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9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MC-ICP-MS锆石微区原位U-Pb定年技术 被引量:895
1
作者 侯可军 李延河 田有荣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1-492,共12页
利用激光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技术对30~1065Ma的系列锆石进行了详细的定年研究。包含离子计数器的多接收系统使得不同质量数的同位素信号可以同时静态接收,并且不同质量数的峰基本上都是平坦的,进而可以获得高精度的数据... 利用激光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技术对30~1065Ma的系列锆石进行了详细的定年研究。包含离子计数器的多接收系统使得不同质量数的同位素信号可以同时静态接收,并且不同质量数的峰基本上都是平坦的,进而可以获得高精度的数据,均匀锆石颗粒207Pb/206Pb、206Pb/238U、207Pb/235U比值的测试精度(2σ)均为2%左右,对锆石标准的定年精度和准确度在1%(2σ)左右;不同质量数同位素信号的同时静态接收使得剥蚀时间缩短,剥蚀深度变浅,相比LA-ICP-MS方法,提高了激光剥蚀的空间分辨率。对5个锆石标准和2个实际样品的测试表明,206Pb/238U年龄测定误差在1%(2σ)以内,定年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与前人报道值完全一致,测试精度达到国际同类实验室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 LA-MC-ICP-MS U-PB年代学
下载PDF
华南地区中生代主要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和成矿环境 被引量:477
2
作者 毛景文 谢桂青 +3 位作者 郭春丽 袁顺达 程彦博 陈毓川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0-526,共17页
以广泛地质调查和放射性同位素年龄精测数据为基础,总结提出了华南地区中生代主要金属矿床成矿出现于三个阶段,即晚三叠世(230-210Ma)、中晚侏罗世(170-150Ma)和早中白垩世(134-80Ma)。晚三叠世矿化组合为钨锡铌钽;中晚侏罗世的... 以广泛地质调查和放射性同位素年龄精测数据为基础,总结提出了华南地区中生代主要金属矿床成矿出现于三个阶段,即晚三叠世(230-210Ma)、中晚侏罗世(170-150Ma)和早中白垩世(134-80Ma)。晚三叠世矿化组合为钨锡铌钽;中晚侏罗世的矿化组合进一步分为170-160Ma斑岩-矽卡岩铜矿和160-150Ma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白垩纪矿化虽然持续了54Ma,但主要峰期在100-90Ma,主要矿化组合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和花岗岩有关的钨锡铜多金属矿床。晚三叠世钨锡铌钽矿化成因上与过铝质二云母花岗岩有关,是华北、华南和印支三大板块后碰撞过程的成岩成矿响应。在180Ma左右Izanagi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于170-160Ma期间可能由于俯冲板片局部多处撕裂而形成Ⅰ型或埃达克质岩石和有关的的斑岩铜矿,紧接着在南岭地区于160-150Ma期间俯冲板块开天窗,软流圈物质直接涌入上地壳,形成了一种壳幔混合型高分异花岗质岩石及其钨锡多金属矿床。在135Ma左右由于俯冲板块改变了运动方向,由斜向俯冲调整到几乎平行大陆边缘沿NE方向走滑,造成大陆岩石圈大面积伸展而形成了大量白垩纪断陷盆地和变质核杂岩,并伴随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和花岗质岩浆侵位及其浅成低温热液铜金银矿化系统、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化系统和热液型铀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锡多金属矿 斑岩铜矿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多阶段成矿 中生代 构造演化与成矿 华南
下载PDF
华南地区钦杭成矿带地质特征和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被引量:447
3
作者 毛景文 陈懋弘 +1 位作者 袁顺达 郭春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6-658,共23页
