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尖瓣和乳头肌移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潘广玉 吴清玉 杨秀滨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239-242,共4页
为观察三尖瓣前叶及乳头肌切下再原位、异位移植后组织愈合情况和功能状态 ,为临床工作提供实验依据。将 1 0条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 2组 ,A组 :从根部切下前乳头肌 ,缝合于原位切断处 ;沿瓣环切下三尖瓣前叶 ,间断缝合于原位 ;B组 :... 为观察三尖瓣前叶及乳头肌切下再原位、异位移植后组织愈合情况和功能状态 ,为临床工作提供实验依据。将 1 0条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 2组 ,A组 :从根部切下前乳头肌 ,缝合于原位切断处 ;沿瓣环切下三尖瓣前叶 ,间断缝合于原位 ;B组 :瓣叶及乳头肌切断同A组 ,将乳头肌缝合固定于原根部上方 3mm处的心室壁上 ,将三尖瓣前叶缝合在距离原瓣环上方 3mm处的心房壁上。 2组犬在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 4周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 ;术前及术后 4周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三尖瓣闭合情况 ;术后 4周观察愈合处的组织学改变。结果 :术后 4周 ,2组犬的三尖瓣瓣叶及乳头肌组织愈合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 ,原位组三尖瓣闭合尚好。提示 :无论原位移植还是异位移植 ,三尖瓣瓣叶和乳头肌均能良好愈合 ,右室功能恢复满意 ,异位移植组的三尖瓣返流较原位移植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三尖瓣 乳头肌 移植 功能
下载PDF
急性Debakey Ⅰ、Ⅱ型主动脉夹层的围术期护理
2
作者 王美灵 《临床护理杂志》 2003年第2期40-41,共2页
目的 总结我院急性Debakey Ⅰ、Ⅱ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分析1998年1月~2001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7例急性Debakey Ⅰ、Ⅱ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 全组27例患者,术前因动脉瘤破裂死亡3例,... 目的 总结我院急性Debakey Ⅰ、Ⅱ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分析1998年1月~2001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7例急性Debakey Ⅰ、Ⅱ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 全组27例患者,术前因动脉瘤破裂死亡3例,术后因神经系统并发症死亡3例,其余患者随访1~4年无死亡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有效地控制血压,减轻疼痛,急诊手术,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对重要脏器和胸腔引流液的观察,及早地进行对症处理,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护理 主动脉疾病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瓣膜替换或成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吴清玉 孟强 +1 位作者 胡盛寿 许建屏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分析 76例瓣膜替换或成形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危险因素 ,并介绍此类手术的成功经验。方法 行瓣膜替换或成形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76例。男 61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5 6岁 ,共移植旁路血管 117支 ,同时行主动脉... 目的 分析 76例瓣膜替换或成形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危险因素 ,并介绍此类手术的成功经验。方法 行瓣膜替换或成形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76例。男 61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5 6岁 ,共移植旁路血管 117支 ,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 (AVR) ( 1~ 3支桥 ) 2 5例 ,二尖瓣置换(MVR) ( 1~ 4支桥 ) 3 1例 (MVR +TVP3例 ,MVR +AVP2例 ) ,双瓣置换 (BVR) ( 1~ 3支桥 ) 18例(BVR +TVP2例 ) ,及MVP( 1支桥 ) 1例 (MVP +TVP1例 )。 67例瓣膜病理改变为风湿性瓣膜病变 ,9例为瓣膜退行性病变或先天性畸形。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手术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 6例 ( 7.89% )。 63例患者有术后远期随访记录 ,随访率 90 % ,平均随访 2 6.8个月 ,62例心功能明显改善 ,1例远期死亡 (术后 9个月死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结论 瓣膜手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危险性高于单一手术 ,术前心肌梗塞史、心功能、EF、体外循环时间和动脉阻断时间与手术死亡率相关。彻底解除瓣膜病变、充分的心肌再血管化和良好的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转换 冠状动脉旁路 移植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体外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炎性介质的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海涛 胡盛寿 +3 位作者 孙寒松 刘楠 杨九光 龙村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6年第1期23-25,29,共4页
