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演进历程、发展趋势与政策创新 被引量:91
1
作者 黄征学 蒋仁开 吴九兴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共9页
研究目的:探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历史沿革、发展趋势与政策创新。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土地用途管制阶段、生态要素用途管制阶段、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阶段、国... 研究目的:探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历史沿革、发展趋势与政策创新。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土地用途管制阶段、生态要素用途管制阶段、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阶段、国土空间用途管制阶段;(2)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与行政体制改革的相契合、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契合、与各类空间政策相契合、与信息融合相契合;(3)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实施机制要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技术手段,考虑不同层级政府的分工、不同部门的分工,建立指标+空间+清单的管理模式;创新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探索建立可交易发展权的政策设计;(4)高度重视法律法规在空间用途管制中的作用,强化依法管制、依法治国、高效治理等要求,并做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技术支撑。研究结论:从提高制度协同配合效率角度审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把握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的机构改革、技术调整、空间规划和政策延续等关键内容;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共同提高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用途管制 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制度演进
下载PDF
农地流转、职业分层与减贫效应 被引量:69
2
作者 周京奎 王文波 +1 位作者 龚明远 黄征学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5-171,共17页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了农地流转、职业分层对农村减贫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贫困家庭农地转出是推动家庭职业分层和减贫的重要动力;农地转出可以通过推动农村贫困家庭成员职业分层,进而影响贫困家庭...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了农地流转、职业分层对农村减贫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贫困家庭农地转出是推动家庭职业分层和减贫的重要动力;农地转出可以通过推动农村贫困家庭成员职业分层,进而影响贫困家庭减贫,职业分层是农地流转影响贫困家庭减贫的重要机制;农地转出对农村贫困家庭收入的影响,会因家庭所从事的非农工作的“职业声望”等级不同而表现出明显差异;对农地流转的多维减贫效应研究发现,农地转出对农村贫困家庭相对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均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扩展分析发现:相比土地价值较高的家庭,农地转出对土地价值较低的家庭具有更显著的减贫效应;贫困率越高的村,农地转出对提高家庭人均纯收入和降低家庭贫困发生率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家庭 农地流转 职业分层 减贫效应
原文传递
生产率进步影响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吗?——基于微观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49
3
作者 周京奎 王贵东 黄征学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0-115,共16页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在动态一般均衡框架下,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了农业生产率提高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农业生产率提高,农村家庭倾向于进行教育投资,进而提升了家庭人力资本积累;过去各期农业生产率...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在动态一般均衡框架下,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了农业生产率提高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农业生产率提高,农村家庭倾向于进行教育投资,进而提升了家庭人力资本积累;过去各期农业生产率对家庭人力资本积累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越早期的农业生产率变动,对家庭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越大;农业生产率的收入增长效应是提高家庭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重要机制;农业生产率提高对于从事农业生产家庭的人力资本积累提高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但对于从事非农生产家庭来说,农业生产率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则不很显著。上述结论意味着,国家惠农政策向农业生产率提高和教育投资领域倾斜,对于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一般均衡 农业生产率 人力资本积累
原文传递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34
4
作者 贾若祥 王继源 窦红涛 《改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7,共10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国区域之间异质性强,区域发展差异大,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大契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国区域之间异质性强,区域发展差异大,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大契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区域创新中心与区域产业体系深度融合发展,加强区域间协同融合,提高战略取向一致性,促进不同区域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形成合力,不断将我国区域空间回旋余地大的优势转化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加快形成多极点支撑、多层次联动、网络化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和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 区域发展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方向和任务研究 被引量:38
5
作者 刘峥延 毛显强 江河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19年第3期40-45,共6页
