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6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地构造阶段划分和演化 被引量:198
1
作者 潘桂棠 陆松年 +6 位作者 肖庆辉 张克信 尹福光 郝国杰 骆满生 任飞 袁四化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3,共23页
按照王鸿祯先生的地质构造演化阶段论和全球构造活动论的思路,遵循将今论古的比较构造地质学研究原则,以对接带、造山系和陆块区三类一级大地构造单元构造相的时空结构分析为主线,从超大陆汇聚与裂解不可逆演化和洋陆转换论的视角,认识... 按照王鸿祯先生的地质构造演化阶段论和全球构造活动论的思路,遵循将今论古的比较构造地质学研究原则,以对接带、造山系和陆块区三类一级大地构造单元构造相的时空结构分析为主线,从超大陆汇聚与裂解不可逆演化和洋陆转换论的视角,认识理解中国大地构造时空结构组成特征,将中国大地构造划分为三个演化阶段。第一阶段:太古宙—前南华纪(〉820 Ma)。太古宙陆核形成(〉2 800 Ma),新太古代原板块构造启动,洋陆分化,华北各陆块发育古弧-盆系统(2 800~2 500 Ma),发育广泛的TTG片麻岩;古元古代(2 500~1 800 Ma)发育集宁、南辽河-荆山等弧盆系和嵩山裂谷、滹沱裂谷及华北基底形成(1 800 Ma);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820 Ma前)华北陆区在1.8Ga克拉通化后发育燕辽裂谷、熊耳—西洋河裂谷、渣尔泰—白云鄂博陆缘裂谷;扬子陆块和塔里木陆块区中元古代发育陆缘裂谷盆地,新元古代早期其周缘一系列弧盆系形成,扬子和塔里木基底形成,并参与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过程。第二阶段:南华纪—中三叠世(820~227 Ma),可分为5个构造期:(1)南华纪—震旦纪(820~541 Ma)构造期,罗迪尼超大陆裂解发育新元古代南华纪裂谷事件的火山-沉积岩及冰碛岩,古亚洲洋、原特提斯大洋及震旦大洋扩展,发育扬子、塔里木陆缘裂谷和裂陷盆地,华南洋萎缩为残余大洋。(2)寒武纪—中奥陶世(541~458 Ma)构造期,古亚洲洋、原特提斯洋持续扩张,中国西部一系列地块从扬子和塔里木大陆裂离,相应陆块均在伸展背景下形成被动大陆边缘,秦-祁-昆多岛弧盆系形成;印度陆块北部边缘形成寒武纪裂陷-裂谷盆地,上覆初始碳酸盐岩台地沉积(O1-2)。(3)晚奥陶世—志留纪(458~419 Ma)构造期,古亚洲大洋双向俯冲,向北俯冲制约阿尔泰-兴蒙多岛弧盆系形成,向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阶段 陆块区 造山系 超大陆 特提斯 古亚洲洋
下载PDF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三维城市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128
2
作者 王琳 吴正鹏 +1 位作者 姜兴钰 陈楚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5年第12期30-32,共3页
简要阐述了倾斜摄影技术的现状、原理等,选择某一城市区域作为试验区,利用无人机5镜头倾斜摄影技术获取该区域数据,并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一体化数据处理系统——Pixel Grid进行数据处理,最后通过基于3ds Max插件的二次开发,将倾斜摄... 简要阐述了倾斜摄影技术的现状、原理等,选择某一城市区域作为试验区,利用无人机5镜头倾斜摄影技术获取该区域数据,并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一体化数据处理系统——Pixel Grid进行数据处理,最后通过基于3ds Max插件的二次开发,将倾斜摄影技术和3ds Max建模优势有机结合,实现三维模型构建和纹理自动映射的同时完成,提高了三维城市建模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摄影 无人机 三维城市建模
下载PDF
滦河下游河水及沿岸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 被引量:108
3
作者 王晓曦 王文科 +3 位作者 王周锋 赵佳莉 谢海澜 王小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33,73,共10页
