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7篇文章
< 1 2 1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研究进展 被引量:134
1
作者 周歧存 麦康森 +1 位作者 刘永坚 谭北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4-410,共7页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aquaculture, fish meal needs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 quantity of fish catching decreases gradually. Fishmeal is a limited feed resource, and serious concern exists on the fu...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aquaculture, fish meal needs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 quantity of fish catching decreases gradually. Fishmeal is a limited feed resource, and serious concern exists on the future availability of this feedstuff for incorporation in fish diets. Undoubtedly, fish meal is well recognized as the best dietary protein source for most marine carnivorous fishes which required high dietary protein levels compared to omnivorous or herbivorous fish. Fishmeal is known for their high content of essential amino acids and fatty acids, low carbohydrates, high digestibility, low levels of anti-nutritional factors (for fresh fish meal) and is a very good source of minerals and is highly palatable. Thus fish meal is in high demand as the protein source for many formulated diets. However, production of fish meal consumes approximately 35% of the total global fish catch, and the increasing price and potentially unstable supply in the market could be limiting factors for marine fish culture. There have been strong efforts to define and develop cost-effective protein sources that can, at least partly, substitute for expensive high-quality fish meals in least-cost feed formulations. The search for fish meal substitutes and alternative dietary protein sources is a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iority that could be of considerable economic advantages.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ask to find animal and plant protein sources in place of fish meal. Among these, plant feedstuffs have received most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but due to their amino acid unbalances, presence of anti-nutritional factors and low palatability, a high level of replacement of fish meal with plant feedstuffs in omnivorous fish is generally not well accepted.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status for other protein sources replacing fish meal based on available information in the literature. Animal and plant protein sources nutrient values are evaluated from the aspect of digestibility, anti-nutrients, physiological status and suit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植物蛋白源 鱼粉 生长 生理状况 消化率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27
2
作者 王兴强 马甡 董双林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2004年第4期94-100,共7页
凡纳滨对虾原产于太平洋沿岸水域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桑诺拉一带 ,1988年由张伟权教授引进我国。本文对国内外凡纳滨对虾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提出了凡纳滨对虾养殖生态学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虾养殖 鲁北 水域 生态学研究 北部 中国 生物学 教授引进 张伟
下载PDF
饲料中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肠道菌群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0