钦杭成矿带位于华南板内,尽管是扬子与华夏古陆在新元古代拼接部位,但绝大多数矿床形成于中晚侏罗世至白垩纪。本文在梳理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将钦杭带及旁侧矿床归纳为两个成矿系列和三个成矿亚系列,即:新元古代海底喷流沉积型铜锌... 钦杭成矿带位于华南板内,尽管是扬子与华夏古陆在新元古代拼接部位,但绝大多数矿床形成于中晚侏罗世至白垩纪。本文在梳理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将钦杭带及旁侧矿床归纳为两个成矿系列和三个成矿亚系列,即:新元古代海底喷流沉积型铜锌矿床成矿系列和燕山期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后者可以进一步分为中晚侏罗世斑岩-矽卡岩-热液脉状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晚侏罗世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和白垩纪与次火山活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铅锌钨锡矿床成矿亚系列。进而讨论了各成矿系列和亚系列的主要矿产类型、基本特点、形成过程、时空分布关系和成矿规律。初步认为其成矿背景为:新元古代的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形成于弧后或弧前盆地,由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幔,因而更可能为弧前盆地;中晚侏罗世斑岩-矽卡岩-热液脉状铜多金属矿床可能是俯冲板片沿古钦杭结合部位发生局部重熔,形成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然后上侵定位与成矿;而160~150Ma的大规模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及大花岗岩事件可能与板片窗有关,钦杭带中段是板片窗的西部边界,也是壳幔相互作用的中心,因而有大量地幔物质参与成矿;135Ma之后,由于俯冲板片运动方向发生调整,从斜俯冲变成几乎平行大陆边缘运动,导致大陆大规模岩石圈伸展,相应绝大多数不同来源的矿产资源聚集在火山盆地和断陷盆地。此外,结合前人工作和以往工作的基础,提出了在钦杭成矿带进一步找矿勘查的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矽卡岩-脉状铜铅锌矿床 花岗岩有关钨锡矿床 中晚侏罗世 白垩纪盆地 成矿多样性 钦杭成矿带 华南地区
下载PDF
中国锂矿成矿规律概要 被引量:195
4
作者 李建康 刘喜方 王登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69-2283,共15页
锂资源是我国高新产业发展的保障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之一。我国锂矿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西藏、青海、四川和江西4省(区)。锂矿床类型以硬岩型为主,盐湖锂矿虽然储量巨大,但开发利用技术尚待发展。硬岩型锂矿又以伟晶岩型为主,集中分布... 锂资源是我国高新产业发展的保障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之一。我国锂矿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西藏、青海、四川和江西4省(区)。锂矿床类型以硬岩型为主,盐湖锂矿虽然储量巨大,但开发利用技术尚待发展。硬岩型锂矿又以伟晶岩型为主,集中分布在新疆阿尔泰和川西甲基卡等矿集区;成矿时代以中生代最为重要;成矿大地构造背景以造山运动之后的稳定环境最具特色。本次在对全国151处锂矿矿产地资料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深入总结了全国锂矿的成矿规律,厘定出14个以锂为主的矿床成矿系列,认为伟晶岩型、花岗岩型和盐湖沉积型3个锂矿预测类型应该作为重点预测类型,并划分出12个成锂带,圈定出5个重要勘查评价区,并编制了"中国成锂带分布图"等系列图件,为本次全国锂矿资源潜力评价预测工作和今后的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矿床 锂矿产预测类型 成矿规律 成矿系列 成锂带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95
5
作者 严加永 孟贵祥 +2 位作者 吕庆田 张昆 陈向斌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2年第4期576-584,共9页
高密度电法是浅层地球物理勘查的主要方法之一。文章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总结了高密度电法近十几年来的进展及未来的发展趋势:①对目前主流高密度电法仪器的性能进行了对比,认为高密度电法仪正朝着多通道、多参数、多功能、大功率的趋势... 高密度电法是浅层地球物理勘查的主要方法之一。文章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总结了高密度电法近十几年来的进展及未来的发展趋势:①对目前主流高密度电法仪器的性能进行了对比,认为高密度电法仪正朝着多通道、多参数、多功能、大功率的趋势发展;②高密度电法工作环境已从地表测量发展到水上、水下和跨孔测量,并对后三种测量方式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高密度电法将实现全天候环境下的测量;③在对高密度电法数据处理方法和反演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四维反演的理论和应用实例进行了阐述,认为四维反演将在各类监测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④分类总结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应用领域。结果表明:随着探测深度、观测精度的提高和观测形式的多样化,高密度电法应用领域将更加宽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浅层地球物理勘查 高密度电法仪 四维反演
