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18篇文章
< 1 2 2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黄海秋季浮游动物优势种聚集强度与鲐鲹渔场的关系 被引量:451
1
作者 徐兆礼 陈亚瞿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3-15,共3页
一、前言日本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和蓝圆鲹(Decaterus maruadsi)是东黄海主要中上层鱼类资源。秋季鲐鲹鱼在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北纬32°00′—33°30′,东经124°00′—128°30′)以及东海中南部(北纬26... 一、前言日本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和蓝圆鲹(Decaterus maruadsi)是东黄海主要中上层鱼类资源。秋季鲐鲹鱼在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北纬32°00′—33°30′,东经124°00′—128°30′)以及东海中南部(北纬26°30′—29°00′,东经123°00′—126°00′)形成两个索饵渔场,前者简称为北部渔场,后者简称为南部渔场。为了开发和利用东黄海鲐鲹鱼索饵渔场资源,需要对两渔场鲐鲹鱼资源分布的特点进行研究。根据以往国内外的一些报道,鲐鲹鱼是一类以浮游动物为主食的鱼类,其分布特点往往同浮游动物的分布有密切关系。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鲐shen鱼 浮游动物 优势种
下载PDF
南极磷虾资源利用现状与中国的开发策略分析 被引量:164
2
作者 陈雪忠 徐兆礼 黄洪亮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1-458,共8页
由于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资源丰富,可捕量是世界现有渔业产量的1倍以上,因而参与南极磷虾资源开发是中国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南极磷虾资源开发面临困难较多,如远离港口、远离补给、远离市场、航行距离长等,加之... 由于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资源丰富,可捕量是世界现有渔业产量的1倍以上,因而参与南极磷虾资源开发是中国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南极磷虾资源开发面临困难较多,如远离港口、远离补给、远离市场、航行距离长等,加之捕捞技术和加工技术仍存在问题,与其他渔业相比,具有较大的成本压力。尽管如此,由于南极磷虾属于寒带海洋生物,具有其特殊的营养学特征,形成高附加值产品的潜力较大,因此在进行南极磷虾开发的准备过程中,应以最终产品的设计为导向,如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发展产品综合开发能力等以化解高成本的压力;从相关加工设备、加工工艺的研究和捕捞技术改进为出发点,重视项目的经济技术和盈利前景分析。由于南极磷虾的商业开发是高风险、高投入的项目,因此在没有把握获得商业利润以前,应以技术准备为主,不宜盲目投入大量资金直接进行商业化开发。建议以此作为制订中国南极磷虾资源开发策略的主要考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策略 捕捞 商业化开发
下载PDF
黄斑篮子鱼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被引量:141
3
作者 庄平 宋超 +4 位作者 章龙珍 张涛 冯广朋 赵峰 黄晓荣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83,共7页
测定分析了10尾黄斑篮子鱼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黄斑篮子鱼肌肉(鲜样)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4.52%、1.09%、19.64%和4.71%。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68.33%(质量分数,干样),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 测定分析了10尾黄斑篮子鱼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黄斑篮子鱼肌肉(鲜样)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4.52%、1.09%、19.64%和4.71%。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68.33%(质量分数,干样),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总量是30.40%,占氨基酸总量的44.48%;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黄斑篮子鱼的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和色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1.07,4种鲜味氨基酸(DAA)总量为24.36%(质量分数,干样)。脂肪酸中EPA与DHA质量分数分别为3.13%和18.03%,明显的高于其它几种经济鱼类;矿物元素比例合理,微量元素中锌和硒含量较丰富,表明黄斑篮子鱼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篮子鱼 肌肉 营养成分 品质评价
下载PDF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区浮游动物的生态研究 被引量:124
4
作者 徐兆礼 王云龙 +1 位作者 陈亚瞿 沈焕庭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9-48,共10页
