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3篇文章
< 1 2 2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80
1
作者 张杰 曹开朗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21,共2页
污水深度处理与再利用在水的循环中占据重要位置 ,起关键作用 ,是通向健康水循环的桥梁。推进污水深度处理 ,普及再生水利用是人类与自然兼容协调 ,创造良好水环境 。
关键词 污水 深度处理 循环型城市 水资源
下载PDF
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状况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10
2
作者 郭静 梁娟 +6 位作者 匡颖 尚巍 丁堂堂 李金河 朱雁伯 王启山 池勇志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1-42,共2页
介绍了日本对污水处理厂恶臭的评价方法 ,同时分析了我国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污染现状 ,指出建设环保型污水处理厂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恶臭气体 治理
下载PDF
积极稳妥地开展中水回用工作 被引量:78
3
作者 沈光范 徐强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32,共2页
介绍了我国开展中水回用工作的情况和已取得的成绩 ,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希望将中水回用提高到具有开源和减轻水污染的双重功能这一高度上加以认识。
关键词 中水回用 节水 开源 减污 生活污水
下载PDF
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的内涵与思路 被引量:96
4
作者 孙永利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共6页
污水管道旱季高水位、低流速导致的颗粒物沉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也是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低、碳氮磷比例失调的根本原因;入渗/入流污水管道的清水、低浓度污水排口截流,以及排入雨水管道并经末端截流进入污水管网的施工降... 污水管道旱季高水位、低流速导致的颗粒物沉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也是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低、碳氮磷比例失调的根本原因;入渗/入流污水管道的清水、低浓度污水排口截流,以及排入雨水管道并经末端截流进入污水管网的施工降水或基坑排水,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旱季进水污染物浓度偏低、处理水量远超污水排放量的重要原因;降雨期间大量雨水涌入污水管道和合流制管道,冲刷并携带旱季沉积物进入城镇水体,是水体雨后黑臭、底泥问题无法彻底根除的核心缘由,也是大部分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偏低的直接根源。结合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的实施,从污水处理行业监管、收集设施效能评估、雨污水管网建设改造、降雨污染控制和工业废水管控等方面提出了重点工作方向。明确指出,全面恢复市政污水管网旱季流速、降低清水入渗入流量、推进降雨污染控制是根治现阶段我国特有城镇水环境问题的最现实、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污水处理 提质增效 污水管道旱季流速 污染总量削减
原文传递
化学—生物联合絮凝的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工艺 被引量:59
5
作者 郑兴灿 张悦 陈立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29-32,共4页
在化学絮凝沉淀处理技术和生物絮凝吸附处理技术集成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化学—生物联合絮凝沉淀法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工艺 ,并详细介绍了该处理工艺的构成、原理和特性。现场试验的结果表明了这一工艺在节省药剂、减少污泥产量、提高处... 在化学絮凝沉淀处理技术和生物絮凝吸附处理技术集成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化学—生物联合絮凝沉淀法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工艺 ,并详细介绍了该处理工艺的构成、原理和特性。现场试验的结果表明了这一工艺在节省药剂、减少污泥产量、提高处理系统的可靠性与运行灵活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 化学絮凝 生物絮凝 空气搅拌 污泥回流
下载PDF
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脱氮工艺方案的选择 被引量:41
6
作者 郑兴灿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4,共4页
介绍了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脱氮工艺方案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供选择的主要工艺类型及特点 ,并针对我国的污水排放标准和污水水质特点 ,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的方法。
关键词 除磷脱氮 回流污泥 水质特性 排放标准
下载PDF
EFOR 程序的仿真模拟功能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陈立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5-18,共4页
