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PM2. 5与臭氧污染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97
1
作者 李红 彭良 +5 位作者 毕方 李陵 鲍捷萌 李俊玲 张浩 柴发合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63-1778,共16页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PM2.5与臭氧(O3)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二者协同控制已成为我国空气质量改善的焦点和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PM2.5与臭氧之间具有复杂的关联性,使得二者的协同控制具...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PM2.5与臭氧(O3)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二者协同控制已成为我国空气质量改善的焦点和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PM2.5与臭氧之间具有复杂的关联性,使得二者的协同控制具有复杂性与艰巨性.分析了PM2.5与臭氧成因的关联性及其相互影响,阐明了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控制所涉及的重要科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目前我国PM2.5与臭氧的污染形势及二者的关联性,梳理了我国自2013年以来在PM2.5与臭氧污染控制中已采取的重要举措,论述了目前我国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在科学与管理上所面临的挑战.结合对国外成功经验的分析,提出推进我国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控制工作的相关建议:①加快监测能力建设,完善管理体系;②强化科技支撑,提高PM2.5与臭氧污染控制精准性;③加快构建VOCs与NOx治理技术体系;④加大VOCs与NOx的协同减排力度,保障减排方案落实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臭氧 耦合机制 协同控制 控制策略
下载PDF
恩施典型富硒区土壤硒与其他元素组合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68
2
作者 余涛 杨忠芳 +2 位作者 王锐 曾庆良 侯宛苓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9-1125,共7页
硒是重要的人体和动物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在功能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高硒土壤中硒与其他元素组合特征及来源,从而支撑富硒资源的安全有效利用,本研究在恩施市沙地乡系统采集并分析了200个表层土壤样和2组土壤垂向剖面样品... 硒是重要的人体和动物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在功能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高硒土壤中硒与其他元素组合特征及来源,从而支撑富硒资源的安全有效利用,本研究在恩施市沙地乡系统采集并分析了200个表层土壤样和2组土壤垂向剖面样品,运用统计学工具进行了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为1.88 mg/kg±2.51 mg/kg,明显高于全国表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研究区土壤元素组合特征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中硒与钼、钒、铬、镉和镍等元素具有较强的伴生关系,与黑色岩系分布密切相关;第二类为三氧化二铝、铅和砷等元素/氧化物,与土壤中黏土矿物有关;第三类为钙和锶等元素,表明该同族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因子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土壤硒和镉伴生主要发生在黑色岩系,不同成土母质硒等元素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组合 来源 因子分析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检测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3
作者 余涛 蒋天宇 +5 位作者 刘旭 马旭东 杨忠芳 侯青叶 夏学齐 李凤嫣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60-476,共17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中国当前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污染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重金属总超标率为16.1%,其中镉的点位超标率为7%,对粮食安全产生威胁。本文介绍了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梳理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检测分析的传统和新兴方法技...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中国当前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污染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重金属总超标率为16.1%,其中镉的点位超标率为7%,对粮食安全产生威胁。本文介绍了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梳理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检测分析的传统和新兴方法技术,包括重金属全量、化学形态和生物可利用态含量等。同时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检测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如分子水平上的重金属元素检测和生物传感技术应用于重金属元素检测。考虑到土壤系统的复杂性,未来发展的重点应实现地学、化学和生物学的交叉,加强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形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有效度分析检测指标体系,使评价方法科学化、标准化、统一化。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有关分析测试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分析方法 进展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4
