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进企业 深化改革的金融对策
1
作者 范晓明 陈锋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5年第3期47-48,共2页
深化企业改革是当前乃至今后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金融作为国家宏观管理的重要工具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中枢,应该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推进企业改革不断发展。 一、坚决抑制通货膨... 深化企业改革是当前乃至今后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金融作为国家宏观管理的重要工具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中枢,应该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推进企业改革不断发展。 一、坚决抑制通货膨胀,建立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实践证明,严重的通货膨胀会扰乱经济秩序、误导资源配置、扭曲利益格局,导致供需失衡,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破坏性。通货膨胀得不到抑制,深化企业改革也就无从谈起,必须采取切实的金融对策抑制通货膨胀。(一)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信贷政策。人民银行要依《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的职责,以稳定币值为货币政策目标,积极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工具,逐步建立起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适时调节货币供应量,严格控制社会信用总量。(二)优化信贷资金投向。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指令性计划控制,严禁挪用流动资金搞固定资产贷款;通过信贷杠杆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农业、基础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化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 金融对策 抑制通货膨胀 深化企业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固定资产投资 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率 货币信贷政策
下载PDF
化解银行不良债权的新思路──债权变股权
2
作者 范晓明 《中国物资经济》 1995年第1期14-15,共2页
化解银行不良债权的新思路──债权变股权范晓明据报载,我国现有2.4万亿元信贷资金存量,其中有近4000亿元属于呆滞资金,约占全部信贷资金存量的16.7%。国家银行这一巨大的不良债权已严重影响到金融业造血、输血功能的正... 化解银行不良债权的新思路──债权变股权范晓明据报载,我国现有2.4万亿元信贷资金存量,其中有近4000亿元属于呆滞资金,约占全部信贷资金存量的16.7%。国家银行这一巨大的不良债权已严重影响到金融业造血、输血功能的正常发挥,成为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 债权 债权变股权 投资
原文传递
创建金融企业新制度 推进专业银行商业化
3
作者 李慧琴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8-19,84,共3页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现有的国家专业银行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是建立国有金融企业新制度,用制度创新来推进专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从而实现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换。新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改革...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现有的国家专业银行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是建立国有金融企业新制度,用制度创新来推进专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从而实现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换。新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改革银行产权制度,建立风险——收益制衡机制。具体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对国家专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对专业银行进行科学的资产评估、清产核资,在此基础上将国家专业资产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分割,使国有资产主体明晰化、人格化,明确产权主体的财产责任和财产权力,使他们在经营活动中具有动力和压力。(2)股权结构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专业银行 国有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 新制度 组织制度 财务管理体制 股权结构多元化 专业银行商业化 政策性银行 国有资产主体
下载PDF
化解银行不良债权的新思路——债权变股权
4
作者 范晓明 《市场论坛》 1995年第8期40-41,共2页
银行不良债权是指银行投放贷款所形成的信贷资产债权中处于逾期、呆滞或呆死状态而导致债权面临风险的那一部分。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信贷政策的影响,银行的不良债权包袱沉重。据估计,我国现有2.4万亿元信贷资金存量,其中有近4... 银行不良债权是指银行投放贷款所形成的信贷资产债权中处于逾期、呆滞或呆死状态而导致债权面临风险的那一部分。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信贷政策的影响,银行的不良债权包袱沉重。据估计,我国现有2.4万亿元信贷资金存量,其中有近4000亿元属于呆滞资金,约占全部信贷资金存量的16.7%。国家银行这一巨大的不良债权已严重影响到金融业造血、输血功能的正常发挥,成为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一大障碍,也是当前国有企业实现转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不良债权 新思路 国有企业 股权 商业银行 银行与企业 信贷资产 资金存量 企业产权 经营管理
下载PDF
化解银行不良债权的新思路──债权变股权
5
作者 范晓明 《新疆财经》 1995年第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银行不良债权 债转股 信贷资金存量 银行风险
下载PDF
对我国引进外资工作的回顾、评价及设想
6
作者 卞永宏 严信元 龚航 《财经理论研究》 1994年第2期65-68,共4页
改革开放十五年以来,引进外资工作给我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可行性研究,改革涉外税制,统一优惠政策等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不仅如此,还应重新构筑中国引进和利用外资政策的新... 改革开放十五年以来,引进外资工作给我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可行性研究,改革涉外税制,统一优惠政策等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不仅如此,还应重新构筑中国引进和利用外资政策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工作 外资政策
下载PDF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对策
7
作者 练镜溶 周兵 《时代金融》 1997年第4期11-12,共2页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金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进一步改革金融体制,...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金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进一步改革金融体制,健全金融机制,促进经济方式转变已成为当务之急。一、稳定货币政策,为经济增长创造一个宽松的经济环境过去,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始终将促进经济增长放在首位,主要依靠资本投入实现一定程度数量型经济增长,由于随之而来多次出现的通货膨胀,给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留下了隐患。所以,要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必须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转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为中央银行执行稳定币值的货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货币政策目标 经济稳定增长 中央银行 经济增长质量 通货膨胀 提高经济效益 金融机制 改革金融体制
下载PDF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
8
