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部分吸毒人群HIV-1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1
1
作者 易志强 邢辉 +7 位作者 胡国良 魏民 周小风 梁浩 江小明 卢飞豹 陈红 邵一鸣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对江西省吸毒人群进行HIV-1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了解HIV-1流行情况、亚型种类、毒株来源、变异情况等,为政府部门制定预防控制决策提供技术资料。方法 传统流行病学与分子流行病学相结合,对江西省9例吸毒人员进行流行病相关... 目的 对江西省吸毒人群进行HIV-1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了解HIV-1流行情况、亚型种类、毒株来源、变异情况等,为政府部门制定预防控制决策提供技术资料。方法 传统流行病学与分子流行病学相结合,对江西省9例吸毒人员进行流行病相关因素分析和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江西省部分吸毒人群不仅共用注射器,同时伴有不洁性交史。流行毒株主要为HIV-1 CRF01-AE,序列分析表明与越南和我国广西吸毒人群流行毒株相似性较高,与越南株U90087平均基因距离为9.00±2.27。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江西省吸毒人群的毒株来源完全一致。结论 目前江西省吸毒人群中HIV流行已从局部向全省蔓延,流行毒株为HIV-1 CRF01-AE。为阻止蔓延,应加强对吸毒人群和性乱人群的行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流行病学 分子 蛋白质亚型 序列分析 DNA
原文传递
我国HIV-1感染者耐药突变的流行性研究 被引量:45
2
作者 司雪峰 黄海龙 +6 位作者 魏民 关琪 宋艳辉 马鹏飞 全宇 邢辉 邵一鸣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目的 掌握我国大规模用药前耐药突变在我国HIV 1感染者中流行情况的本底资料。方法 在第二次全国HIV流行病调查 2 0 0 2年样本中随机选取 2 0 % ,对于蛋白酶 (PR)基因区全长和逆转录酶 (RT) 2 0~ 2 30氨基酸位点进行PCR扩增、测序并... 目的 掌握我国大规模用药前耐药突变在我国HIV 1感染者中流行情况的本底资料。方法 在第二次全国HIV流行病调查 2 0 0 2年样本中随机选取 2 0 % ,对于蛋白酶 (PR)基因区全长和逆转录酶 (RT) 2 0~ 2 30氨基酸位点进行PCR扩增、测序并使用HIVdb DrugResistanceAlgorithm软件进行分析 ,检测耐药相关突变。结果 分别得到 16 4份PR基因区样本和 138份RT基因区样本。PR基因区样本中发现 1份 ( 0 6 1% )样本存在蛋白酶抑制剂 (PI)主要相关突变 ,16 3份 ( 99 39% )样本存在PI次要耐药相关突变。RT基因区样本中发现 8份 ( 5 80 % )具有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NRTI)耐药相关突变 ,2份 ( 1 4 5 % )存在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NNRTI)耐药相关突变。结论 我国未用药HIV感染者中耐药相关突变尚处于低流行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突变 HIV-1感染 PR基因 用药 定期 NNRTI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位点 流行性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HIV-1B/C重组病毒的gag-pol区基因序列特征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关琪 魏民 +8 位作者 黄海龙 邢辉 洪坤学 马鹏飞 梁浩 司雪峰 黑发欣 张卓然 邵一鸣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7-391,共5页
目的 对 6株中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型 (HIV 1)B/C重组病毒的完整 gag基因和部分pol基因进行序列分析 ,从基因水平上分析是否存在新模式的B/C重组病毒并与其母本毒株进行比较研究 ,尝试对其不同的生物学表型进行解释。方法 从确诊的HI... 目的 对 6株中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型 (HIV 1)B/C重组病毒的完整 gag基因和部分pol基因进行序列分析 ,从基因水平上分析是否存在新模式的B/C重组病毒并与其母本毒株进行比较研究 ,尝试对其不同的生物学表型进行解释。方法 从确诊的HIV感染者的全血样本中 ,提取样本基因组DNA ,经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后 ,将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和测序。然后将所得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和氨基酸变异分析。