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第四纪环境演变、构造变形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 被引量:41
1
作者 朱筱敏 康安 +2 位作者 韩德馨 王延斌 康强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7-376,共10页
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发育了巨厚的第四纪河湖相沉积。盆内沉积地层强烈的构造变形以及湖盆环境突变进一步证实了青藏高原经历了多期挤压隆升运动。沉积环境、介形虫和植物孢粉化石及磁性地层研究表明 ,自距今 2 5Ma以来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发育了巨厚的第四纪河湖相沉积。盆内沉积地层强烈的构造变形以及湖盆环境突变进一步证实了青藏高原经历了多期挤压隆升运动。沉积环境、介形虫和植物孢粉化石及磁性地层研究表明 ,自距今 2 5Ma以来 ,青藏高原共经历了距今2 5 2~ 2 2 8Ma,1 94~ 1 66Ma ,1 38~ 1 1Ma ,0 71~ 0 5Ma和 0 2 4~ 0 0 9Ma 5次强烈的隆升阶段 ,分别对应于青藏运动B幕和C幕、昆黄运动A幕和B幕以及共和运动。高原内、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第四纪 环境演变 构造变形 青藏高原隆升 构造运动 地层学
下载PDF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新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0
2
作者 朱伟林 崔旱云 +1 位作者 吴培康 孙和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99-1109,共11页
2006年以来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已成为全球油气储量的主要增长区。通过统计分析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勘探趋势,系统总结了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地质进展,阐述了主要盆地的油气分布基本特征和勘探潜力,并提出了下阶段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 2006年以来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已成为全球油气储量的主要增长区。通过统计分析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勘探趋势,系统总结了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地质进展,阐述了主要盆地的油气分布基本特征和勘探潜力,并提出了下阶段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方向。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呈现出由浅水盐上走向深水盐下、由构造走向地层-岩性、由大西洋向印度洋拓展、由常规带走向极地、天然气储量比重日趋增大等5方面趋势,在深水盆地、深水沉积、盐下储层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是取得油气突破的重要原因。大西洋沿岸、印度洋西岸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规律性的共轭关系,但其油气富集程度、分布和类型有很大差异,以共轭关系为主线对寻找新的勘探领域提供了新勘探思路。对于未来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应重点评价近期获得突破的深水区盆地,并坚持对含盐盆地盐下裂谷期层系进行持续勘探,同时要加强超深水盆地的前瞻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深水勘探 共轭成藏模式 勘探趋势 油气储量
下载PDF
油藏非均质性对聚合物驱开发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徐洪玲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9-102,共4页
