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表基质在中国黑土地资源调查评价中的应用探讨--基于黑龙江宝清地区地表基质调查 被引量:13
1
作者 侯红星 葛良胜 +6 位作者 孙肖 孔祥斌 卢卫华 秦天 孔繁鹏 杨华本 杨柯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64-2276,共13页
地表基质是自然作用形成的,正在或可以孕育支撑各类自然资源的基础物质。岩、砾、砂、土、泥等不同类型的地表基质通过自然作用同水、气、生等物质有机组合形成地表基质层,与地表覆盖层相互孕育支撑、演替互馈,维持着地球表层生态系统... 地表基质是自然作用形成的,正在或可以孕育支撑各类自然资源的基础物质。岩、砾、砂、土、泥等不同类型的地表基质通过自然作用同水、气、生等物质有机组合形成地表基质层,与地表覆盖层相互孕育支撑、演替互馈,维持着地球表层生态系统正常运转,同时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态和生活服务。中国东北黑土地作为弥足珍贵的自然资源,是特殊的地表基质层,支撑孕育了大面积的耕地和林地,发挥了不容忽视的生产、生态服务功能。黑土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重视。通过宝清地区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构建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内容、指标要素和技术要求,开展黑土地表基质数量、质量、结构、功能“四位一体”调查评价,在基本查明宝清地区黑土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黑土资源合理开发的适宜性评价建议。基于地表基质的黑土地资源适宜性综合调查评价,对科学合理利用开发黑土资源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基质 自然资源 黑土地 适宜性评价
原文传递
盐湖卤水型锂矿基本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潜力评价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卓 黄冉笑 +4 位作者 吴大天 许逢明 孙巍 张德会 赵院冬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117,共16页
【研究目的】近年来,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锂电池需求旺盛,锂矿资源争夺激烈。相比于目前主要开发的硬岩型锂矿,盐湖卤水型锂矿有着“量大、绿色、经济”的优势,随着卤水提锂工艺的不断进步,盐湖型锂矿的产能将进一步得到释放;中国是盐... 【研究目的】近年来,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锂电池需求旺盛,锂矿资源争夺激烈。相比于目前主要开发的硬岩型锂矿,盐湖卤水型锂矿有着“量大、绿色、经济”的优势,随着卤水提锂工艺的不断进步,盐湖型锂矿的产能将进一步得到释放;中国是盐湖卤水型锂矿的主要分布国家之一,占世界总资源量的比例排在第五位。在世界锂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总结盐湖卤水型锂矿的分布特征、水化学类型分类和矿物组合,估算潜在资源量以及提出评价盐湖卤水型锂矿的方法,对合理安排勘查和开发投入,以及规划国家新能源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搜集已公开发表或出版的盐湖卤水型锂矿资料,从分布、成矿地质条件方面分析基本特征,并对潜在资源量估算以及开发利用潜力评价进行评述。【研究结果】全球盐湖卤水型锂矿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南美安第斯高原、美国西部高原和中国青藏高原3个盐湖聚集区,其形成主要受大地构造背景、断层活动断裂以及气候海拔等条件控制。中国青藏高原盐湖卤水型锂矿资源不同于另两大盐湖聚集区的是,其构造背景属于陆陆碰撞,而非洋壳俯冲。由南到北还可进一步分为西藏和青海两个盐湖地区,青海地区镁锂比较高,不适用于传统的蒸发沉淀法,新兴的提锂方法成本又较高,因而在开发和技术条件方面需要谨慎评价。【结论】通过已公开的相关资料,对南美安第斯高原、美国西部高原和中国青藏高原3个盐湖聚集区的含矿系数N和收获系数HI进行了计算,提出了估算潜在资源量的一般公式。并依据盐湖卤水锂矿开发评价的关键要点,运用lg(Li+)-lg(Mg/Li)碳酸锂价格象限判别图解对世界各大盐湖聚集区锂矿的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锂价格处于低位(碳酸锂价格≤10万元/t)时,盐湖品质排序为:中国西藏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卤水型 基本特征 潜力评价 矿产勘查工程
下载PDF
地表基质调查内容及要素–属性指标体系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侯红星 葛良胜 +6 位作者 孙肖 卢卫华 鲁敏 秦天 杨华本 杨柯 孔繁鹏 《自然科学》 2021年第4期433-442,共10页
