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统计分析
被引量:5
- 1
-
-
作者
高志华
王勇
刘晓红
郑春蕾
王霁
-
机构
中国.华北煤炭医学院心理学系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东新街小学
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心理学院
-
出处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第7期865-867,共3页
-
文摘
目的了解4~6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同伴提名、班级戏剧量表对某小学228名4~6年级学生进行问卷测试;同时收集教师的学业成绩等级评价结果和教师接纳性结果。结果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分检出率为1.6%;心理健康问题总分与学业成绩显著正相关,与同伴接纳性显著负相关;学业成绩对心理健康问题总分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社会行为的孤立/消极因子和年龄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结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业成绩高度相关。
-
关键词
小学生
心理健康
社会行为
同伴接纳性
学业成绩
教师接纳
-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Social behavior
Peer acceptance
Academic achievement
Teacher acceptance
-
分类号
R163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R-42
-
-
题名当代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评析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刘建清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心理学系
-
出处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29-35,共7页
-
文摘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对犯罪情景下特定信息反应的测定与评价技术。在当代应用心理学之情绪理论、控制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自我表现理论的支持下,此技术发展出心理生理测试技术、非言语分析技术、言语分析技术、大脑扫描技术、科学内容分析技术、证据呈现技术等。这些技术研发是针对欺骗心理的不同方面从不同机制进行了探索,它们在刑事司法经验支持与生理心理、脑神经等方面实证研究基础上,对刑事司法实践提供差异性与有效性的支持。
-
关键词
测谎
心理生理测试
非言语分析
言语分析
新发展
-
分类号
D918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犯罪亚文化理论概述
被引量:17
- 3
-
-
作者
吴宗宪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教研室
-
出处
《比较法研究》
CSSCI
1989年第Z1期80-85,共6页
-
文摘
犯罪亚文化理论(criminal subculture theory)是用文化观点解释犯罪,特别是少年帮伙(gang)犯罪行为的一组理论的总称。这一理论产生并主要流行于美国,但是对许多国家的犯罪学研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理论观点已成为犯罪学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研究这一理论,对建立中国的犯罪学也是极有意义的。
-
关键词
犯罪亚文化
犯罪学理论
犯罪学研究
犯罪行为
理论概述
少年犯罪
下层阶级
价值观念
暴力亚文化
主文化
-
分类号
D908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论老年男性的犯罪心理
被引量:11
- 4
-
-
作者
吴宗宪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教研室
-
出处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8-62,68,共6页
-
文摘
一、老年男性犯罪概述老年男性犯罪通常是指60岁以上的男性所实施的犯罪。在犯罪学艮犯罪心理学中,老年犯罪是指由老年男性进行的各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的总称,而不是严格的刑法意义上的犯罪。
-
关键词
老年男性
犯罪心理
性犯罪行为
老年人
犯罪率
犯罪人
老年期
犯罪动机
人格特征
老年女性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当代中国犯罪心理研究的困惑与思考
被引量:7
- 5
-
-
作者
刘建清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心理学研究所
-
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3-109,共7页
-
基金
中国政法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犯罪心理学2014-2015)的资助
-
文摘
当代中国犯罪心理学在西方现代心理学理论引导下取得了理论与应用技术的进步。而在犯罪心理研究的科学化进程中,仍然存在着关于犯罪者人性、犯罪心理的生物--社会决定因素、实证方法论、潜意识犯罪动机、认知--情感因素、犯罪人格、犯罪心理差异、犯罪心理可控性等关键问题的困惑。本文旨在对客观存在的观念与对策困境的厘清与反思,以推进对犯罪心理研究中价值问题的探索。
-
关键词
人性
犯罪人格
潜意识动机
危险性评估
-
分类号
D917.2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体育锻炼对物质成瘾人员干预效果综述
被引量:4
- 6
-
-
作者
黄菊
王金凤
陈卓生
陈天勇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系
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259-263,275,共6页
-
文摘
物质成瘾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如何有效预防物质成瘾在戒毒后的复发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近年来,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经济、易于操作的干预方式而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体育锻炼对毒品、烟草、酒精三种物质成瘾人员的干预效果。提出物质成瘾的体育锻炼干预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首先,体育锻炼的干预效果尚不明确;第二,体育锻炼预防成瘾复发的生理心理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三,体育锻炼的干预方案仍需优化。
-
关键词
物质成瘾
体育锻炼
干预效果
-
Keywords
substance addiction
physical exercise
intervention effect
-
分类号