作者 赵鑫娜 杨忠芳 余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101,共18页
【研究目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是造成土壤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农作物重金属超标,甚至危及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采矿及冶炼活动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中国矿山贫矿多、难选矿多、共伴生矿多,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有害重金... 【研究目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是造成土壤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农作物重金属超标,甚至危及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采矿及冶炼活动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中国矿山贫矿多、难选矿多、共伴生矿多,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有害重金属进入土壤,由于采矿活动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目前,寻找合适的方法修复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是国内外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方向的文献,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矿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危害及修复技术最新研究进展。【研究结果】目前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包括:(1)工程修复技术:客土法;(2)物理修复技术:电动修复法、玻璃化法、热处理法等;(3)化学修复技术:土壤淋洗法、固定/稳定化法等;(4)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等。【结论】目前客土法是使用较广、最有效的处理技术,植物修复技术是应用前景最好的技术。在实际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单一的修复技术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不能满足修复需求,因此可采用多种修复技术相结合的联合修复方法相互补充,以达到最佳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土壤 重金属污染 修复技术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环保免烧结煤矸石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及其透水性能 被引量:40
5
作者 赵亚兵 张新朋 +2 位作者 吴楠 吴秀文 林伟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55-3260,3271,共7页
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以水泥为粘结剂,制备了多孔透水砖。研究了煤矸石粒径,原料配比,以及成型压力等工艺条件对多孔透水砖吸水率、透水系数、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样品透水系数和力学性质按照国家标准JB/T 25993-2010规定测量。... 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以水泥为粘结剂,制备了多孔透水砖。研究了煤矸石粒径,原料配比,以及成型压力等工艺条件对多孔透水砖吸水率、透水系数、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样品透水系数和力学性质按照国家标准JB/T 25993-2010规定测量。结果表明,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水泥为粘结剂可制备出性能良好的多孔透水砖;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可以制备出不同性能的透水砖,以满足不同用途之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透水砖 透水系数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与模糊识别在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6
作者 马峥 张春雷 高世臣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7-133,共7页
