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0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恶性血液病发热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8
1
作者 高然 颜晓菁 +7 位作者 于锦香 高峰 蔡大利 王柏勋 潘登 张蕊 王晓雪 李艳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5年第4期249-252,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恶性血液病发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6例恶性血液病伴发热患者以及30例恶性血液病无发热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根据入选患者临床特征将其分为感染性发热(165例,其中细菌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恶性血液病发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6例恶性血液病伴发热患者以及30例恶性血液病无发热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根据入选患者临床特征将其分为感染性发热(165例,其中细菌感染102例、真菌感染27例、病毒感染36例)、非感染性发热(21例)和无发热(30例),细菌性感染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血培养阳性(24例,其中革兰阴性菌感染12例、革兰阳性菌感染12例)与血培养阴性(78例),比较各类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结果 感染性发热患者PCT、CRP明显高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和无发热患者[1.40 (0.02~54.81) μg/L比0.45 (0.04~12.80) μg/L和0.30 (0.01 ~0.98) μg/L、78.9(3.6 ~ 199.6) mg/L比17.1(2.4~78.9) mg/L和6.7(1.0 ~ 24.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性发热与无发热患者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患者PCT明显高于真菌感染患者和病毒感染患者[1.60(0.28 ~54.81) μg/L比0.55(0.17~9.60) μg/L和0.38(0.02~12.4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感染患者与病毒感染患者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患者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培养阳性患者PCT和PCT阳性率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患者[2.10(0.35 ~54.81) μg/L比0.78(0.28 ~22.41) μg/L、87.5% (21/24)比66.7% (5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PCT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6.64(0.56~54.81) μg/L比2.40(0.35 ~34.8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PCT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培养阳性患者与血培养阴性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CRP和CR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发热 C反应蛋白质 降钙素原
原文传递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魏鑫 徐赢东 何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急性白血病患者38例(患者组)和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对初治、缓解和复发3个阶段患者D-二聚体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将急性非淋...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急性白血病患者38例(患者组)和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对初治、缓解和复发3个阶段患者D-二聚体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将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型(APL)与其他类型白血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初治组(38例)D-二聚体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P<0.01),缓解组(26例)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72,P>0.05),复发组(8例)D-二聚体的水平再次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5,P<0.01)。患者初治时D-二聚体的水平与缓解后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58,P<0.01),复发时D-二聚体水平再次升高,与缓解时相比差异明显(F=25.20,P<0.01)。APL组初治时D-二聚体水平升高更明显,与其他类型急性白血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09,P<0.01),缓解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P>0.05)。结论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各种类型急性白血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D-二聚体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型
下载PDF
SLC7A11基因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雨霏 陶圆 颜晓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795-799,共5页
SLC7A11为溶质载体家族成员之一,该基因编码胱氨酸/谷氨酸反转运体xc-系统的轻链亚基SLC7A11(又称xCT)。 SLC7A11通过介导胱氨酸摄取和谷氨酸释放促进谷胱甘肽(glutathione,r-glutamyl cysteingl+glycine,GSH)的 合成,保护细胞免受 氧... SLC7A11为溶质载体家族成员之一,该基因编码胱氨酸/谷氨酸反转运体xc-系统的轻链亚基SLC7A11(又称xCT)。 SLC7A11通过介导胱氨酸摄取和谷氨酸释放促进谷胱甘肽(glutathione,r-glutamyl cysteingl+glycine,GSH)的 合成,保护细胞免受 氧化应激,维持细胞的氧化还原平衡,阻止脂质过氧化诱导的细胞死亡。SLC7A1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过表达,与胶质瘤、乳腺癌、 卵巢癌、肝癌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生长、预后、转移和治疗密切相关,为恶性肿瘤新的潜在治疗靶点之一。