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LUS模型的湖北省生态空间多情景模拟预测 被引量:111
1
作者 王旭 马伯文 +2 位作者 李丹 陈昆仑 姚华松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0-242,共13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为保障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安全,对未来生态空间进行模拟预测十分必要。在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背景下,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利用FLUS模型基于湖北省2010年、2015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为保障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安全,对未来生态空间进行模拟预测十分必要。在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背景下,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利用FLUS模型基于湖北省2010年、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及包含自然和人文因素的15种驱动因子数据,对2035年的湖北省生态空间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利用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模拟出的2015年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总体精度达到0.976,Kappa系数达到0.961,模拟精度较高。设置的生产空间优先、生活空间优先、生态空间优先以及综合空间优化4种不同情景,基本满足未来湖北省不同发展导向的需求。从地貌单元角度来看,在不同情景下,湖北省生态空间主要分布于湖北省边陲四大山区,中部江汉平原生态空间零星分布。从数量规模上来看,不同情景下各个用地类型数量规模差异较为明显,生产空间优先情景下耕地面积增加1216 km^2,生活空间优先情景下城镇用地规模增加5959 km^2,生态空间优先情景下生态空间用地增长722 km^2,综合空间优化情景下生态空间用地规模变化更趋于平缓。从生态空间变化分布来看,四大山区的生态空间变化不大,但中部江汉平原生态空间变化较为明显,其中从行政区划上来看,变化范围主要分布于武汉城市圈、襄阳市、宜昌市中西部地区及随州市中部地区。总而言之,FLUS模型对于湖北省生态空间模拟的适用性较好,多情景模拟结果可为湖北省未来国土空间规划及未来生态空间管控提供多角度、多方向的政策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模拟预测 FLUS模型 湖北省
原文传递
“双减”政策下我国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演进历程、机遇挑战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105
2
作者 杨曼丽 张吾龙 +2 位作者 胡德刚 宗波波 王宝森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32,共12页
“双减”政策是对宏观社会经济进行的调控,课后服务作为重要的社会工程,对促进社会进步、教育公平、青少年健康成长以及核心素养的形成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双减”政策下“课后延时体育... “双减”政策是对宏观社会经济进行的调控,课后服务作为重要的社会工程,对促进社会进步、教育公平、青少年健康成长以及核心素养的形成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双减”政策下“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演进历程、机遇挑战及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机遇为:国家政策支持体育类培训开展,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提供法治保障;重塑健康成长教育生态,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提供发展空间;严禁学科类补课行为,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提供时间保障;学生体质发展切实需求,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提供需求保障。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挑战为:校内资源不足制约了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普及性;绩效保障不足影响了学校落实课后服务的积极性;管理体系不健全阻碍了社会力量的参与性;校外培训资本化混淆了教育结果的公平性。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实现路径为:积极引进社会资源参与,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共育新格局;健全绩效保障评价机制,探寻课后服务提效增质新举措;构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体系,厘清各级管理职能新思路;明确学校育人主体地位,积极践行五育融合新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中小学 课后延时体育服务 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育人
下载PDF
体教融合:时代使命·国际镜鉴·中国方案 被引量:105
3
作者 柳鸣毅 龚海培 +3 位作者 胡雅静 孔年欣 但艳芳 张毅恒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14,共10页
体教融合是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体育事业改革的任务。按照“政策分析呈现现实景况、国际镜鉴提供参考经验、中国方案谋划未来蓝图”的逻辑,研究认为实现青少年健康发展是实施《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政策目标,要... 体教融合是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体育事业改革的任务。按照“政策分析呈现现实景况、国际镜鉴提供参考经验、中国方案谋划未来蓝图”的逻辑,研究认为实现青少年健康发展是实施《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政策目标,要从学校体育、各级各类体校、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和社会体育组织四类主体,以消解政策壁垒、实现目标融合来承担时代使命。作为我国体教融合镜鉴,英国与我国体育和教育职能部门划分较为相似,且以政府、社会和市场协同实施的《体育、学校体育和俱乐部联合战略》,启示我国体教融合政策执行。从体教融合组织治理、活动开展、赛事运行、人力资源和保障举措五个方面,提出以共促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多元化组织,激发青少年广泛参与的多样化活动,兼顾普及与提高目标的多层级赛事,培育高素质服务能力的复合型师资,整合政府、社会、市场多领域资源为一体化体系,形成体教融合的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体育 体教融合 时代使命 国际镜鉴 中国方案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行为与促进研究 被引量:70
