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山湾近海沉积物潜在硝化速率的测定 被引量:2
1
作者 贺惠 甄毓 +1 位作者 米铁柱 于志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82-1088,共7页
在测定乳山湾近海沉积物潜在硝化速率(PNR)的过程中发现,培养前后溶解无机氮(DIN)含量显著下降,表明体系中存在DIN损失,且损失的溶解无机氮含量与硝化总量的比值为2.72%~40.02%.进一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培养过程中亚硝酸盐还... 在测定乳山湾近海沉积物潜在硝化速率(PNR)的过程中发现,培养前后溶解无机氮(DIN)含量显著下降,表明体系中存在DIN损失,且损失的溶解无机氮含量与硝化总量的比值为2.72%~40.02%.进一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培养过程中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nitrite reductase gene,nirK)的表达情况,发现氨氧化古菌(AOA)和好氧氨氧化细菌(AOB)均有nirK基因的表达,表明硝化微生物的反硝化过程(ND)是导致无机氮损失的原因之一.若仅根据测得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浓度估算乳山湾近海沉积物的潜在硝化速率会低估PNR(C0和C2 2个站位,考虑ND过程得到的总PNR分别是未考虑ND过程的15.9倍和22.1倍,而对于AOA的PNR则是22.3倍和46.1倍),因此在计算时,必须将体系中损失的无机氮计算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山湾 潜在硝化速率 硝化微生物的反硝化过程 亚硝酸盐还原酶
下载PDF
近海生态系统碳汇过程、调控机制及增汇模式 被引量:29
2
作者 张瑶 赵美训 +14 位作者 崔球 樊炜 齐家国 陈鹰 张永雨 高坤山 樊景凤 汪光义 严重玲 卢豪良 罗亚威 张子莲 郑强 肖伟 焦念志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8-449,共12页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发挥着全球气候变化"缓冲器"的作用.蓝色碳汇,简称"蓝碳",即由海洋生态系统捕获的碳(主要是有机碳),是海洋储碳的重要机制之一.蓝碳最初认识的形式是可见的海岸带植物固碳.其实之前没有得...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发挥着全球气候变化"缓冲器"的作用.蓝色碳汇,简称"蓝碳",即由海洋生态系统捕获的碳(主要是有机碳),是海洋储碳的重要机制之一.蓝碳最初认识的形式是可见的海岸带植物固碳.其实之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看不见的微型生物(浮游植物、细菌、古菌、病毒、原生动物)占海洋生物量9 0%以上,是蓝碳的主要贡献者.中国陆架边缘海占国土总面积的1/3,碳汇潜力巨大,亟待研发.本文以近海生态系统碳汇过程、调控机制及增汇模式为主线,论述了近海生态系统结构与碳循环功能特征、碳汇形成过程与机理,并结合近海碳汇在沉积记录中的地史过程演变探讨了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碳汇的可能影响,展望了碳汇工程在增加近海海洋储碳能力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碳汇 增汇机制 微型生物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负载活化半焦光催化烟气脱硝(英文) 被引量:17
3
作者 孙圣楠 李春虎 +4 位作者 杨微微 闫欣 郑昱 王亮 卞俊杰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8-196,共9页
利用超声辅助溶胶-凝胶法,以钛酸正丁酯为钛源,制备了TiO 2负载于活化半焦的光催化剂.考察了TiO 2负载量,煅烧温度和时间,以及水对光催化脱硝活性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BET,FT-IR,扫描电镜(SEM)以及能谱分析(ED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 利用超声辅助溶胶-凝胶法,以钛酸正丁酯为钛源,制备了TiO 2负载于活化半焦的光催化剂.考察了TiO 2负载量,煅烧温度和时间,以及水对光催化脱硝活性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BET,FT-IR,扫描电镜(SEM)以及能谱分析(ED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TiO 2负载量为5.22%,煅烧温度500℃,煅烧时间为1 h时,TiO 2/ASC光催化脱硝剂效果最好,反应3 h后脱硝率仍高于70%.通过添加自由基捕获剂的方法确定TiO 2/ASC光催化脱硝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物种为·OH和·O-2,而空穴在本实验的光催化过程中几乎不起作用.对催化剂的再生研究发现,高温(400℃)水热一次再生可恢复催化剂脱硝活性至新鲜催化剂的100%,3次再生效果仍为新鲜催化剂脱硝率的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二氧化钛 光催化 脱硝 活化半焦
