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溯河洄游长江刀鲚(Coilia nasus)摄食虾类的调查 被引量:24
1
作者 姜涛 刘洪波 +1 位作者 李孟孟 杨健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58-463,共6页
刀鲚(Coilia nasus)是长江的名贵经济鱼类.虽然传统上认为其溯河生殖洄游全过程不会摄食,但该问题一直尚未完全弄清.作为有效解明这一问题的第一步,本研究在前期长江流域干流和湖泊刀鲚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先利用耳石微化学技术筛选出长... 刀鲚(Coilia nasus)是长江的名贵经济鱼类.虽然传统上认为其溯河生殖洄游全过程不会摄食,但该问题一直尚未完全弄清.作为有效解明这一问题的第一步,本研究在前期长江流域干流和湖泊刀鲚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先利用耳石微化学技术筛选出长江河口区、江苏江段、安徽江段和鄱阳湖水域溯河洄游型的刀鲚个体,再对其胃、肠容物的大型游泳动物(鱼、虾类)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在河口区、江苏和安徽江段所有刀鲚个体胃充塞度为0级,均未发现摄食有游泳动物;而鄱阳湖水域刀鲚个体的胃充塞度达4~5级,均发现有摄食淡水虾类的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和秀丽白虾(Exopalaemon modestus)的情况.其中29%和71%的刀鲚胃中分别含有1只和2只虾.所有刀鲚个体肠内均未发现有内容物.鉴于鄱阳湖已被确定为溯河洄游型刀鲚的产卵场之一,结果表明长江刀鲚在经河口,通过长江江苏和安徽江段干流到达鄱阳湖产卵场的过程中应该不会摄食大型游泳动物;而进入鄱阳湖产卵场后会开始摄食日本沼虾和秀丽白虾.这种两阶段的现象可能反映出了刀鲚的一种在洄游通道上节约能量,以利长距离溯河;而在产卵场补充能量,以利于性腺最终成熟的生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 溯河洄游 摄食 日本沼虾 秀丽白虾 长江 鄱阳湖
下载PDF
黄海南部蓝点马鲛耳石微量元素 被引量:5
2
作者 潘新冬 张弛 +6 位作者 叶振江 徐宾铎 李建超 刘阳 姜涛 杨健 田永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07-916,共10页
应用激光剥蚀(LA)-ICPMS技术对采集于黄海南部吕泗产卵场的产卵期蓝点马鲛耳石横截面从核心到边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耳石微结构分析比较各测定元素与钙的比值在不同生活史阶段的变化。结果显示,测定的Li、Na、Mg、Fe、Co、Sr和Ba含量在... 应用激光剥蚀(LA)-ICPMS技术对采集于黄海南部吕泗产卵场的产卵期蓝点马鲛耳石横截面从核心到边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耳石微结构分析比较各测定元素与钙的比值在不同生活史阶段的变化。结果显示,测定的Li、Na、Mg、Fe、Co、Sr和Ba含量在耳石上均呈非均匀分布,但Ba∶Ca比值从核心到边缘波动较大(2.13~5.05μmol/mol),总体为核心(0~40μm)部分高,核心向外(40~320μm)部分快速下降,其余部分(320~1 440μm)低。Ba∶Ca比值在不同生活史阶段间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孵化阶段明显高于越冬和产卵阶段。相较其他元素,Ba元素更适合作为标志性元素重建蓝点马鲛生境履历。根据Ba∶Ca比值重建了黄海南部蓝点马鲛的生境履历,结果发现它们在胚胎发育和孵化阶段生活在高Ba浓度生境,早期发育阶段游离近岸高Ba浓度生境,随后的生长发育阶段则会长期处于Ba浓度稍低的生境进行越冬和产卵洄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点马鲛 生境履历 耳石微化学 LA-ICPMS 黄海南部
下载PDF
耳石微化学在海洋鱼类洄游类型和种群识别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熊瑛 刘洪波 +5 位作者 汤建华 仲霞铭 刘培廷 杨健 姜涛 陈婷婷 《生命科学》 CSCD 2015年第7期953-959,共7页
