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相关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前 王临虹 +5 位作者 方利文 张志慧 王芳 王潇滟 乔亚萍 王爱玲 《中国健康教育》 2013年第5期416-419,423,共5页
目的了解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乙肝)母婴传播(IPMTCT)项目地区医务人员接受培训状况及其对IPMTCT相关知识水平的影响,为完善项目培训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河南省和贵州省中的4个项目地区IPMTCT工作的536名... 目的了解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乙肝)母婴传播(IPMTCT)项目地区医务人员接受培训状况及其对IPMTCT相关知识水平的影响,为完善项目培训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河南省和贵州省中的4个项目地区IPMTCT工作的536名医务人员近1年接受相关培训状况及其IPMTCT相关知识水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受IPMTCT相关培训的医务人员中,92.5%接受过县(区)级培训,85.1%接受过专题培训,82.3%接受过讲座形式培训,26.7%接受过以会代训/例会形式培训,接受培训次数的中位数为2次。单因素分析,仅接受专题培训(50.9%)的医务人员IPMTCT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仅接受过综合培训者(30.6%);仅接受讲座形式培训者(52.3%)知晓率高于仅接受以会代训/例会形式培训者(24.6%);接受培训3次及以上者知识知晓率最高(66.9%)(P均<0.01)。多因素分析,在调整文化程度、专业、机构级别、所在地区有无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基础等因素后,与仅接受以会代训/例会形式培训相比,接受讲座形式培训的医务人员的知识知晓率高(OR=2.9,95%CI:1.4~6.0)。结论培训形式是影响基层医务人员IPMTCT相关知识水平的重要因素,重大公共卫生专项经费应重点支持以讲座为主要形式的IPMTCT专题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传播 HIV/AIDS 梅毒 HBV 培训 知晓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艾滋病高发地区HIV感染孕产妇分娩情况及妊娠结局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前 王临虹 +5 位作者 方利文 张志慧 王爱玲 王芳 王潇滟 乔亚萍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17-1419,共3页
目的 了解中国部分艾滋病高发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孕产妇分娩相关情况及妊娠结局。方法 2005年1月&mdash;2011年8月,对艾滋病相对高发的4省7个县(市、区)医疗保健机构发现的全部HIV抗体检测结果阳性、并且继续妊娠分娩的... 目的 了解中国部分艾滋病高发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孕产妇分娩相关情况及妊娠结局。方法 2005年1月&mdash;2011年8月,对艾滋病相对高发的4省7个县(市、区)医疗保健机构发现的全部HIV抗体检测结果阳性、并且继续妊娠分娩的1 187例HIV感染孕产妇及所产1 205名新生儿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及随访管理。结果 1 187例HIV感染产妇中,在助产机构分娩者占96.0%,剖宫产占39.1%,妊娠期发生合并症和并发症比例从2005年的34.1%降至2011年的24.3%,呈逐年递减趋势(&chi;2=6.856,P=0.009);HIV感染产妇所娩1 205名胎儿的活产比例自2009年后均达100.0%,新生儿死亡比例在0.0%~1.5%,年度变化趋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IV感染孕产妇剖宫产率、产科损伤性操作、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等可能增加母婴传播风险的产科相关因素暴露水平仍然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母婴传播 分娩方式 产科因素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应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状况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前 王临虹 +3 位作者 方利文 王潇滟 张璐 张志慧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2年第6期368-370,共3页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艾滋病(AIDS)高流行地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应用抗反转录病毒(ARV)药物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相对高发的5省23个市(县、区),对1 414名HIV-1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艾滋病(AIDS)高流行地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应用抗反转录病毒(ARV)药物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相对高发的5省23个市(县、区),对1 414名HIV-1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及随访管理,收集研究对象所应用ARV药物种类、方案等一系列信息。结果1 414名研究对象中,2005-2008年各年分别有77.13%、77.73%、78.26%和84.20%的HIV感染孕产妇应用了ARV药物,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χ2=5.90,P=0.01)。艾滋病感染产妇三联ARV药物应用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而单一NVP应用比例逐年下降(χ2=237.17,P<0.000 1;χ2=276.49,P<0.000 1)。预防性及治疗性三联药物方案应用比例仍不足40%和15%,上升幅度有限(χ2=45.79,P<0.0001;χ2=151.96,P<0.0001)。结论继续扩大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应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覆盖面,提高ARV药物的可及性,尤其是三联ARV药物方案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 儿童 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变化趋势
原文传递