下载PDF
中国三稀矿产资源战略调查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86
6
作者 王登红 王瑞江 +10 位作者 李建康 赵芝 于扬 代晶晶 陈郑辉 李德先 屈文俊 邓茂春 付小方 孙艳 郑国栋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1-370,共10页
三稀资源是稀土、稀有和稀散资源的统称。"三稀矿产资源战略调查研究"项目启动以来,研究了全球三稀资源的分布、产出特征及其开发现状、选冶技术与市场供需状况;发现中国重稀土资源消耗过快,关键性稀散金属的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三稀资源是稀土、稀有和稀散资源的统称。"三稀矿产资源战略调查研究"项目启动以来,研究了全球三稀资源的分布、产出特征及其开发现状、选冶技术与市场供需状况;发现中国重稀土资源消耗过快,关键性稀散金属的利用水平有待提高,部分稀有金属亟待发现新的矿产地;同时,中国三稀资源利用的质量不高,高附加值产品少,采选回收率低;现场实地调研也表明中国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还存在证外采矿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地质理论研究方面,通过成矿规律研究发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母岩体可以扩展到燕山晚期花岗岩以外的地区,内生稀有稀土资源的形成具有时空分离的趋势。在技术方面,项目组把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应用到三稀资源的监管工作,并全面更新了三稀元素的分析测试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所提出的分单矿种评价、管理稀土资源、修改三稀资源勘查规范、设立复合型三稀资源矿种以及水化学技术调查监测三稀矿山的生产状况和环境污染等建议和新思路,都具有现实意义。在找矿部署方面,项目组根据三稀资源的综合特点,认为应建立稀有资源的整装勘查区、稀土资源的规划区、稀散资源的综合利用示范区,甘肃、四川、福建等地已取得初步找矿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稀有 稀散 战略研究 进展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模型 被引量:178
7
作者 毛景文 邵拥军 +2 位作者 谢桂青 张建东 陈毓川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9-119,共11页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系统考察和对前人资料的阅读和研究,聚焦铜陵矿集区,初步提出了一个可以涵盖不同类型矿床的矿床模型。该模型表达为:在早白垩世高钾钙碱性花岗岩侵位过程中,通过岩浆的分馏演化,在岩体隆起部位及其内外接触带...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系统考察和对前人资料的阅读和研究,聚焦铜陵矿集区,初步提出了一个可以涵盖不同类型矿床的矿床模型。该模型表达为:在早白垩世高钾钙碱性花岗岩侵位过程中,通过岩浆的分馏演化,在岩体隆起部位及其内外接触带形成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由于广泛发育石炭纪至三叠纪碳酸盐岩,钙质和镁质矽卡岩型矿床是最主要的矿床类型。作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系统的一部分,在斑岩-矽卡岩铜金钼矿床外围分布有矽卡岩铜金矿床、脉状金矿床以及脉状铅锌银矿床。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三叠纪曾作为大别—苏鲁造山带的前陆盆地,在后碰撞时期出现了大量滑覆构造和扩容空间,它们在不整合界面处十分发育。因此,在成矿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像新桥那样的厚大矿体,而且在位于不整合界面附近的矽卡岩往往退化蚀变成为具有典型层纹状和曲卷状构造的退化蚀变岩和矿石,甚至沿一些层位交代形成了层控矽卡岩型或Manto型矿体。此外,还提出了运用该模型开展勘查评价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矿床模型 斑岩-矽卡岩矿床 铜陵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下载PDF
青海祁漫塔格中晚三叠世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成矿意义 被引量:179
8
作者 丰成友 王松 +2 位作者 李国臣 马圣钞 李东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5-678,共14页
