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4篇文章
< 1 2 2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规模海上风电输电与并网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55
1
作者 迟永宁 梁伟 +6 位作者 张占奎 李琰 靳双龙 蔡旭 胡君慧 赵生校 田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758-3770,共13页
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中技术最成熟,最具商业化发展潜力的发电方式之一。由于海上具有风资源丰富的特点,且目前全世界海上风电开发工程应用的需求迫切,大规模海上风电的输电与并网问题成为风电发展和研究的热点方向。文中对大... 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中技术最成熟,最具商业化发展潜力的发电方式之一。由于海上具有风资源丰富的特点,且目前全世界海上风电开发工程应用的需求迫切,大规模海上风电的输电与并网问题成为风电发展和研究的热点方向。文中对大规模海上风电输电及并网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海上风电传输技术,海上风电场升压站、集电系统设计技术,海上风电功率预测技术,海上风电集群有功/无功控制技术和安全稳定控制技术等,并对这些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指出了海上风电的发展趋势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面,为海上风电并网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功率传输 海上变电站 风电功率预测 集群控制
下载PDF
海上风电直流送出与并网技术综述 被引量:106
2
作者 蔡旭 杨仁炘 +4 位作者 周剑桥 方梓熙 杨明扬 史先强 陈晴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22,共21页
随着深远海风电开发利用的快速发展,风电直流送出与并网成为技术热点。针对风电交流汇集直流送出、低成本直流送出、多端直流送出和多电压等级直流送出技术,全面论述了海上风电直流送出技术在系统拓扑、装备、控制与保护方面的现状和存... 随着深远海风电开发利用的快速发展,风电直流送出与并网成为技术热点。针对风电交流汇集直流送出、低成本直流送出、多端直流送出和多电压等级直流送出技术,全面论述了海上风电直流送出技术在系统拓扑、装备、控制与保护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指出海上风电场集群共享直流集中送出是近期的主流方案,系统的宽频振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使整体系统体现主导电源特征是关注的热点。为降低成本,基于二极管整流送出的技术路线具有良好的预期,但纯二极管整流送出需要风电机组的改进。海上风电多端直流并网系统的成熟依赖于低成本直流断路器和暂态控制保护技术的进步,而海上风电多电压等级直流并网系统尚缺乏直流变压器等关键装备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直流送出 直流并网 电压源控制 多端直流系统
下载PDF
白鹤滩水电站巨型地下洞室群关键岩石力学问题与工程对策研究 被引量:54
3
作者 孟国涛 樊义林 +3 位作者 江亚丽 何炜 潘益斌 李毅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549-2560,共12页
白鹤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规模宏大、围岩地质条件复杂且地应力水平较高,在现阶段的开挖过程中,普遍揭露了脆性岩体的高应力破坏、软弱层间带导致的深层变形、柱状节理玄武岩的破裂松弛三类典型岩石力学问题。基于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定义... 白鹤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规模宏大、围岩地质条件复杂且地应力水平较高,在现阶段的开挖过程中,普遍揭露了脆性岩体的高应力破坏、软弱层间带导致的深层变形、柱状节理玄武岩的破裂松弛三类典型岩石力学问题。基于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定义脆性玄武岩的启裂强度标准,并结合FLAC3D的Hoek-Brown模型对开挖过程中的洞室顶拱和墙角应力集中区进行分析,提出针对岩体高应力破裂风险区域的支护措施;针对层间带出露于洞室顶拱或高边墙引起的剪出口坍塌、顶拱深层变形、边墙错动变形问题,采用3DEC的Coulomb-slip模型与位移监测相结合开展反馈分析,确定加强支护措施及范围;针对柱状节理岩体的各向异性变形松弛特性,应用专门研发的Comba本构模型与声波检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柱状节理围岩各向异性松弛深度进行分析,为支护参数拟定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巨型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问题通常较为复杂,在施工期依据施工地质、数值模拟和监测成果相结合的反馈分析,不仅能够解释围岩变形破坏机制,而且能够为动态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高应力 层间错动带 柱状节理 白鹤滩水电站
原文传递
基坑施工对邻近运营隧道变形影响全过程实测分析 被引量:51
4
作者 许四法 周奇辉 +2 位作者 郑文豪 朱永强 王哲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04-812,共9页