3
作者 胡毅 谭北平 +3 位作者 麦康森 艾庆辉 郑石轩 程开敏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4-251,共8页
以初体质量为(0.11±0.00)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在室外水泥池进行10周饲喂实验,研究饲料中添加单一益生菌和复合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肠道和粪便菌群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 以初体质量为(0.11±0.00)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在室外水泥池进行10周饲喂实验,研究饲料中添加单一益生菌和复合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肠道和粪便菌群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虾乐333(复合益生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1∶1)、虾乐333+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1∶1∶1)各1g/kg,配制5种实验饲料。实验结果显示,复合益生菌饲喂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单一益生菌饲喂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益生菌能使凡纳滨对虾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升高,其中复合益生菌饲喂组淀粉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饲料中添加益生菌显著降低了肠道及粪便弧菌数(P<0.05),不同程度提高了凡纳滨对虾血清蛋白浓度、酚氧化酶活力、溶菌酶活力和总抗氧化力,其中添加复合益生菌能使血清蛋白浓度及溶菌酶活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上述结果表明,与饲喂单一益生菌相比,复合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免疫力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中国水产科学,2008,15(2):244-2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益生菌 生长 消化酶 免疫
下载PDF
环境胁迫对鱼类生理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107
4
作者 洪磊 张秀梅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4-121,共8页
综述了环境胁迫的类型以及胁迫条件下鱼类的生理状态及其变化规律,认为鱼类对胁迫的适应反应从神经内分泌活动变化开始,激素含量变化是鱼类应激的敏感指标,血液指标在鱼类应激检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环境胁迫 鱼类 生理机能 激素 神经内分泌 血液指标 应激检测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水质评价 被引量:111
5
作者 刘潇 薛莹 +2 位作者 纪毓鹏 徐宾铎 任一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87-3192,共6页
于2013年6、7、10月在黄河口及邻近水域进行了3个航次的环境调查,获取了盐度、营养盐、COD及重金属等指标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研究该海域的水质状况,并分析影响该海域水质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将14项调查指标... 于2013年6、7、10月在黄河口及邻近水域进行了3个航次的环境调查,获取了盐度、营养盐、COD及重金属等指标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研究该海域的水质状况,并分析影响该海域水质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将14项调查指标转换提取为4种主成分,共解释了67.31%的结果.相关分析表明,影响该水域水质的主要驱动因子为氮营养盐、盐度、Si O32--Si和砷.主成分综合得分分析表明,黄河口及邻近水域2013年10月、7月、6月水质污染状况依次降低;空间上总体呈现出以黄河入海口为中心,向邻近海域递减,河口附近及南部水域污染较严重的格局.黄河径流污染物是主要污染源,应加强黄河口及其上游的水环境保护,从而改善黄河口及邻近水域水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水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氨氮对凡纳对虾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4
6
作者 姜令绪 潘鲁青 肖国强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7-541,共5页
以凡纳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研究氨氮对其免疫指标的影响。实验氨氮质量浓度梯度设置为0.05(对照)、0.5、1.0、1.5、2.0、2.5 mg/L,各氨氮梯度用4g/L的氯化铵溶液来调节。将暂养在自然海水(对照)中的凡纳对虾分别放... 以凡纳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研究氨氮对其免疫指标的影响。实验氨氮质量浓度梯度设置为0.05(对照)、0.5、1.0、1.5、2.0、2.5 mg/L,各氨氮梯度用4g/L的氯化铵溶液来调节。将暂养在自然海水(对照)中的凡纳对虾分别放入各实验梯度中,对虾体长为(8.5±0.5)cm。结果表明,氨氮对凡纳对虾血细胞数量、血清中的酚氧化酶活力、溶菌和抗菌活力的影响显著(F>F0.05),且随着氨氮质量浓度的升高,血细胞数量和溶菌、抗菌活力降低,酚氧化酶活力升高;在0-24 h实验时间内,各处理组(对照组除外)对虾血细胞数量和溶菌、抗菌活力呈下降趋势,酚氧化酶活力呈上升趋势,24 h后稳定在较低水平上。实验说明,随着氨氮水平升高,凡纳对虾免疫力明显下降,对病原菌的易感性提高,因此在养殖过程中,环境氨氮变化幅度不应超过0.5 mg/L,或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氨氮水平(>0.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凡纳对虾 血细胞数量 酚氧化酶活力 溶菌活力 抗菌活力
