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九龙江流域重金属分布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69
1
作者 张莉 祁士华 +5 位作者 瞿程凯 刘红霞 陈文文 李丰 胡婷 黄焕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33-2139,共7页
为研究九龙江流域水体重金属污染水平,在其主要干流及支流采集27个表层水样,分析了Zn、Cu、As、Cr、Pb、Ni和Cd共7种重金属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并采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为研究九龙江流域水体重金属污染水平,在其主要干流及支流采集27个表层水样,分析了Zn、Cu、As、Cr、Pb、Ni和Cd共7种重金属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并采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所引起的健康风险作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流域水体中Zn的平均浓度最高,为154.893μg/L;As超过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超标率为14.81%,超标区域集中位于九龙江下游及河口区.因子分析表明,As、Cr、Cu和Ni的来源主要受各种人为活动影响,Cd、Pb和Zn的来源与成土母质、地球化学作用和农业生产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健康风险评价表明,化学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均风险远远超过非致癌物的年风险,儿童比成人更易于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威胁.致癌物Cr和As的个人年均风险值都大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1,其中Cr〉As;非致癌有毒化学物质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危害的个人年均风险大小为Cu〉Pb〉Zn〉Ni,四者风险水平在10-9∽10-10a-1之间,均低于ICRP标准4∽5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江流域 重金属 空间分布 因子分析 风险评价
下载PDF
水化学和环境同位素在示踪枣庄市南部地下水硫酸盐污染源中的应用 被引量:49
2
作者 马燕华 苏春利 +2 位作者 刘伟江 朱亚鹏 李俊霞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690-4699,共10页
岩溶地下水是枣庄市工农业生产以及居民饮用水的重要供水水源.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发展,硫酸盐污染日益突出.于2014年8月共采集枣庄市南部不同深度地下水和地表水样品36组,在分析其水化学及δD、δ^(18)O-H_2O、δ^(34)SSO_4^(... 岩溶地下水是枣庄市工农业生产以及居民饮用水的重要供水水源.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发展,硫酸盐污染日益突出.于2014年8月共采集枣庄市南部不同深度地下水和地表水样品36组,在分析其水化学及δD、δ^(18)O-H_2O、δ^(34)SSO_4^(2-)同位素组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区域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过程及人为输入的影响,识别了地下水硫酸盐污染的范围和途径.结果表明,区内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4-Ca型,水化学组分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和硫酸盐矿物的溶解、黄铁矿氧化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地表水与不同深度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地下水中δ^(34)SSO_4^(2-)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2‰~9.3‰,与SO_4^(2-)含量的关系分析显示,硫酸盐具有多种来源,主要包括石膏溶解、黄铁矿氧化、化肥淋滤与工业废水下渗污染.除原生地质成因影响外,工矿企业的废水下渗是造成当地地下水硫酸盐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下水 水化学 硫酸盐 硫同位素 枣庄市
原文传递
福建闽江沿岸土壤中多环芳烃含量、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40
3
作者 孙焰 祁士华 +5 位作者 李绘 黄焕芳 杨丹 范宇寒 闵洋 瞿程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21-1829,共9页
