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后进食吞咽障碍的Bobath理论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长谷川和子 常冬梅(译) 卫冬洁(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9期830-833,共4页
本文介绍在吞咽障碍病例的治疗过程中如何运用Bobath理论。在治疗方法中,促进躯干和头部的稳定和定向运动,帮助患者重组下颌、舌骨和喉部的分离运动,改善口腔颜面部运动功能十分重要。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脑卒中 治疗方法 BOBATH法
下载PDF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配合吞咽进食训练实时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早期吞咽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璇 曾泳媚 +2 位作者 田鸿 李敏 谢晓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51-654,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促进技术配合吞咽进食训练实时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急性期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和VOCASTIM治疗仪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训练...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促进技术配合吞咽进食训练实时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急性期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和VOCASTIM治疗仪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训练和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前后采用吞咽障碍程度分级和饮水试验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吞咽障碍程度和饮水试验在治疗后2周和4周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促进技术配合吞咽进食训练实时电刺激有助于促进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吞咽训练 电刺激 康复
下载PDF
大龄脑瘫患儿并发重度运动性构音障碍言语康复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爱霞 冯宗怀 贾革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2期1188-1189,共2页
目的观察大龄脑瘫患儿并发重度运动性构音障碍言语训练的效果。方法采用冰刺激训练,唇、舌、下颌训练,发音训练,中医手法按摩等训练,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评定法进行评定。结果患儿的言语状况明显改善。结论言语训练可以改善大龄... 目的观察大龄脑瘫患儿并发重度运动性构音障碍言语训练的效果。方法采用冰刺激训练,唇、舌、下颌训练,发音训练,中医手法按摩等训练,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评定法进行评定。结果患儿的言语状况明显改善。结论言语训练可以改善大龄脑瘫患儿并发重度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运动性构音障碍 言语疗法
下载PDF
中医手法介入对脑性瘫痪儿童吞咽障碍康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4
作者 李爱霞 左月仙 +3 位作者 贾革红 马贵林 杨花芳 孙素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5-377,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中医手法介入对脑瘫儿童吞咽障碍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伴有吞咽障碍的脑瘫患儿90例分成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康复训练,试验组采用中医手法按摩结合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前和治疗2... 目的探讨早期中医手法介入对脑瘫儿童吞咽障碍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伴有吞咽障碍的脑瘫患儿90例分成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康复训练,试验组采用中医手法按摩结合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采用吞咽障碍调查(DDS)第二部分——进食分析对两组患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训练前两组患儿的吞咽障碍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后两组患儿的吞咽障碍评分较训练前显著改善(P<0.001),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手法按摩技术结合常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提高脑瘫患儿吞咽障碍的康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吞咽障碍 中医手法按摩
下载PDF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言语残疾标准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胜利 孙喜斌 +12 位作者 王荫华 王荃桂 张庆苏 赵智慧 冯兰云 黄臻 赵翠娥 袁永学 于美霞 毛红霞 李雪娜 王彬 李社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9期801-803,共3页
本文介绍了用于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言语残疾调查的标准,包括进行调查的言语障碍类型、言语残疾的分级标准、筛查方法、言语残疾调查工具、言语残疾的诊断方法、病因分析以及康复建议。
关键词 残疾人抽样调查 言语残疾 残疾标准
下载PDF
音乐音调治疗法对重度失语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6
作者 卫冬洁 李胜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5期483-484,共2页