下载PDF
中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102
7
作者 杨红生 章守宇 +3 位作者 张秀梅 陈丕茂 田涛 张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55-1262,共8页
现代化海洋牧场是实现海洋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高效产出的新业态,对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现代化海洋牧场理念、发展历程与建设现状,并从原创驱动、技术先导、工程示范等角度提出了保障中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健康发展的... 现代化海洋牧场是实现海洋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高效产出的新业态,对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现代化海洋牧场理念、发展历程与建设现状,并从原创驱动、技术先导、工程示范等角度提出了保障中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健康发展的战略建议,以期为中国海洋渔业升级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原创驱动 技术先导 工程示范
下载PDF
国内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研究进展 被引量:89
8
作者 王峰 雷霁霖 +2 位作者 高淳仁 黄滨 翟介明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00-1111,共12页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养殖模式,以养殖用水净化后循环利用为核心特征,节电、节水、节地,符合当前国家提出的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需求。本文以循环水养殖模式应用实践为主线,结合近几年养殖模式...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养殖模式,以养殖用水净化后循环利用为核心特征,节电、节水、节地,符合当前国家提出的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需求。本文以循环水养殖模式应用实践为主线,结合近几年养殖模式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围绕养殖管理与应用,分别对水循环系统对化学物质的承载力、水循环率、主要养殖种类、养殖效果和最适养殖密度等运营管理环节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为今后建立适用于中国国情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管理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 养殖模式 养殖管理
下载PDF
实施海洋负排放践行碳中和战略 被引量:85
9
作者 焦念志 刘纪化 +20 位作者 石拓 张传伦 张永雨 郑强 陈泉睿 汤凯 王誉泽 董海良 唐剑武 叶思源 董双林 高坤山 张继红 薛强 李琦 贺志理 屠奇超 王法明 黄小平 白雁 潘德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2-643,共12页
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海洋负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文章提出海洋负排放相关的八个基本路径,包括陆海统筹减排增汇、海洋缺氧酸化环境减排增汇、滨海湿地减排增汇、养殖环境减排增汇、珊瑚礁生态系统减排增汇、海洋地... 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海洋负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文章提出海洋负排放相关的八个基本路径,包括陆海统筹减排增汇、海洋缺氧酸化环境减排增汇、滨海湿地减排增汇、养殖环境减排增汇、珊瑚礁生态系统减排增汇、海洋地质碳封存、海洋碳汇核查技术体系,以及海洋碳汇交易体系和量化生态补偿机制等;旨在抛砖引玉,引发研讨、推动研发,不断细化和完善海洋负排放方案,为落实碳中和国家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碳汇 负排放 碳中和 微型生物碳泵 生物泵 碳封存 碳汇交易
原文传递
2004年秋季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被引量:78
10
作者 柳丽华 左涛 +1 位作者 陈瑞盛 王俊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2-119,共8页
2004年9月20日~10月9日对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多样性、丰度及其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调查,长江口海域共鉴定浮游植物2门26属68种(含4个变种、6个不确定种),主要为温带近岸性种,其中硅藻门有21属51种,占总种数75... 2004年9月20日~10月9日对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多样性、丰度及其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调查,长江口海域共鉴定浮游植物2门26属68种(含4个变种、6个不确定种),主要为温带近岸性种,其中硅藻门有21属51种,占总种数75%,甲藻门有5属17种,占总种数的25%。硅藻门中角毛藻属(Chaetoceros)和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的种类最多,分别为17种(占硅藻总种数的33.33%)和7种(占硅藻总种数的13.73%),甲藻门中以角藻属(Ceratium)为主,有10种,占甲藻总种数的58.8%。浮游植物数量平均为1400.00×10^4cells/m^3。硅藻的平均数量为1392.69×10^4cells/m^3,占浮游植物总量的99.3%;甲藻的平均细胞数量为7.31×10^4cells/m^3,占浮游植物总量的0.7%。