为研究福建省闽江沿岸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残留状况、潜在来源及健康风险,采集闽江沿岸16个土壤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其中16种PAHs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16种PAHs的总含量为70.70~1667.83μg/kg,平均值为480.28μg... 为研究福建省闽江沿岸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残留状况、潜在来源及健康风险,采集闽江沿岸16个土壤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其中16种PAHs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16种PAHs的总含量为70.70~1667.83μg/kg,平均值为480.28μg/kg,其沿闽江沿岸呈"W"型分布模式,具体表现为城市高于郊区的变化;PAHs以2~3环为主,其中萘(Nap)的含量最高.基于PAHs的特征比值和主成分回归结合分析,研究区土壤中PAHs主要是石化和燃烧混合污染源,其中化石燃料高温燃烧占41.45%,石油源及生物质燃烧占49.34%,煤燃烧占9.21%.PAHs总毒性当量浓度值(TEQBa P)为3.10~121.15μg/kg,平均值为36.71μg/kg,37.50%的采样点超过荷兰土壤标准目标参考值(33.00μg/kg),表明闽江沿岸土壤已经受到PAHs不同程度的污染.健康风险评价表明,研究区土壤中PAHs的致癌风险(ILCRs)在10^(-8)~10^(-6)间,说明其致癌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 土壤 多环芳烃 来源 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某石油化工园区秋季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32
4
作者 胡天鹏 李刚 +6 位作者 毛瑶 郑煌 秦世斌 闵洋 张家泉 邢新丽 祁士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7-524,共8页
利用快速连续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对某典型石油化工园区2014年秋季(9、10、11月)大气中VOCs进行监测,并对其组成、光化学反应活性、时间变化特征和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秋季大气中VOCs的混合体积分数明显高于国内外其他城市和工业地区,... 利用快速连续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对某典型石油化工园区2014年秋季(9、10、11月)大气中VOCs进行监测,并对其组成、光化学反应活性、时间变化特征和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秋季大气中VOCs的混合体积分数明显高于国内外其他城市和工业地区,且烷烃是大气中VOCs的最主要成分.研究区秋季3个月份大气中VOCs的混合体积分数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各种烃类的日夜变化特征明显:烷烃、烯烃和芳香烃呈现"单峰单谷"变化趋势,乙炔的变化趋势呈"W"型.PMF受体模型解析结果表明主要来源于天然气交通及溶剂、炼油厂的泄漏或挥发等过程,其次为其他交通来源,沥青对于研究区VOCs来源也有一定的贡献.等效丙烯体积和最大臭氧生成潜势对VOCs的光化学反应活性计算结果表明,烯烃和烷烃分别是各自混合体积分数的最主要的贡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组成 变化趋势 源解析 光化学反应活性
原文传递
广州南沙红树林湿地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特征 被引量:20
5
作者 丁洋 黄焕芳 +6 位作者 李绘 罗杰 郑煌 孙焰 杨丹 张原 祁士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31-1441,共11页
红树林湿地对保护海岸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为研究有机氯农药(OCPs)在广州南沙红树林湿地水体和沉积物中的残留水平、来源和生态风险,于2015年3月采集该地区10个表层水体样品和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并采用GC-ECD测定其中OCPs的含量.结果... 红树林湿地对保护海岸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为研究有机氯农药(OCPs)在广州南沙红树林湿地水体和沉积物中的残留水平、来源和生态风险,于2015年3月采集该地区10个表层水体样品和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并采用GC-ECD测定其中OCPs的含量.结果表明,水体中OCPs含量为1.89~90.19 ng·L^(-1),平均值为30.16 ng·L^(-1);沉积物中OCPs含量为3.10~16.02 ng·g^(-1),平均值为8.58 ng·g^(-1).与其他河口、海湾地区相比,研究区有机氯农药污染处于中等水平.研究区水体和沉积物间HCHs和DDTs的分配系数平均值分别为857和368;在分配系数较高的区域,沉积物成为水体二次污染源的潜力较大.来源分析表明,研究区水体和沉积物中近期仍存在HCHs和DDTs输入,HCHs主要来源于林丹的使用,DDTs来源于三氯杀螨醇与工业DDT的混合输入;与水体相比,沉积物中的OCPs可能包含更多历史残留组分.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水体中OCPs的生态风险较小,但沉积物中OCPs存在较高的生态风险,可能危害红树林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 红树林 水体 沉积物 有机氯农药
