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4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华南大陆构造与问题 被引量:437
1
作者 张国伟 郭安林 +7 位作者 王岳军 李三忠 董云鹏 刘少峰 何登发 程顺有 鲁如魁 姚安平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53-1582,共30页
在前人成果基础上,通过以构造为主的多学科综合调研,重新审视认知华南大陆构造及其形成演化.厘定新元古代以来该大陆具有二大地块、三大类型构造单元与四大变形构造系统,由此构成华南大陆构造基本格局.研究揭示其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具有... 在前人成果基础上,通过以构造为主的多学科综合调研,重新审视认知华南大陆构造及其形成演化.厘定新元古代以来该大陆具有二大地块、三大类型构造单元与四大变形构造系统,由此构成华南大陆构造基本格局.研究揭示其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具有不同性质和机制及构造特征,经历了四个不同属性特点的演化阶段,包括:(1)新元古代古板块构造的拼合与裂解,尤其陆内伸展裂谷构造;(2)显生宙以来在板块构造围限下的早古生代与中生代初两期陆内造山作用,形成两期复合的陆内造山构造区;(3)统一华南大陆内扬子克拉通与陆内造山的长期并行演化和克拉通的多期逐次迁移活化;(4)中新生代现代全球板块构造体制下的板块构造与陆内构造的复合差异演化及动力学特征.本文旨在综合多学科研究,对比中国大陆与全球地质,总结华南大陆构造的基本特征、属性以及所反映的具有普适性的大陆特性和构造规律并梳理有待进一步探讨的主要科学问题,从而系统地探讨大陆构造与成因及动力学机制,探索回答板块构造尚不能解决的大陆问题,深化发展板块构造,为构建大陆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理论系统做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大陆构造 陆内造山作用 中小板块构造 大陆动力学
原文传递
鲁西地块中生代构造格局及其形成背景 被引量:81
2
作者 李三忠 王金铎 +3 位作者 刘建忠 于建国 吕海青 侯方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7-497,共11页
结合近几年来鲁西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等成果,重点论述了鲁西地区中生代构造特征与盆地原型。提出中生代构造层次总体在垂向上可分为三个主要构造层,分别称为上部、中部和下部,并分别被中—下侏罗统、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和上白垩统... 结合近几年来鲁西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等成果,重点论述了鲁西地区中生代构造特征与盆地原型。提出中生代构造层次总体在垂向上可分为三个主要构造层,分别称为上部、中部和下部,并分别被中—下侏罗统、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和上白垩统角度不整合覆盖,所以,相应地可将鲁西地块的中生代构造变形分为三个阶段:印支期、燕山中期和燕山晚期;平面上变形样式总体表现为三种构造样式,即:1印支期的近东西走向的宽缓—紧闭褶皱及逆冲构造;2燕山中期的北北东或南北走向的厢状褶皱—坡坪式逆冲系统;3燕山晚期的北东走向的冲断—走滑断裂带。但是,鲁西地区燕山期的构造变形特征和原型盆地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是基底构造格局及构造变形在空间上差异叠合的结果。综合研究表明,鲁西地块及邻区燕山期构造是在西太平洋大陆边缘弧的挤压构造背景下,陆内壳下拆沉和壳内挤出—逃逸构造的综合动力作用下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地块 燕山期 印支期 构造格局 盆地原型 基底构造格局 鲁西地区 中生代 形成背景 地块
下载PDF
西太平洋中生代板块俯冲过程与东亚洋陆过渡带构造-岩浆响应 被引量:74
3
作者 李三忠 索艳慧 +11 位作者 李玺瑶 王永明 曹现志 王鹏程 郭玲莉 于胜尧 兰浩圆 李少俊 赵淑娟 周在征 张臻 张国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550-1593,共44页
