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家口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水鸟栖息地的保护与管理 被引量:4
1
作者 鲁照阳 刘亚东 +5 位作者 吴渊 张有强 孙伟 张海 钱法文 洪剑明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9年第1期15-18,共4页
介绍了张家口市康保县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水鸟栖息地的现状,指出了该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湿地类型单一、湿地植物较少、水质较差、驳岸设计不合理、人为干扰严重等问题,提出了营造多种湿地类型、合理配置植物、合理设计驳岸、改善水... 介绍了张家口市康保县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水鸟栖息地的现状,指出了该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湿地类型单一、湿地植物较少、水质较差、驳岸设计不合理、人为干扰严重等问题,提出了营造多种湿地类型、合理配置植物、合理设计驳岸、改善水质、控制干扰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力度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康巴诺尔 水鸟栖息地
下载PDF
江苏盐城黑嘴鸥的繁殖栖息地选择 被引量:23
2
作者 江红星 楚国忠 侯韵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999-1004,共6页
对江苏盐城黑嘴鸥繁殖期觅食地和营巢地及其主要特征进行了调查。黑嘴鸥繁殖觅食地有盐田、碱蓬滩、草滩、水产品养殖塘、农田、泥质滩涂及河口港汊 7种类型。生境选择的结果表明黑嘴鸥对碱蓬滩涂和泥质滩涂都有正选择性 ,对农田和河口... 对江苏盐城黑嘴鸥繁殖期觅食地和营巢地及其主要特征进行了调查。黑嘴鸥繁殖觅食地有盐田、碱蓬滩、草滩、水产品养殖塘、农田、泥质滩涂及河口港汊 7种类型。生境选择的结果表明黑嘴鸥对碱蓬滩涂和泥质滩涂都有正选择性 ,对农田和河口港汊具有负选择性 ,繁殖前期对养殖塘具有正选择性 ;不同繁殖时期黑嘴鸥对碱蓬滩和养殖塘的利用情况变化最明显 ;两年中 ,黑嘴鸥对河口港汊的利用情况稳定。黑嘴鸥营巢地有獐毛滩、碱蓬滩和大米草滩 3种类型 ,其中碱蓬滩是其主要营巢栖息地。对巢址选择因子的分析的结果表明 :影响黑嘴鸥巢址选择的因子主要有 4类 ,依次为 :植被盖度和群集度、人为活动干扰强度、底栖生物量及距水源距离 ,其贡献率分别是 2 6 .2 3%、2 0 .5 5 %、1 4 .82 %、1 4 .0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盐城 黑嘴鸥 繁殖 栖息地选择
下载PDF
江苏盐城黑嘴鸥(Larus saundersi)繁殖微生境的选择 被引量:10
3
作者 江红星 楚国忠 +1 位作者 钱法文 陆军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70-174,共5页
1999-2001年春夏对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嘴鸥的繁殖微生境进行了调查。黑嘴鸥的繁殖生境包括碱蓬群落(Suaeda glauca)、獐毛群落(Aeluropus littoralis)和大米草群落(Spartina anglica)。通过生境可获得性与可利用性分析... 1999-2001年春夏对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嘴鸥的繁殖微生境进行了调查。黑嘴鸥的繁殖生境包括碱蓬群落(Suaeda glauca)、獐毛群落(Aeluropus littoralis)和大米草群落(Spartina anglica)。通过生境可获得性与可利用性分析,得知黑嘴鸥营巢对碱蓬生境具有正选择性,对獐毛和大米草生境具有负选择性。对繁殖微生境选择研究的结果表明,黑嘴鸥繁殖微生境具有以下特征:植被高度5-25 cm,植被盖度20%-60%,底栖生物量大于300 g/m2 ,距水源距离 500-1000 m,距人类活动干扰距离大于 500 m。滩涂开发和人为活动是影响盐城地区黑嘴鸥繁殖微生境选择的重要因素。本文对黑嘴鸥繁殖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盐城 黑嘴鸥 繁殖 微生境 选择 选择指数
下载PDF
小兴安岭白头鹤繁殖习性初报 被引量:11
4
作者 郭玉民 钱法文 +2 位作者 刘相林 徐纯柱 马建章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03-908,共6页
Hooded crane Grus monacha is listed as an endangered species by China red data book,and was listed as a vulnerable species by IUCN,and listed AppendixⅠof CITES.The population of hooded crane is about 9 500 individual... Hooded crane Grus monacha is listed as an endangered species by China red data book,and was listed as a vulnerable species by IUCN,and listed AppendixⅠof CITES.The population of hooded crane is about 9 500 individuals worldwide and breeding is limited to remote eastern Siberia in Russia and Xiaoxing’an mountains marsh in China.The species winters in in southern Japan,and the south coastline of Korea,and middle-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in China.Because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ir breeding biology,we conducted this study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of future protection in China.We conducted our study in the Xiaoxing’an mountains Zhanhe valle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between spring in 2003 and spring in 2004.We located nests erected a tent 10-30 meters from the nest.We observed hooded crane or the nest from the tent and documented behaviour by video and still camera throughout the day.When migration justly or moving in breeding site of hooded crane,we had taken investigation and recording by binoculars and long-focus camera and photo-camera,and during sorted out the records,we checked continually and made accurateness just by video information and photos.