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梭形条带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成年人病理性近视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桂萍 侯跃双 夏改秀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84-186,共3页
目的:观察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病理性近视行后巩膜加固术的成年患者54例86眼,对其手术前后眼轴长度、屈光度、视力及并发症对比观察,总结治疗经验。结果:随访2a,术眼的眼轴长度、屈光度... 目的:观察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病理性近视行后巩膜加固术的成年患者54例86眼,对其手术前后眼轴长度、屈光度、视力及并发症对比观察,总结治疗经验。结果:随访2a,术眼的眼轴长度、屈光度在术后1、3、6mo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a眼轴长度、屈光度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mo,1、2a矫正视力同术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巩膜加固术可以有效地防治病理性近视的继续进展,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形条带式后巩膜加固术 成年人 病理性近视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3
2
作者 史秀贞 张丽 李清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51-2154,共4页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1/2018-01我院眼科收治的脉络膜脱离后PVR患者64例66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34眼)和观察组(32例32眼),对照组...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1/2018-01我院眼科收治的脉络膜脱离后PVR患者64例66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34眼)和观察组(32例32眼),对照组采用常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医源性裂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6mo,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显著高于对照组(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及医源性裂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以上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及bF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BCVA及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4、12wk两组患者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BCVA显著高于对照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脉络膜脱离后PVR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及医源性裂孔的发生率,降低血清VEGF水平及bFGF含量,提高患者视力,降低脉络膜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脉络膜脱离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眼眶神经源性肿瘤24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法友 杨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550-553,共4页
目的:分析眼眶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检查的特点,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四种常见眼眶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表现特征。结果:眼眶神经源性肿瘤在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面各有特点。结论:... 目的:分析眼眶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检查的特点,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四种常见眼眶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表现特征。结果:眼眶神经源性肿瘤在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面各有特点。结论:通过分析眼眶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影像学特征,可以指导此类疾病的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肿瘤 神经源性肿瘤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腱膜性上睑下垂手术治疗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邵燕 侯跃双 +2 位作者 赵志国 高亚男 李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827-1828,共2页
目的:探讨腱膜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本组病例共9例12眼,男4例5眼,女5例7眼,均表现为后天性上睑下垂,上睑缘遮盖1/2~1/3瞳孔,提上睑肌肌力均在10mm以上,伴有上眶区凹陷,上睑皱壁增高,部分患者行新斯的明试验排除重症... 目的:探讨腱膜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本组病例共9例12眼,男4例5眼,女5例7眼,均表现为后天性上睑下垂,上睑缘遮盖1/2~1/3瞳孔,提上睑肌肌力均在10mm以上,伴有上眶区凹陷,上睑皱壁增高,部分患者行新斯的明试验排除重症肌无力。手术均在局部麻醉下行提上睑肌腱膜分离修复术。结果:术后3~4wk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眼睑肿胀,眼睑闭合不全逐渐消失,随访4~18mo,患者双眼睑重睑基本对称,弧度流畅,上睑下垂矫正,上眶区凹陷明显改善,未出现眼睑内外翻及眼睑畸形等并发症,有1眼欠矫。结论:腱膜性上睑下垂行提上睑肌腱膜分离修补术,此法符合解剖和生理,保存了M櫣ller肌及提上睑提肌的内、外角,维持了眼睑正常结构。手术过程简单,损伤范围小,术后反应轻、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膜性上睑下垂 提上睑肌 手术
下载PDF
囊袋张力环在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术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应用
5
作者 李忠庆 赵长涛 +2 位作者 王伟 向霞 任春慧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616-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素处理的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应用于马凡综合征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患者,预防术后发生后发性白内障方面的效果。方法: 将34例56眼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前将肝素12500U加入500mL乳酸林格氏液中作为冲洗液,囊袋张... 目的: 探讨肝素处理的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应用于马凡综合征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患者,预防术后发生后发性白内障方面的效果。方法: 将34例56眼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前将肝素12500U加入500mL乳酸林格氏液中作为冲洗液,囊袋张力环用肝素原液浸泡20min;对照组乳酸林格氏液中不加任何药物,囊袋张力环也不用肝素浸泡。术后观察患者眼压、前房反应、角膜水肿、人工晶状体位置、后囊膜混浊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后囊混浊率13.3%,对照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前房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角膜水肿及眼压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植入肝素处理的囊袋张力环对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在术后预防后囊膜混浊,提高术后视力恢复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囊袋张力环 后发性白内障 马凡综合征
