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据201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标准诊断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全国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522
1
作者 李咏泽 滕笛 +35 位作者 史晓光 秦贵军 秦映芬 全会标 施秉银 孙晖 巴建明 陈兵 杜建玲 何兰杰 赖晓阳 李艳波 池海谊 廖二元 刘超 刘礼斌 汤旭磊 童南伟 王桂侠 张进安 王佑民 薛元明 严励 杨静 杨丽辉 姚勇利 叶真 张巧 张力辉 朱筠 朱梅 宁光 母义明 赵家军 滕卫平 单忠艳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20年第9期494-504,共11页
目的:评估糖尿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设计:基于人群的横断面研究。研究地点:2015—2017年中国31省份全国横断面数据。研究对象:75880名18周岁及以上代表中国人口的成年人样本。主要结局指标:根据201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 目的:评估糖尿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设计:基于人群的横断面研究。研究地点:2015—2017年中国31省份全国横断面数据。研究对象:75880名18周岁及以上代表中国人口的成年人样本。主要结局指标:根据201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诊断中国成人不同性别、区域和种族的糖尿病患病率。通过问卷的方式记录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信息、生活方式和疾病史。临床检测包括空腹血糖(单次)、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根据201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诊断标准,中国成人总糖尿病(n=9772)患病率为12.8%[95%可信区间(CI)为12.0%~13.6%],自报糖尿病(n=4464)患病率为6.0%(95%CI为5.4%~6.7%),新诊断糖尿病(n=5308)患病率为6.8%(95%CI为6.1%~7.4%),糖尿病前期(n=27230)患病率为35.2%(95%CI为33.5%~37.0%)。总糖尿病患病率在男性、年龄50岁及以上人群中更高。全国31个省份的糖尿病患病率从贵州的6.2%到内蒙古自治区的19.9%不等。在被调查的5个民族中,汉族的糖尿病患病率最高(12.8%),回族的糖尿病患病率最低(6.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诊断的总糖尿病(n=8385)患病率为11.2%(95%CI为10.5%~11.9%)。结论:2007—2017年,中国成年人口的糖尿病患病率略有上升。研究结果提示,糖尿病是中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糖尿病学会 糖尿病前期 横断面研究 社会人口学 诊断标准 结局指标 可信区间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 被引量:2598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 +1 位作者 陈荣昌 康健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0-205,共36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我国慢阻肺领域的专家们通过检索和整合近年来慢阻肺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进行了重新修订。本次修订提出了将危险因素、筛查问卷和普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我国慢阻肺领域的专家们通过检索和整合近年来慢阻肺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进行了重新修订。本次修订提出了将危险因素、筛查问卷和普及肺功能应用相结合的策略,期望提高慢阻肺的早期诊断率,减少漏诊;对疾病综合评估、稳定期药物治疗、急性加重的评估、规范化治疗、后续访视和预防未来的急性加重等方面根据最新的研究证据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并对慢阻肺诊疗及临床研究方向提出了新的思考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阻肺 规范化治疗 慢性气道疾病 危险因素 急性加重 药物治疗 肺功能
原文传递
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 被引量:850
3
作者 陈佰义 何礼贤 +9 位作者 胡必杰 倪语星 邱海波 石岩 施毅 王辉 王明贵 杨毅 张菁 俞云松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6-85,共10页
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21世纪临床重要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组研究发现其具有快速获得和传播耐药性的能力,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已呈世界性流行,成为全球抗感染领域的挑战,更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超级细菌”。由... 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21世纪临床重要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组研究发现其具有快速获得和传播耐药性的能力,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已呈世界性流行,成为全球抗感染领域的挑战,更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超级细菌”。由于鲍曼不动杆菌在自然环境、医院环境的广泛存在及在住院患者的多部位定植,临床医生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上存在诸多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预防控制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专家 诊治 中国 临床医生 世界性流行
原文传递