原文传递
黄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的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于子洋 杜俊涛 +2 位作者 姚庆祯 陈洪涛 于志刚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42-950,共9页
于2009年4月在黄河口湿地采集表层沉积物,利用改进后的SEDEX方法对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磷形态的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总磷含量变化范围为12.12-25.37tzmol·g^-1,平均值为20.70μmol·g^-1,其中自生磷灰石磷和碎屑磷... 于2009年4月在黄河口湿地采集表层沉积物,利用改进后的SEDEX方法对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磷形态的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总磷含量变化范围为12.12-25.37tzmol·g^-1,平均值为20.70μmol·g^-1,其中自生磷灰石磷和碎屑磷灰石磷为表层沉积物中磷的主要赋存形式.中值粒径与各形态磷含量密切相关,弱吸附态磷、自生磷灰石磷、活性有机磷含量与中值粒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碎屑磷灰石磷含量与中值粒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质含量影响各形态磷在沉积物中含量,弱吸附态磷、活性有机磷、自生磷灰石磷含量均随TOC含量增加而升高.包括弱吸附态磷、活性有机磷和铁结合态磷在内的生物可利用磷含量变化为1.15-6.74μmol·g^-1,平均值为4.27μmol·g^-1,占总磷的摩尔分数为6.35%-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湿地 沉积物 磷赋存形态 中值粒径 有机碳
原文传递
2013年夏季黄、渤海颗粒有机碳分布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海波 杨鲁宁 +2 位作者 王丽莎 裴绍峰 石晓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35,共12页
本文根据2013年夏季黄、渤海海域航次获得的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叶绿素a(chlorophyll a,Chl a)和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les,TSP)数据,结合同步获得的水文环境参数,综合探讨该区夏季POC时... 本文根据2013年夏季黄、渤海海域航次获得的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叶绿素a(chlorophyll a,Chl a)和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les,TSP)数据,结合同步获得的水文环境参数,综合探讨该区夏季POC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在不同温盐深水团中POC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区POC的浓度范围为102.3~1 850.0μg/L,平均值为(383.7±269.6)μg/L,分布呈现出近岸高、远海低、表层低、底层高的特征。苏北外浅滩海域和北黄海东北区域的10m层和底层为POC高值区,苏北外海域受到陆源输入、沿岸流混合作用和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POC上下混合均匀且浓度高;南黄海中部因受黄海环流的影响,水体中浮游植物生产力水平低,POC浓度较低。在垂直分布上,近岸海域受陆源输入和再悬浮影响POC浓度高,上下混合均匀;在南黄海和北黄海中部受到黄海环流和黄海冷水团的控制,浮游植物生产力水平低,POC浓度低。对不同温盐水团中POC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在高温低盐水团中,POC受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和陆源输入的共同影响;在温盐适中区真光层海水中,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是POC的主要来源;底层的冷水团区,POC主要来源为上层海水中颗粒物的沉降和底层再悬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有机物 叶绿素 黄海 渤海 水团
下载PDF