地处柴达木盆地西南缘的青海祁漫塔格地区不仅是一个特征显著的构造-岩浆岩带,而且也是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本文对该区中晚三叠世花岗岩开展了详细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组成研究,并探讨了成矿意义。结果表明,本区中... 地处柴达木盆地西南缘的青海祁漫塔格地区不仅是一个特征显著的构造-岩浆岩带,而且也是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本文对该区中晚三叠世花岗岩开展了详细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组成研究,并探讨了成矿意义。结果表明,本区中晚三叠世花岗岩均系准铝质到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晚三叠世花岗岩具有更高的K2O/Na2O比值,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中等初始锶比值和偏负的εNd(t)值表明它们主要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深熔或重熔,并可能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发育闪长质暗色微粒包体的中三叠世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230~237Ma,大多具斑状或似斑状结构的晚三叠世高分异富钾花岗岩形成于204~228Ma,表明大约240Ma祁漫塔格主造山已由挤压转入伸展并伴有幔源岩浆活动,晚三叠世后演化到后碰撞阶段;中晚三叠世花岗岩与本区密集产出的矽卡岩型和斑岩型多金属矿床的时空与成因关系密切,具有重要找矿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地球化学 地质年代学 中-晚三叠世 后碰撞 祁漫塔格 东昆仑
下载PDF
中国石墨矿床成矿规律概要 被引量:172
9
作者 李超 王登红 +5 位作者 赵鸿 裴浩翔 李欣尉 周利敏 杜安道 屈文俊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23-1236,共14页
石墨是特殊地质作用的产物,也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文章通过对中国石墨矿床分布特征、矿床类型、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的分析与归纳,初步总结了中国石墨矿床的成矿规律,以及目前石墨矿资源存在的问题。可将中国石墨矿床根据成因... 石墨是特殊地质作用的产物,也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文章通过对中国石墨矿床分布特征、矿床类型、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的分析与归纳,初步总结了中国石墨矿床的成矿规律,以及目前石墨矿资源存在的问题。可将中国石墨矿床根据成因分为区域变质型、接触变质型和岩浆热液型3种类型。其中,以区域变质型最重要,其主要与区域变质作用密切相关,分布在古老地台周缘的元古代地层中,分布广、规模大;接触变质型主要分布在滨太平洋构造域活动大陆边缘活动带,与加里东期、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矿体分布在岩体外接触带,品位高但规模较小;岩浆热液型石墨矿并不常见,以产于碱性花岗岩中新疆苏吉泉石墨矿床最为典型。各种类型石墨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沉积地层中的有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石墨矿床 成矿规律 资源特征 矿床类型 成矿时代 成矿物质来源
下载PDF
我国重要矿产地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新数据 被引量:157
10
作者 王登红 陈郑辉 +12 位作者 陈毓川 唐菊兴 李建康 应立娟 王成辉 刘善宝 李立兴 秦燕 李华芹 屈文俊 王彦斌 陈文 张彦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30-1040,共11页
本文报道了2005年6月至2009年7月间,主要由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项目组负责完成的145处矿产地同位素年代学测试数据400个。这批数据3/4以上尚未公开发表,在此集中发表,以便于大家使用。这批数据主要是采用目前最新的锆石U-Pb... 本文报道了2005年6月至2009年7月间,主要由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项目组负责完成的145处矿产地同位素年代学测试数据400个。这批数据3/4以上尚未公开发表,在此集中发表,以便于大家使用。这批数据主要是采用目前最新的锆石U-Pb、辉钼矿Re-Os、云母Ar-Ar等方法测定的,所选择的矿产地一部分是新发现的重要矿床(如安徽东源大型钨矿),一部分是无可靠年龄数据的老矿床(如贵州紫木凼大型金矿),还有一部分是对成矿时代存在长期争议的(如云南麻栗坡钨矿),所获得的结果对于典型矿床成因和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依据,如西藏谢通门雄村铜金矿一批变化于177Ma与170Ma之间成岩、成矿年龄数据的获得,打破了以往冈底斯铜金矿主要形成于新生代的传统认识,对于揭示冈底斯成矿带成矿演化历史和指导找矿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成矿 U-PB法 Re-Os法 AR-AR法 年代学 新数据 成矿规律
