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总裁生命周期”论引发对干部交流的思考
1
作者 王海伟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3-45,共3页
“总裁生命周期”论的核心是企业高层领导的视野、举止、认识水平、判断能力等 ,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增加、市场环境的变化、信息量的大小、企业规模的增大而不断发生变化和转化 ,以至产生负面影响。而实现干部交流 ... “总裁生命周期”论的核心是企业高层领导的视野、举止、认识水平、判断能力等 ,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增加、市场环境的变化、信息量的大小、企业规模的增大而不断发生变化和转化 ,以至产生负面影响。而实现干部交流 ,则能够取长补短 ,交流工作经验和工作作风 ,实现换位思考 ,更好地实现内部协调发展。文中既分析了推行干部交流的必要性和有利因素 ,同时也指出了在实际运作中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裁生命周期" 干部交流
下载PDF
扬子地块东南古生代上升流沉积相及其与烃源岩的关系 被引量:67
2
作者 吕炳全 王红罡 +2 位作者 胡望水 沈伟锋 张玉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35,共7页
长江中下游苏、皖、赣、鄂一带属古生代扬子地块被动大陆边缘的东南缘 ,通过该区 6 4条古生界剖面的实测、分析和对比 ,得出该区古生界寒武、奥陶、志留、石炭和二叠系等地层中的黑色碳质页岩、硅质页岩、硅质条带和结核以及磷矿层和磷... 长江中下游苏、皖、赣、鄂一带属古生代扬子地块被动大陆边缘的东南缘 ,通过该区 6 4条古生界剖面的实测、分析和对比 ,得出该区古生界寒武、奥陶、志留、石炭和二叠系等地层中的黑色碳质页岩、硅质页岩、硅质条带和结核以及磷矿层和磷结核等沉积是古特提斯海中上升流作用形成的。上升流水体中富营养盐和SiO2 ,在古生代低纬度的扬子地块东南缘生物大量繁殖 ,引发缺氧事件 ,形成上述硅质和磷质沉积以及有机质丰富的烃源岩、石煤和磷矿层等 ,由于上升流水体富营养盐和SiO2 ,生物化石属种丰富 ,个体大 ,多营底栖或固着浅海底生活 ,硅质生物放射虫等丰富。区内烃源岩有机质与上升流的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可见它们之间存在着成因联系。上古生界油气发现于苏北及南黄海 ,因而 ,这一区域是与上升流沉积有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升流 扬子地块 古生代 烃源岩 矿层 硅质 沉积相 属种 放射虫 生物化石
下载PDF
扬子地块东南陆缘寒武系上升流沉积特征 被引量:16
3
作者 胡望水 吕炳全 +2 位作者 王红罡 张玉兰 沈伟锋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11,共3页
通过下扬子地块东南陆缘区 1 9条寒武系剖面的实测、分析和对比 ,认为该区寒武系中的黑色炭质页岩、硅质页岩、硅质条带和结核以及磷矿层和磷结核等是古特提斯海中上升流作用在这被动大陆边缘区形成的 ,上升流引发缺氧事件 ,造成有机质... 通过下扬子地块东南陆缘区 1 9条寒武系剖面的实测、分析和对比 ,认为该区寒武系中的黑色炭质页岩、硅质页岩、硅质条带和结核以及磷矿层和磷结核等是古特提斯海中上升流作用在这被动大陆边缘区形成的 ,上升流引发缺氧事件 ,造成有机质丰富的沉积 ,形成烃源岩、石煤和磷矿等 ,分析了该区上升流沉积的特征、形成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升流沉积 缺氧环境 石油与天然气 扬子地块 东南缘
下载PDF
华北地块中—上元古界上升流沉积相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17
4
作者 吕炳全 胡望水 +2 位作者 王红罡 沈伟锋 张玉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3-88,共6页
华北地块上的中-上元古界是我国最古老的沉积岩系,分3系、12个组,通过岩性、沉积相和古生物等分析,发现其中有丰富的上升流沉积相,并可分为3个亚相:富镁碳酸盐岩夹燧石薄层亚相、黑色页岩亚相和叠层石亚相等。上升流引发缺氧事件,形成中... 华北地块上的中-上元古界是我国最古老的沉积岩系,分3系、12个组,通过岩性、沉积相和古生物等分析,发现其中有丰富的上升流沉积相,并可分为3个亚相:富镁碳酸盐岩夹燧石薄层亚相、黑色页岩亚相和叠层石亚相等。上升流引发缺氧事件,形成中-上元古界中重要的烃源岩。研究表明,上升流沉积相与地层中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因而根据地层中上升流沉积相的发育程度,可对本区中-上元古界中的油气作出评价,上升流的发现开拓了本区油气资源研究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升流沉积相 缺氧环境 烃源岩 华北地块
下载PDF
页岩微观结构及岩石力学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42
5
作者 时贤 程远方 +2 位作者 蒋恕 蔡东升 张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2期3439-3445,共7页