聚合物驱是水驱后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三次采油技术,在不同类型油藏中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聚合物驱开发过程中,油藏非均质性对聚合物驱的驱替效果有较大影响。基于油藏沉积微相展布形态,归纳出储层渗透率平面非均质性、厚度平... 聚合物驱是水驱后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三次采油技术,在不同类型油藏中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聚合物驱开发过程中,油藏非均质性对聚合物驱的驱替效果有较大影响。基于油藏沉积微相展布形态,归纳出储层渗透率平面非均质性、厚度平面非均质性和几何形态非均质性等3类油藏非均质性。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建立3类多个理论地质油藏模型,并且在每一类模型具有相同的生产约束条件下,研究了油藏非均质性对聚合物驱不同注采井网驱替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模型在相同工作制度和不同注采方式下,初期产油量和累积产油量存在较大差别。对于储层厚度平面非均质性油藏,厚注薄采的聚合物驱开发效果优于厚采薄注;对于渗透率平面非均质性油藏,高注低采的聚合物驱开发效果优于高采低注;对于几何形态的非均质性油藏,宽采窄注的聚合物驱开发效果优于宽注窄采。因此,合理地部署注采井网能有效地提高油藏聚合物驱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非均质性 聚合物驱沉积微相 油藏数值模拟 注采井网
下载PDF
川西南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纵向差异富集主控因素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鹏威 刘忠宝 +4 位作者 金之钧 刘光祥 聂海宽 冯动军 陈筱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628-3638,共11页
川西南地区筇竹寺组发育多套富有机质页岩,但上部优质页岩的含气性明显好于下部优质页岩.应用热解实验、物性测试、全岩矿物X衍射、低温氮气吸附、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方法对筇竹寺组页岩地化、储层、封盖条件等开展分析,揭示筇竹寺... 川西南地区筇竹寺组发育多套富有机质页岩,但上部优质页岩的含气性明显好于下部优质页岩.应用热解实验、物性测试、全岩矿物X衍射、低温氮气吸附、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方法对筇竹寺组页岩地化、储层、封盖条件等开展分析,揭示筇竹寺组页岩气纵向差异富集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页岩气差异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为:(1)页岩有机质富集程度:筇竹寺组上部页岩段TOC含量相对较高、分布集中,下部优质页岩段TOC含量较低且分布不均、分散,从而导致页岩纵向生烃物质条件、有机质孔隙发育及微孔(比表面)的差异.(2)页岩岩矿组成及储层特征:上部优质页岩段粘土含量高且以伊蒙混层为主,有利于吸附气富集,该页岩段以有机质孔隙为主,微孔相对比较发育但孔隙度较高,下部优质页岩以粘土矿物孔、脆性矿物粒间孔及微裂缝为主,介孔相对比较发育但孔隙度较低.(3)保存条件:上页岩段顶底板发育完整且岩性致密,对页岩气层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下页优质岩段底部存在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底板对页岩气的保存能力薄弱.因此,TOC含量高、粘土矿物含量高、有机质孔隙发育、顶底板条件好是决定上部优质页岩段含气性优于下部页岩段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差异富集 主控因素 下寒武统 筇竹寺组 川西南地区 油气地质
原文传递
超大型FPSO上部模块弹性基座和甲板支墩设计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徐田甜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1-168,共8页
FPSO上部模块弹性基座和甲板支墩是上部模块与船体之间的关键界面,是FPSO结构设计优化重点。以西非近海深水超大型FPSO为例,开展了上部模块总体布置和质量计算、船体总纵刚度、模块基座边界条件、基座止升理念、弹性基座界面安装精度和... FPSO上部模块弹性基座和甲板支墩是上部模块与船体之间的关键界面,是FPSO结构设计优化重点。以西非近海深水超大型FPSO为例,开展了上部模块总体布置和质量计算、船体总纵刚度、模块基座边界条件、基座止升理念、弹性基座界面安装精度和甲板支墩结构设计分析等;分析了所属企业标准对FPSO上部模块弹性基座和甲板支墩设计要求。与基本设计相比,该FPSO上部模块操作总质量的详细设计结果增加了约35%,增大了主船体总纵刚度,改进了上部模块基座边界条件,准确计算了界面荷载,优化了弹性基座设计,细分了甲板支墩类型,提高了拖航工况结构许用应力,并提出了FPSO拖航监测及结构检验要求,有效控制了甲板支墩的质量。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深水超大型FPSO设计建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SO 上部模块 弹性基座 甲板支墩 边界条件 结构设计 拖航工况
下载PDF
伊拉克米桑油田碳酸盐岩储层成岩作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义楷 王志松 +2 位作者 史长林 李志明 张学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5-53,共9页