黄渤海海域秋季营养盐及有色溶解有机物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唐永 孙语嫣 +2 位作者 石晓勇 韩秀荣 苏荣国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501-4512,共12页
本文利用2013年11月黄渤海海域航次采集的海水样品,对该海域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营养盐等的组成、来源、分布特征和主要环境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法(EEMs-PARAFAC)对CDOM进行分析,共鉴别出2类4种荧... 本文利用2013年11月黄渤海海域航次采集的海水样品,对该海域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营养盐等的组成、来源、分布特征和主要环境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法(EEMs-PARAFAC)对CDOM进行分析,共鉴别出2类4种荧光组分:类腐殖质组分C1(325/410 nm)、C2(275,370/435 nm)、C3(270,395/495 nm)和类蛋白质组分C4(290/340 nm).3种类腐殖质组分在黄渤海海域各层的平面分布均为由近岸向远岸逐渐递减.黄海表层和渤海中层类蛋白质组分荧光强度在近岸和远岸海域均出现极大值,而其在渤海表底层及黄海中底层的分布呈现由近岸到远岸逐渐降低的趋势.各层CDOM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近岸海域.渤海表层溶解无机氮(DIN)和溶解有机氮(DON)浓度高于底层浓度,底层溶解无机磷(DIP)浓度高于表层浓度.渤海DIN呈现由近岸到远岸逐渐降低的趋势,DIP由曹妃甸近岸海域及中部海域的高值区向北部、东部和南部海域逐渐降低的趋势,DON则呈现由渤海中部偏南海域的高值区向四周逐渐递减的趋势.黄海底层DIN和DIP浓度高于表层,而表层DON浓度最高.黄海表中层DIN和DIP呈现由近岸到远岸逐渐降低的趋势,底层DIN和DIP则呈现由近岸到远岸逐渐增加的趋势,DON呈现由近岸到远岸逐渐降低的趋势.渤海DIN、DON和DIP的总体浓度均高于黄海.将4种荧光组分(C1~C4)、吸收系数(a_(355))、溶解有机碳(DOC)与叶绿素a(Chl-a)、盐度(S)、溶解氧(DO)、DIN、DON、DIP进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黄渤海各荧光组分(C1~C4)主要受陆源输入的影响,DOC受陆源与海源的共同影响,但陆源影响较大.渤海DIN受陆源输入的影响较大,而DON受海源影响较大;黄海DIN受陆源和海源共同影响,而DON主要受陆源输入影响.黄渤海DIP均受陆源和海源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溶解有机物 营养盐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冗余分析 黄海 渤海
原文传递
2016年夏季黄、渤海颗粒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雪景 金春洁 +1 位作者 王丽莎 张传松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0-208,共9页
本文根据2016年6-7月黄、渤海航次获得的调查数据,分析了黄、渤海海域颗粒有机碳(POC)的浓度变化、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盐度、叶绿素a、POC/PON、POC/Chl a平面分布特征和相关性分析,探讨了黄、渤海海域POC的来源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 本文根据2016年6-7月黄、渤海航次获得的调查数据,分析了黄、渤海海域颗粒有机碳(POC)的浓度变化、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盐度、叶绿素a、POC/PON、POC/Chl a平面分布特征和相关性分析,探讨了黄、渤海海域POC的来源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6年夏季渤海海域POC平均浓度(500.2±226.5)μg/L,北黄海POC平均浓度(358.2±101.5)μg/L,南黄海POC平均浓度(321.0±158.1)μg/L,渤海海域POC浓度高于黄海,整个海域POC浓度表层高于底层。POC的平面分布特征为近岸高,外海低。调查海域表层POC/PON均值为8.89,POC/Chl a均值为182.52;中层POC/PON均值为8.87,POC/Chl a均值为179.56;底层POC/PON均值为9.41,POC/Chl a均值为178.80。