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9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斑篮子鱼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被引量:141
1
作者 庄平 宋超 +4 位作者 章龙珍 张涛 冯广朋 赵峰 黄晓荣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83,共7页
测定分析了10尾黄斑篮子鱼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黄斑篮子鱼肌肉(鲜样)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4.52%、1.09%、19.64%和4.71%。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68.33%(质量分数,干样),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 测定分析了10尾黄斑篮子鱼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黄斑篮子鱼肌肉(鲜样)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4.52%、1.09%、19.64%和4.71%。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68.33%(质量分数,干样),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总量是30.40%,占氨基酸总量的44.48%;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黄斑篮子鱼的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和色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1.07,4种鲜味氨基酸(DAA)总量为24.36%(质量分数,干样)。脂肪酸中EPA与DHA质量分数分别为3.13%和18.03%,明显的高于其它几种经济鱼类;矿物元素比例合理,微量元素中锌和硒含量较丰富,表明黄斑篮子鱼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篮子鱼 肌肉 营养成分 品质评价
下载PDF
野生及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109
2
作者 宋超 庄平 +2 位作者 章龙珍 刘健 罗刚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2-510,共9页
对野生及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野生中华鲟幼鱼肌肉中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人工养殖中华鲟(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人工养殖中华鲟(P<0.05)。野生和人工养殖... 对野生及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野生中华鲟幼鱼肌肉中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人工养殖中华鲟(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人工养殖中华鲟(P<0.05)。野生和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2.02、66.21,其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野生中华鲟显著高于人工养殖中华鲟(P<0.05),分别为22.99%、7.15%。矿物质含量丰富,微量元素含量野生中华鲟明显高于人工养殖中华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鱼 肌肉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矿物质 微量元素
下载PDF
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春季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 被引量:89
3
作者 王云龙 袁骐 沈新强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0-306,共7页
根据2000~2003年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对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浮游植物数量分布状况和生态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海区浮游植物年际平均总量为2225 44×104ind/m3,长江口浮游植物数量最高(8262 17×104ind/m3),舟山渔场次之(9... 根据2000~2003年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对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浮游植物数量分布状况和生态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海区浮游植物年际平均总量为2225 44×104ind/m3,长江口浮游植物数量最高(8262 17×104ind/m3),舟山渔场次之(91 16×104ind/m3),杭州湾水域最低(30 91×104ind/m3)。群落的多项生态指标反映出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仍处于不稳定状态,H′的变动幅度大,其水域生态系统较杭州湾和舟山渔场更为脆弱,承受的外界环境压力更强;海区浮游植物总量主要受控于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等个别优势种,并决定浮游植物分布趋势,中肋骨条藻大量繁殖而造成年际间数量大幅波动,其中2001年浮游植物数量猛增,平均总量高达8262 17×104ind/m3,密集中心浮游植物数量已接近赤潮细胞密度;外海高盐水系入侵程度加强,与春季浮游植物高值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对长江口水域浮游植物分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数量分布 春季 长江口
下载PDF
