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体系研制的进展 被引量:103
1
作者 蒋有绪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14,共6页
介绍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思想发展的近况。
关键词 森林 可持续经营 标准 指标体系
下载PDF
重大外来入侵害虫——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18
2
作者 杨忠岐 张永安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5-471,F0004,共8页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是重大外来入侵害虫,对我国林业和园林绿化造成重大危害,尤其是近年来美国白蛾传入北京,严重威胁着我国“绿色奥运”的顺利举办和首都园林绿化及生态环境安全。根据美国白蛾多发生在居民区、乡镇和城市...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是重大外来入侵害虫,对我国林业和园林绿化造成重大危害,尤其是近年来美国白蛾传入北京,严重威胁着我国“绿色奥运”的顺利举办和首都园林绿化及生态环境安全。根据美国白蛾多发生在居民区、乡镇和城市的特点,作者开展对环境安全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汲取前苏联等国家从美国白蛾的原产地引进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没有成功的经验和教训,立足调查和寻找我国本土天敌。经过21年的努力,发现和筛选出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新属新种)这种寄生美国白蛾的特优天敌;研究这种小蜂的行为学、生态学、生物学、解剖学及人工大量繁殖、放蜂防治技术;筛选出人工大量繁殖小蜂的替代寄主,解决小蜂的大量繁殖的瓶颈问题;通过放蜂防治试验,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筛选出防治美国白蛾的高毒力HcNPV病毒毒株,研制出美国白蛾人工饲料,利用人工饲料大量饲养美国白蛾幼虫,然后接种扩增病毒,成功解决HcNPV病毒大量扩增生产和常年生产的技术难题,做到病毒的规模化生产和常年生产,保证大面积生产防治的需要和病毒质量。研究出利用天敌昆虫和病原微生物综合应用的防治模式:在美国白蛾幼虫期喷洒HcNPV病毒,蛹期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达到既控制当代美国白蛾的危害,又有效抑制其下代的种群数量,取得长期的持续控制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上海市、大连市、烟台市和青岛市利用该项技术已经完全控制美国白蛾,特别是上海市利用本项生物防治技术防治后,已经连续6年没有再发现美国白蛾。由于该项生物防治技术利用的是自然界原有的控制害虫的生态因子,因而对环境安全,做到既消灭害虫,又保证生态环境和人畜的安全,也保护生物多样性。该项研究成果也为北京采用“绿色”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美国白蛾提供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生物防治 白蛾周氏啮小蜂 核型多角体病毒 人工繁殖 持续控制
下载PDF
利用GIS和RS估算广东植被光利用率 被引量:86
3
作者 彭少麟 郭志华 王伯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03-909,共7页
在 GIS和 RS工具的支持下 ,利用地面气象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研究了广东植被的光利用率及其时空分布。结果表明 :Potter和 Field等提出和使用的全球植被月最大光利用率 0 .389g C MJ- 1,对于广东植被来讲 ,此值偏低 ;广东植被的年平均光... 在 GIS和 RS工具的支持下 ,利用地面气象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研究了广东植被的光利用率及其时空分布。结果表明 :Potter和 Field等提出和使用的全球植被月最大光利用率 0 .389g C MJ- 1,对于广东植被来讲 ,此值偏低 ;广东植被的年平均光利用率介于 0 .69~ 1 .0 5g C MJ- 1之间 ,预测值与实测值一致 ,效果较好 ;广东植被光利用率的年变化显著 ,冬半年的平均值约为夏半年的一半 ,这主要是因为该区气温和水分条件季节变化明显的缘故 ;即使是常绿阔叶林 ,其年平均光利用率也有明显差异 ,并且年变化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利用率 GIS 广东省 植物 RS
下载PDF
我国亚热带若干树种的抗火性研究 被引量:66
4
作者 舒立福 田晓瑞 +1 位作者 李红 寇晓军 《火灾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7,共7页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一大主要自然灾害 ,实践证明采用防火林带可以有效地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本文对南方的木荷、火力楠、杨梅等 11种常绿阔叶树种和杉木、马尾松两种针叶树种的叶、小枝和皮的燃烧性能及其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一大主要自然灾害 ,实践证明采用防火林带可以有效地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本文对南方的木荷、火力楠、杨梅等 11种常绿阔叶树种和杉木、马尾松两种针叶树种的叶、小枝和皮的燃烧性能及其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 1)各树种均以叶的抗火性能最差 ,阔叶树种比针叶树种的抗火性能强 ;( 2 )含水量、苯 -乙醇抽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火树种 防火林带 抗火性 亚热带 中国
下载PDF
江西省森林碳储量与碳密度研究 被引量:63
5
作者 王兵 魏文俊 《江西科学》 2007年第6期681-687,共7页
