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赵氏孤儿》的改编看传统剧目的当代嬗变 |
李菁
吴鑫
|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2
|
开掘戏剧艺术超越时代的精神价值——访戏剧导演艺术家罗锦鳞 |
赵建新
罗锦鳞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19 |
7
|
|
3
|
戏曲的政治化演变及其后果 |
陈友峰
|
《文化艺术研究》
|
2009 |
5
|
|
4
|
立足古典,赴青春之约——第九届中国昆剧节剧目印象 |
赵建新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从“整理改编”到“经典改写”——兼论现代戏曲的一种新文体 |
赵建新
|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沈福存的“沈氏观演心理学”初探 |
李菁
|
《戏曲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中国戏曲传统精神如何应对时代挑战 |
赵建新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20 |
3
|
|
8
|
戏曲的“守成”与“突围”——兼论戏曲的“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 |
陈友峰
|
《戏曲研究》
CSSCI
|
2008 |
3
|
|
9
|
是古典重返,还是现代激活--从《母亲》《太行娘亲》看“舍子”题材在现代戏中的叙事选择 |
赵建新
|
《东方艺术》
|
2020 |
1
|
|
10
|
师资来源与特色专业发展 |
郑重华
李锋
|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1
|
本体的坚守:从“戏剧性”到“情境论”——谭霈生教授访谈录 |
赵建新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2
|
戏曲原型及其双重品性 |
陈友峰
|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3
|
当下文艺评论的三个特征--兼及文艺评论的“创新”与“守旧” |
赵建新
|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
2021 |
1
|
|
14
|
“建水小调”再生的艺术人类学阐释 |
薛中君
李银兵
|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5
|
名角带团激活演出市场——以清徐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为例 |
李菁
|
《黄河之声》
|
2018 |
1
|
|
16
|
话剧《青春》如何变成了评剧《小女婿》——兼谈1950年代初期戏曲现代戏中的婚恋题材 |
赵建新
|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7
|
戏曲之魂——论元典文化对戏曲艺术的总体影响 |
陈友峰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04 |
1
|
|
18
|
“职业化”与“民间化”的末路——论中国旅行剧团解散后的恢复与破灭 |
赵建新
|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9
|
爱情、亲情与疫情,法度、态度与跨度--昆曲现代戏《眷江城》的成功与缺憾 |
赵建新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20
|
谁怜失子意 素发疯垂冠 看京剧《失子惊疯》 |
李菁
|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