低盐度胁迫对银鲳幼鱼肝脏抗氧化酶、鳃和肾脏ATP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97
4
作者 尹飞 孙鹏 +1 位作者 彭士明 施兆鸿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59-1066,共8页
通过逐级降低水体盐度的方法,将银鲳幼鱼分别在盐度25、20、15和10的条件下饲养120 h,检测不同盐度下、不同时间点银鲳幼鱼肝脏中抗氧化酶、鳃和肾脏ATP酶的活力.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 通过逐级降低水体盐度的方法,将银鲳幼鱼分别在盐度25、20、15和10的条件下饲养120 h,检测不同盐度下、不同时间点银鲳幼鱼肝脏中抗氧化酶、鳃和肾脏ATP酶的活力.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总体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P<0.05);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除在盐度20的24 h和盐度15的48 h略有上升外,其他各时间点的酶活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表现出逐步升高的趋势(P<0.05);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力在盐度15的24 h时出现上升,随后下降到较低水平(P<0.05).鳃和肾脏中Na+/K+-ATP酶和Ga2+/Mg2+-ATP酶活力总体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P<0.05),只是在两种器官中ATP酶上升的起始盐度和时间有所不同.适当降低水体盐度可以激活和增强银鲳幼鱼肝脏中的抗氧化酶、鳃和肾脏ATP酶活力,消除机体中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和稳定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但不同酶被激活具有一定的组织器官特异性和时序性,而且当达到机体的耐受极限后,酶活力反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幼鱼 盐度 肝脏 肾脏 抗氧化酶 ATP酶
原文传递
南极磷虾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被引量:89
5
作者 黄洪亮 陈雪忠 冯春雷 《渔业现代化》 2007年第1期48-51,共4页
南极磷虾商业性开发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至今总的渔获量已超过600万t,其中的90%以上来自于大西洋海区西侧的Scotia海域。2004/2005年南极磷虾产量为12.45万t,2005/2006年计划捕捞南极磷虾产量为24.5万t。南极磷虾的年捕捞产量近几年... 南极磷虾商业性开发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至今总的渔获量已超过600万t,其中的90%以上来自于大西洋海区西侧的Scotia海域。2004/2005年南极磷虾产量为12.45万t,2005/2006年计划捕捞南极磷虾产量为24.5万t。南极磷虾的年捕捞产量近几年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生产格局正在发生悄悄的变化,应引起我国渔业生产管理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资源 利用 现状
下载PDF
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82
6
作者 程家骅 姜亚洲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0-617,共8页
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是一项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管理措施。本文简要回顾了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的发展历史,分析了过去一百多年来各国增殖放流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介绍了当前倡导的负责任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理念,以期... 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是一项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管理措施。本文简要回顾了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的发展历史,分析了过去一百多年来各国增殖放流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介绍了当前倡导的负责任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理念,以期为中国今后的增殖放流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管理 增殖放流 生态效益 负责任措施
下载PDF
舌虾虎鱼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被引量:76
7
作者 庄平 宋超 章龙珍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9-564,共6页
对舌虾虎鱼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舌虾虎鱼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9.92%±0.96%、16.76%±0.30%、0.91%±0.07%和2.25%±0.14%。肌肉中含... 对舌虾虎鱼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舌虾虎鱼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9.92%±0.96%、16.76%±0.30%、0.91%±0.07%和2.25%±0.14%。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78.70%±0.57%(质量分数,干样),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EAA)总量是32.26%±0.55%,占氨基酸总量的40.99%,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舌虾虎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3.88,4种鲜味氨基酸(DAA)总量为29.67%±0.30%(质量分数,干样)。脂肪酸中EPA与DHA质量分数分别为3.91%±0.11%和8.10%±0.60%,明显高于其它几种淡水经济鱼类。研究表明,舌虾虎鱼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脂肪酸营养,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虾虎鱼 肌肉 营养成分 营养品质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东海浮游植物数量分布与优势种 被引量:70