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90,而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68。浮游植物密集区出现在调查区域的中部,靠近长江入海口水域。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主要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Greville)Cleve)、尖刺菱形藻(Nitzschia pungens Grunow)、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 Grunow)、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 Grunow)、柔弱角毛藻(Chaetocerosde—bilis Cleve)、窄隙角毛藻(Chaetoserosa afinis Lauder)和旋链角毛藻(Chaetoecros curvisetus Cleve)。本次调查长江口海域的浮游植物可划分为:东北部组群、近河口组群和南部组群3个主要生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浮游植物 种类组成 数量分布
下载PDF
刺参稚参对蛋白质和脂肪需求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7
11
作者 朱伟 麦康森 +2 位作者 张百刚 王福振 徐桂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58,共5页
实验设计了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2%,18%,26%,32%,37%,44%,粗脂肪水平分别为3%,5%,8%,以藻粉、白鱼粉和酪蛋白等为主要原料的刺参实验饲料,用以饲喂平均体质量为0.90 g的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经过66 d的饲养实验,测定了试验刺参的质... 实验设计了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2%,18%,26%,32%,37%,44%,粗脂肪水平分别为3%,5%,8%,以藻粉、白鱼粉和酪蛋白等为主要原料的刺参实验饲料,用以饲喂平均体质量为0.90 g的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经过66 d的饲养实验,测定了试验刺参的质量增长率、脏壁比和体成分等指标.结果显示,饲料中粗蛋白、粗脂肪水平对刺参的生长和脏壁比有明显影响.实验刺参在粗蛋白水平为18.21%~24.18%、粗脂肪为5%时获得最大生长,同时获得最低的脏壁比.体成分等指标没有受到饲料中粗蛋白和粗脂肪水平的明显影响.因此可以认为,刺参的最佳蛋白质和脂肪需要量分别为18.21%~24.18%和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 蛋白质 脂肪 营养需求
下载PDF
大型藻类在综合海水养殖系统中的生物修复作用 被引量:74
12
作者 毛玉泽 杨红生 王如才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5-231,共7页
减少水产养殖自身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维持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大型藻类生物滤器可以有效地吸收、利用养殖环境中多余的营养物质,从而减轻养殖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养殖系统的经济输出,被广泛应用于鱼、虾和贝类等的综合... 减少水产养殖自身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维持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大型藻类生物滤器可以有效地吸收、利用养殖环境中多余的营养物质,从而减轻养殖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养殖系统的经济输出,被广泛应用于鱼、虾和贝类等的综合养殖系统中,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增进食品安全和对污染水体进行生物修复的有效措施之一。本研究概述了大型藻类生物滤器用于养殖废水生物修复和环境控制的原理、依据、研究现状、修复效果以及应用大型藻类生物滤器产生的效益和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藻类 海水养殖 生物修复
下载PDF
盐度胁迫对许氏平鲉血液免疫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72
13
作者 王晓杰 张秀梅 李文涛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7-21,共5页
研究了急性、慢性盐度胁迫对许氏平鲉体重及血液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影响。慢性盐度胁迫实验表明,在盐度5的水体中,许氏平鲉体重增长率为负值,其余各盐度组(10、20、40)的生长指标与自然海水组(盐度33)差异不显著(P>0·05);随海水... 研究了急性、慢性盐度胁迫对许氏平鲉体重及血液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影响。慢性盐度胁迫实验表明,在盐度5的水体中,许氏平鲉体重增长率为负值,其余各盐度组(10、20、40)的生长指标与自然海水组(盐度33)差异不显著(P>0·05);随海水盐度的降低,许氏平鲉的溶菌酶活力逐渐上升,但当盐度降至5时,其活力与自然海水组无显著性差异;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随海水盐度降低呈逐渐上升趋势。急性盐度胁迫实验证实,在盐度5、10的急性胁迫初期,许氏平鲉血液的各项免疫酶活力波动较大。溶菌酶活力在胁迫24h时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血液SOD活力在96h检测过程中呈高低起伏变化趋势;血液CAT活力在胁迫初期持续降低,12h后逐步稳定在较低水平,显著低于胁迫前血液CAT活力(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氏平鲉 盐度胁迫 溶菌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盐度对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71
14