黄海海域浒苔衰败对POC/PON与POC/Chl a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渤海海域盐度、总悬浮物和叶绿素a与POC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是影响POC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南黄海除表层POC浓度与盐度、总悬浮物和叶绿素a浓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外,中层和底层POC浓度与盐度、总悬浮物和叶绿素a浓度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渤海海域POC主要受陆源和浮游植物共同影响,浮游植物是POC的主要贡献者,而黄海海域POC受长江冲淡水、黄海暖流、苏北沿岸流、生物活动和底层沉积物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苏北近岸和青岛外海,有机碎屑为POC的主要贡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有机碳 黄海 渤海 相关性分析 碳氮比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中部晚第四纪以来植被演化的元素碳碳同位素记录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斌 沈承德 +2 位作者 郑洪波 赵美训 孙彦敏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62-1268,共7页
黄土高原地质历史时期原生植被类型,C3/C4植物的时空演化规律等,一直是黄土研究中争论较多的问题,而黄土剖面元素碳碳同位素(δ13Cec)记录可能为植被演替变化提供新的依据.元素碳(EC)是植被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其碳同位素较先体植被变化很... 黄土高原地质历史时期原生植被类型,C3/C4植物的时空演化规律等,一直是黄土研究中争论较多的问题,而黄土剖面元素碳碳同位素(δ13Cec)记录可能为植被演替变化提供新的依据.元素碳(EC)是植被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其碳同位素较先体植被变化很小,从而可利用δ13Cec记录反演植被变化.采用化学氧化法提取黄土高原中部灵台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中的EC物质,并进行δ13Cec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为C3,C4植物混合植被类型,大多数时段以C3植物为主.晚第四纪以来,黄土高原C3,C4植物变化可能并不遵循简单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变化模式,而是呈现波动变化:L4时期C3植物逐渐增多,S3时期C3植物较多;L3~L2时期C4植物增多;S1~S0时期C3植物再次增多.在古土壤发育时期中,S3,S1时期C3植物较多,S2和S0时期C4植物相对较多.在黄土堆积时期中,L4和L1时期C3植物较多,L3和L2时期C4植物相对较多.在冰期-间冰期旋回尺度上,δ13Cec揭示的植被变化与孢粉资料得到的结果较为一致;与有机碳碳同位素(δ13Corg)所揭示的植被变化仅在末次冰期以来的时期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碳(EC) 元素碳碳同位素(δ13Cec) C3/C4植物 黄土高原 植被指标
原文传递
环境污染事故中挥发性有机物快速定量方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翠萍 连进军 +2 位作者 谭培功 冯丽娟 李先国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6年第6期35-37,61,共4页
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分别以内标法和外标法对RestekVolatiles和J&WDB-624毛细管色谱柱建立了以苯、甲苯和乙苯为标准物质的相对响应因子(RRF)快速定量数据库。其它挥发性有机物可采用RRF平均值进行估算,相对误差在-85.9%52.3%之间... 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分别以内标法和外标法对RestekVolatiles和J&WDB-624毛细管色谱柱建立了以苯、甲苯和乙苯为标准物质的相对响应因子(RRF)快速定量数据库。其它挥发性有机物可采用RRF平均值进行估算,相对误差在-85.9%52.3%之间。运用建立的数据库,对实际大气样品进行测定,证明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事故 挥发性有机物 快速定量 RRF数据库
下载PDF
三峡库区及其下游溶解氧化亚氮(N2O)分布和释放 被引量:7
10
作者 程芳 丁帅 +2 位作者 刘素美 宋国栋 张桂玲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230-4237,共8页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重要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具有重要影响.河流和水库是释放N2O的活跃区域,但是目前对于温带和亚热带水库及其下游河道释放N2O的研究相对较少.分别于2009年9~10月和2016年10月对长江三峡水库及其下游干流进行了调查,对...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重要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具有重要影响.河流和水库是释放N2O的活跃区域,但是目前对于温带和亚热带水库及其下游河道释放N2O的研究相对较少.