原文传递
福建戴云山脉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及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6
作者 瞿程凯 祁士华 +6 位作者 张莉 黄焕芳 张家泉 张原 杨丹 刘红霞 陈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427-4433,共7页
为研究有机氯农药(OCPs)在福建戴云山脉表层土壤中的残留水平、来源和空间分布特征,采集福建戴云山脉101个表层代表性土壤样品,并用气相色谱(GC—ECD)法分析其20种OCPs的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中20种OCPs均被检出,除Endri... 为研究有机氯农药(OCPs)在福建戴云山脉表层土壤中的残留水平、来源和空间分布特征,采集福建戴云山脉101个表层代表性土壤样品,并用气相色谱(GC—ECD)法分析其20种OCPs的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中20种OCPs均被检出,除Endrin和口.HCH外,OCPs检出率均在90%以上.HCHs、DDTs、硫丹及硫丹硫酸脂的含量之和占OCPs总含量的79.51%,是主要的污染物.土壤中OCPs的含量范围为2.56~465.99ng.g-1,平均值为38.00ng·g-1.与国内外相比,HCH和DDT的残留水平相对较低,属于低污染区域;研究区内硫丹硫酸脂及硫丹存在一定的污染.来源分析显示研究区近期可能存在林丹和三氯杀螨醇的输入,硫丹的污染来源于历史使用.不同种植类型土壤对比结果表明,土壤中OCPs(HCHs+DDTs+硫丹硫酸脂+硫丹)的平均含量依次为水田〉菜地〉果园,果园土壤污染主要源于林丹的输入,DDTs主要为三氯杀螨醇型污染.水田耕作中输入的硫丹类农药是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脉 土壤 有机氯农药 来源 分布特征
原文传递
韩江流域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特征分布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佳 丁洋 +1 位作者 祁士华 瞿程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127-5134,共8页
本文选取韩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4月,沿韩江干流采集土壤样品17个,利用气相色谱(GC-ECD)检测13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分析土壤中该污染物的分布组成特征和污染来源,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U. S.EPA)的计算标准,对... 本文选取韩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4月,沿韩江干流采集土壤样品17个,利用气相色谱(GC-ECD)检测13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分析土壤中该污染物的分布组成特征和污染来源,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U. S.EPA)的计算标准,对当地居民做出健康风险影响评价.结果表明,13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区间为2. 97~1 275. 79 ng·g^(-1),检出率为75%~100%.其中HCHs和DDTs的含量变化趋于一致,即上游<中游<下游,在国内外均属于较低水平.另外,根据比值法推断,该区域的HCHs主要来源于工业HCH的输入,且近期仍有DDTs的输入,主要为工业DDT和三氯杀螨醇的混合输入. DDTs与总有机碳有较显著的相关性.致癌风险值(10^(-12)~10^(-8))和非致癌风险值(10^(-6)~10^(-3))均低于阈值(10^(-6)和1),因而表明该流域土壤对当地居民无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江流域 有机氯农药 土壤 来源分析 健康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海洋生物碳泵的地质演化:微生物的碳汇作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谢树成 焦念志 +2 位作者 罗根明 李东东 汪品先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715-1726,共12页
