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搜救辅助决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朱岿 牟林 +1 位作者 王道胜 孙均楷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0-449,共10页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海上活动日益频繁,海难事故风险持续增长,海上人员安全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海上搜救区域的确定和搜寻方案的规划两个关键技术为切入点,综述了海上搜救辅助决策关键技术的发...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海上活动日益频繁,海难事故风险持续增长,海上人员安全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海上搜救区域的确定和搜寻方案的规划两个关键技术为切入点,综述了海上搜救辅助决策关键技术的发展过程和相应的研究成果。首先,针对海上遇险目标的运动特性,介绍了遇险目标漂移模型的发展,概述了漂移轨迹和搜救区域的计算方法;其次,分别对静止和运动目标的搜寻策略进行了回顾与归纳;最后,总结了上述技术在国内外的业务化应用情况,进而探讨了相关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旨在为我国海上搜救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和重大海难事故应急反应能力的提高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海洋学 海上搜救 辅助决策 搜救区域 搜寻方案
下载PDF
ZrO_2/TiO_2/PVDF超滤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周雨 鲍建国 +3 位作者 谢雄 傅晓艳 高春雷 詹必万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5年第6期29-34,共6页
为改善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亲水性的不足,试验采用相转换法掺杂共混制备了含不同质量配比的纳米二氧化锆(ZrO2)粒子和纳米二氧化钛(TiO2)粒子的PVDF杂化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测量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 为改善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亲水性的不足,试验采用相转换法掺杂共混制备了含不同质量配比的纳米二氧化锆(ZrO2)粒子和纳米二氧化钛(TiO2)粒子的PVDF杂化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测量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热重分析仪对PVDF纯膜和PVDF杂化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及测试,并考察了两种无机纳米粒子添加量及添加比例对PVDF杂化膜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纳米粒子的总质量分数为1%、且ZrO2与TiO2两种纳米粒子的质量比为1∶1时,PVDF杂化膜的膜通量是PVDF纯膜的1.43倍;纳米粒子的加入改善了PVDF膜的亲水性,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PVDF膜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RO2 纳米TIO2 PVDF超滤膜 膜结构 膜性能 膜通量
下载PDF
一种月球熔岩管钻进的超声波钻探器
3
作者 邓乃文 韩光超 +2 位作者 文国军 肖龙 柏伟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384,共11页
提出一种采用多点驱动旋转的螺旋槽圆锥复合型变幅杆结构,并研制了适用于熔岩管内壁钻进的高性能超声波钻探器;为预测超声波钻探器响应特性,利用等效阻抗网络模型对超声波钻探器进行了建模与分析。通过低重力多角度模拟钻进试验与数据分... 提出一种采用多点驱动旋转的螺旋槽圆锥复合型变幅杆结构,并研制了适用于熔岩管内壁钻进的高性能超声波钻探器;为预测超声波钻探器响应特性,利用等效阻抗网络模型对超声波钻探器进行了建模与分析。通过低重力多角度模拟钻进试验与数据分析,验证了该钻探器在熔岩管复杂地况应用中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钻杆直径为3 mm、钻压力为10 N时,钻进速度随开孔角度的增加而增加,垂直钻进时钻探器最大空载回转速度为506 rad/min,钻进速度为6.4 mm/min,钻进时回转转速为259 rad/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熔岩管 超声波钻探 回转冲击式超声波 等效阻抗网络模型
下载PDF
钻井液水活度对页岩井壁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以秀山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杨现禹 蔡记华 +2 位作者 蒋国盛 石彦平 陈书雅 《钻探工程》 2022年第3期1-12,共12页
