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 被引量:957
1
作者 张培震 邓起东 +5 位作者 张国民 马瑾 甘卫军 闵伟 毛凤英 王琪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4期12-20,共9页
中国大陆晚新生代和现代构造变形以地块运动为主要特征,活动地块是被形成于晚新生代、晚第四纪(10~12万年)至现今强烈活动的构造带所分割和围限、具有相对统一运动方式的地质单元。不同活动地块的运动方式和速度是不同的,地块间的差异... 中国大陆晚新生代和现代构造变形以地块运动为主要特征,活动地块是被形成于晚新生代、晚第四纪(10~12万年)至现今强烈活动的构造带所分割和围限、具有相对统一运动方式的地质单元。不同活动地块的运动方式和速度是不同的,地块间的差异运动在其边界最强烈。强震是在区域构造作用下,应力在变形非连续地段不断积累并达到极限状态后突发失稳破裂的结果,活动地块边界带由于其差异运动强烈而构造变形非连续性最强,最有利于应力高度积累而孕育强震。我国大陆几乎所有8级和80%~90%的7级以上强震发生在活动地块边界带上,表明地块间的差异运动是大陆强震孕育和发生的直接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强震活动 活动地块 晚新生代 构造变形 地块运动 差异运动
原文传递
利用遥感技术研究断层现今活动的探索——以玛尼地震前后断层相互作用为例 被引量:80
2
作者 马瑾 单新建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0-215,共6页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了利用遥感技术探测活动断层现今活动的新思路。以1997年玛尼 7.9级地震为例 ,研究了地震前后震中周围地区地温图像的动态演化。研究证实在玛尼地震前 2 0d阿尔金断裂带的东段就开始出现增温现象 ,然后逐渐扩...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了利用遥感技术探测活动断层现今活动的新思路。以1997年玛尼 7.9级地震为例 ,研究了地震前后震中周围地区地温图像的动态演化。研究证实在玛尼地震前 2 0d阿尔金断裂带的东段就开始出现增温现象 ,然后逐渐扩展 ,形成了明显的条带。这条带一直持续到 11月 8日玛尼强震的发生。地震后此增温异常条带逐渐消逝。而引发玛尼地震的玛尔盖茶卡断层在震前 2d才开始出现增温异常。图像的变化过程显示 ,玛尼地震与阿尔金断裂带活动的明显增强过程之间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说明两断层间存在相互作用以及变形异常—断层现今活动—地震三者间有密切关系。此外 ,还针对深入研究断层现今活动及断层相互作用的需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地温 热红外异常 地震前兆 断层活动
下载PDF
岩石破裂过程中电阻率变化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70
3
作者 郝锦绮 冯锐 +2 位作者 周建国 钱书清 高金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26-434,T006,共10页
受压岩石在破裂过程中 ,视电阻率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其异常形态与实验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实验中对磁铁石英岩样品施加了单轴压缩 ,岩石的破裂经反复加载和卸载实现 ,并在岩样的裂隙中注入了食盐溶液 .在实验的各阶段 ,对样品的主剖面重... 受压岩石在破裂过程中 ,视电阻率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其异常形态与实验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实验中对磁铁石英岩样品施加了单轴压缩 ,岩石的破裂经反复加载和卸载实现 ,并在岩样的裂隙中注入了食盐溶液 .在实验的各阶段 ,对样品的主剖面重建出一系列内部真电阻率分布的图像 ,揭示了介质内的微细结构 ,从而探讨了视电阻率变化的原因 .实验发现 ,岩石中裂隙的存在及所含液体的饱和状态 ,是岩石在主破裂前控制电阻率变化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低应力状态属常态导电过程 ,孔隙度的变化是主要因素 ;高应力状态属裂隙表面导电机制 ,随着破裂面在岩体内部出现 ,水和孔隙有了完全贯通的平面 ,多种导电机制都得以发挥作用 .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破裂过程 电阻率层析成像 岩石压力实验 裂隙 流体 导电结构 孔隙度