作者 潘鲁青 唐贤明 +1 位作者 刘泓宇 田景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微型冰点渗透压仪和酶学分析的方法测定了褐牙鲆幼鱼由盐度30向低盐(24、18、12、6)适应过程中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盐度对褐牙鲆幼鱼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ase活力都有显著的影响(P<0&#... 采用微型冰点渗透压仪和酶学分析的方法测定了褐牙鲆幼鱼由盐度30向低盐(24、18、12、6)适应过程中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盐度对褐牙鲆幼鱼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ase活力都有显著的影响(P<0·05)。盐度变化后,各实验组褐牙鲆血浆渗透压、鳃丝Na^+-K^+-ATPase活力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随着盐度变化的增加而增大。在6d内,盐度为18、12和6实验组血浆渗透压呈峰值变化,在3d时达到最小值;6d后,各实验组血浆渗透压趋于稳定;而鳃丝Na^+-K^+-ATPase活力在6d时达到最小值,9d后,各实验组褐牙鲆鳃丝Na^+-K^+-ATPase活力基本趋于稳定状态,而且在高渗环境(S>14·97)中鳃丝Na^+-K^+-ATPase活力与外界盐度大小呈正比,在低渗环境(S<14·97)中与盐度呈反比。褐牙鲆幼鱼的等渗点盐度为14·97,等渗压为425·8mOsm/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褐牙鲆 血浆渗透压 鳃丝Na^+-K^+-ATPase
下载PDF
黄海中部小黄鱼的食物组成和摄食习性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70
15
作者 薛莹 金显仕 +1 位作者 张波 梁振林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7-243,共7页
根据2001年3月至2002年1月在黄海中部海域进行的4个季节的定点底拖网调查,应用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列联表检验等方法,对小黄鱼(PseudosciaenapolyactisBleeker)的食物组成和摄食的季节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黄鱼摄食的饵料... 根据2001年3月至2002年1月在黄海中部海域进行的4个季节的定点底拖网调查,应用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列联表检验等方法,对小黄鱼(PseudosciaenapolyactisBleeker)的食物组成和摄食的季节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黄鱼摄食的饵料种类有30余种,甲壳类(磷虾类和虾类)和鱼类是其主要的饵料类群,二者在食物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97.45%。优势饵料种类有太平洋磷虾(Euphausiapacifica)、脊腹褐虾(Crangonaffinis)、细螯虾(Leptochelagracilis)和赤鼻棱(Thryssakammalensis)。小黄鱼的摄食强度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秋季最高,春季和冬季较低。食物组成也随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夏季主要以虾类为食,其它季节则主要以磷虾类为食。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小黄鱼春、夏季的食物组成与秋、冬季相比,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发现,黄海小黄鱼的食物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鱼(Engraulisjaponicus)在食物中所占的比例有明显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鱼 黄海中部 食物组成 摄食强度 季节变化
下载PDF
水产胶原蛋白及其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3
16
作者 陈胜军 曾名勇 董士远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水产胶原蛋白 活性肽 高值化利用
下载PDF
三疣梭子蟹线粒体DNA 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序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7
17
作者 郭天慧 孔晓瑜 +1 位作者 陈四清 喻子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8,共7页
本文采用 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等技术 ,对三疣梭子蟹 (Portunustrituberculatus)线粒体DNA1 6Sr RNA和 COI基因片段进行了初步研究。经 PCR扩增和序列测定 ,分别得到 1 6Sr RNA和 COI2个基因片段的碱基序列 ,其中 1 6Sr RNA基因片段的大小... 本文采用 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等技术 ,对三疣梭子蟹 (Portunustrituberculatus)线粒体DNA1 6Sr RNA和 COI基因片段进行了初步研究。经 PCR扩增和序列测定 ,分别得到 1 6Sr RNA和 COI2个基因片段的碱基序列 ,其中 1 6Sr RNA基因片段的大小为 566bp,碱基 A,T,G,C的含量分别为 35.1 6% ,34.45% ,1 2 .37%和 1 8.0 2 % ;COI基因片段的大小为 658bp,碱基 A,T,G,C的含量分别为 36.63% ,2 6.44% ,2 0 .52 %和 1 6.41 %。在 2种基因片段中 ,AT含量均明显高于 GC含量 ,这与果蝇、虾类、蟹类等无脊椎动物的 1 6Sr RNA和 COI基因片段研究结果相似。通过对三疣梭子蟹 1 6S r RNA和 COI2个基因片段遗传特征的研究 ,发现其种内变异较低 ,在 3个样本中 1 6Sr RNA基因片段序列完全一样 ,COI基因片段中也只有 2个 T/ C位点转换。另外 ,比较本研究所得序列与 Gen Bank中梭子蟹科 5个属的 1 6Sr RNA基因片段序列后 ,发现其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16S RRNA基因 COI基因 PCR 片段序列
