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岩溶石山山坡土壤剖面水分分层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小娇 龚晓萍 +3 位作者 袁道先 汤庆佳 陈长杰 李鑫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96-1203,共8页
【目的】揭示岩溶石山山坡土壤剖面水分的分层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互关系,为我国南方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岩溶水文过程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典型岩溶石山山坡土壤剖面进行分层取样,结合统计分析方法,研... 【目的】揭示岩溶石山山坡土壤剖面水分的分层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互关系,为我国南方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岩溶水文过程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典型岩溶石山山坡土壤剖面进行分层取样,结合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岩溶石山地区土壤水含量的垂向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土壤剖面水含量的分层特征。【结果】岩溶石山山坡土壤剖面水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变化范围为34.66%~47.10%,平均值为38.15%,土壤质量水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35 cm深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质量水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中值粒径相关性不显著(P>0.05);有机质通过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影响土壤质量水含量变化。土壤质量水含量及理化性质的变化具有分层性,地表至35 cm为表土层,35~85 cm为过渡层,85~115 cm为稳定层。【结论】岩溶石山地区土壤剖面水分具有明显的分层性,是土壤性质、结构特征、根系活动、水分运动、化学淋滤作用及基岩界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应注意20~40 cm处植被根系活动及基岩界面对土壤剖面水分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石山 土壤质量水含量 理化性质 土壤分层 有机质
下载PDF
柳江流域饮用水源地重金属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85
2
作者 张清华 韦永著 +1 位作者 曹建华 于奭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98-1607,共10页
为说明柳江流域饮用水源地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及饮用水水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于2016年1~12月对柳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水体进行常规水质指标和Cd、As、Cr、Hg、Zn、Cu、Pb、Fe、Mn等金属元素进行分析检测,并采用美国EPA推荐使用的... 为说明柳江流域饮用水源地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及饮用水水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于2016年1~12月对柳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水体进行常规水质指标和Cd、As、Cr、Hg、Zn、Cu、Pb、Fe、Mn等金属元素进行分析检测,并采用美国EPA推荐使用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饮用水源地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d、As、Cr、Zn、Cu、Pb、Fe、Mn含量未超过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限值,Hg含量存在超标.对重金属含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其中Cd、Pb、As与Fe可能具有相似的来源,Cu、Cr、Hg、Zn之间污染具有多源性,9种重金属含量与pH值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柳江流域饮用水源地致癌重金属元素健康风险成人和儿童分别为4.52E-04 a^(-1)和5.91E-04 a^(-1),非致癌健康风险成人和儿童分别为8.96E-09 a^(-1)和1.14E-08 a^(-1).致癌重金属Cr、As、Cd通过饮水途径所造成的人均年健康风险分别表现为Cr>As>Cd,风险值范围为3.58E-06~1.21E-04 a^(-1),Cr和As的风险值大于ICRP所推荐的风险水平5.0×10-5a^(-1).该研究区内重金属元素非致癌健康风险值范围为3.53E-12~2.87E-09 a^(-1),均在EPA推荐的可接受水平内,初步认为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明显危害.流域主要健康风险来源于致癌物.Cr和As是柳江流域水环境产生健康风险的主要污染物,应当优先列为柳江流域水环境风险管理的主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江流域 水源地 健康风险评价 模型 重金属
原文传递
人类活动影响下水化学特征的影响:以西江中上游流域为例 被引量:43
3