下载PDF
利用差分干涉雷达测量技术(D-InSAR)提取同震形变场 被引量:48
4
作者 单新建 马瑾 +1 位作者 王长林 柳稼航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3-420,共8页
简要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差分干涉雷达测量技术,并对干涉测量精度进行了简单讨论.以西藏玛尼地区为例,通过三通差分干涉处理,获取了玛尼地震同震形变场.结果表明:形变场长200 km、宽115 km.干涉条纹以北东东向发震断层—... 简要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差分干涉雷达测量技术,并对干涉测量精度进行了简单讨论.以西藏玛尼地区为例,通过三通差分干涉处理,获取了玛尼地震同震形变场.结果表明:形变场长200 km、宽115 km.干涉条纹以北东东向发震断层——玛尔盖茶卡断层为中心分布,且基本与发震断层平行;通过对干涉形变图进行分析,发震断层可分为3段,其中西段长约23 km,中段长约60 km,东段长约26 km,整个发震断层共长110 km;震中附近最大隆起斜距向位移量为162.4 cm,断层西侧最大沉降斜距向位移量为103.6 cm,震中最大地面水平位错为7.96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干涉雷达测量技术 玛尼地震 同震形变场 发震断层 多普勒频移效应
下载PDF
伽师强震群震源破裂特征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5
5
作者 单新建 何玉梅 +3 位作者 朱燕 马宝柱 张桂芳 杨成荣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16-425,共10页
为深入研究 1 997年新疆伽师地区连续发生的强震群的震源破裂特征 ,利用全球数字地震台网 (GDSN)宽频带数字资料及区域台网资料 ,较详细地研究了伽师强震群的震源机制及震源破裂特征 .结果表明 :伽师强震群的震源机制解主要有走滑和正... 为深入研究 1 997年新疆伽师地区连续发生的强震群的震源破裂特征 ,利用全球数字地震台网 (GDSN)宽频带数字资料及区域台网资料 ,较详细地研究了伽师强震群的震源机制及震源破裂特征 .结果表明 :伽师强震群的震源机制解主要有走滑和正倾两种破裂类型 ,其共同特点是主压应力轴方向沿北北东向 ,主张应力轴沿北西向 ,与区域构造应力场方向存在差异 ,具有明显局部特征 ;从震源破裂特征来看 ,伽师强震的滑动尺度、上升时间和持续时间均较小 ,震源破裂面积不大 ,是由一点向四周快速扩散的脆性破裂 ,无明显伸展方向 ;伽师强震群的破裂断层面为北东向 ,与震源深度梯度变化带、地壳接触变形梯度变化带、等烈度线以及地震扩展方向吻合 ;伽师强震群是在近南北向挤压环境下 ,在震源区附近剪切和张扭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多次沿北东向的脆性快速破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师强震群 震源机制 震源破裂特征 张性破裂 左旋走滑
下载PDF
交叉断层的交替活动与块体运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1
6
作者 马瑾 马胜利 +2 位作者 刘力强 刘天昌 吴秀泉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5-73,共9页
通过物理模拟证明交叉断层上会交替地发生失稳事件。两条交叉的断层在活动中既相互促进 ,又相互制约 ,即一条断层既可能使另一条断层发生闭锁而积累应变 ,又可能触发其错动。每条断层的位移速率、总位移量以及失稳事件数与断层方向和主... 通过物理模拟证明交叉断层上会交替地发生失稳事件。两条交叉的断层在活动中既相互促进 ,又相互制约 ,即一条断层既可能使另一条断层发生闭锁而积累应变 ,又可能触发其错动。每条断层的位移速率、总位移量以及失稳事件数与断层方向和主压应力轴的夹角有关。各断层段的位移有时体现为断层围限块体的平移运动 ,而有时则体现为块体的旋转运动。发生在不同部位的失稳事件影响范围不同 ,在正应力较大的断层上失稳事件影响范围大。涉及交叉断层的较大失稳事件发生前常出现前兆性小事件。交叉断层的交替活动实际上由变形场中块体的运动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断层 交替活动 块体活动 物理场观测