表征复杂岩性的测井曲线之间的相似度较高,在岩性识别过程中存在着大量信息冗余,造成测井曲线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与相关性,干扰识别过程,导致识别效果不理想。以苏里格气田苏东41-33区块马家沟组五段碳酸盐岩测井数据为例,采用一种基于主... 表征复杂岩性的测井曲线之间的相似度较高,在岩性识别过程中存在着大量信息冗余,造成测井曲线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与相关性,干扰识别过程,导致识别效果不理想。以苏里格气田苏东41-33区块马家沟组五段碳酸盐岩测井数据为例,采用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与模糊识别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该方法首先提取声波时差(AC)、自然伽马(GR)、光电吸收截面指数(P_e)、补偿中子(CNL)、补偿密度(DEN)、深侧向电阻率(R_(LLD))等对岩性变化反映比较敏感的测井曲线参数,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出3个综合变量Y_1,Y_2和Y_3,再采用模糊识别方法对研究区的岩性进行识别。与传统识别方法相比,主成分分析与模糊识别相结合的岩性识别方法能有效消除特征曲线间的模糊性与相关性,并使岩性识别的正确率达到86%,是一种实用且有效的识别复杂岩性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识别 主成分分析 岩性识别 测井参数 苏里格气田
下载PDF
基于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岩性识别方法 被引量:33
7
作者 武中原 张欣 +1 位作者 张春雷 王海英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0-128,共9页
针对复杂碳酸盐岩储层岩石组分复杂、岩性多样,常规测井岩性识别方法受限等问题,提出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提高岩性识别效果的方法,并结合实际数据进行验证和应用效果分析。考虑到常规机器学习方法在岩性识别中无法充分利用沉... 针对复杂碳酸盐岩储层岩石组分复杂、岩性多样,常规测井岩性识别方法受限等问题,提出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提高岩性识别效果的方法,并结合实际数据进行验证和应用效果分析。考虑到常规机器学习方法在岩性识别中无法充分利用沉积岩石在深度域序列上的潜在信息,从而基于LSTM方法构建了能够提取和学习岩性沉积序列特征的岩性识别手段。以苏里格气田苏东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为例,通过敏感性分析选取自然伽马、光电吸收截面指数、密度、声波时差、补偿中子和电阻率等6种测井参数,构建了基于LSTM的岩性识别模型。结果表明,与朴素贝叶斯,KNN,决策树,SVM和HMM等传统方法相比,LSTM的岩性识别准确率提升幅度介于1.40%~12.25%。高精度的LSTM岩性识别模型为复杂碳酸盐岩储层的表征和评价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岩性识别 碳酸盐岩储层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地应力测量的非弹性应变恢复法及应用实例 被引量:28
8
作者 王连捷 孙东生 +6 位作者 林为人 崔军文 彭华 高禄 王薇 唐哲民 乔子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74-1681,共8页
岩芯非弹性应变恢复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深部地应力测量方法,汶川5.12地震后,我国大陆首次将该方法应用于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的地应力测量.本文简述了该方法的原理、计算方法和汶川地震科学钻一号孔的典型结果.给出了... 岩芯非弹性应变恢复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深部地应力测量方法,汶川5.12地震后,我国大陆首次将该方法应用于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的地应力测量.本文简述了该方法的原理、计算方法和汶川地震科学钻一号孔的典型结果.给出了一号孔在所测深度之处的三个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三个主应力中,最大主应力和中间主应力近于水平,最小主应力近于直立.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西.在746m深度,三个主应力的大小为25.2MPa,21.5MPa,18.5MPa.这种应力状态可使龙门山断层产生逆冲兼右行走滑运动,与汶川5.12地震的断层运动一致.该方法得到的结果与震源机制解及其他地应力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吻合.测量结果表明,非弹性应变恢复法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在较大深度的钻孔和地层较破碎的复杂地质条件下,应力解除法、水压致裂法等难以实施时,此方法仍有可能获得较可靠的地应力数据,适应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弹性应变 地应力 地震科学钻 汶川地震
下载PDF
利用决策树方法识别复杂碳酸盐岩岩性——以苏里格气田苏东41-33区块为例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振洲 张春雷 高世臣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33,共9页
苏里格气田苏东41-33区块具有低孔、低渗透、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其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储层受多期不同类型构造、沉积等作用,岩性复杂多样,对岩性的准确识别成为研究区开发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决策树方法作为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在地... 苏里格气田苏东41-33区块具有低孔、低渗透、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其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储层受多期不同类型构造、沉积等作用,岩性复杂多样,对岩性的准确识别成为研究区开发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决策树方法作为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在地质学领域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在岩性预测方面。以测井、录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岩性参数特征分析,优选出对岩性较敏感的声波时差、自然伽马、光电吸收截面指数、密度、深侧向电阻率和补偿中子6种测井参数,通过分析这6种测井参数特征,构建基于决策树方法的多分类器,将岩性信息与岩石特征信息融合。与测井、录井资料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决策树方法识别复杂碳酸盐岩岩性的准确率超过80%,且相比朴素贝叶斯方法,其岩性识别的准确率提高了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碳酸盐岩 测井岩性 识别决策树 方法 机器学习方法 苏里格气田