对国际水质协会(IAWQ)的活性污泥数学模型进行了应用性研究。即利用EFOR程序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进行动态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作为开展污水处理新技术开发、工艺设计计算方法研究和计算机模拟软件开发的通用平台,... 对国际水质协会(IAWQ)的活性污泥数学模型进行了应用性研究。即利用EFOR程序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进行动态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作为开展污水处理新技术开发、工艺设计计算方法研究和计算机模拟软件开发的通用平台,适合我国的国情,具有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活性污泥 计算机程序 污水处理厂 工艺
下载PDF
浅析海绵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 被引量:62
8
作者 章林伟 牛璋彬 +9 位作者 张全 马洪涛 任心欣 任希岩 王家卓 王文亮 陈玮 胡应均 赵晔 吕永鹏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共5页
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要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保护和恢复城市海绵体,有效控制雨水径流,由“快排”转为“渗、滞、蓄、净、用、排”,由末端治理转为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从而实现修复城市水生态、改善城市水环境、保障... 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要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保护和恢复城市海绵体,有效控制雨水径流,由“快排”转为“渗、滞、蓄、净、用、排”,由末端治理转为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从而实现修复城市水生态、改善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水安全、提升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复兴城市水文化等多重目的。编好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是科学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 顶层设计 海绵体 水资源承载能力 过程控制 城市水环境 城市水文化 建设管理
下载PDF
积极推进BIM设计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61
9
作者 张新兰 李颜强 李文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3-67,共5页
简述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市政工程设计与总承包项目方面的一些应用成果。从三维工程设计实践中总结推进BIM设计技术的工作经验,从使用者的视角阐述参数化程序设计语言(GDL)的优势及ArchiCAD软件用户二次开发的重要性,认为BIM技术... 简述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市政工程设计与总承包项目方面的一些应用成果。从三维工程设计实践中总结推进BIM设计技术的工作经验,从使用者的视角阐述参数化程序设计语言(GDL)的优势及ArchiCAD软件用户二次开发的重要性,认为BIM技术是未来设计技术的主流方向,BIM理念和技术是未来整个建设行业技术的发展方向,而综合的面向对象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将迅速发展成为全球建筑业设计和文档工具的主流,并替代传统的面向绘图的三维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BIM GDL 工程设计 总承包
原文传递
生物除臭技术 被引量:46
10
作者 李志强 刘绪宗 王建利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生物除臭技术 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
下载PDF
城市燃气短期负荷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50
11
作者 焦文玲 展长虹 +1 位作者 廉乐明 严铭卿 《煤气与热力》 2001年第6期483-486,共4页
分析了城市燃气负荷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根据指数平滑预测法的原理 ,建立了城市燃气短期负荷预测线性模型和二次曲线模型。实际预测结果表明 ,平滑常数为 0 .
关键词 城市燃气 短期负荷 燃气负荷 预测 指数平滑预测
下载PDF
基于城镇污水处理全流程环节的碳排放模型研究 被引量:58
12
作者 张岳 葛铜岗 +3 位作者 孙永利 刘静 高晨晨 张维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5-74,共10页
我国不仅尚未独立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各子单元的温室气体清单研究,而且有关污水处理各个系统的温室气体估算数据研究也较少。结合“全国城镇污水处理信息管理系统”大数据平台,以城镇污水处理行业节能减排为目标导向,构建了污水处理系统... 我国不仅尚未独立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各子单元的温室气体清单研究,而且有关污水处理各个系统的温室气体估算数据研究也较少。结合“全国城镇污水处理信息管理系统”大数据平台,以城镇污水处理行业节能减排为目标导向,构建了污水处理系统全流程节能减排综合测算模型。通过模型测算了3个实例污水处理厂提标前后的碳排放变化情况并识别出主要控制环节,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污水排放标准,可有效降低污水处理厂各流程环节产生的碳排量,但进一步提高出水标准将会使污水厂在能源、资源及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碳排放 温室气体 排放因子 提标改造
原文传递
城市燃气负荷的灰色预测 被引量:43
13
作者 焦文玲 严铭卿 廉乐明 《煤气与热力》 2001年第5期387-389,共3页
根据城市燃气中长期负荷预测的要求和存在的问题 ,利用灰色理论与灰色预测的原理 ,提出了动态等维灰数递补城市燃气负荷灰色预测模型 ,并进行了实际应用。