下载PDF
利用星载D-INSAR技术获取的地表形变场研究张北-尚义地震震源破裂特征 被引量:19
7
作者 单新建 马瑾 +3 位作者 宋晓宇 王超 柳稼航 张桂芳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9-126,共8页
近 10年来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 (D INSAR ,DifferentialInterferometricSyn theticApertureRadar,简称 :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已成为极具有潜力的空间对地观测新技术。但如何利用D INSAR测量结果来揭... 近 10年来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 (D INSAR ,DifferentialInterferometricSyn theticApertureRadar,简称 :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已成为极具有潜力的空间对地观测新技术。但如何利用D INSAR测量结果来揭示震源破裂信息 ,成为目前被关注的问题。本文简单地论述了震源位错模型的基本原理 ,并以 1998年 1月 10日张北 -尚义地震为例 ,利用差分干涉形变场图像 ,采用弹性半空间介质中的震源位错模型 ,正演了发震断层某些几何学和运动学性质。结果表明 :张北 -尚义地震破裂面属左旋逆走滑断层 ,走向SEE NWW2 72° ,倾角 4 6° ;破裂方向为由SEE至NWW的单侧破裂 ;破裂面长 9km ,宽 8km ,深度 8km ;三个方向的位移矢量分别为 :2 90mm、5 6 0mm和 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形变场 雷达差分干涉形变图 震源位错 震源特征 张北-尚义地震
下载PDF
鄂尔多斯地块运动的整体性与不同方向边界活动的交替性 被引量:31
8
作者 范俊喜 马瑾 甘卫军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4期119-128,共10页
基于鄂尔多斯地块周边的GPS资料,我们发现地块南北边界的左旋错动速率比东西边界的右旋错动速率大2~3倍,而基于地质资料和几十年来的测量资料,大多数研究者强调鄂尔多斯地块东西边界的右旋错动和地块的逆时针旋转特征,针对上述矛盾,本... 基于鄂尔多斯地块周边的GPS资料,我们发现地块南北边界的左旋错动速率比东西边界的右旋错动速率大2~3倍,而基于地质资料和几十年来的测量资料,大多数研究者强调鄂尔多斯地块东西边界的右旋错动和地块的逆时针旋转特征,针对上述矛盾,本文利用地块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和地形变测量资料(包括GPS和水准),分析了地块周边的地震活动随时间的变化,认识到鄂尔多斯地块的南北边界与东边界的构造活动存在交替性以及鄂尔多斯地区的构造运动以地块为单元的运动特点。鄂尔多斯地块与周边地块间的相对运动是通过它们之间边界带的变形和相对位移来实现的,近几年来,鄂尔多斯地块的南北边界带处于活动时期,但从长时期来看,鄂尔多斯地块相对阿拉善和阴山地块向东南运动,同时伴随着逆时针方向的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 鄂尔多斯地块 地块运动 交替性 构造运动 相对运动 相对位移
原文传递
由包体推导的河北汉诺坝下地壳—上地幔地温线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3
9
作者 史兰斌 林传勇 +1 位作者 陈孝德 韩秀伶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46,共10页
通过对采自河北汉诺坝玄武岩中的下地壳和上地幔包体的详细研究 ,建立了本区下地壳—上地幔地温线。该地温线高于大洋地温线和古老地盾地温线 ,接近克拉通边缘的地温线 ,符合该区的大地构造环境。由该地温线建立的下地壳—上地幔地质结... 通过对采自河北汉诺坝玄武岩中的下地壳和上地幔包体的详细研究 ,建立了本区下地壳—上地幔地温线。该地温线高于大洋地温线和古老地盾地温线 ,接近克拉通边缘的地温线 ,符合该区的大地构造环境。由该地温线建立的下地壳—上地幔地质结构剖面表明 ,该区下地壳主要由不同类型的麻粒岩相岩石组成 ,其化学成分以镁铁质为主 ,深度范围为 2 5~ 4 2km。上地幔由超镁铁质的二辉橄榄岩组成 ,在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和石榴石二辉橄榄岩之间有一过渡层。由地温线确定的壳幔边界位于 4 2km附近 ,与地震资料确定的莫霍面一致 ,但在壳幔边界之上的下地壳底部有下地壳麻粒岩和超镁铁质岩的互层。这一现象可以解释在下地壳底部常见的层状反射层。该区岩石圈底界大约在 95km ,其下的软流层仍由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地壳 上地幔 幔源包体 麻粒岩包体 地温线
