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易》与儒释道的“天人合一”思想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4-152,共9页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理念和重要命题。从生态文化的角度看,"天人合一"就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周易》与儒、释、道三家都对"天人合一&qu...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理念和重要命题。从生态文化的角度看,"天人合一"就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周易》与儒、释、道三家都对"天人合一"有所发明、发展,推出了一系列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主张。当今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更好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应该从传统的"天人合一"生态世界观中得到某种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生态世界观 《周易》
下载PDF
《周易》“自强不息”的历代诠释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53,共10页
作为历经千百年的经典语句,《周易》“自强不息”一语随着时代演进不断被赋予新的思想内涵。“自强不息”本意是以天道明人事,强调“天人合一”,诸子各家则藉此凸显其在个人品格建设方面的意义。汉唐时期,受儒家以及佛教、道教等不同学... 作为历经千百年的经典语句,《周易》“自强不息”一语随着时代演进不断被赋予新的思想内涵。“自强不息”本意是以天道明人事,强调“天人合一”,诸子各家则藉此凸显其在个人品格建设方面的意义。汉唐时期,受儒家以及佛教、道教等不同学派的影响,对“自强不息”的阐释趋于多元。至宋明理学,则立足于以“理”解说,并深刻影响了后世对“自强不息”的诠释。以“自强不息”的历代诠释为线索探究历代经传注疏和学术思想的演变、发展进程,有助于深化和拓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当代价值,进一步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强不息” 《周易》 诠释 历代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涛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55,共8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古代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形态,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发展关系密切。作为思想渊薮、精神源泉和文化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根由和重要基础。中华民族现代文...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古代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形态,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发展关系密切。作为思想渊薮、精神源泉和文化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根由和重要基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文明,包括了华夏大地上的各民族,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离不开各民族的历史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深度挖掘、正确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紧密关联,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作出积极的历史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汉代“以孝治天下”的德化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140-142,共3页
汉代统治者为稳定社会秩序、提振社会风气,奉行"以孝治天下"的国家治理方针。汉朝政府将"以孝治天下"的思想贯彻到了国家政策、选官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不仅对于当时的社会治理起到了积极作用,更对传统中国的文... 汉代统治者为稳定社会秩序、提振社会风气,奉行"以孝治天下"的国家治理方针。汉朝政府将"以孝治天下"的思想贯彻到了国家政策、选官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不仅对于当时的社会治理起到了积极作用,更对传统中国的文化、政治及社会,乃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孝治天下 孝道 养老令 举孝廉
下载PDF
唐文治的易学成就
5
作者 张涛 《文化与传播》 2024年第2期19-27,共9页
唐文治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也是重要的经学家、易学家,在易学领域成就卓著。他研究易学坚持象数、义理并重,沿袭“人更四圣”之说,强调《易》《庸》结合、以《孟》解《易》,颇有新意。他也希冀通过易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挽救时局,... 唐文治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也是重要的经学家、易学家,在易学领域成就卓著。他研究易学坚持象数、义理并重,沿袭“人更四圣”之说,强调《易》《庸》结合、以《孟》解《易》,颇有新意。他也希冀通过易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挽救时局,丰富了易学思想的内涵。探讨唐文治的易学成就,有助于推进对唐文治及其成就的全面认识和深度研究,也有助于易学研究的进一步丰富、深化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文治 易学 《中庸》 《孟子》