立足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现实形势和发展趋势,本文判断在“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将走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峰值期,但继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边际成本会上升。此外,“十四五”时期也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次要矛盾转化期、经... 立足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现实形势和发展趋势,本文判断在“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将走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峰值期,但继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边际成本会上升。此外,“十四五”时期也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次要矛盾转化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阶段性和区域性分异并存期。基于此,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和实施“两步走”战略的总体部署,进一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文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线和原则,以及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的路径和重大工程,以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
下载PDF
建立低收入群体长效增收机制的着力点、路径与建议 被引量:37
6
作者 黄征学 潘彪 滕飞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45,2,共9页
2020年我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以后,低收入群体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的重点关注对象。受工资性收入显著偏低影响,当前低收入群体总收入不到中高收入群体的八分之一,且有将近两成的低收入群体主要依赖转移性收入,增收基础并... 2020年我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以后,低收入群体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的重点关注对象。受工资性收入显著偏低影响,当前低收入群体总收入不到中高收入群体的八分之一,且有将近两成的低收入群体主要依赖转移性收入,增收基础并不稳固。未来,需要实施低收入群体收入倍增计划,以产业和就业为主攻方向,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提高工资性收入;以财税和信贷支持为关键抓手,改善外部发展环境,提高经营性收入;以资产和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领域,激发要素活力,提高财产性收入;以纵向和横向转移支付为重要补充,注重区域公平,提高转移性收入。在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更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多用市场化手段谋划建立低收入群体长效增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贫治理 低收入人群 收入结构 长效增收机制
原文传递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 被引量:36
7
作者 张可云 肖金成 +3 位作者 高国力 杨继瑞 张占仓 戴翔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29,共16页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治理矛盾突出。面对全球化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逐渐从外贸和投资主导转向内需和消费主导,现代化产业体系自主可控的迫切性进一步加强。2020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治理矛盾突出。面对全球化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逐渐从外贸和投资主导转向内需和消费主导,现代化产业体系自主可控的迫切性进一步加强。2020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首次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8月24日,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但新格局并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如何准确理解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如何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刊就上述问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展开讨论,以期对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启迪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国际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区域经济
下载PDF
中国南北方经济分化的现状、原因与对策——一个需要重视的新趋势 被引量:32
8
作者 周晓波 陈璋 王继源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39,共10页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区域经济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即南北经济增长出现分化现象,体现在GDP增速、投资增速、净出口差额、产业增加值比重等方面出现较大差异。基于GDP增速的结构分解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之前的全国经济增长放缓,主要...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区域经济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即南北经济增长出现分化现象,体现在GDP增速、投资增速、净出口差额、产业增加值比重等方面出现较大差异。基于GDP增速的结构分解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之前的全国经济增长放缓,主要是由发展程度较高的省份增速自然换挡导致的,而2013年以后则主要是由北方的资源型和重工业省份导致的。本轮南北经济分化现象,大宗商品价格的超预期下跌是其直接原因,而在中国长期的引进式技术进步方式下所形成的南北分工格局,是其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分化 区域分化 区域协调发展
下载PDF
中国水泥行业节能减排措施的协同控制效应评估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何峰 刘峥延 +2 位作者 邢有凯 高玉冰 毛显强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0-409,共10页
水泥行业是温室气体与局地污染物协同控制的重点行业。以往该行业的协同控制评估或针对个别企业,或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模拟模型结合情景分析评估行业协同减排效益,尚缺乏系统评估水泥行业全系列节能减排措施(或技术)协同控制效果的... 水泥行业是温室气体与局地污染物协同控制的重点行业。以往该行业的协同控制评估或针对个别企业,或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模拟模型结合情景分析评估行业协同减排效益,尚缺乏系统评估水泥行业全系列节能减排措施(或技术)协同控制效果的研究。文中首先测算水泥行业24项节能减排措施综合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量,再通过协同控制效应坐标系、交叉弹性、单位污染物减排成本等评估指标和方法,对这些措施开展协同控制效果评估。结果表明大多数节能减排措施可协同减排局地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潜力最大的是结构调整措施;能效提升与节能措施的协同减排成本较低,但减排潜力有限。本文强化了水泥行业节能减排措施的协同控制效能特性分析,可为水泥行业开展协同控制路径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行业 协同控制 碳减排 污染减排 效果评估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进展、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30
10
作者 黄征学 潘彪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0年第4期4-9,共6页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十年成效显著,对推进形成高效、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也存在着满足新形势的要求有难度、刚性管控不强、功能区划分技术方案不足、配套政策协同性不够、陆海统筹缺乏等问题。在国...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十年成效显著,对推进形成高效、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也存在着满足新形势的要求有难度、刚性管控不强、功能区划分技术方案不足、配套政策协同性不够、陆海统筹缺乏等问题。在国家规划体制改革后,主体功能区规划将融入到国土空间规划中,但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还会坚持,应该从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布局、建立"指标+空间+清单"的管控体系、优化空间功能定位和管控技术方案、完善重点政策和统筹推进陆海协同发展等方面,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国土空间规划 用途管控 战略 制度