4
作者 胡德刚 宗波波 +1 位作者 王宝森 张吾龙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86,共7页
居家体育锻炼作为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重要形式,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和特殊天气条件下大众的主要锻炼方式。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47所高校4416名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分析了疫情期间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的行为,结果显示:(1)82... 居家体育锻炼作为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重要形式,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和特殊天气条件下大众的主要锻炼方式。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47所高校4416名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分析了疫情期间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的行为,结果显示:(1)82.98%的大学生达不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男生居家体育锻炼频率、强度、时长均显著高于女生,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华中地区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频率和时长均最低,力量练习、跑步、跳绳是大学生主要的居家体育锻炼项目;(2)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认知与行为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但知行不一的现象仍普遍存在;(3)内部动机是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外在因素是阻碍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学校体育教学、网络媒体、运动APP和公众号是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认知的主要途径,基于网络课堂的居家体育学习方式中,通过教学视频进行学习的效果最好,网络直播效果最差;(4)父母与子女间的居家体育锻炼行为具有较强的代际互动关系。建议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家校社联动机制,促进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居家体育锻炼 认知 行为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引领大型体育场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被引量:48
5
作者 陈元欣 陈磊 +7 位作者 李震 姬庆 张强 杨金娥 邱茜 方雪默 李京宇 周彪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2-85,共14页
梳理我国大型体育场馆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宏观环境发现,未来大型体育场馆发展面临如下现实基础:①场馆供给数量进一步增长,但利用效率有待提高;②场馆基本服务进一步完善,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③场馆多元服务进一步拓展,但综合服务... 梳理我国大型体育场馆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宏观环境发现,未来大型体育场馆发展面临如下现实基础:①场馆供给数量进一步增长,但利用效率有待提高;②场馆基本服务进一步完善,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③场馆多元服务进一步拓展,但综合服务有待完善;④场馆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但智慧管理有待加强;⑤场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但关键问题有待解决。大型体育场馆发展面临如下宏观环境:①国际体育赛事加速涌入;②科技助力场馆智慧化发展;③体育消费环境逐步改善;④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场馆业务开展;⑤体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建议:①严控场馆建设规模,推广运营前置理念;②优化场馆支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③全力推进场馆开放,提升场馆服务质量;④立足城市发展需要,抢抓国际赛事机遇;⑤推动评价体系变革,引导场馆科学发展;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节能降耗改造;⑦全面加强科技应用,加速场馆创新发展;⑧完善场馆服务场景,优化场馆服务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场馆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下载PDF
中国体育运动学校嬗变历程、现实问题与治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47
6
作者 柳鸣毅 但艳芳 张毅恒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4-77,共14页