了解地表水和沿岸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对地下水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系统采集滦河河水及沿岸地下水的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阴阳离子三角图、Gibbs图、离子比例系数等方法对水样的离... 了解地表水和沿岸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对地下水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系统采集滦河河水及沿岸地下水的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阴阳离子三角图、Gibbs图、离子比例系数等方法对水样的离子特征和水化学类型的形成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出山口到入海口,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3型过渡到HCO3·SO4(SO4·HCO3)型,再逐渐转变为Cl·HCO3型,而阳离子则由Ca(Ca·Mg)向Na·Ca(Na)型转化。(2)浅层地下水化学的形成受地形地貌以及地质结构的控制,在山间盆地和冲洪积扇,溶滤作用是控制地下水水化学变化的主要作用,向下游随着含水介质颗粒变细,地下水径流速度变缓,溶滤作用减弱,蒸发浓缩作用逐渐增强,从出山口到入海口,河水和地下水的钠吸附比(SAR)不断增大,说明溶滤作用逐渐被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代替。(3)河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SO4-Ca·Mg(SO4·HCO3-Ca·Mg)型。水化学形成以蒸发浓缩作用为主,同时受河床中的碳酸盐矿物和硅铝酸盐矿物溶滤作用的影响,在冲积海积平原可能存在蒸发盐岩的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滦河 河水 地下水 水化学 形成作用
下载PDF
中国北方晚中生代陆相盆地红-黑岩系耦合产出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的制约 被引量:56
4
作者 金若时 程银行 +7 位作者 李建国 司马献章 苗培森 王少轶 奥琮 里宏亮 李艳锋 张天福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5-223,共19页
为研究中国北方陆相盆地红层-黑色岩系对砂岩型铀成矿的制约,文章研究了国内外红-黑岩系与砂岩型铀矿赋存岩层的时空关系,筛选了10万余m岩心钻探资料,选择准噶尔、鄂尔多斯和松辽盆地这3个典型产铀盆地,通过编制盆地钻孔柱状图、典型地... 为研究中国北方陆相盆地红层-黑色岩系对砂岩型铀成矿的制约,文章研究了国内外红-黑岩系与砂岩型铀矿赋存岩层的时空关系,筛选了10万余m岩心钻探资料,选择准噶尔、鄂尔多斯和松辽盆地这3个典型产铀盆地,通过编制盆地钻孔柱状图、典型地区连井剖面图及关键岩层的地球化学测试等方法,对红-黑岩系和砂岩型铀矿的赋存岩层进行了垂向、横向上综合分析与对比。研究发现:北方陆相盆地自西向东铀矿赋存地层的时代由中侏罗世过渡到晚白垩世;晚中生代至少存在6次大规模的富氧红层沉积事件:Ⅰ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期(BathonianOxfordian),Ⅱ早白垩世早中期(Berriasian-Barremian),Ⅲ早白垩世中期(Barremian),Ⅳ晚白垩世早期(Cenomanian),Ⅴ晚白垩世中期(Coniacian)和Ⅵ晚白垩世晚期(Campanian)。其中第Ⅰ、Ⅴ和Ⅵ期红层之下沉积了时代相近的黑色层,与之构成"红-黑岩系"的沉积结构,是北方砂岩型铀成矿的3个重要层位。典型盆地内地球化学表明,红层与黑色层的B、Sr和Cu元素含量及Fe^(2+)/Fe^(3+)、B/Ga、Sr/Cu和FeO/MnO比值具有明显的差异,结合黑色岩层中草莓状黄铁矿、碳屑、油斑和红层中碳酸盐岩的发育,认为红层为相对较强氧化环境,黑色层为相对较还原环境。连井剖面资料显示红层、黑色层与砂岩型铀矿空间关系密切,铀矿多产于红层与黑色层之间过渡带上,呈板状矿体赋存于灰色、绿灰色砂岩和细砂岩中。一般红层与黑色层垂向距离超过500 m不利于成矿。晚中生代陆相盆地内耦合产出的黑色岩系和红色岩系是古沉积环境由还原向氧化转变形成的垂向分带,前者为铀矿物质沉淀提供了"障",后者为表生流体溶解铀矿提供了"场"。文章初步提出了红-黑岩系垂向环境变化制约着北方陆相盆地砂岩型铀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新认识。这些认识不仅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中生代 红-黑岩系耦合 砂岩型铀矿 氧化-还原环境 红层 中国北方陆相盆地
下载PDF
成矿体系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5
作者 王登红 陈毓川 +4 位作者 徐志刚 陈郑辉 沈保丰 汤中立 裴荣富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5-395,共11页