下载PDF
《周易》与儒释道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涛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87,共6页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具有综合百家、超越百家的鲜明特征。在优化中国固有文化传统、融通外来文化因素的过程中,《周易》逐渐成为儒释道三教共享的思想资源。《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包容周普、周备之道,兼具变易、简易、不...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具有综合百家、超越百家的鲜明特征。在优化中国固有文化传统、融通外来文化因素的过程中,《周易》逐渐成为儒释道三教共享的思想资源。《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包容周普、周备之道,兼具变易、简易、不易之义,对三教均有沾溉和启发之功,并促使三教之间的调和、融会不断深化和发展,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深远,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儒释道 文化融合
原文传递
易学风水文化与生态文明 被引量:2
7
作者 胡焱照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4期60-63,共4页
《易经》有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当前,我国转型时期出现的资源紧张、环境恶化以及某种程度的生态危机,可以说是一场文化浩劫、人道浩劫和自然生态浩劫。吴良镛教授等在《北京宪章》中描绘道: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我们却没有... 《易经》有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当前,我国转型时期出现的资源紧张、环境恶化以及某种程度的生态危机,可以说是一场文化浩劫、人道浩劫和自然生态浩劫。吴良镛教授等在《北京宪章》中描绘道: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我们却没有领会和珍惜自然的功能,反而用极其恶劣的方式,摧毁和毒害大地"女神"的肌体。肢解她的躯体-田园和草原,毁损其筋骨-山脉,毁坏她的肾脏-湿地系统,切断她的血脉-河流水系,毒化她的肺-林地和各种生物栖息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水文化 生态危机 生态文明 北京宪章 湿地系统 生物栖息地 环境恶化 河流水系 吴良镛 《易传》
下载PDF
《周易》经传与先秦兵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涛 孙世平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2-118,129,共7页
兵家是先秦诸子中的重要一家,与《周易》经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易经》作为当时知识阶层所倚重的文化经典,从战争社会观、战争规律观、作战指导观等方面对兵家诸子的理论建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先秦兵家的最新军事... 兵家是先秦诸子中的重要一家,与《周易》经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易经》作为当时知识阶层所倚重的文化经典,从战争社会观、战争规律观、作战指导观等方面对兵家诸子的理论建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先秦兵家的最新军事理论成果及其在社会政治领域内的创获,也给此后出现的《易传》以深刻启示。先秦兵家与《周易》经传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值得我们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经传 兵家 先秦
下载PDF
刘沅易道会通思想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60,共9页
刘沅是清代巴蜀地区的重要学者,毕生致力于构建以易学为核心、以儒学为本宗、儒释道相互融通的恢弘学术体系,易学与道教的思想文化会通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刘沅敏锐地洞悉到"穷理尽性"是贯通儒道的基本逻辑,在此基础上,... 刘沅是清代巴蜀地区的重要学者,毕生致力于构建以易学为核心、以儒学为本宗、儒释道相互融通的恢弘学术体系,易学与道教的思想文化会通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刘沅敏锐地洞悉到"穷理尽性"是贯通儒道的基本逻辑,在此基础上,他以《周易》为津梁,通过"先后天之心""取坎填离"和"存心养性""存神养气"两组概念的对比分析,研究儒道之间的互动、融合,推动了易道会通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沅 易道会通 易学 道教 穷理尽性 巴蜀哲学
下载PDF
《管子》的治国理政思想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涛 李筱艺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18-121,共4页
《管子》在诸子百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思想的珍贵资料.它相传最早为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所作,此后历经后世学者补充、修订,终成全书.《管子》一书中所蕴含的思想兼收并蓄,它不囿于某一家之成说... 《管子》在诸子百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思想的珍贵资料.它相传最早为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所作,此后历经后世学者补充、修订,终成全书.《管子》一书中所蕴含的思想兼收并蓄,它不囿于某一家之成说,而是众采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等诸家之所长,最终熔冶于一炉,形成了独特的治国理政思想.其中不少思想在今天看来仍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治国理政 借鉴意义
下载PDF