页岩的力学性质对于储层的钻完井设计、压裂施工等都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以下扬子盆地古生代海相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亚离子抛光仪器、高分辨率CT、扫描电镜等设备对页岩样品处理及微观结构进行分析,通过XRD技术得到页岩的矿物组成;通... 页岩的力学性质对于储层的钻完井设计、压裂施工等都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以下扬子盆地古生代海相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亚离子抛光仪器、高分辨率CT、扫描电镜等设备对页岩样品处理及微观结构进行分析,通过XRD技术得到页岩的矿物组成;通过划痕实验、单轴实验对页岩的抗压强度进行测试;考虑岩样松驰和微裂隙发育,测试加、卸载条件下页岩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通过多级三轴加载实验对页岩的破坏规律进行测试得到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等岩石力学参数。同时,对其微观性质,矿物组成,和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岩石力学参数进行了系统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的增加,页岩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也不断增加,在同一围压条件下,试样在卸载过程中的泊松比比在加载的过程中大,弹性模量随着围压的降低反而略有增加,但裂缝发育性页岩具有不同的力学响应模式。多级三轴实验表明,页岩的内摩擦角在40°以内,而脆性指数较高的页岩破裂完全易形成裂缝网络。上述研究为钻完井设计及压裂体积储层改造提供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页岩 微观结构 单轴 多级三轴
原文传递
东海西湖凹陷断裂系统几何学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被引量:31
6
作者 张绍亮 张建培 +1 位作者 唐贤君 张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7-94,共8页
断裂系统几何学特征研究表明,西湖凹陷断裂样式具有显著的"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特征。西部斜坡带北部和南部为断阶式构造样式,中部的平湖斜坡带主要为单断式;中央-洼陷反转构造带自北向南构造样式呈规律性变化,反映出断裂反... 断裂系统几何学特征研究表明,西湖凹陷断裂样式具有显著的"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特征。西部斜坡带北部和南部为断阶式构造样式,中部的平湖斜坡带主要为单断式;中央-洼陷反转构造带自北向南构造样式呈规律性变化,反映出断裂反转强度自北向南减弱的趋势;东缘陡坡断隆带北部以西倾的同向断阶式为主,南部以东倾的反向断阶为主,中部黄岩边缘断裂带呈过渡特征。各主要构造带南北构造样式的转换部位也具有特殊的构造现象,凹陷中南部主要表现为晚期近E—W向断裂的集中发育,两侧NE、NNE向断层多尖灭或横向错移,中北部主要表现为断裂走向的变化。构造带南北构造样式的转换部多位于区域NW、NWW向基底断裂的延伸线上,这类NW、NWW向基底断裂多具有走向平移特征,据此,笔者认为这种构造特征的南北差异可能与早期NW、NWW向基底调节断裂的限制或再活动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湖凹陷断裂样式南北差异的成因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系统 构造样式 南北差异 成因机制 西湖凹陷
下载PDF
川东焦石坝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赋存机理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27
7
作者 戴方尧 郝芳 +2 位作者 胡海燕 林俊峰 黎祺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85-1194,共10页
页岩气是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主要以游离气与吸附气状态赋存于页岩中,研究和阐明其含量、主控因素和演化规律对于揭示页岩气成藏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不同条件下页岩高温高压等温吸附实验、FE-SEM、CO_2吸附、N2吸附、压汞等实验... 页岩气是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主要以游离气与吸附气状态赋存于页岩中,研究和阐明其含量、主控因素和演化规律对于揭示页岩气成藏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不同条件下页岩高温高压等温吸附实验、FE-SEM、CO_2吸附、N2吸附、压汞等实验方法综合研究页岩气藏中的游离气与吸附气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游离气主要受页岩孔隙类型、孔隙结构、储层温度与压力等条件控制;TOC、成熟度和水分影响吸附气含量.基于吸附气体积校正、地质模型和数值计算综合表征,五峰-龙马溪组页岩中以游离气为主,其平均含量约为55%,吸附气含量约为45%.在抬升阶段,储层温度和压力发生改变,页岩气赋存形式随之变化,游离气减少,吸附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游离气 吸附气 焦石坝 五峰-龙马溪组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陆相砂砾岩油藏裂缝发育特征分析——以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乌尔禾组油藏为例 被引量:25