通过压力传递实验,对秀山龙马溪组页岩进行了不同浓度和不同类型盐溶液影响下的渗流试验,确定不同水活度盐溶液对页岩渗流规律和井壁稳定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在相同浓度的盐溶液中,阻缓秀山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压力传递能力最强的盐类为... 通过压力传递实验,对秀山龙马溪组页岩进行了不同浓度和不同类型盐溶液影响下的渗流试验,确定不同水活度盐溶液对页岩渗流规律和井壁稳定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在相同浓度的盐溶液中,阻缓秀山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压力传递能力最强的盐类为HCOONa。(2)对于相同类型的盐溶液,最高的浓度并不总能具有最好阻缓能力。阻缓秀山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压力传递效果较好的前5种盐溶液是20%HCOONa、5%HCOONa、20%KCl、20%HCOOK和5%NaCl。(3)相对于人工压制页岩,在粘土矿物含量(20%)一致时,盐溶液贯穿龙马溪组页岩孔隙时间平均长90.11%,平均渗透率低99.14%。(4)在粘土矿物成分一致时,盐溶液在人工页岩中的渗流规律与龙马溪组页岩的一致性较好,但对于实际渗透率和渗流时间、表征系数与真实页岩相差大于90%。(5)针对龙马溪组页岩,提出了基于水活度的单位距离渗流时间模型,以及不同盐溶液的水活度-渗透率规律。研究成果可为适用于龙马溪组页岩钻进的水基钻井液体系遴选提供较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井壁稳定 盐溶液 水活度 水基钻井液
下载PDF
大直径桩纵向振动广义轴对称连续圈层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鑫 吴文兵 +3 位作者 王立兴 刘浩 梅国雄 闻敏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16-1925,共10页
现有针对大直径桩纵向振动特性的理论研究主要存在两点不足:(1)所用桩体模型无法充分考虑桩身内的三维波动效应;(2)研究重点集中于高频范围,缺乏对工程价值更为突出的低频振动特性的聚焦分析。针对此两点不足,提出了新型的大直径桩纵向... 现有针对大直径桩纵向振动特性的理论研究主要存在两点不足:(1)所用桩体模型无法充分考虑桩身内的三维波动效应;(2)研究重点集中于高频范围,缺乏对工程价值更为突出的低频振动特性的聚焦分析。针对此两点不足,提出了新型的大直径桩纵向振动广义轴对称连续圈层模型,将桩体看作三维连续介质,同时考虑桩身质点的竖向和径向位移,将桩周土沿径向进行圈层化处理,利用相邻圈层土和桩土接触面耦合关系得到竖向动荷载作用下桩顶复刚度解析解。在验证所提模型合理性基础上,利用其对大直径桩低频振动特性进行探讨分析,重点关注施工扰动效应的影响规律和机理,发现若干创新现象和有益结论,为大直径桩动力设计和承载特性分析提供了更为完备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桩 广义轴对称连续圈层模型 施工扰动效应 低频振动特性 动力设计
下载PDF
基于浆料直写成形的多孔氧化铝陶瓷孔隙率与抗弯强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驰 刘富初 +5 位作者 穆英朋 吴丁一 吴明 林雨霄 韩光超 樊自田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30-338,共9页
浆料直写成形制备多孔氧化铝陶瓷的孔隙率和抗弯强度是一对具有负相关性的性能指标,但在保温隔热、过滤催化等领域需要制备高孔隙率、高抗弯强度的多孔陶瓷以满足服役要求。以挤出头内径、填充率、挤出丝层高/挤出头内径和打印速度四个... 浆料直写成形制备多孔氧化铝陶瓷的孔隙率和抗弯强度是一对具有负相关性的性能指标,但在保温隔热、过滤催化等领域需要制备高孔隙率、高抗弯强度的多孔陶瓷以满足服役要求。以挤出头内径、填充率、挤出丝层高/挤出头内径和打印速度四个关键工艺参数设计正交实验,通过对不同参数条件下成形的多孔陶瓷孔隙率和抗弯强度的测量与统计,分析了工艺参数对孔隙率和抗弯强度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孔隙率与抗弯强度的关联数学方程。结果表明,填充率对多孔陶瓷的孔隙率和抗弯强度影响最为显著,当填充率较小时,相邻挤出丝之间跨距较大,形成的宏观结构孔尺寸较大,此时样品的孔隙率大、强度低。当挤出头内径为0.41 mm、填充率为50%、挤出丝层高/挤出头内径为60%、打印速度为1200 mm/min时,陶瓷样件具有较高的孔隙率(66.32%±1.12%)和抗弯强度(10.54 MPa±0.32 MPa),且孔隙率和抗弯强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实现了高孔隙率、高抗弯强度的多孔陶瓷制备,为3D打印成形高孔隙率和高强度的复杂多孔陶瓷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料直写成形 多孔氧化铝陶瓷 孔隙率 抗弯强度 相关性研究
原文传递
水溶性氧化钙陶瓷型芯的挤出式3D打印参数优化与表面精度控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穆英朋 刘富初 +5 位作者 张驰 黄捷飞 刘鑫 韩光超 樊自田 许峰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0-178,共9页
挤出式3D打印成形水溶性氧化钙陶瓷型芯可高质高效成形复杂内腔铸造构件,铸件内腔的残留型芯用水溶解即可快速清理,在复杂内腔构件精密铸造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以针头内径、层高/内径比值、打印速度和内部填充方向四个关键工艺参... 挤出式3D打印成形水溶性氧化钙陶瓷型芯可高质高效成形复杂内腔铸造构件,铸件内腔的残留型芯用水溶解即可快速清理,在复杂内腔构件精密铸造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以针头内径、层高/内径比值、打印速度和内部填充方向四个关键工艺参数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通过对不同工艺参数的3D打印成型坯体进行表面粗糙度测量与统计,采用极差分析确定各个打印参数对坯体表面质量影响的主次顺序,并得到挤出式3D打印氧化钙陶瓷型芯的最优打印参数。