本文就SLC7A11基因 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C7A11 xCT xc-系统 氧化应激 恶性肿瘤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乳酸脱氢酶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秀丽 方美云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1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探讨其对AL疗效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伞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56例AL患者[包括初治组63例、完全缓解(CR)组46例、复发组47例]的LDH值,常规反带方法分析AT.染色...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探讨其对AL疗效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伞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56例AL患者[包括初治组63例、完全缓解(CR)组46例、复发组47例]的LDH值,常规反带方法分析AT.染色体核犁,并根据核型分成预后好、预后中等及预后差3组,分析LDH值与上述分组、患者门细胞数及白血病亚型的相关性。结果初治组和复发组的AL患者血清LDH值[其中位数(P50)分别为399和265U/L]明显高于CR组(P50153u/L)(P〈0.05)。LDH的增高与外周血白细胞数(rs=0.604)及骨髓中自血病细胞比例(rs=0.538)密切相关(均P〈0.01)?LDH与不同广l血病亚犁有关(L2、M。明显增高)(P〈0.01)。难治复发的AL患者初治时LDH值(P50538U/L)高于非难治复发组(P50294U/L)=具有不良预后染色体核刊的AL患者初治时LDH(P50778U/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50306U/L)和预后中等组(P50405U/L)(P〈0.01).结论LDH存AL发病时明显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病期、亚犁及恶性度有相关性,AL缓解期LDH可下降.LDH可作为AL诊治讨稗中判断病情、评估预后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L-乳酸脱氢酶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评价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哮喘急性发作期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哮喘急性发作期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汤剂治疗。7 d为1个疗程,2组患儿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治疗后2组的FEV_1、FEF_(75)、FEF_(50)、FEF_(25)、FEV_1/FVC和PEF显著高于治疗前,FVC显著低于治疗前,且2组间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IgG、IgM、CD4^+和CD4^+/CD8^+比治疗前上升(P<0.05或P<0.01),且2组间免疫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IL-4、IL-8和TNF-α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和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反应因子的表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 中西医结合 疗效评价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卡泊芬净治疗侵袭性曲霉菌病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被引量:9
6
作者 杨薇 欧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8-109,共2页
通过严格掌握输液速度、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并定期检查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及电解质,探讨卡泊芬净治疗侵袭性曲霉菌的不良反应及相应护理。
关键词 卡泊芬净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抗CD_(20)单克隆抗体美罗华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何晖 翟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431-432,共2页
关键词 抗原 CD20 抗体 单克隆 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淋巴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抑郁的相关性 被引量:8
8
作者 马莉 李红 李小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6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瘤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7月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癌症疲乏量表(CF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的150例进行化疗的淋巴瘤患者进... 目的探讨淋巴瘤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7月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癌症疲乏量表(CF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的150例进行化疗的淋巴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测量淋巴瘤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量表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并对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为99.33%,总体疲乏得分为(23.18±8.06)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为躯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患者抑郁发生率为66.77%,SDS得分为(42.26±7.04)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淋巴瘤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总分、躯体维度、情感维度、认知维度得分均与抑郁总分呈正相关(r=0.587、0.462、0.494、0.352,均P〈0.01)。结论 淋巴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较高,其中,躯体疲乏较情感疲乏和认知疲乏更为严重。淋巴瘤化疗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且较为严重。癌因性疲乏与抑郁呈正相关。临床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淋巴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和抑郁情绪,及时评估并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癌因性疲乏 抑郁 相关性
下载PDF