地表基质层是自然资源三维立体分层分类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层位,是支撑孕育地球表面森林、草原、水、湿地等各门类自然资源的基础物质层,其类型、分布、理化性质和不同景观属性等特征直接影响和作用于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影响生态... 地表基质层是自然资源三维立体分层分类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层位,是支撑孕育地球表面森林、草原、水、湿地等各门类自然资源的基础物质层,其类型、分布、理化性质和不同景观属性等特征直接影响和作用于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影响生态环境特征。因此,地表基质调查评价已成为支撑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农牧业生产、粮食安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更好地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突破性的创新概念和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评价的新领域,地表基质调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调查要素和指标如何设置等,当前还没有深入研究并形成统一认识。本文以支撑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农林牧业生产、健康中国建设、碳储潜力等重大需求为牵引,结合相关工作实践,对地表基质调查内容和要素–属性指标进行了探索总结,旨在为进一步部署实施地表基质调查工作提供经验借鉴,为探讨地表基质调查评价应用服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基质 自然资源 调查指标
下载PDF
地表基质调查分层及分层测试指标体系设计与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玖芬 赵晓峰 +11 位作者 侯红星 秦天 陈占生 徐立明 杨柯 孔繁鹏 刘晓煌 卢兵 李子奇 刘佳 包茹意 郝爱兵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9,共14页
地表基质是地球表层物质与能量循环的主要载体,地表基质调查是一项创新性工作,明确地表基质调查分层及分层测试指标是开展地表基质调查的基础。本文基于地表基质调查的内涵和目标定位,深入分析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全国第三次土... 地表基质是地球表层物质与能量循环的主要载体,地表基质调查是一项创新性工作,明确地表基质调查分层及分层测试指标是开展地表基质调查的基础。本文基于地表基质调查的内涵和目标定位,深入分析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和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等调查深度和测试指标;利用近三年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在吉林省梨树县、辽宁省丹东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个地表基质调查试点项目实测数据,运用变动系数法分析了不同地区地表基质层的地球化学元素垂向变化特征,结合表生地质作用(风化为主)最大深度、地表植被根系最大深度、浅层地下水位波动下限、基岩顶面深度等因素,将地表基质在垂向上大致分为三层:表层(0~2m)、中层(2~10m)和深层(10~20m),基岩埋深浅于20m则以揭露到基岩为准;表层(0~2m),称为生产层,包括支撑农业生产的耕作层,主要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以收集资料为主;中层(2~10m),称为生态层,主要支撑植被生长和群落演替,服务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与格局优化,是地表基质调查的重点;深层(10~20m),称为沉积层,主要研究地表基质从基岩—深层—中层—表层演替规律和特征,以部署少量工程控制为宜。基于地表基质分层调查意义,结合元素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提出4+N型地表基质分层测试指标体系,即4类必测指标和针对特殊工作需要的N类选测指标,以期加快推进地表基质调查标准化、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基质 地表基质调查 地表基质调查分层 分层测试指标
下载PDF
工业化背景下30年来中国东北地区自然资源时空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5
5
作者 郑艺文 李福杰 +4 位作者 刘晓煌 常铭 赵宏慧 赖明 张子凡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61-1373,共13页
【研究目的】基于1990—2018年间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植被、气象等数据,对位于东北地区自然资源时空变化及其区域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方法】按照东北地区自然−地理−资源... 【研究目的】基于1990—2018年间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植被、气象等数据,对位于东北地区自然资源时空变化及其区域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方法】按照东北地区自然−地理−资源分布规律,通过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区划分析手段,将研究区划分为7个二级自然资源亚区和14个三级自然资源地区,分析其近30年来(1990—2018年)自然资源时空动态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结果】结果表明:(1)近30年,研究区最主要的变化是森林、草地转变为耕地、水体与湿地,同时大量耕地被开发为建设用地,以及草地的荒漠化现象较突出。这与当地的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强农惠农政策等关系紧密。(2)研究区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尤其是I1、I5、I6、I7二级亚区(I1三江平原温带耕地亚区、I5小兴安岭山地温带森林亚区、I6山前平原温带耕地亚区和I7松辽平原温带草耕亚区)。(3)森林、草地转变为耕地,大量面积的草地荒漠化等变化类型,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生态贡献率较大。【结论】近30年,研究区大量森林、草地转变为耕地和水体与湿地,大量耕地被开发为建设用地以及草地荒漠化加剧,其I1、I5、I6、I7二级亚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趋势较显著,森林、草地转变为耕地以及草地荒漠化等变化类型对此现象的生态贡献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土地利用变化 自然资源 时空动态特征 生态环境效应 驱动力 国土资源调查工程 东北地区