为研究伊拉克米桑油田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特征、成岩作用及储层主控因素,通过分析岩心、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和实验分析资料,进行了岩性特征、储集空间类型、沉积相特征和物性特征等储层特征研究,成岩作用以及储层主控因素研究。... 为研究伊拉克米桑油田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特征、成岩作用及储层主控因素,通过分析岩心、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和实验分析资料,进行了岩性特征、储集空间类型、沉积相特征和物性特征等储层特征研究,成岩作用以及储层主控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溶蚀孔(洞),储层物性为中孔-中低渗;Mishrif组经过多种成岩作用: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充填作用、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生物泥晶化作用;储层主控因素:沉积环境控制粒间孔、生物骨架孔等原生孔隙的发育。早期的胶结作用导致储层致密而溶蚀作用改善了储集性能;构造运动形成的裂缝既可形成溶蚀孔,又可成为油气储渗的空间和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Mishrif组
下载PDF
“碳中和”愿景下油田地面工程新能源替代及低碳绿色发展对策 被引量:15
7
作者 白晓东 何少林 +1 位作者 李重 巴玺立 《油气与新能源》 2021年第4期16-21,42,共7页
为适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发布和实施,油田地面工程新能源替代和节能减排势在必行、迫在眉睫。通过介绍中国油品性质和流程特点等,分析中国油田地面工程用能现状及CO_(2)、CH_(4)与VOCs排放源,从油田含油污水余热利用、地... 为适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发布和实施,油田地面工程新能源替代和节能减排势在必行、迫在眉睫。通过介绍中国油品性质和流程特点等,分析中国油田地面工程用能现状及CO_(2)、CH_(4)与VOCs排放源,从油田含油污水余热利用、地热资源开发、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等方面论述了油田地面工程清洁能源替代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油田地面工程新能源替代与能量综合利用路线图,指出了油田地面工程在节能减排领域的五个方面的措施和方向,最后为油田地面工程绿色生产对策提出了4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油田地面工程 新能源 节能减排 CCUS VOCS
下载PDF
τ-p域水体模型驱动压制浅水区水层多次波 被引量:16
8
作者 冯全雄 王彦春 +3 位作者 李三福 但志伟 张兴岩 方中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7,14,共7页
在近海油气地震勘探中,压制在海面及海底之间的短周期水层多次波一直是海洋地震资料处理的难点,传统上采用预测反褶积或SRME压制此类多次波存在很大局限性。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τ-p域水体模型驱动压制浅水区水层多次波方法,该方法在τ-... 在近海油气地震勘探中,压制在海面及海底之间的短周期水层多次波一直是海洋地震资料处理的难点,传统上采用预测反褶积或SRME压制此类多次波存在很大局限性。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τ-p域水体模型驱动压制浅水区水层多次波方法,该方法在τ-p域用已知水层参数(水速和水深)构建初始模型,并利用波场延拓方法来预测水层多次波模型,然后采用自适应相减从原始数据消除多次波。通过理论模型试算和实际数据应用,表明此法能有效压制浅水区水层多次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层多次波 浅水区 自适应匹配减 水体模型 Τ-P域
下载PDF
海上探井稠油热采测试井口抬升问题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钱大伟 许兵 +4 位作者 刘宝生 周宝锁 冯卫华 高科超 杨子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64,4,共3页