后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建国70周年以来,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作为我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基础最牢的青少年体育训练组织,以发现、挖掘、培养和输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研究... 后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建国70周年以来,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作为我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基础最牢的青少年体育训练组织,以发现、挖掘、培养和输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研究认为,依据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转型与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改革的重要政策支撑和时间节点,其经历了创建开端期(1953-1971年)、体制机遇期(1972-1990年)、地位凸显期(1991-2008年)和改革挑战期(2009年至今)四个时期。受社会治理环境和体育治理改革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及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滞后、办校理念陈旧、体教融合障碍、文化教育不足等内部问题障碍,我国体育运动学校走到了十字路口。在"体校管理"转变为"体校治理"理念下,体校应形成以开放、多元的公共体育事业参与机制,实施精准破解瓶颈、精准培育人才、精准扶持发展、精准履行职能、精准释放功能的改革举措,促使其朝着政策跨域化、培养精英化、布局重点化、层级体系化、功能多元化的精准治理趋势发展,从而使我国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可持续发展,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体育事业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运动学校 体教融合 后备人才培养 精准培育 精准治理
下载PDF
1995—2015年武汉城市湖泊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演化 被引量:36
7
作者 陈昆仑 齐漫 +1 位作者 王旭 黄耿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25-1734,共10页
以1995、2005、2015年3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景观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武汉中心城区湖泊系统景观格局的演化特征,进而构建湖泊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以揭示武汉中心城区湖泊系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演变规律,并探讨其驱动因素。研... 以1995、2005、2015年3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景观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武汉中心城区湖泊系统景观格局的演化特征,进而构建湖泊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以揭示武汉中心城区湖泊系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演变规律,并探讨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近20年来武汉中心城区湖泊系统总面积呈现不断下降趋势,1995—2005年以年均2.4%的速率缩减了28.95 km^2,2005—2015年以年均1.8%的速率缩减了17.47 km^2。(2)研究期湖泊系统的斑块密度、分维数呈现不断降低趋势,这表明武汉中心城区湖泊破碎化程度在不断降低,湖泊形状趋于简化;而连接度呈现不断增加趋势,湖泊分布集聚趋势不断加强,空间结构趋于紧凑集中。(3)武汉城市湖泊系统总体景观生态安全呈现不断恶化趋势,而次级湖泊水系景观生态安全呈现不同的演化特征。城市建成区的迅速扩展、湖泊由农业生产对象转化为可利用发展用地、房地产事业成为支柱产业是湖泊系统遭填占最主要的动力,直接危害了其景观生态安全,而市民环境意识提高引发湖泊保护倡议和实践,对湖泊景观生态安全产生着积极影响。对湖泊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的研究,可以为武汉制定行之有效的生态管理政策和环境治理措施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 湖泊系统 景观指数 生态安全格局演化
下载PDF
“双减”政策下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发展机遇、困境及对策 被引量:31
8
作者 张强 陈元欣 +1 位作者 姬庆 高跃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81,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探讨“双减”政策下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发展机遇与困境。发展机遇:坚持立德树人任务,促进青少年体育“刚需化”;聚焦美好教育生活,拓展青少年体育培训空间;重塑校内课后服务,推动青少年多元运...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探讨“双减”政策下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发展机遇与困境。发展机遇:坚持立德树人任务,促进青少年体育“刚需化”;聚焦美好教育生活,拓展青少年体育培训空间;重塑校内课后服务,推动青少年多元运动参与;规范体育培训秩序,建立行业发展命运共同体。困境:学科培训增加体育业态,但逐利倾向较为明显;体育培训市场主体多样,但监管力度执行不足;体育培训市场准入宽松,但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体育培训共生环境优越,但资源联动营造不足。对策:扩容增效,引导教培转型打造多元模式;常态监管,督促体育培训机构循规运营;规范发展,注重培植体育培训专业品牌;内外衔接,共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双减”政策 青少年体育培训 市场监管
下载PDF
武汉市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31
9
作者 郭炎 唐鑫磊 +2 位作者 陈昆仑 李志刚 林赛南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0-189,共10页