为探索和估算我国森林碳汇功能提供准确和可靠的基础数据,利用江西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运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对江西省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了研究。森林植被乔木层碳密度的特征为,全省不同森林类型碳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硬阔林、针... 为探索和估算我国森林碳汇功能提供准确和可靠的基础数据,利用江西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运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对江西省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了研究。森林植被乔木层碳密度的特征为,全省不同森林类型碳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硬阔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国外松林、杉木林、软阔林、灌木林、马尾松林和经济林;乔木层碳密度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森林碳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杉木林、马尾松林、硬阔林、灌木林、经济林、毛竹林、针阔混交林、国外松林和软阔林,全省南部和中西部要高于中东部和北部。江西省森林总碳储量为1.5G t C,占全国森林总碳储量的5.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森林 碳储量 碳密度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6
作者 王兵 郭浩 +4 位作者 王燕 马向前 李少宁 陈涛 常伟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年第3期114-121,共8页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是当前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已成为国内外森林状况评估和森林资源管理的标准。笔者在浏览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概念、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评估公式和评估标准与结果表达等方面,分析研究森...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是当前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已成为国内外森林状况评估和森林资源管理的标准。笔者在浏览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概念、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评估公式和评估标准与结果表达等方面,分析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研究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 评估 指标体系 评估公式
下载PDF
落叶阔叶树种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对林缘不同光环境光能和水分的利用 被引量:48
7
作者 郭志华 张旭东 +2 位作者 黄玲玲 巨关升 ChenJiquan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47-1056,共10页
由于砍伐、林火等形成的林缘是典型的生态过渡区,并以高生物多样性和快速变化的光环境为最显著特征。研究植物在林缘附近不同光环境下对光能和水分的利用特征有利于在个体层次揭示林木更新、森林群落动态的生理生态学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砍伐、林火等形成的林缘是典型的生态过渡区,并以高生物多样性和快速变化的光环境为最显著特征。研究植物在林缘附近不同光环境下对光能和水分的利用特征有利于在个体层次揭示林木更新、森林群落动态的生理生态学基础,具有重要意义。蒙古栎是长白山地区落叶阔叶林及阔叶红松林中的常见阳性树种。通过对长白山白桦林林缘及附近蒙古栎的野外观测研究,结果表明:①林冠对林缘光照等的影响随距离林缘远近的不同而不同。林缘及附近区域的光环境存在巨大差异,温度和水分条件等也有显著变化。②蒙古栎光合的日进程为单峰型,净光合速率的高峰值达20μmolCO2·m-2·s-1,未见明显午休;林外蒙古栎的净光合速率及日光合总量均大于(或远大于)林缘和林内的净光合速率及日光合总量,表明蒙古栎在林外强光下生长最快;此外,对低光的高效利用显示蒙古栎可在林内低光环境正常生长。③蒙古栎在不同光环境下蒸腾速率的日进程为单峰型,林外最高可达近8mmolH2O·m-2·s-1。虽然蒙古栎在林外的蒸腾速率、日蒸腾量及水分利用率均较高,但与林内弱光环境相比,水分利用率增加的趋势略有降低,这是蒙古栎对林外强光环境的一种适应。④蒙古栎叶片的气孔导度随光照的增加而增大,这有利于植物在强光下增加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有利于植物在强光下快速生长。另外,蒙古栎的叶片胞间CO2浓度从早至晚呈增加趋势;随日PAR总量的增加,蒙古栎的叶片胞间CO2浓度呈降低趋势。弱光环境下胞间CO2浓度的增加,有利于植物固定CO2、增加对光能和水分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缘 光环境 光能利用 水分利用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下载PDF
中国竹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被引量:44
8
作者 王兵 魏文俊 +2 位作者 邢兆凯 李少宁 白秀兰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80-1684,共5页
