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河流域暖季极端高温干旱复合事件的演变特征及其与气候和植被的关系
1
作者 姚昊昕 李清泉 +4 位作者 赵亮 吴星麒 沈新勇 段春锋 李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596-5608,共13页
使用淮河流域1981年至2020年的149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和相对湿度数据,分析了流域暖季极端高温干旱复合事件(Compound Drought and Heat Events,CDHEs)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法探讨了CDHEs与气候和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 使用淮河流域1981年至2020年的149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和相对湿度数据,分析了流域暖季极端高温干旱复合事件(Compound Drought and Heat Events,CDHEs)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法探讨了CDHEs与气候和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1)CDHEs的发生日数在年代际尺度上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并且范围扩大,频发区逐渐向淮河流域中西部移动;(2)在年际尺度上,CDHEs随时间序列呈显著的波动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上以西北部为中心向四周递减。连续CDHEs事件呈年际变化,最大2至4天的连续事件存在波动,2019年达到高峰,并且在流域内零散或成片出现;(3)在月际尺度上,CDHEs的发生日数在6月最多,其次是5月、7月、9月和8月。淮河流域入汛前的旱情和入汛后的旱涝急转都容易导致CDHEs发生,而且随着月际变化向南移动;(4)CDHEs对水热条件和大气环流具有特别的敏感性。在850hPa反气旋和500hPa显著高压异常的控制下,高温、低湿、高蒸发和降水少的气候背景有利于淮河地区CDHEs的形成,尤其是在淮河中西部地区。因此,CDHEs的发生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5)CDHEs与植被生长也存在显著关系。CDHEs与GPP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与NDVI呈显著的正相关,显著地区的土地类型以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为主。GPP和NDVI的不同步可能是因为多种因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而不仅仅是单一因素的影响。此外,对于GPP和NDVI来说,土壤含水量至关重要。总之,本文对淮河流域CDHEs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探讨了其与气候和植被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以为该地区的气象灾害防御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极端高温干旱复合事件 气候变化 时空分布特征 植被
下载PDF
5月南极涛动对青藏高原西部夏季气温影响的诊断分析
2
作者 张宇 李清泉 +3 位作者 余锦华 沈新勇 毕淼 吴清源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356,共13页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是北半球夏季最大的热源,其气候响应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有关南极涛动与青藏高原夏季气温的关系和机理知之甚少。为了研究南极涛动与青藏高原夏季气温的关系,基于1979—2020年英国东安哥拉大学...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是北半球夏季最大的热源,其气候响应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有关南极涛动与青藏高原夏季气温的关系和机理知之甚少。为了研究南极涛动与青藏高原夏季气温的关系,基于1979—2020年英国东安哥拉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RU)的逐月气温、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逐月海表面温度和大气环流再分析数据以及南极涛动指数等数据,采用相关、回归、合成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半球夏季青藏高原西部气温与5月南极涛动存在显著负相关,即当5月南极涛动异常偏弱时,夏季青藏高原西部气温异常偏高。其影响过程为,南极涛动为正位相时,在南印度洋中高纬地区出现“负-正-负”的经向“三极子”海温模态,该模态可持续到夏季,在印度洋形成异常的纬向-垂直环流,相应在热带西印度洋和东印度洋-海洋性大陆之间的降水异常导致热带正“偶极子”降水模态,通过该降水模态在青藏高原西部引起异常反气旋环流和下沉运动,有利于高原西部气温偏高。研究结果显示,海洋的热惯性在“延长”南极涛动影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可为青藏高原夏季气温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涛动 青藏高原 印度洋 气温
下载PDF
低排放情景下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变化在温升过冲前后达到1.5℃的差异
3
作者 徐影 韩振宇 +1 位作者 吴婕 李柔珂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9-402,共14页