8
作者 申本科 胡永乐 +4 位作者 田昌炳 薛培华 张爱卿 李广超 薛大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44,共4页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乌尔禾组油藏是低孔、低渗的块状砂砾岩油藏,裂缝发育,既有构造缝,也有非构造缝。据岩心观察、成像测井和薄片鉴定,将裂缝分为4种类型:微裂缝、斜交裂缝、高角度裂缝和网状裂缝。油藏西部以低角度缝为主,裂缝倾角为0~4...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乌尔禾组油藏是低孔、低渗的块状砂砾岩油藏,裂缝发育,既有构造缝,也有非构造缝。据岩心观察、成像测井和薄片鉴定,将裂缝分为4种类型:微裂缝、斜交裂缝、高角度裂缝和网状裂缝。油藏西部以低角度缝为主,裂缝倾角为0~40°,方位为170~180°;油藏东部多为高角度缝或直劈缝,裂缝倾角为10~60°和80~90°,方位为60~120°和170~190°。认为岩性和局部构造位置是控制该油藏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不同岩性交互的层段裂缝发育程度高。构造缝主要为剪切裂缝,裂缝延伸方向与区域最大主应力方向相关,非构造缝为砾缘溶蚀缝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构造缝 非构造缝 断层 乌尔禾组 储集层
下载PDF
东海盆地丽水凹陷天然气类型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19
9
作者 葛和平 陈建平 +3 位作者 陈晓东 邓春萍 孙永革 梁狄刚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2期104-110,共7页
丽水凹陷目前发现的天然气成分差异很大,烃类气体的含量占2%~94%,非烃类气体主要为CO2气体.在烃类气体的组成中,甲烷含量均低于90%,C2+以上重烃气体含量均大于10%,属于湿气.烃类气体碳同位素分析表明,甲烷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值小于-4... 丽水凹陷目前发现的天然气成分差异很大,烃类气体的含量占2%~94%,非烃类气体主要为CO2气体.在烃类气体的组成中,甲烷含量均低于90%,C2+以上重烃气体含量均大于10%,属于湿气.烃类气体碳同位素分析表明,甲烷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值小于-44‰、乙烷的δ13C值基本上小于-29‰、丙烷的δ13C值小于-26‰,甲烷与乙烷碳同位素组成差值大,属于有机成因的油型气,是混合型有机质在成熟阶段生成的产物.非烃CO2气体的碳同位素δ13C值均大于-10‰,属于典型无机成因气.黄金管封闭体系下有机质的生烃模拟表明,灵峰组海相陆源有机质生成的天然气甲烷的比例明显高于月桂峰组湖相水生和陆生混合有机质生成的天然气,而重烃的比例明显低于月桂峰组混合有机质生成的天然气.灵峰组海相陆源有机质生成的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δ13C值比月桂峰组混合有机质生成的甲烷的碳同位素δ13C值大5‰左右,乙烷和丙烷的碳同位素δ13C值大9‰以上.LS36-1油气藏是丽水凹陷目前唯一的商业性油气藏,烃类天然气各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与灵峰组有机质生成的天然气各组分碳同位素组成差异大,而与月桂峰组有机质生成的天然气各组分碳同位素却很相近,表明其主要源岩是月桂峰组湖相烃源岩,而非灵峰组海相烃源岩和明月峰组煤系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凹陷 天然气 有机成因 无机成因 湖相烃源岩 海相烃源岩 煤系烃源岩
原文传递
川东焦石坝地区页岩气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8
10
作者 林俊峰 胡海燕 黎祺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24-1133,共10页
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富集有大量的天然气,但针对页岩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还较薄弱,其蕴含的地质意义不甚明确.通过页岩气组分及其碳同位素特征和页岩干酪根的碳同位素特征分析,讨论了页岩气的来源、成因类型和"完全倒转&q... 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富集有大量的天然气,但针对页岩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还较薄弱,其蕴含的地质意义不甚明确.通过页岩气组分及其碳同位素特征和页岩干酪根的碳同位素特征分析,讨论了页岩气的来源、成因类型和"完全倒转"的碳同位素分布特征.