中生代期间,华北与华南地块受西太平洋的板块俯冲过程、东亚大陆边缘深浅部过程的影响,其构造、岩浆、成矿、地貌演化趋势表现出一些共性,但也存在显著差异,其动力机制一般认为由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所致,但是它们是如何关联的,长期未得到... 中生代期间,华北与华南地块受西太平洋的板块俯冲过程、东亚大陆边缘深浅部过程的影响,其构造、岩浆、成矿、地貌演化趋势表现出一些共性,但也存在显著差异,其动力机制一般认为由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所致,但是它们是如何关联的,长期未得到解决,是地质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存在巨大争论.本文系统评述了近十年来已有东亚大陆边缘的构造变形分析、岩浆岩年代学、层析成像等多学科成就,简要探讨了前燕山期的中国陆块的最终聚合、统一陆缘的形成,随后主要侧重综述侏罗纪、白垩纪东亚洋陆过渡带燕山期地质过程的新认识.本文将浅部构造变形规律、岩浆岩年龄分带和迁移、地形巨大反转,与深部过程紧密结合,提出: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总体受深部岩石圈早幕向西的分层回卷拆沉、减薄制约,导致早期构造、岩浆作用伴随西迁,中幕多向拆沉,晚幕拆沉向东回撤;同时,北部鄂霍茨克洋闭合与南部班公湖-怒江俯冲系统的同期联合作用使得东亚洋陆过渡带总体处于挤压背景下,且深部上涌的软流圈不断向东跃迁,带动岩石圈不断向东、幕式、交替性伸展和挤压.华南深部早期则经历了向西平板俯冲,导致变形和岩浆作用西迁;后期发生两幕拆沉,导致构造-岩浆作用向东跃迁.总之,华北与华南构造-岩浆差异的内因是深部过程,外因是东亚大汇聚的差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陆过渡带 古太平洋板块 东亚 燕山期 大陆边缘 俯冲后撤
原文传递
湘赣桂地区加里东期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64
4
作者 郝义 李三忠 +4 位作者 金宠 戴黎明 刘博 刘丽萍 刘鑫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6-180,共15页
系统解剖了华南早古生代地层出露较好且加里东运动比较典型的地区,包括广西的元宝山、越城岭、大明山、大瑶山、云开大山地区以及湘赣边境等地区。通过对其褶皱、断裂形态的描述与分析发现大明山、大瑶山地区EW向的寒武系褶皱是云开地... 系统解剖了华南早古生代地层出露较好且加里东运动比较典型的地区,包括广西的元宝山、越城岭、大明山、大瑶山、云开大山地区以及湘赣边境等地区。通过对其褶皱、断裂形态的描述与分析发现大明山、大瑶山地区EW向的寒武系褶皱是云开地块在晚寒武世-早奥陶世由南向北推覆挤压的结果,而桂北元宝山、越城岭地区及湘赣边境地区NE-NNE向的早古生代地层的褶皱是由于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在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沿郴州-临武断裂收缩挤压的结果,而且这一收缩挤压是属于陆内造山事件而不是前人所说的洋陆俯冲事件和陆-陆碰撞造山事件,且加里东运动先由南向北、后由东向西逐渐拓展,变形强度由强到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东运动 云开地块 推覆挤压 华夏地块 扬子地块 收缩挤压 陆内
下载PDF
全球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59
5
作者 李振洪 李鹏 +1 位作者 丁咚 王厚杰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27-1942,共16页
简要介绍了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的起源与定义,根据4种不同的观测平台分类介绍了DEM数据获取方法,给出目前国际上发布的高分辨率全球DEM的主要性质和特点。重点介绍了9大类全球DEM,分析了DEM质量评估相关的评定方... 简要介绍了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的起源与定义,根据4种不同的观测平台分类介绍了DEM数据获取方法,给出目前国际上发布的高分辨率全球DEM的主要性质和特点。重点介绍了9大类全球DEM,分析了DEM质量评估相关的评定方法和精度指标。论述了DEM在地质灾害监测、海岸带脆弱性分析方面的应用,以美国地质勘探局和德国航空太空中心正在开展的DEM项目为例,讨论了高精度、高分辨率全球同质DEM和地形测深高程模型的最新需求,最后总结展望全球高分辨率DEM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合成雷达干涉测量 光学立体像对 地质灾害 质量评估
原文传递
中国东部NWW向活动断裂带构造特征:以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为例 被引量:45
6
作者 索艳慧 李三忠 +5 位作者 刘鑫 戴黎明 许立青 王鹏程 赵淑娟 张丙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53-966,共14页