水环境中化学元素会有规律性地在鱼类耳石上沉积。耳石可作为生境"指纹"标签的独特属性使其更能有效地应用于鱼类资源时空动态的研究。现针对了解较少的海洋鱼类耳石微化学所涉及的主要元素,综述了Sr:Ca值和多元素组合在这些... 水环境中化学元素会有规律性地在鱼类耳石上沉积。耳石可作为生境"指纹"标签的独特属性使其更能有效地应用于鱼类资源时空动态的研究。现针对了解较少的海洋鱼类耳石微化学所涉及的主要元素,综述了Sr:Ca值和多元素组合在这些鱼类生活史重建、迁移模式反演和资源种群识别上的研究进展。进展显示,海水中Sr:Ca值的微小变化可以通过在海洋鱼类耳石中的元素积累而放大,有助于把握鱼类的种间差异或种内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差异。耳石中多元素组合的分析,亦可有效解释海洋鱼类生活史不同阶段间的生境转换和洄游特征,甚至"破译"复杂的资源种群结构。耳石微化学在海洋鱼类养护研究上具有极大的潜力,相关研究需要在我国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更大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鱼类 耳石 元素指纹 吸收 洄游模式 种群识别
原文传递
黄海南部野生银鲳和鮸鱼的耳石元素微化学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熊瑛 刘洪波 +6 位作者 姜涛 刘培廷 汤建华 仲霞铭 杨健 吴磊 高银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43,共8页
利用电子显微探针元素分析技术(EPMA)对黄海南部野生银鲳和鮸鱼的耳石进行了锶和钙沉积特征的初步分析。定量线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鱼类耳石的Sr/Ca之间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银鲳耳石Sr/Ca比,在耳石核心及相邻处为低值区(5.86±0.92);... 利用电子显微探针元素分析技术(EPMA)对黄海南部野生银鲳和鮸鱼的耳石进行了锶和钙沉积特征的初步分析。定量线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鱼类耳石的Sr/Ca之间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银鲳耳石Sr/Ca比,在耳石核心及相邻处为低值区(5.86±0.92);3段Sr/Ca高值区分别为近核心部(7.88±1.28)、第1龄处(9.44±1.82)及耳石边缘(7.91±1.38);揭示银鲳孵化和早期发育应需要盐度适中的生境,当龄鱼在后期的生长中需洄游经过两段高盐生境(其中之一在第1龄时)。鮸鱼耳石Sr/Ca比波动表现为耳石核心处(7.72±0.97)高于其余部分,反映了鮸鱼孵化及初期发育阶段可能生活在高盐度生境,而当龄鱼随后阶段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则会洄游至盐度有所降低的生境中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 银鲳 鮸鱼 电子显微探针分析 黄海南部
下载PDF
长江安庆江段刀鲚耳石微化学及洄游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孟孟 姜涛 +2 位作者 陈婷婷 刘洪波 杨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788-2795,共8页
刀鲚(Coilia nasus)属辐鳍鱼纲、鲱形目、鳀科,是我国长江下游一种传统的名贵经济鱼类。长江安徽江段为刀鲚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但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干扰、栖息地衰退及过捕等原因,资源量急剧下降。近期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 刀鲚(Coilia nasus)属辐鳍鱼纲、鲱形目、鳀科,是我国长江下游一种传统的名贵经济鱼类。长江安徽江段为刀鲚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但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干扰、栖息地衰退及过捕等原因,资源量急剧下降。近期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水生野生动物调整方案已拟将刀鲚列入国家二级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为客观了解长江安庆江段刀鲚的生境"履历"及探讨其洄游史,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对2008年7月捕获于长江安庆江段的10尾刀鲚(均为传统意义上的长颌鲚)进行了耳石微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个体均具典型的溯河洄游习性。从耳石核心到边缘定量线分析结果表明,耳石的沉积过程中元素Sr/Ca比值波动显著,不仅有对应淡水生境的低值(<3)阶段,还具有对应河口半咸水、海水生境的高值(>3)阶段。这种现象亦得到了16色Sr元素面分布分析结果的印证。根据耳石淡水系数、Sr/Ca比值高低波动特征及Sr元素面分布图谱的差异性可以将这些刀鲚分为3种淡-海水生境转换生活史类型。这种现象明显地反映出长江安庆江段刀鲚的群体具有个体组成和洄游模式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 耳石 长江安庆江段 微化学 洄游