结果表明,内部填充方向对型芯坯体表面成形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当内部填充方向与外轮廓呈45°和90°时,内部填充浆料与外轮廓层有较多的拐点,拐点处的成形方向发生突变,进而造成挤出压力方向发生突变并作用于外轮廓层,外轮廓层变得凹凸不平,层层堆积成形的坯体表面粗糙度较大、表面质量较差。当针头内径为0.41 mm、层高/内径比值为70%、打印速度为20 mm/s、内部填充方向与外轮廓层平行时,坯体表面粗糙度最小,型芯坯体表面质量最好。通过增加外轮廓层数来可以有效地减小甚至消除填充方向对坯体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当外轮廓增加至两层时型芯坯体表面粗糙度降低了近22%,这对水溶性陶瓷型芯的快速精确成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钙陶瓷型芯 挤出式3D打印 内部填充方向 外轮廓层数
原文传递
海洋环境数值模拟在海洋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蒋浩宇 赵恩金 +1 位作者 程飞 牟林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5期147-149,共3页
在海洋强国战略的背景下,国内各高校开始增设海洋工程等涉海专业。海洋工程专业为工科专业,需要更多的实践提高技术及创新能力。笔者针对海洋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的要求和研究生教学的特点,提出利用海洋环境数值模拟技术,从实际问题入手... 在海洋强国战略的背景下,国内各高校开始增设海洋工程等涉海专业。海洋工程专业为工科专业,需要更多的实践提高技术及创新能力。笔者针对海洋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的要求和研究生教学的特点,提出利用海洋环境数值模拟技术,从实际问题入手,通过海洋环境数值模式的安装、测试、运行、修改强化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提高研究生用数值模拟手段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相应模拟结果的可视化反馈提升研究生对海洋科学、海洋工程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提升相关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数值模拟 海洋工程 研究生教育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压电式超声雾化降尘系统设计及其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曹帅 韩光超 +3 位作者 徐林红 江进国 卢禄华 彭清围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4,共7页
通过传送带传送物料是散料工业运输的主要方式,对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治理是散料工业运输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方法为雾化降尘法。为了提升雾化降尘的效果,设计了一种30 kHz喇叭型压电式超声雾化装置和配套的雾化降尘... 通过传送带传送物料是散料工业运输的主要方式,对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治理是散料工业运输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方法为雾化降尘法。为了提升雾化降尘的效果,设计了一种30 kHz喇叭型压电式超声雾化装置和配套的雾化降尘试验系统,并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入口水流量、风速、粉尘种类、颗粒直径、喷嘴安装角度等工艺参数对雾化降尘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入口水流量为30 L/h时,对煤粉粉尘降尘效率为75.9%;当风速为2.1 m/s时,对煤粉粉尘降尘效率为61.1%;相比较于煤粉和沙子,黄土的降尘效率略高;该喷嘴对粒径为107~180μm范围内的煤粉粉尘降尘效率最高为73.9%;当喷嘴安装角度为0时,对煤粉粉尘降尘效率最高为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 雾化降尘 散料 降尘效率
下载PDF
超声辅助微塑性成形工艺研究进展
10
作者 万炜强 韩光超 +5 位作者 王新云 吕佩 刘富初 胡济涛 柏伟 徐林红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9-115,共27页
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趋于小型化和精密化。金属微塑性成形技术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和高精度优势,已被广泛应用在微机电系统、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和军事等重要领域。其中,超声辅助微塑性成形工艺具有降低成形载荷,减少工具/模具型... 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趋于小型化和精密化。金属微塑性成形技术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和高精度优势,已被广泛应用在微机电系统、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和军事等重要领域。其中,超声辅助微塑性成形工艺具有降低成形载荷,减少工具/模具型腔-试样间界面摩擦,改善成形表面质量,提高成形极限和均匀性等诸多优势,能有效解决尺寸效应导致的成形缺陷,已成为金属微塑性成形技术的重要应用发展方向。在综述超声辅助微塑性成形工艺、机理及理论模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特别侧重分析不同超声振动模式(工具振动、工件振动、工具-工件复合振动)对微塑性成形过程中工件成形质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展望了超声辅助微塑性成形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超声作用与尺寸效应耦合机制揭示及其量化分析,多能场和复合工艺协同应用研究等将成为微塑性成形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 微塑性成形工艺 振动模式 成形机理