作者 范申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0-33,共4页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范申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九五”期间,要改善金融调控方式。要充分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开办中央银行国债公开...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范申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九五”期间,要改善金融调控方式。要充分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开办中央银行国债公开市场业务。1996年4月9日,中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央银行 公开市场业务
下载PDF
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
作者 包士元 《金融科学》 CSSCI 1995年第2期47-49,3,共4页
关键词 我国证券市场 上市公司 区域性证券交易所 股票市场 股市 法人股 股份制改造 《证券法》 机构投资人 投资者
原文传递
银行信贷资产保全的法律对策
10
作者 江震华 练镜溶 《上海会计》 CSSCI 1997年第6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银行 信贷资产 资产保全 金融法规
下载PDF
“入关”对企业的影响及金融取向
11
作者 练镜溶 王晓燕 《中国城市金融》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0-21,共2页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恢复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谈判,有可能恢复关贸总协定席位。“入关”意味着我国经济将与国际经济接轨,这势必给企业带来新的挑战。1、产品面临国际市场的挑战。“入关”后,国际、国内市场将联为一体,成...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恢复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谈判,有可能恢复关贸总协定席位。“入关”意味着我国经济将与国际经济接轨,这势必给企业带来新的挑战。1、产品面临国际市场的挑战。“入关”后,国际、国内市场将联为一体,成为统一的大市场。企业只有根据大市场的走势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市场 产品结构 国内市场 经济接轨 贷款证 社会大生产 融资机制 技术水平 资金管理 结算服务
原文传递
资金拆借市场混乱的表现、危害及其管理
12
作者 金融 宋卫 朱桂萍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11-13,共3页
一、同业资金拆借市场不规范的表现近年来,随着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金融机构的同业资金拆借市场有了很大发展。金融机构之间通过相互拆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下级吃上级行、专业银行吃中央银行资金大锅饭的问题,对于调剂... 一、同业资金拆借市场不规范的表现近年来,随着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金融机构的同业资金拆借市场有了很大发展。金融机构之间通过相互拆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下级吃上级行、专业银行吃中央银行资金大锅饭的问题,对于调剂信贷资金在地区间、金融机构间的余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金拆借 市场不规范 金融机构 银行资金 拆出资金 中央银行 转帐结算 投资膨胀 人民银行 同城票据清算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商业银行
13
作者 练镜溶 杨睿 《金融科学》 CSSCI 1993年第3期100-102,共3页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商业银行的支持,没有商业银行,就没有市场经济,因此,发展综合性、企业化、多功能的商业银行势在必行。 1.商业银行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商业银行的支持,没有商业银行,就没有市场经济,因此,发展综合性、企业化、多功能的商业银行势在必行。 1.商业银行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我国金融业的经营环境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专业银行 动性 银行信贷资金 自主经营 转换经营机制 信贷资产 金融业务 贷款风险防范
原文传递
商业企业“四放开”与金融机制转换
14
作者 邓采玉 练镜溶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1993年第1期49-52,共4页
商业企业实行的经营、价格、分配、用工“四放开”,是当前流通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由于商业企业资产的很大一部分是由银行信贷资金构成的,企业“四放开”必然给银行经营带来诸多影响。银行如何适应商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探索与之相适... 商业企业实行的经营、价格、分配、用工“四放开”,是当前流通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由于商业企业资产的很大一部分是由银行信贷资金构成的,企业“四放开”必然给银行经营带来诸多影响。银行如何适应商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探索与之相适应的金融管理机制,已成为金融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一、商业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1.经营放开——从专营商品市场模式向大经济市场模式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企业 放开经营 企业贷款 银行信贷资金 转换经营机制 内部银行 金融工作 企业经营机制 流通领域 经营范围
下载PDF
银行信贷资产保全的法律对策
15
作者 江震华 练镜溶 《律师世界》 1996年第7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诉讼时效中断 债权人 资产保全 银行信贷 抵押物 人民法院 申请支付令 《民法通则》 债务人 法律对策
下载PDF
金融体制改革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6
作者 彭毅霞 练镜溶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金融体制改革 中央银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策性银行 商业银行 政策性贷款 货币供应量 金融机构 如何适应 同业拆借市场
下载PDF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银行信贷资产的影响及对策
17
作者 朱其文 金融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3-55,共3页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银行信贷资产的影响及对策朱其文,金融近两年来,我国以两权分离和明晰产权为特征的企业“转制”行为逐步展开,这对企业的最大债权人──银行构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带来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对传统的银行信贷管...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银行信贷资产的影响及对策朱其文,金融近两年来,我国以两权分离和明晰产权为特征的企业“转制”行为逐步展开,这对企业的最大债权人──银行构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带来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对传统的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产权 产权制度改革 银行信贷资产 银行贷款风险 转制企业 债权债务 企业产权制度 国有民营 产权变动 资产管理
下载PDF
通过证券业与银行业的比较谈如何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
18
作者 李玉生 朱丽华 《中国城市金融》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7-18,共2页
信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到信用化证券。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的融资形式,这种融资形式把借贷双方都集中起来,因而具有数量大、信用灵活等特点,适应于现代经济的发展。证券信用是一种直接融资。
关键词 证券市场 证券信用 银行信用 借贷双方 股份制企业 金融机构 融资形式 发行股票 中央银行 利率结构
原文传递
关于抵押贷款的若干法律问题
19
作者 李慧琴 苏丰 《征信》 1996年第2期89-91,共3页
一、关于抵押财产的界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有关规定。
关键词 抵押贷款 抵押物价值 债权人 抵押财产 抵押人 抵押借款合同 债务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优先受偿 抵押合同
下载PDF
银行不良信贷资产防治对策
20
作者 苏银杏 《征信》 1996年第5期90-92,共3页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信货资产问题由来已久,到目前已形成沉重的历史包袱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最大障碍.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化解和处理不良债权,切实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是当前商业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可偿试采取以下几种办法:
关键词 不良信贷资产 国有商业银行 不良资产 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贷款 信贷资产质量 政策性业务 不良债权 风险信贷 信货资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