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22例临床特征与治疗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军 陈颖 +3 位作者 李艳 王柏勋 于锦香 何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293-1295,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PCL)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本院1987年5月至2009年4月确诊的22例PP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3.3±13.3)岁... 目的:探讨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PCL)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本院1987年5月至2009年4月确诊的22例PP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3.3±13.3)岁。主要临床特征为贫血者19例,乏力17例,骨痛15例,发热9例,出血9例,体重下降7例,肝肿大7例,脾肿大11例,淋巴结肿大7例,胸腔积液6例,腹腔积液4例,心包积液2例,盆腔积液2例,双下肢浮肿3例。实验室检查以外周血白细胞升高(68.2%)、贫血(86.4%)、血小板减少(86.4%)、M蛋白、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ESR增快和血清尿酸升高常见。骨质破坏常见。多种常规化疗方案均难以达到或维持长期临床缓解。10例予常规化疗方案,其中1例一过性CR、6例PR、3例进展;1例常规化疗联合沙利度胺,获得CR长达7个月;3例应用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或沙利度胺均获PR;2例因肺部感染、肝功能异常以及心功能不全,不能化疗,分别生存1、4个月;1例未开始治疗即死亡;5例放弃治疗。结论:PPCL在临床特点上兼有急性白血病与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且更加倾向于急性白血病,预后极差。新药硼替佐米在PPCL的靶向治疗中具有积极显著的作用,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硼替佐米联合化疗及沙利度胺有望提高对PPCL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白血病 硼替佐米 临床特征 治疗
下载PDF
HBV感染与恶性淋巴瘤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许崇安 李艳 +3 位作者 邢丽丽 邓娜 苏贺 刘殊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485-487,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恶性淋巴瘤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56例淋巴瘤患者的乙肝5项和肝功能,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156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排除原发肝脏的恶性肿瘤)和156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淋巴瘤患者的HB...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恶性淋巴瘤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56例淋巴瘤患者的乙肝5项和肝功能,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156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排除原发肝脏的恶性肿瘤)和156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淋巴瘤患者的HBsAg阳性率为22.4%,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9.6%)和健康对照者(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其他恶性肿瘤作参照组,HBsAg阳性患者患淋巴瘤的优势比为2.719,可信区间为1.417~5.218,HBsAg阳性的淋巴瘤患者化疗诱发的肝功能异常率(57.1%)明显高于HBsAg阴性的淋巴瘤患者(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瘤患者的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和普通对照人群,化疗更易引起HBsAg阳性的淋巴瘤患者的肝功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淋巴瘤/药物治疗 肝功能不全
原文传递
HBV感染与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崇安 邢丽丽 +3 位作者 李艳 苏贺 邓娜 刘云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208-1212,共5页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7例淋巴瘤患者的乙肝五项指标并常规检测肝功能,以同期住院的207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淋巴瘤患者HBV感染率显著高...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7例淋巴瘤患者的乙肝五项指标并常规检测肝功能,以同期住院的207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淋巴瘤患者HBV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19.8%vs 9.7%,P=0.004)。HBsAg阳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BsAg阴性者(58.5%vs 27.7%,P=0.000),且明显高于HBsAg阳性的其他恶性肿瘤患者(58.5%vs 30.0%,P=0.036)。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发生肝功能损害与HBV感染密切相关(P=0.000),而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免疫分型、临床分期、PS评分、是否应用激素等均无关。结论:携带HBV的淋巴瘤患者接受化疗时更易引发肝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淋巴瘤 化疗 肝功能损害
下载PDF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被引量:7
12
作者 曲艺 高然 +1 位作者 苏楠 李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3165-316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治疗转归,旨在提高TTP的诊疗水平。方法对19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TP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以皮肤出血与神经症状多见。确诊时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治疗转归,旨在提高TTP的诊疗水平。方法对19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TP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以皮肤出血与神经症状多见。确诊时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神经异常"三联征"者占94.7%,三联征伴发热及肾脏病变"五联征"者占42.1%。检验指标血清乳酸脱氢酶和破碎红细胞计数分别为1 844(654~6 725)U/L和5.7(2.0~14.4)%,均有所增高。血浆置换(PE)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有效率为85.7%,早期死亡率为14.3%,复发率为33.3%。