用Simplot软件进行序列重组分析并确定重组断点区域 ;用MEGA软件按断点分段做基因进化树分析以验证该断点的正确性 ;用GCG软件包的Distance程序计算基因距离。并分析所研究的HIV 1B/C重组毒株长 2 5 5 0bp基因区段的分区段的基因离散率及基因重组对其功能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果 新疆 5份样本均未发现重组断点的变化 ,而重庆 1份样本的逆转录酶区内的B/C断点发生了 16 0个核苷酸的移动。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 ,我国流行的B/C重组株与其母本B、C毒株之间发生第 2 86位 (R→K/N)和第 799位 (A→T)的变化。结论 我国现在流行的HIV 1B/C重组病毒仍以CRF0 7 BC和CRF0 8 BC两种模式为主 ,在本研究涉及的基因区内尚未发现新模式重组毒株的流行。初步分析表明我国B/C重组毒株 2 86位和 799位氨基酸的变异可能为B/C重组株在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重组病毒 GAG基因 pol基因 生物学表型
原文传递
使用多重巢式PCR对我国HIV-1主要流行株亚型鉴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1
4
作者 魏民 梁浩 +6 位作者 陈健平 陈钊 关琪 邢辉 冯毅 洪坤学 邵一鸣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 建立一套新的亚型鉴定方法 ,仅仅使用巢式PCR ,一次扩增 ,即可对我国HIV 1主要流行株B、C和CRF0 1 AE进行亚型鉴定。方法 从HIV阳性样本中提取核酸 ,使用能覆盖HIV 1型M组gag区的引物进行第一轮扩增 ,第二轮扩增则使用分别检测... 目的 建立一套新的亚型鉴定方法 ,仅仅使用巢式PCR ,一次扩增 ,即可对我国HIV 1主要流行株B、C和CRF0 1 AE进行亚型鉴定。方法 从HIV阳性样本中提取核酸 ,使用能覆盖HIV 1型M组gag区的引物进行第一轮扩增 ,第二轮扩增则使用分别检测B、C、CRF0 1 AE亚型的三套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 ,三套引物放在同一个反应管中。反应产物经琼脂糖电泳后观察 ,不同亚型的位置不同 ,以此来判断亚型。另外设计一套引物 ,专门检测我国重组株CRF0 7 BC和CRF0 8 BC。所有样品均经过基因测序、系统进化树分析 ,以进行结果验证。结果 在检测的 119份样品中 ,经基因测序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证实B亚型样品 4 3份 (欧美B 11份 ,泰国B 32份 ) ,C、CRF0 1 AE、A和D亚型样品分别为 5 4份、17份、3份和 2份。其中C亚型的样品 ,有 5 2份属于CRF0 7 BC和CRF0 8 BC。而经过上述多重巢式PCR方法检测到的B亚型样品为 35份 (81 4 % ) ,C亚型 4 6份 (85 2 % )和CRF0 1 AE 13份(76 5 % )。另外 ,检测CRF0 7 BC和CRF0 8 BC重组株的引物特异性地检测到 4 3份 (82 7% )样品。上述结果与基因分析结果吻合 ,各个亚型之间无交叉 ,一种亚型的特异性引物只对该亚型有反应 ,而对其他亚型无反应 ,特异性达到 10 0 %。虽然有时会有非特异扩增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巢式PCR 中国 HIV-1 亚型 鉴定 艾滋病毒
原文传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感染基因诊断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4
5
作者 魏民 关琪 +6 位作者 梁浩 陈健平 陈钊 冯毅 洪坤学 邢辉 邵一鸣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72-776,共5页
目的 建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型 (HIV 1)基因诊断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 80份全国送检的已确认的HIV阳性样品 ,从健康献血员中选取 40份HIV阴性样品。分别提取人DNA和病毒RNA ,再分别扩增HIV 1的gp41、pol和gag各基因区的 3套反应系统 ... 目的 建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型 (HIV 1)基因诊断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 80份全国送检的已确认的HIV阳性样品 ,从健康献血员中选取 40份HIV阴性样品。分别提取人DNA和病毒RNA ,再分别扩增HIV 1的gp41、pol和gag各基因区的 3套反应系统 ,进行巢氏聚合酶链反应(nPCR)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将结果与血清学方法比较 ,观察结果是否一致。同时检测 3套反应系统的敏感性、重复性和对HIV 1各亚型参考病毒株的扩增情况。结果 用 3套反应系统对 80份阳性样本进行nPCR检测的阳性率为 :gp41反应系统 88 8% ;pol反应系统 83 8% ;gag反应系统 81 3 % ;3套系统联合应用检出率 90 0 %。用RT PCR检测阳性率为 :gp41反应系统96 3 % ;pol反应系统 91 3 % ;gag反应系统 95 0 % ;3套反应系统联合应用检出率可达 98 8%。阴性样品扩增均阴性 ,特异性为 10 0 %。 3套反应系统不但可扩增HIV 1型M组的A、B、C、D、CRF0 1 AE、F、G、H亚型 ,还可扩增其N和O组毒株 ,且与HIV 2无交叉反应。nPCR最低检测限为 1拷贝 /PCR。gag和pol反应系统RT PCR最低检测限为 750拷贝 /ml;gp41反应系统最低检测限为 150拷贝 /ml。nPCR和RT PCR扩增gp41、pol和 gag基因区的重复性分别为 :93 3 %、90 0 %、 86 7%和10 0 %、96 7%、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感染 基因诊断 艾滋病 聚合酶链反应 血清学诊断