系统地研究一定时空范围内成矿作用的各种产物,包括矿床及其示踪成矿过程的各种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标志,即是成矿体系的主要研究内容,也是区域成矿学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大陆成矿体系就是指在目前中国境内大陆地壳漫长的形成、发... 系统地研究一定时空范围内成矿作用的各种产物,包括矿床及其示踪成矿过程的各种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标志,即是成矿体系的主要研究内容,也是区域成矿学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大陆成矿体系就是指在目前中国境内大陆地壳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随着中国大陆地壳的演变而形成的矿床成矿系列的有机整体及其在四维时空中的分布规律。通过十多年来的努力,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专家们首次划分了涵盖全国国土范围的94个Ⅲ级成矿区带,对各个主要成矿区带的矿床成矿系列进行了厘定和研究,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建立了前寒武纪、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四个主要地质历史时期的成矿体系,总结了中国大陆阶段性演化的模式和规律;探索建立了数字化和系统化的中国成矿体系专家系统,为地质大调查和矿产资源的勘查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系列 成矿体系 成矿预测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华北平原地下水流模拟及地下水资源评价 被引量:41
6
作者 邵景力 赵宗壮 +3 位作者 崔亚莉 王荣 李长青 杨齐青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1-367,共7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华北平原三维地下水流模型,并用于评价模拟区地下水资源量。首先在对华北平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概化,垂向上分为3个含水层组。运用地下水模型软件GMS建模,将模拟区剖分为164行、148列4km×4km的规则网格。以2002...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华北平原三维地下水流模型,并用于评价模拟区地下水资源量。首先在对华北平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概化,垂向上分为3个含水层组。运用地下水模型软件GMS建模,将模拟区剖分为164行、148列4km×4km的规则网格。以2002年-2003年作为模拟期,通过深浅层地下水流场和65个典型观测孔的拟合对模型进行识别,并进行了模拟期的地下水均衡分析。运用所建立的地下水流模型,评价出1991年-2003年华北平原平均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256.68×10^8m^3/a;总可开采资源量为213.49×10^8m^3/a,其中浅层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91.65×10^8m^3/a,深层为22.64×10^8m^3/a。最后对模型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地下水 模型 补给资源量 可利用量
原文传递
松辽盆地北部四方台组工业铀矿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39
7
作者 汤超 金若时 +5 位作者 谷社峰 李建国 钟延秋 苗培森 司马献章 魏佳林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8年第1期1-8,32,共9页
通过松辽盆地北部钻井放射性异常排查,发现了数千口钻井存在自然伽玛异常,圈定了18处铀矿找矿靶区,对油田钻井进行原位钻探验证,在四方台组发现了工业铀矿体。区内工业铀矿体位于四方台组底部砂岩层,呈板状、透镜状;矿石类型以中细砂岩... 通过松辽盆地北部钻井放射性异常排查,发现了数千口钻井存在自然伽玛异常,圈定了18处铀矿找矿靶区,对油田钻井进行原位钻探验证,在四方台组发现了工业铀矿体。区内工业铀矿体位于四方台组底部砂岩层,呈板状、透镜状;矿石类型以中细砂岩为主,铀矿物有沥青铀矿和铀石;铀矿化受控于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剖面上位于河道底部;铀矿体规模与砂体密切相关,砂体规模越大,铀矿化层越多,矿体规模越大。松辽盆地北部四方台组工业铀矿体的发现,突破了区内四方台组地层及盆地内部没有铀矿的现状,实现了新区新层位的重要找矿发现,扩大了松辽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空间,同时取得了思路和方法的突破,将为其它含油气盆地开展油田资料筛查进行铀矿战略选区和找矿提供依据和方法借鉴,对松辽盆地乃至我国北方中新生代盆地由盆缘向盆地中间、由浅部向深部开展砂岩型铀矿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砂岩型铀矿 四方台组 自然伽马异常 油气勘探资料
下载PDF
中国北方中新生代盆地深部砂岩铀矿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 被引量:36
8