目的探讨音乐音调治疗法对重度失语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结合刺激法,主要运用患者所熟悉的音乐歌曲对患者进行听理解、复述以及命名方面的训练。结果与训练初期相比,患者在听理解、复述、命名3个方面均有个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用患... 目的探讨音乐音调治疗法对重度失语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结合刺激法,主要运用患者所熟悉的音乐歌曲对患者进行听理解、复述以及命名方面的训练。结果与训练初期相比,患者在听理解、复述、命名3个方面均有个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用患者所熟悉的歌曲旋律对患者进行训练可以起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音调治疗法 重度失语症 康复
下载PDF
运动性构音障碍言语、声学、共鸣水平机制及康复疗效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庞子建 李胜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观察汉语普通话应用者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特点及康复疗效。方法选取31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63名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检测患者及正常人的最长发声时间(MPT)、频率、音量、平均气流率(MAR);肺功... 目的观察汉语普通话应用者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特点及康复疗效。方法选取31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63名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检测患者及正常人的最长发声时间(MPT)、频率、音量、平均气流率(MAR);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速、最大呼气流量;鼻流量检测仪检测鼻流量;测定发音轮替运动速度(AMR);用言语清晰度测试卡检测患者言语清晰度。对所有患者均应用康复生理法进行康复治疗。对其中16例进行复测。结果患者喉发声功能、肺功能低于对照组(P<0.05);元音、非鼻音单音、单词及句子鼻流量值高于对照组(P<0.05);鼻音单词及句子鼻流量值无显著性差异;轮替运动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言语清晰度明显降低。患者治疗后最长发声时间明显延长,呼吸功能明显改善,发声轮替运动速度明显增加,言语清晰度明显提高(P<0.01);而音调、音量、平均气流率及各测试音的鼻流量值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言语清晰度的相关因素包括最长发声时间和轮替运动速度。元音/i/及非鼻音句子鼻流量测定与鼻音化主观判定之间有一定的一致性。结论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呼吸功能、喉发声功能显著降低;共鸣功能异常,存在鼻音化现象;轮替运动速度显著降低;言语清晰度差。康复生理法治疗可以改善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的发声、呼吸、构音及交流能力,但对共鸣功能无明显效果。最长发声时间越长、特定时间内说/pa、ta、ka/次数越多,言语清晰度越高。鼻流量测定可作为判定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鼻音化情况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构音障碍 康复生理法 言语清晰度 鼻流量 空气动力学 评定
下载PDF
运动性构音障碍言语声学水平客观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何维佳 李胜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2期118-120,共3页
构音障碍是由于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所致的与言语产生有关的运动控制障碍而引起的运动性言语障碍。构音障碍降低患者的言语清晰度和社会交流能力,并影响其生活质量。对构音障碍的评价分为主观评价及客观仪器检查,后者主要有电子喉镜、声... 构音障碍是由于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所致的与言语产生有关的运动控制障碍而引起的运动性言语障碍。构音障碍降低患者的言语清晰度和社会交流能力,并影响其生活质量。对构音障碍的评价分为主观评价及客观仪器检查,后者主要有电子喉镜、声门图、电子腭位图、鼻流量测定以及包括语图、轮廓声谱图、扰动和噪声测量在内的声学分析等。其中利用多维嗓音程序进行定量声学分析是国外常用的研究方法。国内多将此项技术用于正常人群及喉科疾病患者嗓音研究,也用于腭裂、帕金森病和脑瘫患者语音特征的研究,尚未见到关于运用多维嗓音程序对脑血管病及脑外伤所致构音障碍进行声学分析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构音障碍 言语清晰度 多维嗓音程序 声学分析 综述
下载PDF
脑瘫患儿构音器官运动功能特点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田鸿 李胜利 +1 位作者 袁永学 张庆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9期837-838,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脑性瘫痪构音器官运动特点,为临床制定儿童脑性瘫痪构音器官运动功能检查量表以及制定科学的治疗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15例2~6岁脑瘫患儿,对其构音器官运动功能如:呼吸次数、呼吸稳定性、有无反向呼吸、口鼻呼吸有... 目的探讨儿童脑性瘫痪构音器官运动特点,为临床制定儿童脑性瘫痪构音器官运动功能检查量表以及制定科学的治疗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15例2~6岁脑瘫患儿,对其构音器官运动功能如:呼吸次数、呼吸稳定性、有无反向呼吸、口鼻呼吸有无分离、最长发音时间和最长呼气时间、有无口腔原始反射等项进行观察。结果和结论脑瘫儿童的构音器官运动功能受到限制,与成人和正常儿童均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语言障碍 儿童 构音障碍
下载PDF