作者 于奭 孙平安 +2 位作者 杜文越 何师意 李瑞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79,共8页
对西江中上游3个代表性断面进行一个完整水文年每月3次的观测和取样,利用水化学、流量等数据,探讨自然过程和人为活动影响下的河流水化学演化过程.对研究区116个水样的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区的类型为HCO-3-Ca2+型,化学风化类型主要... 对西江中上游3个代表性断面进行一个完整水文年每月3次的观测和取样,利用水化学、流量等数据,探讨自然过程和人为活动影响下的河流水化学演化过程.对研究区116个水样的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区的类型为HCO-3-Ca2+型,化学风化类型主要属于岩石风化,Ca2+和HCO-3是主要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反映了岩溶地区河水化学特征主要受碳酸盐岩溶解影响.Na+、Mg2+、Ca2+、Cl-主要受自然条件控制,人类活动影响对其影响不大.K+、NO-3、SO2-4、HCO-3不同程度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显示出不同的影响途径.本研究对我国南方季风区河流水化学变化、水质特征、下游珠江物质输送通量的影响、水质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水化学特征 河流 岩石风化 西江
原文传递
硫酸参与的长江流域岩石化学风化与大气CO_2消耗 被引量:34
4
作者 张连凯 覃小群 +1 位作者 刘朋雨 黄奇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33-1944,共12页
流域的岩石化学风化过程是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环节。以往的流域水化学碳汇通量估算大多是基于碳酸对岩石的风化作用。而实际上,硫酸和碳酸一样,也参与了碳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从而对全球碳循环过程产生影响。长江流域水体近几年出现酸... 流域的岩石化学风化过程是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环节。以往的流域水化学碳汇通量估算大多是基于碳酸对岩石的风化作用。而实际上,硫酸和碳酸一样,也参与了碳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从而对全球碳循环过程产生影响。长江流域水体近几年出现酸化现象,大部分河段SO_4^(2-)和Ca^(2+)含量增高,其对应的岩石风化过程和大气CO_2消耗速率也发生变化。文章对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2013年不同季节的离子组成进行监测,利用水化学平衡法和Galy估算模型,对长江流域岩石化学风化速率和CO_2消耗通量进行了估算,对硫酸参与下的长江流域岩石风化和碳循环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水体离子主要来源于硅酸盐岩风化和碳酸盐岩风化。其中碳酸盐岩风化对河水离子贡献率为92%。在硅酸盐岩广泛分布的赣江流域,碳酸盐岩风化离子贡献也达85%。分析表明,硫酸参与了长江流域的岩石风化过程,对水体中离子产生一定影响。硫酸的参与加快了碳酸盐岩的化学风化速率,平均提高约28%。在不考虑硫酸溶蚀作用下,流域大气CO_2消耗速率平均为514.12×10~3 mol/km^2·a,但是硫酸参与时,CO_2消耗速率为467.18×10~3 mol/km^2·a,扣除碳汇量约14%。在各支流中,乌江流域受硫酸影响最大,而对雅砻江的影响最小,这与乌江流域的含煤地层、矿床硫化物及大气酸沉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风化 流域碳循环 硫酸 大气CO2消耗
下载PDF
珠江流域河流碳输出通量及变化特征 被引量:34
5
作者 张连凯 覃小群 +2 位作者 杨慧 黄奇波 刘朋雨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025-3034,共10页
研究河流碳运移对于研究全球碳循环以及探讨河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4月和7月选取珠江主流及支流11个代表性断面,分析悬浮颗粒物和碳组分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同时选取博罗、石角和高要这3个主控断面,对珠江... 研究河流碳运移对于研究全球碳循环以及探讨河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4月和7月选取珠江主流及支流11个代表性断面,分析悬浮颗粒物和碳组分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同时选取博罗、石角和高要这3个主控断面,对珠江流域的碳通量和侵蚀模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珠江流域悬浮颗粒物(TSS)、颗粒有机碳(POC)以及溶解有机碳(DOC)随雨季的到来而质量浓度升高,西江上游TSS和POC的质量浓度增加显著;珠江流域河流碳的4种组分中,溶解无机碳(DIC)的所占质量分数最高,且西江、北江的DIC质量浓度明显高于东江;西江、北江和东江河流中外源POC分别占78%、72%和26%,三大支流的POC均受上游C3植物的影响;珠江流域的TSS、总碳(TC)、POC、颗粒无机碳(PIC)、DOC、DIC、以及颗粒碳(TPC)、总有机碳(TOC)的入海通量分别为134×1012、12.69×1012、2.50×1012、1.01×1012、1.13×1012、8.05×1012、3.51×1012和3.65×1012g·a-1,对应的侵蚀模数分别为:309×106、28.98×106、5.75×106、2.27×106、2.56×106、18.4×106、8.02×106和8.31×106g·(km2.a)-1.与全球主要河流碳侵蚀模数相比,珠江流域河流DOC、POC和TOC的侵蚀模数均高于全球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流域 总悬浮颗粒物 河流碳组分 河流碳通量 侵蚀模数