在海上油田稠油探井热采测试作业过程中,由于热应力的存在,使得井口在注热作业时会出现晃动或抬升的现象,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海上油田探井测试作业成本高,假若出现类似问题后再采取补救措施,无疑在浪费了作业时间同时,大大的增加了作... 在海上油田稠油探井热采测试作业过程中,由于热应力的存在,使得井口在注热作业时会出现晃动或抬升的现象,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海上油田探井测试作业成本高,假若出现类似问题后再采取补救措施,无疑在浪费了作业时间同时,大大的增加了作业成本,甚至增大了安全隐患和发生事故的概率。通过对南堡油田稠油热采注热工艺及其管柱的研究发现,经过设计和计算可适当在注热管柱上配加一定数量的热应力补偿器,进而缓解高温、高压的多元热流体对注热管柱的损害,从而保障注热作业的顺利进行,其对稠油探井热采测试作业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探井 热采测试 井口抬升 对策研究
下载PDF
气候与构造控制下湖相优质烃源岩的差异分布——以渤中凹陷为例 被引量:16
10
作者 姜雪 刘丽芳 +5 位作者 孙和风 黄胜兵 耿名扬 陈少平 李楠 沈朴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5-175,共11页
基于地球化学、测井和沉积相等资料开展了渤中凹陷的优质烃源岩分析。结合区域地震解释,对渤中凹陷优质烃源岩的分布进行了刻画,并探讨了气候、构造作用下优质烃源岩分布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受气候控制的咸化环境与受构造控制的快速沉... 基于地球化学、测井和沉积相等资料开展了渤中凹陷的优质烃源岩分析。结合区域地震解释,对渤中凹陷优质烃源岩的分布进行了刻画,并探讨了气候、构造作用下优质烃源岩分布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受气候控制的咸化环境与受构造控制的快速沉降环境所形成的优质烃源岩具有不同的富集特征。在咸化环境控制下,沙河街组一段优质烃源岩的分布面积占洼陷面积的81.9%,呈广覆式分布;在构造沉降控制下,平面上,沙河街组三段和东营组三段的洼陷沉降速率与优质烃源岩所占洼陷面积的比例呈明显正相关,纵向上,湖泊的氧化-还原界面控制了优质烃源岩的富集程度。在气候形成的咸化环境和构造快速沉降的控制下,渤中凹陷及邻区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条件可分为3类:以咸化水体为主导、以构造沉降为主导以及咸化水体-构造沉降共同控制。在潮湿气候和构造沉降速率较低的情况下,不发育优质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烃源岩 古气候 咸化环境 构造沉降 渤中凹陷
原文传递
基于声波远探测和岩石力学分析的井旁裂缝有效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思亦 唐晓明 +3 位作者 何娟 许松 孙福亭 苏远大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88-1395,共8页
储层中裂缝有效性的定性判断对实际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对于以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的致密储层。目前,偶极横波远探测技术在井外裂缝的成像和识别方面已经成熟应用,但仍需要对其探测到的井旁地层裂缝开展有效性(流体输导性能)评... 储层中裂缝有效性的定性判断对实际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对于以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的致密储层。目前,偶极横波远探测技术在井外裂缝的成像和识别方面已经成熟应用,但仍需要对其探测到的井旁地层裂缝开展有效性(流体输导性能)评价研究。研究提出了利用岩石力学中常用的三维莫尔圆分析来评价井旁裂缝有效性的新方法,利用偶极横波远探测成像获得的裂缝走向、倾角及地应力信息计算裂缝在平面上的应力状态,结合莫尔-库仑破裂准则,可获悉裂缝是否处于开启的临界应力状态并以此来判断裂缝的渗透性。分析表明,偶极横波远探测对裂缝倾向识别的180°不确定性问题并不影响莫尔圆方法对缝面上应力状态的确定,从而使得这2种方法可以综合起来形成一种裂缝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对不同地区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的有效性分析表明,该研究可以有效地评价裂缝的流体输导性能,评价结果可为现场试油和开采方案的确定提供合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莫尔圆 声波远探测 地应力 莫尔-库仑准则 裂缝有效性
原文传递
渤海海域变质岩潜山油藏稀井网高效开发技术 被引量:15
12
作者 童凯军 李波 +5 位作者 戴卫华 郑浩 张占女 程奇 王建立 房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0-599,共10页