包括生物泵(biological pump,BP)和微型生物碳泵(microbial carbon pump,MCP)在内的海洋生物碳泵,是海洋生态系统通过碳循环调节地球环境变化的关键途径之一,对宜居地球起到增氧、减碳和降温等方面的作用.总体上,人们对地质时期海洋生... 包括生物泵(biological pump,BP)和微型生物碳泵(microbial carbon pump,MCP)在内的海洋生物碳泵,是海洋生态系统通过碳循环调节地球环境变化的关键途径之一,对宜居地球起到增氧、减碳和降温等方面的作用.总体上,人们对地质时期海洋生物碳泵了解得很少,基本是粗线条的框架性认识.生物经历了从原核生物到藻类再到多细胞动物的演化,生态系统也经历了从扁平到立体的大革新.生物圈的这些变化导致海洋生物碳泵出现阶段性的演化.总体缺氧的太古宙海洋主要以单细胞微生物为主,合成有机质的微生物个体很难沉降,但能够在海洋里形成大量的惰性溶解有机碳(recalcitrant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RDOC),MCP的贡献比较大,而BP相对较弱.藻类在元古宙起源而加入了生物碳泵,因细胞变大而增强了BP的作用,但MCP的作用也大,在晚新元古代形成大型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库.在整体氧化的显生宙海洋,多细胞动物虽不能固碳但却加强了BP作用.生物的这些演化导致BP的效率不断提高,使得海洋对碳循环的缓冲作用逐渐加强.然而,最近的数值模型模拟结果却指出,地质历史时期海洋DOC库的大小总体比较稳定,受地质事件的影响比较有限.这些矛盾的认识正说明了人们对海洋生物碳泵地质演化的认识还有待于深入.特别是,古代海洋大型DOC库的形成机制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大冰期和极端温暖期海洋生物碳泵的特点及其对古气候的贡献、地质时期海洋DOC与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的相对比例变化规律及其受控因素、微生物通过沉淀碳酸盐对碳汇的长期影响等难题都有待深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微生物 细菌 藻类 初级生产力 宜居地球 地球生物学
原文传递
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枸杞岛近岸海域褐菖鲉的食性 被引量:13
9
作者 薛彬 蒋日进 +3 位作者 王凯 梁君 徐开达 李振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15-1423,共9页
为获知褐菖鲉的食性,本研究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不同季节和发育阶段褐菖鲉的摄食习性,并评估了浮游动物、端足类、虾蟹类和小型鱼类等饵料生物对褐菖鲉的营养贡献。结果显示,枸杞岛近岸海域4个季节褐菖鲉的δ^(13)C值为–18.... 为获知褐菖鲉的食性,本研究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不同季节和发育阶段褐菖鲉的摄食习性,并评估了浮游动物、端足类、虾蟹类和小型鱼类等饵料生物对褐菖鲉的营养贡献。结果显示,枸杞岛近岸海域4个季节褐菖鲉的δ^(13)C值为–18.2‰~–14.7‰,平均值为–15.6‰;δ^(15)N值为3.3‰~9.9‰,平均值为7.9‰;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褐菖鲉的δ^(13)C值和δ^(15)N值在不同季节之间差异都不显著,说明不同季节之间褐菖鲉的食性差异不大。对褐菖鲉全长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其δ^(13)C值和δ^(15)N值随全长变化都极显著,表明不同发育阶段褐菖鲉的食性差异极显著。聚类分析将不同全长的褐菖鲉分为3组,其中0~19 mm为一组,20~79和80~109 mm为一组,110~199 mm为一组,ANOSIM分析3组之间的差异极显著。褐菖鲉的δ^(13)C值与虾蟹类和鱼类等饵料类群δ^(13)C值较接近,应用Iso Source软件分析饵料类群的营养贡献时发现,麦秆虫对褐菖鲉的的营养贡献均值最大,为22.3%,鱼类、虾蟹类等饵料类群的营养贡献均值都超过了12%。枸杞岛近岸海域褐菖鲉的平均营养级为3.18,属于低级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麦秆虫、鱼类和虾蟹类,是底栖动物食性,而非浮游动物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菖鲉 稳定同位素 食性 营养级
下载PDF
武汉市洪山区春季PM_(2.5)浓度及多环芳烃组成特征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莉 张原 +6 位作者 祁士华 李绘 邢新丽 张泽洲 郑煌 孙焰 闵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19-2325,共7页
分析了武汉市洪山区2014年春季PM2.5的浓度,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了多环芳烃(PAHs)的组成.结果表明,PM2.5的质量浓度为47.99~195.87μg/m3,平均质量浓度为(101.34±32.49)μg/m3,超标天数占总监测天数的81.82%;PM... 分析了武汉市洪山区2014年春季PM2.5的浓度,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了多环芳烃(PAHs)的组成.结果表明,PM2.5的质量浓度为47.99~195.87μg/m3,平均质量浓度为(101.34±32.49)μg/m3,超标天数占总监测天数的81.82%;PM2.5质量浓度与各气象要素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M2.5中PAHs日均浓度变化范围为8.44~34.45ng/m3,平均浓度为21.48±7.03ng/m3,其中4环PAHs的含量最高,达到11.72ng/m3,占总PAHs浓度的54.56%,结合典型污染来源中PAHs的特征比值和数学统计中主成分分析法,判断出其主要污染来源为车辆排放、燃烧源和燃煤源;PAHs日均总毒性当量(∑Ba Peq)浓度范围为1.10~5.46ng/m3,平均值为2.99ng/m3,日均超标率达到6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气象要素 多环芳烃 毒性当量