原文传递
基于响应面法的微挤出3D打印氧化硅多孔陶瓷工艺参数优化
11
作者 王妙 刘富初 +6 位作者 王毅 赵彦鹤 张亮 刘浩 徐凯 程鹏 韩光超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8-81,共14页
目的探明微挤出3D打印氧化硅多孔陶瓷性能与工艺参数的影响规律,获得较优的3D打印工艺参数,优化氧化硅多孔陶瓷侧表面粗糙度、强度和气孔率。方法采用微挤出3D打印技术制备氧化硅多孔陶瓷,基于响应面法方法,以针头内径、层高/针头内径... 目的探明微挤出3D打印氧化硅多孔陶瓷性能与工艺参数的影响规律,获得较优的3D打印工艺参数,优化氧化硅多孔陶瓷侧表面粗糙度、强度和气孔率。方法采用微挤出3D打印技术制备氧化硅多孔陶瓷,基于响应面法方法,以针头内径、层高/针头内径比值和打印速度为自变量,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陶瓷侧表面粗糙度、抗弯强度和气孔率的影响。结果针头内径和层高/针头内径比值的交互作用对侧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针头内径和打印速度的交互作用对抗弯强度和气孔率影响最为显著。确定了最优工艺参数方案,即针头内径为0.41 mm、层高/针头内径比值为48%和打印速度为610 mm/min,此时氧化硅多孔陶瓷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即侧表面粗糙度为21.24μm±0.98μm、抗弯强度为7.38 MPa±0.31 MPa、气孔率为52.21%±1.07%。结论建立了氧化硅多孔陶瓷侧表面粗糙度、抗弯强度和气孔率与针头内径、层高/针头内径比值、打印速度的二阶非线性回归数学模型,实现了侧表面粗糙度、抗弯强度与气孔率的协同优化,为微挤出3D打印技术在多孔陶瓷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多孔陶瓷 微挤出3D打印 响应面法 侧表面粗糙度 抗弯强度 气孔率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孔隙率与渗透系数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赵飞达 曹宇翔 +1 位作者 宋积文 牟林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4年第3期33-34,37,共3页
长期以来,土体的渗透性能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在研究土体孔隙中液体的运动时可以将土体视为一种多孔介质。建立一种理想情况下层流通过孔隙的三维模型,通过固定颗粒位置,只改变颗粒长度的方法创造具有不同孔隙率结构,进而研... 长期以来,土体的渗透性能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在研究土体孔隙中液体的运动时可以将土体视为一种多孔介质。建立一种理想情况下层流通过孔隙的三维模型,通过固定颗粒位置,只改变颗粒长度的方法创造具有不同孔隙率结构,进而研究孔隙率与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使用Fluent软件对模型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根据达西定律计算稳定流状态下模型的渗透系数。结果表明,土体颗粒按恒定方式排列时,渗透系数与土体孔隙率成指数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率 渗透系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松软煤层加固用泡沫水泥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子硕 薛曼 +4 位作者 李智 张杰 胡豪飞 杨现禹 蔡记华 《钻探工程》 2023年第3期130-138,共9页
针对松软煤层顺层钻进长钻孔成功率低、煤层机械强度低的难题,提出将机械发泡式泡沫水泥浆通过高压旋喷的方式注入松软煤层进行随钻加固的技术思路。室内试验中,通过改变松软煤岩与泡沫水泥浆的比例,模拟注浆后形成不同固结效果的松软煤... 针对松软煤层顺层钻进长钻孔成功率低、煤层机械强度低的难题,提出将机械发泡式泡沫水泥浆通过高压旋喷的方式注入松软煤层进行随钻加固的技术思路。室内试验中,通过改变松软煤岩与泡沫水泥浆的比例,模拟注浆后形成不同固结效果的松软煤岩-泡沫水泥固结体。以抗压强度和气体渗透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了松软含煤量对固结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与纯泡沫水泥浆的固结体相比,当松软煤岩含量(以下简称“含煤量”)为5%时,固结体的气体渗透率略有降低,气体渗透率随养护时间增加而降低;(2)含煤量≥10%,固结体气体渗透率随含煤量增大而升高;(3)固结体的早期抗压强度(养护1 d)随含煤量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养护时间增加至7 d后,固结体强度随含煤量升高而降低;(4)含煤量在20%~25%之间的固结体养护7 d后,抗压强度在8.65~9.94 MPa,气体渗透率在9.08~36.52 mD之间。研究成果可以为松软煤层的随钻护壁与瓦斯抽采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水泥浆 松软煤层 固结体 气体渗透率 抗压强度