《周易》经传与先秦阴阳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涛 陈婉莹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5-114,共10页
阴阳家是先秦诸子中的重要一家,其学说与《周易》经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易经》作为当时知识阶层所倚重的文化经典,在比应、变化、守位等方面对阴阳家的理论建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易传》"生生"、守&qu... 阴阳家是先秦诸子中的重要一家,其学说与《周易》经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易经》作为当时知识阶层所倚重的文化经典,在比应、变化、守位等方面对阴阳家的理论建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易传》"生生"、守"时"、"感天"、推衍等理念的推出,又从阴阳家那里得到了某种启示。《周易》经传与先秦阴阳家之间的互动关系值得我们深度考察和认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经传 阴阳家 先秦
下载PDF
《周易》缘文化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涛 任利伟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5-152,共8页
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中有着较为丰富的缘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意蕴,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缘文化的重要源头、内在灵魂和主要根基。在此基础上,源远流长的中国缘文化又融会了佛教、道教等各家学说,涉及人生修养、人际交往、... 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中有着较为丰富的缘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意蕴,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缘文化的重要源头、内在灵魂和主要根基。在此基础上,源远流长的中国缘文化又融会了佛教、道教等各家学说,涉及人生修养、人际交往、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形成了向善、诚同、刚健、包容的基本风貌,彰显出深厚的易学底蕴与重要的文化价值。对此,我们有必要给予高度关注和充分研究,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缘文化 佛教 道教
下载PDF
《周易》教育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英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18年第2期71-74,46,共5页
《周易》探究宇宙万象以期揭示其客观规律,立足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命题,秉持"天人合一"和"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整体思维,就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教育活动阐述了一系列观点,对于师生关系,教育的方法、内... 《周易》探究宇宙万象以期揭示其客观规律,立足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命题,秉持"天人合一"和"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整体思维,就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教育活动阐述了一系列观点,对于师生关系,教育的方法、内容、目标等均有所论述,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作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源头和渊薮,《周易》的教育思想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历史影响,对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仍具有积极的启发和资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阴阳 和谐 蒙卦 教育思想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优抚政策与思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涛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3期142-150,共9页
我国的优抚政策和优抚思想历史悠久,最早可以上溯到西周"以人为本"的思想。春秋战国,士兵的重要性凸显,政论家开始呼吁统治者重视士兵待遇,优抚政策走向独立化和系统化。秦汉以降,尤其是汉武帝后,思想定于儒家一尊,其仁政思... 我国的优抚政策和优抚思想历史悠久,最早可以上溯到西周"以人为本"的思想。春秋战国,士兵的重要性凸显,政论家开始呼吁统治者重视士兵待遇,优抚政策走向独立化和系统化。秦汉以降,尤其是汉武帝后,思想定于儒家一尊,其仁政思想促使统治者不断重视民生,优抚政策也趋于细化。历史上优抚政策常常伴随王朝的兴衰而起伏,其实施与国家政治的稳定和财政的充盈息息相关。总体看来,我国古代优抚政策是不断趋于完善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历史形势所驱,另一方面则是历代思想家、政论家对于优抚问题的反思督促着统治者爱惜民力,实施仁政,从而助推了优抚政策日渐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优抚政策 优抚思想 士兵待遇
下载PDF
