梯度
下载PDF
地震波频散效应与反Q滤波相位补偿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固澜 贺振华 +3 位作者 王熙明 张建军 张彦斌 李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55-1663,共9页
本文以Futterman提出的地震波振幅衰减和相速度频散表达式为基础,从井震匹配的角度出发,推导了不进行反Q滤波、仅反Q滤波振幅补偿、仅反Q滤波相位补偿,以及反Q滤波相位与振幅同时补偿四种情况下,地震波速度频散与相速度及地震记录振幅... 本文以Futterman提出的地震波振幅衰减和相速度频散表达式为基础,从井震匹配的角度出发,推导了不进行反Q滤波、仅反Q滤波振幅补偿、仅反Q滤波相位补偿,以及反Q滤波相位与振幅同时补偿四种情况下,地震波速度频散与相速度及地震记录振幅谱间的表达式,并从理论上说明了反Q滤波相位补偿的必要性.通过相同观测系统,炸药震源和可控震源分别激发采集的零偏移距VSP资料实例,验证了本文所推导的速度频散表达式的合理性;通过井震标定实例,进一步说明了反Q滤波相位补偿,可有效消除地震子波速度频散,提升地面地震资料与零偏移距VSP走廊叠加剖面的匹配度,最终提高地震资料成果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速度 频散 群速度 井震标定 反Q滤波 相位补偿 零偏移距VSP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增益限的反Q滤波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固澜 林进 +6 位作者 王熙明 贺振华 曹俊兴 张建军 贺锡雷 林凯 薛雅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525-2535,共11页
地层的Q吸收会造成地震波振幅衰减、相位畸变,分辨率和信噪比明显降低.反Q滤波可消除由于地层Q吸收造成的振幅衰减和相位畸变,从而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但反Q滤波振幅补偿的数值不稳定性问题会严重降低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并产生很多假象... 地层的Q吸收会造成地震波振幅衰减、相位畸变,分辨率和信噪比明显降低.反Q滤波可消除由于地层Q吸收造成的振幅衰减和相位畸变,从而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但反Q滤波振幅补偿的数值不稳定性问题会严重降低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并产生很多假象.截止频率法和稳定因子法反Q滤波振幅补偿方法虽可控制数值非稳定性问题,但振幅补偿函数的增益限为一个时不变的常数,且与地震数据动态范围无关,其经常会压制深层地震波的高频成分,反而降低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因此,本文在研究截止频率法和稳定因子法的基础上,结合地震数据的动态范围对地震记录分辨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增益限的反Q滤波振幅补偿方法,其增益限和稳定因子都是时变的,且都自适应于地震数据有效频带的截止频率.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试算表明,本文的自适应增益限的反Q滤波方法可恢复地震信号有效频带范围内的能量,且能较好地控制数值非稳定性问题,最终获得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的地震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Q滤波 动态范围 自适应 增益限 稳定因子
下载PDF
VSP波场研究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17
17
作者 蔡志东 王世成 +1 位作者 韦永祥 王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91,共11页
垂直地震剖面法(VSP)通常采用三分量(3C)检波器记录地震波场信息,而纵、横波震源的应用使其波场进一步丰富和复杂化,开展VSP各种波场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首先对VSP记录的波场特征进行分析,进而讨论了不同类型震源... 垂直地震剖面法(VSP)通常采用三分量(3C)检波器记录地震波场信息,而纵、横波震源的应用使其波场进一步丰富和复杂化,开展VSP各种波场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首先对VSP记录的波场特征进行分析,进而讨论了不同类型震源和不同介质模型的复杂波场分离方法,包括光纤观测VSP波场的噪声特点及压制方法,井筒波与电缆波的产生机理、压制及应用方法,绕射波与断面波的特征及其应用方法,多次波的特征及其压制和应用方法,折射波与导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应用方法等,重点研究了上行横波和转换波的传播特征、波场分离与矢量合成及多波信息的综合应用方法等。最后,对多分量VSP波场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多波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拓展VSP记录中波场传播特征的研究有益于揭示地下复杂构造与地层物性信息,VSP多波解释与反演研究、多波属性的提取与应用有助于油气储层的勘探与开发等,预期VSP多种波场的研究将具有持续攻关和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震剖面法 多波 多分量 波场识别 地震处理 波场分离 纵横波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复杂地区观测系统分析评价的照明度函数设计 被引量:11