作者 苗培森 李建国 +5 位作者 汤超 金若时 程银行 赵龙 肖鹏 魏佳林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30-1840,共11页
受开采技术、成本和成矿理论制约,现有的砂岩型铀矿勘查主要选择在盆地边缘700m以浅的地区,对盆地深部的铀矿找矿潜力研究较少。总结中国北方重要中新生代盆地的含铀岩系、构造特征,结合近年开展的北方砂岩型铀矿深部找矿,分析了盆地深... 受开采技术、成本和成矿理论制约,现有的砂岩型铀矿勘查主要选择在盆地边缘700m以浅的地区,对盆地深部的铀矿找矿潜力研究较少。总结中国北方重要中新生代盆地的含铀岩系、构造特征,结合近年开展的北方砂岩型铀矿深部找矿,分析了盆地深部成矿有利的沉积建造、构造与流体改造、还原条件等,指明了盆地的深部找矿潜力。同时指出,作为战略储备,当前盆地深部寻找砂岩型铀矿要优先重视2个方向:(1)在盆地边缘斜坡区,重点以发育红-黑岩系结构的含铀地层为目标,寻找与浅部成矿条件相似的深部矿床;(2)在盆地中心区,以含铀的红色岩系为重点,优先寻找延伸至盆地深部的正向构造区和砂体发育区。这些认识在松辽盆地的铀矿调查中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深部找矿 成矿条件 找矿方向 中新生代 陆相盆地
下载PDF
中国磷矿资源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被引量:39
9
作者 张苏江 夏浩东 +1 位作者 唐文龙 崔立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8-13,共6页
磷矿是指在经济上能被利用的磷酸盐类矿物的总称,是一种重要的工农业矿物原料。磷矿资源始终是中国粮食安全和经济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全国磷矿资源分布、储量、产量、需求、保障以及产业结构等形势的基础上,指出当前磷矿产... 磷矿是指在经济上能被利用的磷酸盐类矿物的总称,是一种重要的工农业矿物原料。磷矿资源始终是中国粮食安全和经济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全国磷矿资源分布、储量、产量、需求、保障以及产业结构等形势的基础上,指出当前磷矿产业中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外磷矿资源,改进冶炼技术装备,加强整顿和优化产业结构等对策和建议,用以保障全国磷矿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资源 磷矿产业 问题和建议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黔东北地区MVT型铅锌矿床闪锌矿Rb-S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5
10
作者 廖震文 王生伟 +4 位作者 孙晓明 蒋小芳 周清 许新英 郭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69-785,共17页
贵州东北部是中国著名的MVT型铅锌成矿带,长期以来,由于缺少精确成矿同位素年代学数据,对该区矿床成矿类型及其成矿作用的争议较大。文章对铜仁市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中的卜口场铅锌矿床和中寒武统敖溪组中的大硐喇汞锌矿床进行了同位素年... 贵州东北部是中国著名的MVT型铅锌成矿带,长期以来,由于缺少精确成矿同位素年代学数据,对该区矿床成矿类型及其成矿作用的争议较大。文章对铜仁市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中的卜口场铅锌矿床和中寒武统敖溪组中的大硐喇汞锌矿床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获得了闪锌矿的Rb-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349.6±9.1)Ma(MSWD=0.51,n=5)和(349.2±5.2)Ma(MSWD=0.031,n=4),两个矿床闪锌矿的共同Rb-Sr等时线年龄为(348.6±1.9)Ma(MSWD=0.46,n=9),初始值(87 Sr/86 Sr)i为0.7095。Rb-Sr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黔东北地区不同碳酸盐地层中铅锌、汞矿床的成矿时代是一致的,均为后生矿床类型,其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包括震旦系碳酸盐岩在内的下伏地层。区内铅锌、汞矿床在加里东运动后期至华力西运动早期,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后碰撞过程中,可能与保铜玉深大断裂(中元古代末期上扬子古陆与江南古陆结合带,即最重要的控矿因素)的继续活化、扭动、撕裂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Rb—Sr定年 闪锌矿 M VT型Pb—Zn—Hg矿床 卜口场 大硐喇 铜仁市
下载PDF
初步探讨鄂尔多斯盆地东胜铀矿田成矿作用研究若干问题 被引量:32
11