下载PDF
内蒙古敖汉旗朝吐沟组的地质时代
6
作者 张德军 温升福 +1 位作者 李雨柯 张渝金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3期310-314,共5页
对采自大兴安岭南部朝吐沟组建组剖面的酸性火山岩(流纹岩)样品开展锆石U-Pb LA-ICP-MS年代学分析,测试结果显示:样品具有岩浆成因的特征,加权平均年龄为374±10 Ma,指示该酸性火山岩形成于晚泥盆世,发育该套火山岩的朝吐沟组为晚... 对采自大兴安岭南部朝吐沟组建组剖面的酸性火山岩(流纹岩)样品开展锆石U-Pb LA-ICP-MS年代学分析,测试结果显示:样品具有岩浆成因的特征,加权平均年龄为374±10 Ma,指示该酸性火山岩形成于晚泥盆世,发育该套火山岩的朝吐沟组为晚泥盆世地层.研究认为沿华北板块北缘展布的朝吐沟组火山-沉积建造形成于晚泥盆世一个次稳定—非稳定的被动陆缘盆地沉积环境,这对更准确地认识大兴安岭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泥盆纪—石炭纪构造演化以及古地理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吐沟组 锆石U-PB年龄 晚泥盆世 华北板块 大兴安岭
下载PDF
欧盟2020版关键原材料清单的认识与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大天 赵院冬 +4 位作者 姜平 周永恒 孙巍 许逢明 王卓 《地质与资源》 CAS 2023年第2期185-192,共8页
欧盟基于《原材料倡议》(Raw Materials Initiative)第四次更新关键原材料清单,新的名录中收录了30种原材料,较2017年版本增加了4个新项目(锂、铝土矿、钛、锶),减少了氦元素.新的关键原材料清单和相关研究文件的出炉,是欧盟原材料供给... 欧盟基于《原材料倡议》(Raw Materials Initiative)第四次更新关键原材料清单,新的名录中收录了30种原材料,较2017年版本增加了4个新项目(锂、铝土矿、钛、锶),减少了氦元素.新的关键原材料清单和相关研究文件的出炉,是欧盟原材料供给多元化战略的重要延续,也是对促进欧盟《绿色交易》(Green Deal)2050年实现气候中立的进一步支撑.本文从欧盟对矿产品需求、关键原材料供应对外依赖度、关键原材料供应链安全稳定性三大背景出发,将欧盟第四次更新关键原材料清单与以前版本对比,总结当前欧盟关键原材料清单评估办法和欧盟有关矿产产业政策,并基于中国、美国、欧盟三大经济体关键(战略性)矿产耦合关系,结合中国实际分别提出加强国际矿业市场布局、增强国内资源需求的保障能力、提升全产业链增值能力、提升选冶技术和提高回收利用率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原材料 矿产品需求 对外依赖度 供应链 矿产产业政策 欧盟
下载PDF
黑龙江多宝山矿集区三维地质建模与深部找矿预测 被引量:5
8
作者 许逢明 赵院冬 +3 位作者 李成立 崔健 吴大天 孙巍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9-652,共24页
随着三维地质信息技术的发展,三维地质建模和深部成矿预测研究对实现深部找矿突破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次基于已知矿区的中段、勘探线剖面图及钻孔数据等资料,依托Micromine平台,从矿床尺度(比例尺11000)建立了黑龙江多宝山铜矿、铜山... 随着三维地质信息技术的发展,三维地质建模和深部成矿预测研究对实现深部找矿突破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次基于已知矿区的中段、勘探线剖面图及钻孔数据等资料,依托Micromine平台,从矿床尺度(比例尺11000)建立了黑龙江多宝山铜矿、铜山铜矿的地质体和蚀变矿化体两类三维地质实体模型。以地表地质图、图切地质剖面、钻孔数据及岩石物性数据为约束,基于重磁电三维物性反演,综合解译了93条重磁电剖面。在综合剖面地质解译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平行剖面显式建模技术,从矿集区尺度(比例尺12.5万)建立了多宝山矿集区84 km^(2)范围内3000 m以浅三维地质体实体模型。在三维地质体模型的基础上,以多宝山、铜山铜矿体三维地质模型为先验数据模型,根据区域找矿模型,利用“立方体预测模型”法,提取与成矿有关的二值变量(地层、岩体、构造)、连续变量(重、磁、电)等7个勘探变量,利用GeoCube3.0逻辑斯蒂回归深层次机器学习集成模块,开展了研究区的勘探变量集成,经由ROC模型评估后验概率,在可靠后验概率的基础上,利用C-V分形方法计算阈值以圈定深部找矿有利靶区,综合圈定深部找矿靶区8处,预估铜潜在资源量634万吨。按照靶区综合评级排序,对最优靶区A-8开展钻探验证,经证实深部发现厚大铜钼矿体,实现了多宝山矿集区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找矿预测 靶区圈定 钻探验证 多宝山矿集区 黑龙江省
下载PDF
胶东西北部望儿山金矿床黄铁矿标型特征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张龙 李胜荣 +1 位作者 宋英昕 朱随洲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9-171,共13页