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具有很好的生烃能力、有机质丰度与含气量的关系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甲烷与干酪根相似的碳同位素特征、地层的超压特征等,综合表明研究区天然气应为页岩自生自储的页岩气;页岩气的甲烷含量均超过98%,其碳同位素平均为-29.93‰,反映了成熟度已经达到过成熟干气阶段;相对稳定的ln(C_1/C_2)和快速增大的ln(C_2/C_3)揭示其成因主要为二次裂解气;页岩气碳同位素"完全倒转"的分布特征主要受到在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原油裂解生气作用的影响,其"完全倒转"的碳同位素分布特征也反映了研究区良好的页岩气保存、富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页岩气 五峰组 龙马溪组 焦石坝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轴向载荷对海洋深水钻井隔水管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林 石晓兵 +3 位作者 聂荣国 陈平 罗平亚 周俊昌 《石油矿场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2,共3页
文章建立了深水钻井时在海流、波浪等海洋环境载荷的作用下,隔水管及底部球接头静态分析的三维有限元力学模型,考虑了隔水管在外载作用下的小应变、大变形和轴向力影响等特点,引入了非线性理论,其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海洋深水钻... 文章建立了深水钻井时在海流、波浪等海洋环境载荷的作用下,隔水管及底部球接头静态分析的三维有限元力学模型,考虑了隔水管在外载作用下的小应变、大变形和轴向力影响等特点,引入了非线性理论,其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海洋深水钻井隔水管的轴向载荷对其力学特性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在实际钻井作业过程中,隔水管顶部应保持足够的张力,避免隔水管处于受压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钻井 隔水管 轴向载荷 力学特性 有限元法
下载PDF
频谱分解技术在古河道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红岩 徐春明 +2 位作者 刘伟 冯右伦 张明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5年第5期610-614,共5页
河流相储集层一般具有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快、储层预测难的特点。传统地震预测方法是根据全频段信息进行研究,模糊了不同频率信号所携带的不同地质信息,降低了其预测精度。基于短时窗傅里叶变换的频谱分解技术,可将地震数据由时间域... 河流相储集层一般具有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快、储层预测难的特点。传统地震预测方法是根据全频段信息进行研究,模糊了不同频率信号所携带的不同地质信息,降低了其预测精度。基于短时窗傅里叶变换的频谱分解技术,可将地震数据由时间域变换到频率域,生成的振幅频率体和相位体可用来检测薄层及地质异常体横向不连续性,提高了储层预测的精度。基于此,首先根据已钻井的测井、录井等资料,建立了河道砂体正演模型,得到正演记录,并对正演记录进行时频分解,分析河道处响应特征,用于河道砂体的追踪识别。然后,对目的层段进行时频转换,提取振幅体频率切片,刻画出古河道的形态特征,并提取相位体切片,识别出断裂分布特征,指导了有利储层的预测。该技术在古河道砂体预测中的成功运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分解技术 河道识别 正演模拟 短时窗傅里叶变换
下载PDF
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震积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13
作者 岳信东 林春明 +5 位作者 李艳丽 徐深谋 张志萍 漆滨汶 王秀林 张放东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2,共6页
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钻井取芯中发现有变形和开裂两类特殊地质现象。同沉积塑性变形和碟状构造属于变形,微断层、网状裂缝、砂岩岩脉、角砾岩为开裂。这些地质现象具有震积岩的特征,多由外界振动引发。变形多发生在沉积物未固... 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钻井取芯中发现有变形和开裂两类特殊地质现象。同沉积塑性变形和碟状构造属于变形,微断层、网状裂缝、砂岩岩脉、角砾岩为开裂。这些地质现象具有震积岩的特征,多由外界振动引发。变形多发生在沉积物未固结—半固结阶段,开裂发生在沉积物成岩后。微断层、网状裂缝和砂岩岩脉形成于拉张应力作用下。这些特殊地质现象多出现在腾格尔组和都红木组一段,而且从下往上,由开裂向变形演化。这与当时区域伸展构造背景和地震、构造活动有关,地震、构造活动较为强烈时容易产生开裂现象,地震、构造活动较为微弱时容易产生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积岩 沉积变形 砂岩岩脉 伸展构造 角砾岩