下载PDF
福建鹫峰山脉土壤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黄焕芳 祁士华 +5 位作者 瞿程凯 李绘 陈文文 张莉 胡婷 石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691-2697,共7页
采集福建鹫峰山脉81个表层土壤样品,利用气相色谱(GC-ECD)分析其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探讨该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及分布特征,并采用美国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USEPA 1991)对表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进行致癌风险... 采集福建鹫峰山脉81个表层土壤样品,利用气相色谱(GC-ECD)分析其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探讨该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及分布特征,并采用美国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USEPA 1991)对表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进行致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HCHs和DDTs异构体或衍生物的检出率在77.78%-100.00%之间.HCHs及DDTs含量范围(平均值)分别为0.97-247.40 ng·g^-1(10.17 ng·g^-1)和0.01-384.75 ng·g^-1(18.91 ng·g^-1).与国内外相比,研究区土壤中OCPs含量属低污染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OCPs的残留依次为:水稻田〉蔬菜地〉茶叶地〉林地.来源分析表明,研究区近期仍存在HCHs和DDTs输入,HCHs主要来源于林丹的使用,而DDTs可能与三氯杀螨醇的使用相关.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土壤OCPs致癌风险值均在10-6-10-4之间,对当地居民基本不造成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鹫峰山脉 土壤 有机氯农药(OCPs) 分布特征 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大同盆地富砷地下水的水化学与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丽萍 谢先军 +1 位作者 李俊霞 王焰新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5-221,共7页
为弄清大同盆地地下水中影响砷的迁移、富集的主要地球化学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为区域供水安全提供指导作用,针对高砷地下水系统开展了水文地球化学与含水层沉积物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区高砷地下水成因。结果表明,... 为弄清大同盆地地下水中影响砷的迁移、富集的主要地球化学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为区域供水安全提供指导作用,针对高砷地下水系统开展了水文地球化学与含水层沉积物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区高砷地下水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高砷地下水为偏碱性、强还原环境,砷含量为0.31~452μg·L-1,主要以砷酸盐形式存在,地下水中砷与三价铁的浓度有显著的相关性。高砷含水层沉积物中有机质、铁与砷含量表现出显著相关性。以上结果说明,碱性还原环境有利于地下水中砷的富集;微生物参与下,沉积物相有机质的氧化和Fe氧化物/氢氧化物的还原过程是本区高砷地下水形成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大同盆地 地下水
下载PDF
超声辅助碱浸铜冶炼烟灰中铜砷分离 被引量:10
13
作者 姚瑛瑛 郭莉 +2 位作者 胡中求 全瞿 杜冬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983-3992,共10页