原文传递
多种同位素手段的硝酸盐污染源解析:以会仙湿地为例 被引量:28
6
作者 彭聪 潘晓东 +2 位作者 焦友军 任坤 曾洁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410-5417,共8页
近年来,湿地在人类掠夺性开发下生态环境正不断恶化.其中,硝酸盐污染就是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的一类主要问题.本文以会仙岩溶湿地为研究对象,为查明导致湿地水体硝酸盐升高的主要因素,利用^(15)N(NO_3^-)、^(18)O(NO_3^-)同位素手段确定区... 近年来,湿地在人类掠夺性开发下生态环境正不断恶化.其中,硝酸盐污染就是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的一类主要问题.本文以会仙岩溶湿地为研究对象,为查明导致湿地水体硝酸盐升高的主要因素,利用^(15)N(NO_3^-)、^(18)O(NO_3^-)同位素手段确定区内硝酸盐污染的主要来源,并借助SIAR模型确定各类污染源的贡献率.在此基础上,通过^(13)C_(DIC)同位素定性描述地下水的径流条件,以此探究硝酸根浓度的空间分布与水循环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研究区水体中硝酸根浓度的主要因素有3个方面,动物粪便及生活污水、化肥中NO_3^-和土壤氮,其对硝酸盐污染的贡献率均值分别为39.1%、32.2%和28.5%.^(13)C_(DIC)同位素结果显示,轻^(13)C_(DIC)表明其地下水径流条件好,其对应的NO_3^-浓度值一般较低,而重^(13)C_(DIC)对应的NO_3^-浓度值一般较高.由此可知,地下水径流条件的好坏也一定程度地影响了NO_3^-浓度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仙湿地 硝酸盐污染 氮氧同位素 ^13CDIC 地下水径流条件
原文传递
南方岩溶地区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技术要点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夏日元 邹胜章 +3 位作者 唐建生 梁彬 曹建文 卢海平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9-608,共10页
通过总结南方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示范6个方面成果,得出南方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具有10个特性:岩溶发育受层组结构类型、地质构造格局和水动力条件等因素控制的综合性,岩溶地下水分布的非均一性... 通过总结南方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示范6个方面成果,得出南方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具有10个特性:岩溶发育受层组结构类型、地质构造格局和水动力条件等因素控制的综合性,岩溶地下水分布的非均一性,岩溶含水介质由孔、隙、缝、管、洞构成的多重性,岩溶地下水流运动的多相性,岩溶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剧变性,岩溶水资源时间分布的季节性,干旱与洪涝的交替性,岩溶地下水污染的隐蔽性,岩溶地下水的深埋性,岩溶地下水与生态经济的相关性;论述了对碳酸盐岩层组结构类型、构造演化与岩溶发育期次、岩溶形态组合关系、表层岩溶带、岩溶地下水系统、岩溶地下河、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和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8个关键科学问题调查研究的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岩溶地区 水文地质调查 环境地质问题 地下河 水资源
下载PDF
岩溶地下河流域表层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蓝家程 孙玉川 +3 位作者 师阳 徐昕 袁道先 胡宁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937-2943,共7页
采集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农田土壤(0~20 cm),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C)测定了土壤样品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含量,分析其含量和组成,污染水平及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流域内不同地点表层... 采集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农田土壤(0~20 cm),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C)测定了土壤样品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含量,分析其含量和组成,污染水平及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流域内不同地点表层土壤16种PAHs总量变化范围为277~3301 ng·g-1,平均值为752.6 ng·g-1±635.5 ng·g-1,所有样品均遭受污染,其中57%为轻污染,29%为污染土壤,而14%为重污染.多环芳烃的组成以2~3环为主,占总量的28.72%~72.68%,平均值为48.20%;4环和5~6环含量分别为7.77%和34.03%.土壤PAHs含量与有机质(SOM)含量显著相关,而与pH值相关性不强.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流域内土壤主要来自交通排放与煤炭、石油及生物质燃烧的混合源以及石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土壤 污染来源 岩溶地下河
原文传递