既有运营地铁隧道因邻近基坑施工发生变形,对地铁隧道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营带来不利影响。根据基坑施工期间邻近运营地铁隧道变形监测数据,对隧道变形从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开始至开挖结束进行了全过程分析。研究结果发现:TRD施工对邻近隧道... 既有运营地铁隧道因邻近基坑施工发生变形,对地铁隧道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营带来不利影响。根据基坑施工期间邻近运营地铁隧道变形监测数据,对隧道变形从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开始至开挖结束进行了全过程分析。研究结果发现:TRD施工对邻近隧道存在挤土作用,隧道呈现"水平收缩,竖向拉伸"变形模式;三轴水泥搅拌桩施工引起隧道向基坑方向位移;地下连续墙施工对邻近隧道相当于侧向卸荷作用,隧道呈现"水平拉伸,竖向收缩"变形模式。围护结构与基坑开挖施工间隙产生的道床沉降量占总道床沉降量比例最大,达到了70.24%;隧道水平位移在围护结构施工阶段增加量最为突出,占总水平位移量43.81%;隧道收敛在基坑开挖阶段增加量最大,占总隧道收敛量的55.26%。建议类似工程根据隧道变形发展规律,制定不同施工阶段变形控制措施,使邻近隧道各项变形处于安全、可控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施工 隧道 围护结构 基坑开挖 全过程分析
下载PDF
我国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0
5
作者 卜令方 汪明元 +1 位作者 金忠良 夏军红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7-62,共6页
综合管廊是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已迎来综合管廊建设热潮。在回顾近20年来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综合管廊的基本概念、规划及工程技术、国内建设现状、科研工作、建设模式、运营管理模式以及法律法规建设等多个方面... 综合管廊是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已迎来综合管廊建设热潮。在回顾近20年来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综合管廊的基本概念、规划及工程技术、国内建设现状、科研工作、建设模式、运营管理模式以及法律法规建设等多个方面。总结了已取得的成就,讨论了仍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综合管廊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综合管廊建设阶段不存在技术瓶颈,但如何提高其服役性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我国目前的综合管廊建设与运营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其建设成本高和盈利性差的特点,严重制约了综合管廊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再据此建立符合各地情况的建设模式与运营管理模式,才能实现我国综合管廊建设的大规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规划建设 科研工作 建设模式 运营管理模式 法律法规
原文传递
无人机影像在高陡边坡危岩体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6
作者 黄海宁 黄健 +1 位作者 周春宏 潘勇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9-155,共7页
在高陡边坡危岩体的调查中,复杂的地形条件经常限制工作的正常开展,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地质灾害信息一直是地质灾害调查研究中的难点之一。以往的研究中对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黄土、高原等地区应用有所报道,但对西南地区高陡边坡危岩体灾... 在高陡边坡危岩体的调查中,复杂的地形条件经常限制工作的正常开展,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地质灾害信息一直是地质灾害调查研究中的难点之一。以往的研究中对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黄土、高原等地区应用有所报道,但对西南地区高陡边坡危岩体灾害调查的研究尚无报道。文章以锦屏二级水电站出线场边坡落石灾害所在区域为例,将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高陡边坡危岩体调查中,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遥感影像三维建模,进行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总结了无人机遥感系统在高陡边坡危岩体调查的技术流程。通过三维实景模型,精确地分析了落石灾害的空间分布、失稳模式及演化过程,查明了区域内危岩隐患点的分布特征;基于三维点云模型,提取出地质灾害体的属性信息,测得落石方量为11.7 m 3,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平面拟合,得到落石两组主控结构面产状为275.4°∠31.2°、103.5°∠63.3°。实践表明,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高陡边坡地区落石灾害调查中具有明显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可以较好地应用于高陡边坡危岩体调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高陡边坡 危岩体 三维实景模型 三维点云