疼痛评估量表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 被引量:614
4
作者 万丽 赵晴 +13 位作者 陈军 樊碧发 高崇荣 胡理 金毅 刘荣国 路桂军 宋涛 陶蔚 王江林 王林 魏俊 吴大胜 杨晓秋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0年第3期177-187,共11页
伴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趋严重,疼痛患者数量呈现井喷式态势。社会对疼痛预防、治疗和控制的需求日益增长,给疼痛界广大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带来了一项极富时代性的挑战。患者、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该如何正确判断疼痛类型、评估疼痛强度及... 伴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趋严重,疼痛患者数量呈现井喷式态势。社会对疼痛预防、治疗和控制的需求日益增长,给疼痛界广大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带来了一项极富时代性的挑战。患者、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该如何正确判断疼痛类型、评估疼痛强度及其影响是解决疼痛问题的关键所在。然而时至今日,中国尚无一种专家认可的中国本土的疼痛量表,中国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目前还在依赖外文疼痛量表的中文翻译版开展相关工作。本共识对现阶段中国大陆地区常用且国际认可的14种疼痛量表中文翻译版进行了总结,并由16名中国疼痛专家就量表在中国大陆地区使用现状进行了评估。大部分专家认为现阶段在评估中国人群的疼痛问题时应参选上述量表。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正确地诊疗以及精准地评估疼痛对中国患者的身心影响,亟待中国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联手编制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疼痛量表。这套量表的编制将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自评量表 信效度 中文翻译版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 被引量:518
5
作者 陈佰义 何礼贤 +9 位作者 胡必杰 倪语星 邱海波 石岩 施毅 王辉 王明贵 杨毅 张菁 俞云松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8期3-8,共6页
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21世纪临床重要致病茵。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组研究发现其具有快速获得和传播耐药性的能力,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已呈世界性流行,成为全球抗感染领域的挑战,更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超级细菌"... 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21世纪临床重要致病茵。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组研究发现其具有快速获得和传播耐药性的能力,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已呈世界性流行,成为全球抗感染领域的挑战,更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超级细菌"。由于鲍曼不动杆菌在自然环境、医院环境的广泛存在及在住院患者的多部位定植,临床医生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上存在诸多困惑。为提高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水平,遏制我国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和感染流行的快速增长,由《中华医学杂志》组织,32位国内知名专家共同发起,邀请全国326位专家参与,历时7个多月,召开了12场专题讨论会,得到了卫生部行业基金(《临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研究及应用》,编号201002021)的支持,经过充分的意见搜集和讨论,最终达成了这份《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共识荟萃了国外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的最新进展,总结了我国绝大多数权威专家对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的宝贵经验,是规范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和防控的指导性文件。该共识的制定和提出,将对我国多重耐药菌的诊治与防控做出引领和示范,有助于改善我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现状,有助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原中华医学会会长著名呼吸病专家钟南山院士专门寄语:"合理用药,预防不动杆菌耐药"。由于鲍曼不动杆菌的自身特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需要广大专家的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完善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预防控制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专家 诊治 中国 临床医生 世界性流行
下载PDF
中国晚期原发性肺癌诊治专家共识(2016年版) 被引量:463
6
作者 石远凯 孙燕 +46 位作者 于金明 丁翠敏 王子平 王长利 王东 王存德 王征 王孟昭 支修益 卢铀 冯继锋 刘云鹏 刘晓晴 刘巍 伍钢 李小梅 李凯 李恩孝 李薇 陈公琰 陈正堂 余萍 吴宁 吴密璐 肖文华 张力 张沂平 张树才 杨树军 宋霞 林冬梅 罗荣城 单莉 周彩存 周宗玫 赵琼 胡成平 胡毅 郭其森 常建华 黄诚 曾瑄 韩宝惠 韩晓红 郏博 韩颖 黄昱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5,共15页