下载PDF
黄姑鱼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被引量:54
18
作者 韩志强 高天翔 +2 位作者 王志勇 庄志猛 苏天凤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40-646,共7页
对青岛和厦门黄姑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AFLP分析,5对选择性引物在两个群体47个个体中,共扩增出461个位点,多态位点265个。青岛和厦门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51.70%、51.99%,0.1022、0.... 对青岛和厦门黄姑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AFLP分析,5对选择性引物在两个群体47个个体中,共扩增出461个位点,多态位点265个。青岛和厦门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51.70%、51.99%,0.1022、0.0996,0.1643、0.1622;两个群体遗传多样性在同一水平上。基因分化系数Gst、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和AMOVA分析均显示黄姑鱼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个体间,而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群体的显性基因型频率分布和位点差异数分布显示两个群体有基本相同的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黄姑鱼青岛和厦门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差异,群体间有明显的基因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姑鱼 AFLP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盐度、pH突变对2种养殖对虾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53
19
作者 潘鲁青 姜令绪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03-910,共8页
本文研究了盐度、p H突变对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盐度、p H突变对 2种养殖对虾抗菌活力、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是显著的 (P<0 .0 5)。而盐度突变对溶菌活力的影响显著 (P<0 .0 5) ,对低 p H突变影响明显 (P... 本文研究了盐度、p H突变对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盐度、p H突变对 2种养殖对虾抗菌活力、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是显著的 (P<0 .0 5)。而盐度突变对溶菌活力的影响显著 (P<0 .0 5) ,对低 p H突变影响明显 (P<0 .0 5) ,对高 p H突变影响不明显。随着盐度突变值和向低 p H、高 p H突变梯度的增加 ,2种养殖对虾的抗菌活力逐渐减小 ,酚氧化酶活力逐渐增大 ,而溶菌活力则随着盐度突变值和向低 p H突变梯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在同一实验梯度中 ,中国对虾的抗菌活力和溶菌活力要比南美白对虾的低 ,而其酚氧化酶活力则比南美白对虾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PH值 突变 对虾 免疫力 溶菌活力
下载PDF
温度、盐度和光照强度对鼠尾藻氮、磷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60
20
作者 包杰 田相利 +1 位作者 董双林 姜宏波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3-300,共8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的温度和盐度组合,温度和光照强度组合对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3个环境因子对鼠尾藻氮、磷吸收速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温度和盐度对鼠尾藻氮、磷吸收速率...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的温度和盐度组合,温度和光照强度组合对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3个环境因子对鼠尾藻氮、磷吸收速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温度和盐度对鼠尾藻氮、磷吸收速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二者交互作用也极显著(P〈0.01)。在盐度20、温度25℃条件下和盐度30、温度30℃条件下,鼠尾藻对氮有较高吸收速率,分别为11.26μmol/[g(dw)·h]和11.01μmol/[g(dw)·h];在盐度40、温度15~30℃范围内对磷的吸收速率较大,达到1.5μmol/[g(dw)·h]以上。温度和光照对鼠尾藻氮、磷吸收速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二者交互作用极显著(P〈0.01)。在温度15℃和光照强度140-180μE/(m^2·S)以及温度20~25℃和光照强度60~100μE/(m^2·S)条件下,鼠尾藻对氮有较高吸收速率,均在9.60μmol/[g(dw)·h]以上:在温度25℃和光照强度60μE/(m^2·s)条件下,鼠尾藻对磷的吸收速率达到最大,为1.30μmol/[g(dw)·h]。本研究结果表明,鼠尾藻总体上对水体中的氮、磷均具有较高的吸收速率,且能较好地同时吸收NH4^+-N和NO3^--N,显示了它对海水环境中营养盐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中国水产科学,2008,15(2):293-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藻 温度 盐度 光照强度 吸收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