下载PDF
用于海上风电并网的柔性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研究 被引量:37
7
作者 傅春翔 汪天呈 +4 位作者 郦洪柯 徐雨哲 徐政 杨林超 张哲任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19-126,共8页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凭借其为无源电网提供同步交流电源支撑的能力,正逐渐成为远距离海上风电并网的首选方案。主要针对柔性直流系统用于海上风电并网时的接地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对比分析了目前已有工程中的几种换流站接地方式,描...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凭借其为无源电网提供同步交流电源支撑的能力,正逐渐成为远距离海上风电并网的首选方案。主要针对柔性直流系统用于海上风电并网时的接地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对比分析了目前已有工程中的几种换流站接地方式,描述了几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然后介绍了柔性直流系统用于海上风电并网的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选出了三种适用于该场景的换流站接地方式。最后针对国内某规划海上风电场,在电磁仿真软件PSCAD/EMTDC中搭建了±320 kV/1 100 MW柔性直流系统仿真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柔性直流系统进行了故障扫描,研究对比了三种接地方式下系统的过电压特性,得出三种接地方式下的柔性直流系统均具有相似的过电压特性。该研究成果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可以为国内的海上风电并网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海上风电场 接地方式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过电压
下载PDF
低热硅酸盐水泥大坝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4
8
作者 樊启祥 李文伟 李新宇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7,共7页
低热硅酸盐水泥(简称低热水泥)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缓慢,其施工工艺、施工进度、温控措施及其效果等方面与中热水泥混凝土有较大差异。为了论证高拱坝采用低热水泥混凝土的可行性,2013年6月在溪洛渡拱坝30号、31号坝段开展了低热水泥大... 低热硅酸盐水泥(简称低热水泥)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缓慢,其施工工艺、施工进度、温控措施及其效果等方面与中热水泥混凝土有较大差异。为了论证高拱坝采用低热水泥混凝土的可行性,2013年6月在溪洛渡拱坝30号、31号坝段开展了低热水泥大坝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的中热硅酸盐水泥(简称中热水泥)混凝土相比,低热水泥混凝土冲毛时间延后16~20 h、拆模时间延后约24 h,但因大坝混凝土浇筑备仓时间通常在7~10 d左右,采用低热水泥混凝土对拱坝施工进度无影响;在浇筑温度、水管间距、一期通水水温和通水流量基本相同的条件下,拱坝混凝土最高温度采用低热水泥可比中热水泥降低4.6℃,封拱灌浆后的温度回升也较中热水泥混凝土低1.2℃;其他条件相同时,低热水泥混凝土的最大顺河向应力比中热水泥混凝土减小19%?65%,抗裂安全系数普遍提高且均大于2.0;拱坝低热水泥混凝土坝段横缝可以张开,接缝灌浆注入量与中热水泥混凝土坝段相近。截至目前,溪洛渡拱坝采用低热水泥大坝混凝土浇筑的30号、31号坝段尚未发现任何裂缝,低热水泥大坝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温控防裂效果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硅酸盐水泥 大坝混凝土 拆模时间 冲毛时间 温控防裂 接缝灌浆
原文传递
深圳市某片区排水管道CCTV检测评估与修复方案 被引量:34
9
作者 肖倩 王俊然 +2 位作者 陈辉 叶盛华 项立新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9-114,共6页
以深圳市某片区排水管道CCTV检测评估工程为例,分析了管道检测及评估结果,并提出管道修复方案。结果表明,本工程所检测的管道总长度为74.2km,整体上缺陷情况严重,管道结构性缺陷共3942处,其中三级、四级缺陷共754处,主要结构性缺陷为渗... 以深圳市某片区排水管道CCTV检测评估工程为例,分析了管道检测及评估结果,并提出管道修复方案。结果表明,本工程所检测的管道总长度为74.2km,整体上缺陷情况严重,管道结构性缺陷共3942处,其中三级、四级缺陷共754处,主要结构性缺陷为渗漏、脱节、错口;管道功能性缺陷共245处,其中三级、四级缺陷共62处,主要功能性缺陷为沉积、障碍物。本工程综合考虑技术、成本等因素,提出管道结构性缺陷根据缺陷参数F、缺陷密度SM及修复指数选择非开挖修复方案,管道功能性缺陷根据缺陷参数G及养护指数确定养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道 CCTV检测 结构性缺陷 功能性缺陷 修复
下载PDF
海上风电场升压变电站设计基本要求的研究 被引量:32
10
作者 杨建军 俞华锋 +1 位作者 赵生校 张占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781-3788,共8页