针对既有研究对演化维度、中观尺度和中部平原地区关注不足的现实,文章以武汉市为例,依托多时段的截面数据,基于ArcGIS的空间分析技术揭示了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特征,并从历史格局、自然地形、道路交通和城镇发展四个方面剖析影响机制。... 针对既有研究对演化维度、中观尺度和中部平原地区关注不足的现实,文章以武汉市为例,依托多时段的截面数据,基于ArcGIS的空间分析技术揭示了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特征,并从历史格局、自然地形、道路交通和城镇发展四个方面剖析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武汉市乡村聚落空间的剧烈重构受中部崛起战略下的城市大扩张外源动力和新农村建设下村庄的内生性响应双重驱动。虽然聚落用地总量变化不大,但空间分布基于历史格局的重构十分剧烈,先紧凑再迅速破碎化。高程和水体分布等地形因素的影响在道路等基础设施普惠的影响下趋弱。相比一般镇和产业重镇,县城所在城关镇的乡村聚落重构程度更为剧烈。据此,提出了推动中部地区乡村聚落精明收缩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转型 乡村聚落 城镇化与建设用地 空间重构 中部平原 武汉
原文传递
空间的力量:广场舞的社会文化意义与地方认同效应 被引量:26
10
作者 姚华松 周春山 +2 位作者 黄耿志 陈昆仑 邵小文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36-1146,共11页
广场不仅是健身与娱乐空间,更是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涵义的社会空间。从空间生产与地方认同的视角入手,基于3个广州广场舞社区的案例研究,揭示广场舞对不同群体(本地人和外地人)的不同社会意义以及广场舞对地方与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 广场不仅是健身与娱乐空间,更是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涵义的社会空间。从空间生产与地方认同的视角入手,基于3个广州广场舞社区的案例研究,揭示广场舞对不同群体(本地人和外地人)的不同社会意义以及广场舞对地方与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对本地人而言,广场舞具有再造社会主义集体生活与关系的功能,广场发挥了类似单位社区的作用;对外地移民而言,广场舞有助于重建因迁移而断裂的社会关系网络,广场具有类似乡村社区的功能;②类单位社区和类乡村社区的构建,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居民的身份认同和地方认同;③广场舞群体的身份认同和地方认同的强化,进一步为自治性社区能力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场舞 社会空间 地方认同
原文传递
我国体育场馆运营改革的实践进展、推动路径及发展展望 被引量:18
11
作者 陈元欣 周彪 姬庆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4-291,共8页
体育场馆运营改革的主要趋势是公司化运营改革。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就体育场馆运营改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体育场馆运营改革实践表现在经营权改革进程不断加快、专业市场主体不断涌现、改革模式趋于多元、改革试点稳步推动等方... 体育场馆运营改革的主要趋势是公司化运营改革。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就体育场馆运营改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体育场馆运营改革实践表现在经营权改革进程不断加快、专业市场主体不断涌现、改革模式趋于多元、改革试点稳步推动等方面。在具体推动路径方面,新建场馆主要包括委托管理、国企运营和合作运营等,现有场馆则主要包括委托管理、事企双轨、事企合作、租赁等。体育场馆未来发展趋势呈现为:体育场馆运营商逐步转型为体育产业综合运营商;委托管理成为主要运营模式;体育服务综合体成为主要发展方向;全民健身场馆成为国家支持重点;数字赋能体育场馆运营效能提升;体育场馆赛后利用与绿色发展成为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场馆 运营改革 路径 展望
下载PDF
体育组织:一个新时代中国体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命题 被引量:16
12
作者 柳鸣毅 丁煌 张毅恒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79,共8页
本研究从中西方经典管理理论及我国管理学科专业视角分析,聚焦不同类型组织管理问题切入管理理论核心命题。中国全面深化体育事业改革促使体育管理理论已从溯源于传统行政管理向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等管理学母学科发展,其变化呈现"... 本研究从中西方经典管理理论及我国管理学科专业视角分析,聚焦不同类型组织管理问题切入管理理论核心命题。中国全面深化体育事业改革促使体育管理理论已从溯源于传统行政管理向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等管理学母学科发展,其变化呈现"由研究内容逐步深入到研究本质,由问题导向逐步转变为体系构建"的革新特征。从理论视角分析,研究行政性、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体育组织理论驱使体育管理学归回母学科,并发挥体育管理学的应景性功能;从实践视角分析,发挥制度优势使中国体育治理融入全球体育治理组织体系,以加快简政放权使中国行政性体育组织扮演"元治理"角色,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中国体育社会组织的多元性能力建设,以构建产业主体塑造中国体育产业的职业化组织服务体系,应成为我国全面深化体育事业改革的核心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体育组织 体育管理理论 体育改革 核心命题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中小学体育治理的逻辑、困境与理路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转青 刘华荣 +1 位作者 贺启令 夏贵霞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8,共9页
通过文献资料、实证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社会组织参与中小学体育治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政策文件以及由此确立的社会组织合法性教育治理地位构成社会组织参与中小学体育治理的合法性出场逻辑,中小学体... 通过文献资料、实证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社会组织参与中小学体育治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政策文件以及由此确立的社会组织合法性教育治理地位构成社会组织参与中小学体育治理的合法性出场逻辑,中小学体育发展的现实需求构成其出场的合理性逻辑。随着体教融合与“双减”政策的逐步推进实施,社会组织参与中小学体育治理的领域正逐步拓宽、范围逐步加大、程度不断加深,但仍面临制度空间约束、自身能力欠缺、社会认同缺失等现实困境。要通过不断优化社会组织参与中小学体育治理的政策制度环境、健全参与机制、拓展治理空间、加强组织自身能力建设、增强社会认同等策略化解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促进社会组织有效参与中小学体育治理,构建全新的中小学体育治理格局,全面提升学校体育综合育人效果,助推“双减”政策贯彻落实和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社会组织 体育治理 中小学 “双减”政策
