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ODIS影像的鄱阳湖湖面积与水位关系研究 被引量:57
1
作者 李辉 李长安 +1 位作者 张利华 田礼侨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32-337,共6页
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根据2001年获取的13景鄱阳湖区无云MODIS影像中的9景提取的水体面积,并结合同步观测的水文数据分别采用线性、对数和指数3种模型模拟湖面积-水位之间关系。结果显示对数模型相关性最好(R2=0.918),其次为线性和指数... 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根据2001年获取的13景鄱阳湖区无云MODIS影像中的9景提取的水体面积,并结合同步观测的水文数据分别采用线性、对数和指数3种模型模拟湖面积-水位之间关系。结果显示对数模型相关性最好(R2=0.918),其次为线性和指数模型。利用另外4景MODIS影像对模型进行检验表明,该模型精度较高,模拟的最大误差为3.36%。本研究显示,可根据鄱阳湖水位观测值,利用该模型预测鄱阳湖洪涝期洪水淹没面积,以弥补云天状况下光学遥感难以监测到洪水淹没范围的不足。本研究为利用遥感影像实时监控鄱阳湖水情空间动态变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对湖泊、水库的泛洪监测、调洪功能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MODIS影像 水体面积 水位
下载PDF
长江皖江段岸崩特征、形成机理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长安 杨则东 +2 位作者 鹿献章 邵磊 王节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8-583,共6页
文章根据遥感影像和野外调查,对长江皖江段的崩岸特征、崩岸形成条件和治理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崩岸基本特征是左岸(北岸)强于右岸(南岸)。右岸崩岸带总长为66.1km,占该江岸总长的16.30%,左岸崩岸总长130.0km,占该江岸总长的29.36... 文章根据遥感影像和野外调查,对长江皖江段的崩岸特征、崩岸形成条件和治理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崩岸基本特征是左岸(北岸)强于右岸(南岸)。右岸崩岸带总长为66.1km,占该江岸总长的16.30%,左岸崩岸总长130.0km,占该江岸总长的29.36%。左岸强崩岸段有15处,共长80.5km,占该岸崩岸长度的61.92%,右岸强崩岸段仅4处,共长32.9km,占该岸段崩岸长度的49.77%;强崩岸段主要发生在长江主河道强弯曲段的凹岸处,特别是顶冲部位,弱崩岸主要发生在河道微弯曲河道的凹岸;区内崩岸大多发生在分汊河段,尤其是弯曲型汊道。崩岸形成条件主要为岸坡岩性和水流因素。易发生崩岸的岩性是形成时代较新的砂层,随着干湿变化体积张缩性变化较大的粘土层和二元相结构的岩性组合(即上层是河漫滩相的细颗粒粘土和砂质粘土,下层为粗颗粒的细沙层)。导致崩岸发生的水流因素主要有主流的冲蚀作用、横向环流的掏蚀作用和水位的快速涨落波动变化。文章还提出了崩岸环境系统的概念,指在一定河段内影响崩岸发生的各种因素(如河型、洲滩分布、水文特性、河宽、水深、岸线形态、河岸地貌和岩性条件等)的空间配置,以及诸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根据崩岸环境系统认为,崩岸治理的对策是以崩岸环境系统为单元进行系统治理,以治崩与治淤相结合的整体治理,以固岸与河道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皖江段 崩岸 遥感信息
下载PDF
双语教学在旅游高等教育中的实施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会琴 侯林春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50-153,共4页
双语教学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本文探讨了双语教学的产生背景及其含义,指出了旅游高等教育实施双语教学应注意课程选择、教学模式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应用。最后,作者就当前旅游双语教学提高师资水平、激发学生兴趣、完善教... 双语教学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本文探讨了双语教学的产生背景及其含义,指出了旅游高等教育实施双语教学应注意课程选择、教学模式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应用。最后,作者就当前旅游双语教学提高师资水平、激发学生兴趣、完善教材内容和双语教学体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双语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旅游高等教育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长江皖江段近期河道岸线变化的遥感调查 被引量:6
4
作者 李长安 杨则东 +1 位作者 鹿献章 邵磊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9-325,共7页
根据1954—2001年的航卫片遥感信息,对长江皖江段的岸线特征及变化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航卫片解译,长江皖江段南、北岸线长度分别为405.4km(右岸)和438.8km(左岸),岸线总长844.2km。根据遥感影像特征和野外调查,将皖江岸带(... 根据1954—2001年的航卫片遥感信息,对长江皖江段的岸线特征及变化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航卫片解译,长江皖江段南、北岸线长度分别为405.4km(右岸)和438.8km(左岸),岸线总长844.2km。根据遥感影像特征和野外调查,将皖江岸带(线)划分为侵蚀岸(冲刷岸)、淤积岸和稳定岸3种类型,其中冲刷岸长426.4km,占岸线总长度的50.5%,左岸大于右岸;淤积岸长198.4km,占岸线总长度的23.5%;稳定岸长219.4km,占岸线总长度的26.0%。根据1954年、1969年、1975年和1986年4个时期的航片资料的对比解译,对1954—1969年、1969—1975年和1975—1986年3个时间段的岸线摆动幅度和速率进行了计算,从中发现,河道岸线的摆动主要是左岸侵蚀后退,段内岸线年平均变形强度在50m以上的有7处,在100m以上有2处。岸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主河道长期右移,近期以左移为主;江心洲的平面变化复杂,汉道河段岸线变化强烈;鹅头形分汊河段演变具周期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皖江段岸线变化遥感调查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以山西省中阳县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会琴 侯林春 +1 位作者 王林 肖拥军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是区域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据.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黄土风情为主要特色.论文以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黄土高原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从而得到资源的美学价值、民俗文化、科学考...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是区域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据.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黄土风情为主要特色.论文以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黄土高原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从而得到资源的美学价值、民俗文化、科学考察、生态教育价值权重较大,反映了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开发方向.论文结合山西省中阳县实际,对该县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柏洼山民俗生态旅游区得分最高,为一级,上顶山森林生态旅游区、吴家峁黄土地貌生态旅游区、暖泉生态农业旅游区为二级生态旅游资源.根据评价结果,论文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中阳县生态旅游开发以黄土地貌观光、科学考察、黄土民俗体验为主,综合发展森林生态游、农业观光游等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资源 评价指标 黄土高原