下载PDF
湘东南拗陷上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成岩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唐健程 陈红汉 +2 位作者 王家豪 陈孔全 祁开令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46,共4页
湘东南拗陷是中国南方古生代~新生代叠舍盆地之一,古生代~中生代地层普遍裸露,该拗陷油气勘探程度较低在野外剖面观测、室内薄片坚定等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湘东南拗陷上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戍岩作用类型,包括:泥晶化作用、胶结作... 湘东南拗陷是中国南方古生代~新生代叠舍盆地之一,古生代~中生代地层普遍裸露,该拗陷油气勘探程度较低在野外剖面观测、室内薄片坚定等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湘东南拗陷上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戍岩作用类型,包括:泥晶化作用、胶结作用、压溶作用、白云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裂缝化作用、溶蚀作用等,以及经历的海底-大陆(淡水和混合水)-浅埋藏-深埋藏-表生等成岩环境。对储层孔隙发育起建设性的成岩作用主要有裂缝化作用、压溶作用、溶蚀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裂缝化作用及压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储层的储集性能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的白云石晶间孔为重要的孔隙类型,并成为工区最为有利的勘探目的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储层 上古生界 湘东南拗陷
下载PDF
基于流体替换进行AVO分析检测深层Ⅰ类气藏 被引量:9
15
作者 涂齐催 刘江 +1 位作者 崔树果 霍凤斌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1年第3期279-283,共5页
AVO是研究地震CRP道集振幅变化规律(随炮检距)的技术,能够从叠前地震数据中获取与地层岩性和含油气性相关的地震属性体,进而进行含气预测,是一门适应勘探开发发展需要的地震技术。传统的"亮点"技术适合检测Ⅲ类AVO含气异常,... AVO是研究地震CRP道集振幅变化规律(随炮检距)的技术,能够从叠前地震数据中获取与地层岩性和含油气性相关的地震属性体,进而进行含气预测,是一门适应勘探开发发展需要的地震技术。传统的"亮点"技术适合检测Ⅲ类AVO含气异常,对于中、深层含气砂岩表现出来的Ⅰ类AVO现象无法识别。某油气田气藏富集,同时含水层也广泛分布,各类AVO现象共存。以某油气田A井为例,通过利用AVO技术,结合流体替换,寻找差异,可以有效识别深层Ⅰ类AVO含气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 CRP道集 炮检距 岩性 含气预测 流体替换 气层
下载PDF
苏里格气藏岩石应力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倩 杜建芬 +3 位作者 崔丽春 李年银 刘同富 杨洋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30,42+84,共4页
在气藏的生产过程中,随着流体的产出,净上覆岩层压力不断升高,储层孔隙结构因受到压缩而发生改变,导致渗流速度降低,使油气井的产能下降。在模拟地层温度及应力条件下,分析了苏里格气藏小岩心和全直径岩心渗透率与净上覆岩层压力之间的... 在气藏的生产过程中,随着流体的产出,净上覆岩层压力不断升高,储层孔隙结构因受到压缩而发生改变,导致渗流速度降低,使油气井的产能下降。在模拟地层温度及应力条件下,分析了苏里格气藏小岩心和全直径岩心渗透率与净上覆岩层压力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小岩心与全直径岩心的应力敏感性。结果表明:岩心渗透率均随上覆岩层压力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且随净上覆岩层压力的增大,渗透率下降的幅度逐渐变小,并表现出明显的渗透率滞后效应;苏里格气藏岩石的渗透率损害程度或应力敏感性属于中等;全直径岩心的应力敏感性较小岩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防止地层损害 岩石应力 敏感性
下载PDF
二氧化碳埋存技术在我国海上气田的应用与思考 被引量:8
17
作者 景凤江 宋春华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1年第5期20-23,28,共5页