基于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全球气候模式在SSP1-1.9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的模拟结果,预估了全球平均气温相对于工业化前达到1.5℃温升(P1阶段)后继续增暖然后再次返回(过冲)到1.5℃温升时的(P2阶段)全球气温、降水及极端气候指... 基于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全球气候模式在SSP1-1.9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的模拟结果,预估了全球平均气温相对于工业化前达到1.5℃温升(P1阶段)后继续增暖然后再次返回(过冲)到1.5℃温升时的(P2阶段)全球气温、降水及极端气候指数的可能变化,并且分析其预估不确定性。结果表明:P1和P2两阶段间气温、降水及极端气候的多模式一致的差异在全球各分区广泛出现,且区域性和局地性特征明显。各指标表征的多模式一致的极端温度变化普遍接近或者超过全球陆地面积的15%。极端低温的P1和P2两阶段差异的空间分布与冬季平均气温差异的空间分布有一定相似度,极端高温变化的分布则更凸显局地性。全球范围内低温和高温多模式一致增加的面积都高于其减少的面积,预计欧亚大陆中高纬的西部、北美洲、中国东北等区域的低温风险以及青藏高原、中国东部、南亚、东非、北美洲、南极洲等区域的高温风险会升高。各指标表征的多模式一致的极端降水变化普遍超过全球陆地面积的20%,其中增加与减少的面积接近。强降水差异的分布特征与年降水的有部分相似,一致增多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南亚、东南亚、南美洲东部和西南端、北美、澳洲和中东欧的部分地区等,一致减少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北到东北、青藏高原南麓、非洲南部、南美洲北部和澳洲北部等。连续干旱日数在多数区域表现为增多,集中且连续地分布在中亚、南亚、青藏高原、俄罗斯中北部、非洲撒哈拉以北和中部、澳洲中部、南极洲部分地区等。这些都表明即使全球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并立即开始减少碳排放,但由于各个区域气候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有明显差异,温升过冲后部分区域的极端事件发生频率并未及时回退到过冲前的水平,需警惕区域和局地尺度气象灾害及其影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温升 过冲 极端气候 预估
下载PDF
基于印度洋海温信号的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组合降尺度预测方法研究
4
作者 朱晓炜 李清泉 +4 位作者 孙银川 王璠 王岱 高睿娜 刘颖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7-369,共13页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第二代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BCC-CPSv2)预测产品,引入印度洋海温信号,采用组合降尺度方法建立了西北地区东部汛期降水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对1991—2017年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的回报技巧较BCC-CPSv2预测技巧显著提高...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第二代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BCC-CPSv2)预测产品,引入印度洋海温信号,采用组合降尺度方法建立了西北地区东部汛期降水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对1991—2017年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的回报技巧较BCC-CPSv2预测技巧显著提高,空间相关系数由0.42提高到0.75,均方根误差明显减小,最多下降达80%。预测模型对降水空间分布型的预测能力较好,很好地回报了典型年份(1987年和2010年)夏季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分布。通过抓住气象变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组合降尺度方法可以修正动力模式产品的预测误差,为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预测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海温 西北地区东部 夏季降水 组合降尺度 预测模型
下载PDF
CMA-BJ系统总云量预报性能检验评估
5
作者 张帅 吴捷 +4 位作者 陈敏 仲跻芹 黄向宇 卢冰 杨扬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57-1070,共14页
云是天气气候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子之一,对大气系统的辐射能量平衡和水分循环起到重要调制作用。对总云量进行有技巧的预报也为更好把握天气现象、预测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出力提供客观依据。中国气象局北京快速更新循环数值预报系统(CMA... 云是天气气候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子之一,对大气系统的辐射能量平衡和水分循环起到重要调制作用。对总云量进行有技巧的预报也为更好把握天气现象、预测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出力提供客观依据。中国气象局北京快速更新循环数值预报系统(CMA-BJ)可提供我国逐小时高分辨率总云量预报产品,本文采用时间尺度分离的方法对其预报性能开展系统性评估,并对误差来源进行分析,从而为产品释用和模式改进提供参考。结果表明,CMA-BJ总体能够抓住总云量的空间分布以及日变化强度特征,在1~24 h时效预报和观测的总云量空间相关系数在各月均超过0.6,但在冬季(1月)对总云量和日变化强度存在较为明显的低估,全国平均云量负偏差达-0.133。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模式对云量逐时变率的预报能力有所下降,预报第1至第4天的平均TCC分别为0.470、0.409、0.355、0.315,有技巧的预报可维持至48~72 h。诊断分析表明,模式中相对湿度偏小可能是造成总云量预报负偏差的主要来源之一,垂直速度预报偏差也是影响云量预报误差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云量 CMA-BJ 性能评估