下载PDF
华北地区壳内低速层与地壳流变的关系及其对强震孕育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周永胜 何昌荣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4-132,共9页
京津唐张地区普遍存在壳内低速层 ,鄂尔多斯块体内部没有发现低速层 ,壳内低速层的这种分布受新生代裂陷伸展的控制。华北地区中地壳下部和下地壳低速层是岩石塑性流变的结果 ,中地壳上部低速层是地壳裂陷伸展时形成的水平拆离带和韧性... 京津唐张地区普遍存在壳内低速层 ,鄂尔多斯块体内部没有发现低速层 ,壳内低速层的这种分布受新生代裂陷伸展的控制。华北地区中地壳下部和下地壳低速层是岩石塑性流变的结果 ,中地壳上部低速层是地壳裂陷伸展时形成的水平拆离带和韧性剪切带 ,岩石各向异性和流体作用可能是引起低速的原因。壳内软弱层 (低速和塑性流变层 )增强了块体层间的解耦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流变 低速层 塑性流变 强震孕育 华北地区 新生代 裂陷伸展
下载PDF
地壳不同深度温压条件下花岗岩变形破坏及声发射时序特征 被引量:28
11
作者 蒋海昆 张流 周永胜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5-403,共9页
不同深度温压条件下的三轴压缩实验结果表明 ,花岗岩强度随深度持续增加直至30 km左右 .在地壳浅表部位 ,岩石破坏表现为低压突发或准突发失稳 ,破坏前后有分布大体均匀的声发射 ( acoustic emission,以下简称 AE)事件发生 ;向下进入以... 不同深度温压条件下的三轴压缩实验结果表明 ,花岗岩强度随深度持续增加直至30 km左右 .在地壳浅表部位 ,岩石破坏表现为低压突发或准突发失稳 ,破坏前后有分布大体均匀的声发射 ( acoustic emission,以下简称 AE)事件发生 ;向下进入以渐进式破坏为特征的深度范围时 ,破坏前基本没有或仅有很少的、随时间逐渐稀疏的 AE分布 ,破坏后也仅有极少的 AE被记录到 ;在更深的以高压准突发失稳为特征的深度范围 ,破坏前依然 AE极少 ,但破坏后伴随不等周期粘滑应力降的产生而有较多的 AE被记录到 ;在更高的温压条件下 (约2 6km) ,破坏形式为高压突发失稳 ,破坏前即有逐渐密集、累积频次呈指数增加的 AE活动 ;在 35km深度附近 ,岩石强度急剧降低 ,样品表现为半延性、延性渐进式破坏 ,无 AE记录 .声发射 b值随深度增加似有减小的趋势 ,并且 b值在岩石破坏前略小于破坏后 .声发射时间序列奇异性强度因子 α的数值分布范围在 1 8km左右深度的温压条件下最宽 ,表明其标度类型最多 ,结构最为复杂、无序 ;在浅部及更深部位的温压条件下均变窄 .因而 ,当温压条件模拟真实的地壳深度向下改变时 ,微破裂时间序列奇异性强度因子α的分布范围可能会经历“由窄变宽、再由宽变窄”的变化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花岗岩 变形破坏 声发射 标度指数谱
下载PDF
不同结构岩石标本声发射b值和频谱的时间扫描及其物理意义 被引量:25
12
作者 刘力强 马胜利 +3 位作者 马瑾 扈小燕 刘天昌 吴秀泉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1-492,共12页
对几种不同结构的岩石标本在变形过程中声发射b值和频谱随时间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 ,其中包括完整花岗岩标本、含有天然愈合节理的花岗岩标本、含有拉张型和挤压型雁列式断层以及平直断层的标本等。研究表明 ,声发射b值和频谱的特... 对几种不同结构的岩石标本在变形过程中声发射b值和频谱随时间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 ,其中包括完整花岗岩标本、含有天然愈合节理的花岗岩标本、含有拉张型和挤压型雁列式断层以及平直断层的标本等。研究表明 ,声发射b值和频谱的特征不仅会受标本结构的影响 ,而且在同一标本的不同变形阶段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其机制与变形方式以破裂为主或以摩擦为主有关。当变形以破裂为主时 ,声发射b值和频谱在失稳前会出现明显的下降 ;当变形以摩擦为主时 ,声发射b值和频谱在失稳前变化相对较小 ,且上升或下降均可能出现。实验结果意味着b值和频谱特征作为失稳前兆 ,在不同的构造环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b值时间扫描 频谱时间扫描 失稳机制 构造环境 断裂构造 岩石 变形方式 地震