下载PDF
国内外锂矿主要类型、分布特点及勘查开发现状 被引量:156
11
作者 刘丽君 王登红 +3 位作者 刘喜方 李建康 代鸿章 闫卫东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3-278,共16页
2011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锂作为21世纪能源金属的地位日益凸显。文章仅就2015年和2016年国内外锂矿主要类型、特点和找矿方面的主要进展和动向作简要概括,着重介绍近两年来世界范围内在卤水型、硬岩型以及其他类型锂矿勘... 2011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锂作为21世纪能源金属的地位日益凸显。文章仅就2015年和2016年国内外锂矿主要类型、特点和找矿方面的主要进展和动向作简要概括,着重介绍近两年来世界范围内在卤水型、硬岩型以及其他类型锂矿勘探方面的找矿进展以及一些锂矿找矿热点地区的进展情况,并结合近年来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和锂资源开发利用的新动向,对中国的锂矿找矿与开发提出如下建议:进一步摸清资源家底,在重点地区有针对性地加强找矿工作,为建设大型锂资源基地提供资源保障;在突出卤水型和硬岩型重点类型的同时也关注新类型锂矿的找矿,多型并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相关行业转型升级;着手研究锂的循环利用和作为能源金属的高端开发利用,为占领技术制高点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矿 找矿 进展 建议
下载PDF
中国铁矿成矿规律及重点矿集区资源潜力分析 被引量:155
12
作者 李厚民 王登红 +3 位作者 李立兴 陈靖 杨秀清 刘明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9-580,共22页
铁矿是中国重要的大宗金属矿产资源,对其进行成矿规律总结和潜力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总结了中国铁矿资源的禀赋特征;将中国铁矿床分为沉积变质型、岩浆型、接触交代-热液型、火山岩型、沉积型和风化淋滤型6种成因类型和4... 铁矿是中国重要的大宗金属矿产资源,对其进行成矿规律总结和潜力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总结了中国铁矿资源的禀赋特征;将中国铁矿床分为沉积变质型、岩浆型、接触交代-热液型、火山岩型、沉积型和风化淋滤型6种成因类型和40个矿床式,并建立了鞍山式沉积变质型、大庙式岩浆型、蒙库式海相火山岩型、大西沟式沉积型铁矿床的成矿模式;划分了36个中国铁矿成矿区带,编制了成矿区带图,总结了不同类型铁矿和不同时代铁矿的空间分布规律;总结了矿床类型、矿床规模和矿石类型的时间分布规律;最后,探讨了7个重点成矿区带的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成因类型 矿床式 成矿规律 资源潜力
下载PDF
秦岭晚中生代花岗岩时空分布、成因演变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34
13
作者 王晓霞 王涛 +1 位作者 齐秋菊 李舢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73-1593,共21页
秦岭晚中生代花岗岩主要发育于秦岭北部的华北地块南缘和北秦岭,南秦岭仅有零星出露。本文报道了3个晚中生代大岩体的年代学和其中2个岩体的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数据,并系统收集了发表的相关资料,对秦岭晚中生代花岗岩进行了初步总结。华... 秦岭晚中生代花岗岩主要发育于秦岭北部的华北地块南缘和北秦岭,南秦岭仅有零星出露。本文报道了3个晚中生代大岩体的年代学和其中2个岩体的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数据,并系统收集了发表的相关资料,对秦岭晚中生代花岗岩进行了初步总结。华北地块南缘蓝田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U-Pb年龄为133±1Ma,εNd(t)=-11.8~-18.3,锆石εHf(t)=-37.7~-5.7。北秦岭构造带中牧护关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U-Pb年龄为150±1Ma,εNd(t)=-7.6~-11.4,锆石εHf(t)=-7.3~-17.4;蟒岭花岗岩的锆石SHRIMPU-Pb年龄为149±2Ma。