为了实现渤海海域变质岩潜山油藏少井高产开发目标,以JZ251S油田为例,开展储集层裂缝精细描述、双重介质油藏水驱油机理表征、新型井网模式优选、合理开发技术政策制定及稳油控水技术等方面研究,形成变质岩油藏稀井网高效开发关键技术... 为了实现渤海海域变质岩潜山油藏少井高产开发目标,以JZ251S油田为例,开展储集层裂缝精细描述、双重介质油藏水驱油机理表征、新型井网模式优选、合理开发技术政策制定及稳油控水技术等方面研究,形成变质岩油藏稀井网高效开发关键技术。根据JZ251S潜山油藏特点,开展裂缝各向异性波动方程的正演模拟,验证了窄方位角地震资料对工区裂缝检测的有效性。应用叠前多参数反演和地应力场模拟分别预测了裂缝性储集层的发育部位和裂缝发育方向。基于大尺度三维物理模型及数值模拟,提出了水平井顶底交错立体注采井网新模式;结合开发需求,提出JZ251S油藏合理采油速度控制在3%~4%,油田初期可实施衰竭开发至地层压力水平保持在70%原始地层压力,再进行注水保压开发。结合工区内试采生产资料,模拟了水平井不同的见水模式并形成4种诊断图版,有效指导油田稳油控水措施实施。JZ251S潜山油藏现场实践表明,采用该系列技术,可大幅增加原油产量,提高注水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域 变质岩潜山 潜山油藏 裂缝预测 井网模式 油藏开发技术 稳油控水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内幕储层成因机理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吕艳萍 吕晶 +5 位作者 徐想东 邓光校 刘永立 刘存革 张振哲 韩拥强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1-1037,共7页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顶部风化壳缝洞型储集体是主力产层,在其下部依然发育规模性储集体,为探讨这套储集体的成因机理,在A井区开展了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稀土元素和阴极发光等分析测试工作。洞穴和构造裂缝方解石的δ^(18)O...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顶部风化壳缝洞型储集体是主力产层,在其下部依然发育规模性储集体,为探讨这套储集体的成因机理,在A井区开展了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稀土元素和阴极发光等分析测试工作。洞穴和构造裂缝方解石的δ^(18)O和δ^(13)C值明显比灰岩背景值偏负,具有δ^(18)O不变而δ^(13)C可变的趋势,δ^(18)O_(PDB)均值为-14.74‰,为脱气作用形成的大气水方解石线。洞穴和构造裂缝方解石的^(87)Sr/^(86)Sr比值介于0.709622~0.709968之间,明显高于背景值,主要受壳源锶的影响;稀土元素中Ce和Eu元素无正异常,表明缺乏热液流体的参与。洞穴和构造裂缝方解石胶结物主要发橘黄色和暗棕色光,代表的是弱氧化—弱还原环境。研究认为,A井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缝洞储集体形成于海西早期大气淡水深部缓流带环境,该岩溶环境具有承压、水流缓慢、不受排水基准面控制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水方解石线 深缓流带 储层成因 鹰山组 中下奥陶统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M油田高压盐膏层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蒋凯 罗宇维 +1 位作者 史元 许前富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49,共6页
针对M油田高压盐膏层固井井漏、井口带压和高低压过渡层窜流的问题,分析研究了盐膏层固井特点及水泥环失效机理,首次提出了环空有效液柱压力在水泥静胶凝强度发展到150Pa前应压稳地层孔隙压力、抗压强度发展到3.5MPa前应压稳地层蠕变的... 针对M油田高压盐膏层固井井漏、井口带压和高低压过渡层窜流的问题,分析研究了盐膏层固井特点及水泥环失效机理,首次提出了环空有效液柱压力在水泥静胶凝强度发展到150Pa前应压稳地层孔隙压力、抗压强度发展到3.5MPa前应压稳地层蠕变的盐膏层固井双压稳理念,并建立了相应的压稳模型,研发了具有抗盐、防漏、防窜性能的PC-HDS CMT高密度KCl水泥浆体系,设计了配套的双压稳固井工艺。上述研究成果已在M油田7口井高压盐膏层固井作业中取得成功应用,为该油田继续安全顺利钻完井作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盐膏层 固井 双压稳模型
下载PDF
海上气井环空带压管理方案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强 武治强 +6 位作者 何英明 刘书杰 曹砚锋 何保生 杨向前 欧阳铁兵 范志利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0-146,共7页