复发者加用环孢素A和(或)长春新碱后再次完全缓解。结论 TTP女性多见、多无诱因,"三联征"为其突出表现,血清乳酸脱氢酶及破碎红细胞计数升高具有重要提示意义,PE联合糖皮质激素是治疗TTP的有效方法,复发者应选择细胞毒类或烷化剂等免疫抑制剂强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 临床特征 血浆置换 免疫抑制剂 疗效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对红系造血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肖卫国 于锦香 +1 位作者 张丽君 翟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红系祖细胞造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并纯化人类外周血CD34+细胞,在体外与TNF-α一起培养,测定红系、非红系细胞扩增倍数及集落形成能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结果:TNF-...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红系祖细胞造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并纯化人类外周血CD34+细胞,在体外与TNF-α一起培养,测定红系、非红系细胞扩增倍数及集落形成能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结果:TNF-α抑制暴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FU-E)的形成及血型糖蛋白A(GpA)的表达,增加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和非红系集落的数量;GpA+细胞缺乏TNFR I表达,TNF-α增加GpA-细胞表达TNFRⅡ;这些TNFRⅡ+的GpA-细胞具有树突状细胞(DC)相关的表面标记。结论:TNF-α抑制红系祖细胞的生长,选择性地发生在分化的早期阶段,与TNF-α诱导增加的DC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CD34^+细胞 红系祖细胞 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与血液系统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晖 翟明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3年第3期254-256,共3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系统以外疾病的关系正被人们逐渐认识,其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使它在许多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淋巴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恶性贫血及Schonlein—Henoch紫癜...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系统以外疾病的关系正被人们逐渐认识,其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使它在许多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淋巴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恶性贫血及Schonlein—Henoch紫癜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血液系统疾病 相关性 研究进展 免疫学 分子生物学 淋巴瘤 缺铁性贫血
下载PDF
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在复治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林娜 于锦香 +2 位作者 李艳 高峰 王柏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3,36,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M,H亚单位值在复治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复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41例随访资料,分析LDH及其同工酶、亚单位与DS分期、ISS分期、肌酐、骨髓浆细胞数,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等的... 目的研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M,H亚单位值在复治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复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41例随访资料,分析LDH及其同工酶、亚单位与DS分期、ISS分期、肌酐、骨髓浆细胞数,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等的关系。结果血清总LDH与DS分期、ISS分期均未见显著联系。LDH1百分比与ISS分期呈显著负相关(P<0.01),LDH4百分比与ISS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骨髓瘤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LDH值及LDH4绝对值,H亚单位值与肌酐呈显著正相关(P<0.05)。LDH5百分比及绝对值与骨髓浆细胞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P<0.05)。结论对于复治复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LDH同工酶与ISS分期及肾功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LDH同工酶测定比总LDH活性更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脱氢酶 同工酶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FANCF/BRCA1蛋白表达及甲基化的检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艺冰 娄烨 +3 位作者 邓娜 宋辉 李峰敏 樊华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25-829,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液单个核细胞中FANCF/BRCA1蛋白表达及基因甲基化发生率,推测其与AML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年9月—2015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大庆油田总医院血液科自愿签署...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液单个核细胞中FANCF/BRCA1蛋白表达及基因甲基化发生率,推测其与AML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年9月—2015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大庆油田总医院血液科自愿签署试验知情同意书的AML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AML组),其中初发亚组65例,缓解亚组36例;以同期就诊的贫血患者20例为对照组。提取患者骨髓液中的单个核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法半定量分析FANCF/BRCA1蛋白表达,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FANCF/BRCA1基因的甲基化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FANCE/BRCA1蛋白表达减低、FANCE/BRCA1基因甲基化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FANCF与BRCA1检测结果一致:蛋白的表达均与其基因甲基化状态呈负相关性(r=-0.834,P=0.006;r=-0.763,P=0.008)。而FANCF与BRCA1两基因的蛋白表达及甲基化无相关性(r=-0.051,P=0.821;r=-0.155,P=0.490)。结论 FANCF/BRCA1蛋白在AML患者中低表达,导致FA/BRCA1通路中断,与AML发病可能存在相关性。FANCE/BRCA1基因存在高度甲基化,提示两者基因高甲基化可能导致编码蛋白表达缺失,在AML的发病及进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NCF/BRCA1 髓系白血病 急性 甲基化特异聚合酶链反应 范可尼贫血