对胶东西北部望儿山金矿床中的黄铁矿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和热电系数、热电导型、晶胞参数、化学成分等特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黄铁矿的找矿意义。研究表明,望儿山金矿床中的黄铁矿化学成分亏S,特征元素为Au、Ag、Cu、Pb、Zn、As、Co... 对胶东西北部望儿山金矿床中的黄铁矿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和热电系数、热电导型、晶胞参数、化学成分等特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黄铁矿的找矿意义。研究表明,望儿山金矿床中的黄铁矿化学成分亏S,特征元素为Au、Ag、Cu、Pb、Zn、As、Co、Ni、Se;黄铁矿热电导型P型的出现率为29.4%,热电性各项参数的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与矿石金品位有明显的相关性;黄铁矿热电系数-温度标尺显示成矿温度集中在130.3~339.8℃之间;黄铁矿晶胞参数a0、v0值及X射线衍射峰半高宽都偏低,具有深部黄铁矿特征。黄铁矿δFe-δS图和晶胞参数a0图均显示望儿山金矿床为中低温热液成因,矿体的剥蚀程度较深,向下可能转化为蚀变岩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热电系数 晶胞参数 化学成分 望儿山金矿
下载PDF
基于深度特征的双极化SAR遥感图像岩性自动分类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发森 李显巨 +3 位作者 陈伟涛 董玉森 李雨柯 王力哲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67-4279,共13页
基于像元基元、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数据和传统机器学习算法的岩性分类方法,易受SAR图像固有斑点噪声影响,精度不高.为了降低噪声的影响,本研究以大尺度像元邻域为基元,用于表征地表地质体的遥感图像特征和... 基于像元基元、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数据和传统机器学习算法的岩性分类方法,易受SAR图像固有斑点噪声影响,精度不高.为了降低噪声的影响,本研究以大尺度像元邻域为基元,用于表征地表地质体的遥感图像特征和岩性语义信息;采用高分三号双极化SAR数据进行极化分解构建3通道假彩色合成影像;然后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CNN)迁移学习的方法,提取有效的深度特征表示,分别实现5 m和15 m两种空间分辨率下岩性遥感自动分类.结果表明:基于不同分辨率数据和不同DCNN算法,岩性遥感自动分类的总精度均大于80%,最高精度达到91%.基于大尺度像元邻域和DCNN迁移学习方法,能够实现基于SAR数据的高精度岩性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岩性分类 迁移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高分三号 SAR
原文传递
浅山区典型小流域土壤重金属影响因素及来源分析
11
作者 史敬涛 刘俊建 +6 位作者 张军超 王江玉龙 姜禹戈 王末 李横飞 杨文号 颜翔锦 《物探与化探》 CAS 2024年第3期834-846,共13页
本次研究调查了平泉市瀑河流域不同岩性岩石及所形成的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及相关氧化物的含量,分析了浅山区典型小流域土壤重金属元素影响因素及来源,以期为京津冀水源涵养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撑。通过选取表层、深层土壤和成土母岩中... 本次研究调查了平泉市瀑河流域不同岩性岩石及所形成的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及相关氧化物的含量,分析了浅山区典型小流域土壤重金属元素影响因素及来源,以期为京津冀水源涵养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撑。通过选取表层、深层土壤和成土母岩中的重金属元素为研究对象,以土壤重金属含量为基础,以空间分布为依据,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采用多项统计方法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来源。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与深层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为相近,且其空间分布具有耦合性,在垂向分布上,重金属元素在表层土壤和成土母岩中的相关系数为负值,而在深层土壤和成土母岩中的相关系数为正值。该结果表明,在表层土壤中,Cr、Ni、Cu、Zn和Pb等主要来源于成土母岩,而Cd、Hg和As等则受控于矿业开采的影响;在深层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是成土母岩,而Cd和As则受成土母岩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山区小流域 土壤重金属 影响因素 矿业开采 来源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牡丹江市某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建伟 佟智强 +3 位作者 宋林旭 王忠禹 杨洪祥 高博 《世界地质》 CAS 2023年第2期318-326,共9页