此前我国尚没有建成的海上升压变电站,但随着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海上风电场离岸距离越来越远、规模越来越大,为了将海上风电场发出的电能汇集并送至陆上电网,海上升压变电站将成为今后我国海上风电场必备的配套设施。文中通过海上风电... 此前我国尚没有建成的海上升压变电站,但随着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海上风电场离岸距离越来越远、规模越来越大,为了将海上风电场发出的电能汇集并送至陆上电网,海上升压变电站将成为今后我国海上风电场必备的配套设施。文中通过海上风电场示范项目的设计研究以及863课题的专题研究,总结吸收欧洲海上变电站的经验,针对我国海上风电场升压变电站的特点,提出了海上升压变电站设计的基本要求,对工程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海上升压站 平台 防腐 振动 无人值守
下载PDF
非开挖技术在深圳市排水管道修复中的选择与应用 被引量:29
11
作者 肖倩 项立新 +2 位作者 杨明轩 张金松 刘存辉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6-120,共5页
以深圳市某片区排水管道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局部树脂固化法、紫外光原位固化技术、人工喷涂聚氨酯技术和内衬钢套管技术等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工艺流程、技术特点、设计内容和修复效果。实践结果表明,非开挖修复技术需根据管道缺陷情况进行... 以深圳市某片区排水管道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局部树脂固化法、紫外光原位固化技术、人工喷涂聚氨酯技术和内衬钢套管技术等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工艺流程、技术特点、设计内容和修复效果。实践结果表明,非开挖修复技术需根据管道缺陷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修复后形成的内衬管可有效保证管道结构、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道 非开挖技术 修复设计
下载PDF
软岩隧道中基于快速预应力锚固支护的变形控制技术 被引量:29
12
作者 汪波 王振宇 +2 位作者 郭新新 朱安龙 王智佼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1-182,共12页
以木寨岭公路隧道为依托,基于单一锚固形式的拉拔试验与交通隧道工程对锚固系统的要求,提出了适用于软岩大变形隧道且可实现及时支护理念的快速预应力锚固系统,并以其为核心载体,开展了支护技术应用试验研究。拉拔试验结果表明:受限于... 以木寨岭公路隧道为依托,基于单一锚固形式的拉拔试验与交通隧道工程对锚固系统的要求,提出了适用于软岩大变形隧道且可实现及时支护理念的快速预应力锚固系统,并以其为核心载体,开展了支护技术应用试验研究。拉拔试验结果表明:受限于锚固成效、锚固力及锚固时间等因素,软岩隧道中涨壳式锚固和水泥药卷锚固均无法实现及时主动支护的功能;以后期具备良好锚固效果的水泥浆锚固和能快速凝结后可施加预应力的树脂锚固为基础,提出了全新的“及时(树脂端锚)+永久(水泥浆全长注浆)”快速预应力锚固体系,并以其为基础,在依托工程大变形段开展了以快速预应力锚固系统为核心的新支护体系和强力被动支护体系的对比试验研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预应力后注浆树脂(鸟笼型)锚索系统为核心的快速预应力锚固支护技术,有效抑制了软岩隧道洞周围岩位移,拱顶沉降由73~127 mm减至34~55 mm,拱腰收敛由295~740 mm减至157~430 mm,显著减少了围岩变形稳定时间与围岩变形潜势,验证了基于快速预应力锚固支护的变形控制技术在软岩大变形隧道中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软岩隧道 现场试验 预应力锚固系统 及时主动支护 变形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全过程设计和数字化交付 被引量:28
13
作者 陈沉 张业星 +1 位作者 陈健 陆真嘉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2-46,51,共6页
对比传统的建筑设计技术分析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全过程设计的优势,着重研究基于同一数据平台下的信息模型如何从设计单位无缝传递给施工单位和业主单位,有效应用于工程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维阶段,实现信息模型的最大化利用。研究... 对比传统的建筑设计技术分析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全过程设计的优势,着重研究基于同一数据平台下的信息模型如何从设计单位无缝传递给施工单位和业主单位,有效应用于工程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维阶段,实现信息模型的最大化利用。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信息模型能应用于工程的各个阶段,各阶段数据能够无缝传递,一步一步深化,直至以数字化形式交付业主。以ipad为载体移交信息模型更是一种全新的提交方式,对业主的后期运行维护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三维设计 施工进度模拟 数字化交付 资产管理
下载PDF
挤压大变形隧道研究现状及高强预应力一次(型)支护体系 被引量:27
14
作者 李志军 郭新新 +2 位作者 马振旺 杨铁轮 徐建强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9-782,I0003-I0016,共28页