分别于2009年9~10月和2016年10月对长江三峡水库及其下游干流进行了调查,对库区水体溶解N2O的浓度分布、释放通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筑坝和水库运行对长江N2O分布和释放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秋季三峡库区表层(~0m)、底层(6~103m)水体溶解N2O平均值为(12.49±1.75)nmol·L^-1和(11.21±0.91)nmol·L^-1.秋季库区水体N2O浓度变化较小,和三峡坝下干流站位无显著差异(P>0.05).三峡库区水体N2O与氨氮(NH+4)、亚硝态氮(NO-2)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与硝态氮(NO-3)呈正相关(P<0.01).2016年和2009年10月三峡水库表层N2O均处于过饱和状态,饱和度范围分别为114%~187%和122%~170%,库区N2O平均释放通量分别为(4.6±2.4)μmol·(m^2·d)^-1和(16.6±4.9)μmol·(m^2·d)^-1.两次调查中大坝下游N2O平均释放通量(6.0±7.0)μmol·(m^2·d)^-1,虽然三峡库区水面释放N2O通量低于全球水库的平均水平,但是三峡库区仍是大气N2O不可忽视的源.大坝下泄水和发电未造成库区和大坝下游N2O浓度出现显著差异.运行多年以来三峡库区已进入平稳期,2009年和2016年秋季N2O浓度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三峡水库 氧化亚氮 通量 筑坝
原文传递
rGO-TiO_2/ASC新型光催化剂用于烟气光氧化脱硝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春虎 杨微微 +4 位作者 孙圣楠 郑昱 闫欣 郑思怡 王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2-97,共6页
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制备了活化半焦负载还原氧化石墨烯掺杂二氧化钛新型负载型光催化剂,即rGO-TiO2/ASC。分别考察了高温水汽活化方法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掺杂量对光催化脱硝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光照条件、烟气氧含量和烟气湿度对NO... 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制备了活化半焦负载还原氧化石墨烯掺杂二氧化钛新型负载型光催化剂,即rGO-TiO2/ASC。分别考察了高温水汽活化方法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掺杂量对光催化脱硝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光照条件、烟气氧含量和烟气湿度对NO氧化脱除的作用,得出新型负载型光催化剂rGO-TiO2/ASC光催化脱硝过程主要过程。结果表明,5%水汽高温活化半焦ASC的脱硝效率最高,反应4h后可达52%。rGO负载量为8%时,负载型光催化剂rGOTiO2/ASC脱硝性能4h后转化率达70.68%。有无O2对脱硝率影响较大,有无光照对其影响次之。无H2O时,脱硝率呈现先平稳后下降的趋势。新型负载型光催化剂rGO-TiO2/ASC的脱硝过程由光催化活性组分rGO-TiO2/ASC的光催化氧化和载体部分ASC的常规氧化两部分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半焦 还原氧化石墨烯 光催化氧化 紫外光照 烟气脱硝
下载PDF
活化半焦负载Fe掺杂TiO_2光催化烟气脱硝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圣楠 李春虎 +3 位作者 闫欣 郑昱 杨微微 王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3-68,共6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活化半焦负载Fe掺杂TiO2的光催化剂,分别在紫外和可见光下考察了其对模拟烟气的光催化氧化脱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Fe掺杂后的光催化剂在紫外和可见光下较未掺杂的光催化剂氧化脱硝率分别提高了15%和10%,结合XRD和...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活化半焦负载Fe掺杂TiO2的光催化剂,分别在紫外和可见光下考察了其对模拟烟气的光催化氧化脱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Fe掺杂后的光催化剂在紫外和可见光下较未掺杂的光催化剂氧化脱硝率分别提高了15%和10%,结合XRD和FT-IR分析可知,Fe元素以取代掺杂的方式进入TiO2晶格中,并形成光生电子和空穴的捕获陷阱,有效延长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从而使得参加光催化反应的光生载流子数量增加,进而提高了紫外光催化脱硝活性并扩展了可见光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半焦 溶胶-凝胶法 Fe掺杂TiO2 光催化脱硝