为研究牡丹江市某高速公路桦林—铁岭河段青梅山东坡上的一处边坡的稳定性,在现场勘测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特征、气象与水文地质特征和其他外在因素4个一级评价指标和所属13个二级指标的边坡稳定性评价体系,利... 为研究牡丹江市某高速公路桦林—铁岭河段青梅山东坡上的一处边坡的稳定性,在现场勘测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特征、气象与水文地质特征和其他外在因素4个一级评价指标和所属13个二级指标的边坡稳定性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该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边坡属于较不稳定边坡,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同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在边坡表面和内部适当部位布设排水沟和导水管,在重点部位部署抗滑工程和护坡工程的防治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江市 边坡稳定性 层次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典型流域河流相粉质黏土层物理力学指标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史敬涛 颜翔锦 +4 位作者 田野 王末 王江玉龙 姜禹戈 孙欢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2期246-253,195,共9页
基于辽宁省辽阳市平原区不同地点、不同深度粉质黏土的土工试验结果,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对粉质黏土16种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异性及相互间关系进行数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深度、不同地点的土质类型主要是粉质黏土,其含水率较高,且... 基于辽宁省辽阳市平原区不同地点、不同深度粉质黏土的土工试验结果,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对粉质黏土16种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异性及相互间关系进行数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深度、不同地点的土质类型主要是粉质黏土,其含水率较高,且多呈湿、可塑状态;2)粉质黏土湿密度、天然重度、土粒比重、饱和度、孔隙率、液限、塑限7种物理指标的变异系数均较小,压缩系数、压缩模量、黏聚力、内摩擦角4种力学指标的变异系数较大;3)粉质黏土湿密度与天然重度、液限与塑性指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区 粉质黏土 土工试验 物理力学指标 回归分析 辽宁省
下载PDF
全球铜矿资源分布现状及勘查投入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春晖 任龙 +2 位作者 毛永新 张彬 时林 《中国矿业》 2023年第S02期1-6,共6页
铜是一种不可再生的金属矿产资源,2016年被自然资源部(原国土资源部)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是我国对外依存度较高的金属矿产之一。本文介绍了全球铜矿资源分布、铜矿床类型、大型铜矿公司、铜矿勘查投入等情况。全球的铜矿资源主要分布在... 铜是一种不可再生的金属矿产资源,2016年被自然资源部(原国土资源部)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是我国对外依存度较高的金属矿产之一。本文介绍了全球铜矿资源分布、铜矿床类型、大型铜矿公司、铜矿勘查投入等情况。全球的铜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智利、澳大利亚、秘鲁等国;铜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型;大型铜矿公司铜产量占全球铜产量的比重较高;近十年来全球铜勘查投入趋势呈“W”型,拉丁美洲是全球铜勘查投入最高的地区,矿山阶段的铜勘查投入近十年来,也是有记录以来第一次超过了其他任何阶段的预算,未来数年矿山阶段的铜勘查投入占比可能仍然会保持较高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资源 铜矿分布 资源储量 矿床类型 勘查投入
下载PDF
黑龙江伊春地区早侏罗世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探讨
15
作者 张洪文 平先权 +5 位作者 黄伟 刘金业 高博 艾磊 王刚 孙艳秋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3期280-290,共11页
黑龙江省伊春地区大地构造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的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弧盆系内,中生代发育多期次岩浆活动,记录了弧盆系的构造演化过程.通过对伊春北部白桦青年队地区的中生代花岗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和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 黑龙江省伊春地区大地构造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的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弧盆系内,中生代发育多期次岩浆活动,记录了弧盆系的构造演化过程.