下载PDF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与启示 被引量:23
10
作者 余涛 杨忠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48-252,共5页
面对高校实验室事故的频发与安全问题凸显现象,如何有效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对新时期高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从该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环境健康安全体系、人员结构、学校层面技术... 面对高校实验室事故的频发与安全问题凸显现象,如何有效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对新时期高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从该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环境健康安全体系、人员结构、学校层面技术与管理支撑等方面做了深入的分析和介绍,为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 EHS体系 高校实验室
下载PDF
三维密度界面的正反演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21
11
作者 冯娟 孟小红 +3 位作者 陈召曦 石磊 武粤 樊振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7-294,共8页
重力位场的界面反演是位场处理解释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频率域界面反演方法Parker-Oldenburg公式推广到物性可随深度变化的三维情况,得出了密度可以横向、纵向任意变化的重力界面正反演公式.该方法在计算时可以合... 重力位场的界面反演是位场处理解释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频率域界面反演方法Parker-Oldenburg公式推广到物性可随深度变化的三维情况,得出了密度可以横向、纵向任意变化的重力界面正反演公式.该方法在计算时可以合理地选取地面下某一深度作为基准面以减小界面起伏,使迭代易于收敛.理论模型试验表明该方法反演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在密度界面反演中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最后利用该方法反演华北地区莫霍面的深度,反演结果得到了地震测深数据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位场 界面反演 快速傅里叶变换 Parker-Oldenburg公式
下载PDF
北京市霾天PM_(2.5)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23
12
作者 陈锦超 董雪玲 +3 位作者 张婉 魏沙沙 饶梦囡 冯甜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7-94,共8页
2016年在北京市区春、夏、秋、冬四季分别进行1个月的PM_(2.5)样品采集,探讨了北京市霾与非霾期间PM_(2.5)质量浓度的季节变化、逐日变化特征,对影响其浓度的气象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使用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2016... 2016年在北京市区春、夏、秋、冬四季分别进行1个月的PM_(2.5)样品采集,探讨了北京市霾与非霾期间PM_(2.5)质量浓度的季节变化、逐日变化特征,对影响其浓度的气象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使用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2016年北京市PM_(2.5)年均浓度为119.8μg/m^3,占采样天数37.6%的霾天PM_(2.5)质量浓度对其贡献率为72.5%;采样期间夏季与冬季的霾天数较多,呈明显的双峰特征。霾天与非霾天PM_(2.5)质量浓度存在显著差异,霾天PM_(2.5)平均浓度(138.3~263.8μg/m^3)是非霾天PM_(2.5)均值(65.4~86.4μg/m^3)的1.9~3.1倍。各季节温度对霾天的影响较小,春、冬季霾天的相对湿度(40%~70%,65%~95%)高于相应平均值(31.7%,55.0%),PM_(2.5)质量浓度与其显著正相关(R>0.68),表明该季节相对湿度对霾天的形成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另外,南风和西南风且风速<1.2 m/s,大气压较高时易形成霾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霾天 PM2.5 气象因素 可视化 北京市
下载PDF
基于梯度提升算法的岩性识别方法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恒 姜亚楠 +3 位作者 张欣 仲鸿儒 陈庆轩 高世臣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40-950,共11页