下载PDF
关于热熔钻进工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瑞民 吴来杰 +1 位作者 汤凤林 Г.Н.Соловьев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7期23-26,共4页
热熔钻进工艺是一种通过熔化岩石来破碎岩石的新的钻进方法。在圣彼得堡矿业学院钻探实验室对这种新型钻进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介绍了所用的钻进试验台、热熔钻头、所钻的岩石和钻进工艺。试验表明,钻头电热功率和钻头轴载是决定钻进... 热熔钻进工艺是一种通过熔化岩石来破碎岩石的新的钻进方法。在圣彼得堡矿业学院钻探实验室对这种新型钻进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介绍了所用的钻进试验台、热熔钻头、所钻的岩石和钻进工艺。试验表明,钻头电热功率和钻头轴载是决定钻进效果的2个主要工艺参数。对于同一种岩石,钻进速度随钻头电热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当钻头电热功率不变时,根据所钻岩石岩性的不同,钻进速度随钻头轴载的增大而不同程度地增大,增加钻头轴载有利于提高玻璃状孔壁的质量,但不宜过大。热熔钻进工艺在无套管固井和工程施工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熔钻进工艺 钻进速度 电热功率 钻头轴载
下载PDF
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中的自然观
15
作者 杨芝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1年第1期8-9,共2页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 3个阶段 ,在造成大自然伤痕累累的同时 ,人类也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使人类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 ,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 生态价值观 自然观 和谐统一
下载PDF
铸造用水溶性氧化钙陶瓷型芯3D打印工艺响应面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穆英朋 鲁一勤 +7 位作者 林雨霄 吴明 张驰 刘浩 徐凯 陈辉 韩光超 刘富初 《铸造技术》 CAS 2023年第11期1012-1019,共8页
针对复杂内腔精密铸件用氧化钙陶瓷型芯,研究基于浆料挤出的陶瓷型芯3D打印工艺。采用碳酸钙粉末与聚乙二醇溶液混制陶瓷浆料,通过自制挤出式3D打印装置进行陶瓷坯体制备,再经过烧结工艺得到铸造用陶瓷型芯。以坯体表面粗糙度为衡量指标... 针对复杂内腔精密铸件用氧化钙陶瓷型芯,研究基于浆料挤出的陶瓷型芯3D打印工艺。采用碳酸钙粉末与聚乙二醇溶液混制陶瓷浆料,通过自制挤出式3D打印装置进行陶瓷坯体制备,再经过烧结工艺得到铸造用陶瓷型芯。以坯体表面粗糙度为衡量指标,基于响应面法以针头内径、层高/内径和打印速度进行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试验。采用逐步回归法拟合得到表面精度回归模型,通过方差分析得出最优工艺方案。结果表明,针头内径是影响陶瓷型芯坯体精度的主要因素。最优3D打印工艺参数为针头内径0.41 mm、层高与针头内径之比0.75、打印速率29.87 mm/s,此时陶瓷型芯坯体表面粗糙度为35.39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钙陶瓷型芯 挤出式3D打印 响应面分析法 表面粗糙度 工艺优化
下载PDF
超声振动辅助微挤压成形界面摩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光超 吕佩 +3 位作者 万炜强 柏伟 徐林红 刘富初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141,共9页
基于超声振动辅助微挤压成形过程摩擦特性表征需求,将超声振动辅助双杯挤压实验拆分为超声振动辅助正杯挤压和反杯挤压两个部分。通过超声振动辅助T2紫铜正杯挤压和反杯挤压的对比成形实验研究了不同超声振动模式辅助微挤压成形过程中试... 基于超声振动辅助微挤压成形过程摩擦特性表征需求,将超声振动辅助双杯挤压实验拆分为超声振动辅助正杯挤压和反杯挤压两个部分。通过超声振动辅助T2紫铜正杯挤压和反杯挤压的对比成形实验研究了不同超声振动模式辅助微挤压成形过程中试样-模具型腔间的界面摩擦特性,并提出一种量化评价新方法来评估超声振动辅助微挤压成形试样-模具型腔间摩擦应力及摩擦因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微挤压成形应力降低值和试样-模具型腔间的摩擦应力降低值都随着超声振幅的增大而增大,且随着工具超声振动、工具-工件复合超声振动和工件超声振动的不同超声振动模式顺序依次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模式 界面摩擦特性 微挤压成形 T2紫铜 量化评价
下载PDF
数值仿真技术在物理海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牟林 赵恩金 +1 位作者 蒋浩宇 郑好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50期118-120,共3页