作者 冯晓曦 滕雪明 何友宇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9年第2期96-103,108,共9页
随着973项目和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工程的深入开展,笔者从中侏罗统直罗组成岩过程对铀成矿影响的角度,初步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东胜铀矿田成矿作用的若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古元古代孔兹岩带为东胜铀矿田... 随着973项目和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工程的深入开展,笔者从中侏罗统直罗组成岩过程对铀成矿影响的角度,初步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东胜铀矿田成矿作用的若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古元古代孔兹岩带为东胜铀矿田中主要含铀地层-中侏罗统直罗组碎屑物、预富集铀的主要蚀源区;(2)直罗组在同生沉积过程中预富集的大量铀,为铀成矿提供了主要铀源;(3)早成岩作用下,直罗组沉积建造水将分散的、预富集的铀迁移至灰色砂岩中富集成矿,为成矿流体;(4)基于铀矿体产状及铀矿物与载铀介质的空间关系,成矿时期应为早白垩世末期,受直罗组早成岩作用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源区 铀源 成矿流体 成矿期 东胜铀矿田
下载PDF
活动断裂带工程地质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张永双 任三绍 +2 位作者 郭长宝 姚鑫 周能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3-775,共13页
活动构造带工程地质问题是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界长期关注的难点,主要涉及断裂剧烈活动(地震)产生的地表破裂、隧道震害、斜坡地质灾害、非震期活动断裂带隧道应力异常、碎裂岩带大变形,以及活动断裂长期演化过程中对地形地貌、斜坡岩体... 活动构造带工程地质问题是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界长期关注的难点,主要涉及断裂剧烈活动(地震)产生的地表破裂、隧道震害、斜坡地质灾害、非震期活动断裂带隧道应力异常、碎裂岩带大变形,以及活动断裂长期演化过程中对地形地貌、斜坡岩体结构和局部地应力场的影响等。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活动断裂带工程地质研究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重点梳理总结了地面工程避让活动断裂、隧道工程穿越活动断裂带的稳定性评价、活动断裂带斜坡地质灾害效应等方面的主要进展,结合作者以往研究认为:①不同类型活动断裂的影响带宽度或避让距离有所差异,逆断型地表破裂影响带宽度(D)与垂直位移(H)基本符合线性关系D=10H+16.0m,可据此确定避让距离,走滑型地表破裂的避让距离取15m为宜。②结合复杂艰险山区铁路选线和施工过程,给出了隧道工程穿越活动断裂带的合理角度,以及地震期和非地震期活动断裂带附近的隧道变形破坏特征。③从活动断裂带对地形地貌和岩体结构的影响、断裂剧烈活动(地震)诱发崩塌滑坡灾害、断裂蠕滑作用对斜坡应力场和稳定性的影响、断裂活动为地质灾害链提供大量物源等方面,揭示了活动断裂带地质灾害效应的主要表现形式。综合以上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值得关注的主要研究方向,对于活动构造区工程地质研究和防灾减灾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带 避让距离 隧道稳定性 斜坡地质灾害 重大工程
下载PDF
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 被引量:24
13
作者 张克信 冯庆来 +6 位作者 宋博文 张智勇 王永和 潘桂棠 陆松年 赵小明 邢光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47,共12页
造山带一般都经历了多期板块裂解与拼合的复杂演化过程。造山带地层体在造山带洋盆会聚、俯冲消亡和陆内造山阶段,发生过强烈的构造搬运和构造混杂。俯冲带在消减板块下潜过程中,盆地中先前在重力机制下形成的原始浊积岩和远洋沉积(基质... 造山带一般都经历了多期板块裂解与拼合的复杂演化过程。造山带地层体在造山带洋盆会聚、俯冲消亡和陆内造山阶段,发生过强烈的构造搬运和构造混杂。俯冲带在消减板块下潜过程中,盆地中先前在重力机制下形成的原始浊积岩和远洋沉积(基质)、同沉积滑塌岩块,与先前在热力机制下形成的蛇绿岩和火山弧,与早先裂解的陆壳碎片等最终一并带入俯冲带内遭受剪切,发生构造混杂,由这种混杂作用形成的地层体通常由经强烈构造剪切作用的基质(浊积岩和远洋沉积)和混入的多种外来岩片(块)构成,是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研究的主体。对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要针对基质和外来岩片(块)分别进行划分、对比研究。特别对基质中的外来岩片(块),要进行物态、时态,相态、位态、变形和变质历程的精细解剖与研究。通过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研究,建立造山带地层系统理论模型,恢复造山带形成和演化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大地构造相 非史密斯地层 造山带地层系统理论模型