下载PDF
面向地表过程模拟的降雨径流模型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辉 陈晓玲 +1 位作者 马文杰 刘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8,共6页
降雨径流是流域地表过程的主要驱动力,是众多地表模型的基础。该文在充分考虑流域气象及下垫面等要素空间异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面向地表过程模拟的、基于DEM的分布式次降雨径流模型。模型将流域离散为栅格计算单元,并按水流特性将... 降雨径流是流域地表过程的主要驱动力,是众多地表模型的基础。该文在充分考虑流域气象及下垫面等要素空间异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面向地表过程模拟的、基于DEM的分布式次降雨径流模型。模型将流域离散为栅格计算单元,并按水流特性将栅格划分为坡面单元和河网单元;模型考虑了降雨、植被截流和入渗等产流过程,利用运动波分级汇流的方式进行汇流演算。模型在江西躁口水流域进行了检验和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模拟的流量过程精度较高;模拟的径流深度及径流搬运力的空间分布符合水文规律。模型结构简洁、参数较少,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为土壤侵蚀及非点源污染等以流路为基础的复杂地表过程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径流 侵蚀 分布式模型 非点源污染
下载PDF
思南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业链的构建策略 被引量:4
7
作者 刘超 曾克峰 《特区经济》 2012年第2期174-176,共3页
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有保护地质遗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两大宗旨。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地质遗迹资源与地学环境的保护,而经济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链的构建思路。本文吸取品牌延伸战略与"1+1>2"整体效应的精... 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有保护地质遗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两大宗旨。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地质遗迹资源与地学环境的保护,而经济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链的构建思路。本文吸取品牌延伸战略与"1+1>2"整体效应的精华思想,贯彻科学性优先原则,提出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业链构建的一般思路为"资源整合-优势资源-旅游产业-优势旅游品牌-品牌扩张-旅游产业链"。并针对思南国家地质公园给出政府主导型的产业链构建策略:围绕地质遗迹景观行政整合旅游资源,围绕地质公园旅游配置县域资源,以地学科普游为主要产品构建区域产业链,以区域规章制度保障品牌质量与产业链的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公园 旅游业 产业链 思南国家地质公园
下载PDF
旅游城市矿业环境影响分析与发展模式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超 曾克峰 程胜高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2-106,共5页
通过分析矿业与旅游业在资源环境方面的矛盾,指出矿业从损毁城市形象、破坏旅游资源、污染城市环境三个方面影响旅游城市的发展。围绕"旅游业是旅游城市发展的中心"这个原则,提出旅游城市矿业发展的三种新模式:矿山公园模式... 通过分析矿业与旅游业在资源环境方面的矛盾,指出矿业从损毁城市形象、破坏旅游资源、污染城市环境三个方面影响旅游城市的发展。围绕"旅游业是旅游城市发展的中心"这个原则,提出旅游城市矿业发展的三种新模式:矿山公园模式、矿产资源与矿业过程旅游化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并从发展思路、产业政策、环保法规等方面给出旅游城市矿业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城市 矿业 发展模式
下载PDF
荆楚文化区域系统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侯林春 彭红霞 +1 位作者 温彦平 张利华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26-130,共5页
荆楚文化区域自东晋以来是中国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其成长、转型和成熟发展过程中受荆楚大地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构成了独特的文化整合演变模式。试从文化区域系统分析的角度对荆楚文化进行了初步研究:(1)水文化是荆楚文... 荆楚文化区域自东晋以来是中国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其成长、转型和成熟发展过程中受荆楚大地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构成了独特的文化整合演变模式。试从文化区域系统分析的角度对荆楚文化进行了初步研究:(1)水文化是荆楚文化的灵魂;(2)荆楚文化区域系统是开放的巨系统;(3)荆楚文化系统在其整合过程中形成斑斓的荆楚文化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楚文化 文化区域系统 文化整合 文化景观
下载PDF
抓住两大“机”遇 发展泉州新一轮经济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玲玲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9-230,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改革开放30年泉州经济发展所起得的成就以及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泉州应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化"危"为"机",并且充分利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一轮的经济产业,加快城市... 本文通过分析改革开放30年泉州经济发展所起得的成就以及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泉州应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化"危"为"机",并且充分利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一轮的经济产业,加快城市建设,重点发展自己的文化旅游产业及高薪技术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 海峡西岸经济区 金融危机 发展
下载PDF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堰塞湖库容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晓玲 陆建忠 +2 位作者 蔡晓斌 李辉 殷守敬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5-892,共8页
快速准确计算堰塞湖库容,对了解地震堰塞湖险情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信息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像素的三维水面的计算动库容的方法,能准确计算水面为曲面,包括动库容在内的总库容。该方法利用遥感影像提取水体边... 快速准确计算堰塞湖库容,对了解地震堰塞湖险情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信息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像素的三维水面的计算动库容的方法,能准确计算水面为曲面,包括动库容在内的总库容。该方法利用遥感影像提取水体边界线,与DEM求交后可得到带高程的边界点,利用空间插值技术获得三维水面,然后利用库容计算模型求解。同时,在分析该算法计算效率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河流分段的库容计算优化算法,最后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湖 动库容 河流分段 空间信息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