下载PDF
雁列式断层组合变形过程中的声发射活动特征 被引量:27
13
作者 蒋海昆 马胜利 +2 位作者 张流 侯海峰 曹文海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5-396,共12页
着重研究拉张或挤压型雁列式断层标本变形过程中声发射(简称AE,下同)的时空演化特征. 结果表明,预置构造对AE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随着差应力的增加,AE首先在两个端点附近丛集,之后向两端点连线附近集中,出现明显的破裂局部... 着重研究拉张或挤压型雁列式断层标本变形过程中声发射(简称AE,下同)的时空演化特征. 结果表明,预置构造对AE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随着差应力的增加,AE首先在两个端点附近丛集,之后向两端点连线附近集中,出现明显的破裂局部化现象,较大事件还通常集中于某一端点附近反复发生. 前期微破裂丛集图象指示后期宏观破裂的扩展方向及扩展范围. 拉张和挤压型雁列区宏观破裂方向分别与轴向应力方向垂直和平行. 雁列式断层标本变形过程中,破裂前的弱化阶段相对较长、弱化过程明显. 微破裂事件累积频次指数增长可能是系统失稳前的典型征兆之一,而雁列区宏观破裂之后,AE数量逐渐减少、应变释放相对减弱. 摩擦滑动过程中,大的粘滑失稳前未见有AE活动前兆性的增强过程.雁列区的b值变化在失稳前显示“趋势性降低—快速回升”这一典型的变化过程,“b值降低”一般发生在差应力增强过程之中,并有可能延续至弱化阶段,而“快速回升”则一般发生在破裂失稳前的短时期内. 对比研究表明,构造差异所导致的b值差异远大于b值随差应力的增加而产生的变化量,而对同一构造标本,力学状态的改变会导致AE序列时序特征的急剧变化,较高的加载速率对应较高的应变能释放及明显的低b值. 先期破碎带由于较低的破坏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拉张型雁列式断层 挤压型雁列式断层 双轴破裂实验 差应力 地震前兆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星载INSAR技术在不同地形地貌区域的DEM提取及其应用评价 被引量:15
14
作者 单新建 宋晓宇 +1 位作者 柳稼航 王长林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4期2074-2079,共6页
利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测量技术(INSAR)获取了3个典型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基础上,结合我国1:25万数字高程模型,对所获取的DEM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了INSAR技术的适用范围和测量精度.结果表明:在植被稀少、地表干燥的平原、山脉... 利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测量技术(INSAR)获取了3个典型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基础上,结合我国1:25万数字高程模型,对所获取的DEM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了INSAR技术的适用范围和测量精度.结果表明:在植被稀少、地表干燥的平原、山脉和丘陵地区,图像对相关性较好,高程误差为4~6m,所获取的DEM明显优于1:25万DEM;在植被茂密地区,图像对相关性较差,高程误差在30m左右,其精度不如1:25万DEM;在植被较薄(灌木)的地区,利用Tandem干涉对,也可获得10m左右的测量精度;在湖面、河面等水面区域,由于出现无信号的热噪区域,将产生较大的局部误差.研究表明利用星载INSAR技术在植被稀少、自然条件复杂的我国西部地区开展地形测绘工作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测量 数字地面模型 精度评价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星载INSAR技术 地形地貌测量 干涉纹图