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hooded crane migrated to the breeding site in early April yearly,mated in middle April,and laid eggs in late April or early May.The average egg was 93.4×58.4 mm in size and weighed 159.4 g.Male and female of hooded crane hatched together after incubating 30.5 days.Hooded crane build nests in the marshy forests or small swamp,and the average nest was 900×900 mm in size with no obvious interior diameter.The nest was 130-180 mm above water and the water depth around the nest was 120-300 mm.Adult hooded crane fed chicks with earthworms and polliwogs,etc.Comparing the habitats of hooded crane nest with Russia,breeding of hooded crane in Zhanhe where there are more trees and greater concealment.We recorded large-billed crow Corvus macrorhynchos,black kite Milvus migrans,golden eagle Aquila chrysaetos that threatened the hooded c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鹤 繁殖习性 小兴安岭
下载PDF
卫星跟踪青海湖繁殖水鸟的迁徙 被引量:11
5
作者 楚国忠 侯韵秋 +3 位作者 张国钢 刘冬平 戴铭 江红星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4-89,I0002,共7页
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利用卫星跟踪技术,全年跟踪15只青海湖繁殖水鸟的运动。其中,4只渔鸥和1只斑头雁成功到达越冬地并安全返回青海湖。本文结合卫星跟踪在鸟类迁徙方面的应用,比较详细地介绍青海湖繁殖水鸟渔鸥和斑头雁的迁徙动态和... 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利用卫星跟踪技术,全年跟踪15只青海湖繁殖水鸟的运动。其中,4只渔鸥和1只斑头雁成功到达越冬地并安全返回青海湖。本文结合卫星跟踪在鸟类迁徙方面的应用,比较详细地介绍青海湖繁殖水鸟渔鸥和斑头雁的迁徙动态和迁徙路线,可为分析青海湖周边地区乃至中亚—印度迁徙通道内鸟类迁徙与禽流感的关系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跟踪 青海湖 渔鸥 斑头雁 迁徙动态
下载PDF
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做好野朱鹮保护
6
作者 刘冬平 《中国林业》 2019年第23期16-17,共2页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秦岭中孑遗的大树、撂荒的冬水田和较少的人为干扰为最后的朱鹮提供了庇护场所。经过两代人的不懈努力,野生朱鹮得以复壮,种群数量已然超过3000只,濒危等级早已从“极危”下调为“濒危”。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朱鹮保护...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秦岭中孑遗的大树、撂荒的冬水田和较少的人为干扰为最后的朱鹮提供了庇护场所。经过两代人的不懈努力,野生朱鹮得以复壮,种群数量已然超过3000只,濒危等级早已从“极危”下调为“濒危”。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朱鹮保护“大功告成”。新时期,野生朱鹮保护面临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水田 濒危等级 朱鹮 种群数量 人为干扰 新的挑战 大树
原文传递
《野生动物迁徙物种保护公约》(上)
7
作者 楚国忠 侯韵秋 戴铭 《野生动物》 1999年第4期16-17,共2页
《野生动物迁徙物种保护公约》(The Convention on theConservation of Migratory SpecieS of Wild Animals,又称“波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全球专门为保护和管理迁徙物种而建立的政府间国际公约。《公约》要求成员国严格保护... 《野生动物迁徙物种保护公约》(The Convention on theConservation of Migratory SpecieS of Wild Animals,又称“波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全球专门为保护和管理迁徙物种而建立的政府间国际公约。《公约》要求成员国严格保护附录Ⅰ的物种,并通过签定各类“协议”或“谅解备忘录”保护附录Ⅱ的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迁徒物种 保护 公约 简介
下载PDF
湿地与水鸟相依相存
8
作者 楚国忠 《生命世界》 2004年第12期9-9,共1页
树叶变黄,气温降低.南迁的水鸟陆续起程.开始漫长的迁徙之旅,准备到达越冬栖息地度过寒冷的冬季。鸟类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定期、有规律的移动称为鸟类迁徙,是自然界最壮观的景象之一。
关键词 水鸟 鸟类迁徙 繁殖地 栖息地 湿地 越冬 自然界 树叶 冬季 气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