手法治疗在重度构音障碍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秦江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9期822-823,共2页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对重度构音障碍患者语言能力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6例重度构音障碍患者在常规构音障碍训练基础上强调手法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治疗1个月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在对重度构音障碍患者的训练中应注意手法治疗。
关键词 重度构音障碍 手法治疗 言语康复
下载PDF
中医整体观下中医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研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舒鑫 董兴鲁 +9 位作者 郝晓晖 卫冬洁 黄幸 李晓琳 徐敏杰 李昌明 孔乔 黄佳钦 刘孟宇 常静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56-1364,共9页
目的研制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的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方法根据PRO量表研制规范,参考中医整体观,构建理论模型;通过病例回顾法、患者访谈法、专家问卷调查法、共识会议法,建立并优化条目池,编制量表。结果围绕生理、心理、社... 目的研制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的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方法根据PRO量表研制规范,参考中医整体观,构建理论模型;通过病例回顾法、患者访谈法、专家问卷调查法、共识会议法,建立并优化条目池,编制量表。结果围绕生理、心理、社会领域,构建基于中医整体观的条目池。通过对条目池整理,形成专家评议表。结合专家调查和会议讨论结果,最终筛选出40项条目,形成中医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第一版)。结论构建了基于中医整体观的中医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可供进一步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卒中后失语 中医 整体观 患者报告结局 量表开发
下载PDF
我国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言语治疗学课程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庆苏 李胜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97-998,共2页
在国内主要院校的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教学中,言语治疗学作为考查课程设置。但言语治疗学教学实践与其他主要课程相比,具有独特性。本文通过回顾和总结目前国内康复治疗学本科教学中言语治疗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重点分配,分析其教学内容... 在国内主要院校的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教学中,言语治疗学作为考查课程设置。但言语治疗学教学实践与其他主要课程相比,具有独特性。本文通过回顾和总结目前国内康复治疗学本科教学中言语治疗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重点分配,分析其教学内容以及特点,并对学科内容安排、教学实践进行探讨和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学 言语治疗学 教学
下载PDF
言语失用的言语特征、评价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9
13
作者 袁永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37-640,共4页
言语失用是一种运动性言语障碍,具有特征性的言语表现和相关脑部定位。本文综述言语失用的各种特征性的言语表现及国内外常用的评价方法,探讨言语失用的机制及神经解剖学基础,以增强对言语失用的言语表现和影像学关联性的理解。
关键词 言语失用 运动性言语障碍 评价 失语症 岛叶 综述
下载PDF
脑干卒中导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康复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飞 刘丽旭 袁永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471,共7页
目的探讨脑干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康复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治疗时间等一般资料,吞咽造影咽期结果,治疗前后才... 目的探讨脑干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康复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治疗时间等一般资料,吞咽造影咽期结果,治疗前后才藤荣一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DSS)评分、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FMA-平衡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中文版(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以及出院时是否经口进食。根据吞咽造影结果分为非环咽肌失弛缓组(对照组)和环咽肌失弛缓组(观察组)。结果共纳入患者60例,对照组29例,观察组31例。观察组FMA评分、FMA-平衡功能评分、BI、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281,P<0.01),NIHSS评分显著低于非失迟缓组(t=4.390,P<0.001)。治疗前,观察组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785,P<0.001);治疗后,两组均显著提高(|t|>5.387,P<0.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675,P=0.099),但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t=-2.729,P=0.008)。两组经口进食率无显著性差异(χ²=2.742,P=0.098)。对照组内,经口进食与鼻饲进食患者间,FMA-平衡功能评分、NIHSS评分、BI指数、入院时吞咽障碍严重程度评分有显著性差异(|t|>2.429,P<0.05);观察组内,经口进食与鼻饲进食患者间,各因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内入院时DSS评分为能否经口进食的影响因素(OR=3.947,95%CI 1.361~11.450,P=0.012),观察组内无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脑干卒中导致吞咽障碍患者中,出现环咽肌失弛缓患者吞咽障碍程度重,伴随障碍轻。脑干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有效,环咽肌失弛缓患者治疗效果总体好于非环咽肌失弛缓患者。非环咽肌失弛缓患者吞咽障碍预后与入院时吞咽障碍严重程度相关,环咽肌失弛缓患者预后与各临床因素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30例重度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的言语康复 被引量:7