不同地质背景水库区夏季水-气界面温室气体交换通量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李建鸿 蒲俊兵 +4 位作者 孙平安 袁道先 刘文 张陶 莫雪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032-4042,共11页
岩溶水库水化学特征受碳酸盐岩溶蚀风化产物所控制,形成"富钙偏碱高溶解无机碳"的特殊环境,其水-气界面温室气体交换特征、过程及影响因素与其他非岩溶水库存在较大差异.为揭示不同地质背景控制下典型水库水-气界面温室气体... 岩溶水库水化学特征受碳酸盐岩溶蚀风化产物所控制,形成"富钙偏碱高溶解无机碳"的特殊环境,其水-气界面温室气体交换特征、过程及影响因素与其他非岩溶水库存在较大差异.为揭示不同地质背景控制下典型水库水-气界面温室气体交换的特征及控制机制,选取广西三座不同地质背景的水库[大龙洞水库(岩溶水库)、五里峡水库(半岩溶水库)、思安江水库(非岩溶水库)],同时运用静态箱法(FC)和模型计算法(TBL)对其水-气界面温室气体(CO2、CH4)交换通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均显示,大龙洞水库库区和出库水体均为大气CO2、CH4的源;五里峡水库库区总体上为大气CO2的汇、大气CH4的源,其出库水体均为大气CO2、CH4的源;思安江水库库区均为大气CO2的汇、大气CH4的源.2无论是岩溶水库还是非岩溶水库,其出库水体温室气体排放量远大于库区,如何控制水库出库水体的CO2、CH4释放问题值得关注.3在没有大量淹没土壤有机质和植物的情况下,由岩溶地下水补给的水库水-气界面CH4交换通量与其他半岩溶水库和非岩溶水库差别较小,但由于富含DIC水体的输入及受水库热分层的影响,其CO2交换通量要明显高于其他非岩溶水补给的水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气界面 温室气体交换通量 静态箱法 模型估算法 地质背景
原文传递
小冰期多尺度气候波动:贵州董哥洞高分辨率石笋记录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健 程海 +4 位作者 赵景耀 李瀚瑛 宁有丰 张美良 朱晓燕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75-785,共11页
具有精准年代控制的高分辨率气候记录对于深入研究小冰期气候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黔南荔波县董哥洞D41石笋(研究部分长约11.7 cm)的24个U-Th绝对定年和1165组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数据,得到明清小冰期期间(公元1400~1880年)... 具有精准年代控制的高分辨率气候记录对于深入研究小冰期气候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黔南荔波县董哥洞D41石笋(研究部分长约11.7 cm)的24个U-Th绝对定年和1165组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数据,得到明清小冰期期间(公元1400~1880年)平均分辨率高于0.5年的洞穴上游水汽传输路径的空间集成降雨量变化记录。重建记录表明小冰期内部气候变化存在着多年代际-百年尺度变化趋势和年际-年代际波动;次级波动与干旱事件、火山活动的响应表明石笋δ^18O能够反映一定的大尺度气候信号。D41石笋的δ^18O序列功率谱分析结果显示出160年、11.5年、9年以及14~16、4~7年周期,可能反映了太阳活动和ENSO等地球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影响。中国南北方多根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对比表明崇祯大旱期间(公元1628~1643年)石笋记录显示出与历史文献资料类似的干旱边界,从南方至北方水汽传输路径上,干旱状态反映的空间集成降雨量减少可能是引起北方石笋氧同位素偏重的主要原因。另外,石笋氧同位素记录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明显的区域差异表明在短尺度上将单个洞穴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用作亚洲季风强度指标时需要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哥洞 小冰期 石笋δ^18O 崇祯大旱
原文传递
旅游活动对巴马水晶宫洞穴环境及碳酸钙沉积物景观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美良 朱晓燕 +2 位作者 吴夏 张碧云 潘谋成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30,共12页
巴马县水晶宫洞内次生化学碳酸盐(钙)沉积物景观丰富,类型多样,有石钟乳、石幔、石瀑布、石笋、石柱、石盾等特色景观;尤其是近期仍在发育的洞顶鹅管、卷曲石、石花和石毛等是国内外较为罕见的洞穴奇景。自2007年水晶宫开发以来,对巴马... 巴马县水晶宫洞内次生化学碳酸盐(钙)沉积物景观丰富,类型多样,有石钟乳、石幔、石瀑布、石笋、石柱、石盾等特色景观;尤其是近期仍在发育的洞顶鹅管、卷曲石、石花和石毛等是国内外较为罕见的洞穴奇景。自2007年水晶宫开发以来,对巴马水晶宫洞穴环境及碳酸钙沉积物景观等进行了监测,发现洞穴内流水、滴水、池水数量点减少;洞穴温度升高、湿度降低,CO_2浓度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减小以及普遍滋生(藻类、苔藓、蕨类等)灯光植物和洞穴景观表面的污染与变色污染、老化等现象。依据洞穴环境变化规律,提出有利于洞穴环境保护以及景观修复的相关措施,为科学合理保护开发旅游洞穴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及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 旅游开发 环境变化 景观影响与修复 水晶宫 广西
下载PDF
云南荞麦地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勇 郭纯青 +1 位作者 朱彦光 于奭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686-2695,共10页