R749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论法学人才心理素质的培养
- 7
-
-
作者
刘邦惠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分党委
中国政法大学心理学研究所
-
出处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3-18,共16页
-
文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文件发布之后,2012年教育部又推出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
关键词
教育
发展
规划
质量
改革
全面提高
教育部
-
分类号
D90-4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G642.4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当代美英法律心理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吴宗宪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教研室
-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16-224,共9页
-
文摘
本文概述了当代美英法律心理学研究的状况,着重论述了它的主要研究领域:证人证言,讯问与供述,法庭心理学,陪审团研究,犯罪心理学,被害人心理学以及司法程序心理学,这些内容对于深化我国的法律心理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
关键词
法律
心理学
证人
证言
-
分类号
D9-05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论群体犯罪心理
被引量:3
- 9
-
-
作者
马皑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教研室
-
出处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1-26,共6页
-
文摘
群体犯罪是相对个体犯罪的一种犯罪类型,在犯罪学、犯罪心理学中经常使用此概念。同个体的犯罪行为相比较,群体犯罪无论在社会危害性方面还是在犯罪心理的感染力方面都更为严重。运用犯罪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对群体犯罪及其犯罪心理进行分析,有助于丰富我国刑事科学的理论体系。
-
关键词
群体犯罪心理
犯罪人
犯罪决策
共同犯罪
犯罪主体
参加者
犯意
社会心理因素
违法犯罪行为
犯罪社会心理学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浅析高校学生犯罪的心理原因及其预防
- 10
-
-
作者
刘建清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犯罪心理学室
-
出处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88-91,共4页
-
文摘
浅析高校学生犯罪的心理原因及其预防刘建清当今我国的大学生是从高考“千军万马”中闯过“独木桥”而进入各级各类高等学府的,常常被人们称为“时代的骄子”、“命运的宠儿”,客观上,社会也要求他们肩负起自己、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但是,现实中,高等学府中学生的违...
-
关键词
高校学生
大学生违法犯罪
心理原因
违法犯罪现象
大学生犯罪
违法犯罪行为
自我同一性
犯罪心理结构
变态心理
心理素质
-
分类号
G645.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从被“围猎”到甘于被“围猎”有什么心理魔咒?
- 11
-
-
作者
马皑
-
机构
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纪检监察》
2019年第8期62-63,共2页
-
文摘
在十八大后反腐力度呈高压态势的大背景下,个别领导干部为什么依旧顶风作案不肯收手?他们从被'围猎'到甘于被'围猎'经历了怎样的心理演变过程?我们从犯罪心理学角度探究其里。必须肯定的是,几乎每一个被'围猎'的领导干部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行为的违纪性质。从被'围猎'到甘于被'围猎',在形式上是从被动面对到主动接受的过程,在心理体验上却是由防御到互利的演化。面对'围猎',启动自我防御机制是众多落马贪官.
-
关键词
自我防御机制
-
分类号
D262.6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犯罪标定理论述评
- 12
-
-
作者
吴宗宪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教研室
-
出处
《比较法研究》
1988年第1期52-54,共3页
-
文摘
“标定理论”(labeling theory)又被称为标签理论或贴标签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初期形成的一种解释犯罪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与一般的犯罪原因理论不同,标定理论是一种关于在初次违法犯罪之后,为什么还会继续违法犯罪的理论,它把论述的重点放在继发性的违法犯罪行为上,而不太注意违法犯罪的初始原因。标定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
-
关键词
违法犯罪行为
犯罪原因
心理学理论
标签理论
基本观点
述评
继发性
越轨行为
60年代
社会
-
分类号
D908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暗示对证言影响之研究
- 13
-
-
作者
罗大华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教研室
-
出处
《政法论坛》
1988年第5期48-55,共8页
-
文摘
暗示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之中。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经常受到别人的暗示,也经常在暗示他人,从而使得人与人之间发生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不仅如此,一个人在生活过程中,也随时都在自我暗示。证人在感知案情、记忆案情和陈述案情的过程中,都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暗示,从而使提供的证言受到影响。究竟证人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暗示?这些暗示对证人证言有些什么影响?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
关键词
证人证言
如实陈述
被害人
自我暗示
暗示性
疑问词
犯罪现场
反暗示
案件事实
出庭作证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牢牢把握心理上的主动权
- 14
-
-
作者
罗大华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
-
出处
《人民公安》
2004年第19期24-25,共2页
-
文摘
劫持者犯罪心理的形成 目前,无论国际、国内,劫持人质等暴力犯罪越演越烈,悲剧性重大人质危机事件频发。
-
关键词
劫持者
把握心理
劫持人质
主动权
心理场
劫持犯罪
暴力犯罪
危机事件
犯罪心理学研究
应激反应
-
分类号
D631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