利用中国4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以及中国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CFERN)的观测数据,估算了中国1977-2003年期间4个时期竹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并对其垂直分配结构特征、时空动态格局和贮碳潜力进行了分析。竹林的总碳储量结果为1977-1981... 利用中国4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以及中国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CFERN)的观测数据,估算了中国1977-2003年期间4个时期竹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并对其垂直分配结构特征、时空动态格局和贮碳潜力进行了分析。竹林的总碳储量结果为1977-1981年期间537.6Mt C,1984-1988年期间598.61Mt C,1994-1998年期间710.14Mt C,1999-2003年期间837.92Mt C,期间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和四川六省是中国竹林碳库的主要组成部分,占80.04%~83.13%。垂直分配结构基本相似,植被层占总碳储量的23.84%~24.49%,枯落物层占0.93%~0.96%,土壤层占的74.55%~75.23%。1999-2003年期间中国竹林生态系统碳素现存量为837.92Mt C,10年后贮碳量将达到837.92Mt C,并以C54.81Mt·a-1的平均积累速率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生态系统 碳储量 中国
下载PDF
欧洲水青冈(Fagus sylvatical L.)构筑型与形态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0
9
作者 李俊清 臧润国 蒋有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1-155,共5页
通过对植物构件和构筑型的分析 ,可以了解植物的整体结构与系统演化关系。高等植物构筑型的研究以树木最为深入 ,植物学家对全球的树木进行了构筑模式的分类 ,并确定了 2 3个基本的构筑类型。植物的构筑型和其形态的多样性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对植物构件和构筑型的分析 ,可以了解植物的整体结构与系统演化关系。高等植物构筑型的研究以树木最为深入 ,植物学家对全球的树木进行了构筑模式的分类 ,并确定了 2 3个基本的构筑类型。植物的构筑型和其形态的多样性是密不可分的。构筑类型确定了植物所属的整体形态类型 ,而对每种植物具体的形态多样性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每种构筑型的数量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在概述了树木构筑型研究的基础上 ,系统说明了欧洲水青冈构筑型和形态多样性分析的步骤和分析的意义。水青冈属 ( F agus)为 Troll型构筑模式 ,处于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同一种的不同种群之间 ,在形态、解剖、生理和遗传多样性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树木的形态多样性虽然主要受遗传因素的控制 ,但生态条件对其形态和遗传多样性也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在对树木进行构筑型分析时 ,首先要根据构筑要素 (主要是形态与生长特性 )确定它所属的构筑模式类型 ,其次是分析它的形态特征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进而进一步分析其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筑型 形态多样性 欧洲水青冈
下载PDF
林火在空间上的波动性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Ⅱ) 被引量:41
10
作者 王明玉 舒立福 +1 位作者 田晓瑞 史军 《火灾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5-170,共6页
应用黑龙江省1980~1999年林火数据,分别计算出每年火灾发生的火点的质心经纬度坐标和火场面积质心的经纬度坐标,用其质心坐标与同期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对火点和火场质心的波动性具有... 应用黑龙江省1980~1999年林火数据,分别计算出每年火灾发生的火点的质心经纬度坐标和火场面积质心的经纬度坐标,用其质心坐标与同期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对火点和火场质心的波动性具有明显的影响,降水对火场与火点质心在纬度方向的波动影响不敏感,气温对其影响敏感。气温和降水对火场和火点质心在经度方向的波动性均表现敏感。气温升高,火场和火点质心均向北、向西移动,反之,则向东、南移动。火场和火点质心随降水量增加会向西和向南移动,反之,则向东、北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 波动性 频率 火周期 全球变化 响应
下载PDF
西藏森林火灾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37
11
作者 田晓瑞 舒立福 +1 位作者 王明玉 赵凤君 《火灾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0-14,共5页
根据1992-2005年西藏藏族自治区森林火灾统计,分析了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规律。森林火灾的年际间波动较大,2001以来火灾次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主要是火警次数增多。西藏的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冬季,特别是12月-翌年5月,2月和... 根据1992-2005年西藏藏族自治区森林火灾统计,分析了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规律。森林火灾的年际间波动较大,2001以来火灾次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主要是火警次数增多。西藏的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冬季,特别是12月-翌年5月,2月和3月份的森林火灾最为严重。从森林火灾的空间分布来看,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藏东南地区,特别是芒康、察隅、林芝和米林等县的森林火灾较多。引起森林火灾的火源主要是由生产用火和生活用火引起的。文中还对西藏森林火灾发生的火环境进行了分析,气候特点和可燃物分布特征决定了西藏的森林防火期为冬春季,火灾多发生在海拔2800 m-3600 m的阳坡针叶林和阔叶林中,以地表火最多,大多火场面积少于10 hm2。根据西藏森林火灾的发生特点,建议今后在防火基础建设、火源管理、可燃物管理、林火预防和扑救等方面加强工作,提高森林防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西藏 火环境