依据收集到的26个锆石U-Pb和3个黑云母Ar-Ar年代学资料,秦岭晚中生代花岗岩浆的演化可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60~130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以I-型花岗岩为主,主要发育于华北地块南缘和北秦岭,在南秦岭仅零星分布;第二阶段为120~100Ma(早白垩世中晚期),以I-A过渡型和A-型花岗岩为主,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块南缘的东部和北秦岭,出露面积比第一阶段小。第一阶段(160~130Ma)花岗岩主要形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有年轻幔源组分的参与,形成于挤压向伸展转换的构造环境。第二阶段(120~100Ma)花岗岩的形成除了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外,有更多的年轻幔源组分加入,发育于陆内伸展环境。花岗岩的同位素特征显示,从华北地块南缘到南秦岭,底基物质中年轻组分有增加的趋势,花岗岩的物源受深部地壳物质组成特征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年代学 花岗岩组合 Nd Hf同位素 秦岭
下载PDF
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被引量:132
14
作者 王登红 赵芝 +5 位作者 于扬 赵汀 李建康 代晶晶 刘新星 何晗晗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6-802,共7页
稀土是中国的优势矿产资源,但真正引起世人瞩目的是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尤其是其中的中稀土、重稀土成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中国极其重要、全球罕见的矿床类型,自1969年发现至今的四十多年来,对其成矿机制、富集规律、开采方式、环境保... 稀土是中国的优势矿产资源,但真正引起世人瞩目的是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尤其是其中的中稀土、重稀土成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中国极其重要、全球罕见的矿床类型,自1969年发现至今的四十多年来,对其成矿机制、富集规律、开采方式、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理论、勘查技术方法、资源综合利用及矿政管理等方面评述了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合理评价资源储量、储量优化开采利用方案、加强稀土开发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认为现行的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势,需要修改;当前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产实行不分单元素矿种的资源分类方式也不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需要建立单元素稀土矿种的评价、管理体系;对于矿业权设置和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今后只能加强不能放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成矿机制 勘查技术 开采方式 矿政管理
下载PDF
云南个旧锡矿田:矿床模型及若干问题讨论 被引量:125
15
作者 毛景文 程彦博 +2 位作者 郭春丽 杨宗喜 冯佳睿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55-1467,共13页
云南个旧是全球最大的锡多金属矿田,近20年来关于其成矿作用有多种认识,除了传统上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外,还有海底喷流成矿和玄武岩成矿的新认识。通过野外调查和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指出尽管在个旧地区存在与海底喷流和玄武... 云南个旧是全球最大的锡多金属矿田,近20年来关于其成矿作用有多种认识,除了传统上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外,还有海底喷流成矿和玄武岩成矿的新认识。通过野外调查和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指出尽管在个旧地区存在与海底喷流和玄武岩成矿可对比的一些现象,但缺少充要证据,进而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个旧锡矿田的矿床模型:即以白垩纪花岗岩(包括等粒花岗岩和斑状花岗岩)的隆起部位为核心,出现云英岩型、矽卡岩型、锡石硫化物型和脉状-网脉状石英电气石型矿化;成矿元素分带有:Sn—W—Mo—Bi,Sn-Cu,Sn—Pb—Zn;当围岩是三叠纪玄武岩时,沿玄武岩层内裂隙或与三叠纪法郎组碳酸盐岩的接触界面发育铜矿化,从白垩纪岩体向外元素分带为:Sn—Cu-W—Mo,Cu-Sn,Cu,Cu—Pb—Zn,铜主要来自玄武岩,而铅锌来自碳酸盐岩。此外,还进一步指出包括个旧锡矿田在内的滇东南和桂西80~90Ma锡钨多金属成矿可能是华南白垩纪岩石圈大规模伸展与成矿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多金属矿 矿床模型 岩石圈伸展 个旧 云南