本文阐明了长江口浑浊带水域内浮游动物的生物量、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等生物学特征及生物学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丰水期平均生物量为98.9毫克/米 ̄3,明显低于长江口外河口锋区内同期生物量。种类组成也少于河口锋区内组成。群... 本文阐明了长江口浑浊带水域内浮游动物的生物量、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等生物学特征及生物学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丰水期平均生物量为98.9毫克/米 ̄3,明显低于长江口外河口锋区内同期生物量。种类组成也少于河口锋区内组成。群落结构虽呈现多种复合的结构,但却以河口半咸水性种类为优势。优势种为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euchaeta、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poplesia、虫肢歪水蚤Tortanusvermiculus等。浮游动物的生物量、种类组成、优势种及群落结构等均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潮汐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最大浑浊带 浮游动物 生态学
下载PDF
长江口河口锋区浮游动物生态研究Ⅰ生物量及优势种的平面分布 被引量:124
5
作者 陈亚瞿 徐兆礼 +3 位作者 王云龙 胡方西 胡辉 谷国传 《中国水产科学》 CSCD 1995年第1期49-58,共10页
据1988年及1989年于长江口羽状流锋区调查及东海水产研究所多年调查资料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生物量在丰水期(1988年8月)的平均生物量为438毫克/米 ̄3,变异系数为0.78;1989年8月平均生物量为... 据1988年及1989年于长江口羽状流锋区调查及东海水产研究所多年调查资料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生物量在丰水期(1988年8月)的平均生物量为438毫克/米 ̄3,变异系数为0.78;1989年8月平均生物量为350毫克/米 ̄3。生物量分布呈现自西北向东南部水域递增的趋向。高生物量主要分布于122°20′─122°50E,30°50′─31°20′N范围内,平均生物量高达962毫克/米 ̄3,变异系数为0.32。生物量分布趋势与常年相同。而枯水期(1988年12月)的平均生物量低,仅为68.38毫克/米 ̄3,变异系数为1.5,高生物量区较小分布不均匀。优势种中华哲水蚤Calanussinicus、乌啄尖头Peniliaavirostris、肥胖三角Evadnetergeslina、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euchaeta、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dosispinatus、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pacifica、虫肢歪水蚤Tortanusvermiculus、肥胖箭虫Sagittaenfla─ta、海龙箭虫Sagittanagae等多种浮游动物为长江口外的优势种,并对其数量分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河口锋区 浮游动物 生物量 优势种
下载PDF
野生及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109
6
作者 宋超 庄平 +2 位作者 章龙珍 刘健 罗刚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2-510,共9页
对野生及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野生中华鲟幼鱼肌肉中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人工养殖中华鲟(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人工养殖中华鲟(P<0.05)。野生和人工养殖... 对野生及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野生中华鲟幼鱼肌肉中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人工养殖中华鲟(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人工养殖中华鲟(P<0.05)。野生和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2.02、66.21,其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野生中华鲟显著高于人工养殖中华鲟(P<0.05),分别为22.99%、7.15%。矿物质含量丰富,微量元素含量野生中华鲟明显高于人工养殖中华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鱼 肌肉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矿物质 微量元素
下载PDF
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春季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 被引量:89
7
作者 王云龙 袁骐 沈新强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0-306,共7页
根据2000~2003年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对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浮游植物数量分布状况和生态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海区浮游植物年际平均总量为2225 44×104ind/m3,长江口浮游植物数量最高(8262 17×104ind/m3),舟山渔场次之(9... 根据2000~2003年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对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浮游植物数量分布状况和生态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海区浮游植物年际平均总量为2225 44×104ind/m3,长江口浮游植物数量最高(8262 17×104ind/m3),舟山渔场次之(91 16×104ind/m3),杭州湾水域最低(30 91×104ind/m3)。群落的多项生态指标反映出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仍处于不稳定状态,H′的变动幅度大,其水域生态系统较杭州湾和舟山渔场更为脆弱,承受的外界环境压力更强;海区浮游植物总量主要受控于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等个别优势种,并决定浮游植物分布趋势,中肋骨条藻大量繁殖而造成年际间数量大幅波动,其中2001年浮游植物数量猛增,平均总量高达8262 17×104ind/m3,密集中心浮游植物数量已接近赤潮细胞密度;外海高盐水系入侵程度加强,与春季浮游植物高值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对长江口水域浮游植物分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数量分布 春季 长江口