下载PDF
中国海岸带地质资源与环境评价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印萍 林良俊 +9 位作者 陈斌 肖国强 曹珂 杨吉龙 李梅娜 段晓勇 仇建东 胡云壮 王磊 孙晓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2-856,共15页
海岸带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人口密度最大、城镇化程度最高,在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也是中国资源环境压力最大的区域。本文在全面分析近20年来中国海岸带地质资源环境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海岸带... 海岸带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人口密度最大、城镇化程度最高,在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也是中国资源环境压力最大的区域。本文在全面分析近20年来中国海岸带地质资源环境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海岸带地区地质资源环境优势和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中国海岸带地质资源环境优势突出,为绿色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重要地质资源环境优势包括:1.2×10~4km^2滩涂后备土地资源可适度开发,以缓解海岸带建设用地紧张局面;2.8×10~4km^2绿色富硒土地和4.1×10~5km^2绿色渔场,适宜发展绿色特色农业和建设海洋牧场;浅层地温能和地热水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4.2×10~8t,对改善能源结构、减少大气污染有重要作用;5.8×10~4km^2滨海湿地和134处国家级和世界级地质遗迹资源,为海岸带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条件;90%的陆域适宜城镇和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地下空间开发条件较好,为海岸带地质安全提供了保障。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海岸带局部存在活动断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海岸侵蚀淤积、风暴潮等重大地质问题,对部分城市与重要基础设施形成威胁,局部地区水、土污染及海水入侵严重,需要高度重视。建议加大海岸带多学科综合地质调查,构建多要素、多圈层、多维度地质模型,查明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原因,减轻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地质资源 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
下载PDF
松辽盆地西南部上白垩统姚家组原生黏土矿物组合特征及其找铀意义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李建国 金若时 +8 位作者 张博 苗培森 杨凯 里宏亮 魏佳林 奥琮 曹民强 张红亮 朱强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5-305,共11页
黏土矿物是砂岩型铀矿表生成矿流体水-岩作用的重要产物。本文以岩心光谱扫描为主要技术手段,结合野外地质编录、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方法,首次对松辽盆地西南部钱家店铀矿床及远离矿区的88个钻孔超过9 000 m岩心进行了系统的蚀变矿... 黏土矿物是砂岩型铀矿表生成矿流体水-岩作用的重要产物。本文以岩心光谱扫描为主要技术手段,结合野外地质编录、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方法,首次对松辽盆地西南部钱家店铀矿床及远离矿区的88个钻孔超过9 000 m岩心进行了系统的蚀变矿物填图,提取了主要黏土矿物和Fe^(3+)氧化物信息。结果表明,主要产铀层位姚家组原生黏土矿物组合主要是"伊利石+(蒙脱石)伊蒙混层",仅有少量的高岭石、绿泥石,它们与松辽盆地北部具有相似特征,是沉积期古气候的响应。而成矿段中,高岭石含量与铀矿物具有明显正相关性,是成矿流体轨迹的重要指标。原生砂岩的黏土矿物、Fe^(3+)氧化物矿物(化)信息往往呈现成层性或韵律式变化,而经过成矿流体改造的砂岩,其黏土矿物、Fe^(3+)氧化物信息往往呈现"舌状"或"正态曲线状"的突然变化,这些特征可以成为原生砂岩颜色判别和后生成矿流体追踪的重要指标,它们对砂岩型铀矿成矿规律研究与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原生 流体轨迹 姚家组 砂岩型铀矿 钱家店地区