下载PDF
全球产业布局调整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外迁问题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胡国良 王继源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64,共15页
本文通过构建中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从制造业的三个技术类别、两个发展阶段以及三个影响渠道定量测算了制造业外迁对中国GDP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对美出口以高技术产品为主,高技术制造业受美制约较大,需要重点关注;(2)... 本文通过构建中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从制造业的三个技术类别、两个发展阶段以及三个影响渠道定量测算了制造业外迁对中国GDP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对美出口以高技术产品为主,高技术制造业受美制约较大,需要重点关注;(2)制造业外迁通过直接效应、关联效应和溢出效应三个渠道产生影响,短期内直接效应是主要影响渠道,而长期内溢出效应是造成部门间差异的主要因素;(3)短期内低技术制造业外迁对国内GDP的影响程度最大,长期内中高技术制造业的影响将超过低技术制造业,而且中高技术制造业外迁更加不利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为减轻产业外迁的冲击,本文建议应对不同技术类别的制造业采取差异化政策,特别要注重强化中高技术制造业在产业链上的主导性与不可替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外迁 制造业外迁 产业链 产业结构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6
12
作者 党丽娟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0年第7期33-40,共8页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分析评价,有利于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本文从流域、省域、地市域3个尺...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分析评价,有利于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本文从流域、省域、地市域3个尺度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时空分析,结果表明:1998—2018年流域农业用水减少,工业用水基本稳定,居民生活、生态用水有所增加;流域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水平不断提升;流域地表水利用率高达71.6%,未来工业节水方向应是提高工业重复水利用率、减少工业废水排放;未来农业节水方向应将增设节水灌溉设施、改变种植结构和灌溉方式、提升用水水平等作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利用率 黄河流域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应评估与未来走向 被引量:25
13
作者 肖金成 张燕 马燕坤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9-59,共11页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增长极培育和城镇化推进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发展环境和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东西部发展差距趋于缩小。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西部地区...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增长极培育和城镇化推进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发展环境和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东西部发展差距趋于缩小。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西部地区既面临着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压力,同时也迎来了国家向西开放和推动内陆地区开放等新机遇。应顺应新时代、新趋势和新要求,围绕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沿着改善人民生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产业发展、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合作的路径,形成东中西互动、南北方共赢的西部开发开放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合作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基于技术进步视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周晓波 王继源 陈璋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共10页
本文以技术进步方式为分析视角,将中国经济分为引进技术和非引进技术两部门,分析引进技术对各部门的影响,并基于理论分析结果提出测算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方法。该方法不同于传统TFP(全要素生产率)算法依赖GDP增速,从而避免了使用TFP降... 本文以技术进步方式为分析视角,将中国经济分为引进技术和非引进技术两部门,分析引进技术对各部门的影响,并基于理论分析结果提出测算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方法。该方法不同于传统TFP(全要素生产率)算法依赖GDP增速,从而避免了使用TFP降低解释经济增速下降而可能存在的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我们通过选取WIOD公布的2000年到2014年投入产出表,根据测算方法,对各部门和经济总体的增长动力进行测算。发现中国的主要技术进步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方面,过去的引进技术方式已经进入末期,难以再支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的自主创新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有望成为未来新的增长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动力转换 引进技术 自主创新
原文传递
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及重点 被引量:21
15
作者 黄征学 王丽 《中国土地》 2020年第8期16-18,共3页
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中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规划、管制、标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从组织结构、体制机制、技术手段等方面,阐... 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中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规划、管制、标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从组织结构、体制机制、技术手段等方面,阐释了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并提出了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能力现代化 治理体系现代化 国土空间 体制机制 技术手段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重大意义及发展重点 被引量:14
16
作者 贾若祥 窦红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2,共12页
新时代新征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硬道理的应有之义。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 新时代新征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硬道理的应有之义。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又一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坚持创新是核心要素、人才是重要支撑,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创新驱动 人力资源 现代化产业体系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下载PDF