原文传递
地壳岩石变形行为的转变及其温压条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周永胜 何昌荣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7-178,共12页
岩石脆延性转化 (brittle ductiletransition)和脆塑性转化 (brittle plastictransition)是不同的概念。脆延性转化指从岩石的局部变形破坏到宏观均匀流动变形的转化 ,它与宏观结构和力学行为的变化相关。脆塑性转化指脆性向晶体塑性变... 岩石脆延性转化 (brittle ductiletransition)和脆塑性转化 (brittle plastictransition)是不同的概念。脆延性转化指从岩石的局部变形破坏到宏观均匀流动变形的转化 ,它与宏观结构和力学行为的变化相关。脆塑性转化指脆性向晶体塑性变形的转化 ,它与力学行为和微观机制的变化相关。通过地壳中最主要的石英、长石的实验室和野外变形温压条件对比发现 ,达到相同的变形特征 ,在实验室和野外所需温压条件不同。建立变形机制图使解决这一矛盾成为可能。但受实验资料的限制 ,目前几种主要岩石的变形机制图还无法建立。因此 ,通过对实验与自然环境下变形特征及微观机制对比 ,找出两者温压条件的差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延性转化 脆塑性转化 地壳 岩石变形 温压条件
下载PDF
断层上的地震成核过程与前兆模拟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何昌荣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3,共13页
为了把握断层上地震的前兆规律 ,对连续介质中断层面上的地震成核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摩擦采用了速率及状态依赖性本构关系 ,并考虑了正应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成核的后期阶段 :①最大位移速率单调加速增加 ;②滑动热点 (最... 为了把握断层上地震的前兆规律 ,对连续介质中断层面上的地震成核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摩擦采用了速率及状态依赖性本构关系 ,并考虑了正应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成核的后期阶段 :①最大位移速率单调加速增加 ;②滑动热点 (最大滑动速率处 )在后期阶段开始自发性迁移 ,且在空间上连续 ;③当最大滑动速率达到可以明显探测的量级时 (高于加载速率一个数量级以上 ) ,倒计时间为 2 0小时或更长一些 ,这时的速率变化可作为临震预测标志 ;④平均滑动速率与倒计时间的关系在临震阶段呈对数线性趋势 ,由此可推测微震活动增长率与倒计时间同样存在对数线性关系 ;⑤正应力的变化对上述时间尺度有延长作用 ,使之大致增加到原数值的 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地震成核 摩擦 数值模拟 地震前兆
下载PDF
菱铁矿热转变过程中岩石磁学性质基本特征 被引量:17
17
作者 潘永信 林缅 郝锦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56-763,共8页
利用吉林大栗子铁矿纯菱铁矿样品,系统测量了菱铁矿在空气环境下热处理产物的磁化特征.揭示出其饱和等温剩磁(SIRM)、剩磁矫顽力(H(cr))和居里温度(Tc)随加热温度升高而发生的系列变化,美铁矿氧化过程中准稳定态磁性... 利用吉林大栗子铁矿纯菱铁矿样品,系统测量了菱铁矿在空气环境下热处理产物的磁化特征.揭示出其饱和等温剩磁(SIRM)、剩磁矫顽力(H(cr))和居里温度(Tc)随加热温度升高而发生的系列变化,美铁矿氧化过程中准稳定态磁性矿物磁赤铁矿(r-Fe2O3)是中间产物之一,并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X射线衍射和穆斯堡尔(Mossbauer)效应等分析结果证实了岩石磁学研究所揭示的菱铁矿氧化中磁性矿物转变过程.菱铁矿氧化过程中结晶结构的转变可能会影响其氧化产物的磁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剩磁 居里温度 剩磁矫顽力 菱铁矿 岩石磁学
下载PDF
