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败的先知”:革命低潮中的未名社
1
作者 付丹宁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92,共16页
大革命失败后,围绕着1926—1928年间北京革命者的经历,未名社有过短暂而集中的一段写作。在未名社解散后,未名社人仍屡次在人事、物质层面介入北平的地下革命工作,台静农的批判性的写作则一直持续到台湾时期。在对革命的认同上,20世纪3... 大革命失败后,围绕着1926—1928年间北京革命者的经历,未名社有过短暂而集中的一段写作。在未名社解散后,未名社人仍屡次在人事、物质层面介入北平的地下革命工作,台静农的批判性的写作则一直持续到台湾时期。在对革命的认同上,20世纪30年代的未名社人与同时期的左翼作家并无显著的不同,只不过,左翼作家大体以革命胜利为认同的前提,未名社对革命前途的看法则相对悲观。未名社大革命之后的文学与政治选择,显示着在政治环境极端恶劣的状况下,革命仍可能以何种形态继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名社 《建塔者》 大革命 “革命低潮”
原文传递
成为“阎连科”——论“回乡知青”的情感结构与历史症结
2
作者 马杰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0-188,共9页
自叙传文本是进入作家心灵世界的“密钥”,最为经典的公案当属鲁迅的“幻灯片事件”。该事件通过鲁迅的随笔体自叙传《藤野先生》的叙述并经由几代学者的阐读与演绎,被认为是促使鲁迅做出“弃医从文”这一历史决断的“关键性瞬间”,甚... 自叙传文本是进入作家心灵世界的“密钥”,最为经典的公案当属鲁迅的“幻灯片事件”。该事件通过鲁迅的随笔体自叙传《藤野先生》的叙述并经由几代学者的阐读与演绎,被认为是促使鲁迅做出“弃医从文”这一历史决断的“关键性瞬间”,甚至有学者视其为“仙台神话”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叙传 弃医从文 情感结构 阎连科 幻灯片事件 随笔体 《藤野先生》 心灵世界
下载PDF
新文学的“古典化”——沈紫曼与三十年代的南京文坛 被引量:1
3
作者 付丹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112,共10页
沈祖棻在三十年代的南京曾以“紫曼”的笔名写作了大量的新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显示着强烈的“古典化”的特征,这也是此时期南京新文坛的普遍特征。在文学观念上,“古典化”意味着新文学被转化为自律领域,进而与其文学革命时期的政治向度... 沈祖棻在三十年代的南京曾以“紫曼”的笔名写作了大量的新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显示着强烈的“古典化”的特征,这也是此时期南京新文坛的普遍特征。在文学观念上,“古典化”意味着新文学被转化为自律领域,进而与其文学革命时期的政治向度分离;在创作方法上,“古典化”将模仿当作首要创作技法;反映在文本风格上,“古典化”表现为文体与辞藻的新旧杂糅。“古典化”显著不同于文学革命时期关于文学政治性、原创性和素朴风格的想象,却是三十年代新文学普遍存在的一种趋势,并深刻影响了此后新文学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祖棻 中国文艺社 三十年代 古典化 新文学
下载PDF
新南方写作:地缘、文化与想象——第十二届“今日批评家”论坛纪要 被引量:2
4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张燕玲 +37 位作者 东西 王军 李蔚超 黄伟林 何平 陈培浩 黄平 林森 王威廉 周洁茹 朱山坡 金理 申霞艳 卢桢 张柱林 刘铁群 杨庆祥 曾攀 曾念长 唐诗人 陈崇正 行超 李斌 李浴洋 李壮 刘欣玥 石岸书 霍香结 邓小燕 罗雅琳 樊迎春 刘月悦 胡妍妍 刘阳扬 相宜 陈泽宇 黄德海 袁捷 《南方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98,共19页
张燕玲(《南方文坛》主编、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尊敬的各位师友,早上好!初夏好风习习,八桂文学楚楚。咋天刚刚开启广西名片的新名片漓江文学之夜,今天早上又续上中国青年文学的品牌论坛,欢迎大家参加第十二届“今日批评家”论坛,... 张燕玲(《南方文坛》主编、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尊敬的各位师友,早上好!初夏好风习习,八桂文学楚楚。咋天刚刚开启广西名片的新名片漓江文学之夜,今天早上又续上中国青年文学的品牌论坛,欢迎大家参加第十二届“今日批评家”论坛,尤其欢迎王军副馆长、蔚超主编率领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不辞劳苦远道而来。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与会的嘉宾(略)。先请大家看一下三分钟短视频,回顾“今日批评家”论坛(播放视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馆 客座研究员 副馆长 短视频 张燕玲 早上好 广西文艺评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