一、概述原 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家癌症中心201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2011年我国肺癌5年患病率是130.2(1/10万)。其中男性84.6(1/10万),居恶性肿瘤第2位。女性45.6(1/10万),居恶性肿瘤第... 一、概述原 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家癌症中心201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2011年我国肺癌5年患病率是130.2(1/10万)。其中男性84.6(1/10万),居恶性肿瘤第2位。女性45.6(1/10万),居恶性肿瘤第4位[1]。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 A SLC)2015年制定了第八版肺癌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node-metastasis,TNM)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癌 一线化疗 晚期肺癌患者 培美曲塞 专家共识 肺癌骨转移 吉非替尼 融合基因 中国医学科学院 脑转移
下载PDF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9版) 被引量:413
7
作者 韩宝惠 +3 位作者 高树庚 林冬梅 邢力刚 徐惠绵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7-287,共31页
制定符合中国国情、多学科共同参与的肺癌临床诊疗指南,对规范防治措施、提高中国肺癌诊治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肺癌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给各级临床医师提供专业的循证医学意见,中华医学会组织呼吸内科、肿瘤... 制定符合中国国情、多学科共同参与的肺癌临床诊疗指南,对规范防治措施、提高中国肺癌诊治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肺癌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给各级临床医师提供专业的循证医学意见,中华医学会组织呼吸内科、肿瘤内科、胸外科、放疗科、影像科和病理科专家,整合近年来肺癌病理、基因检测、免疫分子标志物检测和治疗手段等方面的新进展,并同时考虑中国的实际国情和诊治的可及性,结合国际指南和中国国情,制定了中国肺癌临床诊疗指南,旨在为专业的各级临床医师提供循证、指导性意见。指南的内容覆盖肺癌的筛查、诊断、病理、治疗和随访情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诊断 治疗 指南
原文传递
术后镇痛中帕瑞昔布钠对吗啡用量的节俭作用和安全性—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研究 被引量:367
8
作者 吴新民 岳云 +5 位作者 张利萍 王俊科 艾登滨 于布为 薛张纲 黄文起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评价术后镇痛中帕瑞昔布钠对吗啡用量的节俭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研究,18.64岁、ASAⅠ或Ⅱ级、择期硬膜外腔阻滞下骨科和妇科手术病人,手术结束时,随机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加mg... 目的 评价术后镇痛中帕瑞昔布钠对吗啡用量的节俭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研究,18.64岁、ASAⅠ或Ⅱ级、择期硬膜外腔阻滞下骨科和妇科手术病人,手术结束时,随机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加mg或生理盐水2ml,12h后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加mg或生理盐水2ml,同时采用吗啡进行病人白控静脉镇痛。观察术后吗啡的用量、病人白控镇痛(PCA)总次数和PCA有效次数、术后2、4、6、12和24h的疼痛强度(VAS评分)、镇痛的补救措施、不良反应和病人对镇痛的满意度以及给药前后的生化指标和生命体征。结果 共完成223例,其中采用帕瑞昔布钠114例,安慰剂109例。与安慰剂组相比,帕瑞昔布钠组术后12h和24h吗啡用量减少(分别平均减少加.9%和46.1%),术后12h和24hPCA总次数和PCA有效次数降低(P〈0.05或0.01),术后4、6、12和24hVAS评分降低,术后24h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而有关不良反应和化验结果异常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我国妇科和骨科手术后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 bid可安全地减少术后吗啡用量,提高病人术后镇痛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加氧酶抑制药 吗啡 镇痛 病人控制 妇科外科手术 矫形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6
9
作者 丁婕 戴旭 +1 位作者 孟宪运 王冠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年第9期1150-1152,共3页
在1960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的Zubrod等[1]通过比较氮芥与噻替哌的疗效,首次提出了癌症化疗疗效评价标准的概念和方法[2]。1981年Cancer上正式发表了修订的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在1960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的Zubrod等[1]通过比较氮芥与噻替哌的疗效,首次提出了癌症化疗疗效评价标准的概念和方法[2]。1981年Cancer上正式发表了修订的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实体瘤疗效标准。经由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协会(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on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NCI和加拿大国立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f canada,NCIC)进行修改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瘤 疗效评价标准 测量评效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 被引量:295