下载PDF
管氏肿腿蜂的再描述及中国硬皮肿腿蜂属Sclerodermus(Hymenoptera:Bethylidae)的种类 被引量:39
12
作者 杨忠岐 王小艺 +2 位作者 曹亮明 姚艳霞 唐艳龙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共12页
对我国用于防治林木蛀干害虫的重要天敌昆虫类群——肿腿蜂科硬皮肿腿蜂属Sclerodermus Latreille1809的种类进行了订正性研究。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硬皮肿腿蜂属共有4个种,分别是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 Xiao et Wu 1983,川硬皮肿... 对我国用于防治林木蛀干害虫的重要天敌昆虫类群——肿腿蜂科硬皮肿腿蜂属Sclerodermus Latreille1809的种类进行了订正性研究。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硬皮肿腿蜂属共有4个种,分别是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 Xiao et Wu 1983,川硬皮肿腿蜂S.sichuanensis Xiao 1995,海南硬皮肿腿蜂S.hainanica Xiao 1995和白蜡吉丁肿腿蜂S.pupariae Yang et Yao 2012,另有1疑似分布种——哈氏肿腿蜂S.harmandi Buysson 1903。编制了区分这5个种的检索表。研究认为,日本和韩国专家将我国的管氏肿腿蜂更名为哈氏肿腿蜂(作为同物异名)是不合适的,管氏肿腿蜂应为一个有效种。对管氏肿腿蜂根据模式标本进行了再描述,提供了形态特征照片图;也引述了日本学者Terayama(2006)对哈氏肿腿蜂的再描述,以便区分这两个种。并以对照表的形式,给出了区分这两种的主要形态特征。同时也对作者2012年发表在美国的Annals of the Entomological Societuy of America上的新种——白蜡吉丁肿腿蜂做了简要描述,附有该种的形态特征照片图,并记述了该种的生物学、行为学特性,以便国内学者鉴定该种时参考。研究发现白蜡吉丁肿腿蜂也寄生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nsoni、咖啡脊虎天牛Xylotrechus grayii和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及苹小吉丁A.mali等我国多种重要的林木蛀干害虫,是一种可利用于防治这些害虫的优秀天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肿腿蜂属 中国种订正 管氏肿腿蜂 哈氏肿腿蜂 白蜡吉丁肿腿蜂
下载PDF
草坪褐斑病病原菌鉴定、流行规律及其综合控制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晁龙军 单学敏 +1 位作者 车少臣 曾大鹏 《中国草地》 CSCD 2000年第4期42-47,共6页
通过 1996~ 1999年的调查研究表明 ,引起北京市草坪褐斑病的病原主要为立枯丝核菌 ,该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 ,气温在 17℃以上时菌核开始萌发 ,萌发的最适温度为 30℃ ,土壤温度在 2 0℃以上时菌丝开始侵染 ;病害的流行可分为 4个时期 ... 通过 1996~ 1999年的调查研究表明 ,引起北京市草坪褐斑病的病原主要为立枯丝核菌 ,该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 ,气温在 17℃以上时菌核开始萌发 ,萌发的最适温度为 30℃ ,土壤温度在 2 0℃以上时菌丝开始侵染 ;病害的流行可分为 4个时期 :菌核萌发期、侵染发病初期、发病盛期和病害稳定期 ,前两个时期是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 ;扑海因、甲基托布津和万霉灵对病菌的毒力强 ,可以作为病害防治的化学药剂 ,生防菌制剂特立克和X8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 ,依据病害的田间流行规律及发生特点配制了 3种药剂。田间防治试验表明 ,综合利用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褐斑病 立枯丝核菌 病原菌 流行规律
原文传递
我国不同地区枣疯病发生动态和主导因子分析 被引量:32
14
作者 田国忠 张志善 +2 位作者 李志清 申艳普 郭加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3-91,共9页
对我国陕西清涧、佳县 ,河南濮阳 ,山西临县、太原枣品种圃 ,安徽 ,浙江和北京等部分枣树传统分布区的枣疯病进行了典型调查研究。通过不同地区枣疯病发生历史和危害现状的比较分析 ,初步摸清了各地区枣疯病发生的不同特点和为害状况 ;... 对我国陕西清涧、佳县 ,河南濮阳 ,山西临县、太原枣品种圃 ,安徽 ,浙江和北京等部分枣树传统分布区的枣疯病进行了典型调查研究。通过不同地区枣疯病发生历史和危害现状的比较分析 ,初步摸清了各地区枣疯病发生的不同特点和为害状况 ;发现根蘖苗繁殖方式仍是目前多数枣产区病园内苗期和幼树发病以及病害从病区传入无病区的主要原因。不同枣树品种对枣疯病的田间抗性存在明显差异 ;局部空气污染以及施肥等枣树管理措施不当会导致枣树的抗病性降低。用DAPI荧光显微镜和PCR技术检测植原体结果显示 ,病园内存在比例不等的无症带菌树 ;由此判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疯病 发生动态 主导因子分析 中国 植原体 传播方式 抗病性 潜伏侵染
下载PDF
森林可燃物可持续管理技术理论与研究 被引量:34
15
作者 舒立福 田晓瑞 徐忠忱 《火灾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8-24,共7页