下载PDF
从结果生成到研判干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应用路径转换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胡月英 宗波波 +1 位作者 侯志涛 栾丽霞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4-119,共6页
从历史角度梳理发现,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应用路径经历从“结果生成”到“结果生成-反馈应用-研判干预”的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存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导向功能异化、数据资源浪费、数据应用路径单一等问题。研究认为,随着政府... 从历史角度梳理发现,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应用路径经历从“结果生成”到“结果生成-反馈应用-研判干预”的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存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导向功能异化、数据资源浪费、数据应用路径单一等问题。研究认为,随着政府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领域角色功能的改变,应加快转换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应用路径,并在促使从数据采集转向数据利用、学校体育内涵式发展、健康中国建设3个方面给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数据应用 路径转换
下载PDF
地方青少年体育合作治理何以可能——基于上海市、浙江省深化体教融合实践的探索式案例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柳鸣毅 敬艳 +5 位作者 孔年欣 但艳芳 孙术旗 魏零壹 刘松 张毅恒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94,共16页
在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青少年体育正在由部门一元治理向跨部门、跨层级和跨领域的合作治理转变。以上海市与浙江省深化体教融合实践为案例,系统探索地方青少年体育合作治理的动力、构成要素、实现路径与演化机制。发现:①地方青少... 在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青少年体育正在由部门一元治理向跨部门、跨层级和跨领域的合作治理转变。以上海市与浙江省深化体教融合实践为案例,系统探索地方青少年体育合作治理的动力、构成要素、实现路径与演化机制。发现:①地方青少年体育治理目标融合、结构变化及政策缺位所形成的动力影响其治理变革;②青少年体育合作治理作为地方探索深化体教融合的实践成果,其核心要素包括纵横共生的治理主体、层级递进的治理内容和强基固本的治理方式;③沿着探索政策创新方式、构建政策执行体系和释放国家政策红利的路径,地方青少年体育治理由内生型、行政性、线性化治理向外生型、自发性、网络化的合作治理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体育 地方 合作治理 体教融合 公共政策
下载PDF
中国马拉松网络关注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昆仑 林晨喧 +1 位作者 刘小琼 张祚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互联网时代,网络关注度可以作为测度马拉松社会关注程度的工具之一,来表征马拉松运动的群众基础。文章利用变差系数、赫芬达尔系数、首位度、地理集中指数、季节性集中指数5个指标和地理空间可视化表达方法对2014—2019年我国马拉松的... 互联网时代,网络关注度可以作为测度马拉松社会关注程度的工具之一,来表征马拉松运动的群众基础。文章利用变差系数、赫芬达尔系数、首位度、地理集中指数、季节性集中指数5个指标和地理空间可视化表达方法对2014—2019年我国马拉松的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1)时间上,我国马拉松的网络关注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全国层面的马拉松网络关注时间分布的年际差异较小;省域层面的马拉松网络关注时间分布的年际变化总体较显著;大众关注马拉松的季节偏好越来越显著。(2)空间上,从全国范围看,各省份之间的马拉松网络关注分布的均衡程度不高。区域间,网络用户对马拉松的关注呈现东—中—西依次减少态势。区域内,马拉松网络关注在西部区域内分布相对不均衡,东部其次,中部区域内最为均衡,各区域内的均衡程度有分化趋势。(3)马拉松网络关注的空间分布主要受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网络发达程度、旅游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等6项因素影响。除以上因素外,官方政策、标志性马拉松赛事及热点事件等也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松 网络关注度 人口规模 经济发展水平 教育 旅游 自然地理
原文传递
基于GIS的我国城市中心城区青少年体育空间布局的问题与对策——以武汉市江岸区为例 被引量:15
17
作者 游茂林 杨剑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4-50,共7页
以武汉市江岸区为考察区域,通过Arc GIS10.2分析发现一些影响青少年体育活动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城市中心城区体育空间呈偏态分布、有效的青少年体育空间不足、体育空间服务范围不足、边缘城区体育空间与青少年生活空间耦合性较差等。... 以武汉市江岸区为考察区域,通过Arc GIS10.2分析发现一些影响青少年体育活动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城市中心城区体育空间呈偏态分布、有效的青少年体育空间不足、体育空间服务范围不足、边缘城区体育空间与青少年生活空间耦合性较差等。基于此,建议增强居住小区级体育空间的服务能力、优化居住区级体育空间布局、购买商业体育空间和构建青少年体育空间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区 青少年 体育空间 ARCGIS