原文传递
HIV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疫苗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刘颖 段丹丽 +6 位作者 彭虹 唐海丽 刘沙 张宁 王宁 刘建源 邵一鸣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1-283,共3页
目的 分析比较HIV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疫苗在小鼠和家兔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 HIV痘苗病毒载体疫苗vTKgpe以肌内、皮下、皮内 3种途径接种小鼠 ,每周采血检测HIV特异性抗体和针对痘苗病毒载体的抗体 ,4周时取脾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 目的 分析比较HIV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疫苗在小鼠和家兔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 HIV痘苗病毒载体疫苗vTKgpe以肌内、皮下、皮内 3种途径接种小鼠 ,每周采血检测HIV特异性抗体和针对痘苗病毒载体的抗体 ,4周时取脾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此外vTKgpe皮内途径接种 2只家兔 ,每周采血检测抗体。结果 肌内和皮下免疫的小鼠在 2周时开始出现HIV特异性抗体 ,4周时开始消失 ;针对痘苗病毒载体的抗体滴度在 4周时急剧升高 ;血清吸附实验表明痘苗病毒抗体的升高对HIV特异性抗体检测有一定的掩盖。细胞免疫仅在皮内免疫的小鼠中检测到。家兔的HIV特异性抗体在 2周时出现 ,并能维持一段时间。结论 在小鼠体内 ,肌内和皮下注射 2种途径倾向于诱导体液免疫 ,而皮内接种则以诱导细胞免疫为主。家兔对痘苗病毒的敏感性要高于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痘苗病毒载体 小鼠 特异性抗体 细胞免疫 皮下 体内 家兔 接种 疫苗免疫
原文传递
广西HIV-1 CRF01-AE重组毒株env基因V3环序列变异及其与生物表型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罗皓 梁浩 +4 位作者 邵一鸣 张志勇 邢辉 卢灿健 吴华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92-1095,共4页
目的研究广西HIV-1 CRF01-AE重组毒株env基因V3环序列变异及其与生物表型间的关系。方法从广西主要流行区收集来的50份HIV-1感染者血液样本中提取前病毒DNA,使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扩增HIV-1 env基因片段并进行亚型鉴定,选择3... 目的研究广西HIV-1 CRF01-AE重组毒株env基因V3环序列变异及其与生物表型间的关系。方法从广西主要流行区收集来的50份HIV-1感染者血液样本中提取前病毒DNA,使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扩增HIV-1 env基因片段并进行亚型鉴定,选择38份CRF01-AE重组型HIV-1毒株env基因V3环及邻近区域的序列进行系统树和氨基酸变异分析。结果38份CRF01- AE重组毒株中36份与分离于广西地区的CRF01-AE.97CNGX2f和泰国代表毒株THCM240接近,另外2份与中非共和国代表株90CF402聚成一簇;CRF01-AE重组毒株V3环顶端四肽存在着4种类型: GPGQ、GPGR、GPGH和GPGA;根据V3环关键氨基酸推测辅助受体使用情况,结果显示:71.05%的CRF01-AE重组毒株可能使用CCR5作为辅助受体,28.95%不能对其辅助受体的使用情况做出预测。结论广西HIV-1 CRF01-AE重组毒株V3顶端四肽变异较大,而且大部分毒株可能为NSI型,这可为广西该毒株的防治和诊断试剂的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变异 生物表型
原文传递