下载PDF
富营养化水体生物净化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3
8
作者 全为民 沈新强 严力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2057-2061,共5页
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已成为当今世界性难题 .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是调控水生生态系统结构 ,使其恢复自然、健康和稳定的水生生态系统功能 ,提高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净化能力 .水生高等植物及水生植被是水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 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已成为当今世界性难题 .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是调控水生生态系统结构 ,使其恢复自然、健康和稳定的水生生态系统功能 ,提高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净化能力 .水生高等植物及水生植被是水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 ,它们个体大、生长周期长、吸取和储存营养物质的能力强 ,保持和恢复一定数量的水生植物种群可抑制浮游植物的生长 ,提高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使水生生态系统结构更加稳定 .水生动物在水生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可直接捕食浮游植物 ,控制浮游植物的数量 ;而改变鱼类种群结构可提高浮游动物的生物量 ,从而间接控制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 ,达到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目的 .我国的生物净化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今后在水生高等植物及水生植被生物净化的关键技术及优化水产养殖新模式技术研究方面有待提高 ,这将对我国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及水体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 富营养化 生物净化
下载PDF
低盐度胁迫对银鲳幼鱼肝脏抗氧化酶、鳃和肾脏ATP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97
9
作者 尹飞 孙鹏 +1 位作者 彭士明 施兆鸿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59-1066,共8页
通过逐级降低水体盐度的方法,将银鲳幼鱼分别在盐度25、20、15和10的条件下饲养120 h,检测不同盐度下、不同时间点银鲳幼鱼肝脏中抗氧化酶、鳃和肾脏ATP酶的活力.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 通过逐级降低水体盐度的方法,将银鲳幼鱼分别在盐度25、20、15和10的条件下饲养120 h,检测不同盐度下、不同时间点银鲳幼鱼肝脏中抗氧化酶、鳃和肾脏ATP酶的活力.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总体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P<0.05);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除在盐度20的24 h和盐度15的48 h略有上升外,其他各时间点的酶活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表现出逐步升高的趋势(P<0.05);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力在盐度15的24 h时出现上升,随后下降到较低水平(P<0.05).鳃和肾脏中Na+/K+-ATP酶和Ga2+/Mg2+-ATP酶活力总体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P<0.05),只是在两种器官中ATP酶上升的起始盐度和时间有所不同.适当降低水体盐度可以激活和增强银鲳幼鱼肝脏中的抗氧化酶、鳃和肾脏ATP酶活力,消除机体中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和稳定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但不同酶被激活具有一定的组织器官特异性和时序性,而且当达到机体的耐受极限后,酶活力反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幼鱼 盐度 肝脏 肾脏 抗氧化酶 ATP酶
原文传递
黄、东海冬季底层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86
10
作者 程济生 俞连福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4,共6页