下载PDF
褐牙鲆幼鱼耳石上的外源Sr标记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爽 李耕 +8 位作者 潘玉洲 张力 申旭东 李忠红 郑文军 杨文波 袁立来 姜涛 杨健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140-143,共4页
为探讨利用外源锶(Sr)在牙鲆耳石上进行人工标记的可行性以及最适浓度,配制了不同浓度SrCl_2·6H_2O溶液(对照组浓度为0,试验组浓度为8、12、16、20mg/L),再将褐牙鲆幼鱼养于各浓度溶液中,进行20d的浸染试验,之后移入正常水体中恢... 为探讨利用外源锶(Sr)在牙鲆耳石上进行人工标记的可行性以及最适浓度,配制了不同浓度SrCl_2·6H_2O溶液(对照组浓度为0,试验组浓度为8、12、16、20mg/L),再将褐牙鲆幼鱼养于各浓度溶液中,进行20d的浸染试验,之后移入正常水体中恢复养殖20d,最后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对其耳石Sr标记结果进行确认。结果表明,浸染组鱼耳石上能形成十分明显的红色环带,对照组则无变化。整体上Sr在牙鲆耳石上的沉积量与水体中锶的浓度呈正相关,对8~16mg/L组观察,耳石Sr/Ca的峰值会随浸染浓度增加而增大;但在16~20mg/L组,Sr/Ca的峰值变化不明显。所有试验组幼鱼经恢复养殖后耳石Sr水平均能降到与对照组的一致。以上结果表明,利用外源Sr标记对褐牙鲆这种海生鱼类而言可行,且符合放流标记技术要求,对褐牙鲆而言最佳暴露浓度应以16mg/L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 褐牙鲆 电子探针 锶标记 最适浓度 侵染试验 沉积 放流标记技术
下载PDF
茜素络合物在青鱼幼鱼耳石上的标记效果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朱亚华 姜涛 +2 位作者 陈修报 刘洪波 杨健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3-100,共8页
放流标记技术研究是支撑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的重要内容。该研究用质量浓度为100 mg·L^(−1)的茜素络合物(ALC)对约2月龄的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幼鱼进行48 h浸泡,随后移入正常水体中恢复续养20 d。对其3种耳石在可见光和不同... 放流标记技术研究是支撑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的重要内容。该研究用质量浓度为100 mg·L^(−1)的茜素络合物(ALC)对约2月龄的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幼鱼进行48 h浸泡,随后移入正常水体中恢复续养20 d。对其3种耳石在可见光和不同的激发光下进行比较分析,评价了茜素络合物在不同耳石上的沉积情况与标记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在可见光和不同的激发光下进行观察,其3种耳石上均可见明显的标记区,标记率达100%。在对标记鱼恢复续养20 d后发现,耳石上的荧光标记区强度仍很高,表现出了较好的标记效果。此外,相关标记的最佳检测光源为蓝色激发光,绿色激发光次之。微耳石是用于青鱼幼鱼耳石荧光标记观察的最适类型,同时也是用于时滞检测的最适类型,其次是星耳石。此外,将鱼体浸泡入茜素络合物溶液中至其在耳石上形成标记沉积,以及将鱼体移出浸泡溶液至其耳石上标记区域消失,均存在1 d时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鱼 耳石 荧光标记 茜素络合物 增殖放流
下载PDF
鲤仔鱼耳石上锶标记的持久性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邱晨 姜涛 +2 位作者 陈修报 刘洪波 杨健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114-117,共4页