浙江省2004-2007年HIV-1亚型CRF01_AE流行毒株的基因型耐药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姚亚萍 辛若雷 +6 位作者 徐云 杨介者 郭志宏 潘晓红 张佳峰 廖玲洁 邢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6-379,共4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HIV-1主要流行毒株CRF01_AE在治疗人群和未治疗人群中的基因型耐药变异情况。方法选取2004-2007年间收集的HIV感染者样本,对HIV蛋白酶(PR)全长和部分反转录酶(RT)基因区进行RT-PCR扩增测序。分析56个感染CRF01_AE重... 目的了解浙江省HIV-1主要流行毒株CRF01_AE在治疗人群和未治疗人群中的基因型耐药变异情况。方法选取2004-2007年间收集的HIV感染者样本,对HIV蛋白酶(PR)全长和部分反转录酶(RT)基因区进行RT-PCR扩增测序。分析56个感染CRF01_AE重组亚型样本的序列,其中未治疗组43例,已治疗组13例。使用Stanford HIV Drug Resistance Database(http://hivdb.stanford.edu)的在线耐药序列分析软件HIV DB进行序列分析,寻找耐药相关突变位点。结果未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为229个/mm^3,病毒载量log10中位数为3.41,存在基因型耐药突变率的发生(5/43,11.6%),检出包括PR区第10、46、71位和RT区的第103、118位氨基酸的耐药相关突变;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为186个/mm^3,病毒载量log10。中位数为3.91,13例中有8例发生了基因型耐药变异(61.5%),检出29个基因型耐药突变。耐药率较高且多表现为交叉耐药。结论浙江省未治疗的HIV感染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型耐药突变;已开始治疗的HIV感染者基因型耐药突变发生率较高,而且交叉耐药现象广泛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 基因型耐药 变异
原文传递
红河州HAART病人HIV耐药监测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陈会超 丁力 +7 位作者 陈敏 董艳玲 邢辉 杨朝军 董莉娟 戴洁 张维义 马艳玲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2,共2页
红河州为云南省艾滋病(AIDS)疫情较重地区。为了解抗病毒治疗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耐药株的流行状况,在参考世界卫生组织耐药监测指南的基础上,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采集现场数据和耐药基因型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红... 红河州为云南省艾滋病(AIDS)疫情较重地区。为了解抗病毒治疗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耐药株的流行状况,在参考世界卫生组织耐药监测指南的基础上,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采集现场数据和耐药基因型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红河州开展了抗病毒治疗耐药情况监测调查。现将监测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耐药
原文传递
广西HIV-1毒株膜蛋白V3环氨基酸变异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罗皓 梁浩 +4 位作者 邵一鸣 张志勇 邢辉 沈菁 卢灿健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了解广西HIV-1亚型膜蛋白V3环的氨基酸序列特征及变异特点。方法应用nest-PCR对46份来自广西主要流行区的HIV-1重组毒株env基因区进行扩增后,使用ABI310型测序仪测序,然后应用CLUSTAL、MEGA和dnatools等生物学软件对env基因区V3环... 目的了解广西HIV-1亚型膜蛋白V3环的氨基酸序列特征及变异特点。方法应用nest-PCR对46份来自广西主要流行区的HIV-1重组毒株env基因区进行扩增后,使用ABI310型测序仪测序,然后应用CLUSTAL、MEGA和dnatools等生物学软件对env基因区V3环及其临近区域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46份基因序列,43份为CRF01-AE(93.48%),3份为CRF08-BC(6.52%);V3环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CRF01-AE毒株存在7种类型:GPGQ(74.4%)、GPGR(9.3%)、GPGK(4.7%)、GPGH(4.7%)、GPGA(2.3%)、GRGE(2.3%)和RPGE(2.3%),而CRF08-BC毒株V3顶端四肽为GPGQ;根据V3环关键氨基酸推测辅助受体使用情况,结果显示:60.47%的CRF01-AE重组毒株可能使用CCR5为辅助受体,39.53%不能对辅助受体的使用做出预测,CRF08-BC重组毒株100%可能使用CCR5。结论目前广西HIV-1的主要流行株是CRF01-AE;V3环序列高度变异,顶端四肽主要是GPGQ,可能为NSI型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 变异 亚型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受体结合结构域分子探针的构建及在中和抗体分离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铮 任莉 +6 位作者 杨馥榕 申玉敏 胡彩琴 郝彦玲 朱彪 李丹 邵一鸣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590-595,共6页