下载PDF
西南地区冬季异常冷湿/暖干的气候背景分析
6
作者 庞轶舒 周长艳 +1 位作者 王顺久 罗玉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9-475,共17页
利用1981—2022年西南地区409个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NCEP/NCAR和NOAA再分析资料等,分析了西南地区冬季异常冷湿/暖干配置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全区大部分冷湿/暖干是西南地区冬季频繁出现的异常气候配置。20世纪80年代... 利用1981—2022年西南地区409个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NCEP/NCAR和NOAA再分析资料等,分析了西南地区冬季异常冷湿/暖干配置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全区大部分冷湿/暖干是西南地区冬季频繁出现的异常气候配置。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区暖干趋势显著。对流层中高层的贝加尔湖高压强(弱)和青藏高原高压弱(强)及中低层西伯利亚高压强(弱),协同构成的准正压“北正南负”(“南正北负”)环流型,是西南地区冬季冷湿(暖干)配置的关键环流背景。秋季阿留申群岛南侧、赤道东太平洋南侧和北侧,以及澳大利亚西南侧4个关键区的海温是上述异常环流型的关键前兆信号。阿留申群岛南侧海温偏高(低)可使秋、冬季亚速尔高压持续增强扩大(减弱缩小),然后通过罗斯贝波东传增强(减弱)下游贝加尔湖高压和西伯利亚高压。赤道东太平洋南侧和北侧的海温偏低(高),可共同促使东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低纬度地区位势高度场偏低(高),激发正(负)异常罗斯贝波源并东传减弱(增强)青藏高原高压;澳大利亚西南侧海温偏高(低),有利于高空越赤道偏南(北)风加强,进而增强(减弱)中东急流,导致青藏高原高压偏弱(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冬季 冷湿/暖干气候配置 气候背景 青藏高原高压 贝加尔湖高压
下载PDF
碳中和评估与预测预估方法研究进展
7
作者 秦云 肖风劲 +2 位作者 於琍 陆波 刘秋锋 《中国环境管理》 2024年第1期63-72,共10页
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已经造成多种不利影响,为缓解这些不利影响,已有多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标。碳中和评估与预测预估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科学基础,准确估算碳排放量和碳去除量是进行碳中和评估的关键,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减排和... 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已经造成多种不利影响,为缓解这些不利影响,已有多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标。碳中和评估与预测预估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科学基础,准确估算碳排放量和碳去除量是进行碳中和评估的关键,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减排和增汇政策。本文梳理了碳排放量和碳去除量的估算方法以及预测预估方法的原理和特点,以期为准确评估碳中和现状以及预测预估未来情景下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可能性和路径提供方法论参考。碳排放量的估算方法可以分为用于支撑碳交易市场的碳排放核算方法、面向消费侧碳排放的估算方法和基于因素分解法的碳排放计量方法三大类;前两类方法主要用于历史碳排放量的盘点,第三类方法可用于碳排放量的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去除量估算方法可以分为统计模型法、机理模型法和遥感模型法三大类;第一类方法应用最早但估算结果较粗糙,第二类方法模型应用最多但估算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第三类方法观测范围大但缺乏预测预估能力。近年来,模型分析法在碳中和评估和预测预估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碳排放 二氧化碳 碳汇 预估
下载PDF
中国干旱灾害的时空变化及其与直接经济损失的关联性研究
8