据统计目前大部分海上气井都存在环空带压问题,最高环空带压值超过18MPa,如何管控环空带压气井的安全风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研究APIRP90和ISO16530-2等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海上气井的井身结构、完井管柱和井下工具情况,针对海上环... 据统计目前大部分海上气井都存在环空带压问题,最高环空带压值超过18MPa,如何管控环空带压气井的安全风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研究APIRP90和ISO16530-2等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海上气井的井身结构、完井管柱和井下工具情况,针对海上环空带压气井,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海上气井环空带压的管理方案,并通过在海上气田的应用分析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本文研究成果对于海上环空带压气井的安全生产和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 气井 环空带压 安全 方案
下载PDF
伊拉克B油田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微裂缝特征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培元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72,I0005,共12页
裂缝是碳酸盐岩储层中常见的储集空间类型,发育程度影响油气在开发中的渗流特征。以伊拉克东南部B油田Mishrif组海相碳酸盐岩储层为例,利用岩心观察、薄片及岩心分析资料,结合阵列声波测井、地震解释及生产动态资料,研究B油田Mishrif组... 裂缝是碳酸盐岩储层中常见的储集空间类型,发育程度影响油气在开发中的渗流特征。以伊拉克东南部B油田Mishrif组海相碳酸盐岩储层为例,利用岩心观察、薄片及岩心分析资料,结合阵列声波测井、地震解释及生产动态资料,研究B油田Mishrif组储层裂缝特征,分析裂缝发育控制因素及其对注水开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Mishrif组储层以孔隙型为主,局部发育宏观与微观微裂缝,其中宏观裂缝以构造缝为主,微观裂缝包括颗粒破裂缝、溶蚀缝及压溶缝。岩心及阵列声波测井显示研究区裂缝具有一定的渗流能力。研究区微裂缝的发育受岩性、构造应力场及成岩作用的影响。对于注水开发,微裂缝的发育既可以提高生产井的产能,又能促使注入水快速突破。合理控制注水井注入量,可以延缓注入水突破时间,提高油藏开发效果。该结果对相似碳酸盐岩油藏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开发 控制因素 微裂缝 碳酸盐岩 Mishrif组 伊拉克
下载PDF
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垂向位置确定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朱志强 李云鹏 +2 位作者 葛丽珍 童凯军 杨志成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4-108,共5页
为了控制油井气窜和水锥,提高油藏开发效果,需要准确判断不同类型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合理的垂向位置。在分析不同类型气顶底水油藏生产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气体状态方程、物质平衡方程将气顶能量和底水能量与油环中水平井垂向位置建立联系... 为了控制油井气窜和水锥,提高油藏开发效果,需要准确判断不同类型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合理的垂向位置。在分析不同类型气顶底水油藏生产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气体状态方程、物质平衡方程将气顶能量和底水能量与油环中水平井垂向位置建立联系,推导出水平井垂向位置关于气顶指数、水体倍数和油藏压力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够利用气顶指数、水体倍数的相对大小来确定水平井合理的垂向位置,同时为了便于钻完井施工,给出了不同气顶底水油藏的最合理的水平井垂向位置。数值模拟试验及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根据气顶指数和水体倍数的相对大小来确定水平井在油环中垂向位置的方法对油藏具体几何形状没有限制和要求,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顶 底水油藏 水平井 垂向位置 油环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膏盐岩沉积特征与发育模式 被引量:13
18