下载PDF
东京奥运会背景下国际攀岩竞技格局与中国攀岩竞技实力提升策略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元 田兵兵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0-77,共8页
在竞技攀岩2016-2017年相继进入奥运会、青奥会、亚运会和全运会的背景下,文章结合攀岩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现状,采用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以世界重要攀岩竞赛成绩为依据,对当今国际攀岩运动竞技格局进行探讨,并提出中国攀岩竞技实力... 在竞技攀岩2016-2017年相继进入奥运会、青奥会、亚运会和全运会的背景下,文章结合攀岩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现状,采用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以世界重要攀岩竞赛成绩为依据,对当今国际攀岩运动竞技格局进行探讨,并提出中国攀岩竞技实力的提升策略。结果表明:(1)攀岩运动整体竞技实力呈地域性分布,欧洲优势明显,亚洲正在迅速崛起,美洲在个别单项上缓慢增强,竞争呈明显多元化态势。(2)当前国际攀岩运动竞技格局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集团,俄罗斯、法国等国竞技实力处于世界前列;斯洛文尼亚、日本等国在部分项目上实力较为突出;瑞士、西班牙、中国等国位于第三集团;其余尚未实现奖牌零的突破、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国家统称为第四集团。(3)中国攀岩运动竞技实力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与国际攀岩强国还存在一定差距。建议:应在仔细分析当前国际攀岩竞技格局的前提下,加强对国际竞赛规则的理解,加强国际交流,注重后备梯队建设,促进队伍结构合理化,完善竞赛机制等发展策略,促进中国攀岩竞技实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0东京奥运会 攀岩运动 竞技格局 发展策略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下的武汉城市暴雨渍水空间特征及发生机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昆仑 许红梅 +2 位作者 李志刚 黄耿志 姚华松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9-135,219,共8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内涝已成为继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之后的又一大城市病。武汉是我国内涝频发的城市之一,尤其是2016年夏季发生的城市内涝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文章以武汉中心城区汤逊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内涝已成为继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之后的又一大城市病。武汉是我国内涝频发的城市之一,尤其是2016年夏季发生的城市内涝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文章以武汉中心城区汤逊湖水系为研究范围,利用最邻近指数法、核密度强度分析法、湖泊变化强度指数等方法,探讨2016年6月30日-7月6日期间城市内涝灾害发生最严重时段的渍水特征,并揭示其形成原因和发生机制。研究发现:①城市暴雨渍水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居住区渍水、道路渍水和产业园区渍水三类。②渍水点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渍水点以湖泊为中心集中分布,围湖造地区域是渍水发生的重灾区,城市新开发区和在建施工区也是渍水发生的集中区域,水系中下游比上游渍水严重。③湖泊容量萎缩、水系结构简化、水利建设滞后、汇水强度增大、异常气候突发等共同导致暴雨渍水灾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 人类活动 城市暴雨渍水 内涝灾害 发生机制 湖泊 异常气候
原文传递
国内外速度攀岩精英运动员技术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游国鹏 吴瑛 +5 位作者 伍勰 王健清 黄静 袁强 张辉 张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106,共11页
目的对比分析国内外速度攀岩精英运动员比赛技术特征及差异,为国内精英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二维运动学分析法采集2018—2020年攀岩世锦赛、攀岩世界杯赛和中国攀岩联赛中速度攀岩决赛男女前4名运动员比赛的反应时、... 目的对比分析国内外速度攀岩精英运动员比赛技术特征及差异,为国内精英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二维运动学分析法采集2018—2020年攀岩世锦赛、攀岩世界杯赛和中国攀岩联赛中速度攀岩决赛男女前4名运动员比赛的反应时、触点特征、分段速度以及失误特征指标。结果速度攀岩精英运动员反应时与比赛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33(P<0.01),同性别的国内外运动员间无显著差异(P>0.05)。多数四肢触点特征指标与比赛成绩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0.95>r>0.35,−0.71>r>−0.90,P<0.01),国内运动员多个肢体的触点时间和动作频率指标表现弱于国外运动员(P<0.05)。国内外男子和国外女子运动员的V_(max)阶段为8—10号点,国内女子运动员的V_(max)阶段为7—8号点;国内男子运动员在1—3、6—7号点,女子运动员在1—3、6—7、8—10和13—20号点的速度显著较低(P≤0.03)。国内外男子运动员的失误次数发生率分别为68.18%和60.00%,失误后胜赛率分别为20.00%和21.70%,加速阶段的失误风险分别为6.07%/m和2.50%/m,速度保持阶段的失误风险分别为3.50%/m和4.62%/m;国内外女子运动员的失误次数发生率分别为28.95%和38.00%,失误后胜赛率分别为0和23.53%,加速阶段的失误风险分别为1.88%/m和2.50%/m,速度保持阶段的失误风险分别为1.22%/m和2.31%/m。结论国内外速度攀岩精英运动员的反应时与比赛成绩间具有低度的相关关系,且同性别的国内外精英运动员间无显著差异;国内男子运动员的速度劣势位于加速阶段,国内女子运动员在速度保持阶段的速度劣势更加明显;国内运动员四肢触点时间较长,动作频率较低,失误过多、过早,失误后快速调整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攀岩 技术特征 触点时间 比赛速度 反应时 比赛失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