为研究荞麦地流域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2017年7月在研究区共采集地下水的水样32个,综合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路径模型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荞麦地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并定性和定量探讨了荞麦地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的物质来源.... 为研究荞麦地流域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2017年7月在研究区共采集地下水的水样32个,综合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路径模型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荞麦地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并定性和定量探讨了荞麦地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的物质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水体整体呈弱碱性,Ca^(2+)、Mg^(2+)、SO_4^(2-)、HCO_3^-和N_3O^-等主要阴阳离子具有较高的空间变异性.通过聚类分析可知,研究区内地下水可分为两大类:A类和B类,分别具有两个子集:A_1、A_2、B_1和B_2,并且从A类地下水到B类地下水化学类型开始变得复杂,A类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均为HCO_3-Ca型,B_1类地下水和B_2类地下水分别有HCO_3-Ca型、HCO_3-Na·Ca型、HCO_3-Na·Ca·Mg型和HCO_3-Ca型、HCO_3-Ca·Mg型、HCO_3-Na·Ca型各3类.为进一步探讨地下水水化学的影响因素,通过因子分析和路径模型分析可确定碳酸盐岩、人类活动、蒸发岩和硅酸盐岩是地下水的主要物质来源.其中人类活动的作用和MgSO_4型蒸发岩的溶解,是形成以碳酸盐岩为地下水化学组分的主要来源,同时具有多元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影响因素 物质来源 多元统计分析
原文传递
典型岩溶山坡土壤剖面水分对降雨响应过程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郭小娇 龚晓萍 +4 位作者 汤庆佳 陈长杰 姜光辉 李鑫 邹艳娥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9-638,共10页
为揭示岩溶石山山坡降雨入渗补给机制,选取典型岩溶石山山坡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7-10月期间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进行高分辨率连续监测,研究典型场雨条件下土壤剖面水分对降雨的响应过程,分析土壤剖面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 为揭示岩溶石山山坡降雨入渗补给机制,选取典型岩溶石山山坡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7-10月期间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进行高分辨率连续监测,研究典型场雨条件下土壤剖面水分对降雨的响应过程,分析土壤剖面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可能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剖面水分对降雨的响应受前期土壤含水量、降雨量、降雨强度的影响,还与土壤所处的地形地貌有关;表层土壤水分对首次次降雨响应的滞后时间与前期土壤含水量有关,响应时间在0.5~4.75h之间,旱季响应时间比雨季长;降雨阈值是引起土壤水分降雨响应的重要条件,旱季6mm降雨量是土壤水分响应的降雨阈值。当降雨量补充土壤水分亏缺后,土壤剖面水分对降雨响应迅速,响应时间最小为0.25h,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时间一致,说明下层土壤水分可能受到优先流或侧向径流补给影响。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幅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变化主要受土壤-大气界面、土壤-植被、土壤-基岩界面控制下的气候条件、植被蒸散发和介质渗透性差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剖面水分 降雨响应 阈值 响应时间 前期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山西太原晋祠—兰村泉水复流的岩溶水文地质条件新认识 被引量:18
14
作者 梁永平 张发旺 +6 位作者 申豪勇 唐春雷 赵春红 王志恒 侯宏冰 任建会 郭芳芳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8,34,共9页
晋祠泉和兰村泉是山西著名的岩溶大泉,受自然条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两个泉于20世纪末相继断流。针对山西省政府提出的要使晋祠、兰村泉水复流的生态修复目标任务,文章在泉域水文地质调查基础上,就泉水复流密切相关的四个关键性岩溶... 晋祠泉和兰村泉是山西著名的岩溶大泉,受自然条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两个泉于20世纪末相继断流。针对山西省政府提出的要使晋祠、兰村泉水复流的生态修复目标任务,文章在泉域水文地质调查基础上,就泉水复流密切相关的四个关键性岩溶水文地质条件问题开展研究并提出了新认识。核实了目前划定的晋祠—兰村泉域边界,依据最新资料对现行的晋祠、兰村泉域边界提出了7处修正,修改后晋祠泉域面积由2 030 km2变为2 713 km2,兰村泉域面积由2 500 km2变为2 614 km2。汾河二库在蓄水后库区的主体部分划归到晋祠泉域而非兰村泉域,其渗漏补给是造成近年来晋祠泉域区域岩溶地下水位大幅回升的主要原因。确定了晋祠泉域内盘道—马家山断裂带是一个岩溶水强富水带,也是岩溶地下水从北部中、上寒武统含水岩组向南部中奥陶统含水岩组的转换带。圈定了晋祠泉域:玉门河南峪村—杜儿平煤矿东侧—官地矿与白家庄矿交界处—龙山—明仙村东—晋祠泉的岩溶地下水强径流带。这些认识是开展晋祠—兰村泉域岩溶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开发管理和保护的基础,更是制定晋祠、兰村泉水复流方案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祠泉 兰村泉 岩溶水 水文地质条件 泉水复流