通过对伊春北部白桦青年队地区的中生代花岗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和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区内出露的中生代花岗岩主要包括中细粒正长花岗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细粒正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为190.6±1.7 Ma,为早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具有高硅(SiO_(2)=72.8%~77.43%),富碱(Na_(2)O+K_(2)O=7.43%~8.61%),贫镁(MgO=0.11%~0.54%)、钙(CaO=0.24%~1.77%)、磷(P_(2)O_(5)=0.02%~0.08%)、钛(TiO_(2)=0.05%~0.31%)的特点,A/CNK值为1.05~1.15,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微量元素方面,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P和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富集Rb、K、Th、Hf等元素.稀土配分曲线总体上呈不对称右倾型,且Eu负异常(δEu=0.08~0.72)明显.这些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研究区早侏罗世花岗岩具A2型花岗岩的特点,形成于造山后的伸展构造背景.结合小兴安岭地区的岩浆活动和构造事件记录,认为黑龙江伊春地区早侏罗世岩浆侵位活动可能发生在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所造成的造山后伸展构造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侏罗世 A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黑龙江省
下载PDF
辽宁省萤石矿成矿特征与成矿系列
16
作者 姚志宏 刘长纯 曲杰 《矿产与地质》 2024年第4期618-627,共10页
文章通过对辽宁省萤石矿的系统梳理与研究,从省级、矿集区及典型矿床三个尺度总结了萤石矿特征。结果表明全省萤石矿产地23处,主要分布于盖州瓦房峪-岫岩汪顺沟、义县三宝屯-阜新少冷、凌源太平沟-北票前梅林皋三个矿集区内,矿床成因类... 文章通过对辽宁省萤石矿的系统梳理与研究,从省级、矿集区及典型矿床三个尺度总结了萤石矿特征。结果表明全省萤石矿产地23处,主要分布于盖州瓦房峪-岫岩汪顺沟、义县三宝屯-阜新少冷、凌源太平沟-北票前梅林皋三个矿集区内,矿床成因类型单一,全部为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成矿时代主要为印支期和燕山期。以Ⅳ级成矿区带为界,综合考虑地质构造环境、构造演化特征、萤石矿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时代、成矿作用及矿产地分布等因素,划分了辽宁省萤石矿3个成矿系列、4个成矿亚系列,建立了萤石矿成矿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矿 成矿系列 成矿谱系 辽宁省
下载PDF
辽东半岛内生金矿床基本特征、成矿作用与资源潜力
17
作者 张朋 吕骏超 +7 位作者 赵岩 寇林林 杨宏智 毕中伟 沙德铭 杨中柱 李东涛 刘长纯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4期467-492,共26页
辽东半岛是华北克拉通重要组成部分,中生代发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和金矿成矿作用,其内部产有不同规模的金矿床,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通过系统总结辽东半岛金矿床的空间分布、赋矿围岩、控矿构造类型、矿化蚀变等基本特征和成矿作用... 辽东半岛是华北克拉通重要组成部分,中生代发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和金矿成矿作用,其内部产有不同规模的金矿床,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通过系统总结辽东半岛金矿床的空间分布、赋矿围岩、控矿构造类型、矿化蚀变等基本特征和成矿作用,分析金矿的资源潜力.根据金矿床的空间分布,划分4个金矿集区,即:猫岭、白云-青城子、五龙-四道沟和新房金矿集区.猫岭和白云-青城子矿集区赋矿围岩为古元古代沉积变质岩系,矿化类型分为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矿体主要受低角度层间断裂控制;五龙-四道沟矿集区赋矿围岩分别为中侏罗世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和古元古代沉积变质岩系,矿化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蚀变岩型次之,矿体受高角度断裂和低角度层间断裂控制;新房矿集区赋矿围岩为太古宙片麻岩和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变质砂岩、变粒岩和大理岩,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矿体多呈脉状受变质核杂岩剥离断层下盘发育的韧-脆性次级断裂和上部新元古界青白口系盖层构造裂隙控制.年代学研究表明,金矿成矿时代可分为晚三叠世(约220 Ma)、早侏罗世(约190 Ma)和早白垩世(约120 Ma).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流体不混溶是金矿成矿的主要机制;氢-氧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后期有大气降水加入;氦-氩同位素数据揭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壳源,少量来自幔源;硫-铅-锶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中生代岩浆.同时,赋矿地层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矿床地质特征及同位素数据显示,辽东半岛金矿为与岩浆热液有关的金矿床.结合区域构造大地构造演化,认为,辽东半岛晚三叠世金矿形成与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深俯冲背景有关,早侏罗世金矿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挤压构造背景有关,早白垩世金矿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折返伸展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矿集区 成矿作用 矿床成因 变质核杂岩 资源潜力 辽东半岛