作者 樊奇 樊太亮 +3 位作者 李清平 杜洋 张岩 苑雅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7-226,共10页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膏盐岩是塔里木盐下—盐间勘探领域的基本地质要素,也是典型海相蒸发岩沉积序列,但目前对这套蒸发岩的关注较少。通过野外勘测、最新二维地震解释、中央隆起16口探井资料综合分析,以“点—线—面”思路开展了膏盐岩沉...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膏盐岩是塔里木盐下—盐间勘探领域的基本地质要素,也是典型海相蒸发岩沉积序列,但目前对这套蒸发岩的关注较少。通过野外勘测、最新二维地震解释、中央隆起16口探井资料综合分析,以“点—线—面”思路开展了膏盐岩沉积特征研究,编制了中—下寒武统盖层、膏盐岩层等厚图和阿瓦塔格组沉积相图,建立了中—下寒武统膏盐岩“干热古气候+持续海退过程+礁体障壁背景”发育成因模式。中—下寒武统吾松格尔组和阿瓦塔格组纵向稳定发育4种岩相组合的4套膏盐岩盖层,海退期膏盐岩具有“内盐—中膏—外红层”的“牛眼”特征;海侵期膏盐岩具有与膏云岩、膏泥岩的互层沉积特征。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盖层均厚245 m,膏盐岩均厚167 m(最厚达340 m),具有优越的区域封盖能力。分析认为,干旱炎热的古气候、持续海退过程、礁体障壁条件为塔里木早—中寒武世厚层膏盐岩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古气候和海平面变化制约了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的相带边界,使巴楚隆起、阿瓦提坳陷(膏盐岩稳定厚度300 m以上)成为了当时的聚盐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盐岩 沉积特征 发育成因 寒武系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渤海油田裸眼水平井套铣打捞封隔器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程玉华 张鑫 +2 位作者 胡春勤 李强 张建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7-81,共5页
针对渤海油田裸眼水平井斜度大、水平段长、摩阻大、不易起下钻和传递钻压及扭矩、井壁稳定性差等修井作业难题,通过裸眼水平井钻具优化技术、套铣打捞技术、修井液体系优化技术、冲砂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制定与实施,成功实现了渤海... 针对渤海油田裸眼水平井斜度大、水平段长、摩阻大、不易起下钻和传递钻压及扭矩、井壁稳定性差等修井作业难题,通过裸眼水平井钻具优化技术、套铣打捞技术、修井液体系优化技术、冲砂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制定与实施,成功实现了渤海油田裸眼水平井打捞作业零的突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后续裸眼水平井修井作业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眼水平井 套铣打捞 钻具优化 修井液体系优化 冲砂技术 封隔器 渤海油田
下载PDF
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储层压力预测方法——以涪陵页岩气田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鹏威 陈筱 +4 位作者 刘忠宝 杜伟 李东晖 金武军 王濡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7-476,共10页
页岩储层压力预测是评价页岩储层质量、认识页岩气富集机理、识别页岩含气性及寻找页岩气勘探有利区的基础。高-过成熟的海相富有机质页岩中发育大量纳米级有机质孔隙,且页岩储层普遍存在由生气造成的异常高压。目前页岩储层压力预测多... 页岩储层压力预测是评价页岩储层质量、认识页岩气富集机理、识别页岩含气性及寻找页岩气勘探有利区的基础。高-过成熟的海相富有机质页岩中发育大量纳米级有机质孔隙,且页岩储层普遍存在由生气造成的异常高压。目前页岩储层压力预测多建立在无机孔隙发育演化规律基础之上,没有考虑纳米级有机孔隙发育演化,从而导致“压力异常”的假象或者储层压力预测结果不准确。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海相富有机质页岩的储层压力预测方法:假设页岩储层有机孔隙和异常压力共存,计算有机孔隙的声波测井响应,并校正声波测井曲线,建立新的压力预测模型。以涪陵页岩气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探讨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相校于原始Eaton法,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压力数据吻合程度更高(R2=0.81),预测误差相对较小且符合正态分布。因此该压力预测方法能够有效、可靠地预测研究区海相页岩储层压力。据预测,焦石坝一期产建区地层压力总体具有背斜中间高、周缘低、东南侧局部具有高值的特征,该结果与无阻流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进一步说明该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对于完善非常规页岩储层压力预测方法、推动超压页岩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孔隙 储层压力预测 海相页岩 五峰组-龙马溪组 涪陵页岩气田 西川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