8
作者 罗民波 陆健健 +2 位作者 王云龙 沈新强 晁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076-5085,共10页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了东海浮游植物总丰度的平面分布、季节分布及变化的动力学机制,同时还探讨了东海浮游植物优势种的生态学特...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了东海浮游植物总丰度的平面分布、季节分布及变化的动力学机制,同时还探讨了东海浮游植物优势种的生态学特征和对温盐环境适应特征。结果表明:东海浮游植物总丰度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秋季总丰度达到4季最高峰,均值为211.91×104cell.m-3,夏季次之(50.40×104cell.m-3),冬季11.34×104cell.m-3,春季(2.01×104cel.lm-3)最低。春夏季东海近海(Ⅰ和Ⅲ)高于外海(Ⅱ和Ⅳ),秋冬季东海北部外海(Ⅱ)高于近海(Ⅰ),南部近海(Ⅲ)高于外海(Ⅳ)。4季共出现优势种(Y≥0.02)11种,冬季的主要优势种为洛氏角毛藻和细弱海链藻,春季的主要优势种为洛氏角毛藻和夜光藻,夏季以拟弯角毛藻和细长翼根管藻为主要优势种,秋季优势种仅为聚生角毛藻。浮游植物的聚集强度指数为较大正值,聚集作用明显。从全年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看,温度是影响浮游植物总丰度季节分布的主要因子,盐度是次要因子。浮游植物的11个优势种之间生存环境适应比较,洛氏角毛藻和中华盒形藻生长温度幅度较大,可以在12~28℃水温增长,因而春、夏和冬季都成为优势种。中肋骨条藻适合生长的水温范围都较小,仅为22~28℃。聚生角毛藻更小,仅21~25℃。洛氏角毛藻和中华盒形藻生长温盐度和高分布区温盐度范围比聚生角毛藻和中肋骨条藻都广,而秋季数量却低于聚生角毛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浮游植物 数量分布 优势种
下载PDF
波动温度下罗非鱼特定腐败菌生长动力学模型和货架期预测 被引量:64
9
作者 许钟 杨宪时 +1 位作者 郭全友 肖琳琳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8-801,共4页
研究了0℃~15℃范围的波动温度条件下,有氧贮藏养殖罗非鱼的特定腐败菌-假单胞菌的生长动力学模型及其对剩余货架期预测的适用性.由Belehradek方程建立了温度对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影响的数学模型,在设计的两种波动温度条件下假单胞菌... 研究了0℃~15℃范围的波动温度条件下,有氧贮藏养殖罗非鱼的特定腐败菌-假单胞菌的生长动力学模型及其对剩余货架期预测的适用性.由Belehradek方程建立了温度对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影响的数学模型,在设计的两种波动温度条件下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模型的预测值,与波动温度贮藏罗非鱼中假单胞菌生长的实测值比较,偏差度在0.906~0.942之间,准确度在1.13~1.19之间.以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模型预测的剩余货架期,与波动温度贮藏罗非鱼的感官、VBN和假单胞菌数评价获得的实测剩余货架期相比较,相对误差分别为5.9%和 -9.1%.显示在贮藏温度波动的情况下,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模型同样可以快速可靠地实时预测0℃~15℃贮藏的罗非鱼剩余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温度 罗非鱼 剩余货架期预测 假单胞菌 生长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盐度对点篮子鱼的存活、生长及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67
10
作者 王妤 庄平 +2 位作者 章龙珍 刘鉴毅 赵峰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73,共8页
在容积为500 L的圆锥形塑料缸中分别用对照(自然海水)、配制的盐度为20、10、5的海水和淡水(地下水)养殖点篮子鱼[(67.76±26.12)g],研究了不同盐度对点篮子鱼存活、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淡水组第9天出现死亡,至第2... 在容积为500 L的圆锥形塑料缸中分别用对照(自然海水)、配制的盐度为20、10、5的海水和淡水(地下水)养殖点篮子鱼[(67.76±26.12)g],研究了不同盐度对点篮子鱼存活、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淡水组第9天出现死亡,至第27天时死亡率达100%,其余各组未出现异常,死亡率为0%。各盐度组鱼的特定生长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盐度10组鱼体重显著高于盐度20和盐度5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盐度5组全长显著低于其余各盐度组。