根据1991年和2000年冬季在黄海中南部和东海中北部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对黄、东海底层鱼类群落的资源状况、重要种类的生态优势度与结构、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物量指数明显下降,个体... 根据1991年和2000年冬季在黄海中南部和东海中北部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对黄、东海底层鱼类群落的资源状况、重要种类的生态优势度与结构、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物量指数明显下降,个体小型化使生物资源密度显著上升;重要种类成分发生演替,优势度有较大变化;物种丰富度指数(D)下降极其显著,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H′)也有所下降,但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东海 冬季 底层鱼类 群落结构 多样性 空间分布格局 生物量指数 物种丰富度指数
下载PDF
水产食品特定腐败菌与货架期的预测和延长 被引量:85
11
作者 杨宪时 许钟 肖琳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6-111,共6页
食品的微生物腐败是全球关切的领域,据估计,人们生产的食物中有25%的收获后因微生物的腐财而造成损失[1].国内外市场欢迎的水产鲜品和温和加工品是极易腐财的食物,其防腐保质成为该领域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 水产食品 特定腐败菌 货架期 预测 保鲜 动态建模 靶向抑制
下载PDF
南极磷虾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被引量:89
12
作者 黄洪亮 陈雪忠 冯春雷 《渔业现代化》 2007年第1期48-51,共4页
南极磷虾商业性开发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至今总的渔获量已超过600万t,其中的90%以上来自于大西洋海区西侧的Scotia海域。2004/2005年南极磷虾产量为12.45万t,2005/2006年计划捕捞南极磷虾产量为24.5万t。南极磷虾的年捕捞产量近几年... 南极磷虾商业性开发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至今总的渔获量已超过600万t,其中的90%以上来自于大西洋海区西侧的Scotia海域。2004/2005年南极磷虾产量为12.45万t,2005/2006年计划捕捞南极磷虾产量为24.5万t。南极磷虾的年捕捞产量近几年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生产格局正在发生悄悄的变化,应引起我国渔业生产管理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资源 利用 现状
下载PDF
植物内源茉莉酸类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87
13
作者 蒋科技 皮妍 +1 位作者 侯嵘 唐克轩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7-148,共12页
茉莉酸类物质(JAs)是新确认的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内源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应激反应和次生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该文主要概述了植物中茉莉酸类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各关键酶的生理作用及其在植物次生代谢工程等方面... 茉莉酸类物质(JAs)是新确认的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内源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应激反应和次生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该文主要概述了植物中茉莉酸类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各关键酶的生理作用及其在植物次生代谢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茉莉酸类物质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合成途径 茉莉酸类物质 茉莉酸 次生代谢
下载PDF
不同养殖模式下红鳍东方鲀的品质比较 被引量:86
14
作者 高露姣 黄艳青 +2 位作者 夏连军 陆建学 刘圣聪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68-1676,共9页
比较分析了3个地区分别代表3种不同养殖模式下的红鳍东方鲀成鱼的肌肉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含量和肌肉物理特性。结果显示:3种养殖模式下红鳍东方鲀的粗成分含量(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肌肉中检测到18种常... 比较分析了3个地区分别代表3种不同养殖模式下的红鳍东方鲀成鱼的肌肉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含量和肌肉物理特性。结果显示:3种养殖模式下红鳍东方鲀的粗成分含量(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肌肉中检测到18种常见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平均达肌肉湿样的(15.65%±0.95%)或肌肉干样的79.13%~83.19%;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2.77%~33.68%、39.06%~41.72%,3种养殖模式间均没有显著差异;鲜味氨基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总量,以丹东红鳍东方鲀(DD)最高,达32.09%,显著高于大连红鳍东方鲀(DL)的29.94%和河北唐山红鳍东方鲀(HB)的29.90%(P<0.05),其中谷氨酸是所有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达肌肉干重的12%以上。∑EAA/∑AA比值为40.49%~41.79%,∑EAA/∑NEAA为80.74%~85.89%,均高于FAO/WHO指出的理想模式标准;不同养殖模式对红鳍东方鲀肌肉的脂肪酸组成有显著差异,如C16∶0、C20∶1ω9、C22∶6ω3、∑SFA;肌肉浸提液中肌苷酸(IMP)的含量是其他核苷酸降解产物的10~100倍,达220.75~265.03 mg/L。HB肌肉浸提液的K值显著低于DL和DD,表明HB有更长的货架时间。肌肉结构分析结果表明,HB和DD肌肉的硬度显著高于DL。红鳍东方鲀肌肉非常鲜美,营养价值很高,是很好的养殖对象;而养殖模式会影响其营养成分、风味物质的组成和含量以及肌肉的物理特性,其中池塘养殖至幼鱼后移至海上网箱养殖是相对好的一种养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肌肉 营养成分 风味物质 肌肉物理特性
