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吉地块莫河片麻岩原岩侵位年龄的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巴金 龚松林 +1 位作者 廖梵汐 张璐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101,共4页
莫河片麻岩位于全吉地块东段,其原岩为花岗闪长质-二长花岗质侵入体。前人对该片麻岩的锆石年龄测定结果相差约120Ma。在野外详细地质观察基础上重新采集样品,用LA-ICP-MS法重新测定了15颗岩浆成因锆石的U-Pb年龄,结果得上交点年龄为(2 ... 莫河片麻岩位于全吉地块东段,其原岩为花岗闪长质-二长花岗质侵入体。前人对该片麻岩的锆石年龄测定结果相差约120Ma。在野外详细地质观察基础上重新采集样品,用LA-ICP-MS法重新测定了15颗岩浆成因锆石的U-Pb年龄,结果得上交点年龄为(2 394±31)Ma(2$)(MSWD=0.82)。由于锆石也受到变质变形作用的强烈改造,认为该年龄可能更接近于该片麻岩原岩的侵位年龄。新的定年结果表明,全吉地块存在近2.4Ga的花岗岩类侵入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河片麻岩 侵位年龄 全吉地块
下载PDF
大震与重力异常突变带、活动断裂带关系及其流变模型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志鹏 杜秋姣 +3 位作者 梁青 王杰 曾佐勋 王雄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87-1895,共9页
为了研究大震(Ms≥7)和巨震(Ms≥8)与重力异常和活动断裂的关系.利用EIGEN-6C重力模型计算了相关地区的自由空气重力异常,查阅了相关地区的布格重力异常和活动断裂构造.分析了重力异常突变带和活动断裂带与这些地震的空间分布.发现大震... 为了研究大震(Ms≥7)和巨震(Ms≥8)与重力异常和活动断裂的关系.利用EIGEN-6C重力模型计算了相关地区的自由空气重力异常,查阅了相关地区的布格重力异常和活动断裂构造.分析了重力异常突变带和活动断裂带与这些地震的空间分布.发现大震和巨震常在重力异常突变带和活动断裂带交汇处发生.结合前人对地球深部构造特征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流变模型来解释大地震发生于重力异常突变带和活动断裂带交汇处的原因:地壳深部流变层(体)流动受阻碍而引起重力异常和能量积累与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震 重力异常突变带 活动断裂带 深部构造 流变
原文传递
地文期-构造节律-气候旋回耦合与三峡地质灾害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长安 邵磊 +1 位作者 袁胜元 Jacques Dembele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68,共4页
构造-地貌-气候耦合是现代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大量地质事实表明,构造、地貌、气候与地质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三者的阶段性耦合,即地文期-构造节律-气候旋回耦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质灾害在时间分布上的群发和空间上的群... 构造-地貌-气候耦合是现代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大量地质事实表明,构造、地貌、气候与地质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三者的阶段性耦合,即地文期-构造节律-气候旋回耦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质灾害在时间分布上的群发和空间上的群集。从地文期-构造节律-气候旋回的关系及耦合作用的分析入手,通过地文期、构造节律、气候旋回与地质灾害的关系论述,建立了地文期、构造节律、气候旋回与地质灾害的耦合关系模式。依据现有资料,对三峡地区滑坡的群(高)发与地文期、构造、气候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就如何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文期 构造节律 气候旋回 地质灾害 滑坡
下载PDF
利用gPhone重力仪监测三峡库区蓄水的重力响应 被引量:3
4
作者 马险 王林松 +1 位作者 陈超 柳一鸣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0-424,共5页
根据三峡秭归gPhone101~#重力台站2012-06~2014-08重力观测资料,经处理改正得到的重力残差主要反映了库区蓄水变化的重力响应。不同的蓄水阶段,重力残差与库区水位变化响应特征不同,高差30m的水位波动能够引起70μGal的重力响应。利用gP... 根据三峡秭归gPhone101~#重力台站2012-06~2014-08重力观测资料,经处理改正得到的重力残差主要反映了库区蓄水变化的重力响应。不同的蓄水阶段,重力残差与库区水位变化响应特征不同,高差30m的水位波动能够引起70μGal的重力响应。利用gPhone重力仪能够有效监测三峡库区蓄水的重力响应,但局部及周边地区降水等水文效应也是连续重力观测结果的主要贡献之一,在监测库区蓄水对重力响应的影响时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HONE 时变重力 重力响应 水文效应
下载PDF
构造应力场中层状围岩隧道动力响应数值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文康 熊承仁 《公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0-346,共7页
层状岩层的横观各向同性使得振动波在岩层中沿着不同方向传播时,质点的振动特性有着一定的差异。以我国西南地区某高海拔山区单向公路隧道的全断面爆破掘进为研究背景,利用FLAC 3D软件对构造应力场中均质围岩及倾角不同的层状围岩在隧... 层状岩层的横观各向同性使得振动波在岩层中沿着不同方向传播时,质点的振动特性有着一定的差异。以我国西南地区某高海拔山区单向公路隧道的全断面爆破掘进为研究背景,利用FLAC 3D软件对构造应力场中均质围岩及倾角不同的层状围岩在隧道爆破开挖过程中的变形、振动速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开挖爆破后,洞周岩体变形不对称式分布,左、右拱腰部位变形最大,均质围岩洞周各部位变形在5种模型中相对较小;爆源距相同时,层状围岩左、右测点的x向振动速度均大于上、下测点的z向振动速度;断层破碎带、层理结构面对于振动波的传播既有消振又有聚振的作用,与断层破碎带和层理结构面的产状、空间关系及振动波相对结构面入射角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层状围岩 层面倾角 动力响应 构造应力场 FLAC 3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