下载PDF
富羟基聚天冬氨酸接枝共聚物合成及阻垢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培磊 高学理 +3 位作者 王小娟 魏怡 马准 高从堦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24,共5页
通过固相热缩聚法,在无溶剂和催化剂的条件下,以L-天冬氨酸为反应单体制备出聚琥珀酰亚胺(PSI);然后以PSI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为反应单体,通过在碱性条件下开环接枝反应,成功制备出THAM、THAM接枝共聚物(PASP-THAM)。通过傅里叶变... 通过固相热缩聚法,在无溶剂和催化剂的条件下,以L-天冬氨酸为反应单体制备出聚琥珀酰亚胺(PSI);然后以PSI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为反应单体,通过在碱性条件下开环接枝反应,成功制备出THAM、THAM接枝共聚物(PASP-THAM)。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静态沉积法对其阻垢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PASP-THAM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8 mg/L时,其对CaCO3和CaSO4垢阻垢率分别达到85.3%和100.0%;在人工模拟浓缩海水条件下的阻垢实验,阻垢率亦可达到99.5%。通过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分析对所得沉积垢进行了表征,确认PASP-THAM对于沉积垢晶格有破坏作用,可以降低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接枝共聚物 羟基 阻垢 拉曼
下载PDF
渤海中部海域颗粒有机碳季节性变化及碳库估算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春川 王丽莎 +1 位作者 唐洪杰 张海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04-2213,共10页
依据不同季节的调查,对渤海水体中颗粒有机碳(POC)的时空变化特征、碳库及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春、夏、秋和冬季渤海调查海域颗粒有机碳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38±146)μg/L、(491±136)μg/L、(358±228)μg/L和(2... 依据不同季节的调查,对渤海水体中颗粒有机碳(POC)的时空变化特征、碳库及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春、夏、秋和冬季渤海调查海域颗粒有机碳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38±146)μg/L、(491±136)μg/L、(358±228)μg/L和(2534±2601)μg/L,其中冬季渤海水体中POC浓度最高约是春季的7倍.不同季节渤海调查海域POC分布具有相似的规律,即由近岸浅水区向远岸逐渐降低,高值区多集中在调查海域北侧近岸、黄河入海口以及渤海湾等处.不同季节影响POC分布的因素不同,春、夏和秋季影响渤海调查海域POC分布的因素主要是陆源输入和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沉积物再悬浮是影响冬季渤海调查海域POC分布的主要因素.通过C/N比值探究不同季节渤海水体中POC来源发现,春季有45.3%、52.8%样品的C/N比值分别介于2.6~4.3和4~10之间,夏季有38.7%、32.3%样品的C/N比值分别介于2.6~4.3和4~10之间;秋季有84.4%样品的C/N比值介于4~10;而冬季有72.2%样品的C/N比值大于12,可见渤海水体中POC来源具有季节性差异,春季和夏季渤海调查海域POC主要来源于海洋生物的代谢活动,秋季渤海水体中POC的主要来源是浮游植物,冬季渤海POC的主要来源是再悬浮物作用下沉积物中保留下来的有机物.渤海POC碳库呈季节性变化,春、夏和秋季渤海调查海域POC碳库在6×10^5~7×10^5t范围内,冬季碳库最高,为2.5×10^6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C 渤海 碳库 不同季节 分布
下载PDF
一种鸡粪来源溶解有机氮在天然海水中不同降解阶段生物可利用性及其组分结构特征
15
作者 曾翠 李克强 +3 位作者 张现盛 赵婧 所芳屹 王修林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5-690,共16页