下载PDF
基于MODFLOW的岩溶管道水流模拟方法探讨与应用 被引量:19
15
作者 赵良杰 夏日元 +3 位作者 杨杨 邵景力 易连兴 王喆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6-351,共6页
针对岩溶管道水流特征,选取广西寨底岩溶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三维有限差分地下水流动模型(MODFLOW)中的Drain和River模块概化模拟岩溶管道特征,结合管道内上游、中游及下游三个观测孔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末期等水位... 针对岩溶管道水流特征,选取广西寨底岩溶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三维有限差分地下水流动模型(MODFLOW)中的Drain和River模块概化模拟岩溶管道特征,结合管道内上游、中游及下游三个观测孔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末期等水位线图中位于管道两侧处流线均有形状突变,符合实际管道水流动态特征,且能模拟出管道内水位变化趋势。最后分析两种方法模拟管道水流的原理,Drain模块中岩溶管道仅起排水作用,不允许管道内水流流向周围含水层,而River模块允许岩溶管道水与周围含水层水流交换,因而相对Drain模块而言,应用River模块概化模拟岩溶管道更加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水流 岩溶含水层 数值模拟 MODFLOW
下载PDF
新田县地下水锶富集环境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苏春田 黄晨晖 +5 位作者 邹胜章 谢代兴 赵光帅 唐建生 罗飞 杨杨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8-683,共6页
为掌握新田县地下水锶富集环境及来源,对新田县富锶地下水及对相应地质剖面岩样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富锶地下水赋存于泥盆系佘田桥组地层中,地下水锶元素含量具有泥盆系佘田桥组(D_3s)>石炭系岩关阶(C_1y)>泥盆系锡矿山组下段... 为掌握新田县地下水锶富集环境及来源,对新田县富锶地下水及对相应地质剖面岩样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富锶地下水赋存于泥盆系佘田桥组地层中,地下水锶元素含量具有泥盆系佘田桥组(D_3s)>石炭系岩关阶(C_1y)>泥盆系锡矿山组下段(D_3x^1)>泥盆系棋子桥组(D_2q)的规律;下降泉、机井中锶元素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76.57μg·L^(-1)、2756.87μg·L^(-1),分别是饮用天然矿泉水锶含量最低限值的1.88倍、13.78倍,机井锶元素平均含量远高于下降泉,是其7.32倍;佘田桥组地层岩性为中薄层浅灰色泥灰岩夹灰岩、页岩,岩石中锶含量普遍大于300mg·kg^(-1),最高含量为838mg·kg^(-1),是地下水中锶元素主要来源。地层平缓的产状、低的降水入渗系数、面状补给、分散渗流为富锶地下水的形成提供了水文地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集环境 岩溶 来源分析 湖南新田
下载PDF
利用微动法快速探测岩溶塌陷区覆盖层厚度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伟 甘伏平 +2 位作者 梁东辉 韩凯 刘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51-54,共4页
为了能在大尺度范围内获得岩溶塌陷典型调查区覆盖层的厚度,采用微动法对柳州市柳城县东泉公社幅岩溶塌陷重点调查区进行了野外观测,并对调查区内已知的56处钻孔进行微动观测,提取特征频率,结合钻孔资料得出覆盖层厚度与特征频率的函数... 为了能在大尺度范围内获得岩溶塌陷典型调查区覆盖层的厚度,采用微动法对柳州市柳城县东泉公社幅岩溶塌陷重点调查区进行了野外观测,并对调查区内已知的56处钻孔进行微动观测,提取特征频率,结合钻孔资料得出覆盖层厚度与特征频率的函数关系满足h=62.5/f。利用此函数关系,结合岩溶塌陷调查区野外微动实测数据提取的特征频率反演出覆盖层厚度。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尝试初步见效,经济快捷、适应性强、值得推广,特别适用于大尺度范围内调查岩溶塌陷区域覆盖层厚度分布,结合研究区的地质信息,可以在区域内对岩溶塌陷易发区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覆盖层 微动法 特征频率
下载PDF
桂江流域河流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红波 何师意 +2 位作者 于奭 王艳雪 王玲玲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95-401,共7页