不同温压条件下居庸关花岗岩脆塑性转化与失稳型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周永胜 蒋海昆 何昌荣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9-400,共12页
为研究花岗岩的脆塑性转化和失稳型式 ,在固体围压介质三轴实验系统上进行了 3组高温高压实验。结果表明 ,温度小于 30 0℃时花岗岩为脆性破裂 ,大于 80 0℃时为塑性变形 ,在30 0~ 60 0℃ ,花岗岩为半脆性破裂和碎裂流动 ,在 60 0~ 8... 为研究花岗岩的脆塑性转化和失稳型式 ,在固体围压介质三轴实验系统上进行了 3组高温高压实验。结果表明 ,温度小于 30 0℃时花岗岩为脆性破裂 ,大于 80 0℃时为塑性变形 ,在30 0~ 60 0℃ ,花岗岩为半脆性破裂和碎裂流动 ,在 60 0~ 80 0℃ ,花岗岩为半脆性流动。花岗岩的渐进破坏发生在低压区域 ;突发失稳发生在室温高压 (≥ 30 0MPa)和高温高压 (5 5 0℃ 60 0MPa~65 0℃ 70 0MPa)两个区域 ;在突发失稳与渐进破坏区域之间存在大范围的准突发失稳区。在实验温压范围内 ,影响花岗岩脆塑性转化的首要因素是温度 ,其次是围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塑性转化 失稳型式 花岗岩 温度 围压
下载PDF
地震前长周期事件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唐林波 李世愚 +3 位作者 苏昉 孙为 刘建新 和雪松 《国际地震动态》 2002年第4期1-6,共6页
自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 ,已经积累了许多地震前长周期事件的观测资料。这些长周期事件可以被很多不同的观测系统记录到 ,如跨断层形变、超低频电磁异常、次声波异常、井下低频导波、井水水位等。理论上对地震前长周期事件已给出了许多论... 自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 ,已经积累了许多地震前长周期事件的观测资料。这些长周期事件可以被很多不同的观测系统记录到 ,如跨断层形变、超低频电磁异常、次声波异常、井下低频导波、井水水位等。理论上对地震前长周期事件已给出了许多论证 ,例如 ,震前的断层蠕动、静地震与慢地震、断层的断裂预扩展和地震成核等。解决震前长周期事件的地面可测性 ,对突破“震前平静”带来的短临预测的困惑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蠕动 地震前兆 断裂预扩展 超低频电磁异常 次声波
下载PDF
新疆伽师强震群的震源破裂特征 被引量:18
20
作者 单新建 何玉梅 +2 位作者 朱燕 马宝柱 杨成荣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8,共10页
利用国内外短周期P波初动符号及全球数字地震台网 (GDSN)的宽频带数字记录资料 ,研究了 1997年 1月 2 3日至 1997年 11月 4日伽师强震群的震源机制解和伽师强震群中的 5个强震、后续地震及其周边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从震源机制解来看 ... 利用国内外短周期P波初动符号及全球数字地震台网 (GDSN)的宽频带数字记录资料 ,研究了 1997年 1月 2 3日至 1997年 11月 4日伽师强震群的震源机制解和伽师强震群中的 5个强震、后续地震及其周边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从震源机制解来看 ,伽师强震群主要有走滑和正倾两种破裂类型 ,主压应力轴方向主要为NNE向和近垂直 ,而主张应力轴为NW向并近水平 ,与区域构造应力场方向存在差异 ,具有明显的局部特征。从破裂过程看 ,伽师强震群的破裂过程相对简单 ,破裂面积不大 ,上升时间较短 ,是由一点向四周快速扩散的脆性破裂 ,无明显的伸展方向 ,与阿图什地震完全不同。研究结果表明 ,伽师强震群与震源附近的地壳结构在垂向和横向上的非均匀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而阿图什地震与塔里木盆地的现今构造运动关系密切。伽师强震群是在震源区附近地壳上部垂向和水平向力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多次沿NNE向的快速脆性破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师强震群 震源机制 破烈过程 构造运动 新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