关键词 城市 燃气负荷 中长期负荷 灰色预测
下载PDF
城市污水污泥处理与处置的途径 被引量:18
14
作者 薛文源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1-45,共5页
一、概述 我国排水事业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污水处理方面仍十分落后,直到近十年来,才有所进展,全国总处理率仅为3.2%。而污水处理中的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在我国还属起步阶段,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在全国现有污水处理设... 一、概述 我国排水事业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污水处理方面仍十分落后,直到近十年来,才有所进展,全国总处理率仅为3.2%。而污水处理中的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在我国还属起步阶段,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在全国现有污水处理设施中有污泥稳定处理设施的还不到1/4,处理工艺的配套设备较为完善的还不到1/10。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污水 污泥 处理 有机组份
下载PDF
燃气输配管网可靠性的故障树分析 被引量:37
15
作者 何淑静 周伟国 +1 位作者 严铭卿 肖星 《煤气与热力》 2003年第8期459-461,共3页
对引起管网失效的各个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了燃气输配管网失效故障树,对该故障树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关键词 燃气 输配管网 可靠性 故障树
下载PDF
厌氧消化后污泥中的重金属形态分布 被引量:36
16
作者 沈晓南 谢经良 +3 位作者 阚薇莉 彭忠 王福浩 宋君英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1-52,共2页
 对污泥经消化后8种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析表明,汞、镉、铅、砷几乎全部以稳定形态存在,锌、镍、铜、铬的稳定形态含量亦不同程度地得到增加。
关键词 厌氧消化 污泥 重金属 化学形态
下载PDF
多处水柱分离与断流弥合水锤综合防护问题及设计实例(上) 被引量:40
17
作者 熊水应 关兴旺 金锥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5,共5页
远距离输水工程中易发生多处水柱分离并造成断流弥合水锤危害。在这种泵站管路设计中 ,应作全面的水锤电算分析并提出综合防护措施。总结多年来的研究成果 ,论述了多处水柱分离与断流弥合水锤综合防护设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着重阐述了... 远距离输水工程中易发生多处水柱分离并造成断流弥合水锤危害。在这种泵站管路设计中 ,应作全面的水锤电算分析并提出综合防护措施。总结多年来的研究成果 ,论述了多处水柱分离与断流弥合水锤综合防护设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着重阐述了多点固定完全断流型空腔数 理模型的建立与运用 ,单向注水与注空气 (缓冲 )问题 ,多处单向注水电算源程序的编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锤 水柱分离 断流 弥合水锤 电算程序 输水工程 泵站
下载PDF
污水脱氮工艺中外部碳源投加量简易计算方法 被引量:51
18
作者 周丹 周雹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8-41,共4页
在分析多段活性污泥法甲醇投加量计算公式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参考德国ATV-A131标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推荐了一种适用于单段式活性污泥法外部碳源投加的简易计算公式,详细介绍了计算方法及参数选用方法,并给出算例。
关键词 污水脱氮工艺 碳源 硝化 反硝化 计算方法
下载PDF
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方式 被引量:44
19
作者 秦冰 秦绪忠 +3 位作者 谢励人 陈泓 胥津生 李晓华 《煤气与热力》 2007年第2期73-75,共3页
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是指在热力站换热器一次侧回水管上设置回水加压泵,代替阀门完成流量调节的供热系统。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中存在零压差点,该点供回水压力相等。采用变流量调节时,存在定零压差点和变零压差点两种运行调节方式。... 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是指在热力站换热器一次侧回水管上设置回水加压泵,代替阀门完成流量调节的供热系统。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中存在零压差点,该点供回水压力相等。采用变流量调节时,存在定零压差点和变零压差点两种运行调节方式。采用定零压差点运行调节方式时,供热系统在整个供暖期的各种工况均属于相似工况,运行调节较为简单,输送能耗也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系统 热网 分布式变频泵 运行调节 零压差点
下载PDF
活性污泥工艺的设计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30
20
作者 周雹 周丹 +1 位作者 张礼文 于福海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5-49,共5页
对活性污泥工艺的三种设计计算方法 :污泥负荷法、泥龄法、数学模型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 ,建议现阶段推广采用泥龄法进行设计计算 ,并对泥龄法基本参数的选用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 活性污泥工艺 泥龄法 污泥负荷法 数学模型法 设计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