作者 陈逸骁 岳思妤 夏雯雯 《干旱气象》 2024年第4期485-497,共13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造成重大影响,且干旱强度和致灾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研究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关联的经济损失对未来旱灾损失预估、区域干旱灾害风险管理和抗旱资源配置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61—2...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造成重大影响,且干旱强度和致灾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研究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关联的经济损失对未来旱灾损失预估、区域干旱灾害风险管理和抗旱资源配置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61—2022年中国(港、澳、台地区除外)及不同省(市、区)气象干旱综合指数和2001—2022年干旱灾害损失数据,分析干旱的时空变化及其周期性特征,并探究干旱灾害与经济损失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我国干旱强度具有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趋势,年平均干旱强度存在2 a周期性振荡特征,季风期干旱强度存在9 a和19 a的显著周期变化;干旱强度具有“南强北弱”的分布特征,南方3个干旱强中心分别位于西南地区、黄淮中部以及华南东南部。进入21世纪后,我国农作物干旱受灾面积、绝收面积、受灾人口及直接经济损失整体呈减少态势,但东北和西南地区干旱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较突出。不同省(市、区)干旱灾害与直接经济损失的关联程度不同,南方地区受干旱灾害影响更大,尤其是长江流域中部,干旱强度与经济损失关系紧密。此外,不同地区因干旱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不仅受干旱强度和干旱频次影响,也与农作物种植面积、抗旱能力以及人口和环境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干旱灾害 时空变化 直接经济损失 关联性
下载PDF
2023年秋季我国气候异常特征及成因分析
9
作者 赵玉衡 王悦颖 +1 位作者 陈丽娟 龚振淞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9-513,共15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和中国2400个站的气候观测数据,对2023年秋季我国气候异常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2023年秋季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但空间分布不均且季节内变化明显。秋季欧亚中...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和中国2400个站的气候观测数据,对2023年秋季我国气候异常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2023年秋季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但空间分布不均且季节内变化明显。秋季欧亚中高纬环流呈“两槽一脊”型,造成我国气温显著偏高;9月呈“两脊一槽”型,巴尔喀什湖低槽活动导致西北地区降水增多;10月呈“两槽一脊”型,导致北方地区偏暖加强;11月呈“西高东低”型,东路冷空气增强,东北地区气温偏低、降水偏多。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总体较常年偏强、偏西,脊线9月异常偏北、10月偏南、11月接近常年。印缅槽9月显著偏强,10—11月接近常年。9月印缅槽偏强与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共同导致了长江中下游以北至黄河下游地区多雨;10—11月东部地区水汽条件整体偏差。9—10月近海台风频繁活动,造成华南地区降水偏多。2023年秋季我国气候受到大气季节内变化的显著作用,热带海温异常的影响不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气候异常 降水季节内变化 中高纬大气环流 副热带高压脊线
下载PDF
不同分辨率CWRF模式对中国区域气温模拟的比较研究
10
作者 董李丽 张焓 +3 位作者 李清泉 汪方 赵崇博 谢冰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45,共17页
针对现有区域气候模式分辨率较为粗糙的现状,瞄准精细化气候预测和服务的需求,基于30 km分辨率CWRF区域气候模式研发了水平分辨率和下垫面信息进一步精细化至15 km的新版本模式,利用欧洲中期预报中心的ERAInterim大气再分析资料和美国的... 针对现有区域气候模式分辨率较为粗糙的现状,瞄准精细化气候预测和服务的需求,基于30 km分辨率CWRF区域气候模式研发了水平分辨率和下垫面信息进一步精细化至15 km的新版本模式,利用欧洲中期预报中心的ERAInterim大气再分析资料和美国的OISSTv2海表面温度资料驱动两种版本的CWRF模式,与中国均一化气温数据集CN05.1的观测数据相比,系统分析了CWRF模式对1982—2016年中国区域2m气温的模拟效果及其对水平分辨率和下垫面信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单纯修改模式的下垫面信息,不提高模式分辨率,对模拟结果的影响不大;将分辨率提高至15 km的CWRF模式对地形复杂区域的气温模拟效果更好,对气温的空间分布、年际变化以及极端气温的模拟都有较好的表现。从气候平均气温分布看,与30 km CWRF模式相比,在春、秋、冬季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以及夏季西南、华南、华中等冷偏差较为显著的地区,15 km模式模拟结果将冷偏差减小到1℃以内;从气温年际变化来看,15km模式对夏季华中、华北和东北南部地区及冬季气温的模拟结果优于30km模式,相关系数最高提升0.4;在极端事件的模拟方面,与30 km模式相比,15 km模式对于在华南到福建、江西、湖南、湖北东部的夏季日数极大值区域模拟具有较大的改善,均方根误差减小1 d;对于新疆东部、东北的极端高温和新疆、青藏高原、华南的极端低温模拟也有明显改善,均方根误差减小1℃。因此,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有利于提高中国气温的精细化模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区域模式 水平分辨率 气温 极端事件