下载PDF
曹妃甸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的R型因子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张伟敬 孙晓明 +2 位作者 柳富田 张卫 方成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对2008年12月份在曹妃甸地区采集测试的25组水化学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该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并利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影响该区地下水化学组分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浅层地下水基本都为高矿化的Cl-Na型,深层地下水... 通过对2008年12月份在曹妃甸地区采集测试的25组水化学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该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并利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影响该区地下水化学组分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浅层地下水基本都为高矿化的Cl-Na型,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具有一定的水平分带性;高矿化的地表水和潜水主要是蒸发浓缩作用和沿海土壤易溶盐含量高共同影响的结果,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组分主要受含水介质中易溶盐分组成和补给水高碳酸含量的影响;地下水中NH4+、NO3-和NO2-的广泛检出反映了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排污等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第四系地下水 R型因子分析法 曹妃甸地区
下载PDF
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南端四方台组含铀砂岩岩石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2
17
作者 陈路路 汤超 +8 位作者 李建国 钟延秋 谷社峰 魏佳林 肖鹏 徐增连 曾辉 刘华建 陈印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8年第1期33-39,66,共8页
研究区位于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南端构造区,其含矿目的层主要为上白垩统四方台组下段砂体。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芯编录,岩矿鉴定、X衍射及扫描电镜等方法,详细研究了目的层砂岩碎屑组分、结构以及矿物特征,并初步对其物源及源区构造... 研究区位于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南端构造区,其含矿目的层主要为上白垩统四方台组下段砂体。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芯编录,岩矿鉴定、X衍射及扫描电镜等方法,详细研究了目的层砂岩碎屑组分、结构以及矿物特征,并初步对其物源及源区构造背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含铀砂岩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其成分及结构成熟度中等,成岩作用较弱,表现为较弱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以及部分重结晶作用,对铀成矿作用较为有利;呈薄膜状或蜂窝状的蒙脱石等粘土矿物大量分布在颗粒表面,对铀的吸附具有重要作用。物源及源区构造背景分析结果表明蚀源区与岩浆活动区和再旋回造山带等不稳定的构造区有关,物源可能来自于研究区东部张广才岭一带的太古-元古宙变质岩系、中生代火山岩及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方台组 砂岩型铀矿 岩石学特征 松辽盆地 大庆长垣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纳岭沟地区铀矿物赋存形式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1