中国东部新构造期活动强烈,前人对该时期NE向构造已有很多研究,但NWW向构造研究程度较低。本文以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为例,从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及地震活动性四个方面对中国东部的NWW向活动断裂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东部的NWW... 中国东部新构造期活动强烈,前人对该时期NE向构造已有很多研究,但NWW向构造研究程度较低。本文以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为例,从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及地震活动性四个方面对中国东部的NWW向活动断裂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东部的NWW向活动断裂带具有左行走滑的运动性质,并控制了第四纪盆地左阶雁列的展布样式;NWW向活动断裂带是孕震断裂,诱发了多次地震活动。在动力学上,这些断裂带是板缘的不同段落变形在板内不同块体间响应调节的产物,且在周边板块的联合作用下,华北和华南南部NWW向断裂可能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占主导,而东北和华南东部NWW向断裂可能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占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 NWW向断裂 左形左阶 孕震构造 板缘 板内
下载PDF
湘中地区穹盆构造:褶皱叠加期次和成因 被引量:44
7
作者 王建 李三忠 +4 位作者 金宠 王岳军 张国伟 刘丽萍 刘鑫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9-165,共7页
研究认为湘中地区存在三套不整合面,划分了四个构造变形期次:加里东期、印支早期、印支晚期和燕山期,并对各个构造期次的变形特征作了详细的论述。加里东期与印支早期分别为近东西向的褶皱,印支晚期为一近似平行于祁阳弧断裂的弧形构造... 研究认为湘中地区存在三套不整合面,划分了四个构造变形期次:加里东期、印支早期、印支晚期和燕山期,并对各个构造期次的变形特征作了详细的论述。加里东期与印支早期分别为近东西向的褶皱,印支晚期为一近似平行于祁阳弧断裂的弧形构造,燕山期则以北东—北北东向的左旋走滑为主。通过分析各构造期次的复合叠加特征,本文提出:湘中地区的穹盆构造是由于加里东期褶皱与印支期褶皱叠加而形成的,并在燕山期时受到北东—北北东向的左旋走滑断层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穹盆构造 褶皱叠加 加里东期 印支期 燕山期
下载PDF
东亚原特提斯洋(Ⅱ):早古生代微陆块亲缘性与聚合 被引量:39
8
作者 李三忠 赵淑娟 +11 位作者 余珊 曹花花 李玺瑶 刘鑫 郭晓玉 肖文交 赖绍聪 闫臻 李宗会 于胜尧 张剑 兰浩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28-2644,共17页
原特提斯洋内存在塔里木、中祁连、柴达木、扬子、华夏、印支、兰坪-思茅等诸多陆块/微陆块,多数陆块之间在早古生代晚期发育有蛇绿岩带或高压-超高压带。原特提斯域形成于从Rodinia裂解到Pangea超大陆集结期间,存在复杂的洋-陆格局和... 原特提斯洋内存在塔里木、中祁连、柴达木、扬子、华夏、印支、兰坪-思茅等诸多陆块/微陆块,多数陆块之间在早古生代晚期发育有蛇绿岩带或高压-超高压带。原特提斯域形成于从Rodinia裂解到Pangea超大陆集结期间,存在复杂的洋-陆格局和聚散过程。原特提斯洋不同陆块/微陆块属性和关系及其拼合过程是恢复重建Pangea超大陆聚合前构造背景的关键,但对其认识迄今还存在争论。因此,本文采用综合对比方法,以期建立原特提斯洋陆块/微陆块的亲缘性和海-陆格局,厘定原特提斯微陆块拼合时序与方式。结果表明,早古生代早期除华北陆块不具有亲冈瓦纳大陆的特征外,扬子、华夏、塔里木、柴达木、阿拉善、北秦岭-中祁连-中阿尔金、欧龙布鲁克、北羌塘、南羌塘、拉萨、兰坪-思茅、印支等陆块/微陆块都具有亲冈瓦纳的特征。在450-400Ma左右这一系列陆块/微陆块都向南俯冲-增生,并逐步拼合于冈瓦纳大陆北缘东段,原特提斯洋关闭,并形成了原潘吉亚(Proto-Pangea)超大陆;原潘吉亚于380Ma以后裂离出塔里木-华北陆块和大华南陆块,分别出现勉略洋和古特提斯洋,直到240~220Ma逐步向北聚合,形成最终的劳亚古陆,此时才形成潘吉亚超大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特提斯 微陆块 早古生代 东亚 亲缘性
下载PDF
粒度分析在中国第四纪黄土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36
9
作者 刘冬雁 李巍然 +1 位作者 彭莎莎 王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9-84,共6页
中国黄土是记录第四纪古气候信息的重要载体,作者就第四纪黄土研究中涉及的粒度测量、常用粒度指标、敏感粒度、粒度年龄模型以及粒度指标时间序列周期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现状作了回顾。前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前处理方法对粒度测量结果有... 中国黄土是记录第四纪古气候信息的重要载体,作者就第四纪黄土研究中涉及的粒度测量、常用粒度指标、敏感粒度、粒度年龄模型以及粒度指标时间序列周期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现状作了回顾。前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前处理方法对粒度测量结果有较大影响;传统粒度指标应用广泛;敏感粒度的确定是反演古环境的关键;粒度指标时序谱分析是古气候定量化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粒度年龄模型仍是较可信的建立地层年代序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黄土 粒度 古气候