下载PDF
2001—2020年中国月尺度热带气旋灾害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珊珊 李莹 +2 位作者 赵大军 周星妍 艾婉秀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2-604,共13页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TC)移动路径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导致承灾体暴露度增加,中国TC灾害的时空分布呈现新的特征。利用2001—2020年中国省级TC灾害损失资料,对比分析了前后10年中国月尺度TC灾...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TC)移动路径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导致承灾体暴露度增加,中国TC灾害的时空分布呈现新的特征。利用2001—2020年中国省级TC灾害损失资料,对比分析了前后10年中国月尺度TC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7—9月的TC灾害损失占全年总损失的84%以上,大部分省(区、市)TC灾害损失峰值出现在8月,但广西峰值出现在7月,海南、内蒙古和黑龙江出现在9月;中国致灾TC(DTC)中有15%未登陆中国,未登陆DTC在海南发生频次最高,在黑龙江造成的损失最重;与2001—2010年相比,2011—2020年中国DTC年频数增加,其中未登陆DTC年频数增加,登陆DTC年频数减少,但8月登陆和未登陆DTC频数均增加;受西北太平洋和南海TC活动路径变化的影响,2011—2020年中国8月DTC灾害损失更突出,未登陆DTC影响增大,DTC影响范围向北扩展,给中国TC灾害预报预警和防台减灾工作带来更严峻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TC) 灾害损失 热带气旋路径 月尺度 致灾热带气旋(DTC)
下载PDF
21世纪第2个10年初华北夏季降水年代际增加及与大气环流异常的联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嘉诚 李清泉 +4 位作者 丁一汇 刘芸芸 谭桂容 沈新勇 吴清源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4-775,共12页
华北是中国人口聚集区及主要的农业和工业区,旱涝灾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影响。基于近61年(1961—2021年)逐月降水量观测数据研究发现,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在21世纪第2个10年初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在2011/2012年前后经历了... 华北是中国人口聚集区及主要的农业和工业区,旱涝灾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影响。基于近61年(1961—2021年)逐月降水量观测数据研究发现,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在21世纪第2个10年初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在2011/2012年前后经历了从干到湿的变化。选择1999—2011年作为干旱期,2012—2021年作为湿润期,进一步对比分析了华北地区在干旱期和湿润期相关大气环流系统的差异。结果表明,华北地区此次从干到湿的年代际变化与东亚夏季风的变化关系不大,这与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末发生的年代际变化有所不同。在2011—2021年湿润期,对流层中低层环流场上在蒙古高原—中国东北地区上空为气旋式环流异常,气旋西侧的偏北风将高纬度的冷空气输送到华北,有利于冷、暖空气在华北地区的交汇;对流层高层则在蒙古高原—贝加尔湖地区上空为气旋式环流异常,有利于东亚西风急流的东伸北抬,由涡度方程诊断可知相对涡度的水平平流项对急流位置偏北东伸有重要贡献;上述环流形势有利于华北地区上升运动的增强。与此同时,湿润期华北地区上空假相当位温升高,且假相当位温垂直变化增强,说明华北上空大气更加暖湿,且大气层结更不稳定,也有利于垂直运动的发展。动力和热力条件异常变化共同导致华北地区在2012—2021年降水较前期降水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夏季降水 年代际变化 东亚西风急流
下载PDF
2020/2021年冬季三次全国型强冷空气过程及其低频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媛 申乐琳 +1 位作者 晏红明 洪洁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57-1575,共19页
2020/2021年冬季,东亚地区的强冷空气过程多次爆发,持续强降温及伴随的大风、雨雪天气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利用日尺度大气环流格点数据和地面气温站点资料,从次季节变化角度揭示了西伯利亚高压的低频振荡特征及对三次全国型... 2020/2021年冬季,东亚地区的强冷空气过程多次爆发,持续强降温及伴随的大风、雨雪天气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利用日尺度大气环流格点数据和地面气温站点资料,从次季节变化角度揭示了西伯利亚高压的低频振荡特征及对三次全国型强冷空气过程(2020年12月13~15日、2020年12月29日至2021年1月1日、2021年1月6~8日)的重要影响。研究显示,2020/2021年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和中国东部地区气温变化都表现出明显的准双周(10~30 d)和30~60 d低频振荡特征,并且低频特征在冬季前期明显强于冬季后期。但是,三次强冷空气过程中低频振荡的特征各不相同,其中,第一次过程中准双周振荡有显著的正贡献,但30~60 d低频振荡为负贡献;而第二次和第三次过程兼有准双周和30~60 d低频振荡的共同作用,尤其第三次过程处于这两个低频波段的最强时期,这也导致第三次冷空气过程的降温幅度最大、低温影响范围最广,西伯利亚高压也发展最强。10~30 d低频西伯利亚高压的增强超前一候(5天)左右对冷空气爆发和中国东部地区强降温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中与冷空气爆发的关系超前1~2天最显著,与中国东部地区低温的关系超前2~3天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高压 准双周 30~60 d 低频振荡 全国型强冷空气 低温事件