10
作者 吴新民 薛张纲 +10 位作者 马虹 王庚 石学银 黄绍强 李文志 王天龙 李立环 张马忠 俞卫锋 李军 黄文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20-823,共4页
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右美托咪定具有多种药理特性,在麻醉学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随着其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以及观察到其对术后寒战和谵妄等的明确治疗作用,有必要对《右美托咪定临床应用指导意见(2013)》进行补充和修订... 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右美托咪定具有多种药理特性,在麻醉学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随着其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以及观察到其对术后寒战和谵妄等的明确治疗作用,有必要对《右美托咪定临床应用指导意见(2013)》进行补充和修订,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药理学特性右美托咪定是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α2受体产生相应的药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α2肾上腺素能 受体激动药 专家 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药理学特性 药理特性
下载PDF
中国突发性聋分型治疗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83
11
作者 余力生 +33 位作者 杨仕明 韩东一 郑虹 张榕 王海波 郑亿庆 任基浩 林鹏 王军 高志强 吴皓 韩德民 陈锡辉 殷善开 董明敏 张劲 柯星星 胡国华 赵晓埝 姜学钧 孙建军 许珉 邱建新 邱建华 孙敬武 王宁宇 刘月辉 郭玉芬 周慧芳 迟放鲁 孔维佳 黄魏宁 刘稳 潘滔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5-361,共7页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分型治疗的必要性。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临床研究方法,统一设计、统一方案进行前瞻性临床多中心研究。收集年龄在18~65周岁之间,病程在2周以内,未经任何相关医疗处理的突发性聋患者,按照听力曲线分为低中频...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分型治疗的必要性。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临床研究方法,统一设计、统一方案进行前瞻性临床多中心研究。收集年龄在18~65周岁之间,病程在2周以内,未经任何相关医疗处理的突发性聋患者,按照听力曲线分为低中频下降型,中高频下降型;平坦型和全聋型四种类型。每种类型有四种不同治疗方案,根据统一设计的随机表,随机选取其中一种方案进行治疗。其中低中频下降型为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泼尼松、巴曲酶(东菱迪芙)及其组合;中高频下降型为利多卡因、泼尼松、金纳多及其组合;平坦型或全聋型为东菱迪芙、金纳多、泼尼松及其组合。结果2007年8月至2011年10月全国33家医院共收集符合入组条件的单侧突发性聋患者1024例,其中男性492例(48.05%),女性532例(51.95%)。年龄为19—65岁,平均(41.2±12.8)岁。按照听力曲线分型,低中频下降型205例(20.02%),高频下降型141例(13.77%),平坦型402例(39.26%),全聋型276例(26.95%)。各种类型的总有效率:低中频下降型最高,为90.73%;平坦型次之,为82.59%;全聋型为70.29%;中高频下降型为65.96%;各型之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1.58,P=0.000)。1024病例中,痊愈378例(36.91%),显效229例(22.36%),有效198例(19.34%),无效219例(21.39%);总有效率为78.61%。糖皮质激素对各型突聋均有效,联合用药优于单独用药。结论不同听力曲线类型的突发性聋患者预后差异很大,根据听力曲线进行分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低中频下降型疗效最好,平坦型次之,中高频下降型和全聋型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突发性 测听法 纯音 随机对照试验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中国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 被引量:261
12
作者 周华 李光辉 +21 位作者 陈佰义 卓超 曹彬 杨毅 张菁 王辉 何礼贤 胡必杰 黄晓军 吕晓菊 邵宗鸿 孙自敏 刘又宁 倪语星 邱海波 施毅 王明贵 谢灿茂 周建英 周志慧 刘正印 俞云松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847-1856,共10页
肠杆菌科细菌是临床细菌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致病菌,肠杆菌科细菌最重要的耐药机制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能水解青霉素类、氧亚氨基头孢菌素(包括第三、四代头孢... 肠杆菌科细菌是临床细菌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致病菌,肠杆菌科细菌最重要的耐药机制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能水解青霉素类、氧亚氨基头孢菌素(包括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及单环酰胺类氨曲南,且能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的一类β-内酰胺酶.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引起感染的诊断及早期恰当治疗已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制定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可以借鉴并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对规范和提高我国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治和防控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细菌感染性疾病 肠杆菌科细菌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四代头孢菌素 ESBLS 专家 中国