采用超声辅助Na_2S-NaOH浸取体系对铜冶炼烟灰进行研究,在NaOH、Na_2S与烟灰质量比0.4:1,液固比20:1,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5 min,超声功率80 W,搅拌速率400 r·min^(-1)条件下,As浸出率为88.81%,Cu浸出率为0.025%,实现了Cu和As的... 采用超声辅助Na_2S-NaOH浸取体系对铜冶炼烟灰进行研究,在NaOH、Na_2S与烟灰质量比0.4:1,液固比20:1,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5 min,超声功率80 W,搅拌速率400 r·min^(-1)条件下,As浸出率为88.81%,Cu浸出率为0.025%,实现了Cu和As的有效分离。采用该方法处理后,与单独碱浸相比,As浸出率提高9.21%,烟灰中As含量由0.85%降至0.58%,Cu含量由2.21%增至2.30%,且As浸出毒性浓度由12.66 mg·L^(-1)降至2.84mg·L^(-1),为烟灰的资源化利用创造了条件。超声辅助碱浸除砷动力学满足收缩核混合反应控制模型,表观活化能0.114 kJ·mol^(-1)。XRD、XPS和重金属形态分析结果表明,超声空化作用可使As(Ⅲ)氧化为As(Ⅴ),有利于As浸出,故超声过程强化有利于Cu和As在碱浸体系中的选择性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烟灰 超声波 选择性浸出 分离 动力学 界面 氧化
下载PDF
硫代砷化物的合成、鉴定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敏黛 郭清海 +2 位作者 郭伟 彭月娥 赵倩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15-1720,共6页
制备了4种硫代砷酸盐,采用电喷雾-高分辨质谱(ESI-HR-MS)进行鉴定,确证为一硫代砷酸盐(H_nAsSO_3^(n-3))、二硫代砷酸盐(H_nAsS_2O_2^(n-3))、三硫代砷酸盐(H_nAsSO_3^(n-3))和四硫代砷酸盐(H_nAsS_4^(n-3))。以合成的硫代砷酸盐为标准... 制备了4种硫代砷酸盐,采用电喷雾-高分辨质谱(ESI-HR-MS)进行鉴定,确证为一硫代砷酸盐(H_nAsSO_3^(n-3))、二硫代砷酸盐(H_nAsS_2O_2^(n-3))、三硫代砷酸盐(H_nAsSO_3^(n-3))和四硫代砷酸盐(H_nAsS_4^(n-3))。以合成的硫代砷酸盐为标准品,建立了基于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ICP-MS)同时测定4种硫代砷酸盐、亚砷酸盐和砷酸盐的方法。本方法线性范围为3.3~833μg/L,线性相关系数R^2>0.99,方法检出限为0.4~25μg/L。本研究合成的硫代砷酸盐标准物质及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对后续富含硫化物的天然水体中不同形态砷的迁移和转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砷化物 合成 鉴定 电喷雾-高分辨质谱 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定量分析
下载PDF
武汉市洪山区夏季PM2.5浓度、水溶性离子与PAHs成分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焰 祁士华 +4 位作者 张莉 邢新丽 杨丹 胡天鹏 瞿程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714-3722,共9页
2014年6月12日~7月22日,在武汉市洪山区进行PM_(2.5)采样,分析了夏季PM_(2.5)及其水溶性离子的浓度,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PM_(2.5)中多环芳烃(PAHs)浓度进行测定,探讨其污染来源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PM_(2.5)质量浓度为36.41~22... 2014年6月12日~7月22日,在武汉市洪山区进行PM_(2.5)采样,分析了夏季PM_(2.5)及其水溶性离子的浓度,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PM_(2.5)中多环芳烃(PAHs)浓度进行测定,探讨其污染来源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PM_(2.5)质量浓度为36.41~220.02μg·m-3,平均值为97.38μg·m^(-3),超标率为59.26%,气象因素中风速对其影响较大,随着风速的增加,浓度呈降低趋势;SO_4^(2-)、NO_3^-、NH_4^+和K^+是PM_(2.5)的主要组成成分,占PM_(2.5)质量浓度的40.67%,气溶胶偏酸性;对SO_4^(2-)、NO_3^-的形成过程分析发现其所受的影响因素不同,PM_(2.5)中NH_4^+主要以NH_4HSO_4和(NH4)_2SO_4的形式存在.PM_(2.5)中PAHs日均质量浓度为11.30 ng·m^(-3),主要是以4、5、6环为主.对PM_(2.5)来源进行分析表明工业废气及汽车尾气的排放为主要污染源,其中燃煤及汽车尾气占83.90%,石油源占10.17%,炼焦排放占5.08%.PAHs总毒性当量浓度(TEQBaP)值为0.22~11.19ng·m^(-3),平均值为1.74 ng·m^(-3),日均超标率7.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洪山区 PM2.5 水溶性离子 PAHS 来源
原文传递
古生代-中生代之交的水循环演变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汉宸 宋海军 +3 位作者 张仲石 吴玉样 楚道亮 舒文超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01-1516,共16页