大变形是现今隧道工程的重点难题。分析国内外大变形的定义、分类与机制、判定标准、控制理论与措施等,对隧道围岩大变形进行细致梳理与归纳总结。阐述挤压大变形的控制思路,提出尽可能发挥支护体系提升与改善围岩承载能力的作用,而非... 大变形是现今隧道工程的重点难题。分析国内外大变形的定义、分类与机制、判定标准、控制理论与措施等,对隧道围岩大变形进行细致梳理与归纳总结。阐述挤压大变形的控制思路,提出尽可能发挥支护体系提升与改善围岩承载能力的作用,而非仅被动地承载;探讨现今挤压大变形的重点研究方向与突破点;提出高强预应力一次(型)支护体系,并介绍其组成及相应的关键点,强调"预应力"在整个支护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最后,通过现场试验验证所提出的高强预应力一次(型)支护体系可较好地控制挤压大变形围岩的位移,并缩短变形稳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围岩大变形 支护理论 支护体系 预应力锚索
下载PDF
基于LBA-BP的矿井瞬变电磁法岩层富水性的定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程久龙 赵家宏 +1 位作者 董毅 董倩芸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30-337,共8页
作为巷道超前探测主要方法的矿井瞬变电磁法,目前仅能通过视电阻率来定性评价掘进工作面前方岩层富水性相对强弱。为了实现岩层富水性的定量预测,依据阿尔奇公式建立掘进工作面前方岩层富水性不均匀的数学模型,通过全空间三维时域有限差... 作为巷道超前探测主要方法的矿井瞬变电磁法,目前仅能通过视电阻率来定性评价掘进工作面前方岩层富水性相对强弱。为了实现岩层富水性的定量预测,依据阿尔奇公式建立掘进工作面前方岩层富水性不均匀的数学模型,通过全空间三维时域有限差分(FDTD)数值模拟结果提取预测所用特征,根据所选特征与岩层富水性相关的地质参数确定富水性预测神经网络的结构。采用具有Lévy飞行特征的蝙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LBA-BP)进行了富水性预测的仿真测试和现场试验。在仿真测试中,为接近实际情况,在数值模拟结果中加入了不同程度的噪声,对比测试结果发现尽管预测误差随噪声的增大而明显波动,但岩层孔隙度和含水饱和度预测的均方误差均不超过1%,预测准确度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在现场试验中,根据现场地质资料划分富水性评价分级标准,由预测结果和视电阻率解释结果可以看出,LBA-BP预测方法对巷道前方岩层富水性的预测准确度要明显优于常规视电阻率解释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感应电动势、采样时间、视电阻率、探测距离和对数坐标下的感应电动势衰减速率可作为岩层富水性预测所用特征,LBA-BP方法结合相应特征可以实现岩层富水性定量预测,提高了矿井瞬变电磁法对岩层富水性的解释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瞬变电磁法 超前探测 特征提取 富水性预测 LBA-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模型试验的分离相似设计方法——以锚索格构加固边坡模型试验为例 被引量:26
16
作者 王志佳 张建经 +3 位作者 付晓 闫孔明 汪明元 彭盛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17-2623,共7页
提出了模型试验的分离相似设计方法,以锚索、格构梁加固边坡振动台试验为例进行介绍。将传统量纲分析法中描述振动台试验各个相关参数之间关系的函数关系式定义为1级特征方程。根据边坡、锚索、格构和地震波特性的不同,将1级特征方程进... 提出了模型试验的分离相似设计方法,以锚索、格构梁加固边坡振动台试验为例进行介绍。将传统量纲分析法中描述振动台试验各个相关参数之间关系的函数关系式定义为1级特征方程。根据边坡、锚索、格构和地震波特性的不同,将1级特征方程进行分离处理,得到分别用于边坡、锚索、格构和地震波相似设计的2级特征方程。根据每个2级特征方程中参数的重要程度不同,将关键设计参数从2级特征方程中分离出来,组成3级特征方程。根据3级、2级和1级特征方程可以分别推导得到针对边坡、锚索、格构梁和地震波各自的关键参数、相关参数和无关参数相似比,选择关键参数相似比作为模型设计的主要依据,并对试验模型进行了相似设计。解决了按照传统量纲分析法要求,模型试验无法同时满足所有参数相似比要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相似设计方法 土-结构相互作用 振动台试验 量纲分析法 相似比
下载PDF
用于海上风电并网的柔性直流系统过电压和绝缘配合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陈晴 薛源 +4 位作者 王克 张哲任 徐政 杨林超 徐雨哲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8-184,共7页
柔性直流系统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正逐渐成为大规模远距离海上风电并网的主流方案。鉴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较为匮乏,文中针对用于海上风电并网的柔性直流系统,详细研究了其中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问题。首先介绍了用于海上风电并网的柔性... 柔性直流系统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正逐渐成为大规模远距离海上风电并网的主流方案。鉴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较为匮乏,文中针对用于海上风电并网的柔性直流系统,详细研究了其中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问题。