陆源溶解有机氮(DON)是近海环境中的重要氮来源,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与自身生物可利用性、组分和结构有关。如何表征DON在天然海水老化过程中不断变化的生物可利用性及其结构特征是难点。以畜禽养殖鸡粪作为DON来源,通过1年的天然海水... 陆源溶解有机氮(DON)是近海环境中的重要氮来源,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与自身生物可利用性、组分和结构有关。如何表征DON在天然海水老化过程中不断变化的生物可利用性及其结构特征是难点。以畜禽养殖鸡粪作为DON来源,通过1年的天然海水自然降解实验,测定和表征了不同降解阶段DON的理化参数和光谱特征。结果表明,按培养时间划分的生物可利用组分(BDON)中,易利用组分(LBDON,0~12 d)、半易利用组分(HLBDON,12~80 d)和难利用组分(RBDON,80~365 d)占比分别为51.41%、31.79%和2.63%。其中,LBDON和HLBDON主要是三维荧光色氨酸T组分和土壤富里酸D组分,结构上主要是胺基官能团;RBDON主要是可见光富里酸C1组分,主要包括胺基、羟基、芳基和羧基/酯基等官能团;而惰性组分(RDON)主要是三维荧光紫外区富里酸A组分和类腐殖酸E组分,结构上主要包括炔基、芳基和羧基/酯基等。RDON较BDON在芳香性、疏水性和腐殖化指数上均显著升高,分别升高了89.8%、86.5%和39.2%。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海洋中陆源DON的生物可利用性及其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有机氮(DON) 生物可利用性 组分结构特征 陆源 莱州湾
下载PDF
东海原甲藻与中肋骨条藻的种间竞争特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慧 王江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5-1123,共9页
对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按照起始Chl-a比1∶5、1∶1和5∶1进行了f/2条件下的共培养实验,以探讨这两种藻的种间竞争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共培养体系中,中肋骨条藻完全占优势,而东海原甲藻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应用Lotka-Volterra种... 对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按照起始Chl-a比1∶5、1∶1和5∶1进行了f/2条件下的共培养实验,以探讨这两种藻的种间竞争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共培养体系中,中肋骨条藻完全占优势,而东海原甲藻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应用Lotka-Volterra种间竞争模型对共培养实验进行模拟的结果表明,东海原甲藻与中肋骨条藻的种间竞争结果与初始密度配比无关,中肋骨条藻总会竞争胜过东海原甲藻。为了探讨他感作用对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种间竞争的影响,采用了中肋骨条藻的无藻细胞滤液来进行培养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中肋骨条藻滤液对东海原甲藻及其本身的生长均无明显影响,这表明他感作用并非中肋骨条藻获得优势的主要竞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竞争 他感作用 东海原甲藻 中肋骨条藻
下载PDF
镭、氡同位素示踪调水调沙对黄河口水体运移及营养盐分布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晓洁 许博超 +2 位作者 夏冬 江雪艳 简慧敏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6-43,共8页
为研究调水调沙影响下的镭、氡同位素和营养盐在黄河口的分布特征,于2013年7月调水调沙期间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进行了多点的连续观测。研究发现:(1)黄河口海域镭、氡同位素分布呈现明显的"分区"现象,南北两区分别为"... 为研究调水调沙影响下的镭、氡同位素和营养盐在黄河口的分布特征,于2013年7月调水调沙期间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进行了多点的连续观测。研究发现:(1)黄河口海域镭、氡同位素分布呈现明显的"分区"现象,南北两区分别为"调水调沙影响非显著区域"和"调水调沙影响显著区域",北部海域镭、氡同位素浓度高值主要来源于陆源输入(包括河流输入和海底地下水排放);(2)调查期间,北部海域水体年龄为(2.9±1.6)d,南部海域水体年龄为(5.0±2.1)d;水龄随潮汐变化表现出涨潮时水龄增大、落潮时水龄减小的波动趋势;(3)北部海域溶解无机氮(DIN)和溶解硅(DSi)含量明显高于南部海域,而溶解无机磷(DIP)在两个区域的含量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调水调沙 镭同位素 氡同位素 营养盐
下载PDF
BiOX(Cl,Br,I)/Bi_(2)WO_(6)异质结型复合光催化剂用于高浓度氮氧化物的脱除 被引量:4
18
作者 卞俊杰 王万圆 +1 位作者 满恒孝 文成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094-6101,共8页