水循环是连接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重要物质循环过程.本文根据地质记录和深时气候模拟等数据总结了古生代-中生代之交的水循环演变.结果表明,水循环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发生了重大变化:(1)地质记录恢复的气候带显示,当时全... 水循环是连接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重要物质循环过程.本文根据地质记录和深时气候模拟等数据总结了古生代-中生代之交的水循环演变.结果表明,水循环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发生了重大变化:(1)地质记录恢复的气候带显示,当时全球的干旱带发生了明显扩张,蒸发岩面积从中-晚二叠世开始扩张,到早三叠世达到顶峰,中三叠世恢复至中-晚二叠世的水平,晚三叠-早侏罗世继续收缩;(2)全球年平均降水量在晚石炭、早侏罗世较高,中-晚二叠世和早三叠世较低,呈现为“V”字形变化,显示出一次重大的波动;(3)全球大陆的聚合可能导致泛大陆巨型陆面风和特提斯区域跨赤道风的形成,进而构成全球性的超级季风;(4)热带辐合带摆动的纬度位置在志留纪-石炭纪以及侏罗纪-现代较低,在二叠纪-三叠纪时期向高纬度大幅度漂移.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这些水循环的重大变化与泛大陆的聚合、华力西造山、晚古生代冰期的结束以及大量碳释放和升温事件吻合,这些因素与当时的大气环流和水循环的变化存在密切联系:泛大陆的聚合改变了当时水储量的空间分布,同时改变了大气环流和“季风”,进而导致中-晚二叠世干旱带开始扩张,降水量减少;晚古生代末期华力西造山运动的减弱增强了热带辐合带的摆动,促进了超级季风的发展;碳释放驱动的升温事件改变了能量传输,影响了大气环流;同时植物面貌的转变影响了碳释放,进而影响水循环.由此可见,古生代-中生代之交水循环的强烈波动可能是该重大地质历史转折期岩石圈(地球深部过程)、大气圈(大气过程)、水圈(水循环)及生物圈(生命活动)相互作用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辐合带 降水 超级季风 泛大陆聚合 干旱带扩张
原文传递
黄河从未经由永定河入海
17
作者 林欣如 肖国桥 +3 位作者 杨吉龙 潘卿 赵卿宇 梁美艳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4,共9页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其形成和演化对中国地貌格局的演化和古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19世纪以来,陆续有学者提出黄河在沿三门峡入海之前曾由河套盆地向东经由永定河入海的猜想,这一假想的河流可称为“北黄河”。这一猜想在地理学...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其形成和演化对中国地貌格局的演化和古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19世纪以来,陆续有学者提出黄河在沿三门峡入海之前曾由河套盆地向东经由永定河入海的猜想,这一假想的河流可称为“北黄河”。这一猜想在地理学领域有较广泛的影响,然而,一直以来却鲜有证据明确证实或证伪这一猜想。本文综合新近发表的华北平原钻孔物源证据、汾渭盆地沉积和三门峡地区的地貌证据对这一猜想进行了探讨。这些证据表明,在约1.6 MaBP之前,位于永定河冲积扇及渤海湾沿岸的所有钻孔均未接收到来自黄河上游和中游的物质,表明此阶段三门峡和北黄河都未开通;而在约1.6 MaBP后,黄河上游和中游的物质开始进入渤海湾,但永定河冲积扇仍缺乏来自黄河上游和中游的物质。结合汾渭盆地三门组在约1.6 Ma快速结束并转变为黄土沉积的证据判断:黄河在约1.6 Ma以前尚未贯通,在约1.6 Ma以后经由三门峡进入华北平原东流入海,即黄河从未经由永定河入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演化 物源示踪 永定河 三门峡
下载PDF
元古宙早期大氧化事件的成因机制与气候生态效应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根明 朱祥坤 +2 位作者 王水炯 张世红 焦超群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65-1693,共29页
简要介绍了元古宙早期大氧化事件(GOE)的内涵与研究历史,总结了反映GOE的主要地质和地球化学记录.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GOE的启动过程、成因机制和气候生态环境效应等三方面的关键内容:基于硫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的记录分析,认为GOE的启... 简要介绍了元古宙早期大氧化事件(GOE)的内涵与研究历史,总结了反映GOE的主要地质和地球化学记录.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GOE的启动过程、成因机制和气候生态环境效应等三方面的关键内容:基于硫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的记录分析,认为GOE的启动过程很可能是多幕式的,与海洋-大气模型得到的单幕式认识存在明显的矛盾;GOE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大气O_(2)的“源”高于“汇”,但究竟是“源”升高、还是“汇”降低仍不清楚;GOE对气候环境、生物演化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都有显著影响,但具体过程还需进一步研究.