首先介绍了用于海上风电并网的柔性直流系统的基本情况,包括拓扑结构、站内主要设备和接地方式。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过电压和绝缘配合的基本原则,包括典型故障选取、电压观测点选取、避雷器的配置方案和参数选择方法。再基于电磁暂态仿真平台PSCAD/EMTDC,搭建了国内某规划海上风电场的±320 kV/1 100 MW柔性直流送出系统仿真模型;基于时域仿真,研究了柔性直流系统的过电压特性,并且基于提出的避雷器的配置方案,给出了柔性直流换流站的主设备绝缘水平。研究成果填补相关领域研究的空白,可为未来国内类似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并网 柔性直流系统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过电压保护 绝缘配合方案
下载PDF
交通/水工隧道中基于预应力锚固系统的及时主动支护理念及其技术实现 被引量:25
18
作者 汪波 喻炜 +3 位作者 刘锦超 王振宇 徐建强 吴德兴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8-129,共12页
为实现新奥法充分调动围岩承载能力这一核心理念,能够实现及时主动支护的锚固体系是关键。基于此,从及时主动支护技术的内涵及作用机理分析入手,对预应力构件及早施加主动支护阻力,以增强岩体自承载能力,从而实现变形控制的作用机理进... 为实现新奥法充分调动围岩承载能力这一核心理念,能够实现及时主动支护的锚固体系是关键。基于此,从及时主动支护技术的内涵及作用机理分析入手,对预应力构件及早施加主动支护阻力,以增强岩体自承载能力,从而实现变形控制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以滇中引水工程楚雄段柳家村隧洞为依托,对比分析了主、被动支护作用效应,验证了主动支护对于围岩位移及塑性区发展的有效控制;针对具有长期服役要求的交通/水工隧道,结合不同岩体状况,提出为实现及时主动支护,在一般岩体中建议采用端头机械锚固+自由段水泥砂浆锚固的锚固形式,在软弱破碎岩体中则建议采用端头树脂锚固+自由段水泥砂浆锚固的锚固形式。上述2种锚固形式一方面通过临时性端锚及早施加预应力以实现及时主动支护,另一方面在洞室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后期注浆,在有效防止预应力损失的同时,使得锚固体系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为基于预应力锚固体系的及时主动支护理念在交通/水工隧道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交通/水工隧道 及时主动支护 预应力锚固体系 锚固形式
原文传递
我国尾水型人工湿地发展现状 被引量:24
19
作者 魏俊 赵梦飞 +3 位作者 刘伟荣 孔令为 周笑天 郑亨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33,共5页
污水厂尾水水质的提升在水环境质量改善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人工湿地具有运行费用低、景观效果好等优点,在尾水水质的提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尾水型人工湿地可分为塘-表、塘-床、(塘)-床-表、强化预处理型四种常见类型,分析了... 污水厂尾水水质的提升在水环境质量改善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人工湿地具有运行费用低、景观效果好等优点,在尾水水质的提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尾水型人工湿地可分为塘-表、塘-床、(塘)-床-表、强化预处理型四种常见类型,分析了各种类型工艺的特点,并介绍了实际工程案例。同时,提出了应因地制宜地采用人工湿地工艺类型,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湿地的建设和运营,并加强人工湿地建成后的效果评估,以最大化地发挥人工湿地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尾水 提标改造 人工湿地
原文传递
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深度提标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孔令为 邵卫伟 +5 位作者 梅荣武 王晓敏 谭映宇 蒋涛 魏俊 黄冠中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43,共5页
基于浙江省污水处理厂主要技术工艺现状及常用提标技术,调研了几个主要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技术深度处理运行效果及投资情况,分析了人工湿地的影响因素,并从技术规范等角度探讨了人工湿地深度提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人工湿地深度处... 基于浙江省污水处理厂主要技术工艺现状及常用提标技术,调研了几个主要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技术深度处理运行效果及投资情况,分析了人工湿地的影响因素,并从技术规范等角度探讨了人工湿地深度提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尾水后的出水水质基本可以满足地表水Ⅳ类水标准,但人工湿地占地面积大、投资大,应用时需根据提标要求进行深入论证,综合考虑尾水水质、占地面积及场地、投资和运行管理成本、季节等影响因素,同时结合当地技术、经济、水环境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尾水处理 人工湿地 深度提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