目的构建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受体结合结构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分子探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者(简称“新冠康复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 目的构建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受体结合结构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分子探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者(简称“新冠康复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进行单克隆记忆B细胞分选,获得RBD特异性中和抗体。方法从GenBank中下载SARS-CoV-2 RBD序列,在C末端加入Avi标签和6组氨酸标签后进行密码子优化设计、合成基因后克隆入表达载体pDRVI1.0,转染293F表达出蛋白进行生物素化后,利用该探针从2名新冠康复者的PBMCs中分选出单克隆RBD特异性B细胞。对B细胞裂解后,进行抗体轻重链可变区扩增,将获得的抗体轻重链基因分别克隆入表达载体,转染293F细胞后采用Protein A对抗体进行纯化,并利用SARS-CoV-2假病毒对其中和能力进行测试。结果成功获得了RBD-Avi蛋白,RBD-Avi探针生物素化效率达到30%~50%,Western Blot实验证实生物素化探针可以被来自于新冠康复者血浆中的抗体所识别,利用该探针可从2名新冠康复者体内成功分别分离出7个、16个RBD特异性记忆B细胞,分别占总细胞群的0.24%和0.17%;对获得的B细胞进行裂解后扩增出抗体的轻重链可变区,分别获得了7对、12对抗体轻重链。2名新冠康复者体内共表达出16个抗体,纯化抗体后利用SARS-CoV-2假病毒进行测试,大部分抗体对假病毒都展示出了中和活性,其中6个抗体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低于1μg/mL;XJ-A9和SCF-F1针对野生型假病毒的IC50值分别达到0.07μg/mL和0.35μg/mL。结论本研究构建的SARS-CoV-2 RBD分子探针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分离的抗体具有针对SARS-CoV-2野生型假病毒的中和活性,具备深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受体结合区域 中和抗体 记忆B细胞
原文传递
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基因序列分析中的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关琪 邢辉 +6 位作者 黄海龙 魏民 洪坤学 马鹏飞 梁浩 张卓然 邵一鸣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2-324,共3页
目的 研究DNA序列分析中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建立排除污染、进行序列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 950份HIV 1样品DNA基因序列结果的分析,查找序列读取及序列分析中存在的各种影响因素,对各种可能导致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解释。结果... 目的 研究DNA序列分析中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建立排除污染、进行序列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 950份HIV 1样品DNA基因序列结果的分析,查找序列读取及序列分析中存在的各种影响因素,对各种可能导致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解释。结果 在使用各种软件进行序列分析时,两样本之间的基因距离为 0;两样本所测区段的核苷酸或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或相差甚微;样本与实验室内所构建的克隆株之间的基因距离过近,同源性达到 99%以上;两个独立传播的群体之间个别样本的互混等指标均提示存在污染的可能。结论 构建基因进化树和将样本的核苷酸序列翻译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后构建共享序列,是一种很好的发现序列质量问题、进行序列质量控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 基因序列分析 克隆株 HIV-1 质量控制 样本 DNA序列分析 氨基酸序列 基因进化 核苷酸序列
原文传递