实现森林可燃物可持续管理是减少和控制森林火灾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基于可燃物管理的防火林带和计划火烧的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方法。防火林带阻火机理有三个层次:防火树种、结构合理的防火林带及其形成的火环境。枝叶茂盛的树冠能有效... 实现森林可燃物可持续管理是减少和控制森林火灾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基于可燃物管理的防火林带和计划火烧的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方法。防火林带阻火机理有三个层次:防火树种、结构合理的防火林带及其形成的火环境。枝叶茂盛的树冠能有效阻挡火焰的蔓延;良好的林带结构易于形成不利于可燃物燃烧的环境,防火林带组成的网格还对大面积的针叶纯林有机械隔离的作用。计划火烧是充分利用火的有利作用,控制其有害作用。计划火烧可改善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提高草场的产量和牧草质量,改善林地景观、防治病虫害和促进林木生长。它还能促进凋落物的转化,增加土壤养分,降低森林火灾危险性。目前计划火烧已成为森林经营和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物 计划火烧 防火林带 防火树种 森林 林火
下载PDF
中国木质林产品碳贮量 被引量:34
16
作者 阮宇 张小全 杜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212-4218,共7页
一直以来,在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计量中,均假定森林采伐后其贮存的生物量碳在采伐年全部释放进入大气。实际上,森林采伐后形成的木质林产品中的碳并没有立即排放。而是在随后的数年或数十年间逐渐排放,部分以垃圾形式填埋的废旧木质... 一直以来,在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计量中,均假定森林采伐后其贮存的生物量碳在采伐年全部释放进入大气。实际上,森林采伐后形成的木质林产品中的碳并没有立即排放。而是在随后的数年或数十年间逐渐排放,部分以垃圾形式填埋的废旧木质林产品中的碳还可能得到长期保存。但是,由于不同的计量方法导致计量结果的不确定性,木质林产品碳贮量变化是否纳入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部门的计量和报告,还存在很大争议。这也是缔约方会议争论的焦点议题之一。许多国家在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中报告了木质林产品碳贮量。采用IPCC好的做法指南提出的碳贮量变化法、大气通量法、生产国法和一阶衰变法计算了我国木质林产品碳贮量及其变化,比较了不同方法和不同数据源(我国统计数据和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统计数据)计算得到的碳贮量的差异,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1)我国木质林产品碳贮量一直处于增长趋势,1900—2003年年均增长量为2.25×106MsC·a^-1,随着木质林产品消费量的增加,2020年碳贮量将达到6.14×IOsMgC。(2)3种计量方法计算结果差异显著,用碳贮量变化法计算2003年的碳贮量为2.35×10^9MgC,大气通量法为O.47×10^8MgC,生产国法为1.79×10^8MgC。由于我国是木质林产品生产及进1:1大国,运用碳贮量变化法,1900—2020年间碳贮量年变化的平均值比生产国法多1.17×10^6MgC,比大气通量法多5.66×10^6MgC。(3)用FAO数据计算我国2003年碳贮量,其结果是我国统计数据的2—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林产品 碳贮量
下载PDF
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 被引量:26
17
作者 刘敏超 李迪强 温琰茂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53,共5页
经过我们的多次科考调查:三江源保护区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独特、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环境类型多样,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动植物中有许多保护种和特有种;同时,三江源保护区也是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和人... 经过我们的多次科考调查:三江源保护区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独特、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环境类型多样,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动植物中有许多保护种和特有种;同时,三江源保护区也是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生态环境逐渐退化,生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锐减,生物多样性保护刻不容缓。只有加强科学管理和生态建设,恢复和重建三江源保护区生态系统和栖息地环境,才能使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 栖息地环境 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环境类型 双重作用 人类活动 生态建设 科学管理 有效保护 三江源区 特有种 动植物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碳密度特征与分配规律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魏文俊 王兵 白秀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3-80,共8页