目的通过对低温体外循环(CPB)和常温非CPB冠状动脉搭桥过程中的炎性介质前瞻性比较,观察两种不同搭桥方法炎性反应的程度。方法符合条件的冠脉搭桥患者随机、双盲、对照分为低温CPB组(组1)、常温非CPB组(组2),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 目的通过对低温体外循环(CPB)和常温非CPB冠状动脉搭桥过程中的炎性介质前瞻性比较,观察两种不同搭桥方法炎性反应的程度。方法符合条件的冠脉搭桥患者随机、双盲、对照分为低温CPB组(组1)、常温非CPB组(组2),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在手术前、手术结束时、手术后4 h、手术后24 h进行比较。结果TNF-α、IL-6在两组间及同一组4个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IL-8在手术结束时均升高(两组间无差异),而在术后4 h即降到正常;两组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心脏搭桥手术过程中的炎症损伤,更主要来自于手术创伤本身,与是否应用体外循环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 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环 炎性介质
下载PDF
改良Rastelli手术治疗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左前位主动脉 被引量:14
5
作者 吴清玉 於其宾 杨秀滨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23-525,T002,共4页
目的 探讨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左前位主动脉患者采用改良Rastelli的手术效果。 方法对 10例右心室双出口患者采用改良Rastelli手术 ,9例为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左前位主动脉 ,1例为镜面右位心型右心室双出口。除 1例外 ,9例患者均有肺动脉瓣... 目的 探讨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左前位主动脉患者采用改良Rastelli的手术效果。 方法对 10例右心室双出口患者采用改良Rastelli手术 ,9例为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左前位主动脉 ,1例为镜面右位心型右心室双出口。除 1例外 ,9例患者均有肺动脉瓣及瓣下狭窄 ,室间隔缺损位于肺动脉下或远离两大动脉。体外循环下行改良Rastelli手术 ,经右心室切口用涤纶片或人工血管片修补室间隔缺损 ,形成左心室至主动脉的内隧道。切断主肺动脉 ,闭合近端。用带瓣同种肺动脉或主动脉及人造血管 ,建立右心室流入道三尖瓣环下方至主肺动脉的外管道。 结果  1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超声心动图显示所有内隧道及外管道功能正常 ,无血流梗阻征象。 结论 改良Rastelli手术是治疗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左前位主动脉的满意术式 ,它可以彻底矫治肺动脉瓣及瓣下狭窄和右向左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缺损 心脏外科手术 左前位主动脉 RASTELLI术 右心室双出口 左前位主动脉 罕见类型
原文传递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再次开胸止血 被引量:8
6
作者 罗国华 吴清玉 陶田富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0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 通过分析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再次开胸止血的临床结果,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 方法 回顾分析4908例心内直视术后再次开胸止血的临床病例。 结果 本组再次开胸止血的发生率为1.6%;再次开胸止血时未见活动性出血者为22.8%;不同... 目的 通过分析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再次开胸止血的临床结果,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 方法 回顾分析4908例心内直视术后再次开胸止血的临床病例。 结果 本组再次开胸止血的发生率为1.6%;再次开胸止血时未见活动性出血者为22.8%;不同疾病再次开胸止血的发生率不同,再次开胸止血可增加手术死亡率及手术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等。 结论 正确掌握再次开胸止血的手术适应证及正确的手术技术可减少再次开胸止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直视术 体外循环 止血术
下载PDF
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搭桥过程中心肌损伤的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海涛 胡盛寿 +3 位作者 刘楠 孙寒松 杨九光 龙村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6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通过对低温体外循环(on-pump)和常温非体外循环(off-pump)冠脉搭桥术中及术后心脏损伤临床指标和生化标志物的前瞻性比较,观察两种不同搭桥方法的心脏损伤程度。方法符合条件的冠脉搭桥患者分为on-pump、off-pump组,就心脏损伤生化... 目的通过对低温体外循环(on-pump)和常温非体外循环(off-pump)冠脉搭桥术中及术后心脏损伤临床指标和生化标志物的前瞻性比较,观察两种不同搭桥方法的心脏损伤程度。方法符合条件的冠脉搭桥患者分为on-pump、off-pump组,就心脏损伤生化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磷酸激酶MB(CK-MB),在术前、术毕、术毕4 h、手术开始24 h进行比较,同时在术后24 h内就临床指标(血流动力学、心律失常、ICU的滞留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临床指标两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生化标志物cTnI、CK-MB比较:on-pump组在术毕比off-pump组明显升高,并持续到手术开始后的24 h。结论就敏感的生化标志物cTnI、CK-MB观察,on-pump组的心肌损伤较off-pump组明显,但其早期的临床表现并无显著的差异,说明其损伤仅仅限于生化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 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环 心肌肌钙蛋白 肌酸磷酸激酶