15
作者 何怡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9期820-821,共2页
目的观察言语训练对于重度痉挛型构音障碍效果分析。方法对于重度构音障碍的患者采用呼吸训练,头颈部放松训练,冰刺激训练,唇、舌、下颌训练,发音训练等言语训练,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评定法进行评定。结果患者的改善率为90%。结... 目的观察言语训练对于重度痉挛型构音障碍效果分析。方法对于重度构音障碍的患者采用呼吸训练,头颈部放松训练,冰刺激训练,唇、舌、下颌训练,发音训练等言语训练,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评定法进行评定。结果患者的改善率为90%。结论言语训练可以改善重度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构音障碍 言语疗法 康复
下载PDF
运动性构音障碍的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查及疗效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怡 庞子建 李胜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87-1194,共8页
目的观察汉语普通话应用者运动性构音障碍空气动力学检查的特点及康复疗效。方法 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选取45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对所有患者均应用康复生理途径进行康复治疗,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言语空气动力学系统(PAS6600)测量患... 目的观察汉语普通话应用者运动性构音障碍空气动力学检查的特点及康复疗效。方法 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选取45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对所有患者均应用康复生理途径进行康复治疗,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言语空气动力学系统(PAS6600)测量患者肺活量、最长持续发声及发音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治疗后呼气峰值流量、发音时平均声压级、声门下压和声门阻力均优于治疗前(t>2.474, P<0.05),呼气气流持续时间、呼气量、音调、最长发声时间、平均气流率和发声效率有所改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类型构音障碍间喉发声空气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空气动力学检查可作为构音障碍疗效判定的有效工具,但不宜用于各种构音障碍的鉴别或分类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构音障碍 空气动力学 评定 疗效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脑卒中后语言与非语言认知功能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敏杰 王博 +6 位作者 周莉 王海芳 雷筱菁 李颖 包炜玮 马亚男 常静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2-464,共13页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语言和非语言认知功能相关研究的趋势。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8月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脑卒中后语言与非语言认知主题相关的文献,对年度、作者、期刊、机构/国家发文量分布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采用VOSviewer软件对...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语言和非语言认知功能相关研究的趋势。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8月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脑卒中后语言与非语言认知主题相关的文献,对年度、作者、期刊、机构/国家发文量分布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采用VOSviewer软件对作者合作关系、作者共被引、期刊共被引、国家/机构合作关系及动态演变和关键词热点、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1630篇。2004年检索到第1篇,之后发文量总体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9年之后有所下降。高产、高被引、高中心度的作者为Matthew A.Lambon Ralph和Elizabeth Jefferies。高产、高被引的期刊是Neuropsychologia。高产、高中心度的国家/机构分别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国跻身高产前5名,但中心度不足。关键词动态演变显示研究最开始从基于神经影像的损伤机制研究,到关注记忆障碍、注意力、抑郁等功能障碍在语言损伤和康复中的作用,随后广泛开展如非侵入性脑刺激、电子远程康复设备等疗效及机制探索,机制的研究从关注额、颞叶转为关注脑网络。结论近年来脑卒中后语言与非语言认知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尤其是基于神经影像的共性损伤机制研究,以及协同治疗的干预疗效研究等。未来不同区域之间、不同作者团队之间的学术合作有待加强,亟待开展从非语言认知角度完善认知心理模型,探索新的治疗技术,以提高脑卒中后失语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失语 非语言认知功能 康复 治疗 机制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效果
18