海上有些气田天然气中富含二氧化碳,在开采天然气的同时会分离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当分离的二氧化碳不能或不能全部用于工业用途时,需要对二氧化碳进行处置,避免大气污染。从二氧化碳深部咸水层地质封存机制入手,结合挪威北海Sleipner气... 海上有些气田天然气中富含二氧化碳,在开采天然气的同时会分离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当分离的二氧化碳不能或不能全部用于工业用途时,需要对二氧化碳进行处置,避免大气污染。从二氧化碳深部咸水层地质封存机制入手,结合挪威北海Sleipner气田二氧化碳地质埋存成功实例,对我国海上气田产出的二氧化碳开展地质埋存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海上气田开采时产出的二氧化碳,通过分离后回注到深部成水层的埋存方式,可以达到二氧化碳永久埋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气田 二氧化碳 地质埋存 地质模型 数值模拟 回注
下载PDF
东海地区低孔低渗透气田完井液优化技术 被引量:6
18
作者 贾虎 杨宪民 +5 位作者 蒲万芬 赵金洲 付豪 郭士生 刘鹏超 王琼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0-64,共5页
针对东海地区高温、低压、低渗透油气藏常规完井液技术当前存在的问题,基于有机物高温碳化理论,用有机高分子吸水材料研制出了满足该地区完井作业的一种尺寸分布广泛的软颗粒状无(低)渗漏完井液体系,基本配方为:淡水+0.5%螯合剂YF-1... 针对东海地区高温、低压、低渗透油气藏常规完井液技术当前存在的问题,基于有机物高温碳化理论,用有机高分子吸水材料研制出了满足该地区完井作业的一种尺寸分布广泛的软颗粒状无(低)渗漏完井液体系,基本配方为:淡水+0.5%螯合剂YF-1+1%2%胶凝剂SW-1+0.5%稳定剂WDJ-1。体系黏度在常温下(25120 mPa.s)可调,与地层水配伍性好,对管材具低腐蚀性。完井液在120130℃高温动态污染实验中可发生碳化反应,在岩心端面可生成一种致密黄、黑色黏稠状胶质暂堵层,有效地避免了工作液的滤失,岩心中黏土矿物对有机高分子吸水材料起到了一定的热催化作用。目的层岩心动态污染后,自然返排渗透率恢复率可超过90%。现场应用表明,该体系在东海地区天外天高温低渗透砂岩油气藏具有优异的保护储层效果,提高了低压产层的承压能力,极大地降低了水相圈闭损害,并促使了A7s等气井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井液 水相圈闭损害 聚合物碳化理论 低压高温气藏 防止地层损害
下载PDF
丽水凹陷远岸水下扇体识别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红岩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24-931,共8页
在丽水凹陷西次凹西部斜坡带发育多条坡折断层,它们控制了古新统明月峰组下段远岸水下扇体的发育。钻井揭示该区水下扇体具有沉积厚度大、物性好、含油气性活跃的特征。储层特征描述、分布范围预测对寻找本区岩性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 在丽水凹陷西次凹西部斜坡带发育多条坡折断层,它们控制了古新统明月峰组下段远岸水下扇体的发育。钻井揭示该区水下扇体具有沉积厚度大、物性好、含油气性活跃的特征。储层特征描述、分布范围预测对寻找本区岩性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明月峰组沉积初期古地貌恢复,总结了坡折断层对扇体发育的影响作用。坡折断层上升盘发育孤立型和复合型水道;坡折断层下降盘发育扇体主体,扇中水道微相为优势相带,岩性以灰色细砂岩为主,存在反映垮塌变形的泄水、泥质火焰等沉积构造,测井相表现为低伽马、高自然电位异常,地震相为强振幅、低频、断续反射。同时,利用地震沉积学技术完成了本区3期次扇体分布范围识别,说明自早期到晚期扇体具有从北往南逐渐迁移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岸水下扇 丽水凹陷 明月峰组 地震沉积学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白垩系油气赋存特征与2类烃源岩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红 卢树参 +8 位作者 葛和平 赫庆坤 赵新伟 朱玉瑞 周瑶琪 张柏林 李建委 张海洋 高晓军 《海洋地质前沿》 2015年第4期13-20,共8页
南黄海盆地是中国海域历经54年勘探至今尚未实现工业油气发现的唯一大型含油气盆地,特别是29年前发现的白垩系黑色页岩含轻质油,属于页岩油范畴。分析了南黄海盆地白垩系勘探研究现状,提出白垩系主要分布于盆地北部,有8口井钻遇,K1系红... 南黄海盆地是中国海域历经54年勘探至今尚未实现工业油气发现的唯一大型含油气盆地,特别是29年前发现的白垩系黑色页岩含轻质油,属于页岩油范畴。分析了南黄海盆地白垩系勘探研究现状,提出白垩系主要分布于盆地北部,有8口井钻遇,K1系红浦口组,K2系黑泰州组,与苏北盆地近似;在最新地震测线上表现为顶蚀,与古/新近系及下伏侏罗系均呈不整合接触,斜层状分布,残留沉积,部分构成次凹的特征。通过近海灵山岛露头调查、剖面实测和包括常规生油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等离子质谱、U-Pb同位素年龄等测试,发现下白垩统多套深灰黑色含煤泥岩层,发育Ⅰ型和Ⅲ型干酪根,自由烃0.02-0.07mg/g或为零,生油潜力0.06-0.03mg/g或为零,残留有机碳1.85%-1.99%或0.70%-0.84%,氧指数4及超过10,属于2类烃源岩,分别生烃和二氧化碳气。总体认为南黄海盆地白垩系具有一定资源前景,值得开展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盆地 白垩系 灵山岛 灰黑色泥岩 烃源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