传统的岩性识别方法如岩屑录井、钻井取心及测井资料解释等技术,对录井质量的依赖程度较高,识别精度与效率低,泛化能力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将测井资料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开展岩性研究已成为岩性识别的有效手段。本文提出了一... 传统的岩性识别方法如岩屑录井、钻井取心及测井资料解释等技术,对录井质量的依赖程度较高,识别精度与效率低,泛化能力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将测井资料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开展岩性研究已成为岩性识别的有效手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和LightGBM的岩性识别方法。以苏里格气田苏东41-33区块下碳酸盐岩储层为例进行测试验证,采用该方法结合测井资料中的声波时差、自然伽马、光电吸收截面指数、密度、深侧向电阻率和补偿中子等6种参数进行岩性识别,并与KNN(K近邻分类器)、朴素贝叶斯和支持向量机等传统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3种传统算法的岩性识别准确率分别为78.45%、74.43%和78.72%,基于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和LightGBM的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8.90%和98.72%,远高于传统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识别 梯度提升算法 碳酸盐岩 决策树
下载PDF
富钾岩石制取钾盐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9
14
作者 马鸿文 杨静 +5 位作者 苏双青 刘梅堂 郑红 王英滨 戚洪彬 张盼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36-254,共19页
针对有效缓解中国水溶性钾盐资源短缺矛盾,对中国20余处代表性富钾岩石资源利用关键技术进行了长期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其主要富钾矿物为钾长石,采用Ca(OH)2-、NaOH-、KOH-H2O介质水热碱法处理,均可使其结构发生解离,分别生成固相产物... 针对有效缓解中国水溶性钾盐资源短缺矛盾,对中国20余处代表性富钾岩石资源利用关键技术进行了长期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其主要富钾矿物为钾长石,采用Ca(OH)2-、NaOH-、KOH-H2O介质水热碱法处理,均可使其结构发生解离,分别生成固相产物雪硅钙石、水羟方钠石、六方钾霞石三种物相,适合作为矿物基硝酸钾载体、提取氧化铝及同时回收苛性碱,以及采用酸浸法制备农用硫酸钾、硝酸钾产品。相应地,液相产物分别为KOH溶液、硅酸钠钾和硅酸钾碱液,适合于加工碳酸钾、硫酸钾、硝酸钾、磷酸钾等多种钾盐产品。在系统流程中,NaOH、KOH可实现循环利用,故水热碱法技术具有一次性资源、能源消耗量少、钾矿资源利用率高、生产过程清洁高效等优势。基于上述成果,已系统建立了非水溶性钾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水热碱法技术的规模化工程应用,将有助于显著减少钾盐(肥)的进口依存度,改善其消费结构,提高钾资源的保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矿资源 钾长石 碳酸钾 硫酸钾 钾盐工业 绿色加工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环境中氟的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凤嫣 蒋天宇 +3 位作者 余涛 杨忠芳 侯青叶 王凌霄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3-807,共15页
氟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在环境中的缺乏或过剩可能导致健康问题。本文综述了氟在自然界如大气、岩石、土壤、水体、植物中的来源,分析了其形态及含量受环境影响的因素如地形、雨水淋溶、土壤母质、土壤酸碱度... 氟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在环境中的缺乏或过剩可能导致健康问题。本文综述了氟在自然界如大气、岩石、土壤、水体、植物中的来源,分析了其形态及含量受环境影响的因素如地形、雨水淋溶、土壤母质、土壤酸碱度、土壤有机质等。氟的来源广泛,目前全球超过2.6亿人受氟带来的环境问题影响,因此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氟的健康风险评估常用的风险评估模型有危害系数(Hazard Quotient)、危害指数(Hazard Index),概率方法也常运用于风险分析中,目前还出现应用多途径暴露评估法对氟进行评估,不确定性和灵敏度的研究对于评估模型尤为关键。本文比较了传统模型的可行性和局限性,认为确定氟富集的途径,完善复合暴露评估的模式,考虑氟摄入的生物有效性,对于氟的健康风险评估十分必要;氟的健康风险评估下一步的研究还可以趋向于使用模型对氟的风险进行预测;对于氟的来源、赋存状态、迁移途径以及含量影响因素等仍然需要深入了解,全面评估其带来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岩石 土壤 水体 影响因素 健康风险评估
下载PDF
基于马尔科夫-贝叶斯模拟算法的多地震属性沉积相建模方法——以苏里格气田苏10区块为例 被引量:17
16
作者 袁照威 陈龙 +1 位作者 高世臣 段正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43,共7页
在钻井资料较少的气田早期评价阶段,仅以钻井数据建立的沉积相模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难以满足地质研究的精度要求。为此,在沉积相建模过程中引入多地震属性作为约束条件。首先在贝叶斯模型框架约束下建立先验概率分布,然后根据模拟点... 在钻井资料较少的气田早期评价阶段,仅以钻井数据建立的沉积相模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难以满足地质研究的精度要求。为此,在沉积相建模过程中引入多地震属性作为约束条件。首先在贝叶斯模型框架约束下建立先验概率分布,然后根据模拟点周围的钻井数据和地震数据将先验概率分布更新为后验概率分布,在更新过程中运用马尔科夫假设解决不同变量间交叉矩阵的不稳定问题,最终通过对模拟点的后验概率分布进行随机抽样,从而获取其沉积相类型。以苏里格气田北部苏10区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地震属性与沉积相的关系,优选出均方根振幅、平均瞬时频率、有效频带和衰减因子4种地震属性,针对在整合多变量时互协方差计算量大的问题,运用马尔科夫-贝叶斯模拟算法,对多地震属性进行融合,得到多变量融合概率场信息,进而建立沉积相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人工编绘的沉积相分布规律的吻合率超过80%,通过交叉检验分析预测误差在1%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建模 地震属性 先验概率分布 后验概率分布 马尔科夫-贝叶斯模拟算法 苏里格气田
下载PDF