为了探索Sr标记在鱼类耳石上留存的持久性,将1尾鲤(Cyprinus carpio)仔鱼在10 mg/L六水氯化锶(SrCl2·6H2O)溶液中浸泡标记2 d后,让其回到正常水体中恢复续养607 d(即20个月)时采样,再利用电子探针X射线微化学分析(EPMA)技术来确认... 为了探索Sr标记在鱼类耳石上留存的持久性,将1尾鲤(Cyprinus carpio)仔鱼在10 mg/L六水氯化锶(SrCl2·6H2O)溶液中浸泡标记2 d后,让其回到正常水体中恢复续养607 d(即20个月)时采样,再利用电子探针X射线微化学分析(EPMA)技术来确认其耳石上的Sr标记是否能长期存在。EPMA面分布和定量线分布结果均显示,即使在浸泡标记完成后640 d时,该鲤矢耳石、星耳石和微耳石上均能检测到明显的Sr标记区(但星耳石需要通过横截面来测定)。该标记方法在鲤增殖放流标记和效果评价中具有持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Cyprinus carpio) 标记 耳石 持久性
下载PDF
基于耳石微化学的长江靖江段长颌鲚与短颌鲚生境履历重建 被引量:18
9
作者 陈婷婷 姜涛 +2 位作者 卢明杰 刘洪波 杨健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9-155,共7页
为了解长江靖江段两种刀鲚生态型长颌鲚与短颌鲚的生境履历的不同,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研究采集自长江靖江江段的长颌鲚和短颌鲚个体耳石的锶和钙微化学特征.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短颌鲚个体的耳石锶、钙比值(即Sr/Ca×10^... 为了解长江靖江段两种刀鲚生态型长颌鲚与短颌鲚的生境履历的不同,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研究采集自长江靖江江段的长颌鲚和短颌鲚个体耳石的锶和钙微化学特征.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短颌鲚个体的耳石锶、钙比值(即Sr/Ca×10^3)稳定在2.00左右,反映了其在纯淡水生活的习性;而长颌鲚的锶、钙比值波动显著,不仅具有对应淡水生活的低值(1.18±0.48-2.11±0.94),还具有对应半咸水生活的高值(3.39±0.60-6.79±1.13),反映了其溯河洄游的生活习性.短颌鲚因在淡水生活,其淡水系数(FC)值均为1.00,2013年和2014年长颌鲚的FC值分别为0.36±0.06和0.50±0.11,证明了长颌鲚与短颌鲚群体间存在差异,而且长颌鲚不同年份群体间也并不相同.长颌鲚和短颌鲚的洄游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不同年份间的长颌鲚也存在生境履历差异.靖江段长颌鲚资源群可能来自不同出生地起源及生活史背景不同的群体.该江段是两类刀鲚的重要栖息地或洄游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靖江 长颌鲚 短颌鲚 电子探针 微化学 淡水系数
下载PDF
信江发现溯河洄游型刀鲚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卢明杰 姜涛 +2 位作者 刘洪波 陈婷婷 杨健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78-985,共8页
利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对2014年8月1日采自江西省余干县瑞洪镇信江(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江段的刀鲚(Coilia nasus)的矢耳石进行了锶和钙的微化学分析研究。元素定量线分析表明,样品的锶钙比值(Sr/Ca×103)波动显著,不仅具... 利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对2014年8月1日采自江西省余干县瑞洪镇信江(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江段的刀鲚(Coilia nasus)的矢耳石进行了锶和钙的微化学分析研究。元素定量线分析表明,样品的锶钙比值(Sr/Ca×103)波动显著,不仅具有对应淡水生活的低值(Sr/Ca×103<3),而且出现了对应于海水生活的高值(3<Sr/Ca×103<7),显示出其典型的溯河洄游特征。耳石Sr含量的面分析结果与之相同,均具有对应淡水生活的低值(蓝色)区域和海水生活的高值(绿色)区域。这两种耳石微化学类型首次直观地证实,目前距长江河口约1000 km的信江中存在洄游型刀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 耳石 电子探针 信江 鄱阳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