2012年4月9-16日在桂江流域采集河流水样15个进行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桂江河水样品pH值介于6.36~8.46,平均值为7.58;EC范围为18~316μs/cm,平均值为175μs/cm;流域河水SIc平均值为-0.7,其变化受流域碳酸盐岩的分布控制。(2)桂... 2012年4月9-16日在桂江流域采集河流水样15个进行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桂江河水样品pH值介于6.36~8.46,平均值为7.58;EC范围为18~316μs/cm,平均值为175μs/cm;流域河水SIc平均值为-0.7,其变化受流域碳酸盐岩的分布控制。(2)桂江的水为HCO3-Ca型水,HCO3-和Ca2+平均分别占阴、阳离子的76%和77%,主要来自岩石风化。(3)中游部分河水NO3-和SO24-较高,可能是受工农业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引起,此外硫酸参与了碳酸盐矿物的溶解。(4)Ca2+、Mg2+和HCO3-总体呈现中游高,上游和下游较低;SO24-和NO3-仅在中游部分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较多的支流偏高,上下游相对较低且相差不大;Cl-、Na+和K+则呈现出中下游较高,上游较低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江流域 河流 水化学 岩溶
下载PDF
重庆市南川区南部岩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7
19
作者 樊连杰 裴建国 +2 位作者 邹胜章 杜毓超 卢丽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7-703,共7页
以重庆市南川区南部地区岩溶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取样测试分析,对研究区内149件地下水样品进行水化学常规分析和微量重金属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Mg、HCO_3-Ca和HCO_3-SO_4-Ca型为主。... 以重庆市南川区南部地区岩溶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取样测试分析,对研究区内149件地下水样品进行水化学常规分析和微量重金属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Mg、HCO_3-Ca和HCO_3-SO_4-Ca型为主。地下水中主要阴阳离子HCO_3^-、SO_4^(2-)、Ca^(2+)和Mg^(2+)浓度均表现出与含水岩组相对应的关系,即碳酸盐岩类岩溶水>碳酸盐岩夹碎屑岩水>碎屑岩水。地下水中Mg^(2+)/Ca^(2+)摩尔比值表明研究区内绝大部分地下水径流过程中以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共同溶解为主。地下水中微量重金属元素含量整体偏低,绝大部分水质都在Ⅲ类水标准以内,只有极个别点受到污染导致部分重金属组分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微量重金属 岩溶地下水 重庆市南川区
下载PDF
岩溶区次生林地不同地貌部位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杨慧 涂春艳 +2 位作者 李青芳 杨利超 曹建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7-781,共5页
【目的】探讨土壤C、N、P化学计量学在岩溶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指示作用,揭示岩溶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的养分循环规律,为阐明岩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在岩溶区次生林地采集山脚、山腰和山顶3个地貌部位表层土壤样品,... 【目的】探讨土壤C、N、P化学计量学在岩溶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指示作用,揭示岩溶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的养分循环规律,为阐明岩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在岩溶区次生林地采集山脚、山腰和山顶3个地貌部位表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C、全N和全P含量,并分析不同地貌部位土壤的C、N、P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岩溶区次生林地中土壤有机C、全N和全P含量分别为28.09~189.98g/kg、1.19~8.79g/kg和0.50~1.62g/kg。土壤P元素含量较稳定,土壤C和N变异程度相似。土壤C/N为3.66~47.27,C/P为26.25~189.06,N/P为1.52~12.80,其中C/N和C/P均不符合正态分布,N/P符合正态分布(DO.05)。土壤有机C和全N含量均为山脚部位最高,并且与山腰和山顶部位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土壤全P含量则为山顶部位显著高于山脚和山腰。土壤C/N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变大,而C/P和N/P的趋势恰好相反,即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变小。土壤有机C、全N和全P含量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C/N与C/P呈极显著正相关,与N/P呈极显著负相关;C/P与N/P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岩溶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于同气候带下其他类型土壤,营养元素N和P含量相对丰富,但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态的N和P含量不足,有效性偏低,且土壤C、N、P化学计量受地貌部位影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林地 生态化学计量 养分限制 多元统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