原文传递
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治疗 被引量:263
13
作者 张强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63-266,共4页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外科手术 预防 治疗
原文传递
2003—2004年中国十家教学医院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分析 被引量:236
14
作者 王辉 陈民钧 +18 位作者 倪语星 陈冬梅 孙自庸 陈燕 赵旺胜 邹雄 俞云松 胡志东 黄心宏 徐英春 谢秀丽 褚云卓 王倩 梅亚宁 田彬 张蓓 孔庆莲 于秀娟 潘玉红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95-1303,共9页
目的连续监测2003—2004年中国不同地区十家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方法非重复的1760株革兰阴性杆菌中,2003年871株,2004年889株。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美罗培南等数十种广谱抗菌药物的最低抑... 目的连续监测2003—2004年中国不同地区十家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方法非重复的1760株革兰阴性杆菌中,2003年871株,2004年889株。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美罗培南等数十种广谱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3软件。结果10种抗菌药物对于1115株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敏感率依次为: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率99%)>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6.3%)>阿米卡星(81.8%)>头孢吡肟(76.5%)、头孢哌酮/舒巴坦(75.1%)>头孢他啶(74.8%)>头孢噻肟(54.8%)、头孢曲松(51.8%)>环丙沙星(48.6%);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MIC90分别为0.125μg/ml、1μg/ml。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发生率,大肠埃希菌(56.8%)高于肺炎克雷伯菌(42.3%)和奇异变形杆菌(12.1%)。对于大肠埃希菌,抗菌活性在80%以上的药物除碳青霉烯类之外,还有哌拉西林/三唑巴坦(93.4%)、头孢他啶(86%)和阿米卡星(83.3%);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敏感性为84.6%,头孢他啶的敏感性从82.3%降至69.9%,低于头孢吡肟(77.2%)。50%以上的阴沟肠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耐药。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菌和黏质沙雷菌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敏感率(67.7%~96.4%)略高于头孢吡肟(68.8%~77.5%)及头孢哌酮/舒巴坦(59.7%~87.5%)。这4种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70%~83.7%)高于环丙沙星(48.1%~79.5%)。所有摩根摩根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敏感性在90%以上。绿脓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的敏感性最高(84%),其次是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72.5%~76.6%)。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从2003年的33%升至2004年的48%,2004年此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增至18%。对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敏感性最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氏阴性杆菌 药物监测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医院 教学
原文传递
中华医学会胃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 被引量:246
15
作者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徐惠绵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169-1189,共21页
胃癌是我国最主要的癌症病种之一。近年来,胃癌的基础研究、预防筛查及诊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胃癌的规范化治疗取得较大的进步。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组织普通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内镜科、病理科、影... 胃癌是我国最主要的癌症病种之一。近年来,胃癌的基础研究、预防筛查及诊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胃癌的规范化治疗取得较大的进步。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组织普通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内镜科、病理科、影像科及胃癌基础研究等多学科中青年学者制定了《中华医学会胃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笔者在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借鉴现有国际指南和专家共识,汲取精准医学新进展,适时推出的一部适合中国人群、服务临床实践、具有操作指导价值的胃癌诊疗指南。指南的内容覆盖胃癌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和随访等方面,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胃癌的规范化与个体化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诊断 治疗 指南