5省艾滋病高发地区HIV感染孕产妇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前 方利文 +4 位作者 王临虹 吴久玲 王爱玲 王芳 王潇滟 《中国健康教育》 2013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了解HIV抗体咨询与检测对孕产妇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全国艾滋病相对高发地区的23个市/县/区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队列研究。对1414名HIV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人口学特征、应用抗逆转录... 目的了解HIV抗体咨询与检测对孕产妇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全国艾滋病相对高发地区的23个市/县/区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队列研究。对1414名HIV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人口学特征、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方案、孕产妇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自愿咨询与检测服务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414名HIV感染孕产妇中,有1120名(79.77%)感染孕产妇接受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有87.69%儿童应用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将单因素中对用药产生影响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接受过检测前、后咨询服务的HIV感染孕产妇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比例分别是未接受过检测前、后咨询者的1.99倍和3.08倍(OR=1.99,95%CI:1.37~2.89;OR=3.08,95%CI:1.16~8.20)。若HIV感染孕产妇是既往感染者,则其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可能性较大(OR=4.11,95%CI:2.72~6.20)。结论提高HIV抗体检测咨询覆盖和服务质量,有助于提高HIV感染孕产妇对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孕产妇 母婴传播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下载PDF
中国2004-2016年冬季低温与流感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栾桂杰 周脉耕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31个省份冬季低温与流感发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收集31个省份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流感的发病数据和气象数据。运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控制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等的影响,分析低温与流感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目的:探讨中国31个省份冬季低温与流感发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收集31个省份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流感的发病数据和气象数据。运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控制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等的影响,分析低温与流感发病的相关性。结果:全国流感发病率从2004年的4/10万增加到2016年的22/10万,整体呈现增高的趋势,黑龙江、辽宁、吉林等省份历年的发病率均<5/10万,处于较低的发病水平,而甘肃、河北、广东、北京等省份的流感发病率较高,部分年份的发病率>30/10万。在1-6月,随着气温的升高,流感的发病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在7-12月随着气温的降低,流感的发病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低温对流感发病影响最高的省份,冬季前期是北京(RR=2.90,95%CI:2.57~3.28),冬季后期是西藏(RR=3.37,95%CI:2.03~5.58);低温对流感发病影响最高的区域,冬季前期是东北地区(RR=2.04,95%CI:1.48~2.79),冬季后期是华南地区(RR=1.77,95%CI:1.61~1.94)。冬季前期和冬季后期低温对流感发病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结论:冬季低温与流感发病之间存在关联性,冬季前期和后期低温对流感发病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流感 发病 冬季
原文传递
预防儿童伤害游戏棋的应用及效果的初探
6
作者 杨亚明 高欣 +7 位作者 崔梦晶 陈宇 李洋 李圳 张徐军 潘慧君 马丽萍 朱骏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6年第2期33-36,共4页
目的调查预防儿童伤害游戏棋是否可用于促进儿童伤害的预防。方法采用的预防儿童伤害游戏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制作,可供2~6人同时参加。实验对象为江苏省宜兴市在校3~5年级小学生666名。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开展第一次游戏,然... 目的调查预防儿童伤害游戏棋是否可用于促进儿童伤害的预防。方法采用的预防儿童伤害游戏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制作,可供2~6人同时参加。实验对象为江苏省宜兴市在校3~5年级小学生666名。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开展第一次游戏,然后自主游玩。在实验对象使用该游戏棋的前后半年进行两次伤害预防知识问卷调查,最后还进行一次满意度调查。实验和调查在2014年6月—2015年2月期间完成。结果从学生伤害预防知识知晓情况来看,经干预后正确度高于干预前(P<0.05);从满意度来看,喜欢这套玩具的人明显多于不喜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还想要的明显多于不想要的;从分组来看,女生组喜欢程度略高于男生组,年级分组之间无差异。结论预防儿童伤害游戏棋对促进儿童预防伤害受到欢迎,且有较好的效果,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儿童伤害游戏棋 伤害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