下载PDF
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砂岩储层大孔道方法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孟凡顺 孙铁军 +1 位作者 朱炎 冯庆付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3-468,462,共7页
通过对测井原理、水淹层解释、大孔道形成机理的研究,总结大孔道形成后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并利用层次分析原理对各个因素综合分析,提出1个准确合理的综合参数,最终实现人机交互式识别大孔道,称之为大孔道参数法。将其应用到大庆喇... 通过对测井原理、水淹层解释、大孔道形成机理的研究,总结大孔道形成后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并利用层次分析原理对各个因素综合分析,提出1个准确合理的综合参数,最终实现人机交互式识别大孔道,称之为大孔道参数法。将其应用到大庆喇嘛甸油田大孔道判别中,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正确率达80%以上。结果表明:大孔道参数法识别大孔道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道 层次分析法 测井 大孔道参数
下载PDF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端元反演及其对沉积动力环境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33
11
作者 张晓东 季阳 +3 位作者 杨作升 王中波 刘东生 贾培蒙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15-1523,共9页
应用端元分析模型对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数据进行了反演,分离出四个端元.根据各端元频率分布曲线及平面分布特征,结合南黄海沉积动力格局,分析了各端元与研究区物源和水动力环境的对应关系.端元1和端元2反映了海洋动力过程对陆源沉积... 应用端元分析模型对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数据进行了反演,分离出四个端元.根据各端元频率分布曲线及平面分布特征,结合南黄海沉积动力格局,分析了各端元与研究区物源和水动力环境的对应关系.端元1和端元2反映了海洋动力过程对陆源沉积物的输运和分选,端元3和端元4反映了海洋动力对残留砂的改造.南黄海海洋锋面主要对陆源较粗颗粒沉积物的输运有影响,陆源较粗颗粒沉积物基本不能跨越山东外海海洋锋面.陆源细颗粒沉积物受海洋锋面影响较小,并在潮汐动力条件较弱的南黄海中部大量沉降,构成南黄海中部泥质区主体.南黄海中部细颗粒沉积物可能有西北和西南两个不同物源方向,其北部沉积物主要来自沿岸流输运跨越锋面后的黄河沉积物的细颗粒部分,西南部沉积物主要来自跨越苏北海洋锋面具有长江和黄河混合物源的苏北沿岸沉积物的细颗粒部分.和直接利用沉积物粒度数据研究沉积动力环境的传统方法相比,利用沉积物粒度端元分析方法分离出的沉积物不同端元分析区域沉积动力环境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沉积物 粒度 端元分析模型 海洋锋面
原文传递
东亚原特提斯洋(Ⅰ):南北边界和俯冲极性 被引量:31
12
作者 李三忠 赵淑娟 +9 位作者 李玺瑶 曹花花 刘鑫 郭晓玉 肖文交 赖绍聪 闫臻 李宗会 于胜尧 兰浩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09-2627,共19页
原特提斯洋是从新元古代Rodinia裂解到早古生代发育于滇缅泰/保山微陆块以北、塔里木-华北陆块以南的一个复杂成因的洋盆。长期以来对原特提斯洋的南、北边界及其早古生代末俯冲极性还存在争论,而这是恢复重建Pangea超大陆聚合前构造背... 原特提斯洋是从新元古代Rodinia裂解到早古生代发育于滇缅泰/保山微陆块以北、塔里木-华北陆块以南的一个复杂成因的洋盆。长期以来对原特提斯洋的南、北边界及其早古生代末俯冲极性还存在争论,而这是恢复重建Pangea超大陆聚合前构造背景的关键。本文综合利用野外地质、构造、岩浆、沉积学、地球化学、构造年代学和层析成像等最新成果,以期界定原特提斯域的南、北边界位置,确定原特提斯洋边界俯冲极性。集成分析结果表明,北界为古洛南-栾川缝合线(或宽坪缝合线)及其直至西昆仑的西延部分;南界为龙木措-双湖-昌宁-孟连缝合线。原特提斯洋北部在华北-阿拉善-塔里木陆块泥盆纪向南俯冲并与冈瓦纳大陆北缘拼合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巨型弯山构造,现保存在祁连-阿尔金-柴达木地区的中国中央造山带内。原特提斯洋南部分支也可能在泥盆纪闭合,使得包括羌北、若尔盖、扬子、华夏、布列亚-佳木斯等在内的大华南陆块、印支陆块等也向南俯冲与冈瓦纳北缘发生了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特提斯 边界断裂 早古生代 东亚 俯冲极性