下载PDF
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矿床成矿系列及找矿突破的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128
16
作者 唐菊兴 多吉 +4 位作者 刘鸿飞 郎兴海 张金树 郑文宝 应立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3-410,共18页
冈底斯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资源接续基地之一,其中冈底斯岩浆弧(III43)是最重要的Ⅲ级成矿带,研究程度最高在拉孜县-工布江达县长约600km、宽约90km范围内,已发现并评价了5个超大型矿集区:雄村铜金矿集区,厅宫-冲江铜多金属矿集区,甲玛... 冈底斯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资源接续基地之一,其中冈底斯岩浆弧(III43)是最重要的Ⅲ级成矿带,研究程度最高在拉孜县-工布江达县长约600km、宽约90km范围内,已发现并评价了5个超大型矿集区:雄村铜金矿集区,厅宫-冲江铜多金属矿集区,甲玛-驱龙-邦铺铜多金属矿矿集区,蒙亚啊-洞中拉-亚贵拉多金属矿集区,程巴-努日钨钼铜矿集区。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厘定出与海西期火山作用、海西期裂谷构造有关的铅锌银矿床成矿系列组、印支-燕山期与沉积-构造岩浆作用有关的铜、金、铁、铅锌、银、钼矿床成矿系列组以及冈底斯成矿带内喜山期与构造岩浆、沉积作用有关的铜、金、铁、铅锌、银、钼、钨、铀、盐类矿床成矿系列组,包括6个矿床成矿系列和10个成矿亚系列。主要的矿床成矿亚系列为:与早侏罗世-晚侏罗世岛弧型中酸性火山岩-浅成岩建造有关的铜、金、银、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成矿年龄173~160Ma,雄村外围和拉萨以东广泛分布的叶巴组分布区是其主要找矿远景区;与古新世-始新世中酸性火山-中浅成岩浆建造有关的铅锌、银、钼、钨、铁矿床成矿亚系列(沙让式、亚贵拉式、洞中拉式),成矿年龄在65~38Ma,林周盆地-南木林盆地及其北侧的隆格尔断隆带是主要的找矿远景区;与中新世中酸性浅成岩浆建造有关的铜、钼、铅锌、钨、金、银矿床成矿亚系列(驱龙式、甲玛式、冲江-厅宫式、朱诺式、邦铺式),成矿年龄17~13Ma,冈底斯成矿带东段中带是主要的找矿远景区,尤其是含矿斑岩体接触带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如新发现的普桑果矽卡岩型铜铅锌矿。成矿元素从南往北的分布规律为Cu-Au(斑岩型)→Mo-W(Cu)(斑岩-矽卡岩型)→Cu-Mo-Pb-Zn(Au、Ag)(斑岩-矽卡岩型)→Mo(Cu)(斑岩)→Pb-Zn-Mo-W-Fe(斑岩-矽卡岩型)→Pb、Zn(Ag)(热液脉型)。成矿时代从南往北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成矿系列 斑岩型 矽卡岩型 冈底斯成矿带 西藏
下载PDF
东秦岭中生代钼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模型及其找矿评价 被引量:126
17
作者 毛景文 叶会寿 +5 位作者 王瑞廷 代军治 简伟 向君锋 周珂 孟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9,共8页
最近几年不仅在东秦岭地区又发现和探明一批大型—超大型斑岩型钼矿床,而且在南泥湖矿田(包括南泥湖-三道庄-上房沟矿床)和东沟超大型斑岩钼矿床外围探明了一批脉状铅锌银矿。这些脉状铅锌银矿与斑岩钼矿具有明显的时空关系,而且互为找... 最近几年不仅在东秦岭地区又发现和探明一批大型—超大型斑岩型钼矿床,而且在南泥湖矿田(包括南泥湖-三道庄-上房沟矿床)和东沟超大型斑岩钼矿床外围探明了一批脉状铅锌银矿。这些脉状铅锌银矿与斑岩钼矿具有明显的时空关系,而且互为找矿指示。以南泥湖和东沟为代表的斑岩钼矿分别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56~137Ma)和白垩纪中期(125~114Ma),其成矿有关岩体指示成矿物质分别来源于壳幔同熔和壳源。尽管有物质来源的差别,但是在2个不同时代斑岩钼矿的外围都有一系列脉状铅锌矿的发育,而且通常在断裂膨大或拐弯处和2组断裂的交会部位形成大矿和富矿,也见出现在地层不整合界面的部位。这种钼与铅锌矿的密切时空分布关系构成一个很好的成矿系统,斑岩-矽卡岩钼矿与铅锌银矿互为找矿的指示标志。矿床模型的建立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在中国东部地区开展此类矿床组合的找矿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模型 斑岩钼矿 脉状铅锌银矿 中生代 东秦岭地区
下载PDF
华南地区中生代主要金属矿床模型 被引量:122
18
作者 毛景文 谢桂青 +1 位作者 程彦博 陈毓川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7-354,共8页