下载PDF
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 被引量:18
6
作者 姜虎林 韩旭巍 +2 位作者 张生奇 房修岭 赵博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1253-1256,共4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价值。方法:确诊为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患者60例60眼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单纯注药组30例30眼,行玻璃体腔内雷珠单抗注射;联合治疗组30例30眼,...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价值。方法:确诊为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患者60例60眼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单纯注药组30例30眼,行玻璃体腔内雷珠单抗注射;联合治疗组30例30眼,先行玻璃体腔内雷珠单抗注射,再于注药1wk后行黄斑格栅样光凝。观察两组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显示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单纯注药组治疗后4,8,12wk的BCVA分别为0.390±0.075,0.367±0.088,0.319±0.064,CMT分别为221.63±112.34,337.73±99.56,432.92±100.46μm,与治疗前相比效果明显,但治疗后随访期间BCVA呈现下降趋势,CMT呈现上升趋势。而联合治疗组治疗后4,8,12wk的BCVA分别为0.385±0.036,0.382±0.079,0.377±0.097,CMT分别为249.77±106.55,270.40±92.88,275.84±97.34μm,可见治疗后效果满意,且随访期间疗效保持平稳。治疗后8,12wk联合治疗组BCVA及CMT均优于单纯治疗组(P<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更能保证疗效稳定而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格栅样光凝 糖尿病黄斑水肿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疗效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忠庆 张风禄 王真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60-563,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疗效,并分析对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7-01/2020-01我院收治的渗出型ARMD患者60例60眼...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疗效,并分析对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7-01/2020-01我院收治的渗出型ARMD患者60例60眼临床资料,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组30眼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组30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3mo时患者BCVA、CRT、脉络膜新生血管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2、3mo,两组患者BCVA(LogMAR)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CRT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组治疗1、2、3mo的CRT显著低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组(P<0.05);两组脉络膜新生血管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渗出型ARMD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二者在改善视力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康柏西普治疗渗出型ARMD在降低CRT方面更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雷珠单抗 康柏西普 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下载PDF
环形双泪道引流管植入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疗效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桂萍 邵燕 +2 位作者 李潇 岳予焕 夏改秀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726-1727,共2页
目的:探讨环形双泪道硅胶引流管植入术在治疗泪小管断裂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Ⅰ期泪小管断裂患者36例,全部患者在显微镜下寻找到泪小管两断端后经上、下泪点直接插入远、近两侧断端泪小管,再经泪囊插入鼻泪管至下鼻道,形成环... 目的:探讨环形双泪道硅胶引流管植入术在治疗泪小管断裂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Ⅰ期泪小管断裂患者36例,全部患者在显微镜下寻找到泪小管两断端后经上、下泪点直接插入远、近两侧断端泪小管,再经泪囊插入鼻泪管至下鼻道,形成环形支撑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36例术中全部成功吻合,无感染,术中插管顺利,留置6mo,观察10~18mo,留置的引流管无意外脱落。拔管后,32例(88.9%)治愈,无溢泪,泪道通畅,4例(11.1%)好转,轻度溢泪,泪道通而不畅,均无下睑外翻。结论:利用环形双泪道硅胶引流管植入术治疗泪小管断裂具有治愈率高、刺激性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双泪道硅胶引流管 泪小管吻合术 疗效
下载PDF
LASEK术中制作角膜瓣的时间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景新 张立莉 +3 位作者 谷保民 肖平 李洁 刘建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LASEK术中使用乙醇软化角膜上皮的理想时间和影响上皮瓣制作的原因。方法:总结2007-01/2008-03在我院行LASEK的581例(1146眼)使用200mL/L乙醇采取不同时间软化角膜制作上皮瓣,其中15s者67眼,18s者230眼,20s者271眼,22s者70眼,... 目的:探讨LASEK术中使用乙醇软化角膜上皮的理想时间和影响上皮瓣制作的原因。方法:总结2007-01/2008-03在我院行LASEK的581例(1146眼)使用200mL/L乙醇采取不同时间软化角膜制作上皮瓣,其中15s者67眼,18s者230眼,20s者271眼,22s者70眼,25s者235眼,28s者273眼。术前配戴角膜接触镜0.5a以上者424眼(37.00%)。结果:上皮瓣制作成功1019眼(88.92%),各时间组的成功率分别是:15s者58.21%,18s者85.65%,20s者87.82%,22s者91.43%,25s者94.47%,28s者94.87%。术前配戴角膜接触镜的424眼的成功率分别是15s者33.33%,18s者71.43%,20s者75.00%,22s者87.50%,25s者87.21%,28s者88.10%。无角膜接触镜配戴史722眼的成功率分别是:15s者72.09%,18s者96.21%,20s者95.32%,22s者94.74%,25s者98.66%,28s者97.88%。结论:LASEK术中采用200mL/L乙醇浸泡角膜的合理时间在术前无角膜接触镜配戴史的是18s,配戴角膜接触镜0.5a以上的应延长到25s,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是影响上皮瓣制作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K 角膜上皮瓣 角膜接触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