下载PDF
保留肺动脉瓣的改良REV手术治疗复杂型大动脉转位——附3例报道及文献综述 被引量:4
8
作者 胡盛寿 李巅远 +6 位作者 沈向东 王小启 晏馥霞 王立清 凌雁 李汉美 尹朝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REV手术治疗合并室间隔缺损(VSD)、肺动脉瓣狭窄(PS)的复杂型大动脉转位或右心室双出口(DORV)。方法 2005年9月~2006年2月我院收治3例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经典REV手术的基础上,我们改良了REV手术,保...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REV手术治疗合并室间隔缺损(VSD)、肺动脉瓣狭窄(PS)的复杂型大动脉转位或右心室双出口(DORV)。方法 2005年9月~2006年2月我院收治3例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经典REV手术的基础上,我们改良了REV手术,保留了肺动脉瓣和瓣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2例痊愈,1例同时用体外膜式氧合器(ECMO)进行抢救后死亡。痊愈患者分别随访4个月和1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肺动脉瓣跨瓣压差分别为15mmHg和5mmHg,结果满意。结论 保留肺动脉瓣的改良REV手术对治疗合并VSD、PS的复杂大动脉转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V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 大动脉转位
下载PDF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后病人的监护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玉琴 方玲俐 +3 位作者 石丽 吴永波 李钟茹 丛晶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3-424,共2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TE)后病人的监护措施。方法:对8例行PTE手术的病人术后重点加强对肺动脉高压和肺水肿的监控,采取抗凝治疗预防再栓塞。结果:8例病人全部存活,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肺动脉高压明显下降(P... 目的:探讨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TE)后病人的监护措施。方法:对8例行PTE手术的病人术后重点加强对肺动脉高压和肺水肿的监控,采取抗凝治疗预防再栓塞。结果:8例病人全部存活,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肺动脉高压明显下降(P<0.05)。其中2例术后出现肺水肿,经积极治疗、护理痊愈。结论:PTE治疗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效果满意,术后护理的重点为监控肺动脉高压,防治肺水肿,加强肺部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肺栓塞 手术后 病人 监护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技术指南 被引量:52
10
作者 吴清玉 许建屏 +8 位作者 高长青 万峰 孟强 吴若彬 肖明弟 肖锋 王东进 李洪银 李雷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517-1524,共8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技术指南 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后天性心脏病 人类健康 冠心病 发病率
原文传递
三尖瓣脱垂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秀滨 吴清玉 +4 位作者 许建屏 沈向东 高爽 柳枫 刘小燕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565-1567,共3页
目的探索应用三尖瓣脱垂瓣缘折叠缝合技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方法和疗效。方法1997年4月至2006年3月为6例先天性三尖瓣前叶腱索缺如和3例外伤性腱索断裂的患者实施了外科矫治手术,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8~57岁。术前9例患者... 目的探索应用三尖瓣脱垂瓣缘折叠缝合技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方法和疗效。方法1997年4月至2006年3月为6例先天性三尖瓣前叶腱索缺如和3例外伤性腱索断裂的患者实施了外科矫治手术,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8~57岁。术前9例患者均有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右心室前后径均值为(43.6±4.2)mm。5例患者心功能为Ⅲ级,4例为Ⅳ级。连续对折缝合脱垂的三尖瓣瓣缘,折叠缝合脱垂瓣叶相对应的瓣环,并用成形环固定成形后三尖瓣瓣环。结果9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死亡。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示:6例患者三尖瓣对合良好无反流,3例患者有少量反流。所有患者术后右心室前后径均显著减小,术后均值为(24.0±1.8)mm,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例房颤心律的患者均转为窦性心律。患者随访1~109个月,除1例患者外,其他8例患者三尖瓣成形效果稳定。8例患者心功能为Ⅰ~Ⅱ级,1例为Ⅲ级。结论应用三尖瓣脱垂瓣叶及其相对应的瓣环折叠技术,可有效修复先天性三尖瓣部分腱索缺如和胸外伤后三尖瓣腱索断裂所致的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脱垂 三尖瓣关闭不全 心脏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