物理海洋学课程是海洋技术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程,笔者针对该课程的研究内容和课程特点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法。本文提出一种既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的学习又注重借助计算机数值模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方法。在... 物理海洋学课程是海洋技术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程,笔者针对该课程的研究内容和课程特点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法。本文提出一种既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的学习又注重借助计算机数值模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有关物理海洋学课程教学方面应该注意的事项,并结合笔者在本门课程教学实践上的经验,着重分析如何针对重要知识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改进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海洋学 数值仿真 教学方法 课程建设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基于虚拟实验的海洋工程专业大学生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恩金 牟林 +2 位作者 程飞 蒋浩宇 李健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44期151-153,共3页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部署的不断深入,各个高校不断增设海洋相关专业,海洋工程是海洋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本文结合目前海洋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特点,就目前海洋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利用海洋...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部署的不断深入,各个高校不断增设海洋相关专业,海洋工程是海洋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本文结合目前海洋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特点,就目前海洋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利用海洋工程模拟仿真技术加强学生对海洋工程专业的认识和理解。从调动学生兴趣入手,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生动而同时具有科学性,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完善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利用数值模拟仿真技术进行可视化教学,对海洋工程中的测试、安装、运行现象采用计算机模拟,并在课程中加入相关动画。一方面,使该专业学生加强对海洋工程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模拟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进行海洋工程设计时严谨的思路并为未来海洋工程建设的相关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实验 数值仿真 海洋工程 能力培养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T/P和Jason-1/2卫星高度计海面高度数据获取南海同潮图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好 李晓春 +2 位作者 王道胜 蒋浩宇 赵恩金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1-71,共11页
随着卫星高度计资料的不断丰富,通过对卫星高度计所得潮汐调和常数进行插值或拟合得到潮汐同潮图成为可能。本文拟对T/P(TOPEX/POSEIDON)、Jason-1和Jason-2卫星高度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南海区域星下观测点处四个主要分潮(M2、S2、K1和O... 随着卫星高度计资料的不断丰富,通过对卫星高度计所得潮汐调和常数进行插值或拟合得到潮汐同潮图成为可能。本文拟对T/P(TOPEX/POSEIDON)、Jason-1和Jason-2卫星高度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南海区域星下观测点处四个主要分潮(M2、S2、K1和O1分潮)的调和常数,进而利用双调和样条插值方法对其进行插值,获取南海同潮图。首先,以1992~2016年T/P和Jason卫星高度计所得海面高度数据为基础,利用调和分析方法计算了南海星下观测点处M2、S2、K1和O1四个主要分潮的调和常数,并与40个验潮站数据进行了对比,最大矢量均差为4.99cm,说明分析所得调和常数与利用验潮站资料提取的调和常数的误差较小。进而采用双调和样条插值方法对星下点调和常数进行插值,得到了南海四个主要分潮的同潮图,所得结果与全球潮汐模型TPXO7.2模式结果的矢量均差分别为4.69、2.46、3.13和2.42cm,与141个验潮站处观测结果的矢量均差分别为22.59、10.26、10.24和8.51cm。此外,插值所得四个主要分潮的无潮点位置与前人研究结果相近。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双调和样条插值方法对卫星高度计所得调和常数进行插值能够获取较为准确的同潮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高度计 双调和样条插值 同潮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