以大岗山林区第6次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和林区内沿海拔352~775m杉木人工林样带调查数据为依据,利用已发表的生物量与蓄积量模型和材积源生物量法(乔木层)、样方收获法(灌木、草本和枯落物层)和森林类型法(土壤层)研究大岗山林... 以大岗山林区第6次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和林区内沿海拔352~775m杉木人工林样带调查数据为依据,利用已发表的生物量与蓄积量模型和材积源生物量法(乔木层)、样方收获法(灌木、草本和枯落物层)和森林类型法(土壤层)研究大岗山林区杉木人工林碳密度特征及分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有机碳含量随年龄和器官的变化均不显著;杉木林乔木层碳密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坡向和林分郁闭度对杉木乔木层碳密度的影响显著,坡位的影响不显著;杉木林土壤的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40cm以上土层内变化较大,40cm以下变化较小,受枯落物分解特征的影响,不同年龄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变化较复杂;不同年龄杉木林枯落物碳密度大小次序为:中龄林、成熟林、幼龄林、过熟林和近熟林,储存碳素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地上部分(植被碳库)与地下部分(土壤和枯落物碳库)之比为1:3.72,地下部分是一个重要的碳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碳密度 器官 年龄 林分密度 立地因子
下载PDF
中国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王兵 魏文俊 +2 位作者 李少守 郭浩 白秀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3-98,共6页
利用中国4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以及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CFERN)的实测数据,估算了中国1977—2003年4个时期杉木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分析了其年龄结构特征、垂直分配结构特征、时空动态格局和贮碳潜力。总碳储量研究结果1... 利用中国4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以及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CFERN)的实测数据,估算了中国1977—2003年4个时期杉木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分析了其年龄结构特征、垂直分配结构特征、时空动态格局和贮碳潜力。总碳储量研究结果1977—1981为1.09Gt,1984—1988为1.496Gt,1994—1998为2.446Gt,1999—2003为2.866Gt。江西、湖南、浙江、福建、云南、广西和广东7省的杉木林碳储量约占84%-86%。幼、中龄杉木林碳储量在79%-83.90%之间,随着杉木林的演替成熟,我国杉木林生态系统是一个潜在的碳库。在垂直分布上,乔木层碳储量占9.38%-10.63%,林下植被占0.6%-0.7%,土壤占87.99%-89.02%,枯落物占0.68%-0.78%,不同时期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垂直分配结构基本相似。1999—2003期间中国杉木林生态系统碳素现存量为2.866Gt,一个龄级期(10a)后碳储量将达到3.772Gt,并以90.63Mt·a^-1的平均积累速率递增,是一个贮存潜力大,增长速率快的碳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量 生态系统 杉木林 中国
下载PDF
江西省森林植被乔木层碳储量与碳密度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魏文俊 王兵 +3 位作者 李少宁 马向前 孙建军 陈方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7-772,共6页
为更好地评估我国森林植被乔木层碳汇功能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基础数据。利用江西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运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对江西省森林植被乔木层的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了研究。森林植被乔木层碳密度的特征为:全省不同森林植被乔木层... 为更好地评估我国森林植被乔木层碳汇功能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基础数据。利用江西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运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对江西省森林植被乔木层的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了研究。森林植被乔木层碳密度的特征为:全省不同森林植被乔木层类型碳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硬阔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国外松林、杉木林、软阔林、灌木林、马尾松林和经济林,且乔木层碳密度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随其人口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森林植被乔木层碳储量的分配规律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依次为杉木林、硬阔林、马尾松林、毛竹林、灌木林、国外松林、经济林、针阔混交林、软阔林,从森林类型分布看,除杉木和国外松林外,其它森林类型天然林的比例远大于人工林;从地理分布看,除南昌、萍乡、新余三市外,其余各市均是天然林远比人工林要多,全省不同年龄森林植被由大到小依次为,中龄林、幼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全省南部和中西部要高于中东部和北部。江西省森林植被乔木层的总碳储量0.210 Gt C,占全国森林总碳储量的5.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乔木层 碳储量 碳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