孔子与今本《诗经》关系再认识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炳军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4-130,共7页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尚未能为"孔子删《诗》"论提供实证,最基本的一个原因是难以证明孔子删过组诗《周公之琴舞》。《诗经》作为承载着殷、周"雅言"文化的王官教本,符合周王朝的礼义标准,是孔子不会大删《诗经》...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尚未能为"孔子删《诗》"论提供实证,最基本的一个原因是难以证明孔子删过组诗《周公之琴舞》。《诗经》作为承载着殷、周"雅言"文化的王官教本,符合周王朝的礼义标准,是孔子不会大删《诗经》之诗的思想基础。《诗经》经过春秋时期大为流行的赋诗言志的传播之后,生成了较为稳定的文本形态,孔子不会标新立异、自行己意而将它大加删汰。此外,以恢复周礼为己任的孔子与司马迁笔下删《诗》的孔子形象不符,而符合孔子形象的是"述而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周公之琴舞》 孔子删《诗》
原文传递
刘沅易学思想及其影响
16
作者 张涛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2期24-32,共9页
刘沅是清代经学家、易学家,他致力于建构以易学为核心、以儒学为本宗而融摄佛、道的思想体系。他认同“四圣”作《易》说,主张易学研究应义理、象数兼治而以义理为主,认为圣人作《易》的目的在于穷理尽性以顺性命。他主张融通三教、归... 刘沅是清代经学家、易学家,他致力于建构以易学为核心、以儒学为本宗而融摄佛、道的思想体系。他认同“四圣”作《易》说,主张易学研究应义理、象数兼治而以义理为主,认为圣人作《易》的目的在于穷理尽性以顺性命。他主张融通三教、归宗孔圣,充分肯定佛、道二教的价值,将其心性之学融入解《易》论《易》中。刘沅的治《易》特色和成就,不仅为刘氏后人尤其是其孙刘咸炘所继承和弘扬,也对后世其他治《易》学者如蒙文通、马振彪等颇有启示和影响,这些都促进了易学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沅 易学思想 清代 刘咸炘 蒙文通
下载PDF
占卜文化的起源与理性认知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2-125,共4页
占卜文化存在于人类不同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人趋吉避凶这一朴素愿望的直接反映。占卜作为一种诉诸神秘力量的非理性活动,与道德教化这一理性目标存在矛盾,而这两种倾向却熔冶于占筮之书《周易》中。书中具有卜筮、重德两种价值观,强... 占卜文化存在于人类不同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人趋吉避凶这一朴素愿望的直接反映。占卜作为一种诉诸神秘力量的非理性活动,与道德教化这一理性目标存在矛盾,而这两种倾向却熔冶于占筮之书《周易》中。书中具有卜筮、重德两种价值观,强调卜筮是君子之用,重德才是君子之本,与儒家倡导的基本精神相契合。面对传统占卜文化与互联网结合衍生的乱象,要正确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始终坚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和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卜文化 周易 起源
下载PDF
王国维学术思想简述
18
作者 邓瑞全 《中国美术》 2017年第6期41-45,共5页
王国维,初名国桢,字静安,又字伯隅,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浙江海宁人。王国维所处的时代正是清末民初社会巨变的时代,西学东渐,东学西研,中国学者开始尝试和借鉴西方的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探讨中国学问,解决中国文化与学术... 王国维,初名国桢,字静安,又字伯隅,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浙江海宁人。王国维所处的时代正是清末民初社会巨变的时代,西学东渐,东学西研,中国学者开始尝试和借鉴西方的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探讨中国学问,解决中国文化与学术问题。王国维就是这方面的探路者和先行者,他秉持'独立之意志,自由之思想',借鉴西方哲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在词曲、戏剧、史学、古文字学和考古学诸多方面,筚路蓝缕,开山立户,创造性地构建起一座座学术丰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诗词创作 陈寅恪 《宋元戏曲考》 西方哲学
下载PDF
大时代里的大命运:班超经略西域
19
作者 张涛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96,共3页
丝绸之路绵延万里,它是中西交通史上的重要通道,也是沟通中西交流的坚固桥梁。班超在丝路中断之际重新连通丝绸之路。在今天看来,他的个人能力和社会担当,以及他为天下兴亡竭尽匹夫之责的胆略依然值得学习和发扬,其建功西域、维护丝绸... 丝绸之路绵延万里,它是中西交通史上的重要通道,也是沟通中西交流的坚固桥梁。班超在丝路中断之际重新连通丝绸之路。在今天看来,他的个人能力和社会担当,以及他为天下兴亡竭尽匹夫之责的胆略依然值得学习和发扬,其建功西域、维护丝绸之路畅通的事迹在"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下尤其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超 弃笔从戎 西域 丝绸之路
下载PDF
从《宋史·艺文志》易学文献看北宋易学特点
20
作者 谢炳军 《宋史研究论丛》 CSSCI 2018年第1期184-207,共24页
以《宋史·艺文志》所著录易学文献为阐释视角,结合相关的文献,可以探明北宋易学特点与成就。北宋易学家在总结与承继汉唐易学的基础上,其易学格局宏大,学术'风骨'傲然卓立,其主要特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北宋易学直承先秦... 以《宋史·艺文志》所著录易学文献为阐释视角,结合相关的文献,可以探明北宋易学特点与成就。北宋易学家在总结与承继汉唐易学的基础上,其易学格局宏大,学术'风骨'傲然卓立,其主要特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北宋易学直承先秦、秦汉'传'体的解经体式,学者进行学术创新的意识空前,易学论著的形式与内容实现了突破;二是北宋易学形成了成熟的地域性、学派性易学,在义理、象数、图书等方面各具特色,并形成了《周易》的理学化诠释,实现了儒学的复兴;三是易学家吸收、融合了释家、道家的优秀思想,使它们成为解说《周易》的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史·艺文志》 易学文献 易学特点 宋代易学 周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