下载PDF
华北板块北缘东段稀有-稀土成矿作用综述
18
作者 鞠楠 施璐 +6 位作者 杨高 陈明哲 伍月 刘欣 赵忠海 刘博 冯玉辉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4期537-550,共14页
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稀有-稀土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缘或不同时代的构造接合处,受郯庐断裂带、索伦-西拉木伦-长春-延吉断裂带等区域性大断裂控制,主要经历了吕梁期、印支期和燕山期等3期的构造-岩浆事件.区内的稀有-稀土矿产与中元... 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稀有-稀土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缘或不同时代的构造接合处,受郯庐断裂带、索伦-西拉木伦-长春-延吉断裂带等区域性大断裂控制,主要经历了吕梁期、印支期和燕山期等3期的构造-岩浆事件.区内的稀有-稀土矿产与中元古代和中生代岩浆岩关系密切.目前,研究区内已发现稀有-稀土矿床或矿点10余处,主要分布于辽宁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成矿类型以碱性花岗岩-碱性岩型为主,伟晶岩型次之.区内稀有-稀土成矿均与碱性岩浆作用有关,成矿岩体的年代学研究表明,成矿作用可分为3个阶段,即燕山期的120~140 Ma、印支期的200~230 Ma以及与吕梁运动有关的2500~2510 Ma.本区稀有-稀土元素富集成矿过程主要与碱性岩浆的高度演化密切相关,在水和挥发分作用下,岩浆强烈分异结晶,导致成矿元素迁移聚集,随着温度、压力等成矿条件的变化,含矿流体在岩浆作用晚期随着主要造岩矿物的晶出而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 稀土元素 矿床成因 成矿作用 岩浆作用 华北板块
下载PDF
吉黑东部地区金矿资源禀赋及成矿规律特征
19
作者 赵院冬 杨仲杰 +6 位作者 马承 张苍江 王存柱 任传涛 张龙 常亮 许国雨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4期551-563,共13页
金矿是吉黑东部地区的优势矿种之一,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通过系统收集和整理已有金矿地质资料,全面总结了吉黑东部地区金矿资源禀赋、矿床类型、控矿因素、时空分布规律、成矿演化及资源潜力,将研究区金矿床划分为6种成因类型、48个主... 金矿是吉黑东部地区的优势矿种之一,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通过系统收集和整理已有金矿地质资料,全面总结了吉黑东部地区金矿资源禀赋、矿床类型、控矿因素、时空分布规律、成矿演化及资源潜力,将研究区金矿床划分为6种成因类型、48个主要预测类型和5个成矿期.研究区金矿主要产出于经历多期次构造运动和频繁岩浆活动的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火山弧)等构造单元内,特别是华力西期—燕山期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是金矿床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通过总结上述成果,在研究区划分出34处金矿重要找矿远景区,明确了研究区金资源潜力和找矿方向,并提出加强重要找矿远景区及已知矿床深边部和外围金矿资源勘查是实现找矿突破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矿床类型 成矿规律 资源潜力 找矿方向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下载PDF
长白山玄武岩覆盖区地质矿产调查综合地球物理解释——以开峰林场地区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剑爽 陈桂虎 +3 位作者 张龙 徐磊 张敏 崔雷 《地质与资源》 CAS 2023年第4期487-496,393,共11页
结合长白山玄武岩覆盖区的7条综合物探剖面,利用重力、高精度磁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浅层地震勘探等多种物探工作方法,研究和探讨了玄武岩覆盖之下地质体的空间展布、岩性和构造特征,进行了地质填图和找矿方法的有效性试验,并... 结合长白山玄武岩覆盖区的7条综合物探剖面,利用重力、高精度磁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浅层地震勘探等多种物探工作方法,研究和探讨了玄武岩覆盖之下地质体的空间展布、岩性和构造特征,进行了地质填图和找矿方法的有效性试验,并结合工程钻孔加以验证.绘制了玄武岩覆盖区基底推断图和玄武岩厚度等值线图,总结了新生代玄武岩覆盖区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的有效工作方法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覆盖区 重力测量 高精度磁法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浅层地震 长白山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