原文传递
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242
16
作者 吴新民 许幸 +6 位作者 王俊科 王鲲鹏 薛张纲 缪长虹 邓小明 艾登斌 于浩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73-776,共4页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选择全麻下择期开腹手术时间超过2 h患者,年龄18~64岁,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选择全麻下择期开腹手术时间超过2 h患者,年龄18~64岁,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D组病人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1μg/kg,C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给药后10 min内Ramsay镇静评分SpO2和呼吸频率(RR)。静脉注射异丙酚和芬太尼进行全麻诱导,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记录诱导期间异丙酚用量、术中芬太尼和异氟烷用量,以2 h内MAC曲线下面积反映异氟烷用量。观察血压、心率、MAC,根据病人的应激反应调节麻醉深度。在麻醉结束时,由麻醉科医师根据经验判定麻醉质量满意程度,。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记录术中失血量、输液量、尿量和术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术后24 h肝肾功能情况。结果C组完成病例104例,D组完成108例。给药后10 min内D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C组(P〈0.01)。D组给药后10 min内RR、SpO2较C组下降(P〈0.05)。与C组比较,D组麻醉诱导期间异丙酚用量、术中芬太尼及异氟烷用量均减少(P〈0.01)。2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量、尿量和麻醉质量满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中收缩压、HR均较C组降低(P〈0.05)。2组术后24 h肝肾功能的变化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产生一定的镇静作用,麻醉中可节俭异丙酚、芬太尼和异氟烷的用量,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清醒镇静 麻醉 全身 可行性研究
原文传递
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对IGT人群糖尿病预防的效果——多中心3年前瞻性观察 被引量:219
17
作者 杨文英 林丽香 +7 位作者 齐今吾 于志清 裴海成 何国芬 杨兆军 王芃 李光伟 潘孝仁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 比较中国糖耐量低减 (IGT)人群药物干预与非药物干预对糖尿病发病率的作用。方法 对以口服 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筛查 ,按 1985年WHO诊断标准判定的IGT 32 1例 (年龄>2 5岁 )进行 3年前瞻性研究。初访时按区域分成对照... 目的 比较中国糖耐量低减 (IGT)人群药物干预与非药物干预对糖尿病发病率的作用。方法 对以口服 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筛查 ,按 1985年WHO诊断标准判定的IGT 32 1例 (年龄>2 5岁 )进行 3年前瞻性研究。初访时按区域分成对照组、饮食加运动组、阿卡波糖 (拜唐苹 )组和二甲双胍组 ,每年进行OGTT复查 ,同时空腹状态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等。对照组除进行一般糖尿病防治知识宣教外 ,不进行强化教育 ;饮食加运动组按个体情况安排饮食及运动方案 ,每年重复宣教饮食及运动的治疗意义 ;药物干预组每月定期发放口服药物 ,剂量为阿卡波糖 5 0mg每日 3次 ,二甲双胍 0 .2 5g每日 3次。结果 初访时 4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3年末 ,对照组空腹血糖(FPG)及OGTT后 2小时血糖 (2hPG)均有上升 ,平均每年糖尿病发病率为 11.6 % ;饮食加运动组FPG轻度升高 ,但 2hPG轻度下降 ,平均每年糖尿病的发病率为 8.2 % ;阿卡波糖组和二甲双胍组FPG及2hPG均有显著下降 ,每年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 2 .0 %和 4.1%。药物组 3年末平均FPG与对照组、饮食加运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显示基线 2hPG、体重指数与糖尿病呈独立正相关 ,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组治疗与糖尿病发生呈独立负相关。结论 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耐受不良 糖尿病 干预性研究 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
原文传递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 被引量:209
18
作者 母义明 纪立农 +33 位作者 宁光 李光伟 单忠艳 李焱 孙子林 李延兵 赵家军 王卫庆 朱大龙 洪天配 童南伟 周智广 邹大进 刘超 李强 郭立新 彭永德 陈璐璐 肖新华 余学锋 王佑民 姬秋和 李启富 李春霖 李全民 时立新 李益明 石勇铨 翟所迪 赵志刚 杨婉花 纪立伟 赵荣生 吴久鸿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71-884,共14页