18
作者 高磊 潘树林 +2 位作者 尹成 吴波 张固澜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5-262,共8页
在复杂构造地区进行照明度分析,对观测系统的优化设计有着重要意义.人们对如何进行正演照明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如何利用照明结果进行观测系统的优化设计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为了使照明度分析有一定的规范,通过文字和图形定义了... 在复杂构造地区进行照明度分析,对观测系统的优化设计有着重要意义.人们对如何进行正演照明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如何利用照明结果进行观测系统的优化设计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为了使照明度分析有一定的规范,通过文字和图形定义了炮点入射照明、检波点接收照明、共反射点面元入射照明、共反射点面元成像照明和炮点-共反射点面元-检波点照明等五种照明度分析函数.通过这五种照明度分析函数就可以完成观测系统的评价及优化设计等工作.可以通过某个观测系统下,照明度函数能量的均匀性来判断一个观测系统的优劣.其中炮点-共反射点面元-检波点照明函数是其他一切照明度分析函数的基本子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明度 入射照明 接收照明 成像照明 均匀性
下载PDF
基于零井源距VSP资料的井地联合溶洞定位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冲 张庆红 +2 位作者 蔡志东 申尽志 王阳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663-2669,共7页
为了确定碳酸盐岩地区目标井钻头前方缝洞体的空间位置,提出一种基于零井源距VSP资料的井地联合溶洞定位方法,提高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直接钻遇率.该方法主要利用钻井过程中获得的准确VSP速度修正地震三维速度场,对井区一定范围内的地震... 为了确定碳酸盐岩地区目标井钻头前方缝洞体的空间位置,提出一种基于零井源距VSP资料的井地联合溶洞定位方法,提高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直接钻遇率.该方法主要利用钻井过程中获得的准确VSP速度修正地震三维速度场,对井区一定范围内的地震三维资料进行重新叠前深度偏移处理.通过零井源距VSP资料标定老三维地震资料(原定井位的三维地震)和新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对比解释新、老三维地震资料,确定溶洞的空间位置变化.实时提供钻井靶心坐标,提高中靶精度.目前该方法已经在塔里木盆地塔北碳酸盐岩地区得到验证,并在塔中碳酸盐岩地区成功应用4口井,4口井在钻井期间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放空和漏失,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法的成功应用为提高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直接钻遇率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VSP 井地联合 速度场 溶洞定位 直接钻遇率
原文传递
基于VSP的地震地质导向方法与应用试验 被引量:7
20
作者 蔡志东 王赟 +2 位作者 温铁民 艾维平 王冲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0-440,共11页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复杂储层类型成为主要勘探目标,然而随着勘探难度的增加,储层钻遇率大幅下降,严重制约了油气勘探开发的进步。为了更准确地预测钻头前方地质目标的位置和物性信息,概要介绍了基于VSP的地震地质导...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复杂储层类型成为主要勘探目标,然而随着勘探难度的增加,储层钻遇率大幅下降,严重制约了油气勘探开发的进步。为了更准确地预测钻头前方地质目标的位置和物性信息,概要介绍了基于VSP的地震地质导向方法,并对单一速度控制的地震地质导向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多参数井控约束的地震地质导向方法,利用模型数据正演和成像试验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有助于得到更准确的地震重新偏移数据,对目标体的刻画更加精细。同时为了更好地提升作业效率,探索开发了安装于钻头上的地震信号采集仪器并进行了测试研究,测试结果表明,新仪器性能稳定、记录数据品质较高,预期可以应用于一些井况复杂且时效性高的研究项目,可对现有方法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最后结合在不同探区的大量生产试验,对不同VSP激发源和不同记录仪器的地震地质导向方法进行了分类和优选研究,总结了地震地质导向系列方法在提升储层钻遇率、降低作业风险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中地震 VSP 地震地质导向 数据采集 储层预测 储层钻遇率 地震试验 仪器研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