缺失IFN-γ受体基因的天坛株减毒重组痘苗病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薇 刘颖 +5 位作者 段丹丽 李海山 刘勇 洪坤学 朱家鸿 邵一鸣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 构建缺失IFN γ受体基因的天坛株重组痘苗病毒载体 ,初步研究其毒力的改变及B8R缺失区插入外源基因表达的稳定性。为研制表达多价抗原重组痘苗病毒载体、提高痘苗病毒载体安全性进行探索。方法 采用PCR技术、多步克隆构建带有天... 目的 构建缺失IFN γ受体基因的天坛株重组痘苗病毒载体 ,初步研究其毒力的改变及B8R缺失区插入外源基因表达的稳定性。为研制表达多价抗原重组痘苗病毒载体、提高痘苗病毒载体安全性进行探索。方法 采用PCR技术、多步克隆构建带有天坛株痘苗病毒B8R基因外左右侧同源臂、痘苗病毒启动子序列pE L、p7 5及下游LacZ序列的转移质粒pSKB8R、pSKB8RLacZ。将痘苗病毒VTT与转移质粒pSKB8RLacZ共转染CEF细胞进行同源重组 ,经蓝白斑筛选、连续单斑纯化、鉴定获得B8R基因 (IFN γ受体基因同源序列 )缺失为LacZ所取代的重组病毒VTT△B8RLacZ。结果 经酶切、测序鉴定转移质粒构建正确 ,核酸水平、外源基因生物学活性检测表明VTT△B8RLacZ在CEF细胞连续培养传代中B8R基因的缺失和插入外源基因LacZ表达均很稳定。VTT△B8RLacZ在细胞中的繁殖复制水平与VTT相当。兔皮内毒力实验表明B8R基因缺失显著降低VTT的毒力。结论 本研究表明B8R基因缺失可显著降低痘苗病毒天坛株的毒力并可作为外源基因的插入区 ,缺失B8R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可能作为新一代的表达多价抗原痘苗病毒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缺失 IFN-γ受体 天坛株 减毒重组痘苗病毒 载体构建 病毒载体
原文传递
复制型重组痘苗活载体疫苗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宁 刘颖 +3 位作者 李媛媛 罗兰 侯秀霞 刘建源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31-132,138,共3页
目的研究复制型重组痘苗活载体疫苗的生产工艺。方法通过在病毒-细胞比(MOI)、不同培养时间、培养温度、碳酸氢钠含量的条件下培养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确定适用于重组痘苗活载体疫苗的生产工艺。以确定的生产工艺制备3批疫苗,并进行各... 目的研究复制型重组痘苗活载体疫苗的生产工艺。方法通过在病毒-细胞比(MOI)、不同培养时间、培养温度、碳酸氢钠含量的条件下培养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确定适用于重组痘苗活载体疫苗的生产工艺。以确定的生产工艺制备3批疫苗,并进行各项检定。结果以MOI为1∶750,培养液中加入7.5%碳酸氢钠的比例为1.0%,培养温度为37℃,培养时间为72 h左右,获得疫苗的病毒滴度最高。按此生产工艺生产的3批疫苗,病毒滴度均在107PFU/ml以上,经检定各项指标均合格。结论确定了复制型重组痘苗活载体疫苗的生产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制型载体 痘苗病毒 疫苗 生产工艺
下载PDF
广西HIV-1重组流行株env基因V3-V4区序列变异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皓 梁浩 +4 位作者 邵一鸣 张志勇 邢辉 沈菁 卢灿健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3028-3031,共4页
[目的]分析广西HIV-1重组流行株env基因V3-V4区及其临近区域的基因变异。[方法]应用nest-PCR对24份来自广西主要流行区的HIV-1重组毒株env基因区进行扩增后,使用ABI310型测序仪测序,然后应用CLUSTAL、MEGA和dnatools等生物学软件对env... [目的]分析广西HIV-1重组流行株env基因V3-V4区及其临近区域的基因变异。[方法]应用nest-PCR对24份来自广西主要流行区的HIV-1重组毒株env基因区进行扩增后,使用ABI310型测序仪测序,然后应用CLUSTAL、MEGA和dnatools等生物学软件对env基因区V3-V4区及其临近区域进行序列分析。[结果]24份毒株中21份为CRF01-AE(93.48%),3份为CRF08-BC(6.52%);系统树分析显示,21份与分离于广西地区的CRF01-AE.97CNGX2f和泰国代表毒株THCM240接近,3份CRF08-BC重组毒株中有2份与CRF08-BC.98CN006和CRF08-BC.97CNGX6f靠近,还有1份样本则接近C.95IN21068;env基因V3-V4区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广西的样本与分离于该地区的代表毒株基因距离较小,CRF01-AE和CRF08-BC重组毒株的氨基酸替换主要发生在C3和V4区,而V3区氨基酸序列相对保守。[结论]CRF01-AE重组毒株env基因V3-V4区的变异主要发生在C3和V4区,而不是V3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基因变异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EIAVEnv蛋白与含有env基因重组痘苗病毒的联合免疫 被引量:2
16
作者 代春铭 张晓燕 +2 位作者 张然然 邵一鸣 沈荣显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0-414,共5页