下载PDF
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82
15
作者 程家骅 姜亚洲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0-617,共8页
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是一项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管理措施。本文简要回顾了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的发展历史,分析了过去一百多年来各国增殖放流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介绍了当前倡导的负责任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理念,以期... 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是一项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管理措施。本文简要回顾了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的发展历史,分析了过去一百多年来各国增殖放流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介绍了当前倡导的负责任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理念,以期为中国今后的增殖放流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管理 增殖放流 生态效益 负责任措施
下载PDF
光照、水流和养殖密度对史氏鲟稚鱼摄食、行为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4
16
作者 李大鹏 庄平 +2 位作者 严安生 王明学 章龙珍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61,共8页
研究了光照强度和周期,水流速度,养殖密度对史氏鲟摄食、生长和行为的影响。光照周期在一定的照度和时间范围内对史氏鲟稚鱼的摄食和生长没有显著影响。水流和养殖密度对史氏鲟的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高水流速度和低养殖密度对史氏鲟的... 研究了光照强度和周期,水流速度,养殖密度对史氏鲟摄食、生长和行为的影响。光照周期在一定的照度和时间范围内对史氏鲟稚鱼的摄食和生长没有显著影响。水流和养殖密度对史氏鲟的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高水流速度和低养殖密度对史氏鲟的生长有着积极的影响,生长效率、特定生长率和日增重都随流速的增大和养殖密度的降低而增大,条件系数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净增重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各密度组的史氏鲟稚鱼的生长离散没有加剧。在流速为0.06m·s^(-1)和0.18m·s^(-1)范围内,稚鱼的生长效率(GE)与流速(V)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关系式为GE=46.106+142.04V(r=0.5216)。特定生长率(SGR)与养殖密度(SD)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其关系式为SGR=4.9728-0.4914SD(r=-0.6553)。3种环境因子对稚鱼的食欲未有明显影响,但饵料转化率会随养殖密度的增大和流速的降低而显著性增大。史氏鲟稚鱼在照度100~1100lx之间的趋光率为49.55%,无显著的趋光性;当亮区照度在13000lx以上,椎鱼100%避光。处于全黑条件下的稚鱼的体色却普遍变浅,呈灰白色;而另两种光周期条件下的稚鱼体色深黑,全光照条件下的稚鱼体色与自然光周期下的一样。在试验流速范围内,水流刺激还将影响稚鱼的某些行为,在流水环境中稚鱼喜聚集和逆水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水流 养殖密度 史氏鲟 稚鱼 摄食 行为 生长
下载PDF
文蛤病原菌(溶藻弧菌)的分离与性状及病文蛤组织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66
17
作者 郑国兴 李何 +3 位作者 黄宁宇 于业绍 杨季芳 吴友吕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5-95,共11页
近年来,江苏南部沿海在8~10月份常发生文蛤大批死亡,从病文蛤体内分离到病原菌,经人工感染试验得到证实。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以极生单鞭毛运动,在TCBS琼脂平板上形成黄色大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能游动。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精... 近年来,江苏南部沿海在8~10月份常发生文蛤大批死亡,从病文蛤体内分离到病原菌,经人工感染试验得到证实。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以极生单鞭毛运动,在TCBS琼脂平板上形成黄色大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能游动。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精氨酸—碱反应阴性,赖氨酸、鸟氨酸脱羧阳性。在无盐蛋白胨水中不能生长,在10%NaCl 蛋白胨水中生长良好。在43℃下能正常繁殖。对弧菌抑制剂0/129(150μg)和新生霉素(5μg)敏感,被鉴定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 Sakazaki)。病文蛤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表明,肠上皮及肝组织被细菌侵袭。病原菌在肠上皮细胞质中增生,形成上百个细菌的集群。上皮细胞核变形,被挤向一侧,线粒体内嵴模糊,部分上皮细胞微绒毛的结构被严重破坏,细菌周围的组织被腐蚀成空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弧菌病 溶藻弧菌 组织病理