驯化40 d后,对各组鱼鳃、肝脏、肾脏和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活性检测结果显示,除盐度5组外,盐度10、20组点篮子鱼鳃、肝脏、肾脏、肌肉中SOD、CAT、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活性在驯化40 d后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盐度5组中鱼鳃的SOD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显著高于盐度10和盐度20组,肝脏、肌肉和肾脏中SOD、CAT、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活性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点篮子鱼不同组织中SOD和CAT酶活力在不同盐度下均以肝脏中最高,肾脏和鳃次之,肌肉中最低;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力以肝脏中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织中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力(P<0.01),肌肉次之,肾脏和鳃最低;羟自由基活力以肾脏中最高,显著高于其余各组织中羟自由基活力(P<0.05);鳃次之,肝脏和肌肉中最低,结果表明盐度能影响抗氧化酶活力大小,但并未影响鱼体内酶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篮子鱼 盐度 抗氧化酶 自由基
下载PDF
刀鲚和湖鲚种群的形态判别 被引量:58
11
作者 程起群 李思发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9-43,共5页
测量了代表刀鲚(Coiliaectenes)种群和湖鲚(lakeanchovy(Coiliaectenes))种群形态特征的传统可量性状和框架参数,采用逐步判别法对它们进行形态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5个形态参数数据判别分析表明两种群形态差异极显著(P<0.01),判别... 测量了代表刀鲚(Coiliaectenes)种群和湖鲚(lakeanchovy(Coiliaectenes))种群形态特征的传统可量性状和框架参数,采用逐步判别法对它们进行形态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5个形态参数数据判别分析表明两种群形态差异极显著(P<0.01),判别准确率100%;利用挑选后的9项参数判别分析表明两种群的形态差异极显著(P<0.01),判别准确率P1是95%~100%,P2是95.2%~100%,综合判别率为97.5%。对形态差异贡献较大的参数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并计算差异系数;根据Mayr等提出的75%规则,认为它们的形态差异仍然是种内不同地理种群的差异,还没有上升到亚种水平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种群 刀鲚 形态差异 逐步判别 挑选 形态特征 亚种 可量性状 差异系数 判别分析
下载PDF
盐度驯化对史氏鲟鳃Na^+/K^+-ATP酶活力、血清渗透压及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61
12
作者 赵峰 庄平 +4 位作者 章龙珍 黄晓荣 田宏杰 张涛 冯广朋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4-449,共6页
对史氏鲟在盐度驯化过程中鳃Na+/K+-ATP酶活力、血清渗透压及血清离子(Na+、K+、Cl-)浓度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探讨了史氏鲟驯化过程中血清渗透压调节机制。研究表明:史氏鲟在不同盐度(10、20、25)下经过驯化,鳃Na+/K+-ATP酶活力显著高于... 对史氏鲟在盐度驯化过程中鳃Na+/K+-ATP酶活力、血清渗透压及血清离子(Na+、K+、Cl-)浓度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探讨了史氏鲟驯化过程中血清渗透压调节机制。研究表明:史氏鲟在不同盐度(10、20、25)下经过驯化,鳃Na+/K+-ATP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鳃Na+/K+-ATP酶活力(P<0.05),其活力是对照组的2~2.5倍。驯化过程中,3种不同盐度阶段下鳃Na+/K+-ATP酶活力首先表现为下降,随着驯化时间的延长,活力逐渐增加,最后下降并趋于平稳。血清渗透压也随盐度的增加而上升,盐度10时最高,达到(328.77±26.78)mmol.kg-1,此后逐渐下降并稳定在290mmol.kg-1左右,略高于淡水中血清渗透压。不同盐度下,血清渗透压和鳃Na+/K+-ATP酶活力的变化趋势相同。3种不同盐度下史氏鲟血清K+浓度平均值保持在3.00~3.30mmol.L-1之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种盐度下血清Na+和Cl-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盐度的增高而增高,盐度20时达到最高。盐度20以下血清Na+和Cl-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史氏鲟血清渗透压调节可以分为3个阶段:一是应激反应阶段,主要表现为鳃Na+/K+-ATP酶活力受到抑制,陡然下降;二是主动调节阶段,鳃Na+/K+-ATP酶被重新激活,且活力逐渐上升;三是适应阶段,鳃Na+/K+-ATP酶趋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氏鲟 盐度驯化 Na^+/K^+ -ATP酶 血清离子 渗透压调节
下载PDF
瓯江口海域夏秋季鱼类多样性 被引量:61
13
作者 徐兆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948-5956,共9页
利用2007年6月和9月瓯江口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瓯江口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的时空分布,探索地形地貌、海流和水文等因素对鱼类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次拖网调查中,共鉴定鱼类64种,其中16种是暖温种,其余48种为暖水种。... 利用2007年6月和9月瓯江口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瓯江口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的时空分布,探索地形地貌、海流和水文等因素对鱼类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次拖网调查中,共鉴定鱼类64种,其中16种是暖温种,其余48种为暖水种。银姑鱼(白姑鱼)(Pennahia argentatus)是6月份的关键种,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是9月份的关键种。瓯江口北部岛屿密集的区域,也是鱼类种类密集的水域。多样性指数(H′)值平面分布格局显示:岛群之间水域H′值较高,岛群外部水域H′值远远低于岛群之间和岛群内侧水域。岛屿周围与岛屿之间鱼类物种丰富,物种分布与海底地形多样化、底质多样化和水流环境多样化有关。单一优势种出现是导致外侧水域鱼类H′值较低的主要原因,种数较少仅仅是次要原因。瓯江径流的季节变化,瓯江南口和北口冲淡水势力差异,台湾暖流势力的季节变化是影响瓯江口海域鱼类种类和多样性分布的主要水文因素。暖流势力减弱,一些物种开始向外海深水做越冬洄游,这是9月份鱼类种数少于6月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江口 鱼类 种类组成 多样性