目的 :构建新型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 (EIAV)的候选疫苗。方法 :利用BAC To 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将中国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 (EIAVDLV)及其亲本株 (EIAVLN)env基因导入到杆状病毒基因组中。转染昆虫细胞后 ,得到的重组病毒用SDS PAGE... 目的 :构建新型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 (EIAV)的候选疫苗。方法 :利用BAC To 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将中国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 (EIAVDLV)及其亲本株 (EIAVLN)env基因导入到杆状病毒基因组中。转染昆虫细胞后 ,得到的重组病毒用SDS PAGE和Westernblot检测表达产物。以本实验室构建的含有EIAVenv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 ,单独或与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EIAVEnv蛋白联合免疫小鼠。结果 :构建的重组杆状病毒能正确表达全长Env蛋白。与单独免疫组相比 ,联合免疫组免疫应答显著增强 ,其中中和抗体的滴度提高5~ 9倍。结论 :含有EIAVenv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与Env蛋白抗原联合免疫 ,能够诱导高滴度的中和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AV Env蛋白 重组杆状病毒 重组痘苗病毒 免疫应答
下载PDF
中国HIV-1主要流行重组株B/CTat基因第一外显子序列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海龙 邢辉 +9 位作者 马鹏飞 关琪 魏民 洪坤学 陈建平 梁浩 司雪峰 全宇 谢必峰 邵一鸣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0-392,共3页
目的研究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流行重组株B/CTat基因第一外显子变异特点,探讨这些变化对其功能的影响。方法从确诊的HIV-1感染者全血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经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测序。使用GCG和Bioedit软件中的程序... 目的研究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流行重组株B/CTat基因第一外显子变异特点,探讨这些变化对其功能的影响。方法从确诊的HIV-1感染者全血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经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测序。使用GCG和Bioedit软件中的程序进行系统进化树和氨基酸变异分析,同时进行网上三级结构预测。结果总计154份样品中CRF07-BC为120份,CRF08-BC为34份,两种亚型有较广泛的分布,CRF07-BC与标准株的平均基因离散率为(5.748±1.352),CRF08-BC与标准株的平均基因离散率为(1.259±1.931)。结论我国流行重组株CRF07-BC比CRF08-BC有较长的流行时间,CRF07-BC与CRF08-BC基因第一外显子氨基酸相比,主要为半胱氨酸富含区和核心区的变化。在这两个区位点变化可能影响Tat与细胞因子如cyclinT1的结合能力,而成为CRF07-BC在我国流行中获得传播优势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序列分析 流行重组模式
原文传递
我国HIV-1B'亚型毒株GAG蛋白抗原表位变异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关琪 邢辉 +3 位作者 黄海龙 洪坤学 张卓然 邵一鸣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80-381,共2页
在HIV-1感染者体内针对病毒病原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过程中,病毒自身所携带的抗原表位是机体免疫系统直接作用的靶点,对激活机体免疫应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HIV的抗原表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宿主免疫压力下不断地发生着各种各... 在HIV-1感染者体内针对病毒病原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过程中,病毒自身所携带的抗原表位是机体免疫系统直接作用的靶点,对激活机体免疫应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HIV的抗原表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宿主免疫压力下不断地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正是HIV-1病毒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重要机制之一.我们试从抗原表位的角度对我国HIV-1 B'亚型毒株gag基因的变异进行分析,以期获得的抗原表位变化的数据资料可以为我国HIV-1 B'亚型疫苗的研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感染者 抗原表位 亚型毒株 变异研究 GAG蛋白 HIV-1病毒 机体免疫系统 特异性免疫应答 机体免疫应答 GAG基因