下载PDF
舌虾虎鱼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被引量:76
18
作者 庄平 宋超 章龙珍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9-564,共6页
对舌虾虎鱼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舌虾虎鱼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9.92%±0.96%、16.76%±0.30%、0.91%±0.07%和2.25%±0.14%。肌肉中含... 对舌虾虎鱼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舌虾虎鱼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9.92%±0.96%、16.76%±0.30%、0.91%±0.07%和2.25%±0.14%。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78.70%±0.57%(质量分数,干样),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EAA)总量是32.26%±0.55%,占氨基酸总量的40.99%,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舌虾虎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3.88,4种鲜味氨基酸(DAA)总量为29.67%±0.30%(质量分数,干样)。脂肪酸中EPA与DHA质量分数分别为3.91%±0.11%和8.10%±0.60%,明显高于其它几种淡水经济鱼类。研究表明,舌虾虎鱼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脂肪酸营养,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虾虎鱼 肌肉 营养成分 营养品质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东海浮游植物数量分布与优势种 被引量:70
19
作者 罗民波 陆健健 +2 位作者 王云龙 沈新强 晁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076-5085,共10页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了东海浮游植物总丰度的平面分布、季节分布及变化的动力学机制,同时还探讨了东海浮游植物优势种的生态学特...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了东海浮游植物总丰度的平面分布、季节分布及变化的动力学机制,同时还探讨了东海浮游植物优势种的生态学特征和对温盐环境适应特征。结果表明:东海浮游植物总丰度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秋季总丰度达到4季最高峰,均值为211.91×104cell.m-3,夏季次之(50.40×104cell.m-3),冬季11.34×104cell.m-3,春季(2.01×104cel.lm-3)最低。春夏季东海近海(Ⅰ和Ⅲ)高于外海(Ⅱ和Ⅳ),秋冬季东海北部外海(Ⅱ)高于近海(Ⅰ),南部近海(Ⅲ)高于外海(Ⅳ)。4季共出现优势种(Y≥0.02)11种,冬季的主要优势种为洛氏角毛藻和细弱海链藻,春季的主要优势种为洛氏角毛藻和夜光藻,夏季以拟弯角毛藻和细长翼根管藻为主要优势种,秋季优势种仅为聚生角毛藻。浮游植物的聚集强度指数为较大正值,聚集作用明显。从全年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看,温度是影响浮游植物总丰度季节分布的主要因子,盐度是次要因子。浮游植物的11个优势种之间生存环境适应比较,洛氏角毛藻和中华盒形藻生长温度幅度较大,可以在12~28℃水温增长,因而春、夏和冬季都成为优势种。中肋骨条藻适合生长的水温范围都较小,仅为22~28℃。聚生角毛藻更小,仅21~25℃。洛氏角毛藻和中华盒形藻生长温盐度和高分布区温盐度范围比聚生角毛藻和中肋骨条藻都广,而秋季数量却低于聚生角毛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浮游植物 数量分布 优势种
下载PDF
波动温度下罗非鱼特定腐败菌生长动力学模型和货架期预测 被引量:64
20
作者 许钟 杨宪时 +1 位作者 郭全友 肖琳琳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8-801,共4页
研究了0℃~15℃范围的波动温度条件下,有氧贮藏养殖罗非鱼的特定腐败菌-假单胞菌的生长动力学模型及其对剩余货架期预测的适用性.由Belehradek方程建立了温度对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影响的数学模型,在设计的两种波动温度条件下假单胞菌... 研究了0℃~15℃范围的波动温度条件下,有氧贮藏养殖罗非鱼的特定腐败菌-假单胞菌的生长动力学模型及其对剩余货架期预测的适用性.由Belehradek方程建立了温度对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影响的数学模型,在设计的两种波动温度条件下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模型的预测值,与波动温度贮藏罗非鱼中假单胞菌生长的实测值比较,偏差度在0.906~0.942之间,准确度在1.13~1.19之间.以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模型预测的剩余货架期,与波动温度贮藏罗非鱼的感官、VBN和假单胞菌数评价获得的实测剩余货架期相比较,相对误差分别为5.9%和 -9.1%.显示在贮藏温度波动的情况下,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模型同样可以快速可靠地实时预测0℃~15℃贮藏的罗非鱼剩余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温度 罗非鱼 剩余货架期预测 假单胞菌 生长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