本文在总结华南地区中生代主要金属矿床出现的三个阶段,即晚三叠世(230~210Ma)、晚侏罗世(170~150Ma)和早—中白垩世(134~80Ma,集中在110~80Ma)的基础上,通过成矿环境和成矿年龄的分析研究,基于前人的工作基础,对不同阶段典型的矿... 本文在总结华南地区中生代主要金属矿床出现的三个阶段,即晚三叠世(230~210Ma)、晚侏罗世(170~150Ma)和早—中白垩世(134~80Ma,集中在110~80Ma)的基础上,通过成矿环境和成矿年龄的分析研究,基于前人的工作基础,对不同阶段典型的矿床组合建立或补充完善了4个矿床模型。包括170~160Ma中侏罗世斑岩—矽卡岩型铜矿模型,160~150Ma晚侏罗世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模型,白垩纪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模型及白垩纪锡钨多金属矿床模型。上述矿床模型的建立将有助于在华南地区和类似的地质环境中开展找矿评价和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模型 斑岩铜矿 钨锡矿床 矿床组合 中生代 华南地区
下载PDF
“五层楼+地下室”找矿模型的适用性及其对深部找矿的意义 被引量:119
19
作者 王登红 唐菊兴 +5 位作者 应立娟 陈郑辉 许建祥 张家菁 李水如 曾载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33-738,共6页
在我国地质工作者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五层楼"找矿模式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深部找矿的新进展,重点探讨了"五层楼+地下室"找矿模型的适用性。"五层楼+地下室"作为找矿模型不但适合于赣南—粤北地区,... 在我国地质工作者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五层楼"找矿模式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深部找矿的新进展,重点探讨了"五层楼+地下室"找矿模型的适用性。"五层楼+地下室"作为找矿模型不但适合于赣南—粤北地区,也适用于赣中的徐山矿区,在南岭外围的其他矿区如广西的大明山地区和云南的老君山地区也有适用性;除了石英脉型钨矿之外,"五层楼+地下室"模型也适用于钨矿之外的其他矿种,如广西大厂的锡多金属矿区;对于其他类型的矿种和矿床类型,如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在某种程度上也不妨理解为倒转的"五层楼+地下室"。当然,"五层楼+地下室"找矿模型的运用也是有条件的,需要结合具体矿区的具体成矿地质条件来综合把握,灵活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层楼+地下室”模型 深部找矿 徐山钨矿 大明山钨矿 大厂锡矿 甲玛铜矿
下载PDF
西藏多不杂斑岩铜矿床辉钼矿Re-Os和锆石U-Pb SHRIMP测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17
20
作者 佘宏全 李进文 +5 位作者 马东方 李光明 张德全 丰成友 屈文俊 潘桂棠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7-746,共10页
多不杂矿床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上发现的第一处大型斑岩铜矿床。该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北侧,羌塘地块的南缘。含矿斑岩体属花岗闪长斑岩,其SiO2含量为61.37%~67.73%,平均为65.16%;稀土元素总量为(41.4~94)×10-6,LREE>... 多不杂矿床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上发现的第一处大型斑岩铜矿床。该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北侧,羌塘地块的南缘。含矿斑岩体属花岗闪长斑岩,其SiO2含量为61.37%~67.73%,平均为65.16%;稀土元素总量为(41.4~94)×10-6,LREE>HREE,属轻稀土元素富集型;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Rb、K、Th、Ba、La、Ce、Sr,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含矿斑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点反映出岛弧带的岩浆作用特征。含矿斑岩中锆石的U-PbSHRIMP测年获得(120.9±2.4)Ma(MSWD=4.3)谐和年龄,代表了含矿斑岩的形成时代。6个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范围非常一致,其变化范围为(117.6±1.3)~(118.5±1.4)Ma,等时线年龄为(118.0±1.5)Ma(MSWD=0.30),代表了该矿床的成矿年龄。该矿床的形成时代对应于班公湖-怒江早白垩世期间的多岛弧-盆系演化时期,其形成环境类似于东南亚的多岛弧-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岩石地球化学 同位素年代学 成矿时代 斑岩铜矿床 多不杂 西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