基于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城市群碳达峰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高国力 文扬 +1 位作者 王丽 徐睿宁 《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58,共20页
城市群是我国经济、人口高度集聚的地区,也是碳排放较为集中的空间单元,更是率先实现碳达峰的排头兵、领头雁。本文运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城市群碳排放的影响因素,预测了各城市群在不同情境下的碳排放量和碳达峰时间,构建了压力、潜力... 城市群是我国经济、人口高度集聚的地区,也是碳排放较为集中的空间单元,更是率先实现碳达峰的排头兵、领头雁。本文运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城市群碳排放的影响因素,预测了各城市群在不同情境下的碳排放量和碳达峰时间,构建了压力、潜力和动力指数,对城市群碳达峰压力、碳减排潜力和碳减排达峰动力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人口规模、富裕程度、城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对城市群碳排放量产生显著影响。对城市群碳达峰的预测结果表明,哈长、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在四种情景下均能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北部湾、关中平原和兰州-西宁城市群在低增长慢降耗情境和低增长快降耗情境下能够在2025—2028年实现碳达峰,而在高增长慢降耗情境和高增长快降耗情境下无法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呼包鄂榆城市群在四种情境下都无法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进一步研究指出,应根据碳达峰压力、碳减排潜力和碳减排达峰动力对城市群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城市群提出差异化的碳达峰实现路径。本文认为,各城市群要通过制定差异化碳达峰目标、推动差异化碳达峰路径模式、明确差异化减碳降碳重点领域、加大低碳脱碳技术研发应用、推动多样化低碳战略性平台建设、完善推进碳达峰监督考评机制,从而率先实现碳达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STIRPAT 碳达峰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农业社会化服务:衔接赋能抑或歧视挤出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哲晰 潘彪 +2 位作者 高鸣 穆月英 徐雪 《农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9-144,共16页
农业社会化服务被赋予衔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重要使命,其经营成色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何种影响是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对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购买决策及其影响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设施蔬菜种植户调研数据,运用内生转换模型... 农业社会化服务被赋予衔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重要使命,其经营成色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何种影响是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对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购买决策及其影响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设施蔬菜种植户调研数据,运用内生转换模型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小农户的提效、增收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充足、农地普遍细碎化情况下,经营规模的差异并未显著影响农户获得服务的概率,小农户不会因为经营规模偏小而难以获得农业社会化服务;使用农业社会化服务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提效增收功效,特别是通过要素补充与要素替代作用,小农户生产效率和家庭收入的提升幅度明显高于规模经营农户,实现了提效增收“双衔接”。进一步强化这种积极作用,应继续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不同类型服务主体的功能和优势;创新服务机制,优化服务联结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延伸服务领域,适当向产前、产后环节拓展;完善政策支持,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小农户 生产效率 农民收入 内生转换模型
原文传递
“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方向和策略 被引量:17
19
作者 刘峥延 毛显强 江河 《环境保护》 CSSCI 2019年第9期37-41,共5页
本文对"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所处的阶段和时期做了分析,提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线应该是"巩固、调整、充实、提高",原则是"分类推进、精准施策、协同治理、社会共治",并提出了"... 本文对"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所处的阶段和时期做了分析,提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线应该是"巩固、调整、充实、提高",原则是"分类推进、精准施策、协同治理、社会共治",并提出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方向:完善制度建设,夯实生态环境保护基础;健全管控手段,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强化科技支撑,建立有效的科研保障体系;实施重点工程,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五” 生态环境保护 精准施策 社会共治 生态修复 协同治理
下载PDF
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协同的难点及建议 被引量:17
20
作者 黄征学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4,共6页
规划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以来,国家不断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协调规划之间的关系。党的十九大以来,规划管理机构加快调整,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更加明确。但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协同依然面临四大难点,即规划... 规划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以来,国家不断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协调规划之间的关系。党的十九大以来,规划管理机构加快调整,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更加明确。但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协同依然面临四大难点,即规划衔接机制不健全、规划审批机制不协同、规划期限与层级不一致和规划实施协同性不高。针对这些难点,本文认为要从编制、审批、实施等方面构建全方位、全流程、全链条的融入机制,特别是要重视发挥规划评怙和年度计划的作用以及重新归类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弥合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期限和层级不一致的问题。同时,以畅通两大规划信息平台为突破口,提高规划的协同性,提升规划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体制 发展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 协同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