下载PDF
东海、黄海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研究 被引量:59
14
作者 刘勇 李圣法 程家骅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8-114,共7页
根据2000年春(4月)、夏(6月)、秋(9月)、冬(12月)四季东海、黄海底拖网鱼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鱼类群落结构的四季变化特征.四季全部调查海域中出现的优势鱼种有8种:带鱼、小黄鱼、黄鲫、发光鲷、细条天竺鲷、鳀、鳄齿鱼和刺鲳... 根据2000年春(4月)、夏(6月)、秋(9月)、冬(12月)四季东海、黄海底拖网鱼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鱼类群落结构的四季变化特征.四季全部调查海域中出现的优势鱼种有8种:带鱼、小黄鱼、黄鲫、发光鲷、细条天竺鲷、鳀、鳄齿鱼和刺鲳,其中带鱼和小黄鱼是常年优势种.鱼种季节迁移变化以黄海南部波动最大,东海中部相对较为稳定,东海北部稳定性介于两者之间.生物多样性指数中丰富度指数(D)和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H′)变化趋势一致,在春、夏两季3个区域相差不大,而在秋、冬两季黄海南部与东海北部和中部有明显分异;种类均匀度指数(J′)在四季节3个区域之间相差不大.在暖季(夏、秋)南部鱼类呈向北迁移,而在冷季(冬、春)北部的鱼类有向南迁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黄海 底层鱼类 群落结构 季节变化
下载PDF
生态因子对鱼类消化酶活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15
作者 田宏杰 庄平 高露姣 《海洋渔业》 CSCD 2006年第2期158-162,共5页
鱼类消化酶的活性大小与其所生活的水环境紧密相连,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态因子如温度、盐度、pH和重金属离子,饵料(营养成份、含有的外源性酶以及量的多少)对鱼类消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状况,为水产养殖中优化人工饲料和鱼类的健康养殖提供... 鱼类消化酶的活性大小与其所生活的水环境紧密相连,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态因子如温度、盐度、pH和重金属离子,饵料(营养成份、含有的外源性酶以及量的多少)对鱼类消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状况,为水产养殖中优化人工饲料和鱼类的健康养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消化酶 温度 盐度 pH 重金属离子 饵料
下载PDF
长江口渔场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56
16
作者 李建生 李圣法 +1 位作者 任一平 程家骅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2-439,共8页
利用2000~2002年在长江口渔场的底拖网调查资料,运用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对该水域的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域的渔业生物群落以鱼类为主要生物类群,占有绝对优势;甲壳类和头足类为其次要组成部分,处于生... 利用2000~2002年在长江口渔场的底拖网调查资料,运用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对该水域的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域的渔业生物群落以鱼类为主要生物类群,占有绝对优势;甲壳类和头足类为其次要组成部分,处于生态劣势。群落生物量以秋季最大,春季最小。渔业生物群落的丰度、多样性以及均匀度以春冬季较高,夏秋季较低,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可能是与带鱼(Trichiurusjaponicus)和小黄鱼(Larimichthyspolyactis)的洄游有关。渔获物组成春冬季之间、夏秋季之间的相似性指数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渔业生物 优势种 多样性
下载PDF
急性盐度胁迫对施氏鲟的皮质醇、代谢反应及渗透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52
17
作者 童燕 陈立侨 +4 位作者 庄平 章龙珍 彭士明 宋超 李二超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9期38-44,共7页
以淡水组为对照,通过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96h的急性盐度(15和22)胁迫试验,研究了幼鱼对水体盐度突变的血浆皮质醇和代谢反应,并探讨了施氏鲟适应环境盐度变化的渗透调节机理。结果表明,盐度胁迫导致幼鱼的血浆... 以淡水组为对照,通过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96h的急性盐度(15和22)胁迫试验,研究了幼鱼对水体盐度突变的血浆皮质醇和代谢反应,并探讨了施氏鲟适应环境盐度变化的渗透调节机理。结果表明,盐度胁迫导致幼鱼的血浆皮质醇、血糖及乳酸浓度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随后各项指标逐渐下降,并分别于24、48、96h时基本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盐度15组的血浆皮质醇、血糖及乳酸浓度分别在胁迫5、24和48h时达峰值,而盐度22组则分别在0.5、24和24h时即达峰值,且胁迫后0.5h时的皮质醇浓度、12h时的血糖及12~48h时的乳酸浓度均显著高于盐度15处理组(P〈0.05);各处理组的Na^+浓度随着盐度的升高及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而Cl^-浓度在15和22盐度组中匀先升高后降低,血浆K^+浓度在盐度组(15和22)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盐度突变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并在24h达最大值,胁迫12h和24h时22盐度组幼鱼血浆渗透压的浓度显著高于15盐度组(P〈0.05)。