下载PDF
基于MERRA-2资料的PM_(2.5)主要组分污染特征及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悦颖 陈丽娟 +2 位作者 安兴琴 梅梅 赵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28-2137,共10页
利用MERRA-2再分析数据,对1980~2020年中国区域黑碳、有机碳和硫酸盐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典型区域黑碳、有机碳、硫酸盐浓度与大气自净能力指数之间的可能联系.结果显示:中国黑碳、有... 利用MERRA-2再分析数据,对1980~2020年中国区域黑碳、有机碳和硫酸盐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典型区域黑碳、有机碳、硫酸盐浓度与大气自净能力指数之间的可能联系.结果显示:中国黑碳、有机碳、硫酸盐浓度都呈西部低、中东部高的空间分布特征,且京津冀、川渝、江浙沪、两广等4个区域的污染特征具有代表性;中国黑碳、有机碳、硫酸盐浓度均呈现阶段性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80—2020年期间经历了缓慢增加、快速增加和缓慢下降的过程;4个区域3种组分的季节变化规律有较大差异,其中黑碳浓度呈夏季低、冬季高的“U”型变化规律,有机碳和硫酸盐浓度无显著的一致性特征;大气自净能力指数与黑碳、有机碳、硫酸盐浓度的长期变化趋势上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大气自净能力指数越大(小),污染物浓度越低(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有机碳 硫酸盐 大气自净能力指数(ASI)
下载PDF
2022年秋季我国气候异常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洪洁莉 陈丽娟 +1 位作者 王悦颖 章大全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5-505,共11页
2022年秋季,全国气候总体呈现暖干的特征,其中南方大部出现持续高温干旱。秋季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秋季降水季节内变率大,9月全国大部降水偏少,10月降水总体呈现南北少、中间多,11月我国中东部大部降水偏多而西部大部降... 2022年秋季,全国气候总体呈现暖干的特征,其中南方大部出现持续高温干旱。秋季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秋季降水季节内变率大,9月全国大部降水偏少,10月降水总体呈现南北少、中间多,11月我国中东部大部降水偏多而西部大部降水偏少。9—10月环流异常特征显示我国南方上空为偏北风距平,来自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的水汽输送条件极差,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我国南方受下沉运动控制,有利于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出现持续干旱。海温外强迫影响分析显示,2022年秋季印度-太平洋暖池异常偏暖,热带太平洋中东部偏冷,赤道印度洋西部偏冷,对应赤道印度洋上空纬向季风环流和太平洋上空Walker环流之间为显著的耦合特征。热带印度洋偶极子(TIOD)显著影响区域为江南西部和西南地区东南部,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显著影响区域是江南大部和华南北部。即2022年秋季我国南方降水异常偏少受到TIOD负位相和拉尼娜状态的协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高温干旱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季节内变化 La Nina TIOD
下载PDF
有效辐射强迫的概念及其最新估值:IPCCAR6解读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冰 张华 +8 位作者 赵树云 于晓超 周喜讯 柳丽婷 安琪 杨冬冬 苏红娟 何静怡 李帅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4-368,共15页
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一工作组(WGI)报告第七章的内容,详细介绍了AR6最新定义的有效辐射强迫(ERF)及其计算方法,并给出了自工业革命以来(1750—2019年)各气候辐射强迫因子ERF的最佳估值。根据AR6的... 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一工作组(WGI)报告第七章的内容,详细介绍了AR6最新定义的有效辐射强迫(ERF)及其计算方法,并给出了自工业革命以来(1750—2019年)各气候辐射强迫因子ERF的最佳估值。根据AR6的最新评估,工业革命以来总人为ERF的估值为2.72(1.96~3.48)W·m^(-2),相较于AR5估计结果(1750—2011年)增长了0.43 W·m^(-2)。2011年后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及其辐射效率的修正是造成总人为ERF增加的主要原因。