下载PDF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9
13
作者 董爱国 翟世奎 +1 位作者 ZABEL Matthias 于增慧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68,共15页
根据2003和2006年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组成和元素铬、铜、镍、铅、锌、铝、钙和锶的含量,分析了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自2003年三峡工程一期蓄水完成到2006年6月,长江... 根据2003和2006年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组成和元素铬、铜、镍、铅、锌、铝、钙和锶的含量,分析了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自2003年三峡工程一期蓄水完成到2006年6月,长江输沙量逐年减少,长江口海域沉积物中黏土的百分含量明显增加,但是沉积物分布的总体格局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重金属元素大多在泥质区沉积物中富集,高值区沿岸线呈带状分布,在最大浑浊带和口外羽状锋处达到峰值。在长江大量物质输入的背景下,研究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相对其他类似河口较低。河流的陆源颗粒输入、水动力条件、细颗粒物质的吸附以及絮凝作用是控制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氧化还原条件也对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人类活动(重大工程的建设和人为污染)对长江口外泥质区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有重要影响,尤其对铅和锌的含量及其分布的影响显著。自2003年三峡工程一期蓄水以来,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沉积机制未有明显的变化,但是重金属元素含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海域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元素 三峡工程一期蓄水
下载PDF
双程声波方程叠前逆时深度偏移的成像条件 被引量:29
14
作者 何兵寿 张会星 +1 位作者 魏修成 陈美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7-243,共7页
成像条件是决定波动方程叠前逆时深度偏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构造成像角度研究了不同的成像条件计算方法在双程声波方程叠前逆时深度偏移中的应用效果。模型试验表明,不论采用何种成像条件,基于双程波方程的叠前逆时深度偏移均... 成像条件是决定波动方程叠前逆时深度偏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构造成像角度研究了不同的成像条件计算方法在双程声波方程叠前逆时深度偏移中的应用效果。模型试验表明,不论采用何种成像条件,基于双程波方程的叠前逆时深度偏移均会产生较强的层间反射,该反射会恶化浅层成像结果。应用波场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时,层间反射的影响相对较弱;基于波场互相关的逆时偏移成像条件对深部构造的成像能力总体上优于求解程函方程得到的成像条件;而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能够在对地震波进行偏移成像的同时补偿深层能量,在相同条件下,它对深部地层的成像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方程 逆时偏移 有限差分 成像条件
下载PDF
南黄海中部泥质区YE-2孔8.4kaBP来的沉积特征 被引量:27
15
作者 王利波 杨作升 +4 位作者 赵晓辉 邢磊 赵美训 Yoshiki Saito 范德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共11页