海中船舶排放的废气是大气污染的来源之一,其中的氮氧化物能使海洋酸化,不仅危害海洋生态系统,还会造成沿海城市空气污染,对人的身体健康也造成危害。光催化脱除大气中的氮氧化物被认为是可靠且有潜力的高级氧化脱除技术,但目前的研究... 海中船舶排放的废气是大气污染的来源之一,其中的氮氧化物能使海洋酸化,不仅危害海洋生态系统,还会造成沿海城市空气污染,对人的身体健康也造成危害。光催化脱除大气中的氮氧化物被认为是可靠且有潜力的高级氧化脱除技术,但目前的研究大多针对低浓度(10^(-9)级)下氮氧化物脱除,针对船舶尾气中较高浓度(10^(-6)级)氮氧化物脱除的研究较少。本文采用超声辅助法制备了BiOX(Cl,Br,I)/Bi_(2)WO_(6)复合催化剂,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得到BiOX(Cl,Br,I)/Bi_(2)WO_(6)的带隙能分别为3.1eV、2.6eV和1.8eV,并且计算了其导带电位。光电流实验表明,BiOCl/Bi_(2)WO_(6)复合材料的光电流强度高于BiOBr/Bi_(2)WO_(6)和BiOI/Bi_(2)WO_(6)。模拟光催化脱硝实验表明,BiOCl/Bi_(2)WO_(6)在紫外线下NO的脱除率为37.5%,且BiOX/Bi_(2)WO_(6)复合光催化剂在5次循环后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通过原位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对BiOX/Bi_(2)WO_(6)催化剂上进行NO光催化氧化的中间产物进行了鉴定,提出了NO的氧化脱除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氧化铋 钨酸铋 异质结 一氧化氮光催化氧化
下载PDF
二阶冷阱预浓缩-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挥发性硫化物
19
作者 杨倩倩 刘春颖 +5 位作者 韩露 李培峰 金慧安 段杉杉 张洪海 杨桂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4-80,共7页
本文采用自制二阶冷阱预浓缩装置结合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大气环境中三种挥发性硫化物(羰基硫(COS)、二甲基硫(DMS)、二硫化碳(CS_(2))),根据标准样品的响应值对二阶冷阱预浓缩装置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本方法测定大气中的... 本文采用自制二阶冷阱预浓缩装置结合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大气环境中三种挥发性硫化物(羰基硫(COS)、二甲基硫(DMS)、二硫化碳(CS_(2))),根据标准样品的响应值对二阶冷阱预浓缩装置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本方法测定大气中的三种含硫化合物的线性范围较好,精密度为0.43%~1.11%,检出限为1.70~2.58μg·L^(-1),高、低浓度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7%~102.3%和96.7%~137.2%。除了DMS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外,其余两种硫化物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在5.0%以内。对实际样品的测定与气质联用法无显著性差异。本方法可应用于环境空气中挥发性硫化物的测定,并对青岛胶州湾湿地不同植被类型区域挥发性硫化物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硫化物 冷阱浓缩 热解吸 气相色谱法 环境空气
下载PDF
基于电渗析技术的氨基酸发酵母液脱盐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岩 高学理 杨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7-100,共4页
发酵法生产氨基酸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发酵母液,这些母液中含一定的有机物质残留、少量的可溶性氨基酸以及大量盐类。实验通过改变电渗析操作条件,如脱盐溶液流量、电渗析电流密度等,探究氨基酸发酵母液电渗析脱盐的最佳条件,为工... 发酵法生产氨基酸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发酵母液,这些母液中含一定的有机物质残留、少量的可溶性氨基酸以及大量盐类。实验通过改变电渗析操作条件,如脱盐溶液流量、电渗析电流密度等,探究氨基酸发酵母液电渗析脱盐的最佳条件,为工业废水的处理提供可行方法。得到结论:当电流密度为10~25mA/cm2之间时,电流密度越大,色氨酸回收率越低,脱盐率越高;当流量为20~60L/h之间时,流量越大,色氨酸回收率越低,对脱盐率的影响分阶段变化。得到最佳实验条件为:电流密度15mA/cm2、流量20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氨酸 发酵 电渗析 离子交换膜 淡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