自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浓度变化造成的ERF为3.84(3.46~4.22)W·m^(-2),二氧化碳仍然是其中的最大贡献因素(56%±16%)。而气溶胶的总ERF(气溶胶-辐射相互作用(ERFari)与气溶胶-云相互作用(ERFaci)的总和)为-1.1(-1.7~-0.4)W·m^(-2),其中ERFari贡献20%~25%,ERFaci贡献接近75%~80%。AR6中气溶胶的总ERF的估算相较于AR5在数值上有所增加,而不确定性有所减少。但由于没有考虑部分重要的调整过程,ERFaci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 AR6 有效辐射强迫 温室气体 气溶胶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7—9月极端降水分型及趋势分析
17
作者 魏诗泉 任雪娟 《气象科学》 2024年第2期235-245,共11页
本文采用K-means聚类分析的方法,将京津冀地区1979—2022年7—9月极端降水事件按照强度和位置分为四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此地区7—9月极端降水的环流特征、变化趋势及可能原因。通过分析不同高度层四类极端降水对应的大气环流可知,低... 本文采用K-means聚类分析的方法,将京津冀地区1979—2022年7—9月极端降水事件按照强度和位置分为四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此地区7—9月极端降水的环流特征、变化趋势及可能原因。通过分析不同高度层四类极端降水对应的大气环流可知,低层的西南气流、中层的副热带高压、高层的南亚高压、西风急流等天气系统以不同的配置组合共同对京津冀地区的极端降水产生影响。在长期趋势方面,1979—2022年7—9月京津冀地区的极端降水频率呈上升趋势,这是由于7月类型Ⅱ和Ⅲ极端降水的增加,以及9月类型Ⅳ极端降水的增长所致。通过对背景场的分析发现,低层水汽场及高层位势高度场有利于7月极端降水的增加,而9月类型Ⅳ极端降水的增加则源自于低层和高层背景动力场及位势高度场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K-means聚类分析 环流分析
下载PDF
影响中国夏季降水的前冬北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年际变异主模态
18
作者 王雅媛 杨修群 +1 位作者 罗悦 赵萌初 《气象科学》 2024年第1期25-34,共10页
本文利用观测和再分析资料,通过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分析,发现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是显著影响中国夏季降水年际异常的前冬中高纬大气环流变异的主模态。AO在冬季发展成熟,在春季衰亡,在夏季发生... 本文利用观测和再分析资料,通过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分析,发现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是显著影响中国夏季降水年际异常的前冬中高纬大气环流变异的主模态。AO在冬季发展成熟,在春季衰亡,在夏季发生位相反转。AO会导致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夏季降水异常呈现三极型分布。伴随正位相的AO,在黄海至日本海上空的异常低压伴随的东北风异常引起华北和东北水汽通量异常辐散及降水减少,而西北太平洋的异常高压不仅增强其北侧的西南风水汽输送,和北部异常低压共同作用导致长江中下游水汽通量异常辐合及降水增加,而且使得华南水汽通量异常辐散,降水减少。因此,本文发现的前冬AO模态与我国夏季三极型异常降水分布的关系可为我国夏季旱涝预测提供一个重要的中高纬前期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 北极涛动 中国夏季降水 水汽异常 年际变率
下载PDF
2021年陕西省超强秋汛环流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19
作者 王娜 赵俊虎 娄盼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83-1294,共12页
利用观测和再分析资料,诊断分析了2021年陕西省9~10月超强秋汛的极端性及其年际异常的关键环流和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2021年陕西省秋汛期累计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第一位,超强秋汛主要与西北太平洋反气旋(WNPAC)的异常偏强和西伸、环... 利用观测和再分析资料,诊断分析了2021年陕西省9~10月超强秋汛的极端性及其年际异常的关键环流和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2021年陕西省秋汛期累计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第一位,超强秋汛主要与西北太平洋反气旋(WNPAC)的异常偏强和西伸、环渤海高压及巴尔喀什湖槽偏强有关,三者导致冷暖空气在陕西省辐合,形成持续时间较长的秋汛。(2)2021年9~10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海温加强,第二次La Niña事件发展,导致中太平洋对流层下沉气流加强,进而加强WNPAC,增强环渤海高压及巴尔喀什湖槽,在东亚中高纬度形成“东高西低”型环流异常。(3)夏秋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偏暖,通过增强热带北大西洋—热带中太平洋纬向反转流激发WNPAC。La Niña发展和热带北大西洋异常暖海温二者协同作用驱动了2021年的陕西省超强秋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秋汛 极端性 西北太平洋反气旋 驱动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