对取自南黄海中部泥质区YE-2钻孔的6.1m岩心进行了年代学、沉积学、微体古生物学和U3K7′海表温度分析,结果显示,该孔沉积物基本类型为黏土质粉砂,8400aBP来的沉积环境可分为3段:8.4~6.9kaBP为砂含量达13%的滨岸浅水环境;6.9~6.1kaBP... 对取自南黄海中部泥质区YE-2钻孔的6.1m岩心进行了年代学、沉积学、微体古生物学和U3K7′海表温度分析,结果显示,该孔沉积物基本类型为黏土质粉砂,8400aBP来的沉积环境可分为3段:8.4~6.9kaBP为砂含量达13%的滨岸浅水环境;6.9~6.1kaBP为砂含量8%的滨岸浅水向稳定浅海过渡的环境;6.1~0kaBP为基本不含砂的黏土质粉砂稳定浅海环境。表层海水温度(SST)在滨岸浅水阶段较低,平均约14.2℃;在第2阶段从6.9kaBP开始增加,最高达18.1℃,指示了黄海暖流的入侵;6.4kaBP增温结束后,浅海阶段SST稳定在15~16℃之间,同时有3个SST平均为13.9℃的短暂低温期,大致为5.7~5.2、3.7~3.2和2.3~1.8kaBP。在稳定浅海环境的黏土质粉砂地层中发现了罕见的3个砂质粉砂质粗粒级夹层,大致形成于6.0、3.9和2.5kaBP,其粒度具有风暴沉积特征,重矿物表现出变质岩特点,U3K7′-SST和黏土矿物指示其沉积环境的温度偏高。上述特征与岩心其他所有层位差异较大,显示了异地搬运的特征,可能为风暴沉积。根据AMS14C测年,不考虑风暴沉积,YE-2岩心的沉积速率在50.7~75.6cm/ka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沉积 古环境 U37K′-SST 粗粒级夹层 南黄海
下载PDF
渤海中部底质沉积物重金属环境质量 被引量:30
16
作者 刘明 张爱滨 +4 位作者 范德江 邓声贵 王亮 张喜林 赵全民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9-290,共12页
对渤海中部底质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Cu、Pb、Zn、Cr、V、Ni的含量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与国内外其他海域进行了对比,探讨了重金属来源,并对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发现,该区重金属元素Cu、Pb、Zn、Cr、V、Ni的平均含... 对渤海中部底质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Cu、Pb、Zn、Cr、V、Ni的含量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与国内外其他海域进行了对比,探讨了重金属来源,并对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发现,该区重金属元素Cu、Pb、Zn、Cr、V、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2.50,24.26,64.27,59.66,67.91,30.57 g/g,重金属在海河口附近、渤海湾中部、渤海中部泥质区及辽东半岛沿岸的含量较高,而在研究区东部的渤中浅滩和渤海湾北部的含量较低.与国内外其他海域相比,研究区的重金属含量处于中等水平.重金属以自然来源为主,同时受到人类活动的显著影响.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生态危害评价法对研究区底质沉积物的环境质量评价表明:渤海湾北部和研究区东部的渤中浅滩污染程度较轻或者无污染;辽东半岛沿岸为轻度污染;海河口及天津沿岸、渤海湾中部、研究区中部泥质区为中度污染.污染元素主要是Pb,其次为Cr、Zn和V,而Cu和Ni的污染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环境质量评价 沉积物 渤海中部
下载PDF
黄河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入海水沙的扩散与通量 被引量:29
17
作者 毕乃双 杨作升 +2 位作者 王厚杰 范德江 季有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34,共8页
以2007年夏季黄河调水调沙期间黄河三角洲海域3断面连续站及渤海南部24个大面站观测的流场、温度、盐度及含沙量资料为依据,分析了调查区水沙扩散特征,计算了各连续站的拉格朗日余流及泥沙输送单宽通量。结果表明,黄河入海泥沙扩散范围... 以2007年夏季黄河调水调沙期间黄河三角洲海域3断面连续站及渤海南部24个大面站观测的流场、温度、盐度及含沙量资料为依据,分析了调查区水沙扩散特征,计算了各连续站的拉格朗日余流及泥沙输送单宽通量。结果表明,黄河入海泥沙扩散范围非常有限,主要分布在南至莱州湾西南部、北至北纬38°附近离岸约20km以内的带状沿岸区域;但黄河冲淡水出现大面积扩散,覆盖了整个莱州湾的北部和中部,最远可至龙口附近,黄河入海水沙扩散不同步。在现行河口和钓口流路废弃河口存在两个高浓度泥沙中心,分别对应于黄河入海泥沙和废弃钓口流路海域底质再悬浮产生的两个泥沙来源。河口及三角洲近岸切变锋的阻隔及辐聚作用,是大部分黄河入海泥沙沉积在河口及沿岸13m水深以内的主要动力因素。受余流方向及水体垂向湍动较弱的影响,两个高浓度泥沙中心很少有泥沙交换。冲淡水的大面积扩散主要受表层余环流的影响。余流及悬浮泥沙通量计算显示,夏季黄河入海水沙在近岸主要向东北方向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泥沙扩散 冲淡水 泥沙通量 动力机制 夏季黄河调水调沙
下载PDF
夏季渤海湾及邻近海域颗粒有机碳的分布与物源分析 被引量:29
18
作者 胡利民 邓声贵 +1 位作者 郭志刚 刘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6,共8页