18
作者 陈路路 冯晓曦 +8 位作者 司马献章 李建国 郭虎 陈印 赵华雷 汤超 王贵 刘忠仁 李曙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2-642,共11页
纳岭沟铀矿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的伊陕单斜构造区,该区含矿主岩为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下亚段。本文通过电子探针、能谱及背散射分析等方法,详细研究了该区目的层砂岩的铀矿物类型及其赋存形式,并对其矿物组合特征及期次等进行了探... 纳岭沟铀矿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的伊陕单斜构造区,该区含矿主岩为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下亚段。本文通过电子探针、能谱及背散射分析等方法,详细研究了该区目的层砂岩的铀矿物类型及其赋存形式,并对其矿物组合特征及期次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纳岭沟地区铀矿物主要为铀石,还有少量的含钛含铀矿物、沥青铀矿、铀钍石等。铀矿物与黄铁矿、蚀变钛铁矿、锐钛矿/白钛石、粘土矿物等密切共生,呈毛刺状或微细柱状产于矿物边缘,或呈粒状产于黑云母解理缝中,另外也见产于碎屑颗粒中。结合电子探针及背散射分析,对蚀变黑云母解理缝中黄铁矿及铀石成因、以及蚀变钛铁矿与铀特殊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另外该区存在高Y和低Y元素两种铀石类型,沥青铀矿可能为原铀矿物蚀变残留,结合矿物蚀变期次,初步认为该区含铀砂岩至少遭受两期不同成矿流体作用,多源流体耦合成矿可能是砂岩型铀成矿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纳岭沟地区 铀矿物 赋存形式 砂岩型铀矿
下载PDF
豫西地区海陆过渡相含气页岩层系优选方法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中明 张栋 +7 位作者 张古彬 司马献章 刘艳杰 王宏 汪超 瓮纪昌 张超 司庆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47,共9页
页岩气产自富有机质的泥页岩地层,豫西地区海陆过渡相地层中泥页岩累计厚度大且含气量较高,具有较好的页岩气成藏潜力,但由于其泥页岩单层厚度小、层数多、横向相变大,空白区缺少含气量数据的情况下,页岩气含气层选择难度大。文中以豫... 页岩气产自富有机质的泥页岩地层,豫西地区海陆过渡相地层中泥页岩累计厚度大且含气量较高,具有较好的页岩气成藏潜力,但由于其泥页岩单层厚度小、层数多、横向相变大,空白区缺少含气量数据的情况下,页岩气含气层选择难度大。文中以豫西上古生界为研究对象,将泥页岩的各项参数与含气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含气量的主控因素为有机质丰度、黄铁矿含量、渗透率、补偿密度和光电吸收截面指数,再应用回归分析得到含气量的拟合方程,经过验证确定其拟合效果较好,应用该方法对豫西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地层进行了含气性分析,得到大量含气量数据。文中提出了综合因子分析法,以含气量为一类因素,辅以有机质成熟度、孔隙度、脆性系数、厚度、埋深和面积等二类因素,经过计算得出储层有利系数以优选含气层,得出区域有利系数以预测有利区。利用豫西地区上古生界的实测和拟合含气量等数据,运用综合因子分析法,通过计算有利系数预测了朱仙镇、巩义和渑池页岩气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上古生界 有利区 海陆过渡相 豫西
下载PDF
重力异常分离的相关法 被引量:19
20
作者 郭良辉 孟小红 +1 位作者 石磊 张国利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25-1430,共6页
本文研究重力异常分离的相关法,它由测点坐标的多项式方程构建区域异常,由观测异常减去区域异常计算剩余异常,根据最大化已知测点的目标密度分界面深度与剩余异常的互相关原则来分离重力异常.互相关的最大化目标可写为最小二乘方程,并... 本文研究重力异常分离的相关法,它由测点坐标的多项式方程构建区域异常,由观测异常减去区域异常计算剩余异常,根据最大化已知测点的目标密度分界面深度与剩余异常的互相关原则来分离重力异常.互相关的最大化目标可写为最小二乘方程,并利用线性或非线性优化算法迭代求解出构建区域异常的多项式系数,进而可计算出全区的区域异常和目标密度分界面的剩余异常,实现重力异常分离.理论重力异常试验结果表明,相关法直接有效地利用了已知测点的目标密度分界面深度信息,分离效果良好、反映实际地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分离 相关法 最小二乘 密度分界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