自2014年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布以来,该共识已成为临床医生正确认识、合理使用二甲双胍的重要学术参考文献。近两年来,针对二甲双胍的研究涌现出了一些新的临床证据,如2016年发表的中国最新二甲双胍联合二肽基肽酶-4(DPP-4... 自2014年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布以来,该共识已成为临床医生正确认识、合理使用二甲双胍的重要学术参考文献。近两年来,针对二甲双胍的研究涌现出了一些新的临床证据,如2016年发表的中国最新二甲双胍联合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临床研究显示,无论单药还是联合治疗,二甲双胍均能有效降低HbA1c;2015年ADA/EASD立场声明,建议放宽二甲双胍用于中度肾功能不全T2DM患者的限制;欧洲版说明书已删除慢性心力衰竭的禁忌证;2015年,中国研究显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以二甲双胍为基础的口服降糖药治疗能有效改善IR、更好地控制体重及成本-效益比更佳等。因此,内分泌临床专家、药学专家对2014年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进行了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共识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中心医院糖尿病健康管理调查 被引量:193
19
作者 潘长玉 田慧 +4 位作者 刘国良 李秀钧 傅祖植 陈家伟 暨亚洲糖尿病管理中国协作组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0-424,共5页
目的 调查中国城市市级中心医院糖尿病控制管理和晚期并发症的状况。方法 在中国49家市级中心医院连续选取治疗一年以上的 2 2 48例糖尿病患者 ,通过回顾病历 ,门诊访谈 ,开展回顾 前瞻的大型调查 ,以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糖尿病... 目的 调查中国城市市级中心医院糖尿病控制管理和晚期并发症的状况。方法 在中国49家市级中心医院连续选取治疗一年以上的 2 2 48例糖尿病患者 ,通过回顾病历 ,门诊访谈 ,开展回顾 前瞻的大型调查 ,以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糖尿病类型及相关治疗、血糖控制及并发症、心血管危险因素和肾功能等资料 ,并采集指血在中心实验室以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HbA1c。结果 入选的 2 2 48例患者年龄为 (61.3± 11.1)岁 ,发病年龄为 (5 2 .8± 11.1)岁 ,其中大部分 (97% )为 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人群HbA1c为(7.7± 1.7) % ,2 5 .9%的患者血糖控制理想 (HbA1c<6.5 % )。 41.7%的患者在家中进行血糖自我或尿糖监测。平时作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的患者分别为 72 .7%和 5 8.6%。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为神经病变 (3 6.2 % ) ,其次为白内障 (3 2 .2 % )和背景性视网膜病变 (2 3 .2 % )。多数 2型糖尿病患者 (62 .0 % )为超重 (BMI≥2 3kg/m2 )。结论 仅有 2 5 .9%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理想 ,因此 ,市级中心医院的糖尿病治疗和管理水平有必要进一步提高 ,包括大力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血糖自我监测的重要性 ,推广强化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患者 糖尿病 治疗 HBA1C 血糖控制 调查 人群 采集 发病年龄
原文传递
中国五省市自治区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183
20
作者 侯凡凡 马志刚 +10 位作者 梅长林 戎殳 黄颂敏 刘先蓉 袁伟杰 郭云珊 王莉 何强 王秀玲 桑晓红 栗霄立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58-463,共6页
目的了解中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病规律和发病因素。方法对我国5个省市、自治区7家三级甲等医院2002年至2003年收治的1239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慢性肾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疾病(CAD)的患病率为16 ... 目的了解中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病规律和发病因素。方法对我国5个省市、自治区7家三级甲等医院2002年至2003年收治的1239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慢性肾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疾病(CAD)的患病率为16 5%,左心室肥厚(LVH)为58 5%,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27 7%,脑卒中(CVA) 5 6%,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31 5%。(2)第2~3期轻度慢性肾脏病患者的CAD(5 9% )和CVA(1 0% )患病率已明显高于同地区一般人群;高达41 2%的轻度肾功能减退患者合并LVH, 13 8%有充血性心衰的临床证据;CAD、LVH和CHF的患病率随肾功能恶化而增高。(3)本组透析患者CAD的患病率(20 0% )低于欧美国家,而脑卒中患病率(5 4% )显著高于国外报告;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和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慢性肾脏病之间CAD的患病率存在差异;但男、女两性之间无明显差异,女性LVH的患病率甚至高于男性。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轻度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已明显增加。本组透析病人CAD的患病率低于欧美国家,发病规律也与一般人群有别,故有必要深入研究慢性肾脏病患病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患病率 患者 心血管疾病 LVH 轻度 一般人群 欧美国家 结论 差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