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吸收在人工湿地脱氮除磷中的贡献 被引量:132
1
作者 李林锋 年跃刚 蒋高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7-342,共6页
通过研究人工湿地植物对氮、磷的吸收能力,评价植物吸收在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方面的贡献.结果表明,不同湿地植物其组织中w(TN)和w(TP)差异极显著,湿地植物对TN和TP的吸收量分别为6.194.0和0.59.0 g/(m^2.a).按全年衡算,湿地植物对TN... 通过研究人工湿地植物对氮、磷的吸收能力,评价植物吸收在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方面的贡献.结果表明,不同湿地植物其组织中w(TN)和w(TP)差异极显著,湿地植物对TN和TP的吸收量分别为6.194.0和0.59.0 g/(m^2.a).按全年衡算,湿地植物对TN和TP的吸收量分别占人工湿地TN和TP去除量的0.6%17.3%和1.4%41.2%.但由于湿地植物吸收的TN和TP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储存在湿地植物的地下部,通过收获植物地上部的TN和TP吸收量仅占人工湿地TN和TP去除量的0.3%14.1%和0.8%19.6%.由此可见,湿地植物的直接吸收在人工湿地系统氮、磷去除中不占重要地位,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和利用应该更注重其间接生态效应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人工湿地 氮磷去除
下载PDF
间歇式运行对人工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湖水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聂志丹 年跃刚 +1 位作者 金相灿 宋英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共4页
针对五里湖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了中试规模人工湿地间歇式运行与连续式运行处理效果的比较研究,现场试验采用0.8m^3/m^2·d的水力负荷。研究表明,采用间歇进水方式增强了人工湿地的复氧能力,出水溶解氧(DO)含量为2.6~4.5mg... 针对五里湖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了中试规模人工湿地间歇式运行与连续式运行处理效果的比较研究,现场试验采用0.8m^3/m^2·d的水力负荷。研究表明,采用间歇进水方式增强了人工湿地的复氧能力,出水溶解氧(DO)含量为2.6~4.5mg/L,较连续进水方式平均提高了51.06%。间歇式进水对TN和NH4^+—N的去除影响较大,与连续进水方式相比去除率分别提高了51.5%和30.5%;而对N03-N、TP和CODMn的去除影响较小。采用间歇式运行TN的出水浓度较连续式运行稳定,受季节变化和进水浓度的影响较小,出水浓度〈2mg/L;而间歇式运行对TP和CODMn出水浓度的稳定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 间歇式 连续式 人工湿地 富营养化湖水
下载PDF
潜流式人工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湖水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林锋 王季槐 年跃刚 《贵州科学》 2008年第4期23-29,共7页
本研究通过构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来进行富营养化湖水的净化试验,结果表明,在0.64 m.d-1的高水力负荷条件下,分别具有3种植物(茭白、水葱和鸢尾)的人工湿地系统对富营养化湖水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对有机污染物COD、NH4+-N、NO3--N、TN和TP... 本研究通过构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来进行富营养化湖水的净化试验,结果表明,在0.64 m.d-1的高水力负荷条件下,分别具有3种植物(茭白、水葱和鸢尾)的人工湿地系统对富营养化湖水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对有机污染物COD、NH4+-N、NO3--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29.2%~39.1%、37.5%~47.2%、70.3%~74.9%、48.6%~59.1%、和54.6%~57.3%).有植物的人工湿地系统与无植物的空白湿地系统相比较,尽管对COD和NO3--N的去除率差异不显著,但对NH4+-N、TN和TP的去除率都是有植物的人工湿地系统显著好于无植物的空白湿地系统,证明植物对人工湿地系统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富营养化水体 太湖 脱氮除磷
下载PDF
太湖五里湖非点源污染的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英杰 年跃刚 +4 位作者 宋英伟 胡社荣 聂志丹 闫海红 殷勤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5-130,共6页
从非点源污染的产生过程入手,研究了五里湖非点源污染随降雨类型、下垫面特征和季节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连续型降雨径流中污染物浓度具有先快速升至最高值、再随降雨历时逐渐减小的特征,降水初期雨滴的溅蚀力是径流中污染物浓度升高... 从非点源污染的产生过程入手,研究了五里湖非点源污染随降雨类型、下垫面特征和季节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连续型降雨径流中污染物浓度具有先快速升至最高值、再随降雨历时逐渐减小的特征,降水初期雨滴的溅蚀力是径流中污染物浓度升高的限制因子,降水中后期限制因子转变为下垫面残存的非点源污染物数量;间歇型降雨污染物浓度随整个降雨历时呈现锯齿状变化的特征,原因是间歇型降雨持续时间较长,降雨期间某些集水区污染源将新的污染物质输送到地表,污染物积累效应被凸现显出来;非点源污染物浓度的月份变化曲线呈锯齿状,是污染物累积作用、消减作用、前次降雨的影响、雨强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非点源污染物的空间变化特征主要是由下垫面性质的差异、污染物来源的不同、污染程度和管理方式的差异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里湖 非点源 时空变化
下载PDF
SPRR工艺回收养猪废水营养元素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彭剑峰 宋永会 +1 位作者 袁鹏 袁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73-2178,共6页
采用磷酸铵镁(MAP)结晶法,研究序批式磷回收反应器(SPRR)从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中回收营养元素的能力,初步确定了SPRR反应器的运行参数,考察了废水组成对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pH=8.5时,SPRR工艺能够有效富集MAP晶体,单... 采用磷酸铵镁(MAP)结晶法,研究序批式磷回收反应器(SPRR)从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中回收营养元素的能力,初步确定了SPRR反应器的运行参数,考察了废水组成对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pH=8.5时,SPRR工艺能够有效富集MAP晶体,单个运行周期仅3.6h;养猪废水中适量投加Mg盐能使MAP产量提高约10.5%~11.6%;考虑经济成本,当养猪废水仅用于营养元素回收时,可不投加Mg盐。SPRR工艺可直接从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中高效回收营养元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磷回收反应器 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 磷酸铵镁 营养元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