作者 韦添元 林煜凡 +4 位作者 何怡 宋明洁 李晁金子 张庆苏 杜晓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0-525,共6页
目的比较常规言语训练与计算机辅助训练方式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北京博爱医院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试验组(n=36)。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言语... 目的比较常规言语训练与计算机辅助训练方式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北京博爱医院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试验组(n=36)。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言语训练,试验组进行计算机辅助言语训练,共4周。干预前后采用改良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m-FDA)和语音清晰度(SI)测试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脱落8例,试验组脱落1例。治疗后,两组m-FDA和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Z|>4.183,P<0.001),两组m-FDA和SI评分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Z|<1.598,P>0.05)。试验组m-FDA评分不劣于对照组(|t|>3.656,P<0.001)。结论计算机辅助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言语功能,疗效与常规言语训练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构音障碍 计算机辅助训练 言语康复
下载PDF
成人痉挛型构音障碍普通话元音声学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何维佳 李胜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8期764-767,共4页
目的观察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普通话持续稳态元音的声学参数特征,探讨适合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进行言语声学检测的普通话持续稳态元音音样。方法使用MODEL4500语音工作站多维语音分析系统(MDVP)及其配套录音设备分别对28例患者(病例组)和2... 目的观察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普通话持续稳态元音的声学参数特征,探讨适合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进行言语声学检测的普通话持续稳态元音音样。方法使用MODEL4500语音工作站多维语音分析系统(MDVP)及其配套录音设备分别对28例患者(病例组)和28例正常人(对照组)发自然舒适持续稳态汉语普通话元音[a]、[i]、[u]进行采样、声学参数分析。结果两组比较,在发不同元音([a]、[i]、[u])时基频均无显著性差异。病例组分别发3个不同元音时基频均无显著性差异。病例组发不同元音时的频率变化和振幅变化均与对照组有差异。病例组自身发不同元音时频率变化无差异,振幅变化有差异。病例组[a]音的谐噪比高于对照组,[i]音与[u]音的谐噪比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病例组发不同元音时谐噪比有差异。结论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发持续稳态元音时,频率变化、振幅变化高于正常人,噪音成分大于正常人。对我国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进行声学检测,使用汉语普通话[a]音是较为合适的检测声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构音障碍 元音 声学分析
下载PDF
利用声学语音学技术对常见类型运动性构音障碍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庆苏 庞子健 +2 位作者 罗薇 李胜利 何怡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6年第2期88-92,共5页
目的利用声学语音学技术比较分析常见类型的运动性构音障碍在较短时间内(2N)康复治疗前后的效果。方法选择脑血管病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30例,其中痉挛型12例,弛缓型8例,共济失调型9例,混合型1例,接受2周共10次的构音障碍康复训... 目的利用声学语音学技术比较分析常见类型的运动性构音障碍在较短时间内(2N)康复治疗前后的效果。方法选择脑血管病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30例,其中痉挛型12例,弛缓型8例,共济失调型9例,混合型1例,接受2周共10次的构音障碍康复训练。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在深呼吸下持续发/a/音的平均最长发声时间、平均发声频率及平均发声强度,采用Kay电脑语音工作站CSL-4500型进行数据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各类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的效果。结果不同类型构音障碍在发声参数上不同,其中痉挛型与弛缓型平均发声频率有显著差异(P〈0.05),痉挛型与失调型平均最长发声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驰缓型与失调型平均最长发声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康复治疗后,所有构音障碍患者的发声强度都有显著提高(P〈0.01),发声时间和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发声强度变化显著(P〈0.05),弛缓型构音障碍患者最长发声时间变化显著(P〈0.05),失调型构音障碍患者发声强度及发声时间都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的呼吸与发声训练在短期内对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发声强度的提高有明确效果;不同类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的声音参数变化差异明显,需要有针对性的调整治疗策略;不同类型运动性构音障碍在声音参数上有显著差异,为运动性构音障碍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构音障碍 发声时间 频率 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