重力密度界面反演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7
作者 冯娟 孟小红 +1 位作者 陈召曦 张盛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3-228,共6页
重力位场的界面反演是位场处理解释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重力密度界面的反演问题,较全面的介绍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方法,包括空间域反演方法和频率域反演方法.重点阐述了当前占主流的频率域中的Parker-Oldenburg迭代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 重力位场的界面反演是位场处理解释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重力密度界面的反演问题,较全面的介绍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方法,包括空间域反演方法和频率域反演方法.重点阐述了当前占主流的频率域中的Parker-Oldenburg迭代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重力密度界面反演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位场 密度界面 空间域反演 频率域反演 Parker-Oldenburg公式
原文传递
手机、电脑显示屏的发光光谱以及对人眼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马彪 王亚芳 +1 位作者 崔美娜 赵莹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73,共4页
长时间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电脑显示屏等设备,已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中十分普遍的现象.这些设备的发光波段具体是多少?是否会对人们眼部视力造成伤害?这也成为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利用光谱仪测量了不同型号手机、电脑显... 长时间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电脑显示屏等设备,已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中十分普遍的现象.这些设备的发光波段具体是多少?是否会对人们眼部视力造成伤害?这也成为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利用光谱仪测量了不同型号手机、电脑显示屏的发光光谱,以及光谱强度随探测距离的变化,并对不同设备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讨论了这些设备对人眼可能造成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 显示屏 光谱 蓝光伤害 人眼健康
下载PDF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被引量:17
19
作者 蒋芸 王杰 +2 位作者 王亚芳 董爱国 周惟公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9-182,共4页
介绍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方法,其中包括EHS主导的实验室运行方式、基于身份认证的准入制度和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针对目前国内科研实验室存在的常见问题,结合国外大学的实验室管理经验,为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和... 介绍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方法,其中包括EHS主导的实验室运行方式、基于身份认证的准入制度和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针对目前国内科研实验室存在的常见问题,结合国外大学的实验室管理经验,为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和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对实验人员方便、安全、高效地进行科研工作,管理者有效的进行管理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环境与健康 安全设施 废弃物处理
下载PDF
地震属性在沉积相预测中的方法研究—序贯随机模式识别 被引量:16
20
作者 高世臣 袁照威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66-1072,共7页
沉积相揭示了目的层段的沉积环境、储集岩成因及其分布规律.通过沉积相的研究,油藏工程师对储层的认识更加细致.对于钻井资料较少的研究区域,如何用地震信息研究沉积相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传统的沉积相预测方法主要包括地质统计学和... 沉积相揭示了目的层段的沉积环境、储集岩成因及其分布规律.通过沉积相的研究,油藏工程师对储层的认识更加细致.对于钻井资料较少的研究区域,如何用地震信息研究沉积相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传统的沉积相预测方法主要包括地质统计学和模式识别等方法.首先,地质统计学方法使用井点数据进行插值,考虑到数据空间变异性特征,但是忽略地震数据.其次,模式识别多变量预测方法通过井、震多变量信息建立识别模式,但是识别建立过程中忽略空间数据的结构特征.针对传统方法在识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苏里格气田苏10区块盒8下段为例,提出一种综合考虑地震属性和空间变异性特征的序贯随机模式识别方法,将此方法应用到沉积相预测过程中.首先提取多种地震属性,然后利用降维和属性优选等方法筛选出对沉积相较敏感的地震属性,利用变差函数分析工具进行空间结构性分析,最后通过井、震结合建立识别模式开展沉积相研究.研究实例表明,相比最邻近法和序贯指示模拟,其沉积相预测精度分别提高24%和8%.因此,综合空间结构特征和多变量信息融合识别沉积相,使得平面沉积微相展布研究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随机模式识别 空间结构特征 地震属性 沉积相 不确定性表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