下载PDF
POEMS综合征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晨露 蔡大利 何娟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2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分析POEM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其诊断、治疗的认识,探索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9月至2011年1月24例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4例中男18例,女6例;年龄40~73... 目的分析POEM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其诊断、治疗的认识,探索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9月至2011年1月24例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4例中男18例,女6例;年龄40~73岁,中位年龄56.5岁。24例患者均有周围神经病变,19例患者出现肝大,17例患者出现脾大,15例患者出现内分泌改变,18例患者血清M蛋白阳性,21例患者出现皮肤色素沉着。治疗以MP方案联合沙利度胺为主,有效率达100%。1例行外周血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2年,周围神经系统症状达到完全缓解,M蛋白持续阴性。结论POEMS综合征为少见的多系统损害疾病,对于以周围神经病变为主要首发症状的病因不明患者,应进一步筛查,提高临床检出率。左旋苯丙氨酸氮芥联合泼尼松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案,PBSCT为POEMS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肿瘤微环境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隋京辰 颜晓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4252-4256,共5页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扮演重要的角色。以前我们认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由细胞恶性增殖所致,而基因表达谱研究提示肿瘤微环境成分参与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进展。基质细胞、淋巴瘤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外基质成分相互作用促...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扮演重要的角色。以前我们认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由细胞恶性增殖所致,而基因表达谱研究提示肿瘤微环境成分参与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进展。基质细胞、淋巴瘤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外基质成分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耐药和免疫逃逸。近年来肿瘤微环境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生存的影响仍存在争议,本文对此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胶乳素、Piwil2和piR-932在白血病干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瑾 陈玉 张丽君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407-1410,共4页
目的探究piwil2、乳胶素和piR-932在白血病干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为对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管理打下基础。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挑选CD34+/CD38-白血病细胞。通过PCR分析技术检测piwil2和胶乳素在CD34+/CD38-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用piRNA微... 目的探究piwil2、乳胶素和piR-932在白血病干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为对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管理打下基础。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挑选CD34+/CD38-白血病细胞。通过PCR分析技术检测piwil2和胶乳素在CD34+/CD38-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用piRNA微阵列芯片试验检测piR932在CD34+/CD38-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piwil2蛋白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一种叫作piR932的piRNAs在白血病干细胞中表达显著升高,通过与piwil2发生免疫反应而形成免疫复合物;胶乳素的表达由于其启动子区的Cp G岛的甲基化而大大降低。结论 piR932和piwil2的结合是通过促进胶乳素的甲基化在CD34+/CD38-白血病细胞的过程中起到正性调节的作用,而且它们都能成为白血病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干细胞 胶乳素 Piwil2 PIRNA
原文传递
WWP2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徐海琪 张丽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42-1148,共7页
WWP2是编码Nedd4家族E3连接酶的成员之一,含有E3泛素蛋白连接酶2的WW结构域,其可与目标蛋白结合从而发挥相应作用。随着近年来对WWP2研究的增多,发现WWP2不仅与干细胞自我更新及免疫系统相关,也在多种疾病尤其在肿瘤中的功能作用日渐清... WWP2是编码Nedd4家族E3连接酶的成员之一,含有E3泛素蛋白连接酶2的WW结构域,其可与目标蛋白结合从而发挥相应作用。随着近年来对WWP2研究的增多,发现WWP2不仅与干细胞自我更新及免疫系统相关,也在多种疾病尤其在肿瘤中的功能作用日渐清晰。WWP2可作为一种肿瘤进展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为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这篇综述主要阐明了WWP2的结构和相关功能,以及在各种疾病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WP2 UPS E3泛素连接酶 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