根据2006年8月在渤海湾及其邻近海域41个站位取得的155个样品的颗粒有机碳(POC)和颗粒氮(PN)的分析数据,结合同步获得的水文环境要素资料,分析了该区夏季POC和PN的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子与有机碳物源.结果表明,夏季水体中POC的浓度为15... 根据2006年8月在渤海湾及其邻近海域41个站位取得的155个样品的颗粒有机碳(POC)和颗粒氮(PN)的分析数据,结合同步获得的水文环境要素资料,分析了该区夏季POC和PN的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子与有机碳物源.结果表明,夏季水体中POC的浓度为155.9~1363.1μg/L,平均浓度为429.5μg/L;PN的浓度为26.2~225.5μg/L,平均浓度111.5μg/L.POC与PN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致,呈现近岸高、远岸低、表层低、底层高的特点.生物作用、水体温盐跃层和总悬浮颗粒物(TSM)是影响研究区POC空间分布的重要原因.POC与TSM的相关分析表明,POC与TSM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不同来源的TSM是控制水体中POC浓度高低的重要因素.本区POC/PN的比值范围为3.4~7.0,但这一物源指标的应用受到海水中颗粒无机氮(PIN)的影响.通过建立POC和PN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估算了样品中PIN的含量.扣除样品中PIN的影响后,本研究区的POC/PON(颗粒有机氮)比值范围介于5.5~19.8之间,显示POC除了海洋生物为主要来源外,周边河流的陆源输入也有重要贡献.这一研究方法对认识中国近海的POC物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有机碳 颗粒氮 物源 生物作用 渤海
原文传递
高密度电法寻找地下水在即墨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29
19
作者 田玉昆 刘怀山 +1 位作者 张晶 张维冈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8年第6期670-674,共5页
电法勘探是利用岩(矿)石间电磁学性质及电化学性质的差异作为基础的一种勘探方法,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可在空间、陆地、海洋、地下等各种环境内进行。常用于勘查石油天然气和煤田地质构造,寻找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进行水文工程地质、城市... 电法勘探是利用岩(矿)石间电磁学性质及电化学性质的差异作为基础的一种勘探方法,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可在空间、陆地、海洋、地下等各种环境内进行。常用于勘查石油天然气和煤田地质构造,寻找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进行水文工程地质、城市环境与建筑基础以及地下管线铺设情况的勘查等。高密度电法具小点距,数据采集密度大,施工效率高的特点,应用高密度电法在青岛即墨地区寻找地下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墨 高密度电法 电阻率 找水实例
下载PDF
55年来黄河下游逐日水沙过程变化及其对干流建库的响应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杨作升 李国刚 +2 位作者 王厚杰 胡邦琦 程义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8,共10页
以55年来(1950—2004年)黄河下游花园口和利津水文站逐日水沙资料为依据,将黄河下游水沙变化分为5个阶段,分别与4个黄河干流水库的开始运作时间对应,分析和对比了花园口和利津两站5阶段逐日水沙记录和图谱特征和变化。结果显示黄河下游... 以55年来(1950—2004年)黄河下游花园口和利津水文站逐日水沙资料为依据,将黄河下游水沙变化分为5个阶段,分别与4个黄河干流水库的开始运作时间对应,分析和对比了花园口和利津两站5阶段逐日水沙记录和图谱特征和变化。结果显示黄河下游逐日水沙特征在干流水库的运作下发生显著的阶段性改变,至小浪底水库建成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主要是洪峰和沙峰消失,传统汛期与非汛期季节划分趋于模糊,调水调沙短期内的输沙量占全年输沙量的2/3以上,下游由淤积变为冲刷、可能产生泥沙异重流的天数大幅度减少。下游河道有显著的削峰、滞洪和淤沙作用,花园口/利津站3—6月逐日水沙量差距分阶段快速加大,最大可达20倍,表明下游耗水增加并集中在春灌时段,是入海水量减少的主因之一。目前,水库联合调水调沙期间是河口异重流发育的最佳时段。55年来黄河下游逐日水沙过程的变化表明,黄河逐日水沙特征发生了受控于人类活动的根本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日水沙 水沙谱 水库调蓄 黄河下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