原文传递
我国HIV-1 B′亚型毒株gag基因变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关琪 邢辉 +8 位作者 黄海龙 魏民 洪坤学 马鹏飞 司雪峰 陈健平 梁浩 张卓然 邵一鸣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23-927,共5页
目的研究我国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B’亚型主要流行株在宿主免疫压力下的基因变异及抗原表位的变化特征,探讨选择压力、基因离散率和抗原表位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从确诊的HIV-1感染并的全血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经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研究我国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B’亚型主要流行株在宿主免疫压力下的基因变异及抗原表位的变化特征,探讨选择压力、基因离散率和抗原表位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从确诊的HIV-1感染并的全血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经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后,将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和测序。然后将所得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和氨基酸变异分析,使用GCG软件包的Distance程序对P17和P24两个区段计算基因距离,用Diverge程序计算同义替换(Ks)和非同义替换(Ka)及二者之间的比值,并对我国人群中较常见的HLA型别限制的CTL表位的突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HIV-1 B’亚型毒株的P17区段的Ks/Ka值<1,而P24区段的Ks/Ka值>1;P24部分的基因离散率低于P17部分;P17区段抗原表位的保守率为34.94%,而P24区段抗原表位的保守率为67.38%;从基因离散率、所受的选择压力及抗原表位的突变率3个方面来看,HIV-1的P17区段均明显大于P24区段。结论HIV-1 B’亚型毒株的P17区段的抗原表位变化较大,而P24区段的抗原表位相对较为保守。提示P24区段的CTL表位更适合于表位疫苗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序列分析 基因型 变异(遗传学) 抗原 表位
原文传递
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EIAV Env蛋白与含有env基因重组痘苗病毒的联合免疫
20
作者 代春铭 张晓燕 +2 位作者 张然然 邵一鸣 沈荣显 《畜牧市场》 2009年第2期12-16,共5页
目的:构建新型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的候选疫苗。方法: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将中国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疲苗(EIAV DLV)及其亲本株(EIAV LN)env基因导入到杆状病毒基因组中。转染昆虫细胞后,得到的重组病毒用SDS-PAGE和Wes... 目的:构建新型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的候选疫苗。方法: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将中国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疲苗(EIAV DLV)及其亲本株(EIAV LN)env基因导入到杆状病毒基因组中。转染昆虫细胞后,得到的重组病毒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表达产物。以本实验室构建的含有EIAV Env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单独或与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EIAV Env蛋白联合免疫小鼠。结果:构建的重组杆状病毒能正确表达全长Env蛋白。与单独免疫组相比,联合免疫组免疫应答显著增强,其中中和抗体的滴度提高5~9倍。结论:含有EIAV Env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与Env蛋白抗原联合免疫,能够诱导高滴度的中和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AV Env蛋白 重组杆状病毒 重组痘苗病毒 免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