15和22盐度组的Na^+/K^+-ATP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在12h时达最高值,随后下降,但在12~96h内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盐度突变可在第一时间内导致施氏鲟血浆皮质醇浓度显著升高,而血糖及乳酸的变化则明显滞后于皮质醇的变化,且通过对幼鱼血浆中皮质醇、血糖及乳酸浓度变化的分析,发现通过机体的生理调整,至96h时施氏鲟幼鱼对水体盐度突变有了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鲟 盐度胁迫 皮质醇 代谢 渗透压
下载PDF
春、夏季长江口邻近水域浮游动物优势种的生态特征 被引量:51
18
作者 徐兆礼 沈新强 马胜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19,共7页
依据2000~2003年长江口邻近海域5月和8月8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长江口浮游动物优势种的生态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优势种出现的年份,平均丰度、优势度、聚集强度和对总丰度变化的回归贡献,确定本区优势种的重要性为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 依据2000~2003年长江口邻近海域5月和8月8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长江口浮游动物优势种的生态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优势种出现的年份,平均丰度、优势度、聚集强度和对总丰度变化的回归贡献,确定本区优势种的重要性为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 dorsispinatus).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 poplesia)和虫肢歪水蚤(Tortanus vermiculus)为次要优势种.马蹄螔螺(Limacina trochiformis)是偶然出现的优势种.中华哲水蚤在春季对总丰度贡献最大.真刺唇角水蚤是8个航次唯一的优势种,种群年间变化不显著.太平洋纺锤水蚤,火腿许水蚤和虫肢歪水蚤分布范围相对狭小,火腿许水蚤和虫肢歪水蚤分布在沿岸偏淡水的水体,适合较低的温度.太平洋纺锤水蚤分布在近岸偏咸水的水体,适合较高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浮游动物 优势种 年间变化 夏季
下载PDF
黄海南部和东海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产卵场分布及其环境特征 被引量:52
19
作者 林龙山 程家骅 +3 位作者 姜亚洲 袁兴伟 李建生 高天翔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485-3494,共10页
根据2003~2005年和2007年4月份在黄海南部和东海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小黄鱼产卵场分布和产卵场环境特征等。结果表明,目前小黄鱼产卵场范围较过去有扩大,范围已经扩展到外海海域,产卵场可分为黄海南部产卵场和东海产... 根据2003~2005年和2007年4月份在黄海南部和东海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小黄鱼产卵场分布和产卵场环境特征等。结果表明,目前小黄鱼产卵场范围较过去有扩大,范围已经扩展到外海海域,产卵场可分为黄海南部产卵场和东海产卵场;其中黄海南部产卵场主要集中在33°00′~34°00′N,122°30′~124°00′E,产卵场最适水温范围为9.65~12.17℃,最适盐度范围为32.25~34.54,最适水深范围为29.74~76.49m;东海产卵场主要集中在30°30′~31°00′N,124°00′~125°00′E海域和30°30′~32°30′N,125°00′~126°00′E海域,产卵场最适水温范围为10.13~16.64℃,最适盐度范围为32.50~34.37,最适水深范围为40.23~85.61m;黄海南部和东海产卵场水温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小黄鱼产卵场较过去发生较大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在过度捕捞等扰动因素的影响下,小黄鱼对环境适应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 产卵场 黄海南部 东海
下载PDF
东海浮游桡足类的数量分布 被引量:49
20
作者 徐兆礼 蒋玫 +3 位作者 晁敏 王云龙 袁骐 陈亚瞿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8-264,共7页
根据1997-2000年在东海23°30′~33°N、118°30′~128°E水域进行的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浮游桡足类生态特征,分数量、群落特征、种类组成及优势种三部分从不同侧面作了探讨,本文为该研究的第一部分。结果表明... 根据1997-2000年在东海23°30′~33°N、118°30′~128°E水域进行的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浮游桡足类生态特征,分数量、群落特征、种类组成及优势种三部分从不同侧面作了探讨,本文为该研究的第一部分。结果表明,东海浮游桡足类丰度占浮游动物总丰度的55.5%,占饵料浮游动物总丰度的64.8%;秋季丰度最高、夏季次之、春季最低;平面分布不均匀,呈斑块状分布,一般东海近海高于外海和台湾海峡海域;高值区一般出现在不同水系的交汇区,其中,大陆沿岸水和东海外海水交汇区丰度值较其它混合区高。本次调查东海北部(29°~32°N、125°E以西)水域桡足类丰度约为20年前同期的1/3;东海浮游桡足类丰度的平面分布往往取决于中华哲水蚤(Calanussinicus)、精致真刺水蚤(Euchateconcina)和亚强真哲水蚤(Eucalanussubcrassus)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浮游桡足类 数量分布 海洋资源 生态特征 分数量 群落特征 种类组成 优势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