基于上述问题,论文提出了亟需深入研究的四方面内容,包括构建低pO_(2)背景下大气氧含量重建的地质-地球化学指标、GOE如何改变宜居地球的演化方向、GOE如何影响地球深部过程、不同时间尺度的地质事件对GOE成因的耦联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氧化事件 元古宙 古大气 古海洋 地幔氧逸度 生物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帕米尔构造结中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及对塔里木盆地海退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曹凯 麦洪涛 +1 位作者 王国灿 张克信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38,共24页
对帕米尔构造结中新生代构造变形和地貌演化过程的精细约束是揭示青藏高原造山历史和动力学机制,以及中亚古环境变迁控制因素的关键。文章重点总结了近十年来与帕米尔中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以及塔里木盆地新生代海侵海退相关的研究成... 对帕米尔构造结中新生代构造变形和地貌演化过程的精细约束是揭示青藏高原造山历史和动力学机制,以及中亚古环境变迁控制因素的关键。文章重点总结了近十年来与帕米尔中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以及塔里木盆地新生代海侵海退相关的研究成果,包括主要断裂构造、穹窿埋藏和剥露、岩浆变质作用,刻画了帕米尔-西昆仑从二叠纪末期到中新世中晚期的构造地貌发展的动力学过程。研究表明,帕米尔-西昆仑山脉从三叠纪-侏罗纪早期就已经出现,经历了中生代中晚期和新生代早期的活化造山和晚渐新世一中新世向外和向上生长过程。帕米尔构造结始新世的构造变形比较微弱,其地壳的强烈增厚始于37~35Ma,帕米尔向北的大规模楔人和弧形构造的形成均发生在晚渐新世(约27~25Ma)以来。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是帕米尔构造结强烈变形期,大型断裂的初始活动、岩石剥露和岩浆变质可用印度板块断离引起的地壳物质向南北两侧双向楔冲的动力学模型来解释。帕米尔一西昆仑山前的塔里木盆地分别经历了约41~40Ma和39~37Ma两次幕式向西的海退过程。特提斯洋最终退出塔里木-阿莱依-塔吉克盆地的时间(约39~37Ma)与中帕米尔始新世岩浆作用及中-南帕米尔地壳开始强烈增厚的时间(约37~35Ma)略有重叠,暗示构造对塔里木盆地最终海退可能存在一定影响。但从长时间尺度来看,中亚地区海侵和海退震荡波动与气候变化引起的全球海平面升降变化的规律是一致的,说明气候变化对塔里木海退的长期影响。据此,特提斯洋最终退出塔里木盆地可能是帕米尔地壳加厚和气候变冷引起的全球海平面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构造和气候对塔里木海退的相对贡献则还需要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帕米尔构造结 构造地貌 陆内造山 特提斯洋
原文传递
中国黄土磁性地层研究进展与展望
20
作者 陈天然 肖国桥 +1 位作者 林欣如 潘卿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共15页
中国黄土是最重要的第四纪陆相气候记录之一,磁极性地层是建立第四纪黄土年代框架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总结了中国黄土所记录的布容/松山(Brunhes/Matuyama)、加拉米诺(Jaramillo)、奥尔都维(Olduvai)和松山/高斯(Matuyama/Gauss)等几... 中国黄土是最重要的第四纪陆相气候记录之一,磁极性地层是建立第四纪黄土年代框架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总结了中国黄土所记录的布容/松山(Brunhes/Matuyama)、加拉米诺(Jaramillo)、奥尔都维(Olduvai)和松山/高斯(Matuyama/Gauss)等几个作为主要定年依据的极性倒转界限的研究结果,并将黄土记录的这些界限位置与深海记录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不同黄土剖面所记录的各地磁极性倒转界限的位置并不一致,其差异可超过一个黄土-古土壤旋回,且不能用lock-in效应、气候和沉积速率差异、黄土地层划分差异来解释。这些地磁极性界限位置的差异指示极性界限附近的黄土可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重磁化。同时,这些差异也导致了不同研究者基于磁极性地层所建立的轨道尺度的黄土年代标尺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的对比存在较大分歧。未来对黄土所记录的地磁场相对古强度(RPI)的研究可望为识别极性倒转界限的真实位置提供依据,并最终解决中国黄土与深海记录轨道尺度对比方案的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第四纪 磁性地层 重磁化 地磁场相对古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